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6838U - 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6838U
CN211826838U CN202020758791.5U CN202020758791U CN211826838U CN 211826838 U CN211826838 U CN 211826838U CN 202020758791 U CN202020758791 U CN 202020758791U CN 211826838 U CN211826838 U CN 211826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shell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87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三妹
姚志图
罗增昌
刘启玉
彭环洋
董亚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587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6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6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6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壳、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前框,所述侧入式光源为弧形灯条,所述背壳和前框均为曲面结构;所述侧入式光源固定在背壳弧边的内侧,所述导光板和膜片组件均安装在背壳内侧;所述前框固定在背壳上,并且压在膜片组件外侧;所述背壳弧边内侧设置有卡勾,所述导光板通过卡勾卡固在背壳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在背壳内的安装结构,保证平板状的导光板安装后与曲面的背壳保持一致的曲面形状,从而保证背光模组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电子产品,例如车载中控屏、电脑显示器、电视、手机等;为了进一步提升观看体验,近年来显示器已开始向曲面发展。现在的显示器大都是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不能自主发光,需要背光模组从背面提供光源,因而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必不可少的部件,对应的曲面显示器也需要曲面背光模组来匹配。侧入式背光模组是背光模组的一种,其中导光板是背光模组重要的部件;对于曲面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为了节省成本,导光板仍采用的平板结构,平板结构的导光板安装在曲面侧入式背光模组内之后,随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曲面形状的背壳弯成曲面结构,但是导光板厚度较厚、强度较强,安装在曲面形状的背壳内后容易恢复成平面结构,影响曲面背光模组的视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壳、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前框,所述侧入式光源为弧形灯条,所述背壳和前框均为曲面结构;所述侧入式光源固定在背壳弧边的内侧,所述导光板和膜片组件均安装在背壳内侧;所述前框固定在背壳上,并且压在膜片组件外侧;所述背壳弧边内侧设置有卡勾,所述导光板通过卡勾卡固在背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勾设置多个,各所述卡勾并列设置在背壳弧边内侧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内相对卡勾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松垫块,所述第一防松垫块固定在背壳的内侧面上,所述导光板抵接在第一防松垫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松垫块抵接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内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导光板外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插接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内相对卡勾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防松垫块,所述第二防松垫块卡设在凹槽侧部与凸块侧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内侧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第一防松垫块和第二防松垫块均固定在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件外侧设置有凸耳,所述背壳内侧设置有插槽,所述凸耳与插槽相适配,所述凸耳插接在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上设置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固定在背壳背面,所述散热块远离背壳背面的一侧为平齐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块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各所述散热鳍片立设在背壳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曲面背光模组的背壳弧边内侧设置有卡勾,导光板通过卡勾卡固在背壳内,从而平板结构的导光板可以被卡在卡勾内,形成与背壳一致的曲面结构,使得背光模组形成曲面背光模组;卡勾对导光板的卡固使得导光板在背壳内安装后不易恢复成平板状,保证了曲面背光模组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背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背壳与防松垫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背壳与导光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背壳与膜片组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G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H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13,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通过改进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在背壳内的安装结构,保证平板状的导光板安装后与曲面的背壳保持一致的曲面形状,从而保证背光模组的视觉效果。背光模组包括背壳1、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前框5,背壳1为上侧开口的壳体结构,一般采用冲压成型的金属件;侧入式光源2一般采用LED灯条;前框5一般采用注塑成型的塑胶框。所述背壳1和前框5均为曲面结构,对于四边形的背壳1和前框5,背壳1和前框5的两个相对的边为直边,另两个相对的边为弧边,本实施例中背壳1和前框5的两个长边为弧边、两个短边为直边。侧入式光源2为弧形灯条,并通过导热双面胶21粘接固定在背壳1弧边的内侧,本实施例中背壳1的弧边较长,因而侧入式光源2采用两段结构。所述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均安装在背壳1内的腔体内;前框5固定在背壳1上,一般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卡接固定,并且前框5压在膜片组件4外侧,从而将膜片组件4和导光板3压固在背壳1内。
