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8457U - 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8457U
CN211818457U CN201922038812.6U CN201922038812U CN211818457U CN 211818457 U CN211818457 U CN 211818457U CN 201922038812 U CN201922038812 U CN 201922038812U CN 211818457 U CN211818457 U CN 211818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mmunication tower
base
support column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88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月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an Shangh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an Shangh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an Shangh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an Shangho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388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8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8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8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涉及到通信塔领域,包括原始土层,原始土层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基坑,第一基坑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基板,基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钩。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与基座之间设置钢筋条和支撑柱,能够有效增强该承载装置的承重能力,通过在多个钢筋条之间设置箍筋是为了加强钢筋条的牢固性,且通过多个钢筋条的捆扎支撑,更加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支撑能力,通过在支撑柱上设置倒钩,能够提高支撑柱的抓地能力,使整个承载装置均受力,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通信塔不容易倾倒,也使该承载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其中,通信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信塔是一种通信工程中常用的设施,其大多被架设在泥地上。
目前,现有的通信塔的架设方式主要是在通信塔的支脚位置处浇筑墩座,通过墩座实现固定,但是墩座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关系,因此各墩座之间单独受力,容易被单个破坏,使得通信塔发生倒塌,实用性不强。
因此,发明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通信塔的架设方式主要是在通信塔的支脚位置处浇筑墩座,通过墩座实现固定,但是墩座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关系,因此各墩座之间单独受力,容易被单个破坏,使得通信塔发生倒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包括原始土层,所述原始土层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基坑,所述第一基坑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钩,所述第一基坑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钢筋条。
可选的,所述钢筋条的数量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钢筋条之间通过箍筋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钢筋条的顶端固定连接基座的下表面中部;
所述支撑柱位于混凝土层的内部并与混凝土层相固定;
所述基座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基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原始土层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基坑;
所述第二基坑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侧支架。
可选的,所述侧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所述侧支架的一端插入卡槽内并与之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侧支架呈L状;
所述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的内部均设置有填基土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与基座之间设置钢筋条和支撑柱,能够有效增强该承载装置的承重能力,通过在多个钢筋条之间设置箍筋是为了加强钢筋条的牢固性,且通过多个钢筋条的捆扎支撑,更加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支撑能力,通过在支撑柱上设置倒钩,能够提高支撑柱的抓地能力,使整个承载装置均受力,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通信塔不容易倾倒,也使该承载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基坑内设置侧支架,且通过在侧支架上设置加强筋,能够有效增强该承载装置的侧支撑能力,从而避免通信塔发生倒塌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原始土层;2、第一基坑;3、基板;4、支撑柱;5、倒钩;6、混凝土层;7、钢筋条;8、箍筋;9、基座;10、安装板;11、第二基坑;12、侧支架;13、加强筋;14、卡槽;15、固定螺栓;16、固定板;17、填基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包括原始土层1,原始土层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基坑2,原始土层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基坑11,第二基坑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侧支架12,第一基坑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基板3,基板3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钩5,通过在支撑柱4上设置倒钩5,能够提高支撑柱4的抓地能力,使整个承载装置均受力,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通信塔不容易倾倒,也使该承载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一基坑2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6,支撑柱4位于混凝土层6的内部并与混凝土层6相固定,基板3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钢筋条7,钢筋条7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钢筋条7之间通过箍筋8固定连接,通过在多个钢筋条7之间设置箍筋8是为了加强钢筋条7的牢固性,且通过多个钢筋条7的捆扎支撑,更加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支撑能力,钢筋条7的顶端固定连接基座9的下表面中部,基座9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4,通过在基板3与基座9之间设置钢筋条7和支撑柱4,能够有效增强该承载装置的承重能力,基座9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支撑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通过固定螺栓15与基座9固定连接,侧支架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3,侧支架12的一端插入卡槽14内并与之相适配,侧支架12呈L状,第二基坑11和第一基坑2的内部均设置有填基土层17,通过在第二基坑11内设置侧支架12,且通过在侧支架12上设置加强筋13,能够有效增强该承载装置的侧支撑能力,从而避免通信塔发生倒塌的情况。
本实用工作原理:该通信塔承载装置通过在基板3与基座9之间设置钢筋条7和支撑柱4,能够有效增强该承载装置的承重能力,通过在多个钢筋条7之间设置箍筋8是为了加强钢筋条7的牢固性,且通过多个钢筋条7的捆扎支撑,更加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支撑能力,通过在支撑柱4上设置倒钩5,能够提高支撑柱4的抓地能力,使整个承载装置均受力,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通信塔不容易倾倒,也使该承载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在第二基坑11内设置侧支架12,且通过在侧支架12上设置加强筋13,能够有效增强该承载装置的侧支撑能力,从而避免通信塔发生倒塌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包括原始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土层(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基坑(2),所述第一基坑(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基板(3),所述基板(3)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钩(5),所述第一基坑(2)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6),所述基板(3)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钢筋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条(7)的数量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钢筋条(7)之间通过箍筋(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条(7)的顶端固定连接基座(9)的下表面中部;
所述支撑柱(4)位于混凝土层(6)的内部并与混凝土层(6)相固定;
所述基座(9)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4);
所述基座(9)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
所述安装板(10)通过固定螺栓(15)与基座(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始土层(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基坑(11);
所述第二基坑(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侧支架(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支架(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3);
所述侧支架(12)的一端插入卡槽(14)内并与之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支架(12)呈L状;
所述第二基坑(11)和第一基坑(2)的内部均设置有填基土层(17)。
CN201922038812.6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 Active CN211818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8812.6U CN211818457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8812.6U CN211818457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8457U true CN211818457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7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8812.6U Active CN211818457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8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18457U (zh) 一种平地通信塔承载装置
CN110761176B (zh) 一种桥梁相邻梁端横向限位装置
CN216892017U (zh) 一种模板连接件和下立柱中系梁整体浇筑模板
CN211806910U (zh) 一种箱梁钢台座端头加固结构
CN210917390U (zh) 一种防塌方的围护装置
CN209891754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三角加固结构
CN211037920U (zh) 墙体置换施工用支撑构件
CN215829263U (zh) 跨ⅱ级航道高墩翻模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平台
CN220503885U (zh) 一种防止回填土挤压桩身的支护结构
CN219240591U (zh) 一种钢板柱围堰
CN218373362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支架结构
CN220117254U (zh) 光伏支架用条形基础和光伏板支撑系统
CN219343550U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柱脚连接结构
CN213106804U (zh) 钢筋存放架
CN214939388U (zh) 一种桥梁施工地基承载用钢支撑平台
CN220132938U (zh) 一种应用在重力式挡墙内的锚杆支护结构
CN211732228U (zh) 一种钢筋堆放支架
CN219773664U (zh) 一种具有辅助钢筋笼制作工装的钢筋场
CN212445182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储放结构
CN218541534U (zh) 一种用于地库顶板后浇带的upvc管砼柱支撑体系
CN217053389U (zh) 用于隧道基坑支护设备
CN218911984U (zh) 一种钢筋马凳型钢支架
CN217439621U (zh) 一种顶板支撑系统
CN213115152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
CN219100904U (zh) 一种料仓隔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