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7153U - 直冷式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冷式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7153U
CN211807153U CN201922423492.6U CN201922423492U CN211807153U CN 211807153 U CN211807153 U CN 211807153U CN 201922423492 U CN201922423492 U CN 201922423492U CN 211807153 U CN211807153 U CN 211807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irculating pipe
temperature control
check valve
te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34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明星
王宏宇
李福建
裴建新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han Cai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shan Cai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han Cai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shan Cai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34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7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7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7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密炼机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冷式温控装置,包括通道、机架和控制器,通道盘设固定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通道中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第四循环管、第五循环管和第六循环管,第五循环管上设有冷却截止阀;第六循环管上设有止回阀。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取消了换热器,采用直接与橡胶生产企业的冷却系统相连通的方式,引进外部优质冷却水,从而大大简化了装置结构,温度控制反应更快。2)在冷却水外排回路与循环回路之间设置了止回阀,利用止回阀的开启压差,实现了只需调节冷却阀一个阀门,即可实现加热和冷却的快速切换,满足了橡胶密炼机的工艺要求。

Description

直冷式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密炼机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冷式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密炼机是橡胶产业企业里的最基本又是关键设备之一,温度控制对密炼机来说十分重要,其对密炼机出胶的质量影响非常大。为了混炼高性能的混炼胶,达到理想的温度控制效果,既提高密炼机的物料混炼效率,又不至于密炼机内的物料在混炼过程中温度过高而发生胶烧现象,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研究。
橡胶密炼机传统的温度控制方法是对密炼机各区段的温度根据混炼过程工艺的要求,通过对温度调节仪表进行温度值设定,并对各区段的循环回水口(或循环出水口)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或热电阻)作为测量值反馈,温度调节仪把设定值和测量值进行比较,使各区段的循环回水温度值控制在其设定温度附近值上下(恒温控制),由于温控装置与密炼机之间连接的循环管路较长,测量与控制间存在较大的信号传输滞后,严重影响密炼机混炼过程温度控制的准确与及时,往往产生温度超调和震荡。
传统的密炼机温度控制方式,由于每区段温度控制基于循环回水温度与其设定温度值进行比较实现恒温温度调节,从密炼机输入电能——机械能——热能(使混炼胶料温度上升)胶料通过热质传递给循环水;当安装于循环回水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循环水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度调节仪输出冷却控制信号,使冷却阀打开,使循环水温度下降,再通过热质传递使胶料温度下降,可以看出这样的温度调节方式,由于热传递因果和时序关系,必将产生严重的温度调节滞后,使温度控制不及时。
申请号为 20182145941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密炼机温度控制装置,包括通道、机架和控制器,通道上分别设置有水泵、换热器、加热器和多道手动阀门,通道盘设固定在机架上,管路通道为三路结构相似的独立通道集成而成。该方案的特点是:各通道的加热或冷却回路上设有多道手动阀门,由于密炼机在温度调节过程中,加热和冷却回路需要经常快速切换,该方案采用手动阀门进行切换,存在调节点多,因此反应慢;同时因使用的阀门数量多,还存在装置故障率高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冷式温控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单通道或多通道温度控制系统中,取消换热器,采用直接与橡胶生产企业的冷却系统相连通的方式,引进外部冷却水,简化装置结构,另外在冷却水外排回路与循环回路之间设置止回阀,只需调节冷却阀一个阀门,即可实现加热和冷却的快速切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技术方案一:直冷式温控装置,包括通道、机架和控制器,所述通道盘设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中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第四循环管、第五循环管和第六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接在冷却水进水总管与第一三通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连接在第一三通与加热器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三循环管连接在加热器出水口与冷却区进水口之间;所述第四循环管连接在冷却区出水口与第二三通之间;所述第五循环管连接在第二三通与冷却水出水总管之间,所述第五循环管上设有冷却截止阀;所述第六循环管连接在第二三通与第一三通之间,所述第六循环管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进口朝向第二三通。
