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7644U -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7644U
CN219627644U CN202320694828.6U CN202320694828U CN219627644U CN 219627644 U CN219627644 U CN 219627644U CN 202320694828 U CN202320694828 U CN 202320694828U CN 219627644 U CN219627644 U CN 219627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plate
photovoltaic module
frame
stiff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48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凯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ha Q Cells Qi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wha SolarOne Qi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wha SolarOne Qi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wha SolarOne Qi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48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7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7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7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包括用于包覆层压件侧边的安装部以及用于支撑安装部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支撑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通槽沿支撑部的宽度方向延伸,通槽贯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厚度方向;光伏组件用边框还包括加强件,加强件穿过通槽,加强件的一端与安装部的顶部连接,加强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通过在支撑部上开设通槽,并在通槽中设置加强件,增强边框的强度,能够避免边框受力产生形变,从而避免光伏组件出现隐裂的情况;由于不需加厚边框厚度,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包括该边框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边框为光伏组件机械性能的主要提供者,理论上,边框越厚实就越结实。然而,随着平价光伏的推行,降本风潮也刮到了边框上。由于铝合金边框成本较高,如果为了保证边框的机械强度而增加其厚度,这样会花费较高的成本;但是若边框的机械强度不足的话,边框受力时就会产生形变,出现组件隐裂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使得边框的强度增加,避免边框受力时发生形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包括用于包覆层压件侧边的安装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安装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支撑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支撑部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通槽贯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光伏组件用边框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穿过所述通槽,所述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部连接,所述加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通过在支撑部上开设通槽,并在通槽中设置加强件,使得边框在受到外力时加强件能够提供支撑力以避免边框受力产生形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通槽设置有一个,所述通槽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槽可以只开设一个,一个通槽需要设置在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居中位置,便于提供较好的支撑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通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通槽均匀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多个所述通槽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槽还可以开设多个,多个通槽的排布方式可以是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其形成的一条水平线平行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多个通槽也可以位于不同的水平方向上,通槽的具体开设方式可根据边框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通槽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的比例为1:2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及第四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及第三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加强板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的材质为金属,且加强件的硬度大于边框的硬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三加强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第四加强板垂直于所述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及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加强板穿过所述通槽,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通槽的高度。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的型腔,第三加强板穿过通槽,为该中空的型腔提供了一个较强的支撑力,避免边框在受到外力时发生形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连接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顶板垂直于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第一侧板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四加强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第一侧板的外壁贴合,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二加强板部分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第二侧板的外壁贴合且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剩余部分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外壁贴合。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加强件与安装部及支撑部之间卡接牢固,避免加强件掉落;并且第一加强板的底面与第一顶板的顶面贴合,由于第一加强板的硬度大于第一顶板的硬度,也能够对第一顶板起到保护作用,在边框受到外力时,第一加强板能够承受部分压力,避免外力直接作用在第一顶板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通过在支撑部上开设通槽,并在通槽中设置加强件,增强边框的强度,使得边框在受到外力时加强件能够提供支撑力以避免边框受力产生形变,进一步避免光伏组件出现隐裂的情况。此外,无需特意加厚边框的厚度,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光伏组件用边框隐去加强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光伏组件用边框隐去加强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光伏组件用边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的光伏组件用边框隐去加强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安装部-1,第一顶板-11,第三侧板-12,支撑部-2,第一底板-21,第二底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通槽-25,加强件-3,第一加强板-31,第二加强板-32,第三加强板-33,第四加强板-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用边框,该边框包括用于包覆层压件侧边的安装部1、用于支撑安装部1的支撑部2以及对支撑部2起到加强作用的加强件3。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3,支撑部2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第一底板21、第二底板22、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之间形成中空结构的型腔;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22平行设置,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平行设置,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22均垂直于第一侧板23及第二侧板24。安装部1包括与第一底板21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11以及与第一顶板11的一端连接的第三侧板12,第三侧板12远离第一顶板1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3连接,第一顶板11垂直于第三侧板12,第三侧板12与第一侧板23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第一顶板11、第一底板21及第三侧板12之间形成用于卡进层压件侧边的卡槽,第一顶板11远离第三侧板12的一端向下弯折,便于卡进层压件的侧边。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在支撑部2的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通槽25,该通槽25沿支撑部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通槽25贯穿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的厚度方向。具体地,第一侧板23的高度为30mm,通槽25的高度为3mm。
