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0350U -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0350U
CN211880350U CN202020238805.0U CN202020238805U CN211880350U CN 211880350 U CN211880350 U CN 211880350U CN 202020238805 U CN202020238805 U CN 202020238805U CN 211880350 U CN211880350 U CN 211880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hotovoltaic module
main body
side wal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88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介雷
刘勇
朴松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s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s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s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388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80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0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0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所述边框包括:边框主体和角防护部;所述边框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角防护部覆盖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边框设置在光伏组件相对的两侧,通过边框主体和角防护部保护光伏组件的边、角位置,降低光伏组件的边框成本。同时,在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时,可以将外力施加在边框主体上,避免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由于受力集中导致碎裂的问题,降低光伏组件的安装运输以及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太阳能作为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大范围推广。光伏组件作为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成本的降低在太阳能发电系统降成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光伏组件的不断创新以及降成本的实现,双玻光伏组件由于其具有更优的发电性能以及成本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双玻光伏组件两侧面均为玻璃基板,在生产、运输以及安装转运过程中,需要在双玻两侧的玻璃基板上直接施加外力,极易由于受力集中造成玻璃基板碎裂。并且现场安装时,需要较多的人力对双玻光伏组件进行安装和固定,以避免造成双玻组件两侧玻璃基板的碎裂,这也导致安装人力浪费、安装成本增加。而且,随着双玻光伏组件降成本的需求,双玻光伏组件两侧的玻璃基板越来越薄,这进一步使双玻光伏组件生产、运输以及现场安装难度增加,安装维护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易碎,导致生成运输及安装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框,用于光伏组件,所述边框包括:边框主体和角防护部;
所述边框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角防护部覆盖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容纳槽具有连接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与槽底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容纳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边框主体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所述第三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相连形成所述安装槽。
可选的,所述第三侧壁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边框主体与所述角防护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边框主体与所述角防护部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角防护部嵌设于所述容纳槽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角防护部的材质为橡胶、塑料或金属。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上述边框。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边框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角防护部覆盖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边框设置在光伏组件相对的两侧,通过边框主体和角防护部保护光伏组件的边、角位置,降低光伏组件的边框成本。同时,在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时,可以将外力施加在边框主体上,避免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由于受力集中导致碎裂的问题,降低光伏组件的安装运输以及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边框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边框的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边框的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防护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光伏组件-1,光伏压块-2,10-边框主体,20-角防护部,101-容纳槽,102-安装槽,第一侧壁-1011,第二侧壁-1012,第三侧壁-1023,第四侧壁-1024,第五侧壁-1025,加强筋-1123,第一凹槽-1111,第二凹槽-1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框,所述边框包括:边框主体和角防护部;所述边框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角防护部覆盖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边框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角防护部覆盖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边框设置在光伏组件相对的两侧,通过边框主体和角防护部保护光伏组件的边、角位置,降低光伏组件的边框成本。同时,在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时,可以将外力施加在边框主体上,避免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由于受力集中导致碎裂的问题,降低光伏组件的安装运输以及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边框适用于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双玻光伏组件、层压件等,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双玻光伏组件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其他参照执行即可。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边框的局部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边框的截面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边框具体可以包括:边框主体10和角防护部20;边框主体10上设有用于容纳光伏组件的容纳槽101,容纳槽101沿边框主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角防护部20覆盖于容纳槽101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边框设置于双玻光伏组件相对的两侧,将双玻光伏组件的侧边设置于容纳槽101内,通过边框主体10和角防护部20保护双玻光伏组件的边、角,在生产、运输以及安装过程中,可以将外力施加在边框主体10上,避免双玻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由于受力集中导致碎裂的问题,降低双玻光伏组件的安装运输以及维护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角防护部20可以对双玻光伏组件或者层压件的角部位置做很好的保护,从而可以仅在双玻光伏组件或者层压件的相对两侧设置边框,即可以对双玻光伏组件的四个边角进行很好的保护,进而可以降低光伏组件的边框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可以为板材通过冷拧弯(冷折弯)加工而成,由于冷拧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因此,通过冷拧弯加工的边框也具有成本低的优点。