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4983U - 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4983U
CN211904983U CN202020197122.5U CN202020197122U CN211904983U CN 211904983 U CN211904983 U CN 211904983U CN 202020197122 U CN202020197122 U CN 202020197122U CN 211904983 U CN211904983 U CN 211904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ludge treatment
heating
control syste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971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1971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4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4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4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上设有箱门,所述箱体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其中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箱门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置物腔体以及加热机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机构以及加热机构连接。该烘干装置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工作强度。

Description

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含水率是表征污泥处理方法以及处理效果优劣的重要指标。
目前,用于测量含水率的常用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在线水分仪检测法等,其中烘干法测量最为普遍,其检测结果准确,且操作相对简便。在进行污泥处理过程中,通常为人工操作检测,为提高准确率,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在使用常用的烘干装置时,需要多次反复打开及关闭烘干装置,从而导致整个检测过程繁琐且消耗大量时间,工作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工作强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
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上设有箱门,所述箱体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其中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箱门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置物腔体以及加热机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机构以及加热机构连接。
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进而驱动箱门的打开以及关闭,以替代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另外,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机构,便于调节箱体内的温度以及加热时间,提高烘干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以及伸缩部,所述驱动部与箱体间活动连接,所述伸缩部与箱门的侧壁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部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驱动部,以实现伸缩部的伸缩,进而实现自动开关箱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多个设于箱体内的加热元件,多个所述加热元件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加热元件均与控制系统连接。设置多个加热元件以提高加热速率,将多个加热元件均匀分布,有利于检测样本受热均匀,提高烘干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加热机构以及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位于置物腔体与箱体顶部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位于置物腔体与箱体底部的外壁之间。设置两个加热机构以提高加热速率,同时有利于检测样本上下面受热均匀,提高烘干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机构与置物腔体的内壁间设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与置物腔体的内壁间设有第二导热板。导热板的设置将加热机构的热量传导至置物腔体中,并防止加热机构直接与置物腔体内壁接触,有利于保护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机构与箱体顶部的外壁间设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与箱体底部的外壁间设有第二隔热层。隔热层的设置大幅度降低了加热机构对箱体外壁的影响,防止箱体外部温度过高而容易引起事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包括称重底座、支撑主体以及设于支撑主体内的称重传感器,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称重底座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称重机构对加入的检测样本进行称重,并对检测样本烘干前后的重量进行实时测量,同时将测量数据通过控制系统反馈,进而了解样本的烘干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主体均匀分布。多个支撑主体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箱体的平稳性,同时有利于受力均匀,进而提高测量准确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门上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覆盖置物腔体的开口。密封层的设置可防止置物腔体内部的热量的散失,有利于提高烘干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腔体内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置物腔体的内壁。绝缘层的设置可防止置物腔体内部漏电,有利于保护烘干装置,同时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箱门的打开以及关闭,以替代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11、置物腔体;12、绝缘层;20、箱门;21、密封层;30、驱动机构;31、驱动部;32、伸缩部;40、加热元件;41、第一加热机构;42、第二加热机构;50、第一导热板;51、第二导热板;60、第一隔热层;61、第二隔热层;70、称重机构;71、称重底座;72、支撑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毫无疑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如图1至图3所示,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的一侧上铰接有箱门20,所述箱体10上设有驱动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30的其中一端与箱体10连接,另一端与箱门20连接,所述箱体10内设有置物腔体11以及加热机构,所述箱体10内还设有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机构30以及加热机构连接。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30,进而驱动箱门20的打开以及关闭,以替代人工操作,节省了劳动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另外,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机构,便于调节箱体10内的温度以及加热时间,能对箱体10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有利于提高烘干效果。
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部31以及伸缩部32,所述驱动部31与箱体10间铰接,实现驱动机构30转动,所述伸缩部32亦与箱门20的侧壁铰接,且所述驱动部31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驱动部31,以实现伸缩部32的伸缩,进而实现自动开关箱门20。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多个设于箱体10内的加热元件40,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40为加热管,多个所述加热元件40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加热元件40均与控制系统连接。设置多个加热元件40以提高加热速率,将多个加热元件40均匀分布,有利于检测样本受热均匀,提高烘干效果。
