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6075U -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6075U
CN211876075U CN201922424869.XU CN201922424869U CN211876075U CN 211876075 U CN211876075 U CN 211876075U CN 201922424869 U CN201922424869 U CN 201922424869U CN 211876075 U CN211876075 U CN 211876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double
cooling
lay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48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Changt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Changt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Changt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Changta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48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6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6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6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包括双层壳体冷却管和顶层夹壳,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安装在顶层夹壳的下端,所述顶层夹壳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冷却进水管,所述顶层夹壳的右侧上端设置有热水出管,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的左端设置有高温进烟管,保温外筒与排烟内筒双层式设计,在排烟内筒的外壁上缠绕了螺旋冷凝管,而螺旋冷凝管两端的冷却进水管与热水出管分别贯穿顶层夹壳与外部热处理装置相连接,从而可以将螺旋冷凝管吸收的热量重复利用,防止热量流散,同时能够将温度较低的冷却水从冷却进水管流入,从而达到循环过程,通过螺旋冷凝管既能够降低排烟内筒内部高温烟气的温度,又能够吸收热量防止热量流失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温烟气冷却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管是由弯曲的金属管构成,安装在液体中,是动力设备的重要部分,动力系统工作产生的废气通过冷却管可以将温度降低。它可以分为金属和塑料两种,适用于机床、液压机械、数控机床作油、水冷却系统配用。而在锻造行业中,冷却管常常应用到对高温烟气的降温系统中,防止带有高温热量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现有的冷却管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冷却管多为单层结构,大多只具备降温功能而不具有余热回收性能,热量浪费严重,不能够对热量进行有效利用,从而造成热量的流失,影响冷却管的实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冷却管大多只具备降温功能而不具有余热回收性能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包括双层壳体冷却管和顶层夹壳,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安装在顶层夹壳的下端,所述顶层夹壳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冷却进水管,所述顶层夹壳的右侧上端设置有热水出管,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的左端设置有高温进烟管,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的右端设置有低温出烟管,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固定左端座,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固定右端座,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上设置有保温外筒,所述保温外筒的内部设置有排烟内筒,所述排烟内筒的圆周外壁上缠绕有螺旋冷凝管,所述保温外筒的圆周内壁与排烟内筒的圆周外壁之间设置有真空内腔。
优选的,所述排烟内筒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高温进烟管和低温出烟管相连接,所述高温进烟管、排烟内筒与低温出烟管之间保持连通状态。
优选的,所述螺旋冷凝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冷却进水管和热水出管相连接,所述冷却进水管、螺旋冷凝管与热水出管之间保持连通状态。
优选的,所述高温进烟管、冷却进水管、热水出管与低温出烟管的管口穿孔处均通过密封胶密封处理。
优选的,所述保温外筒与排烟内筒的圆心横向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顶层夹壳呈倒U字型结构固定贴合在双层壳体冷却管的上端圆周外壁上。
与现有冷却管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保温外筒与排烟内筒双层式设计,在排烟内筒的外壁上缠绕了螺旋冷凝管,而螺旋冷凝管两端的冷却进水管与热水出管分别贯穿顶层夹壳与外部热处理装置相连接,从而可以将螺旋冷凝管吸收的热量重复利用,防止热量流散,同时能够将温度较低的冷却水从冷却进水管流入,从而达到循环过程,通过螺旋冷凝管既能够降低排烟内筒内部高温烟气的温度,又能够吸收热量防止热量流失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高温进烟管、冷却进水管、热水出管与低温出烟管的管口穿孔处均通过密封胶密封处理,使得保温外筒与排烟内筒之间形成一层真空内腔,从而避免双层壳体冷却管内部热量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热量流失性浪费,通过螺旋冷凝管能够将排烟内筒表面高温吸收,一方面降低排烟内筒内部流过的烟气温度,使得其能够符合排出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将高温烟气存有的大量热量回收利用,从而避免热量的流失,提高热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右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层壳体冷却管;2、固定左端座;3、高温进烟管;4、冷却进水管;5、顶层夹壳;6、热水出管;7、低温出烟管;8、固定右端座;9、保温外筒;10、排烟内筒;11、螺旋冷凝管;12、真空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包括双层壳体冷却管1和顶层夹壳5,双层壳体冷却管1安装在顶层夹壳5的下端,顶层夹壳5呈倒U字型结构固定贴合在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螺旋冷凝管11两端的冷却进水管4与热水出管6分别贯穿顶层夹壳5与外部热处理装置相连接,将螺旋冷凝管11吸收的热量重复利用,防止热量流散,同时能够将温度较低的冷却水从冷却进水管4流入,从而达到循环过程,顶层夹壳5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冷却进水管4,顶层夹壳5的右侧上端设置有热水出管6,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左端设置有高温进烟管3,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右端设置有低温出烟管7,高温进烟管3、冷却进水管4、热水出管6与低温出烟管7的管口穿孔处均通过密封胶密封处理,使得保温外筒9与排烟内筒10之间形成一层真空内腔12避免热量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热量流失性浪费。