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0372U - 一种书刊包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书刊包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0372U
CN211810372U CN201922188424.6U CN201922188424U CN211810372U CN 211810372 U CN211810372 U CN 211810372U CN 201922188424 U CN201922188424 U CN 201922188424U CN 211810372 U CN211810372 U CN 211810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conveying part
conveying
periodicals
boo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884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凡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bi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bi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bi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bi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884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0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0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0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Special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刊包装机,包括机架、传送部、送纸机构、包纸机构、折纸机构和扎带机构;机架呈一字型结构设计;传送部包括第一传送部、第二传送部和第三传送部,送纸机构包括储纸单元、切断单元和送纸单元,储纸单元安装于机架上,以存储包装纸,送纸单元设于机架内,以将包装纸传送至第二传送部内,切断单元安装于机架上,且置于送纸单元上方,以将包装纸切断;包纸机构安装在第二传送部旁侧,以将切断单元切断的包装纸卷包于书刊上;折纸机构安装于第三传送部旁侧,以对卷包于书刊上的包装纸进行折叠;扎带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一端端部,且与第三传送部的第二端相接,以对传送进扎带机构内的书刊进行捆绑。

Description

一种书刊包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刊包装领域,具体为一种书刊包装机。
背景技术
书刊在加工完成后的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其打包成捆,以方便运输或者避免损坏和污染书刊。传统的书刊打包通常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不仅包装劳动量大,且费时费力;同时,包装的质量以及效率都较低,无法满足书刊的包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书刊包装机,可以实现书刊的自动包装,降低包装劳动强度,提高包装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书刊包装机,包括机架、传送部、送纸机构、包纸机构、折纸机构和扎带机构;机架呈一字型结构设计;传送部包括第一传送部、第二传送部和第三传送部,第一传送部呈L型结构设计,且其第一端置于机架外,第二端置于机架内,第二传送部和第三传送部均置于机架内,且第二传送部第一端与第一传送部的第二端相接,第二端与第三传送部的第一端相接;送纸机构包括储纸单元、切断单元和送纸单元,储纸单元安装于机架上,以存储包装纸,送纸单元设于机架内,以将包装纸传送至第二传送部处,切断单元安装于机架上,且置于送纸单元上方,以将包装纸切断;包纸机构安装在第二传送部旁侧,以将切断单元切断的包装纸卷包于书刊上;折纸机构安装于第三传送部旁侧,以对卷包于书刊上的包装纸进行折叠;扎带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一端端部,且与第三传送部的第二端相接,以对传送进扎带机构内的书刊进行捆绑。
优选地,第一传送部包括第三传送带和垂直于第三传送带第一端的滚轮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置于机架外侧,滚轮传送带置于机架内;滚轮传送带上还设有第一推书装置、第二推书装置和定位装置,第一推书装置安装于第三传送带的第一端,以将书刊推至滚轮传送带的第二端,定位装置安装于机架内,且置于滚轮传送带的第二端处,以限定书刊在滚轮传送带上的位置,第二推书装置安装于机架内,且置于滚轮传送带的第二端远离第二传送部的一侧,以将书刊推入第二传送部内。
优选地,送纸单元包括辅助夹纸装置、第二传送带和限位杆,第二传送带可转动安装于机架内,以将包装纸传送至第二传送部上,辅助夹纸装置可滑动安装于机架内,且置于第二传送带的两侧,以夹取包装纸;限位杆安装在第二传送带靠近第二传送部的一端,以辅助第二传送带将包装纸传送入第二传送部内。
