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7846U - 桥面连续结构 - Google Patents

桥面连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7846U
CN211897846U CN201922416164.3U CN201922416164U CN211897846U CN 211897846 U CN211897846 U CN 211897846U CN 201922416164 U CN201922416164 U CN 201922416164U CN 211897846 U CN211897846 U CN 211897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deck
section
bridge
deck
mai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61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清泉
苏庆田
曾明根
邓青儿
吴冲
陈何峰
陈文超
曹沛
王小平
吕沛文
赵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61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7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7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7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含有桥面连续结构的桥梁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内设置有主梁桥面板,主梁桥面板内部设有第一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部分伸出于主梁桥面板并伸入现浇的桥面连续段,即第二段内的中央桥面板处;第二段内部设置有第二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与第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和/或主梁桥面板通过剪力钉和主梁固定连接。该桥面连续结构构造简单,施工便利,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桥面连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面连续结构。
背景技术
在量多面广的中小跨径公路和市政桥梁中,简支梁桥因其造价低、设计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等特点而得到大量的应用,在我国近代桥梁结构类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结构形式主要有简支混凝土空心板梁、小箱梁、T梁等,近年来,随着桥涵工业化发展,简支钢板组合梁、简支槽形钢梁组合梁等组合结构桥梁迅速推广。但是简支梁伸缩缝多,降低了桥面的整体性,车辆在伸缩缝处出现“跳车”现象,影响了行车的速度、安全和舒适性;伸缩缝由于长期承受汽车动载反复作用极易损坏,养护困难,需要经常更换。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最佳途径是减少甚至取消伸缩缝,常用的办法是桥面连续和结构连续。结构连续通过把简支梁桥转换为连续梁桥或刚构梁桥实现,该方法施工工艺较为复杂,降低了预制装配化率,工期长,造价高,与当下快速建造理念相悖。
桥面连续指将相邻两跨简支梁桥面板或桥面铺装部分连成一体代替伸缩缝的构造,这种办法保留了结构简支的受力体系,能为行车提供连续的车道,从而保证了行车的平稳和舒适性。桥面连续构造施工方便,造价低。此种连续办法应用非常广泛,具体结构形式也不断改进,做法较多。
1、现有的桥面连续构造形式
国内传统桥面连续多为桥面铺装连续,根据桥面连续部位的受力特征将其分为铰接式桥面连续、刚接式桥面连续以及拉杆式桥面连续三种形式。其中以拉杆型桥面连续应用最为普遍。拉杆式桥面连续在桥面铺装与桥面连续处设置分隔缝,分隔缝位置与梁板伸缩缝错开,起到了释放应力的作用;在桥面连续区域连接钢筋与混凝土采用无粘结的构造形式,能传递梁体相对位移所产生的内力,同时避免桥面连续混凝土直接受力。另外,在桥面连续与梁板接触部位用无黏结层(一般为橡胶层)隔离,以削弱桥面连续与主梁之间的联接,降低其抗弯刚度,减少桥面连续处负弯矩,目前这种结构实际应用较多。
欧美国家桥面连续构造通常用于简支钢混组合梁中,是将钢混组合梁桥的桥面板在梁端伸缩缝处做成连续以取消墩顶伸缩装置,应用较为普及,以无粘结桥面板连续构造(Debond Link Slab)为主:通过在桥梁伸缩缝处设置一定长度的与主梁脱离的无粘结段来减小桥面板连续段的抗弯刚度,从而减缓桥面板连续构造所受应力。与刚接式桥面铺装连续构造类似,有的也在桥面连续两端或中间设置预切缝。
2、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桥面连续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在桥面连续构造的设计与计算上,欧美国家通常将桥面连续结构作为桥面板(桥面铺装层)的一部分进行考虑。日本为避免伸缩缝装置的弊端采用桥面无缝化技术,共分为四类,即主梁连续技术、桥面板连续技术、横梁连续技术和桥面连续,其中桥面连续相当于国内采用的简支梁桥桥面连续技术。加拿大桥梁规范中把0.3%配筋列为一种经验设计方法,即设计中无需计算,只要满足有限定的几项几何形状要求即可。我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第3.6.2条建议,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的多孔梁(板)桥宜采用结构