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包括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固定左端座2,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固定右端座8,双层壳体冷却管1上设置有保温外筒9,保温外筒9的内部设置有排烟内筒10,保温外筒9与排烟内筒10的圆心横向在一条直线上,保温外筒9与排烟内筒10双层式设计,既能够降低排烟内筒10内部高温烟气的温度,又能够吸收热量防止热量流失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排烟内筒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高温进烟管3和低温出烟管7相连接,高温进烟管3、排烟内筒10与低温出烟管7之间保持连通状态,当温度较高的烟气从高温进烟管3进入到排烟内筒10中时,在向右侧流动的过程中通过螺旋冷凝管11快速循环降温,然后将较低温度的烟气从低温出烟管7排出。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包括排烟内筒10的圆周外壁上缠绕有螺旋冷凝管11,螺旋冷凝管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冷却进水管4和热水出管6相连接,冷却进水管4、螺旋冷凝管11与热水出管6之间保持连通状态,由于螺旋冷凝管11螺旋缠绕在排烟内筒10的圆周外壁上,能够将排烟内筒10表面高温吸收,一方面降低排烟内筒10内部流过的烟气温度,使得其能够符合排出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将高温烟气存有的大量热量回收利用,从而避免热量的流失,提高热量利用率,保温外筒9的圆周内壁与排烟内筒10的圆周外壁之间设置有真空内腔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当温度较高的烟气从高温进烟管3进入到排烟内筒10中时,在向右侧流动的过程中,由于螺旋冷凝管11螺旋缠绕在排烟内筒10的圆周外壁上,而螺旋冷凝管11两端的冷却进水管4与热水出管6分别贯穿顶层夹壳5与外部热处理装置相连接,从而可以将螺旋冷凝管11吸收的热量重复利用,防止热量流散,同时能够将温度较低的冷却水从冷却进水管4流入,从而达到循环过程,通过螺旋冷凝管11能够将排烟内筒10表面高温吸收,将排烟内筒10内部高温烟气快速循环降温,使得将较低温度的烟气从低温出烟管7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包括双层壳体冷却管(1)和顶层夹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1)安装在顶层夹壳(5)的下端,所述顶层夹壳(5)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冷却进水管(4),所述顶层夹壳(5)的右侧上端设置有热水出管(6),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左端设置有高温进烟管(3),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右端设置有低温出烟管(7),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固定左端座(2),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固定右端座(8),所述双层壳体冷却管(1)上设置有保温外筒(9),所述保温外筒(9)的内部设置有排烟内筒(10),所述排烟内筒(10)的圆周外壁上缠绕有螺旋冷凝管(11),所述保温外筒(9)的圆周内壁与排烟内筒(10)的圆周外壁之间设置有真空内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内筒(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高温进烟管(3)和低温出烟管(7)相连接,所述高温进烟管(3)、排烟内筒(10)与低温出烟管(7)之间保持连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冷凝管(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冷却进水管(4)和热水出管(6)相连接,所述冷却进水管(4)、螺旋冷凝管(11)与热水出管(6)之间保持连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进烟管(3)、冷却进水管(4)、热水出管(6)与低温出烟管(7)的管口穿孔处均通过密封胶密封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筒(9)与排烟内筒(10)的圆心横向在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夹壳(5)呈倒U字型结构固定贴合在双层壳体冷却管(1)的上端圆周外壁上。
CN201922424869.X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 Active CN211876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4869.XU CN211876075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4869.XU CN211876075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6075U true CN211876075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63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4869.XU Active CN211876075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60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8933A (zh) * 2020-12-17 2021-05-07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15388614A (zh) * 2022-08-26 2022-11-25 新疆天澳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奶预制冷设备及其预制冷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8933A (zh) * 2020-12-17 2021-05-07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15388614A (zh) * 2022-08-26 2022-11-25 新疆天澳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奶预制冷设备及其预制冷方法
CN115388614B (zh) * 2022-08-26 2024-03-22 新疆天澳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奶预制冷设备及其预制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76075U (zh) 一种壳体双层冷却装置
CN207853680U (zh) 一种ipm电机散热结构
CN205878955U (zh) 一种空调暖风水箱
CN207365769U (zh) 一种集水热管
CN203478609U (zh) 冷凝式换热器
CN211425133U (zh) 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的节能结构
CN207299971U (zh) 一种冷却塔高效消音装置
CN21066990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逆变器
CN202991198U (zh) 柴油机尾气换热器
CN202744480U (zh) 低溴环氧树脂反应釜的换热器
CN205909242U (zh) 一种辐射式废热锅炉
CN105241277A (zh) 新型翅片管及家用供暖设备高效能换热器
CN220304335U (zh) 一种冷热能源转换装置
CN216482461U (zh) 一种钻井柴油机尾气回收余热锅炉
CN210141597U (zh) 一种具有节能性能的锅炉用冷风装置
CN220250740U (zh) 一种提高冷凝水排放效率的换热器
CN210198104U (zh) 一种真空炉热循环水重新利用装置
CN215500294U (zh) 一种冷却系统用可循环利用的降温设备
CN210876812U (zh) 一种节能型铝型材挤压机
CN204830665U (zh) 一种可提供热水的水冷冰箱
CN219977210U (zh) 一种节能型换热器管箱
CN203798210U (zh) 利用烟气余热进行热量回收的装置
CN211290634U (zh) 一种高能效开窗式蒸发器
CN218511510U (zh) 熔炼炉烟气冷却器
CN218270309U (zh) 一种蓄能型高能效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