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0388U -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0388U
CN211880388U CN202020395721.8U CN202020395721U CN211880388U CN 211880388 U CN211880388 U CN 211880388U CN 202020395721 U CN202020395721 U CN 202020395721U CN 211880388 U CN211880388 U CN 211880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frequency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57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野农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453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5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0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0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Abstract

一种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能够根据通信系统的优先级动态地优化信号传输。高频前端电路(1)具备:传输电路(10),传输4G信号;开关(30),具有连接天线(2a)的天线端子(30a)、连接天线(2b)的天线端子(30b)和选择端子(30c及30d),选择端子(30c)连接传输电路(10),选择端子(30d)连接传输5G信号的传输电路(20),在天线(2a)的灵敏度高时,开关(30)将天线端子(30a)连接选择端子(30c),将天线端子(30b)连接选择端子(30d),在天线(2b)的灵敏度高时,开关(30)将天线端子(30a)连接选择端子(30d),将天线端子(30b)连接选择端子(30c)。

Description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频前端电路以及具备该高频前端电路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支持多频段化和多模式化的高频前端电路,要求该高频前端电路低损耗地同时传输多个高频信号。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以下结构的接收模块:通带不同的多个滤波器经由多工器来与天线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0127015号说明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接收模块中,能够在单个的通信系统中同时传输多个通信频段的高频信号。与此相对,近年来,存在同时传输多个不同的通信系统中的高频信号的期望。在同时传输不同的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系统中,从提高基站等通信对方与包括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接收模块的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性的观点出发,有时会产生想要优先传输的通信系统。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接收模块中,不能优先地选择(优化)多个通信系统中的规定的通信系统。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同时传输多个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时根据通信系统的优先级来动态地优化信号传输的高频前端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用于同时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是不同于该第一通信系统的系统,所述高频前端电路具备:第一传输电路,其传输所述第一高频信号;以及第一开关,其具有与第一天线连接的第一天线端子、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二天线连接的第二天线端子、以及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一选择端子与所述第一传输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二选择端子与传输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的第二传输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灵敏度比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二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灵敏度比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二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高频信号包含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一高频信号包含用于使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能够在所述第二传输电路中传输的通信控制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放大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的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将该放大后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输出,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放大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的第二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将该放大后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输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第一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对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进行放大,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第二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对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优选地,所述高频前端电路还具备所述第二传输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以及发送接收切换开关,其对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排他地进行切换,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发送滤波器,所述发送滤波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发送滤波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以及接收滤波器,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子连接,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以及发送接收切换开关,其对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排他地进行切换,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发送滤波器,所述发送滤波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发送滤波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以及接收滤波器,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子连接,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放大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的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将该放大后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输出,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放大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的第二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将该放大后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输出,所述高频前端电路还具备:第一接收电路,其传输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接收信号;第二接收电路,其传输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接收信号;以及第二开关,其具有与第三天线连接的第三天线端子、与不同于所述第三天线的第四天线连接的第四天线端子、以及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所述第二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三选择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四选择端子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三天线的天线灵敏度比所述第四天线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三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三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所述第四天线端子与所述第四选择端子连接,在所述第四天线的天线灵敏度与所述第三天线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三天线端子与所述第四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所述第四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三选择端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频前端电路还具备传输第三通信系统的第三高频信号的第三传输电路,所述第一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五选择端子与所述第三传输电路连接,所述第三高频信号包含所述第三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一开关还具有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天线及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五天线连接的第五天线端子。
优选地,所述第三通信系统是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相同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一高频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规定的第一通信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三高频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规定的、频率与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不同的第三通信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及所述第五天线中天线灵敏度最高的天线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除该灵敏度最高的天线以外的2个天线中的一方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及所述第五选择端子中的一方连接,并且将除该灵敏度最高的天线以外的2个天线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及所述第五选择端子中的另一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系统是第四代通信系统即4G,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是第五代通信系统即5G。