优选地,切断单元包括固定杆、第一传送带、滑动块和切刀,固定杆固设于机架内,且置于送纸单元正上方,第一传送带可转动连接于固定杆上,滑动块可滑动设置于固定杆上,且其一端与第一传送带固定连接,切刀固设于滑动块上,第一传送带转动可使滑动块滑动,以使切刀将包装纸切断。
优选地,包纸机构包括传动链和传动杆,传动链设有两件,分别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传送部两侧,且均为环状结构设计,传动杆固设于传动链上,传动链转动带动传动杆运动,进而将切断单元切断的包装纸卷包于书刊上。
优选地,折纸机构包括压平装置、侧面折纸装置和上下折纸装置,压平装置安装于第三传送部的第一端的上端,以将卷包于书刊上的包装纸的顶部压平;侧面折纸装置包括前侧折纸装置和后侧折纸装置,前侧折纸装置活动设置于靠近第三传送部的第一端的一侧,以折叠前方侧面包装纸,后侧折纸装置固定安装于靠近第三传送部的第二端的两侧边上,以折叠后方侧面包装纸;上下折纸装置包括上折装置和下折装置,上折装置安装于第三传送部底部,且可向上运动,以将下方包装纸向上翻折,下折装置安装于第三传送部上方,且可向下运动,以将上方包装纸向下翻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书刊包装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先将堆叠好的书刊放置于第一传送部的第一端,然后经第一传送部传送进第二传送部上,同时,送纸单元会将经切断单元切好的包装纸的第一端传送进入第二传送部内,当书刊传送至包装纸的第一端位置时,在第二传送部的传送力作用下,书刊会将包装纸的第一端压于其底部,并一起沿第二传送部继续传送,接着包纸机构则会带动切断的包装纸对书刊进行卷包操作,继而卷包好的书刊经第二传送部传送进入第三传送部内,折纸机构则会对包装纸进行折叠操作,最后将其传送进扎带机构内,并对其进行捆绑,完成书刊的包装工作。总的来说,该书刊包装机可以实现书刊的自动包装,降低包装劳动强度,提高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2中C部的放大图;
图6示出了图2中D部的放大图;
图7示出了图2中E部的放大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折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送纸单元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传送部、21第一传送部、22第二传送部、23第三传送部、3送纸机构、31储纸单元、32切断单元、33送纸单元、4包纸机构、41传动链、42传动杆、5折纸机构、51压平装置、52侧面折纸装置、53上下折纸装置、6扎带机构、7第一推书装置、8第二推书装置、9定位装置、211第三传送带、212滚轮传送带、321固定杆、322第一传送带、323滑动块、324切刀、331辅助夹纸装置、332第二传送带、333限位杆、521前侧折纸装置、522后侧折纸装置、531上折装置、532下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书刊包装机,包括机架1、传送部2、送纸机构3、包纸机构4、折纸机构5和扎带机构6;
机架1呈一字型结构设计,以方便多条流水线的并列设置,提高包装效率;传送部2包括第一传送部21、第二传送部22和第三传送部23,第一传送部21呈L型结构设计,且其第一端置于机架1外,第二端置于机架1内,第二传送部22和第三传送部23均置于机架1内,且第二传送部22第一端与第一传送部21的第二端相接,第二端与第三传送部23的第一端相接;
送纸机构3包括储纸单元31、切断单元32和送纸单元33,储纸单元31安装于机架1上,以存储包装纸,送纸单元33设于机架1内,以将包装纸传送至第二传送部22处,切断单元32安装于机架1上,且置于送纸单元33上方,以将包装纸切断;使用前,需先将包装纸卷收于储纸单元31上,在包装的过程中,储纸单元31会将包装纸释放出来,并经送纸单元33传送进入第二传送部22内,同时,当包装纸的长度达到预定长度时,切断单元32会将包装纸切断;
包纸机构4安装在第二传送部22旁侧,以将切断单元32切断的包装纸卷包于书刊上;折纸机构5安装于第三传送部23旁侧,以对卷包于书刊上的包装纸进行折叠;扎带机构6设置于机架1的一端端部,且与第三传送部23的第二端相接,以对传送进扎带机构6内的书刊进行捆绑。
根据上述方案,使用时,先将堆叠好的书刊放置于第一传送部21的第一端,然后经第一传送部21传送进第二传送部22上,同时,送纸单元33会将经切断单元32切好的包装纸的第一端传送进入第二传送部22内,当书刊传送至包装纸的第一端位置时,在第二传送部22的传送力作用下,书刊会将包装纸的第一端压于其底部,并一起沿第二传送部22继续传送,接着包纸机构4则会带动切断的包装纸对书刊进行卷包操作,继而卷包好的书刊经第二传送部22传送进入第三传送部23内,折纸机构5则会对包装纸进行折叠操作,最后将其传送进扎带机构6内,并对其进行捆绑,完成书刊的包装工作。总的来说,该书刊包装机可以实现书刊的自动包装,降低包装劳动强度,提高包装效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装纸选为牛皮纸,以使其具有更佳的折叠和保护效果。扎带机构6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扎带机构6可用螺丝固定于机架1的端部,也可以只将其摆放于机架1端部,使其能够接收第三传送部23传送出来的书刊,并对其进行捆绑。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书刊能够从第一传送部21传送进第二传送部22的指定位置上,第一传送部21包括第三传送带211和垂直于第三传送带211第一端的滚轮传送带212,第三传送带211置于机架1外侧,滚轮传送带212置于机架1内;滚轮传送带212上还设有第一推书装置7、第二推书装置8和定位装置9,第一推书装置7安装于第三传送带211的第一端,以将书刊推至滚轮传送带212的第二端,定位装置9安装于机架1内,且置于滚轮传送带212的第二端处,以限定书刊在滚轮传送带212上的位置,第二推书装置8安装于机架1内,且置于滚轮传送带212的第二端远离第二传送部22的一侧,以将书刊推入第二传送部22内。
