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5057U -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5057U
CN211855057U CN202020292171.7U CN202020292171U CN211855057U CN 211855057 U CN211855057 U CN 211855057U CN 202020292171 U CN202020292171 U CN 202020292171U CN 211855057 U CN211855057 U CN 211855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moving
group
track group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921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平
姜伟
王仁标
高建华
曾明强
张文
金力
刘宽宗
许德生
刘伟
李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bayi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Chengdu Runl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bayi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Chengdu Runl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bayi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Chengdu Runl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bayi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921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5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5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5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包括多个大轨道组,大轨道组包括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还包括位于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之间的小轨道组,所述小轨道组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第三轨道以及第四轨道,第三轨道以及第四轨道的轴线平行且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小轨道组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调节第三轨道以及第四轨道之间的距离。通过在原有的发射架基础上,在每个轨道组上增加了一组可调节的小轨道组,通过采用两组大小轨道组,大轨道组固定规格,小轨道组为可调节的规格,实现各种规格的降雨弹的固定安装,如此,外出作业时使用一个发射架便可通用,解决现有的降雨弹发射架针对固定规格的降雨弹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降雨弹发射架,具体涉及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作业火箭弹和发射架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越来越复杂,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人影装备行业壁垒和局域垄断,不利于整体人影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打破这种局面,整个人影行业对于火箭发射架实现标准化、通用化从而实现弹架分离的讨论由来已久,因种种原因,通用型火箭发射架一直未能落地推广。为打破人影装备弹架一体垄断局面和行业壁垒,需要推进弹架分离、促进人影行业更加快速发展的目标。
为解决当前人影作业时遇到的火箭弹和发射架种类繁多、标准不一、体积庞大、重量笨重、安全隐患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为目标,研制一种标准化通用火箭发射架,服务于人影事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解决了随着降雨弹的发展,面对多种规格的降雨弹,现有的降雨弹发射架针对固定规格的降雨弹使用起来不方便,一次外出作业中,一般只带一种规格的降雨弹发射架,如此,使得外出后不方便更换其他规格的降雨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包括多个大轨道组,多个所述大轨道组固定在框架上;所述大轨道组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的轴线平行且开口相对设置,还包括位于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之间的小轨道组,所述小轨道组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第三轨道以及第四轨道,第三轨道以及第四轨道的轴线平行且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小轨道组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调节第三轨道以及第四轨道之间的距离。通过在原有的发射架基础上,在每个轨道组上增加了一组可调节的小轨道组,如此,在使用原有最大规格的降雨弹时,采用大轨道组进行安装降雨弹;当使用较小的其他规格的降雨弹时,采用小轨道组进行降雨的固定安装,通过采用两组大小轨道组,大轨道组固定规格,小轨道组为可调节的规格,实现各种规格的降雨弹的固定安装,如此,外出作业时使用一个发射架便可通用,解决随着降雨弹的发展,面对多种规格的降雨弹,现有的降雨弹发射架针对固定规格的降雨弹使用起来不方便,一次外出作业中,一般只带一种规格的降雨弹发射架,如此,使得外出后不方便更换其他规格的降雨弹的问题。
