CN211907169U - 平面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平面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7169U
CN211907169U CN202020878296.8U CN202020878296U CN211907169U CN 211907169 U CN211907169 U CN 211907169U CN 202020878296 U CN202020878296 U CN 202020878296U CN 211907169 U CN211907169 U CN 211907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upport
circuit board
transforme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82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8782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7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7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7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平面变压器,装设于一主电路板。平面变压器包括一变压器主体、一第一支架及一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一第一接脚。第一接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支架包括一第二接脚。第二接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接脚的第一端及第二接脚的第一端分别固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至变压器主体的两侧。第一接脚的第二端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分别固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至主电路板,使变压器主体下沉并固定至主电路板的一中空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成减少整体的高度及体积。

Description

平面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变压器及其支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使平面变压器下沉的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平面变压器被广泛使用。然而,以往只能把平面变压器放在主电路板上,并通过直接焊接的方式将平面变压器固定在主电路板上。但是,此作法的缺点是无法减少整体的高度及体积。
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缺点,已成为产业界致力研究的一项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变压器,通过支架将平面变压器下沉至主电路板,借以达成减少整体的高度及体积,以及达成下沉深度易调整、下沉精准度更准确及减少制造时间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平面变压器,装设于一主电路板。平面变压器包括一变压器主体、一第一支架及一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一第一接脚。第一接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支架包括一第二接脚。第二接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接脚的第一端及第二接脚的第一端分别固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至变压器主体的两侧。第一接脚的第二端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分别固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至主电路板,使变压器主体下沉并固定至主电路板的一中空部。
其中,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为U型接脚,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平行配置,以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平行配置。
其中,该变压器主体包括:一基板,具有多个通孔,且该主电路板具有多个对应通孔;其中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以分别固接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至该基板,且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二端穿过所述对应通孔以分别固接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至该主电路板。
其中,该基板为印刷电路板。
其中,该变压器主体包括一基板;该第一支架更包括:一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底面及一第二底面;且该第二支架更包括:一第二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底面及一第二底面;其中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分别抵靠该基板的一上平面,且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二底面及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二底面分别抵靠该主电路板的一上平面。
其中,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底面具有一第一高度差,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底面具有一第二高度差,且该第一高度差及该第二高度差小于该基板的一厚度。
其中,该第一支架包括多个该第一接脚,所述第一接脚平行设置于该第一支撑件;且该第二支架包括多个该第二接脚,所述第一接脚平行设置于该第二支撑件。
其中,该第一支撑件及该第二支撑件的形状为L型。
其中,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分别固定至该第一支撑件及该第二支撑件,以使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一端分别从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向下延伸,且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二端分别从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二底面及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二底面向下延伸。
其中,该变压器主体包括一上铁芯及一下铁芯,该下铁芯的一下平面低于该主电路板的一下平面,以及该上铁芯与该下铁芯的一叠合面高于该主电路板的一上平面。
其中,该变压器主体包括一基板,该基板的一下平面低于该主电路板的一上平面。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示意图。
图2绘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平面变压器的基板结合的示意图。
图3绘示上铁芯、下铁芯与平面变压器的基板结合的示意图。
图4绘示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下沉至主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5绘示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下沉至主电路板的底视图。
图6绘示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下沉至主电路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并非显示出所有可能的实施例,未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它实施态样也可能可以应用。再者,图式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说明书和图示内容仅作叙述实施例的用,而非作为限缩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用。另外,实施例中的叙述,例如细部结构、制程步骤和材料应用等等,仅为举例说明用,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欲保护的范围作限缩。实施例的步骤和结构的各细节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根据实际应用制程的需要而加以变化与修饰。以下是以相同/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类似的元件做说明。
