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5298U - 一种新型路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路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5298U
CN211815298U CN201922362285.4U CN201922362285U CN211815298U CN 211815298 U CN211815298 U CN 211815298U CN 201922362285 U CN201922362285 U CN 201922362285U CN 211815298 U CN211815298 U CN 211815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mpression
road surface
reinforcing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22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德飞
施德庆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Haos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wu Haos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Haos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wu Haos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22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5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5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52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路面,旨在解决蜂窝状结构的透水砖组成的透水路面会降低路面的抗压强度,容易产生路面开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路面,包括路面本体,路面本体包括垫层、加强层和底层,垫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抗压条,相邻抗压条交叉设置,相邻抗压条的交叉点固定有抗压钢筋,垫层的底部凸出有抗压凸条,抗压凸条呈锥形设置,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抗压石块,底层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框,加强框的内部设置有呈网状设置的加强网。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路面,能够解决路面因实现排水的效果导致抗压强度降低,使得路面易开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路面。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而路面的透水性十分重要,现如今路面积水的问题十分严重。而“海绵城市”应运而生,“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在下雨时,“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903989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透水路面,具体涉及透水路面,透水路面由若干透水砖排列组成,透水砖包括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四个侧面,上表面、下表面和四个侧面均为光滑平面,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四个侧面形成的中空空间内设有多层蜂窝式结构。
上述方案能够快速将积水吸入,并且通过蜂窝状结构避免大量在吸入时形成水膜,进一步保证海绵吸水效果,实现海绵城市目标。但蜂窝状结构的透水砖组成的透水路面因其存在的空隙太多,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低,长期雨淋、碾压会产生脱落和凹陷,从而降低了路面的抗压强度,使得里面容易产生开裂。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路面,通过路面本体设置的垫层、加强层和底层,增加路面本体的抗压强度,且能降低路面本体开裂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路面,包括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包括垫层、加强层和底层,所述垫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抗压条,相邻所述抗压条交叉设置,相邻所述抗压条的交叉点固定有抗压钢筋,所述垫层的底部凸出有抗压凸条,所述抗压凸条呈锥形设置,所述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抗压石块,所述底层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框,所述加强框的内部设置有呈网状设置的加强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本体的最上层是由交叉设置的抗压条组成的垫层,且抗压条是由铁和碳还混合少量的硅组成的合金材料组成,实现了垫层的抗压效果,且这样的抗压条具有一定的强度,而相邻的抗压条交叉设置增加了垫层的抗压强度,在交叉设置的抗压条的交叉点固定连接有抗压钢筋,而抗压钢筋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垫层的抗压性能,而垫层的底部凸出有呈锥形设置的抗压凸条,使得垫层的抗压强度进一步增强,且垫层下面设置的加强层内部设置有抗压石块,在加强层的下面设置有底层,底层的内部设置有由硬质合金材料形成的加强框,增加底层的抗压性能,且加强框的内部设置加强网,加强网是由水泥材料形成的网状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隙,方便路面本体的排水,同时保证了路面本体的抗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压石块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矩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抗压石块的外侧设置加强筋,且加强筋形成矩形包裹在抗压石块的外侧,而加强筋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管状物,使得加强筋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进一步增加了加强层的抗压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层靠近垫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抗压凸条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层的底部设置凸出的抗压凸条,且抗压凸条能够与加强层的凹槽紧密卡合,增强垫层与加强层之间的紧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层的上端设置有排水铺装层,所述排水铺装层的内部设置有横向通水管和竖向通水管,所述竖向通水管的上端设置有呈梯形的进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铺装层采用排水沥青混凝土铺垫而成的铺装层,使得排水铺装层具有抗滑性能高、抑制水雾、防止水漂等突出优点,且在排水铺装层的内部开设有梯形