根据上述技术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大轨道组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大轨道组的轴线平行;所述移动组件与小轨道组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小轨道组的轴线具有夹角,小轨道组位于限位机构之间,限位机构用于限定小轨道组在移动组件移动的方向不发生位移;使得移动组件在大轨道组上平移时小轨道组在具有夹角的滑动轨道内纵向移动。移动组件包括下移动件以及上移动件;所述下移动件通过多个下安装部安装于第一轨道底部,所述上移动件通过与多个所述下安装部镜像对称的多个上安装部安装在第二轨道的顶部。通过采用大轨道组作为固定不动的基座,大轨道组本身固定连接在框架上不运动,同时它限制移动组件沿水平方向运动,通过移动组件与小轨道组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小轨道组的轴线具有镜像对称的夹角,小轨道组位于限定小轨道组在移动组件移动方向不发生位移限位机构之间;使得移动组件在大轨道组上平移时小轨道组的两根轨道相互靠经或背离的移动,实现了小轨道的变化调节。
根据上述技术优选的,下安装部包括移动件第一安装板、移动件第二安装板以及移动件连接凸起;所述移动件第一安装板以及移动件第二安装板在第一轨道底部两侧平行且对称设置;移动件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轨道;移动件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滑动轨道;第一滑动轨道以及第二滑动轨道与第一轨道轴线平行;
所述第一轨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三轨道底部设置有移动件连接凸起;移动件连接凸起位于第一限位孔内;移动件连接凸起设置有第三滑动轨道;第三滑动轨道与第三轨道的轴线具有夹角,下移动件包括下移动件A以及下移动件B,下移动件A与下移动件B之间设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贯穿设置在第一滑动轨道、第三滑动轨道以及第二滑动轨道内。在移动件移动时,限位孔将移动件连接凸起的移动方向想定在上下移动,在斜向的第三滑动轨道的作用下,推动杆平移时,带动第三轨道上下移动,第四轨道上的结构与第三轨道的结构镜像对称,使得第三轨道与第四轨道移动时相向移动或相背离运动,实现多种直径规格的降雨弹。
根据上述技术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电动推杆的活动推杆端部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优选的,电动推杆与移动组件通过连接框以及多根推动轴连杆连接;所述连接框与电动推杆的活动推杆端部连接,至少有两根分别位于大轨道组顶部与底部的推动轴连杆同时与移动组件以及连接框固定连接;每根推动轴连杆都与移动组件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优选的,电动推杆为三拓1200微型推杆。
采用上述技术所述的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读取降雨弹型号信息的扫码终端,以及与所述扫码终端信号连接的电动推杆控制单元。通过扫码终端读取降雨弹上标识的含有规格信息的二维码,再将该信息发送给电动推杆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规格信息调节到电动推杆,使得小轨道组匹配当前降雨弹,实现自适应调节,增强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通过在原有的发射架基础上,在每个轨道组上增加了一组可调节的小轨道组,如此,在使用原有最大规格的降雨弹时,采用大轨道组进行安装降雨弹;当使用较小的其他规格的降雨弹时,采用小轨道组进行降雨的固定安装,通过采用两组大小轨道组,大轨道组固定规格,小轨道组为可调节的规格,实现各种规格的降雨弹的固定安装,如此,外出作业时使用一个发射架便可通用,解决随着降雨弹的发展,面对多种规格的降雨弹,现有的降雨弹发射架针对固定规格的降雨弹使用起来不方便,一次外出作业中,一般只带一种规格的降雨弹发射架,如此,使得外出后不方便更换其他规格的降雨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通过采用大轨道组作为固定不动的基座,大轨道组本身固定连接在框架上不运动,同时它限制移动组件沿水平方向运动,通过移动组件与小轨道组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小轨道组的轴线具有镜像对称的夹角,小轨道组位于限定小轨道组在移动组件移动方向不发生位移限位机构之间;使得移动组件在大轨道组上平移时小轨道组的两根轨道相互靠经或背离的移动,实现了小轨道的变化调节;
3、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的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兼容发射各种型号的火箭弹,实现“一架多弹”发射,不同弹种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一次性操作快速装填;发射架实行自适应弹种定向器,作业方便快捷;结构上采取了免工具设计,因此,本发射架作业系统能够快捷、高效、精准、安全地进行人工增雨防雹作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半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安装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大轨道组,2-框架,3-小轨道组,4-移动组件,5-下安装部,6-上安装部,7-电动推杆,8-连接框,9-推动轴连杆,10-推动轴,101-第一轨道,102-第二轨道,301-第三轨道,302-第四轨道,401-下移动件,402-上移动件,4011-下移动件A,4012-下移动件B,501-移动件第一安装板,502-移动件第二安装板,503-移动件连接凸起,5011-第一滑动轨道,5021-第二滑动轨道,5031-第三滑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包括多个大轨道组1,多个所述大轨道组1固定在框架2上;所述大轨道组1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第一轨道101以及第二轨道102,第一轨道101以及第二轨道102的轴线平行且开口相对设置,还包括位于第一轨道101以及第二轨道102之间的小轨道组3,所述小轨道组3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第三轨道301以及第四轨道302,第三轨道301以及第四轨道302的轴线平行且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小轨道组3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调节第三轨道301以及第四轨道302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时,调节机构包括移动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4与大轨道组1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大轨道组1的轴线平行;所述移动组件4与小轨道组3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小轨道组3的轴线具有夹角,使得移动组件4在大轨道组1上平移时小轨道组3纵向移动。