请参照图1,其绘示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的示意图。第一支架210具有第一支撑件211、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及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第一支撑件211具有第一底面LS1及第二底面LS2。第一底面LS1及第二底面LS2具有第一高度差H1。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及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平行配置在第一支撑件211的相对侧。第二支架220具有第二支撑件221、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第二支撑件221具有第一底面LS3及第二底面LS4。第一底面LS3及第二底面LS4具有第二高度差H2。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平行配置在第二支撑件221的相对侧。第一高度差H1与第二高度差H2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在图1中所绘示的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的数量分别为6个,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当可依照设计需求决定,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的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少。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的数量分别至少为1个。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为U型接脚,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为一U型接脚的一端,且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为此U型接脚的另一端,此U型接脚被固定至第一支撑件211中以形成第一支架210;同样的,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为一U型接脚的一端,且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为此U型接脚的另一端,此U型接脚被固定至第二支撑件221中以形成第二支架220。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分别固定至第一支撑件211及第二支撑件221,以使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及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分别从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一底面LS1及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一底面LS3向下延伸,且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分别从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二底面LS2及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二底面LS4向下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1及第二支撑件221的材质为电木,且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的材质为金属,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当可依照设计需求决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1及第二支撑件221可用射出成型的方式制作,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当可依照设计需求决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1及第二支撑件221的形状可为L型,但不以此为限,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当可依照设计需求决定。
请参照图2,其绘示第一支架210、第二支架220与平面变压器的基板113结合的示意图。基板113具有多个通孔TH。基板113可作为平面变压器的线圈。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13为12层印刷电路板或8层印刷电路板或4层印刷电路板,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当可依照设计需求决定。多个通孔TH可设置在基板113的相对侧,每一侧通孔TH对应于第一支架210的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使得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及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可穿过通孔TH。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在图2中所绘示的每一侧通孔TH的数量分别为6个,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至少与第一支架210的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的数量对应即可。
请参照图3,其绘示上铁芯111、下铁芯112与基板113结合的示意图。基板113具有一开口CH。上铁芯111的一部分与下铁芯112的一部分可在基板113的开口CH叠合,使得上铁芯111及下铁芯112与基板113结合。结合后的上铁芯111、下铁芯112及基板113为平面变压器100的变压器主体110。上铁芯111具有一上平面S5,且下铁芯112具有一下平面S6,以及上铁芯111与下铁芯112之间有一叠合面S7。基板113具有一厚度TN。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一高度差H1与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二高度差H2皆小于基板113的厚度TN。
请参照图4,其绘示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通过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的示意图。主电路板300具有多个对应通孔TH1及一中空部CH1。多个对应通孔TH1可设置在主电路板300的相对侧,每一侧对应通孔TH1对应于第一支架210的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使得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及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可穿过对应通孔TH1。如此,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通过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中,以使下铁芯112的下平面S6低于主电路板300的上平面S1,以及基板113的下平面S4低于主电路板300的上平面S1。虽然在图4中所绘示的每一侧对应通孔TH1的数量分别为6个,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每一侧对应通孔TH1的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少。中空部CH1的开口大小至少与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的横截面(亦即结合后的上铁芯111、下铁芯112及基板113的横截面)的大小一样,使得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可下沉至电路板300的中空部CH1中。
另外,主电路板300包括一上平面S1及一下平面S2。当第一支架210的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穿过基板113的通孔TH且第一支架220的第一接脚的第二端213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穿过主电路板300的对应通孔TH1时,第一支架210的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二底面LS2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二底面LS4抵靠主电路板300的上平面S1,且第一支架210的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一底面LS1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一底面LS3抵靠基板113的上平面S3。如此,可借由控制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一高度差H1及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二高度H2,决定变压器主体11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的深度。当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一高度差H1及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二高度差H2越大,则变压器主体11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的深度越小;以及当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一高度差H1及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二高度差H2越小,则变压器主体11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的深度越大。
虽在图4中,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通过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从主电路板300的上平面S1下沉至主电路板300。在另一实施例中,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可通过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从主电路板300的下平面S2下沉至主电路板300。也就是说,当第一支架210的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穿过基板113的通孔TH且第一支架220的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3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接脚的第二端223从下平面S2侧穿过主电路板300的对应通孔TH1时,第一支架210的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二底面LS2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二底面LS4抵靠主电路板300的下平面S2。如此,同样可借由控制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一高度差H1及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二高度差H2,决定变压器主体11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的深度。