连续,也可分联采用桥面连续,但未规定具体的构造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
为了探究桥面连续病害的原因,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桥面连续的受力机理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1995年,Caner和提出了DLS桥面连续构造概念,通过在桥梁伸缩缝处设置一定长度的与主梁脱离的无粘结段来避免桥面连续与主梁直接作用;2003~2009年,Li、Okeil、Wing、Ulku等学者先后对DLS桥面连续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2013年,Alexander等对桥面连续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发现受主梁转动和上翘产生的负弯矩作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桥面连续混凝土出现了较大的开裂。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学者也针对桥面连续开裂病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上海市公路管理处马光德在1989年提出桥面连续简支梁桥的力素分析及设计方法;浙江省永嘉县交通局周一勤在1992年将前者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简支斜梁桥桥面连续板的内力分析;陈礼标在1993年发表了关于弹性支撑桥面板的受力分析。2004年,何畅、向中富等以长田湾大桥为背景,开展了“简支桥梁桥面连续工艺及性能改善”的研究工作,采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对简支梁桥桥面连续构造在汽车荷载、梁体变形及环境温度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进行了分析;2011年,沈青川针对刚接式与拉杆式两种常见桥面连续构造形式及其变体进行了力学分析,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和空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形式的桥面连续构造在车辆活载、温度变化、制动力及其荷载组合等作用下的受力情况;2014年,王岗等人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桥面连续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并针对破坏的本质原因,提出了一种拱型桥面连续结构后进一步通过试验验证;2017年,庄一舟等于线弹性理论,采用结构力学方法推导了在汽车活载与温度效应联合作用下桥面连续结构的应力求解公式,并以某工程实例为算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所推导的应力公式进行了验证。2018年,胡克旭等通过3个桥面连续构造节点的疲劳试验,分析了不同材料(普通混凝土和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UHTC)和配筋下桥面连续构造的疲劳性能。
2)桥面连续构造改进研究
针对桥面连续的开裂病害,很多学者对传统的桥面连续构造提出了改进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构造上的改进,另外一类改进措施是替换桥面连续材料。
构造改进方面,1998年,Cancer和Zia建议在桥面连续中心处混凝土表面锯一条浅缝并填入密封剂,通过局部开裂缓解其他部位的混凝土开裂,后来这种做法在桥面连续构造上普遍使用;2010年,潘志炎等提出带排水措施的植入式桥面连续构造,用植入钢筋的橡胶层作为连续部位桥面铺垫,达到了分散应力、减缓混凝土开裂的作用,但该构造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橡胶的疲劳老化也会影响装置的耐久性。2014年,浙江大学王岗等人针对桥面连续的破坏的特点将原因归纳为简支梁的纵向位移和转动变形及不均匀沉降,并提出根据拱结构拱脚受拉拱顶承受正弯矩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拱型加劲钢板支撑桥面连续缝的构造,改善了桥面连续的受力,后来在2017年,王城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平板型桥面连续构造,通过设置可滑动聚四氟乙烯支座,从而降低桥面连续所承受的拉应力,防止桥面连续病害发生。
材料改进方面,2003年,王黎明、郭浩等人提出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FRC)应用于桥面连续,利用PFRC大变形不开裂的材料特性增强了桥面连续构造在使用中的韧性、抗渗性、抗冻性和抗疲劳性;之后ECC材料因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大的延展性而在桥面连续中应用广泛,2003年,Li等人通过模型试验发现采用ECC材料的DLS桥面连续具有更好的抗裂性和耐久性;2005年,Keoleia等分析了建造ECC桥面连续的综合能耗;2008年,Kendall和Keoleian对ECC桥面连续进行了性能测试;2009年,Shunzhi Qian等对ECC桥面连续进行了理论分析,他们都认为该材料能增加桥面连续的使用周期,降低维护成本;2008年,Saber.A提出了在桥面连续构造处使用纤维增强复合塑料(FRP),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使用FRP材料不但可以使梁端的弯矩和转角减小,桥面连续段的破坏程度也有明显降低。