优选地,所述第一高频信号是由所述第四代通信系统规定的第一通信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二高频信号是由所述第五代通信系统规定的、具有与所述第一通信频段相同的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频段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具备RF信号处理电路、上述的高频前端电路、所述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所述RF信号处理电路对利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发送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处理,所述高频前端电路在所述第一天线及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RF信号处理电路之间传递所述高频信号。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在同时传输多个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时根据信号传输的优先级来动态地优化的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1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装置中的、天线与传输电路的第一连接状态的电路图。
图1C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装置中的、天线与传输电路的第二连接状态的电路图。
图2是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示出便携式电话中的天线的配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LTE区与NSA-NR区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图5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6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7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此外,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总括性或具体性的例子。下面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结构要素、结构要素的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并不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下面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中的未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结构要素作为任意的结构要素来进行说明。另外,附图所示的结构要素的大小或者大小之比未必是严格的。
(实施方式)
[1高频前端电路1和通信装置5的结构]
图1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和通信装置5的电路结构图。如该图所示,通信装置5具备高频前端电路1、传输电路20、天线2a及2b、RF信号处理电路(RFIC)3以及基带信号处理电路(BBIC)4。
高频前端电路1具备传输电路10和开关30。
传输电路10是第一传输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传输电路10具备发送接收端子110、发送输入端子113、接收输出端子114、滤波器11、开关12、功率放大器13以及低噪声放大器14。
滤波器11例如是以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通信频段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连接于发送接收端子110与公共端子12a之间。
功率放大器13是第一功率放大器的一例,对输入到发送输入端子113的第一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功率放大器13连接于发送输入端子113与选择端子12b之间。
低噪声放大器14是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一例,对输入到发送接收端子110的第一高频信号进行放大。低噪声放大器14连接于选择端子12c与接收输出端子114之间。
功率放大器13和低噪声放大器14例如由以Si系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GaAs为材料的场效应晶体管(FET)、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HBT)等构成。
开关12是发送接收切换开关的一例,是如下的开关电路:具有公共端子12a、选择端子12b及12c,对公共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b之间的连接以及公共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c之间的连接排他地进行切换。
通过上述结构,在公共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b被连接的情况下,传输电路10将在功率放大器13中放大后的第一高频信号经由开关12和滤波器11朝向天线2a及2b输出。另外,在公共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c被连接的情况下,传输电路10将由天线2a及2b接收后经由滤波器11和开关12的第一高频信号在低噪声放大器14中放大后,朝向RFIC 3输出。也就是说,传输电路10通过开关12的切换动作,来以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方式执行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和第一高频信号的接收。
此外,传输电路10也可以以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方式执行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和第一高频信号的接收。在该情况下,配置由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构成的双工器来代替滤波器11和开关12。
传输电路20是第二传输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该第二通信系统是不同于第一通信系统的系统。传输电路20具备发送接收端子120、发送输入端子123、接收输出端子124、滤波器21、开关22、功率放大器23以及低噪声放大器24。
滤波器21例如是以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通信频段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连接于发送接收端子120与公共端子22a之间。
功率放大器23是第二功率放大器的一例,对输入到发送输入端子123的第二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功率放大器23连接于发送输入端子123与选择端子22b之间。
低噪声放大器24是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一例,对输入到发送接收端子120的第二高频信号进行放大。低噪声放大器24连接于选择端子22c与接收输出端子124之间。
功率放大器23和低噪声放大器24例如由以Si系的CMOS或GaAs为材料的场效应晶体管(FET)、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HBT)等构成。
开关22是发送接收切换开关的一例,是如下的开关电路:具有公共端子22a、选择端子22b及22c,对公共端子22a与选择端子22b之间的连接以及公共端子22a与选择端子22c之间的连接排他地进行切换。
通过上述结构,在公共端子22a与选择端子22b被连接的情况下,传输电路20将在功率放大器23中放大后的第二高频信号经由开关22和滤波器21朝向天线2a及2b输出。另外,在公共端子22a与选择端子22c被连接的情况下,传输电路20将由天线2a及2b接收后经由滤波器21和开关22的第二高频信号在低噪声放大器24中放大后,朝向RFIC 3输出。也就是说,传输电路20通过开关22的切换动作,来以时分双工(TDD)方式执行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和第二高频信号的接收。
此外,传输电路20也可以以频分双工(FDD)方式执行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和第二高频信号的接收。在该情况下,配置由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构成的双工器来代替滤波器21和开关22。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和通信装置5中,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包含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另外,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包含用于使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能够在传输电路20中传输的通信控制数据以及第一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
开关30是第一开关的一例,具有天线端子30a(第一天线端子)及30b(第二天线端子)、选择端子30c(第一选择端子)及30d(第二选择端子)。天线端子30a与天线2a连接,天线端子30b与天线2b连接。另外,选择端子30c与传输电路10连接,选择端子30d与传输电路20连接。此外,选择端子的数量不限于选择端子30c及30d这2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在开关30中,在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的导通以及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d的导通之间排他地选择,在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c的导通以及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的导通之间排他地选择。
开关30例如是具有天线端子30a及30b以及选择端子30c及30d的DPDT(DoublePole Double Throw:双刀双掷)型的开关电路。此外,开关30也可以是DP3T和DP4T等开关电路,在该情况下,根据要连接的传输电路的数量来使用所需要的端子。此外,高频前端电路1也可以不仅具备传输电路10和开关30,还具备传输电路20。在高频前端电路1具备传输电路10及20这两方的情况下,传输电路10及20也可以安装于1个安装基板或1个封装内。
根据高频前端电路1和传输电路20的上述结构,能够同时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具体地说,例如,通过将开关12的公共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b连接,并将开关22的公共端子22a与选择端子22b连接,并将开关30的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连接,并将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连接,能够同时实现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状态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状态。另外,例如,通过将开关12的公共端子12a与选择端子12c连接,并将开关22的公共端子22a与选择端子22c连接,并将开关30的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连接,并将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连接,能够同时实现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的接收状态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的接收状态。
此外,传输电路10及20也可以是仅能够执行高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中的任一种的电路。
在传输电路10仅执行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传输电路10只要至少具备功率放大器13即可。另外,在传输电路20仅执行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传输电路20只要至少具备功率放大器23即可。根据传输电路10及20的上述结构,能够同时实现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状态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状态。
另一方面,在传输电路10仅执行第一高频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下,传输电路10只要至少具备低噪声放大器14即可。另外,在传输电路20仅执行第二高频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下,传输电路20只要至少具备低噪声放大器24即可。根据传输电路10及20的上述结构,能够同时实现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的接收状态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的接收状态。
天线2a是第一天线的一例,与开关30的天线端子30a连接,进行第一高频信号和第二高频信号的辐射发送和接收。天线2b是第二天线的一例,与开关30的天线端子30b连接,进行第一高频信号和第二高频信号的辐射发送和接收。