具体的,首先将书刊堆叠好,并放置于第三传送带211的第二端,经第三传送带211传送,将其传送至第三传送带211的第一端,然后第一推书装置7将书刊推至滚轮传送带212的第一端,并继续沿滚轮传送带212推至其第二端,直至书刊一侧壁抵接于定位装置9后,第一推书装置7开始返回至初始位置;接着第二推书装置8将经定位装置9定位的书刊推入第二传送部22内,然后第二推书装置8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反复即可实现书刊的循环传送,将外界的书刊一一传送至第二传送部22内。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定位装置9的具体定位位置进行调节,以使得书刊经第二推书装置8推动后能够进入第二传送部22的指定位置处。第二推书装置8和定位装置9的驱动调节均采用气缸调节的方式进行驱动调节,第一推书装置7采用带传动的传动方式使其可沿滚轮传送带212传动方向往复运动,以对书刊进行推动,第一推书装置7和第二推书装置8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包装纸能够传送至第二传送部22内,以满足书刊的包装需求。送纸单元33包括辅助夹纸装置331、第二传送带332和限位杆333,第二传送带332可转动安装于机架1内,以将包装纸传送至第二传送部22上,辅助夹纸装置331可滑动安装于机架1内,且置于第二传送带332的两侧,以夹取包装纸,限位杆333安装在第二传送带332靠近第二传送部22的一端,以辅助第二传送带332将包装纸传送入第二传送部22内。
具体的,第二传送带332安装在第二传送部22下方,第二传送部22由两个中间具有间隙的传送带装置组成;其中一个传送带装置设置在第一传送部21第二端处,另一个传送带装置设置在第三传送部23处,包装纸可从该间隙内伸入第二传送部22,并平铺在靠近第三传送部23的传送带装置上。
使用时,包装纸随第二传送带332一起传送入第二传送部22内,辅助夹纸装置331则可对包装纸进行夹持并带动其往第二传送带332方向传送,提高包装纸的整体传送效率;限位杆333的设计可避免包装纸在传输的过程中脱离第二传送带332,且在限位杆333的辅助下,可将包装纸从第二传送带332靠近第二传送部22的一端向上倾斜伸入第二传送部22内。本实施例中,辅助夹纸装置331的滑动方向与第二传送带332的传送方向一致,且其采用带传动的方式对辅助夹纸装置331进行滑动操作,以满足包装纸的传送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将包装纸切断,以完成整个书刊的包装。切断单元32包括固定杆321、第一传送带322、滑动块323和切刀324,固定杆321固设于机架1内,且置于送纸单元正上方,第一传送带322可转动连接于固定杆321上,滑动块323可滑动设置于固定杆321上,且其一端与第一传送带322固定连接,切刀324固设于滑动块323上,第一传送带322转动可使滑动块323滑动,以使切刀324将包装纸切断。
具体的,切刀324的一端略低于包装纸的底部高度,且当切刀324不进行切断工作时,其会置于包装纸的侧边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322靠外部电机进行驱动。当包装纸传送至预设长度时,电机则会驱动第一传送带322运动,并带动滑动块323和切刀324往复滑动,且滑动块323和切刀324的滑动方向与包装纸的传送方向相互垂直,从而使得切刀324将包装纸切断。同时,切刀324为双刃设计,以使切刀324在往复运动方向上均可进行切断操作,切刀324单个方向的运动即可将包装纸切断。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包纸机构4的卷包功能,包纸机构4包括传动链41和传动杆42,传动链41设有两件,分别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传送部22两侧,且均为环状结构设计,传动杆42固设于传动链41上,传动链41转动带动传动杆42运动,进而将切断单元32切断的包装纸卷包于书刊上。
综上所述,书刊经过第二传送部22,并压在第二传送部22上的包装纸的第一端上,书刊随包装纸被传送到合适的位置后,切刀324将包装纸第二端切断,然后传动链41驱动传动杆42转动,并使得传动杆42从包装纸的底部对其进行拨动,从而使得包装纸的第二端随着传动杆42进入第二传送部22内,在环状传动链41的传动作用下,包装纸则会对书刊整体进行卷包,包装纸第一端至第二端的长度大于书刊整体周圈长度,以保证卷包完成时,包装纸第二端将书刊整体四面完全包裹。卷包完成后,书刊则会从第二传送部22的第二端传入第三传送部23的第一端,等待进行进一步的包装。本实施例中,传动链41的环状结构需要大于书刊的整体外形尺寸。传动链41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进行驱动,以使其带动传动杆42转动。
进一步地,折纸机构5包括压平装置51、侧面折纸装置52和上下折纸装置53,压平装置51安装于第三传送部23的第一端的上端,以将卷包于书刊上的包装纸的顶部压平,使其顶部棱角分明;