此外,由于冷拧弯工艺可以加工较薄的板材,例如,可以加工1mm甚至低于1mm的板材,相较于型材,冷拧弯加工的边框的厚度可以更薄,因此,原材料成本也更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容纳槽的槽口尺寸、边框的厚度等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铝型材的应用范围更广,成本较低,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也可以由铝型材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边框材质可以为塑胶、镀镁铝锌、镀镁锌等。由于镀镁铝锌或镀镁锌具有更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且镀镁铝锌或镀镁锌材质的边框质量更轻,因此,镀镁铝锌或镀镁锌材质的边框也具有更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并且质量更轻,可以降低光伏组件的重量,降低安装运输成本和难度。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边框的耐磨、耐腐蚀性能,还可以对所述边框进行表面镀层处理,例如,通过电镀或者喷涂等方式,在所述边框表面增加金属或非金属镀层。例如,可以在边框表面镀镍处理,由于金属镍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可以在表面迅速生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因此,可以使所述边框的耐酸碱腐蚀能力进一步增强。再或者,还可以在金属边框表面增加塑料镀层,不但可以提高金属边框的防腐蚀性能,还能减轻金属边框的质量。
可选的,边框主体10与角防护部2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升边框主体10与角防护部20的连接强度,可以设置边框主体10与角防护部20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通过钣金冷折弯形成边框主体10以及角防护部20,这样既减少了边框零部件的数量,加工难度又低,还可以减少安装步骤,降低安装成本。或者,当边框材质为塑胶时,可以通过挤压成型或者注塑成型等工艺,使边框主体10和角防护部20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于塑胶材质的韧性更好,因此,角防护部20与边框主体10的连接韧性更好,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角防护部20损坏导致光伏组件边角受损的情况。
可选的,边框主体10与角防护部20还可以为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边框主体10与角防护部20可拆卸连接,从而提高边框的维护便利性,减少边框的加工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边框主体10与角防护部20为可拆卸连接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角防护部20仅对容纳槽101两端进行防护,从而可以减少角防护部20的原材料用量,降低角防护部20的成本。当然,还可以设置角防护部20和边框主体10两端面的形状匹配,通过角防护部20将边框主体10两端面均进行保护,这样可以降低角防护部20的安装难度,提升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
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边框的截面剖视图。如图3所示,容纳槽101具有连接容纳槽101的槽口与槽底的第一侧壁1011和第二侧壁1012;第一侧壁1011和/或第二侧壁1012的内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沿容纳槽101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实际应用中,将双玻光伏组件通过胶粘接在容纳槽101内时,为了避免胶体溢出,在容纳槽101的第一侧壁1011和/或第二侧壁1012的内表面上设置凹槽,凹槽可以容纳多余的胶体,以避免胶体溢出容纳槽101,影响双玻光伏组件的光电性能以及美观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边框由金属板材通过冷拧弯加工的情况下,第一侧壁1011内表面可以通过金属板材向容纳槽101内折弯(通常称为钣金折弯拍死边)的方式形成第一凹槽1111,加工方式简单便利,成本更低。此外,由于钣金向容纳槽101内折弯,还可以避免钣金边缘毛刺等划伤人手或者光伏组件表面玻璃基板的情况,提升边框的美观度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侧壁1012上可以通过钣金折弯形成第二凹槽1112,钣金折弯加工方式简单便利、成本低,并且,由于凹槽沿边框长度方向延伸,不但可以容纳多余胶体,还可以作为边框长度方向加强的一种加强筋,避免边框变形,提高边框的强度。
可选的,边框主体10上还设有安装槽102,安装槽102沿边框主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安装槽102的槽口与容纳槽101的槽口方向相反。
在实际应用中,安装槽102通常设置在容纳槽101的下方,以便于光伏组件安装在容纳槽101内时,安装槽102可以在高度方向上支撑光伏组件,并且可以使光伏组件背光面的接线盒等有容纳空间。此外,通过设置安装槽102,以使具有上述边框的光伏组件在安装应用时,可以兼容已有的光伏压块或光伏支架,因此,本申请的边框的适用性更强。
可选的,安装槽102具有第三侧壁1023和第四侧壁1024;第三侧壁1023分别与第二侧壁1012、第四侧壁1024相连形成安装槽102。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钣金冷折弯形成上述边框时,可以形成两个连续的、反向的U型槽,即安装槽102和容纳槽101,并且安装槽102和容纳槽101共用同一侧壁(第二侧壁1012),这样,不但在加工边框时加工方便,在使用上述边框安装到光伏支架上时,还有利于现场的安装操作,提升了安装便利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第三侧壁1023的强度,避免由于钣金厚度太薄导致边框容易变形,还可以在第三侧壁1023上设置加强筋1123,加强筋1123沿边框主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
如图2或图3所示,安装槽102上还可以设置第五侧壁1025,第五侧壁1025与第四侧壁1024相连,并且第五侧壁1025朝向安装槽102的方向延伸(相当于在第四侧壁1024折弯一个近似90°的加强边),第五侧壁1025不但可以提升边框的强度,避免边框变形,还可以在边框与光伏支架连接时,对光伏压块起到卡接固定的作用。
可选的,角防护部20嵌设于容纳槽101的两端。
在实际应用中,在角防护部20与边框主体10为可拆卸连接时,角防护部20可以嵌设于容纳槽101的两端,这样,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角防护部20既可以对容纳槽101内的光伏组件进行很好的保护,又可以减少角防护部20的用量,降低角防护部20的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在角防护部20与边框主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时,也可以设计角防护部20嵌设于容纳槽101的两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角防护部20的材质为橡胶、塑料或金属。例如,角防护部20可以为EPDM(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橡胶,由于EPDM橡胶的抗氧化能力更强,因此,EPDM橡胶材质的角防护部20的抗氧化能力更强,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更高。
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角防护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角防护部20为L型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角防护部20设计为L型结构,从而可以很好的与边框主体10的端面进行匹配,不但可以对边框主体10的端面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还可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例如,可以设置角防护部20为L型黑色EPDM橡胶块,通过螺旋式卡接进入边框主体10的两侧端面,这样就可以使角防护部20与边框主体10的连接更牢固。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边框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边框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角防护部覆盖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边框设置在光伏组件相对的两侧,通过边框主体和角防护部保护光伏组件的边、角位置,降低光伏组件的边框成本。同时,在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时,可以将外力施加在边框主体上,避免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由于受力集中导致碎裂的问题,降低光伏组件的安装运输以及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具体可以包括上述边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仅在光伏组件相对的两侧安装上述边框,既可以降低光伏组件边框的成本,又可以对光伏组件的边角进行很好的保护,在安装运输时,可以对边框进行压接,避免了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由于受力集中导致碎裂的情况。