RFIC 3是对第一高频信号和第二高频信号进行处理的RF信号处理电路。具体地说,RFIC 3对从BBIC 4输入的发送信号通过上变频等进行信号处理,将该信号处理后生成的高频发送信号输出到传输电路10及20。另外,RFIC 3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天线2a及2b的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向开关30输出用于切换开关30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并且,上述控制部也可以向开关12输出用于切换传输电路10的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的控制信号,向开关22输出用于切换传输电路20的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的控制信号。
BBIC 4是使用频率比在传输电路10及20中传播的高频信号低的中间频带来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由BBIC 4处理后的信号例如被用作图像信号以显示图像,或者被用作声音信号以借助扬声器进行通话。
RFIC 3和BBIC 4是对高频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也可以是BBIC 4具有上述控制部。
在上述结构中,开关30根据天线2a及2b的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切换传输电路10及20与天线2a及2b之间的连接。
图1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装置5中的、天线2a及2b与传输电路10及20的第一连接状态的电路图。另外,图1C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装置5中的、天线2a及2b与传输电路10及20的第二连接状态的电路图。
如图1B所示,在天线2a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b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开关30将天线端子30a与(连接了传输电路10的)选择端子30c连接,并且将天线端子30b与(连接了传输电路20的)选择端子30d连接。另外,如图1C所示,在天线2b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a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开关30将天线端子30a与(连接了传输电路20的)选择端子30d连接,并且将天线端子30b与(连接了传输电路10的)选择端子30c连接。
对此,根据上述结构,传输电路10处于与天线灵敏度高的天线连接的状态,同时,传输电路20处于与天线灵敏度低的天线连接的状态,因此要优先连接的第一通信系统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也就是说,在进行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之类的互不相同的多个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同时通信时,能够根据信号传输的优先级来动态地优化传输电路10及20与天线2a及2b之间的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和通信装置5中,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也可以包含表示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的信号,另外,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也可以包含表示用于使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能够在传输电路20中传输的通信控制数据的信号。此外,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也可以除了包含表示上述通信控制数据的信号以外,还包含表示第一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的信号。
要求在基站(通信对方)与包括通信装置5(高频前端电路1)的移动体终端之间同时进行第一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和第二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在执行该同时进行的数据通信时,在用于使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能够在传输电路20中传输的通信控制数据包含于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的情况下,使通信对方与传输电路10之间的无线连接以及通信对方与传输电路20之间的无线连接中的、通信对方与传输电路10之间的无线连接优先,由此通信对方与移动体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性提高。
对此,根据上述结构,传输电路10与天线灵敏度高的天线连接,传输电路20与天线灵敏度低的天线连接,因此要优先连接的第一通信系统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也就是说,在进行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之类的互不相同的多个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同时通信时,能够根据信号传输的优先级来动态地优化传输电路10及20与天线2a及2b之间的连接。因此,基站等通信对方与包括高频前端电路1(通信装置5)的移动体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性提高。
[2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的电路结构图。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和通信装置5的一个实施例,将第四代通信系统(4G)应用为第一通信系统,将第五代通信系统(5G)应用为第二通信系统。下面,关于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省略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和通信装置5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不同的结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通信装置5A具备高频前端电路1A、天线2Pa、2Pb、2Sa及2Sb、RFIC 3以及BBIC 4。
高频前端电路1A具备传输电路10及20、接收电路40及50、开关30及60、以及耦合器71及72。
传输电路10是第一传输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系统是4G,第一高频信号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通信频段的信号。
传输电路20是第二传输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系统是5G,第二高频信号是NR(New Radio:新空口)的通信频段的信号。
在此,传输电路10例如传输4G(LTE)的Band41(发送接收带:2496MHz-2690MHz、第一通信频段)的第一高频信号。在该情况下,滤波器11是以4G(LTE)的Band41的发送接收带为通带的滤波器。另外,传输电路20例如传输5G(NR)的n41(发送接收带:2496MHz-2690MHz、第二通信频段)的第二高频信号。在该情况下,滤波器21是以5G(NR)的n41的发送接收带为通带的滤波器。
也就是说,传输电路10传输由4G规定的第一通信频段的高频信号,传输电路20传输由5G规定的、具有与第一通信频段相同的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频段的高频信号。据此,即使在传输电路10及20传输的高频信号的频带至少有一部分重叠的情况下,由于传输电路10及20分别与不同的天线2Pa或2Pb连接,也能够同时传输传输电路10的高频信号和传输电路20的高频信号。此外,传输电路10传输的通信频段与传输电路20传输的通信频段也可以不同。
开关30是第一开关的一例,具有天线端子30a(第一天线端子)及30b(第二天线端子)、选择端子30c(第一选择端子)及30d(第二选择端子)。天线端子30a与天线2Pa连接,天线端子30b与天线2Pb连接。另外,选择端子30c与传输电路10连接,选择端子30d与传输电路20连接。此外,选择端子的数量不限于选择端子30c及30d这2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接收电路40是第一接收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接收信号。接收电路40具备输入端子及输出端子、滤波器42、以及低噪声放大器44。
滤波器42例如是以4G(LTE)的第一通信频段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连接于输入端子与低噪声放大器44之间。
低噪声放大器44例如优先放大4G(LTE)的第一通信频段的第一接收信号。低噪声放大器44连接于滤波器42与输出端子之间。
接收电路50是第二接收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接收信号。接收电路50具备输入端子及输出端子、滤波器52、以及低噪声放大器54。
滤波器52例如是以5G(NR)的第二通信频段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连接于输入端子与低噪声放大器54之间。
低噪声放大器54例如优先放大5G(NR)的第二通信频段的第二接收信号。低噪声放大器54连接于滤波器52与输出端子之间。
接收电路40及50例如作为分集电路来发挥功能,接收电路40例如接收4G(LTE)的Band41的第一接收信号。在该情况下,滤波器42是以4G(LTE)的Band41的发送接收带为通带的滤波器。另外,接收电路50例如接收5G(NR)的n41的第二接收信号。在该情况下,滤波器52是以5G(NR)的n41的发送接收带为通带的滤波器。
开关60是第二开关的一例,具有天线端子60a(第三天线端子)及60b(第四天线端子)、选择端子60c(第三选择端子)及60d(第四选择端子)。天线端子60a与天线2Sa连接,天线端子60b与天线2Sb连接。另外,选择端子60c与接收电路40连接,选择端子60d与接收电路50连接。此外,选择端子的数量不限于选择端子60c及60d这2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开关60例如是具有天线端子60a及60b以及选择端子60c及60d的DPDT型的开关电路。此外,开关60也可以是DP3T和DP4T等开关电路,在该情况下,根据要连接的传输电路的数量而使用所需要的端子。
天线2Pa是第一天线的一例,与开关30的天线端子30a连接,天线2Pb是第二天线的一例,与开关30的天线端子30b连接。天线2Pa及2Pb进行4G和5G的高频信号的辐射发送和接收。
天线2Sa是第三天线的一例,与开关60的天线端子60a连接,天线2Sb是第四天线的一例,与开关60的天线端子60b连接。天线2Sa及2Sb接收4G和5G的高频信号。
此外,天线2Pa及2Pb是就天线性能等方面而言优先于天线2Sa及2Sb地使用的主天线。另一方面,天线2Sa及2Sb是接收专用的副天线。
耦合器71配置于将传输电路10与开关30的选择端子30c连结的路径,测定从传输电路10输出的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测定出的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被传递到RFIC 3的控制部。此外,在选择端子30c与天线端子30a被连接的情况下,由耦合器71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大,则表示天线2Pa对第一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低,由耦合器71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小,则表示天线2Pa对第一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高。另外,在选择端子30c与天线端子30b被连接的情况下,由耦合器71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大,则表示天线2Pb对第一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低,由耦合器71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小,则表示天线2Pb对第一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高。
此外,耦合器71也可以配置于将开关30的天线端子30a与天线2Pa连结的路径,在该情况下,耦合器71根据开关30的连接状态来测定从传输电路10输出的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或者从传输电路20输出的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耦合器72配置于将传输电路20与开关30的选择端子30d连结的路径,测定从传输电路20输出的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测定出的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被传递到RFIC 3的控制部。此外,在选择端子30d与天线端子30b被连接的情况下,由耦合器72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大,则表示天线2Pb对第二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低,由耦合器72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小,则表示天线2Pb对第二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高。另外,在选择端子30d与天线端子30a被连接的情况下,由耦合器72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大,则表示天线2Pa对第二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低,由耦合器72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小,则表示天线2Pa对第二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高。