传统拉杆式桥面铺装连续构造理论上较刚接式和铰接式对改善桥面连续混凝土的受力、提高桥面板的耐久性更有效,由于拉杆连接钢筋与桥面连续混凝土之间是无粘结的,因此拉杆连接钢筋上的拉力是传递不到混凝土上的,但是由于施工不佳及无粘结材料耐久性差等问题,实际是无法达到“无粘结”效果的。传递到桥面连续混凝土上的拉力依靠桥面连续钢筋和桥面铺装钢筋网无法抵抗,在桥面连续部位容易发生混凝土开裂,造成实际使用过程中,桥面连续混凝土开裂及雨水下渗问题严重,有些桥梁甚至运营不满一年桥面连续构造就产生了混凝土开裂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并影响了桥梁的行车平整性。拉杆式桥面铺装连续构造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构造设计上的复杂化和理想化,本质上在于连接钢筋失效退化为刚接式结构后结构强度及变形吸收能力的先天不足,体现在:1)桥面连续构造厚度薄,无法大量配筋,导致结构强度较低;2)与梁体无粘结长度设置较随意,且大多偏短,导致桥面铺装连续构造刚度较大,对梁端变形适应能力弱,受力大;3)连续构造端部应力集中,但强度弱,常采用在两端或中间预切缝构造予以释放,易发生啃边破坏。
对于传统桥面铺装连续构造的改进,有些做法或构造过于复杂,价格昂贵较难实现;甚至有些措施的改善效果轻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FRP等高性能材料的结构形式,限于高昂的造价,近期很难普及应用;采用植入式结构存在工艺复杂、橡胶易老化、耐久性差的问题;采用拱形钢混组合结构、钢板组合结构等新型结构,施工工艺复杂、造价较高,两端分隔缝的设置不可避免会引发啃边破坏的问题,实际使用效果尚待检验。
简支钢混组合梁桥因刚度较同跨径下混凝土梁桥要小,活载作用下梁端转角更大,连续构造受力更加不利,如采用前述的传统桥面铺装连续构造,可以预见其必定难以耐久。
对于适用于简支钢混组合梁桥的DLS构造,主要问题在于:1)桥面板连续构造与钢梁空开或采用橡胶等隔离,钢梁上翼缘受桥面渗水等的影响容易锈蚀,但因构造所限,无法进行防腐涂装维护,存在耐久性问题;2)当桥面板连续构造较长而侵入或超过支座位置时,一方面纵向刚度削弱较多,另一方面端横梁由一般的钢混组合梁变成梁高降低的钢梁,横向刚度也大大削弱,影响组合梁桥的整体性能;3)桥面连续构造现场浇筑需要支设模板,施工速度较慢。采用ECC高性能材料的DLS桥面连续构造,造价较高,上述钢梁顶缘防腐、整体刚度削弱、施工速度慢的问题也依然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桥面连续结构所存在的施工工艺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桥面连续结构。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桥面连续结构,所述桥面连续结构铺设于由盖梁和主梁组成的支撑基础上;所述桥面连续结构按区域划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两个区域,所述第二段包括位于所述盖梁和两个所述主梁的部分端部的上方区域,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两侧;
所述第一段包括主梁及主梁顶部铺设的主梁桥面板,所述主梁桥面板内部设有第一纵向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部分伸出于所述主梁桥面板并伸入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段铺设有中央桥面板,所述中央桥面板内部设置有第二纵向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中央桥面板和/或所述主梁桥面板通过剪力钉和主梁固定连接;所述中央桥面板下方设置有无粘结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梁桥面板为阶梯形结构,包括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所述第二阶梯段靠近所述盖梁,所述第二阶梯段低于所述第一阶梯段,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阶梯段和所述第二阶梯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段内靠近主梁桥面板处设置有箍筋,所述箍筋连接所述主梁桥面板和所述中央桥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梁为平头盖梁或倒T盖梁;所述盖梁为平头盖梁时,两个所述主梁之间形成一道跨缝;所述盖梁为倒T盖梁时,两个所述主梁分别于所述倒T盖梁形成一道跨缝,所述第二阶梯段顶面和所述倒T盖梁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粘结层覆盖所述跨缝;当所述盖梁为倒T盖梁时,所述无粘结层同时覆盖两道所述跨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粘结层和所述跨缝之间设置有硬质材料层,所述硬质材料层包括不锈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力钉包括加长型剪力钉,所述加长型剪力钉靠近所述盖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钢筋和所述第二纵向钢筋均包括至少两层钢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粘结层沿纵向方向长度为标准跨径的3%-