请参考图5,其绘示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通过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的底视图。当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通过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后,可通过焊接或过锡炉的方式将第一接脚的第一端212、第二端213及第二接脚的第一端222、第二端223固定,以将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固定在主电路板300中。
请参考图6,其绘示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通过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的侧视图。当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通过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下沉并固定至主电路板300时,下铁芯112的下平面S6低于主电路板300的上平面S1,以及基板113的下平面S4(未绘示)低于主电路板300的上平面S1。在一实施例中,上铁芯111与下铁芯112的叠合面S7高于主电路板300的上平面S1。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使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中。如此一来,只要控制第一支架210的第一支撑件211的第一高度差H1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二支撑件221的第二高度差H2,即可调整平面变压器的变压器主体110下沉至主电路板300中的深度,不仅可以减少整体的高度及体积,更具有方便调整下沉深度以及下沉深度较精确的优点。另外,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制作好之后,后续的作业人员或机器可快速组装,可减少制造时间。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平面变压器,装设于一主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变压器主体;
一第一支架,包括:
一第一接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以及
一第二支架,包括:
一第二接脚,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其中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一端分别固接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至该变压器主体的两侧,且
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二端分别固接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至该主电路板,使该变压器主体下沉并固定至该主电路板的一中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为U型接脚,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平行配置,以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平行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该变压器主体包括:
一基板,具有多个通孔,且
该主电路板具有多个对应通孔;
其中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以分别固接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至该基板,且
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二端穿过所述对应通孔以分别固接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至该主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为印刷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该变压器主体包括一基板;
该第一支架更包括:
一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底面及一第二底面;且
该第二支架更包括:
一第二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底面及一第二底面;
其中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分别抵靠该基板的一上平面,且
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二底面及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二底面分别抵靠该主电路板的一上平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底面具有一第一高度差,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底面具有一第二高度差,且该第一高度差及该第二高度差小于该基板的一厚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支架包括多个该第一接脚,所述第一接脚平行设置于该第一支撑件;且
该第二支架包括多个该第二接脚,所述第一接脚平行设置于该第二支撑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及该第二支撑件的形状为L型。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分别固定至该第一支撑件及该第二支撑件,以使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一端分别从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一底面向下延伸,且该第一接脚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接脚的该第二端分别从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二底面及该第二支撑件的该第二底面向下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主体包括一上铁芯及一下铁芯,该下铁芯的一下平面低于该主电路板的一下平面,以及该上铁芯与该下铁芯的一叠合面高于该主电路板的一上平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主体包括一基板,该基板的一下平面低于该主电路板的一上平面。
CN202020878296.8U 2020-05-22 2020-05-22 平面变压器 Active CN211907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8296.8U CN211907169U (zh) 2020-05-22 2020-05-22 平面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8296.8U CN211907169U (zh) 2020-05-22 2020-05-22 平面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7169U true CN211907169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1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8296.8U Active CN211907169U (zh) 2020-05-22 2020-05-22 平面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71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63937A1 (en) * 2021-10-06 2023-04-12 Solum Co., Ltd. Planar transformer with bobbin assembl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63937A1 (en) * 2021-10-06 2023-04-12 Solum Co., Ltd. Planar transformer with bobbin assembly
KR20230049304A (ko) * 2021-10-06 2023-04-13 주식회사 솔루엠 평면 변압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보빈 어셈블리
KR102642517B1 (ko) * 2021-10-06 2024-03-04 주식회사 솔루엠 평면 변압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보빈 어셈블리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7169U (zh) 平面变压器
CN210202353U (zh) 一种薄印刷电路板贴片工装
CN101343771B (zh) 电镀装置
CN201663036U (zh) 磁性元件
CN109561591A (zh) 一种提升led灯板成型精度的方法
CN106941219A (zh) 连接器
CN102612260B (zh) 补强fpc板及制造方法
JP2009028982A (ja) キャリア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キャリアプレート
CN201947544U (zh) Pth半孔成型掉铜焊盘
CN203827605U (zh) 一种pcb板支撑结构
CN206003115U (zh) 指纹模组的安装结构、指纹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210282238U (zh) 一种pcb板成品放置架
CN217916939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模具的辅助装置
CN209045324U (zh) 用于绕组的无焊嵌入式铜圈及弯折模具
CN219352030U (zh) 一种挠性pcba板定位装置
CN210381528U (zh) 回流焊承载板装置
CN215991408U (zh) 铝基板防变形载具
CN216650116U (zh) 一种高精度叠片治具
CN212303281U (zh) 一种运用可以沉板安装的一体电感
CN204316884U (zh) 一种mosfet焊接模具
CN204157161U (zh) Pcb板金属通孔槽孔与非金属化平台结合的线路板
CN218730378U (zh) 一种低压电流互感器及其电流互感器制作模具
CN213403691U (zh) 一种高精度限位的回流焊载具
CN219248217U (zh) Smt阴阳过炉载具
CN214442336U (zh) 一种钣金件折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