参阅图2、3、7和8,所述背壳1弧边内侧设置有卡勾12,所述导光板3通过卡勾12卡固在背壳1内,从而平板结构的导光板3可以被卡在卡勾12内,形成与背壳1一致的曲面结构,使得背光模组形成曲面背光模组;卡勾对导光板3的卡固使得导光板在背壳内安装后不易恢复成平板状,保证了曲面背光模组的视觉效果。卡勾12可以在背壳1的一个弧边内侧设置,也可以在背壳1两个相对的弧边内侧均设置,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卡勾12在背壳1的一个弧边内侧设置的结构,相对卡勾12的另一侧通过垫块来固定导光板3,使得导光板的安装更容易。
参阅图2、3、7和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了更好的将导光板3在背壳1内压成与背壳1一致的曲面结构,所述卡勾12最好设置多个,各所述卡勾12随弧边的走向设置在弧边内侧,并列设置在背壳1弧边内侧的顶部,从而通过弧边走向上的多个卡勾12将导光板3压成与背壳1一致的曲面结构,各个卡勾12在导光板3不同的位置压固,使得导光板压成曲面结构的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示出了背壳1设置三个卡勾12的结构,实际中也可以设置更多的卡勾12。卡勾12与导光板3之间最好垫胶垫18,以此来避免导光板3被硬质的金属卡勾12刮伤;胶垫18可以采用硅胶单面胶。
参阅图4~10,所述背壳1内相对卡勾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松垫块13,所述第一防松垫块13一侧通过双面胶粘接固定在背壳1的内侧面上,第一防松垫块13另一侧与导光板3外侧面抵接,所述导光板3抵接在第一防松垫块13上,从而通过第一防松垫块13将导光板3卡紧在背壳1内相对卡勾12的另一侧,卡紧在背壳1内的两个弧边之间。第一防松垫块13最好设置两个以上,在背壳1弧边内侧两边均设置。所述第一防松垫块13抵接导光板3的一侧最好设置防滑纹131,使得第一防松垫块13不仅有更大的压缩量,还有一定摩擦力防止导光板弹起,从而更好的卡紧导光板。另外,导光板3外侧面设置有包边反射膜。
参阅图4~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了在背壳1内顺弧边的方向对导光板3进行定位,背壳1内相对卡勾12的一侧弧边内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15,所述导光板3外侧设置有凸块31,所述凸块31插接在凹槽15内,从而通过凹槽15与凸块31的配合对导光板3进行定位安装。凹槽15可以设置为与凸块31大小和外形均一致的结构,使得凸块31恰好插接固定在凹槽15内;凹槽15也可以设置的比凸块31大,凹槽15顺弧边方向的长度比凸块31的长度长,另外设置第二防松垫块14,第二防松垫块14卡在凹槽15侧部与凸块31侧部之间(即顺弧边方向卡在凸块31与凹槽15侧壁之间),从而在顺弧边方向将导光板3固定在背壳1内。
参阅图4~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了更好的固定第一防松垫块13和第二防松垫块14,所述背壳1内侧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6,固定槽16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一防松垫块13和第二防松垫块14的大小和形状一致,所述第一防松垫块13和第二防松垫块14均通过双面胶粘接固定在固定槽16内,从而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第一防松垫块13和第二防松垫块14稳定的固定在背壳1内,进而更好的固定导光板3。
参阅图11~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了更好的将膜片组件4固定在背壳1内,所述膜片组件4外侧设置有凸耳41,所述背壳1内侧设置有插槽17,所述凸耳41与插槽17相适配,即凸耳41与插槽17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一致,所述凸耳41插接在插槽17内,从而通过凸耳41与插槽17的配合将膜片组件4固定在背壳1内。最好在背壳1内相对卡勾12的一边内侧、与卡勾12相邻的两边内侧均设置插槽17,在膜片组件4对应的位置设置凸耳41,各个凸耳41插接在对应的插槽17内,从而可以在背壳1内三个边对膜片组件4进行定位安装,膜片组件4在背壳1内安装的更加稳定。
参阅图1,膜片组件4的架构可以根据背光模组的光学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散光膜43、下增光膜44和上增光膜45,散光膜43、下增光膜44和上增光膜45依次叠设在导光板3上,散光膜43、下增光膜44和上增光膜45上均设置凸耳41。另外设置反光膜42,反光膜42设置在导光板3下面。
参阅图1、2、4、7和11,为了提升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寿命,所述背壳1上设置有散热块11,来帮助侧入式光源2散热,提高侧入式光源2的寿命。所述散热块11固定在背壳1背面,可以是与背壳1一体的结构,也可以螺接或焊接在背壳1背面。所述散热块11远离背壳1背面的一侧为平齐的结构,从而可以直接通过平齐的散热块11来将背光模组支撑在一个平面上,使得背光模组固定更容易。可以采用如图1、4、7和11中的结构,仅在背壳1两边设置散热块11;也可以采用如图2中的结构,在整个背壳1背面设置散热块11,进一步提升背光模组的散热能力。所述散热块11上最好设置多个散热鳍片111,各所述散热鳍片111立设在背壳1的背面,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背光模组的散热能力。
参阅图1,前框5上最好设置一圈泡棉胶51,来方便后续安装液晶模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壳(1)、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前框(5),所述侧入式光源(2)为弧形灯条,所述背壳(1)和前框(5)均为曲面结构;所述侧入式光源(2)固定在背壳(1)弧边的内侧,所述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均安装在背壳(1)内侧;所述前框(5)固定在背壳(1)上,并且压在膜片组件(4)外侧;所述背壳(1)弧边内侧设置有卡勾(12),所述导光板(3)通过卡勾(12)卡固在背壳(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12)设置多个,各所述卡勾(12)并列设置在背壳(1)弧边内侧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内相对卡勾(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松垫块(13),所述第一防松垫块(13)固定在背壳(1)的内侧面上,所述导光板(3)抵接在第一防松垫块(