进一步地,参照图3,加强件3包括第一加强板31、第二加强板32、第三加强板33及第四加强板34,第二加强板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强板31及第三加强板33连接,第三加强板33的另一端与第四加强板34的一端连接。第一加强板31与第三加强板33均垂直于第二加强板32,第四加强板34垂直于第三加强板33,第三加强板33平行于第一加强板31及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22。其中,第三加强板33穿过通槽25,第四加强板34与第二侧板24远离第一侧板23的外壁贴合,第一加强板31的底面与第一顶板11的顶面贴合,第二加强板32的一部分与第一侧板23远离第二侧板24的外壁贴合,第二加强板32的剩余部分与第三侧板12的外壁贴合。这样能够保证加强件3与安装部1及支撑部2之间卡接牢固,避免加强件3掉落;并且第一加强板31的底面与第一顶板11的顶面贴合,也能够对第一顶板11起到保护作用,在边框受到外力时,第一加强板31能够承受部分压力,避免外力直接作用在第一顶板11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加强板33的厚度等于通槽25的高度,第三加强板33穿过通槽25,为该中空的型腔提供了一个较强的支撑力,避免边框在受到外力时发生形变。
本实施例的加强件3为一体成型,边框的材质为铝合金,加强件3的材质为硬度大于边框硬度的金属,这样可以在边框厚度无需加厚的情况下为边框提供较强的支撑力,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有利于增加边框的强度,避免边框受力产生形变而导致光伏组件出现隐裂的情况,有利于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用边框,该边框包括用于包覆层压件侧边的安装部1、用于支撑安装部1的支撑部2以及对支撑部2起到加强作用的加强件3。本实施例的边框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支撑部2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通槽25且多个通槽25均位于同一平行于第一侧板23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上,每个通槽25均贯穿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的厚度方向,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支撑部2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通槽25且多个通槽25位于不同水平方向上,具体开设位置可根据实际操作时的层压件的类型及尺寸等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的强度增加,在受到外力时能够避免边框产生形变,从而避免光伏组件出现隐裂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包括用于包覆层压件侧边的安装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安装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支撑部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通槽贯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光伏组件用边框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穿过所述通槽,所述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部连接,所述加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设置有一个,所述通槽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通槽均匀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槽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的比例为1:20-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及第四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及第三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加强板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三加强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第四加强板垂直于所述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及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加强板穿过所述通槽,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通槽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连接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顶板垂直于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第一侧板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强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第一侧板的外壁贴合,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二加强板部分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第二侧板的外壁贴合且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剩余部分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外壁贴合。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边框。
CN202320694828.6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19627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4828.6U CN219627644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4828.6U CN219627644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7644U true CN219627644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6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4828.6U Active CN219627644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7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201139B2 (en) Heliostat facet
CN219627644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6475977U (zh) 一种适用于双玻组件和带框组件的光伏瓦装置
CN214959423U (zh) 一种单玻铝镁锌边框光伏组件
CN210212018U (zh) 一种发动机支架及其防变形工装
CN109534418B (zh) 一种家用水处理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CN209993609U (zh) 组件边框及具有该组件边框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0459784U (zh) 用于建筑屋面的夹具
CN218416285U (zh) 光伏组件及其边框
CN217010787U (zh) 一种改善边框组装可靠性的光伏边框
CN206186942U (zh) 一种汽车的电机控制单元mcu支架及汽车
CN21978008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固定组件
CN214155143U (zh) 电控柜用新型侧支件
CN214380743U (zh) 一种光伏支架加固结构
CN212163245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
CN219802247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6981846U (zh)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的固定件
CN217469865U (zh) 光伏组件组装结构
CN220150695U (zh) 金属瓦组件及光伏屋顶
CN219204425U (zh) 新型光伏组件边框装配用钢角码
CN218828416U (zh) 一种框架式电控柜结构承重型材
CN218416289U (zh) 光伏组件及其边框
CN219145285U (zh) 压块和具有其的光伏发电系统
CN216437134U (zh) 一种型材、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20107904U (zh) 一种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