具体实施时,如图3、图4所示,移动组件4包括下移动件401以及上移动件402;所述下移动件401通过多个下安装部5安装于第一轨道101底部,所述上移动件402通过与多个所述下安装部5镜像对称的多个上安装部6安装在第二轨道102的顶部。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下安装部5包括移动件第一安装板501、移动件第二安装板502以及移动件连接凸起;所述移动件第一安装板501以及移动件第二安装板502在第一轨道101底部两侧平行且对称设置;移动件第一安装板501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轨道5011;移动件第二安装板502上设置有第二滑动轨道5021;第一滑动轨道5011以及第二滑动轨道5021与第一轨道101轴线平行;
第一轨道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三轨道301底部设置有移动件连接凸起503;移动件连接凸起503起位于第一限位孔内;移动件连接凸起503设置有第三滑动轨道5031;第三滑动轨道5031与第三轨道301的轴线具有夹角,下移动件401包括下移动件A4011以及下移动件B4012,下移动件A4011与下移动件B4012之间设有推动轴10,所述推动轴10贯穿设置在第一滑动轨道5011、第三滑动轨道5031以及第二滑动轨道5021内。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固定于所述框架2上,电动推杆7的活动推杆端部与所述移动组件4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还可以设置驱动装置为手动驱动。
具体实施时,电动推杆7与移动组件4通过连接框8以及多根推动轴连杆9连接;所述连接框8与电动推杆7的活动推杆端部连接,至少有两根分别位于大轨道组1顶部与底部的推动轴连杆9同时与移动组件4以及连接框8固定连接;每根推动轴连杆9都与移动组件4连接。
具体实施时,电动推杆7为三拓1200微型推杆。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一架多弹的功能,设置了两组轨道,大轨道对应发射82mm弹径的火箭弹。小轨道对应发射44mm、56mm、66mm弹径的火箭弹,通过调整小轨道组的间距实现对不同弹径的适配。所以本质上适应弹种调节机构就是在调节小轨道组上下U型槽的间距。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中的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读取降雨弹型号信息的扫码终端,以及与所述扫码终端信号连接的电动推杆7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时,发射轨道直径自适应调节,通过扫描弹种信息和自适应弹种调节机构来完成。作业人员通过发射控制器扫描火箭弹二维码,获取弹种信息并送入伺服系统,伺服系统驱动电动推杆调整发射轨道至相应弹种直径状态。调整结束后,自动锁定。作业人员将火箭弹推入发射轨道,挡弹器弹片会自动挡住火箭弹尾翼。若挡弹器弹片因意外情况未能自动弹回,则无法卡住火箭弹,此时需作业人员手动拨动挡弹器弹片使其挡住弹尾翼。从取弹扫码到装弹的过程,设计控制在30秒以内。
综上所述,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通过在原有的发射架基础上,在每个轨道组上增加了一组可调节的小轨道组,如此,在使用原有最大规格的降雨弹时,采用大轨道组进行安装降雨弹;当使用较小的其他规格的降雨弹时,采用小轨道组进行降雨的固定安装,通过采用两组大小轨道组,大轨道组固定规格,小轨道组为可调节的规格,实现各种规格的降雨弹的固定安装,如此,外出作业时使用一个发射架便可通用,解决随着降雨弹的发展,面对多种规格的降雨弹,现有的降雨弹发射架针对固定规格的降雨弹使用起来不方便,一次外出作业中,一般只带一种规格的降雨弹发射架,如此,使得外出后不方便更换其他规格的降雨弹的问题;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通过采用大轨道组作为固定不动的基座,大轨道组本身固定连接在框架上不运动,同时它限制移动组件沿水平方向运动,通过移动组件与小轨道组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小轨道组的轴线具有镜像对称的夹角,小轨道组位于限定小轨道组在移动组件移动方向不发生位移限位机构之间;使得移动组件在大轨道组上平移时小轨道组的两根轨道相互靠经或背离的移动,实现了小轨道的变化调节;
通过扫码终端读取降雨弹上标识的含有规格信息的二维码,再将该信息发送给电动推杆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规格信息调节到电动推杆,使得小轨道组匹配当前降雨弹,实现自适应调节,增强实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大轨道组(1),多个所述大轨道组(1)固定在框架(2)上;所述大轨道组(1)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第一轨道(101)以及第二轨道(102),第一轨道(101)以及第二轨道(102)的轴线平行且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轨道(101)以及第二轨道(102)之间设置有小轨道组(3),所述小轨道组(3)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第三轨道(301)以及第四轨道(302),第三轨道(301)以及第四轨道(302)的轴线平行且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小轨道组(3)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调节第三轨道(301)以及第四轨道(302)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4)与大轨道组(1)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大轨道组(1)的轴线平行;所述移动组件(4)与小轨道组(3)滑动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小轨道组(3)的轴线具有夹角,小轨道组(3)位于限位机构之间,限位机构用于限定小轨道组(3)在移动组件(4)移动的方向不发生位移;