此外,耦合器72也可以配置于将开关30的天线端子30b与天线2Pb连结的路径,在该情况下,耦合器72根据开关30的连接状态来测定从传输电路10输出的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或者从传输电路20输出的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在上述结构中,开关30根据天线2Pa及2Pb的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切换传输电路10及20与天线2Pa及2Pb之间的连接。在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开关30将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连接,并且将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连接。另外,在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开关30将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d连接,并且将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c连接。
具体地说,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从耦合器71及72传递的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使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连接、且使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连接的信号。另外,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从耦合器71及72传递的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使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d连接、且使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c连接的信号。
图3是示出便携式电话6中的天线的配置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图4是示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LTE区与NSA-NR(Non-Stand Alone-New Radio:非独立新空口)区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作为近年来正在引入的通信架构的NSA-NR如图4所示那样,在4G(LTE)的通信区之中构建5G(NR)的通信区,由4G侧的控制信道来进行5G(NR)和4G(LTE)这两方的通信控制。此外,该NSA例如是由作为网络架构的技术报告的TR38.801规定的。
因此,在NSA-NR中,需要以4G(LTE)为主、以5G(NR)为辅来将4G用传输电路和5G用传输电路同时连接于通信线路(EN-DC:ltE-Nr Dual Connectivity(ltE-Nr双连接))。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5A中,将4G(LTE)用的传输电路10连接于2个天线2Pa及2Pb中的一方,将5G(NR)用的传输电路20连接于2个天线2Pa及2Pb中的另一方。
在此,如图3所示,在便携式电话6中,考虑到相互干扰,例如将4个天线2Pa、2Pb、2Sa及2Sb分别配置于便携式电话6的4个角。然而,上述4个天线的特性会由于便携式电话6的配置环境(手的接触、金属体的接近)而发生变化。因此,当连接了包含5G(NR)的通信控制数据的4G(LTE)用的传输电路10的天线的天线灵敏度劣化时,不仅4G(LTE)用的传输电路10的通信连接性劣化,5G(NR)用的传输电路20的通信连接性也劣化。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的上述结构,4G(LTE)用的传输电路10与天线灵敏度高的天线连接,5G(NR)用的传输电路20与天线灵敏度低的天线连接,因此要优先连接的4G(LTE)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也就是说,在同时传输互不相同的4G(LTE)及5G(NR)的高频信号时,能够根据信号传输的优先级和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动态地优化传输电路与天线之间的连接。因此,基站等通信对方与包括上述高频前端电路的移动体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性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中,RFIC 3的控制部也可以在基于由RFIC 3所具有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获取到的第一高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和第二高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使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连接、且使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连接的信号。另外,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由RSSI获取到的第一高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和第二高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使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d连接、且使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c连接的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中,示出了传输电路10及20与作为主天线的天线2Pa及2Pb之间的连接的切换。也可以是,取而代之地,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中,根据作为副天线的天线2Sa及2Sb的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切换接收电路40及50与天线2Sa及2Sb之间的连接。
也就是说,在天线2Sa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Sb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开关60将天线端子60a与选择端子60c连接,并且将天线端子60b与选择端子60d连接。另外,在天线2Sb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Sa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开关60将天线端子60a与选择端子60d连接,并且将天线端子60b与选择端子60c连接。
具体地说,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由RFIC 3所具有的RSSI获取到的第一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和第二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Sa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Sb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6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2。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2为使天线端子60a与选择端子60c连接、且使天线端子60b与选择端子60d连接的信号。另外,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由RSSI获取到的第一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和第二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Sb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Sa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6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2。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2为使天线端子60a与选择端子60d连接、且使天线端子60b与选择端子60c连接的信号。
由此,4G(LTE)用的接收电路40与天线灵敏度高的副天线连接,5G(NR)用的接收电路50与天线灵敏度低的副天线连接,因此要优先连接的4G(LTE)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也就是说,在同时接收互不相同的4G(LTE)及5G(NR)的高频信号时,能够根据信号接收的优先级和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动态地优化接收电路与天线之间的连接。因此,基站等通信对方与包括上述高频前端电路的移动体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性提高。
[3变形例1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B和通信装置5B的结构]
图5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B和通信装置5B的电路结构图。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B和通信装置5B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和通信装置5的一个实施例,将4G应用为第一通信系统,将5G应用为第二通信系统。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B和通信装置5B与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相比,第二传输电路的结构不同。下面,关于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B和通信装置5B,省略与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不同的结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通信装置5B具备高频前端电路1B、天线2Pa、2Pb、2Sa及2Sb、RFIC 3以及BBIC 4。高频前端电路1B具备传输电路10及20B、接收电路40及50、开关30及60、以及耦合器71及72。
传输电路10是第一传输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系统是4G,第一高频信号是LTE的通信频段的信号。
滤波器11是以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通信频段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连接于发送接收端子与开关12之间。
功率放大器13是第一功率放大器的一例,对输入到发送输入端子的第一发送信号进行放大。功率放大器13连接于发送输入端子与开关12之间。
低噪声放大器14是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一例,对输入到发送接收端子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放大。低噪声放大器14连接于开关12与接收输入端子之间。
开关12是发送接收切换开关的一例,是对公共端子与一方的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以及公共端子与另一方的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排他地进行切换的开关电路。
传输电路20B是第二传输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系统是5G,第二高频信号是NR的通信频段的信号。传输电路20B具备发送接收端子、发送输入端子及接收输出端子、双工器25、功率放大器23、以及低噪声放大器24。
双工器25由发送滤波器25T和接收滤波器25R构成。发送滤波器25T是以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通信频段的发送带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发送滤波器25T的输入端子与功率放大器23的输出端子连接,发送滤波器25T的输出端子经由发送接收端子来与选择端子30d连接。接收滤波器25R是以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通信频段的接收带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接收滤波器25R的输入端子经由发送接收端子来与选择端子30d连接,接收滤波器25R的输出端子与低噪声放大器24的输入端子连接。
功率放大器23是第二功率放大器的一例,对输入到发送输入端子的第二发送信号进行放大。