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钢筋、所述第二纵向钢筋、所述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环扣连接、套筒对接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梁桥面板可以是提前预制后再与主梁进行安装,也可以在主梁安装后浇筑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桥面连续结构可应用于组合结构桥梁或混凝土桥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桥面连续结构可应用于具有混凝土调平层的桥梁,或不设置混凝土调平层的桥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含有桥面连续结构的桥梁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内设置有主梁桥面板,主梁桥面板内部设有第一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部分伸出于主梁桥面板并伸入现浇的桥面连续段,即第二段内的中央桥面板处;第二段内部设置有第二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与第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和/或主梁桥面板通过剪力钉和主梁固定连接。该桥面连续结构构造简单,施工便利,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平头盖梁的B型构造的桥面连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为未铺设第二段内钢筋且未浇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铺设第二段内钢筋后但未浇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铺设第二段内钢筋且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倒T盖梁的A型构造的桥面连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4为未铺设第二段内钢筋且未浇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铺设第二段内钢筋后但未浇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铺设第二段内钢筋且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倒T盖梁的B型构造的桥面连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7为未铺设第二段内钢筋且未浇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铺设第二段内钢筋后但未浇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铺设第二段内钢筋且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倒T盖梁 101;平头盖梁 102;主梁 200;主梁桥面板 300;第一阶梯段 301;第二阶梯段 302;阶梯段 303;第一纵向钢筋 310;横向钢筋 320;剪力钉 330;加长剪力钉331;箍筋 340;中央桥面板 400;第二纵向钢筋 410;无粘结层 500;硬质材料层 510;跨缝600;铺装 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面连续结构,包括由主梁和盖梁组成的支撑基础、铺设于支撑基础上的桥面以及铺设于桥面上的铺装。其中,桥面按照区域划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上的主梁桥面板和第二段上的中央桥面板之间通过互相交错的钢筋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通过连接组件和主梁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和盖梁之间设置有无粘结层。并且主梁靠近盖梁的一端下弯延伸,形成阶梯结构,使得桥面板具有更高的厚度,保证了钢-混组合梁端纵横向刚度,基本无损主梁结构承载力,避免了钢梁顶面腐蚀问题,最大限度保障了钢-混组合梁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包含有桥面连续结构的桥梁中桥面段按照区域划分为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段和位于第二段两侧的第一段,第一段用于安装主梁桥面板300,第二段用于现场浇筑形成中央桥面板400。桥面连续结构的主梁200靠近盖梁的一端下弯延伸形成阶梯结构,相应的,主梁桥面板300也为阶梯型,包括第一阶梯段301、第二阶梯段302和连接段303,第二阶梯段302相对靠近盖梁,第二阶梯段302低于第一阶梯段301,连接段303连接第一阶梯段301和第二阶梯段302;第二阶梯段302顶面和盖梁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纵向钢筋310自连接段303伸出。向下弯曲的阶梯结构具备两个作用:一是保证桥梁具有足够的纵向刚度和横向刚度,保证主梁200强度足以抵抗地震等横向力作用;二是阶梯结构形成一种类似槽体的结构,为桥面连续第二段浇筑时提供底模支撑,避免了钢梁顶部的腐蚀问题。此外,采取无粘结层500的方式避免桥面连续结构直接受主梁200或盖梁传递力的作用,在中央桥面板400下方铺设无粘结层5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主梁桥面板300内部设有第一纵向钢筋310,第一纵向钢筋310部分伸出于主梁桥面板300并伸入第二段;第二段铺设有中央桥面板400,中央桥面板400内部设置有第二纵向钢筋410,第一纵向钢筋310与第二纵向钢筋410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400和/或主梁桥面板300通过剪力钉330和主梁200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