进水口,方便路面上的积水和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竖向通水管,同时设置的横向通水管和竖向通水管能够提高排水的效率,而垫层是由高性能沥青混合料铺垫而成,使得由该垫层铺垫而成的路面本体在最高温度时能满足高温性能地要求,不产生过量地车辙,在路面本体处于最低温度时,能满足低温性能地要求,避免或减少低温开裂,从而实现了路面本体在常温范围内控制疲劳开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通水管的两端设置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与所述横向通水管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通过竖向排水管进入横向排水管,使得横向排水管将雨水排到与之相通的通水槽中,能够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铺装层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竖向通水管间隔分布的加固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个竖向通水管的之间设置加固条,且加固条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与横向通水管焊接在一起,增加通水管之间连接的强度,同时增加排水铺装层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层与所述底层之间设置有透水中间层,所述透水中间层包括有由上至下设置的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所述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中的内部均设置有孔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经过垫层和加强层之后进入透水中间层中,而透水中间层包括三个层,上面层、中间层和下面层内部设置的孔隙依次变大,雨水能够通过孔隙排出,而这种渐变的结构既能够有效地防止路面被堵塞的情况,又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方便透水中间层的排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面层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筋是由硬度大的铝合金材料制成,对透水中间层的下面层进行加固,增加透水中间层的抗压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路面本体的最上层是由交叉设置的抗压条组成的垫层,且抗压条是由铁和碳还混合少量的硅组成的合金材料组成,实现了垫层的抗压效果,且这样的抗压条具有一定的强度,而相邻的抗压条交叉设置增加了垫层的抗压强度,在交叉设置的抗压条的交叉点固定连接有抗压钢筋,而抗压钢筋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垫层的抗压性能,而垫层的底部凸出有呈锥形设置的抗压凸条,使得垫层的抗压强度进一步增强;
其二,在垫层下面设置的加强层内部设置有抗压石块,在抗压石块的外侧设置加强筋,且加强筋形成矩形包裹在抗压石块的外侧,而加强筋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管状物,使得加强筋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加了加强层的抗压效果;
其三,在加强层的下面设置有底层,底层的内部设置有由硬质合金材料形成的加强框,增加底层的抗压性能,且加强框的内部设置加强网,加强网是由水泥材料形成的网状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隙,方便路面本体的排水,同时保证了路面本体的抗压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路面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表现路面本体的内部结构。
图中:1、路面本体;2、排水铺装层;3、垫层;4、加强层;5、透水中间层;6、底层;7、进水口;8、横向通水管;9、竖向通水管;10、加固条; 11、抗压条;12、抗压钢筋;13、抗压凸条;14、抗压石块;15、加强筋; 16、孔隙;17、上面层;18、中面层;19、下面层;20、支撑底架;21、加固筋;22、加强框;23、加强网;24、通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新型路面,如图1所示,包括路面本体1,路面本体1包括垫层3、加强层4和底层6,垫层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抗压条11,相邻两个抗压条11 之间交叉焊接固定,且在相邻抗压条11的交叉点焊接固定有抗压钢筋12,在垫层3的底部凸出有呈锥形的抗压凸条13,而加强层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抗压石块14,抗压石块14的外侧套设有呈矩形设置的加强筋15,加强筋15 紧紧地包裹抗压石块14,加强层4靠近垫层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供抗压凸条13穿过的通孔,凹槽与抗压凸条13之间紧密卡合,在底层6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框22,加强框22的内部设置有呈网状的加强网23,且加强框22与加强网23一体成型;在垫层3的上端设置有排水铺装层2,排水铺装层2由排水沥青混凝土铺垫而成,在排水铺装层2的内部设置有横向通水管8和竖向通水管9,且横向通水管8和竖向通水管9相互垂直焊接固定,在竖向通水管9的上端开设有呈梯形状的进水口7,在横向通水管8 的两端开设有与之相通的通水槽24,而排水铺装层2的内部还焊接固定有与竖向通水管9间隔分布的加固条10;在加强层4与底层6之间设置有透水中间层5,透水中间层5包括有由上至下的上面层17、中面层18和下面层19,上面层17、中面层18和下面层19的内部均开设有若干孔隙16,且孔隙16自上而下依次变大,在下面层19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支撑底架20,支撑底架 20的内部焊接有用于加固的加固筋21;路面本体1的垫层3是由高性能沥青混合料铺垫而成,使得由该垫层3铺垫而成的路面本体1在最高温度时能满足高温性能地要求,不产生过量地车辙,在路面本体1处于最低温度时,能满足低温性能地要求,避免或减少低温开裂,从而实现了路面本体1在常温范围内控制疲劳开裂。
该路面本体1的最上层是由交叉焊接固定的抗压条11组成的垫层3,且抗压条11是由铁和碳还混合少量的硅组成的合金材料组成,实现了垫层3 的抗压效果,且抗压条11具有一定的强度,相邻的抗压条11交叉焊接能够增加垫层3的抗压强度,而在交叉的抗压条11的交叉点焊接连接有抗压钢筋 12,而抗压钢筋12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垫层3的抗压性能,而垫层3的底部凸出有呈锥形设置的抗压凸条13,抗压凸条13能够与加强层4的凹槽紧密卡合,增强垫层3与加强层4之间的紧密性,使得垫层 3的抗压强度进一步增强,且在加强层4内部设置抗压石块14,且有形成矩形框的加强筋15紧密包裹在抗压石块14的外侧,而加强筋15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管状物,使得加强筋15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进一步增加了加强层4的抗压效果,在加强层4的下面设置有底层6,底层6的内部设置有由硬质合金材料形成的加强框22,增加底层6的抗压性能,且加强框 22的内部设置由水泥材料形成的加强网23,加强框22与加强网23一体成型,而加强网23的内部具有一定的空隙,方便路面本体1进行排水,同时保证了路面本体1的抗压强度;在垫层3的上端设置有排水铺装层2,排水铺装层2 