低噪声放大器24是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一例,对输入到发送接收端子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放大。
通过上述结构,传输电路20B将在功率放大器23中放大后的第二发送信号经由发送滤波器25T朝向天线2a及2b输出。另外,传输电路20B将由天线2a及2b接收后经由接收滤波器25R的第二接收信号在低噪声放大器24中放大后,朝向RFIC 3输出。也就是说,传输电路20B以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方式执行第二发送信号的发送和第二接收信号的接收。
开关30是第一开关的一例,具有天线端子30a(第一天线端子)及30b(第二天线端子)、选择端子30c(第一选择端子)及30d(第二选择端子)。天线端子30a与天线2a连接,天线端子30b与天线2b连接。另外,选择端子30c与传输电路10连接,选择端子30d与传输电路20B连接。此外,选择端子的数量不限于选择端子30c及30d这2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在开关30中,在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的导通以及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d的导通之间排他地选择,在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c的导通以及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的导通之间排他地选择。
在上述结构中,开关30根据天线2Pa及2Pb的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切换传输电路10及20B与天线2Pa及2Pb之间的连接。在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开关30将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连接,并且将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连接。另外,在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开关30将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d连接,并且将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c连接。
具体地说,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从耦合器71及72传递的第一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第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使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连接、且使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连接的信号。另外,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从耦合器71及72传递的第一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第二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使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d连接、且使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c连接的信号。
此外,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B和通信装置5B中,RFIC 3的控制部也可以在基于由RFIC 3所具有的RSSI获取到的第一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和第二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使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c连接、且使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d连接的信号。另外,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由RSSI获取到的第一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和第二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比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0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使天线端子30a与选择端子30d连接、且使天线端子30b与选择端子30c连接的信号。
根据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B和通信装置5B的上述结构,4G(LTE)用的传输电路10与天线灵敏度高的天线连接,5G(NR)用的传输电路20B与天线灵敏度低的天线连接,因此要优先连接的4G(LTE)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也就是说,在同时传输互不相同的4G(LTE)及5G(NR)的高频信号时,能够根据信号传输的优先级和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动态地优化传输电路与天线之间的连接。因此,基站等通信对方与包括上述高频前端电路的移动体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性提高。
此外,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B和通信装置5B中,也可以与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同样地,根据作为副天线的天线2Sa及2Sb的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切换接收电路40及50与天线2Sa及2Sb之间的连接。
另外,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B和通信装置5B中,示出了以下结构: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第一传输电路以TDD方式执行发送和接收,传输第二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第二传输电路以FDD方式执行发送和接收。然而,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也可以具有以下结构: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第一传输电路以FDD方式执行发送和接收,传输第二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第二传输电路以TDD方式执行发送和接收。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也可以具有以下结构: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第一传输电路以FDD方式执行发送和接收,传输第二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第二传输电路以FDD方式执行发送和接收。
即使是这些结构也同样地,4G(LTE)用的第一传输电路与天线灵敏度高的天线连接,5G(NR)用的第二传输电路与天线灵敏度低的天线连接,因此要优先连接的4G(LTE)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也就是说,在同时传输互不相同的4G(LTE)及5G(NR)的高频信号时,能够根据信号传输的优先级和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动态地优化传输电路与天线之间的连接。因此,基站等通信对方与包括上述高频前端电路的移动体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性提高。
[4变形例2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的结构]
图6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的电路结构图。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和通信装置5的一个实施例,将4G应用为第一通信系统,将5G应用为第二通信系统。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与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相比在以下方面不同:附加了第三传输电路。下面,关于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省略与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A和通信装置5A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不同的结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通信装置5C具备高频前端电路1C、天线2Pa、2Pb、2Pc、2Sa及2Sb、RFIC3以及BBIC 4。
高频前端电路1C具备传输电路10、20及80、接收电路40及50、开关31及60、以及耦合器71、72及73。
传输电路10是第一传输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一通信系统(4G)的第一高频信号。传输电路10与开关31的选择端子31d连接。传输电路10例如传输4G(LTE)的Band41(发送接收带:2496MHz-2690MHz、第一通信频段)的第一高频信号。
传输电路20是第二传输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二通信系统(5G)的第二高频信号。传输电路20与开关31的选择端子31e连接。传输电路20例如传输5G(NR)的n41(发送接收带:2496MHz-2690MHz、第二通信频段)的第二高频信号。
传输电路80是第三传输电路的一例,传输第三通信系统的第三高频信号。传输电路80与开关31的选择端子31f连接。在本变形例中,第三通信系统是与第一通信系统相同的4G,第三高频信号是LTE的通信频段的信号。传输电路80例如传输4G(LTE)的Band5(发送带:824MHz-849MHz、接收带:869MHz-894MHz)的第三高频信号。传输电路80具备发送接收端子、发送输入端子及接收输出端子、双工器85、功率放大器83、以及低噪声放大器84。
双工器85由发送滤波器85T和接收滤波器85R构成。发送滤波器85T是以第三通信系统的第三通信频段的发送带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发送滤波器85T的输入端子与功率放大器83的输出端子连接,发送滤波器85T的输出端子经由发送接收端子来与选择端子31f连接。接收滤波器85R是以第三通信系统的第三通信频段的接收带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接收滤波器85R的输入端子经由发送接收端子来与选择端子31f连接,接收滤波器85R的输出端子与低噪声放大器84的输入端子连接。
功率放大器83对输入到发送输入端子的第三高频信号进行放大。低噪声放大器84对输入到发送接收端子的第三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通过上述结构,传输电路80将在功率放大器23中放大后的第三高频信号经由发送滤波器85T朝向天线2a、2b及2c输出。另外,传输电路80将由天线2a、2b及2c接收后经由接收滤波器85R的第三高频信号在低噪声放大器84中放大后,朝向RFIC 3输出。也就是说,传输电路80以FDD方式执行第三高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中,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包含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另外,第三通信系统的第三高频信号包含第三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另外,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包含用于使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能够在传输电路20中传输的通信控制数据以及第一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
开关31是第一开关的一例,具有天线端子31a(第一天线端子)、天线端子31b(第二天线端子)、天线端子31c(第五天线端子)、选择端子31d(第一选择端子)、选择端子31e(第二选择端子)、以及选择端子31f(第五选择端子)。天线端子31a与天线2Pa连接,天线端子31b与天线2Pb连接,天线端子31c与天线2Pc连接。另外,选择端子31d与传输电路10连接,选择端子31e与传输电路20连接,选择端子31f与传输电路80连接。此外,选择端子的数量不限于选择端子31d、31e及31f这3个,也可以是4个以上。
天线2Pa是第一天线的一例,与天线端子31a连接,天线2Pb是第二天线的一例,与天线端子31b连接,天线2Pc是第五天线的一例,与天线端子31c连接。天线2Pa、2Pb及2Pc进行4G和5G的高频信号的辐射发送和接收。
此外,天线2Pa、2Pb及2Pc是就天线性能等方面而言优先于天线2Sa及2Sb地使用的主天线。另一方面,天线2Sa及2Sb是接收专用的副天线。