侧面折纸装置52包括前侧折纸装置521和后侧折纸装置522,前侧折纸装置521活动设置于靠近第三传送部23的第一端的一侧,以折叠前方侧面包装纸,后侧折纸装置522固定安装于靠近第三传送部23的第二端的两侧边上,以折叠后方侧面包装纸;
上下折纸装置53包括上折装置531和下折装置532,上折装置531安装于第三传送部23底部,且可向上运动,以将下方包装纸向上翻折,下折装置532安装于第三传送部23上方,且可向下运动,以将上方包装纸向下翻折。
具体的,当卷包好包装纸的书刊传送进入第三传送部23后,首先通过压平装置51对其进行压平压实操作,使得包装纸顶部的棱角更加分明、包装质量更佳;然后前侧折纸装置521从第三传送部23的第一端往其第二端方向运动,以使书刊前侧两侧面的包装纸向后折叠,并与书刊两侧壁贴合;接着上折装置531从第三传送部23底部向上运动,以使书刊底端两侧面的包装纸向上折叠,并与书刊两侧壁贴合,下折装置532从第三传送部23顶部向下运动,以使书刊顶端两侧面的包装纸向下折叠,并与书刊两侧壁贴合,当然,上折装置531和下折装置532的折叠顺序也可以反过来,折叠质量和效果均一致;最后书刊继续在第三传送部23内传送并抵达后侧折纸装置522处,后侧折纸装置522在靠近第三传送部23的第二端的两侧边上形成的刚好可以使得书刊通过的过道,以使书刊后端展开的包装纸向前翻折,并与书刊侧壁贴合;至此,则完成了整个包装纸的折叠。包装完成后经第三传送部23传送至扎带机构6内进行捆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书刊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传送部(2)、送纸机构(3)、包纸机构(4)、折纸机构(5)和扎带机构(6);
所述机架(1)呈一字型结构设计;
所述传送部(2)包括第一传送部(21)、第二传送部(22)和第三传送部(23),所述第一传送部(21)呈L型结构设计,且其第一端置于机架(1)外,第二端置于机架(1)内,所述第二传送部(22)和第三传送部(23)均置于机架(1)内,且第二传送部(22)第一端与第一传送部(21)的第二端相接,第二端与第三传送部(23)的第一端相接;
所述送纸机构(3)包括储纸单元(31)、切断单元(32)和送纸单元(33),所述储纸单元(31)安装于机架(1)上,以存储包装纸,所述送纸单元(33)设于机架(1)内,以将包装纸传送至第二传送部(22)处,所述切断单元(32)安装于机架(1)上,且置于送纸单元(33)上方,以将包装纸切断;
所述包纸机构(4)安装在第二传送部(22)旁侧,以将切断单元(32)切断的包装纸卷包于书刊上;
所述折纸机构(5)安装于第三传送部(23)旁侧,以对卷包于书刊上的包装纸进行折叠;
所述扎带机构(6)设置于机架(1)的一端端部,且与第三传送部(23)的第二端相接,以对传送进扎带机构(6)内的书刊进行捆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刊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部(21)包括第三传送带(211)和垂直于第三传送带(211)第一端的滚轮传送带(212),所述第三传送带(211)置于机架(1)外侧,所述滚轮传送带(212)置于机架(1)内;所述滚轮传送带(212)上还设有第一推书装置(7)、第二推书装置(8)和定位装置(9),所述第一推书装置(7)安装于第三传送带(211)的第一端,以将书刊推至滚轮传送带(212)的第二端,所述定位装置(9)安装于机架(1)内,且置于滚轮传送带(212)的第二端处,以限定书刊在滚轮传送带(212)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推书装置(8)安装于机架(1)内,且置于滚轮传送带(212)的第二端远离第二传送部(22)的一侧,以将书刊推入第二传送部(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刊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纸单元(33)包括辅助夹纸装置(331)、第二传送带(332)和限位杆(333),所述第二传送带(332)可转动安装于机架(1)内,以将包装纸传送至第二传送部(22)上,所述辅助夹纸装置(331)可滑动安装于机架(1)内,且置于第二传送带(332)的两侧,以夹取包装纸;所述限位杆(333)安装在第二传送带(332)靠近第二传送部(22)的一端,以辅助第二传送带(332)将包装纸传送入第二传送部(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刊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单元(32)包括固定杆(321)、第一传送带(322)、滑动块(323)和切刀(324),所述固定杆(321)固设于机架(1)内,且置于送纸单元正上方,所述第一传送带(322)可转动连接于固定杆(321)上,所述滑动块(323)可滑动设置于固定杆(321)上,且其一端与第一传送带(322)固定连接,所述切刀(324)固设于滑动块(323)上,第一传送带(322)转动可使滑动块(323)滑动,以使切刀(324)将包装纸切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刊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纸机构(4)包括传动链(41)和传动杆(42),所述传动链(41)设有两件,分别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传送部(22)两侧,且均为环状结构设计,所述传动杆(42)固设于传动链(41)上,传动链(41)转动带动传动杆(42