主梁桥面板300可以是提前预制,与主梁200通过剪力钉组连接后,再一并安装至盖梁上;主梁桥面板300也可是在主梁200安装于盖梁后,再进行浇筑形成,并通过均布的剪力钉或其他连接结构完成主梁200和主梁桥面板300的连接。
在主梁桥面板300的连接段303伸出第一纵向钢筋310,第二段处预设有第二纵向钢筋410,将第二纵向钢筋410和第一纵向钢筋310固定连接后,于第二段进行浇筑,以形成中央桥面板400,通过第一纵向钢筋310和第二纵向钢筋410的固定连接,完成中央桥面板400和主梁桥面板300的连接。
在主梁200顶面设置有多组剪力钉330,相应的,在主梁桥面板300相应位置预留有多个槽/孔等安装结构,将主梁桥面板300安装到位后,于槽/孔等安装结构内进行浇筑,槽/孔内的剪力钉330通过凝结后的混凝土和主梁桥面板300固定连接,完成主梁桥面板300和支撑基础的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主梁桥面板300和中央桥面板40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第一纵向钢筋310和第二纵向钢筋410之间设置有增强连接件,增强连接件可以是箍筋340等常见连接结构。为便于增强连接件的安装,增强连接件可以设置于用于浇筑连接剪力钉330的槽/孔内,随剪力钉330一起浇筑并与主梁桥面板300连接,之后随第二纵向钢筋410一起浇筑并与中央桥面板400连接。增强连接结构也可以是提前与第一纵向钢筋310固定连接完毕,之后随第二纵向钢筋410一并浇筑即可。以箍筋340为例,箍筋340位于用于安装剪力钉330的孔/槽内,且第一纵向钢筋310和第二纵向钢筋410均位于箍筋340的内部,浇筑后箍筋340、第一纵向钢筋310、第二纵向钢筋410和混凝土形成钢混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如图7至图9所示,盖梁为倒T盖梁101,每个主梁200端面和倒T盖梁101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以形成跨缝600,主梁200靠近倒T盖梁101的顶面低于倒T盖梁101的顶面,于倒T盖梁101的两侧各形成一个近似于槽体的结构,第一段的第二阶梯段302设置于该槽体结构内,且第二阶梯段302顶面和倒T盖梁101顶面高度相等,第二阶梯段302端面和倒T盖梁101也留有一定距离以形成跨缝6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盖梁为平头盖梁102,主梁200位于平头盖梁102上方,平头盖梁102上的支座支撑主梁200,两个主梁200端面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以形成跨缝600。两个主梁200靠近跨缝600处的阶梯结构形成一个近似于槽体的结构,两个主梁桥面板300的第二阶梯段302均位于槽体结构内,两个第二阶梯段302端面留有一定距离以形成跨缝600。
对于平头盖梁102和倒T盖梁101,其二者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倒T盖梁101位于顶部的部分,隔离开了两个第一段和两个主梁200,并形成了两个跨缝600,因此倒T盖梁101和两个第一段的第二阶梯段302共同作为第二段的底模支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为了避免无粘结层500通过跨缝600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或因跨缝600导致无粘结层500于该处的强度不足,在跨缝600出增设硬质材料层510,硬质材料层510覆盖跨缝600,通过设置硬质材料层510使得无粘结层500覆盖于一个相对完整的面上,避免无粘结层500和外部接触,并对无粘结层500进行较好的支撑。需要说明的时,硬质材料层510可以是一层薄不锈钢板,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起到良好隔离作用、满足桥面连续混凝土浇筑承重需求的常见工程材料,如金属板、高聚物板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第一纵向钢筋310和第二纵向钢筋410均至少包括两层以上的钢筋结构,以提升桥面连续结构的强度。对于主梁桥面板300,在第一阶梯段301和第二阶梯段302设置有水平的一层或多层钢筋结构,由于连接段303桥面通常是倾斜延伸的,为了保证该处具有足够的强度,通常于该处增加一层与连接段303倾斜角度相同的钢筋结构,且该倾斜的钢筋结构和位于第一阶梯段301、第二阶梯段302内的水平钢筋结构固定连接,以提供足够的强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当中,在第一纵向钢筋310、第二纵向钢筋410的基础上,设置有横向钢筋320。第一纵向钢筋310、第二纵向钢筋410、横向钢筋320和连接组件之间通过焊接、环扣连接、套筒对接等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倒T盖梁101的桥面连续结构,如图4至图6所示。与前述实施例当中所不同的是,主梁200靠近倒T盖梁101的端部并未向下延伸,主梁200顶面与倒T盖梁101顶面高度相同。桥面按照区域划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上的主梁桥面板300和第二段上的中央桥面板400之间通过互相交错的钢筋固定连接,主梁桥面板300、中央桥面板400均通过剪力钉330和主梁200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400和盖梁之间设置有无粘结层500。其中,中央桥面板400和主梁200之间的剪力钉330包括普通剪力钉和加长剪力钉331,以加强桥面连续结构的端部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桥面连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桥梁跨径确定桥面连续处的无粘结层长度L及厚度hc,根据长度L和厚度hc确定第二段和第一段的长度;