耦合器71配置于将传输电路10与开关31的选择端子31d连结的路径,测定从传输电路10输出的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耦合器72配置于将传输电路20与开关31的选择端子31e连结的路径,测定从传输电路20输出的第二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耦合器73配置于将传输电路80与开关31的选择端子31f连结的路径,测定从传输电路80输出的第三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测定出的第三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被传递到RFIC 3的控制部。此外,在选择端子31f与天线端子31a被连接的情况下,由耦合器73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大,则表示天线2Pa对第三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低,由耦合器73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小,则表示天线2Pa对第三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高。另外,在选择端子31f与天线端子31b被连接的情况下,由耦合器73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大,则表示天线2Pb对第三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低,由耦合器73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小,则表示天线2Pb对第三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高。另外,在选择端子31f与天线端子31c被连接的情况下,由耦合器73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大,则表示天线2Pc对第三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低,由耦合器73测定出的发送功率值越小,则表示天线2Pc对第三高频信号的天线灵敏度越高。此外,耦合器73也可以配置于将开关31的天线端子31c与天线2Pc连结的路径,在该情况下,耦合器73根据开关31的连接状态来测定从传输电路10、20或80输出的第三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在上述结构中,开关31根据天线2Pa、2Pb及2pc的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切换传输电路10、20及80与天线2Pa、2Pb及2Pc之间的连接。开关31将天线2Pa、2Pb及2Pc中天线灵敏度最高的天线与选择端子31d连接。
具体地说,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从耦合器71、72及73传递的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a、2Pb及2Pc中天线2Pa的天线灵敏度最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1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将天线端子31a与选择端子31d连接,并且将选择端子31e及31f中的一方与天线端子31b连接,并且将选择端子31e及31f中的另一方与天线端子31c连接的信号。另外,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从耦合器71、72及73传递的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a、2Pb及2Pc中天线2Pb的天线灵敏度最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1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将天线端子31b与选择端子31d连接,并且将选择端子31e及31f中的一方与天线端子31a连接,并且将选择端子31e及31f中的另一方与天线端子31c连接的信号。另外,RFIC 3的控制部在基于从耦合器71、72及73传递的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判定为天线2Pa、2Pb及2Pc中天线2Pc的天线灵敏度最高的情况下,向开关31输出用于实现以下的连接状态的控制信号Ctrl1。即,该情况下的控制信号Ctrl1为将天线端子31c与选择端子31d连接,并且将选择端子31e及31f中的一方与天线端子31a连接,并且将选择端子31e及31f中的另一方与天线端子31b连接的信号。
根据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的上述结构,包含5G的通信控制信息的4G(LTE)用的传输电路10与天线灵敏度最高的天线连接,5G(NR)用的传输电路20及4G(LTE)用的传输电路80与其它天线连接,因此要优先连接的4G(LTE)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另外,能够同时传输相同的4G(LTE)的第一通信频段和第三通信频段的高频信号(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也就是说,在执行4G(LTE)的CA、并同时传输互不相同的4G(LTE)及5G(NR)的高频信号时,能够根据信号传输的优先级和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动态地优化传输电路与天线之间的连接。因此,基站等通信对方与包括上述高频前端电路的移动体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性提高。
此外,也可以是,在不同时传输相同的4G(LTE)的第一通信频段和第三通信频段的高频信号的情况下,开关31将天线2Pa、2Pb及2Pc中天线灵敏度最高的天线与选择端子31d连接,将其它天线中的一方与选择端子31e连接,而选择端子31f不与任何天线连接。
此外,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中,也可以与实施例及变形例1同样地,RFIC 3的控制部基于由RFIC 3所具有的RSSI获取到的高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值来测定天线2Pa、2Pb及2Pc的天线灵敏度。
另外,在传输电路80中传输的第三高频信号的第三通信频段也可以不是第一通信系统(4G)的通信频段,也可以是第二通信系统(5G)的通信频段。另外,第三通信频段不限定于LTE的Band5。
另外,传输电路80也可以具有以TDD方式执行发送和接收的结构。
[5变形例3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D和通信装置5D的结构]
图7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D和通信装置5D的电路结构图。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D和通信装置5D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和通信装置5的一个实施例,将4G应用为第一通信系统,将5G应用为第二通信系统。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D和通信装置5D与变形例2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相比在以下方面不同:第三传输电路是接收电路。下面,关于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D和通信装置5D,省略与变形例2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C和通信装置5C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不同的结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5D具备高频前端电路1D、天线2Pa、2Pb、2Pc、2Sa及2Sb、RFIC3以及BBIC 4。
高频前端电路1D具备传输电路10及20、接收电路40、50及90、开关31及60、以及耦合器71及72。
接收电路90是第三传输电路的一例,接收第三通信系统的第三接收信号。接收电路90与开关31的选择端子31f连接。在本变形例中,第三通信系统是与第一通信系统相同的4G,第三接收信号是LTE的通信频段的信号。接收电路90例如传输4G(LTE)的Band1(接收带:2110MHz-2170MHz)的第三接收信号。此外,第三通信系统也可以是与第二通信系统相同的5G,第三接收信号也可以是NR的通信频段的信号。在该情况下,接收电路90例如传输5G(NR)的n1(接收带:2110MHz-2170MHz)的第三接收信号。
接收电路90具备输入端子及输出端子、滤波器92、以及低噪声放大器94。
滤波器92例如是以4G(LTE)的第三通信频段为通带的带通滤波器,连接于输入端子与低噪声放大器94之间。
低噪声放大器94例如优先放大4G(LTE)的第三通信频段的接收信号。低噪声放大器94连接于滤波器92与输出端子之间。
根据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D和通信装置5D的上述结构,包含5G的通信控制信息的4G(LTE)用的传输电路10与天线灵敏度最高的天线连接,5G(NR)用的传输电路20及4G(LTE)用的接收电路90与其它天线连接,因此要优先连接的4G(LTE)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另外,能够同时接收相同的4G(LTE)的第一通信频段和第三通信频段的高频信号(CA)。也就是说,在执行4G(LTE)的CA、并同时传输互不相同的4G(LTE)及5G(NR)的高频信号时,能够根据信号传输的优先级和天线灵敏度的优劣来动态地优化传输电路与天线之间的连接。因此,基站等通信对方与包括上述高频前端电路的移动体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性提高。
此外,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1D和通信装置5D中,也可以与实施例、变形例1及变形例2同样地,RFIC 3的控制部基于由RFIC 3所具有的RSSI获取到的高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值来测定天线2Pa、2Pb及2Pc的天线灵敏度。
另外,第三通信频段不限定于LTE的Band1或NR的n1。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列举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来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将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中的任意的结构要素进行组合来实现的其它实施方式、对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想到的各种变形来得到的变形例、内置有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的各种设备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如上所述那样应用于3GPP等的通信系统,典型地说,应用于实施例中示出的同时传输4G(LTE)的高频信号和5G(NR)的高频信号的系统。例如,作为4G(LTE)/5G(NR)的组合,能够列举出(1)在实施例中列举的Band41/n41、(2)Band71/n71、(3)Band3/n3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也能够应用于同时传输具有不同的频带的4G(LTE)的第一通信频段/5G(NR)的第二通信频段的系统。
并且,关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作为第一通信频段/第二通信频段的组合,能够列举出(1)4G-LTE的许可频段/WLAN(无线局域网)、(2)4G-LTE的未许可频段(4G-LTE-U)/WLAN、(3)5G-NR的许可频段/WLAN、(4)5G-NR的未许可频段(5G-NR-U)/WLAN、以及(5)许可频段/未许可频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中,例示了同时使用2个不同的通信频段和3个不同的通信频段的情况下的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同时使用4个以上的通信频段的情况下的结构。也就是说,包括作为同时使用4个以上的通信频段的结构的、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的结构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变形例所涉及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中,也可以在附图中公开的将各电路元件连接以及将信号路径连接的路径之间插入其它的高频电路元件和布线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控制部也可以实现为作为集成电路的IC、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在制造LSI之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并且,如果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衍生的其它技术而出现了能够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来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作为同时传输不同的2个以上的通信系统的高频信号的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能够广泛利用于便携式电话等通信设备。

Claims (13)

1.一种高频前端电路,用于同时传输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高频信号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高频信号,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是不同于该第一通信系统的系统,所述高频前端电路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传输电路,其传输所述第一高频信号;以及