所述冷却区分别为混炼室侧壁、转子或排料门中的任一处。
技术方案二:直冷式温控装置,包括通道、机架和控制器,所述通道盘设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通道包括彼此独立的三个子通道,三个子通道共用冷却水进水总管和冷却水出水总管,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子通道中均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第四循环管、第五循环管和第六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接在冷却水进水总管与第一三通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连接在第一三通与加热器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三循环管连接在加热器出水口与冷却区进水口之间;所述第四循环管连接在冷却区出水口与第二三通之间;所述第五循环管连接在第二三通与冷却水出水总管之间,所述第五循环管上设有冷却截止阀;所述第六循环管连接在第二三通与第一三通之间,所述第六循环管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进口朝向第二三通;与所述三个子通道相对应的冷却区分别是混炼室侧壁、转子和排料门。
三个所述子通道的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大小按比例配置。
所述止回阀为升降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或蝶式止回阀中的任一种。
所述第一三通和/或第二三通为三通管件或管管T形组合焊缝。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取消了换热器,采用直接与橡胶生产企业的冷却系统相连通的方式,引进外部优质冷却水,从而大大简化了装置结构,温度控制反应更快。2)在冷却水外排回路与循环加热回路之间设置了止回阀,利用止回阀的开启压差,实现了只需调节冷却截止阀一个阀门,即可实现加热和冷却的快速切换,满足了橡胶密炼机的工艺要求。3)可将多个子通道组合设置,其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按比例配置,在保证生产工艺的前提下,能实现快速、有效地控制密炼机温度。4)与智能仪表相联锁,有利于实现橡胶密炼机关键冷却区域温度的远程自动化控制或本地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通道配置原理示意图,表示一个流道的正常工作状态,冷却阀关闭,箭头方向为管道内水的流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通道配置原理示意图,表示一个流道的冷却区内温度超标时,冷却阀截止阀开启,箭头方向为管道内水的流向。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表示三个子流道的组合结构。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中:1-第一循环管、2-第二循环管、3-第三循环管、4-第四循环管、5-第五循环管、6-第六循环管、7-冷却水进水总管、8-第一三通、9-加热器、10-水泵、11-冷却区、12-第二三通、13-冷却水出水总管、14-冷却截止阀、15-止回阀、16-温度传感器、18-机架、19-控制器、20-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通道配置原理示意图,通道中包括第一循环管1、第二循环管2、第三循环管3、第四循环管4、第五循环管5和第六循环管6,第一循环管1连接在冷却水进水总管7与第一三通8之间,冷却水进水总管7直接与橡胶生产企业的冷却系统相连通,第二循环管2连接在第一三通8与加热器9进水口之间,第二循环管2上设有水泵10;第三循环管3连接在加热器9出水口与冷却区11进水口之间;第四循环管4连接在冷却区11出水口与第二三通12之间;第五循环管5连接在第二三通12与冷却水出水总管13之间,冷却水出水总管13也与橡胶生产企业的冷却系统相连通,实现冷却水的循环,第五循环管5上设有冷却截止阀14;第六循环管6连接在第二三通12与第一三通8之间,第六循环管6上设有止回阀15,止回阀15的进口朝向第二三通12。第四循环管4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6。当冷却截止阀14开启时,该通道可实现向冷却区11内打入冷却水,从冷却区11流出的冷却水经冷却截止阀14流进冷却水出水总管13排出,此回路可实现冷却区11的冷却。止回阀15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属自动阀类,当进口压力大于阀瓣重量及其流动阻力之和时,阀门被开启。本实用新型借助止回阀的开启压差特性,当冷却截止阀14开启时,止回阀不导通,实现对冷却区的连续冷却,满足橡胶密炼机的工艺温度要求。
而当冷却截止阀14关闭时,第六循环管6内压力大于止回阀15的开启压力,止回阀15被开启,从冷却区11流出的冷却水经止回阀15返回水泵10的进水口,经加热器9加热后再进入冷却区11,从而实现对冷却区的循环升温,满足橡胶密炼机的工艺温度要求。
见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直冷式温控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包括彼此独立的三个子通道,三个子通道共用冷却水进水总管7(管道A)和冷却水出水总管13(管道B),冷却水进水总管7和冷却水出水总管13均位于机架18的靠上位置,机架18和控制器19,盘设固定在机架18上,控制器19位于机架18的一侧,管道(D1/D2/E1/E2/F1/F2)分别连接混炼室侧壁、转子和排料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三路子通道的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大小按比例配置。通径比例优选一为混炼室侧壁通道:转子通道:排料门通道=DN65:DN50:DN40。通径比例优选二为混炼室侧壁通道:转子通道:排料门通道=DN50:DN50:DN40。