)运动,进而将经切断单元(32)切断的包装纸卷包于书刊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刊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纸机构(5)包括压平装置(51)、侧面折纸装置(52)和上下折纸装置(53),所述压平装置(51)安装于第三传送部(23)的第一端的上端,以将卷包于书刊上的包装纸的顶部压平;所述侧面折纸装置(52)包括前侧折纸装置(521)和后侧折纸装置(522),所述前侧折纸装置(521)活动设置于靠近第三传送部(23)的第一端的一侧,以折叠前方侧面包装纸;所述上下折纸装置(53)包括上折装置(531)和下折装置(532),所述上折装置(531)安装于第三传送部(23)底部,且可向上运动,以将下方包装纸向上翻折,所述下折装置(532)安装于第三传送部(23)上方,且可向下运动,以将上方包装纸向下翻折;所述后侧折纸装置(522)固定安装于靠近第三传送部(23)的第二端的两侧边上,以折叠后方侧面包装纸。
CN201922188424.6U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书刊包装机 Active CN211810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8424.6U CN211810372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书刊包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8424.6U CN211810372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书刊包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0372U true CN211810372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1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88424.6U Active CN211810372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书刊包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03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911A (zh) * 2021-02-20 2021-06-01 广西正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卷自动压边包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911A (zh) * 2021-02-20 2021-06-01 广西正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卷自动压边包装装置
CN112874911B (zh) * 2021-02-20 2024-04-30 广西广投正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卷自动压边包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6486B2 (en) Modular packaging system
CN211996366U (zh) 一种全自动双工位套袋封口包装机
CN110203446B (zh) 一种自动化书籍包装设备
AU20112016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rapping a film around a stack of objects
CN211810372U (zh) 一种书刊包装机
KR101950986B1 (ko) 박스 다중 밴딩 포장장치
CN111071522A (zh) 一种书刊包装机
US3242635A (en) Packaging machine
CN208377144U (zh) 一种枕式大包机
KR20180005829A (ko) 수건 자동포장설비
KR101228238B1 (ko) 박스를 다발로 묶어주기 위한 밴딩기의 박스 이송장치
CN212243931U (zh) 一种卡纸包装设备
CN104494881A (zh) 裹膜机
CN208979203U (zh) 自动化包装装置
JP4874652B2 (ja) 複数本の棒鋼、鋼管の長尺材を予め結束した材料の束の自動梱包装置
CN209973718U (zh) 一种胶订线末端收书码垛装置
CN111071543A (zh) 一种书籍打包机组
CN210971718U (zh) 一种捆包机的进料装置
CN211810449U (zh) 一种书籍打包机组
CN220595414U (zh) 一种卡牌捆扎装置
US4055034A (en)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and packaging stacks of flat superposed sheet articles
CN219728676U (zh) 一种铝单板余边整理捆包装置
CN217575729U (zh) 一种编织袋用多段式捆扎装置
CN116534346B (zh) 一种纸张打包装置
CN217624321U (zh) 一种编织单/套袋用自动捆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