第一开关,其具有与第一天线连接的第一天线端子、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二天线连接的第二天线端子、以及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一选择端子与所述第一传输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二选择端子与传输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的第二传输电路连接,
在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灵敏度比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二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灵敏度比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二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高频信号包含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
所述第一高频信号包含用于使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能够在所述第二传输电路中传输的通信控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放大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的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将该放大后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输出,
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放大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的第二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将该放大后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第一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对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第二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对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前端电路还具备所述第二传输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
第一功率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
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以及
发送接收切换开关,其对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排他地进行切换,
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
第二功率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
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
发送滤波器,所述发送滤波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发送滤波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以及
接收滤波器,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子连接,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
第二功率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
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以及
发送接收切换开关,其对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之间的连接排他地进行切换,
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
第一功率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
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其放大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
发送滤波器,所述发送滤波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发送滤波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以及
接收滤波器,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子连接,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放大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的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将该放大后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输出,
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放大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的第二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将该放大后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输出,
所述高频前端电路还具备:
第一接收电路,其传输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第一接收信号;
第二接收电路,其传输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接收信号;以及
第二开关,其具有与第三天线连接的第三天线端子、与不同于所述第三天线的第四天线连接的第四天线端子、以及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
所述第二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三选择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四选择端子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连接,
在所述第三天线的天线灵敏度比所述第四天线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三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三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所述第四天线端子与所述第四选择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四天线的天线灵敏度与所述第三天线的天线灵敏度高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三天线端子与所述第四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所述第四天线端子与所述第三选择端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前端电路还具备传输第三通信系统的第三高频信号的第三传输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所具有的所述2个以上的选择端子中的第五选择端子与所述第三传输电路连接,
所述第三高频信号包含所述第三通信系统的用户数据,
所述第一开关还具有与不同于所述第一天线及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五天线连接的第五天线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通信系统是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相同的通信系统,
所述第一高频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规定的第一通信频段的信号,
所述第三高频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规定的、频率与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不同的第三通信频段的信号,
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及所述第五天线中天线灵敏度最高的天线与所述第一选择端子连接,并且将除该灵敏度最高的天线以外的2个天线中的一方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及所述第五选择端子中的一方连接,并且将除该灵敏度最高的天线以外的2个天线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第二选择端子及所述第五选择端子中的另一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系统是第四代通信系统即4G,
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是第五代通信系统即5G。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频信号是由所述第四代通信系统规定的第一通信频段的信号,
所述第二高频信号是由所述第五代通信系统规定的、具有与所述第一通信频段相同的频率范围的第二通信频段的信号。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RF信号处理电路、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高频前端电路、所述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
所述RF信号处理电路对利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发送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处理,
所述高频前端电路在所述第一天线及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RF信号处理电路之间传递所述高频信号。
CN202020395721.8U 2019-03-28 2020-03-25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211880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5396.1U CN214315243U (zh) 2019-03-28 2020-03-25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3341 2019-03-28
JP2019063341A JP2020167446A (ja) 2019-03-28 2019-03-28 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5396.1U Division CN214315243U (zh) 2019-03-28 2020-03-25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0388U true CN211880388U (zh) 2020-11-06

Family

ID=726046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5721.8U Active CN211880388U (zh) 2019-03-28 2020-03-25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CN202022545396.1U Active CN214315243U (zh) 2019-03-28 2020-03-25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5396.1U Active CN214315243U (zh) 2019-03-28 2020-03-25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374608B2 (zh)
JP (1) JP2020167446A (zh)
CN (2) CN2118803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039A (zh) * 2021-02-25 2021-06-08 浙江海通通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模块及通信装置
CN113364480A (zh) * 2021-05-11 2021-09-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芯片及设备
WO2022160313A1 (zh) * 2021-01-30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83348B2 (en) 2009-06-16 2011-12-27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Biomedical devices