根据长度L和厚度hc确定桥面连续构造:
A型构造,主梁桥面板和主梁靠近盖梁的一端平直,
B型构造,主梁桥面板和主梁靠近盖梁的一端下弯延伸,并根据长度L及厚度hc确定下弯的位置和深度;
S30,制作主梁桥面板,预留出主梁桥面板当中的第一纵向钢筋,使其凸出于主梁桥面板,将主梁桥面板和主梁固定连接,再将主梁和主梁桥面板安装于盖梁上,并完成主梁和主梁桥面板的横向连接,于两主梁桥面板之间形成预留槽,预留出的第一纵向钢筋位于预留槽内;于两主梁之间或主梁和盖梁之间形成跨缝;
S50,在预留槽内铺设无粘结层,然后于预留槽内设置第二纵向钢筋,并将第二纵向钢筋和预留的第一纵向钢筋固定连接;
S70,于预留槽内进行浇筑,形成中央桥面板完成桥面连续构造。
其中,步骤S10对桥面连续结构进行了分类,根据抢粮跨径以确定桥面连续处的无粘结层长度L及厚度hc,再根据无粘结层长度L及厚度hc确定桥面连续结构的构造种类,长度L较短的适用于A型构造,长度L较长的适用于B型构造。A型构造的桥面连续结构,主梁桥面板和主梁均不发生弯曲,主梁桥面板和中央桥面板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适用于跨径较小,无粘结层长度L较短的桥梁;B型构造的桥面连续结构,主梁桥面板和主梁靠近盖梁的一端下弯延伸,主梁桥面板因下弯延伸分为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第一阶梯段顶面和浇筑后的中央桥面板顶面高度相同,第二阶梯段顶面和浇筑后的中央桥面板底面相同,两个主梁桥面板对接后形成一个预留槽,用于下一步的中央桥面板浇筑。
步骤S10当中,按照盖梁种类进行分类,盖梁可以是倒T盖梁或平头盖梁。对于平头盖梁和倒T盖梁,其二者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倒T盖梁位于顶部的部分,隔离开了两个第一段和两个主梁,并形成了两个跨缝,因此倒T盖梁和两个第一段的第二阶梯段共同作为第二段的底模支撑;且两个主梁和倒T盖梁形成两道跨缝,同一无粘结层同时覆盖两道跨缝。
步骤S30和步骤S50当中,在铺设第一纵向钢筋或第二纵向钢筋时,会同时绑扎横向钢筋,以形成纵横交错的钢筋结构,提升钢混结构的强度。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平头盖梁102的桥面连续结构,其采用了上述的B型构造,具体包括由主梁200和盖梁组成的支撑基础、铺设于支撑基础上的桥面以及铺设于桥面上的铺装900。其中,桥面按照区域划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上的主梁桥面板300和第二段上的中央桥面板400之间通过互相交错的钢筋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400通过连接组件和主梁200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400和盖梁之间设置有无粘结层500。主梁200靠近盖梁的一端下弯延伸,形成阶梯结构,相应的,主梁桥面板300也为阶梯型,包括第一阶梯段301、第二阶梯段302和连接段303,第二阶梯段302相对靠近盖梁,第二阶梯段302低于第一阶梯段301,连接段303连接第一阶梯段301和第二阶梯段302;第二阶梯段302顶面和盖梁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纵向钢筋310自连接段303伸出,并伸入第二段内。
第二段内铺设有第二纵向钢筋410,第一纵向钢筋310和第二纵向钢筋410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纵向钢筋410具有双层钢筋结构,第一纵向钢筋310包括三层钢筋结构,其中顶层的钢筋结构仅位于第一阶梯段301内;中层的钢筋结构长度较长并同时位于第一阶梯段301、连接段303和第二阶梯段302内;底层的钢筋结构位于第二阶梯段302和连接段303内,且位于连接段303内的钢筋结构倾斜布置,倾斜角度和连接段303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主梁200顶面设置有多组剪力钉330,相应的,在主梁桥面板300相应位置预留有多个槽,将主梁桥面板300安装到位后,于槽内进行浇筑,槽内的剪力钉330通过凝结后的混凝土和主梁桥面板300固定连接,完成主梁桥面板300和支撑基础的连接。在第二阶梯段302上靠近连接段303处,设置有箍筋340,箍筋340套设于第一纵向钢筋310。
无粘结层500设置于第二段底部,长度为桥梁跨径的3%-6%,且无粘结层500和跨缝600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将无粘结层500和跨缝600隔离,无粘结层500材质为橡胶或其他低弹性模量材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一当中,适用于平头盖梁的B型构造桥面连续结构的桥面连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于平头盖梁,根据桥梁跨径确定桥面连续处的无粘结层长度L及厚度hc,根据长度L和厚度hc确定第二段和第一段的长度,并选取B型构造:
B型构造,主梁桥面板和主梁靠近盖梁的一端下弯延伸,并根据长度L及厚度hc确定下弯的位置和深度;
S30,制作主梁桥面板,主梁桥面板顶面需要覆盖无粘结层的区域光滑平整,不需覆盖无粘结层的区域凿毛处理;并预留出主梁桥面板当中的第一纵向钢筋,使其凸出于主梁桥面板;主梁上设置有剪力钉,主梁桥面板上相应位置预留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孔、槽,安装结构套设于剪力钉后进行浇筑,完成主梁桥面板和主梁的固定连接,再将主梁和主梁桥面板安装于盖梁上,并完成主梁和主梁桥面板的横向连接,于两主梁桥面板之间形成预留槽,预留出的第一纵向钢筋位于预留槽内;于两主梁之间或主梁和盖梁之间形成跨缝;
S35,于跨缝上铺设不锈钢板,使得不锈钢板覆盖跨缝;
S40,在预留出的第一纵向钢筋处设置箍筋;
S50,在预留槽内铺设无粘结层,然后于预留槽内设置第二纵向钢筋,并将第二纵向钢筋和预留的第一纵向钢筋固定连接;
S70,于预留槽内进行浇筑,形成中央桥面板完成桥面连续构造。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倒T盖梁的桥面连续结构,其采用了上述的B型构造,具体包括由主梁和盖梁组成的支撑基础、铺设于支撑基础上的桥面以及铺设于桥面上的铺装。其中,桥面按照区域划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上的主梁桥面板和第二段上的中央桥面板之间通过互相交错的钢筋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通过连接组件和主梁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和盖梁之间设置有无粘结层。主梁靠近盖梁的一端下弯延伸,形成阶梯结构,相应的,主梁桥面板也为阶梯型,包括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第二阶梯段相对靠近盖梁,第二阶梯段低于第一阶梯段,连接段连接第一阶梯段和第二阶梯段;第二阶梯段顶面和盖梁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纵向钢筋自连接段伸出,并伸入第二段内。每个主梁端面和倒T盖梁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以形成跨缝,主梁靠近倒T盖梁的顶面低于倒T盖梁的顶面,于倒T盖梁的两侧各形成一个近似于槽体的结构,第一段的第二阶梯段设置于该槽体结构内,且第二阶梯段顶面和倒T盖梁顶面高度相等,第二阶梯段端面和倒T盖梁也留有一定距离以形成跨缝。
第二段内铺设有第二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和第二纵向钢筋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纵向钢筋具有双层钢筋结构,第一纵向钢筋包括三层钢筋结构,其中顶层的钢筋结构仅位于第一阶梯段内;中层的钢筋结构长度较长并同时位于第一阶梯段、连接段和第二阶梯段内;底层的钢筋结构位于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内,且位于连接段内的钢筋结构倾斜布置,倾斜角度和连接段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主梁顶面设置有多组剪力钉,相应的,在主梁桥面板相应位置预留有多个槽,将主梁桥面板安装到位后,于槽内进行浇筑,槽内的剪力钉通过凝结后的混凝土和主梁桥面板固定连接,完成主梁桥面板和支撑基础的连接。在第二阶梯段上靠近连接段处,设置有箍筋,箍筋套设于第一纵向钢筋。
无粘结层设置于第二段底部,长度为桥梁跨径的3%-6%,且无粘结层和跨缝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将无粘结层和跨缝隔离,无粘结层材质为橡胶或其他低弹性模量材料。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连续结构铺设于由盖梁和主梁组成的支撑基础上;所述桥面连续结构按区域划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两个区域,所述第二段包括位于所述盖梁和两个所述主梁的部分端部的上方区域,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两侧;
所述第一段包括主梁及主梁顶部铺设的主梁桥面板,所述主梁桥面板内部设有第一纵向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部分伸出于所述主梁桥面板并伸入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段铺设有中央桥面板,所述中央桥面板内部设置有第二纵向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与所述第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中央桥面板和/或所述主梁桥面板通过剪力钉和主梁固定连接;所述中央桥面板下方设置有无粘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桥面板为阶梯形结构,包括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所述第二阶梯段靠近所述盖梁,所述第二阶梯段低于所述第一阶梯段,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阶梯段和所述第二阶梯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段内靠近主梁桥面板处设置有箍筋,所述箍筋连接所述主梁桥面板和所述中央桥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为平头盖梁或倒T盖梁;所述盖梁为平头盖梁时,两个所述主梁之间形成一道跨缝;所述盖梁为倒T盖梁时,两个所述主梁分别于所述倒T盖梁形成一道跨缝,所述第二阶梯段顶面和所述倒T盖梁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结层覆盖所述跨缝;当所述盖梁为倒T盖梁时,所述无粘结层同时覆盖两道所述跨缝。