采用排水沥青混凝土铺垫而成的铺装层,使得排水铺装层2具有抗滑性能高、抑制水雾、防止水漂等突出优点,且在排水铺装层2的内部开设有梯形进水口7,方便路面上的积水和雨水通过进水口7进入竖向通水管9,同时横向通水管8和竖向通水管9能够提高排水的效率,当雨水通过竖向排水管进入横向排水管,使得横向排水管将雨水排到与之相通的通水槽24中,能够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且在相邻两个竖向通水管9的之间加设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加固条10,同时与横向通水管8焊接在一起,增加通水管之间连接的强度,同时增加排水铺装层2的强度;当雨水经过垫层3和加强层4之后进入透水中间层5的三个层,且在上面层17、中间层和下面层19内部的孔隙16依次变大,雨水能够通过孔隙16有序排出,而这种渐变的结构既能够有效地防止路面被堵塞的情况,又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方便透水中间层5的排水,在下面层19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支撑底架20,支撑底架20的内部焊接固定有由硬度大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加固筋21,对透水中间层5的下面层19进行加固,增加透水中间层5的抗压强度,从而实现了路面本体1的抗压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路面,包括路面本体(1),所述路面本体(1)包括垫层(3)、加强层(4)和底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抗压条(11),相邻所述抗压条(11)交叉设置,相邻所述抗压条(11)的交叉点固定有抗压钢筋(12),所述垫层(3)的底部凸出有抗压凸条(13),所述抗压凸条(13)呈锥形设置,所述加强层(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抗压石块(14),所述底层(6)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框(22),所述加强框(22)的内部设置有呈网状设置的加强网(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石块(14)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15),所述加强筋(15)呈矩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4)靠近垫层(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抗压凸条(13)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3)的上端设置有排水铺装层(2),所述排水铺装层(2)的内部设置有横向通水管(8)和竖向通水管(9),所述竖向通水管(9)的上端设置有呈梯形的进水口(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水管(8)的两端设置有通水槽(24),所述通水槽(24)与所述横向通水管(8)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铺装层(2)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竖向通水管(9)间隔分布的加固条(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4)与所述底层(6)之间设置有透水中间层(5),所述透水中间层(5)包括有由上至下设置的上面层(17)、中面层(18)和下面层(19),所述上面层(17)、中面层(18)和下面层(19)的内部均设置有孔隙(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层(19)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架(20),所述支撑底架(20)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筋(21)。
CN201922362285.4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新型路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5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2285.4U CN211815298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新型路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2285.4U CN211815298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新型路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5298U true CN21181529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4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228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5298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新型路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5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29670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排水系统
CN108729326A (zh) 用于海绵城市滨海公路建设的自然净化排水系统
CN108517733A (zh) 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及城市道路
CN106747588A (zh) 一种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透水平石及其制备方法
CN210975420U (zh) 一种抗变形的人行道路面结构
CN107268378B (zh)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
CN110924255A (zh) 园林透水路面结构
CN207405427U (zh) 一种组合式透水路面结构
CN201695293U (zh) 一种路缘石和包括该路缘石的道路
CN211256535U (zh) 用于重载交通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1815298U (zh) 一种新型路面
CN210636252U (zh) 一种市政铺路砖
CN105803888B (zh) 一种海绵型道路铺装结构
CN105421647B (zh)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
CN215714318U (zh) 一种路基结构
CN214089284U (zh)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CN105484125A (zh)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
CN104594155A (zh) 透水铺面的铺设方法
CN211621043U (zh) 一种陶瓷厚板透水铺装系统
CN211848713U (zh) 透水路面排水结构
CN211256536U (zh) 一种复合半透水路面结构
CN107338700A (zh) 用于增强透水铺装牢固性的透水结构
CN207919270U (zh) 一种海绵城市可渗可排透水性路面
CN111042066A (zh)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渠道自动过滤调蓄的跌水结构
CN115434206B (zh) 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