使得移动组件(4)在大轨道组(1)上平移时小轨道组(3)在具有夹角的滑动轨道内纵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下移动件(401)以及上移动件(402);所述下移动件(401)通过多个下安装部(5)安装于第一轨道(101)底部,所述上移动件(402)通过与多个所述下安装部(5)镜像对称的多个上安装部(6)安装在第二轨道(10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部(5)包括移动件第一安装板(501)、移动件第二安装板(502)以及移动件连接凸起;所述移动件第一安装板(501)以及移动件第二安装板(502)在第一轨道(101)底部两侧平行且对称设置;移动件第一安装板(501)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轨道(5011);移动件第二安装板(502)上设置有第二滑动轨道(5021);第一滑动轨道(5011)以及第二滑动轨道(5021)与第一轨道(101)轴线平行;
所述第一轨道(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三轨道(301)底部设置有移动件连接凸起(503);移动件连接凸起(503)起位于第一限位孔内;移动件连接凸起(503)设置有第三滑动轨道(5031);第三滑动轨道(5031)与第三轨道(301)的轴线具有夹角,下移动件(401)包括下移动件A(4011)以及下移动件B(4012),下移动件A(4011)与下移动件B(4012)之间固定设有推动轴(10),所述推动轴(10)贯穿设置在第一滑动轨道(5011)、第三滑动轨道(5031)以及第二滑动轨道(50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固定于所述框架(2)上,电动推杆(7)的活动推杆端部与所述移动组件(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7)与移动组件(4)通过连接框(8)以及多根推动轴连杆(9)连接;所述连接框(8)与电动推杆(7)的活动推杆端部连接,至少有两根分别位于大轨道组(1)顶部与底部的推动轴连杆(9)同时与移动组件(4)以及连接框(8)固定连接;每根推动轴连杆(9)都与移动组件(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7)为三拓1200微型推杆。
8.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读取降雨弹型号信息的扫码终端,以及与所述扫码终端信号连接的电动推杆控制单元。
CN202020292171.7U 2020-03-10 2020-03-10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211855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2171.7U CN211855057U (zh) 2020-03-10 2020-03-10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2171.7U CN211855057U (zh) 2020-03-10 2020-03-10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5057U true CN211855057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2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92171.7U Active CN211855057U (zh) 2020-03-10 2020-03-10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50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0023A (zh) * 2020-03-10 2020-06-02 成都润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0023A (zh) * 2020-03-10 2020-06-02 成都润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CN111220023B (zh) * 2020-03-10 2024-05-03 成都润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76748B1 (en) Improved multi-section helicopter-borne rotatable beam, specially adapted to support cameras for stereophotogrammetric surveys
CN211855057U (zh)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CN211783048U (zh) 增雨防雹火箭发射装置
CN111220023A (zh) 自适应式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及控制系统
CN110576972B (zh) 一种多筒式下投探空仪弹射装置、投放装置及投放方法
CN111197946A (zh) 增雨防雹火箭发射装置
CN116353869B (zh) 一种无人机机载光电成像吊舱
EP1973084B1 (de) Überwachungssystem
CN210212805U (zh) 一种航空航拍测绘装置
CN210503173U (zh) 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
CN110663675A (zh) 自动上弹式驱鸟器
KR102075541B1 (ko) 항공기의 무장 처리 장치
KR102605255B1 (ko) 드론의 유탄 발사 반발 제어장치
CN115251033A (zh) 飞行驱鸟装置
CN210592441U (zh) 一种多筒式下投探空仪弹射装置和投放装置
CN112678171A (zh) 一种具有磁性组合球形无人机
CN212195850U (zh) 一种无人飞机防撞装置
CN113445675A (zh) 一种用于机房的自动复位天窗
CN210950704U (zh) 一种航拍无人机监控设备安装结构
CN213620271U (zh) 一种无人机防雨装置
CN218955584U (zh) 具有挡位功能的发射框架
CN220010119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用缓冲支架
CN211196628U (zh) 一种防撞型无人机
CN211618121U (zh) 一种新式无人机摄影测量装置
CN219989525U (zh) 一种具有降落缓冲结构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