所述加热机构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加热机构41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2,所述第一加热机构41位于置物腔体11与箱体10顶部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机构42位于置物腔体11与箱体10底部的外壁之间。设置两个加热机构以提高加热速率,同时有利于检测样本上下面受热均匀,提高烘干效果。
所述第一加热机构41与置物腔体11的内壁间设有第一导热板50,所述第二加热机构42与置物腔体11的内壁间设有第二导热板51。导热板的设置将加热机构的热量传导至置物腔体11中,并防止加热机构直接与置物腔体11内壁接触,有利于保护装置,同时避免置物腔体11内温度过高,防止引起其他事故。
所述第一加热机构41与箱体10顶部的外壁间设有第一隔热层60,所述第二加热机构42与箱体10底部的外壁间设有第二隔热层61。隔热层的设置大幅度降低了加热机构对箱体10外壁的影响,防止箱体10外部温度过高而容易引起事故。
所述箱体10底部设有称重机构70,所述称重机构70包括称重底座71、支撑主体72以及设于支撑主体72内的称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支撑主体72的一端与箱体10连接,另一端与称重底座71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称重机构70对加入的检测样本进行称重,并对检测样本烘干前后的重量进行实时测量,同时将测量数据通过控制系统反馈,了解样本的烘干程度,从而测量样本的含水率。
所述支撑主体72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主体72均匀分布。多个支撑主体72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箱体10的平稳性,同时有利于受力均匀,进而提高测量准确率。
所述箱门20上设有密封层21,所述密封层21覆盖置物腔体11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层21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密封层21的设置可防止置物腔体11内部的热量的散失,有利于提高烘干效果。
所述置物腔体11内设有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覆盖置物腔体11的内壁。绝缘层12的设置可防止置物腔体11内部漏电,有利于保护烘干装置,同时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烘干装置可配合上下料装置以及输送装置工作,上下料装置将输送装置上的样本夹送至烘干装置的置物腔体11中,然后通过控制烘干装置箱门20自动关闭,通过控制系统调节温度以及加热时间,再根据称重机构70反馈的重量信息,了解样本的烘干程度,烘干完成后,再通过控制系统停止加热,并控制箱门20自动打开,并通过上下料装置将样本取出,以完成样本的烘干,并重复以上工序,进行多次检测,提高污泥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箱门20的自动打开以及关闭,以替代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将加热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能控制箱体10内的温度以及加热时间,同时能将温度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烘干效果;将称重机构70与控制系统连接,对检测样本烘干前后的重量进行实时测量,同时将测量数据通过控制系统反馈,进而了解样本的烘干程度,从而测量样本的含水率。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上设有箱门,所述箱体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其中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箱门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置物腔体以及加热机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机构以及加热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以及伸缩部,所述驱动部与箱体间活动连接,所述伸缩部与箱门的侧壁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部与控制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多个设于箱体内的加热元件,多个所述加热元件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加热元件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加热机构以及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位于置物腔体与箱体顶部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位于置物腔体与箱体底部的外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与置物腔体的内壁间设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与置物腔体的内壁间设有第二导热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与箱体顶部的外壁间设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与箱体底部的外壁间设有第二隔热层。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包括称重底座、支撑主体以及设于支撑主体内的称重传感器,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称重底座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主体均匀分布。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上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覆盖置物腔体的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腔体内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置物腔体的内壁。
CN202020197122.5U 2020-02-21 2020-02-21 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 Active CN211904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7122.5U CN211904983U (zh) 2020-02-21 2020-02-21 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7122.5U CN211904983U (zh) 2020-02-21 2020-02-21 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4983U true CN211904983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1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97122.5U Active CN211904983U (zh) 2020-02-21 2020-02-21 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4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00989U (zh) 一种固体比热容测量装置
CN211904983U (zh) 污泥处理用烘干装置
CN209182328U (zh) 一种用于土壤有机碳检测的恒温加热器
CN203062933U (zh) 混凝土实验养护设备
CN204044093U (zh) 一种等效导热系数的测定系统
CN212504545U (zh) 污泥烘干箱
CN106442207B (zh) 一种以烘干法为基础的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5543102U (zh) 一种二次电池浸润程度在线检测及化成集成装置
CN215898049U (zh) 一种试验室用的微波加热设备
CN210182525U (zh) 液态全浸式锂电池热管理实验平台
CN216696012U (zh) 一种控温隔热式的腐蚀测量装置
CN209086063U (zh) 一种无侧限抗压强度仪
CN111521298A (zh) 一种铂铑热电偶加工用批量检定设备
CN214950377U (zh) 一种立式热循环旋转水分干燥箱
CN110265740A (zh) 液态全浸式锂电池热管理实验平台
CN108254252A (zh) 一种用于航空导管组件应力腐蚀试验的装置及方法
CN101871821B (zh) 一种电解质初晶温度测量方法
CN208125651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冻融试验机
CN209983298U (zh) 一种猪用食槽
CN21269398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分层温控自放电检测装置
CN208091110U (zh) 一种用于燃料分析的加热装置
CN207313629U (zh) 一种钢渣浸水膨胀用水浴箱
CN218601085U (zh) 一种侧开门全自动热震水冷装置
CN206102059U (zh) 一种多功能餐车
CN104569357A (zh) 一种检测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