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垫块(13)抵接导光板(3)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1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内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15),所述导光板(3)外侧设置有凸块(31),所述凸块(31)插接在凹槽(1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内相对卡勾(12)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防松垫块(14),所述第二防松垫块(14)卡设在凹槽(15)侧部与凸块(31)侧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内侧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6),所述第一防松垫块(13)和第二防松垫块(14)均固定在固定槽(16)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4)外侧设置有凸耳(41),所述背壳(1)内侧设置有插槽(17),所述凸耳(41)与插槽(17)相适配,所述凸耳(41)插接在插槽(17)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上设置有散热块(11),所述散热块(11)固定在背壳(1)背面,所述散热块(11)远离背壳(1)背面的一侧为平齐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11)包括多个散热鳍片(111),各所述散热鳍片(111)立设在背壳(1)的背面。
CN202020758791.5U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Active CN211826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8791.5U CN211826838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8791.5U CN211826838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6838U true CN21182683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0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8791.5U Active CN211826838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6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5398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aing the same
US9733423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162796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器
CN113625480A (zh) 显示装置
JP201414938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1826838U (zh) 一种曲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3904011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14041936U (zh) 一种背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382249B (zh) 液晶顯示器與背光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CN113376729A (zh)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CN210667568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CN217008535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08521550B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
CN108196395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814491B (zh) 显示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CN211528867U (zh)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CN115291433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979975U (zh) 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3634046U (zh) 边框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10038400U (zh) 一种包括垫块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0073164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背光模组
CN112698531A (zh) 一种无中框的车载背光模组
CN111025762A (zh)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CN21638767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982339B (zh) 无边框液晶电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ide entry backlight module with curved surface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Pledgee: Shenzhe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44002001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6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Pledgee: Shenzhe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44002001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ide entry backlight module with curved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Pledgee: Ping An Bank Co.,Ltd. Shenzhen Branch

Pledgor: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