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具有上述边框的光伏组件1在安装时,还可以兼容现有的光伏压块2和光伏安装支架(图中未示出),进一步节省光伏组件的安装成本,降低安装难度。
当然,还可以通过在边框上设置安装孔,从而可以直接将边框与光伏安装支架进行固定,这样还可以减少光伏压块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光伏组件的安装零件数量以及安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边框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角防护部覆盖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边框设置在光伏组件相对的两侧,通过边框主体和角防护部保护光伏组件的边、角位置,降低光伏组件的边框成本。同时,在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时,可以将外力施加在边框主体上,避免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由于受力集中导致碎裂的问题,降低光伏组件的安装运输以及维护成本。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边框以及光伏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边框,用于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边框主体和角防护部;
所述边框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组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角防护部覆盖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具有连接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与槽底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容纳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主体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所述第三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相连形成所述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边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主体与所述角防护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主体与所述角防护部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防护部嵌设于所述容纳槽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防护部的材质为橡胶、塑料或金属。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边框。
CN202020238805.0U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11880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8805.0U CN211880350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8805.0U CN211880350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0350U true CN211880350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8805.0U Active CN211880350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0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150318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259332B1 (en) Solar cell module
US20230171924A1 (en) Vapor Cha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Middle Fram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1880350U (zh)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CN102738271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防水边框
CN218941022U (zh) 一种复合材料光伏组件边框及压板
CN217216462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115549574A (zh) 光伏边框和光伏组件
CN218416289U (zh) 光伏组件及其边框
CN216565042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01576686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
US10784390B2 (en) Solar cell module
CN220775745U (zh) 一种背面无遮挡边框及轻量化高双面率双玻组件
CN21399034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抗压型端盖
CN217721118U (zh) 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7879904U (zh) 一种减轻背光重量胶铁一体结构
CN212407259U (zh) 一种增强型卡扣结构
CN214256207U (zh) 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N214254432U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太阳能光伏系统
CN217469865U (zh) 光伏组件组装结构
CN214205400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
CN219627644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9938292U (zh) 角码及光伏组件组装结构
CN212427892U (zh) 一种便于墙面安装的复合保温防腐板
CN221125963U (zh) 光伏玻璃及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5

Address after: 108 Yaojia Road, Jiulong Town, Haili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300

Patentee after: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Ta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3, bailing South Road, Donggang District, green industry cluster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 New Energy Technology (Qu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4

Address after: No. 43, bailing South Road, Donggang District, green industry cluster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 New Energy Technology (Q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108 Yaojia Road, Jiulong Town, Haili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300

Patentee before: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Taizhou)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43 Bailing South Road,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4022

Patentee after: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3, bailing South Road, Donggang District, green industry cluster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 New Energy Technology (Q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