CN109951192B (zh) * 2019-03-22 2021-04-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US11652505B2 (en) * 2020-01-14 2023-05-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F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121937A (ko) * 2020-03-31 2021-10-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의 송신 경로 설정 방법
WO2021215554A1 (ko) * 2020-04-22 2021-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US11596015B2 (en) 2020-09-02 2023-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ser equipment antenna prioritization
CN112398503B (zh) * 2020-11-09 2022-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模式射频电路、射频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83442B (zh) * 2020-12-07 2022-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US11962341B2 (en) 2020-12-24 2024-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3300736B (zh) * 2021-05-19 2022-11-04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系统及通信设备
EP4293921A1 (en) * 2022-05-02 2023-1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em comprising switch,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6865A (ja) * 2004-12-28 2006-07-13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06261894A (ja) * 2005-03-16 2006-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配分システムを有する複合無線機
US20070066244A1 (en) * 2005-09-19 2007-03-22 V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a receiving antenna
US8099132B2 (en) * 2007-08-15 2012-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and uplink sounding channel measurement
US20110250926A1 (en) 2009-12-21 2011-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ntenna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KR101637211B1 (ko) * 2010-04-12 2016-07-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의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안테나 운용 방법
JP5798253B2 (ja) * 2011-09-22 2015-10-21 エプコ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Epcos Ag 帯域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モードのための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
US9070974B2 (en) * 2012-05-21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US9287953B2 (en) * 2012-05-21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tenna selection
US9020447B2 (en) * 2012-05-24 2015-04-28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aking a change to an antenna element based on a power level of a transmission power amplifier
US20140119245A1 (en) * 2012-11-01 2014-05-01 Broadcom Corporation Shared lte-ism rf front-end and antenna
US20140169243A1 (en) * 2012-12-18 2014-06-19 Rf Micro Device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circuitry for three or more antennas
US9172441B2 (en) * 2013-02-08 2015-10-27 Rf Micro Devices, Inc. Front end circuitry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s
US9065518B2 (en) 2013-03-13 2015-06-2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Evolving antenna system based on user habits
US9813137B2 (en) 2014-10-31 2017-11-0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Diversity receiver front end system with flexible routing
US9866366B2 (en) * 2014-11-06 2018-01-09 Skyworks Solutions, Inc. Mobile device front end architectur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US20170195004A1 (en) * 2016-01-06 2017-07-06 Le Holdings (Beijing)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applied to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174932B1 (ko) 2016-07-01 2020-11-0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중 연결 상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8004278A1 (ko) * 2016-07-01 2018-01-0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중 연결 상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587329B2 (en) * 2017-09-22 2020-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antenna diversity in radio front end architectures
US11088720B2 (en) * 2017-12-20 2021-08-1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High-frequency module
WO2019146851A1 (ko) * 2018-01-24 2019-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송신 시스템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US10848295B2 (en) * 2018-03-19 2020-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performing system damage avodiance in multi-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50477B (zh) * 2018-10-31 2021-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的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US10673514B1 (en) * 2019-12-12 2020-06-02 Motorola Mobility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receive antenna tuning
EP4050731A4 (en) * 2020-03-19 2023-11-01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TENNA
US11044693B1 (en) * 2020-05-08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positioning enhancement for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EP4270798A1 (en) * 2021-03-08 2023-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transmission signal in transform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313A1 (zh) * 2021-01-30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
CN112929039A (zh) * 2021-02-25 2021-06-08 浙江海通通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模块及通信装置
CN113364480A (zh) * 2021-05-11 2021-09-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芯片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89241B2 (en) 2023-06-27
US20200313714A1 (en) 2020-10-01
JP2020167446A (ja) 2020-10-08
CN214315243U (zh) 2021-09-28
US20220286157A1 (en) 2022-09-08
US11374608B2 (en) 2022-06-28
US20230275613A1 (en)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80388U (zh) 高频前端电路和通信装置
US11239889B2 (en) Radio-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316486B2 (en) High 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756386B (zh) 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US20210336639A1 (en) Radio-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1757415B2 (en) High frequency amplifier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2430265B1 (ko) 고주파 회로 및 통신 장치
WO2021205845A1 (ja) 高周波回路、ダイバーシティ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1177780B2 (en) Front-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6490480U (zh) 射频前端器件和射频系统
CN116134736A (zh) 高频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US20240097719A1 (en) Radio-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3189276A1 (ja)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CN217522835U (zh) 用于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处理的电路结构及终端
WO2023037978A1 (ja)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4342268B (zh) 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
US20240106465A1 (en) Radio 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0226119A1 (ja)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US20230079361A1 (en) High-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3120073A1 (ja)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