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结层和所述跨缝之间设置有硬质材料层,所述硬质材料层包括不锈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钉包括加长型剪力钉,布置在桥面连续段端部靠近主梁桥面板处。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钢筋和所述第二纵向钢筋均包括至少两层钢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结层沿纵向方向长度为标准跨径的3%-6%。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桥面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钢筋和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环扣连接、套筒对接中的一种或几种;
主梁桥面板可以是提前预制后再与主梁进行安装,也可以在主梁安装后浇筑形成;
该桥面连续结构可应用于组合结构桥梁或混凝土桥梁;该桥面连续结构可应用于具有混凝土调平层的桥梁,或不设置混凝土调平层的桥梁。
CN201922416164.3U 2019-12-27 2019-12-27 桥面连续结构 Active CN211897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6164.3U CN211897846U (zh) 2019-12-27 2019-12-27 桥面连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6164.3U CN211897846U (zh) 2019-12-27 2019-12-27 桥面连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7846U true CN211897846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5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6164.3U Active CN211897846U (zh) 2019-12-27 2019-12-27 桥面连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7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1617B (zh) 基于肋板式桥面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及施工方法
CN103046463B (zh) 装配式马鞍壳形底板连续箱梁桥及其建造方法
CN207597256U (zh) 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抗裂构造
CN214005373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板梁的连接构造
CN110983967B (zh) 桥面连续方法
CN20868543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桥面板湿接缝结构
CN211522899U (zh) 一种便于采用架桥机架设的大跨径钢混组合梁
CN112761068A (zh) 一种uhpc桥面预制板间的t字异型湿接缝结构
CN212128810U (zh) 一种uhpc波折钢腹板窄幅钢箱型组合梁
CN107905084B (zh) Rpc钢桁组合桥面和连续梁桥
CN109338885A (zh) 有应力过渡层的钢桥面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17160U (zh) 一种钢‑钢砼组合桥面板组合梁
CN212153072U (zh) 一种uhpc波纹钢腹板工字组合连续梁
CN110106772B (zh) 一种公路冷弯u形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46494U (zh) 一种自带加劲模板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
CN101230659A (zh) 一种承力式底板构件
CN211897846U (zh) 桥面连续结构
CN210315196U (zh) 一种适用于简支梁桥的新型桥面连续构造
CN217869978U (zh) 钢混组合桥面板及其湿缝构造
CN103911948B (zh) 应用于宽混凝土肋板梁的横向桁式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482231U (zh) 一种装配式华夫桥面板组合箱梁结构
CN206503063U (zh) 预制组合型波形钢腹板t梁桥
CN206298821U (zh) 简支梁桥复合连接板构造
CN112853916A (zh) 一种装配式华夫桥面板组合箱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080397U (zh) 一种装配式马鞍壳形底板连续箱梁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