上述实施例中,止回阀为升降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或蝶式止回阀中的任一种均可。冷却截止阀为蝶阀、球阀或闸板阀中的任一种均可。冷却截止阀为手动、电驱动或气压驱动均可。均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保证生产工艺的前提下,能实现快速、有效地控制密炼机温度,满足橡胶密炼机的工艺要求。第一三通8和第二三通12均为管管T形组合焊缝,具有流体阻值低的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而选取的具体实例,但不应该限制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种种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直冷式温控装置,包括通道、机架和控制器,所述通道盘设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中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第四循环管、第五循环管和第六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接在冷却水进水总管与第一三通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连接在第一三通与加热器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三循环管连接在加热器出水口与冷却区进水口之间;所述第四循环管连接在冷却区出水口与第二三通之间;所述第五循环管连接在第二三通与冷却水出水总管之间,所述第五循环管上设有冷却截止阀;所述第六循环管连接在第二三通与第一三通之间,所述第六循环管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进口朝向第二三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分别为混炼室侧壁、转子或排料门中的任一处。
3.直冷式温控装置,包括通道、机架和控制器,所述通道盘设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通道包括彼此独立的三个子通道,三个子通道共用冷却水进水总管和冷却水出水总管,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子通道中均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第四循环管、第五循环管和第六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接在冷却水进水总管与第一三通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连接在第一三通与加热器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三循环管连接在加热器出水口与冷却区进水口之间;所述第四循环管连接在冷却区出水口与第二三通之间;所述第五循环管连接在第二三通与冷却水出水总管之间,所述第五循环管上设有冷却截止阀;所述第六循环管连接在第二三通与第一三通之间,所述第六循环管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进口朝向第二三通;与所述三个子通道相对应的冷却区分别是混炼室侧壁、转子和排料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冷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子通道的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大小按比例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直冷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为升降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或蝶式止回阀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直冷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和/或第二三通为三通管件或管管T形组合焊缝。
CN201922423492.6U 2019-12-30 2019-12-30 直冷式温控装置 Active CN211807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3492.6U CN211807153U (zh) 2019-12-30 2019-12-30 直冷式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3492.6U CN211807153U (zh) 2019-12-30 2019-12-30 直冷式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7153U true CN21180715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7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3492.6U Active CN211807153U (zh) 2019-12-30 2019-12-30 直冷式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7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1782A (zh) 一种桌面型自供水热交换器性能测试装置
CN101799189A (zh) 换热机组二级网系统混水调节方法及装置
CN211807153U (zh) 直冷式温控装置
CN209540985U (zh) 混水换热供热系统
CN110530074B (zh) 一种六通阀、基于六通阀的热交换系统及其热交换方法
WO2024041068A1 (zh) 发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9026969U (zh) 一种热泵机组的水路控制系统
US10288317B2 (en) Flow controller and a hot water appliance provided therewith
CN109227996B (zh) 橡胶密炼机冷却水流量比例温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515573U (zh) 一种采暖散热器热工性能检测水温、流量控制系统
CN208205290U (zh) 一种能源梯级利用的三管制中央空调水系统
CN109812868A (zh) 一种制热量和制冷量相接近的四管制风机盘管
CN209050890U (zh) 橡胶密炼机温度控制装置
CN201615718U (zh) 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双流路热交换装置
CN207936495U (zh) 相变热水器
CN217109750U (zh)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CN2757192Y (zh) 智能型供水温度调节装置
CN208000071U (zh) 一种抽提进料换热系统
CN218440787U (zh) 一种循环混水装置
CN209406318U (zh) 一种减水剂反应釜
CN110823616A (zh) 一种桌面型自供水热交换器性能测试装置
CN201599456U (zh) 衡压式恒温阀总成
CN220524251U (zh) 一种空调及其调温系统
CN110173622A (zh) 换向式气化器
CN214000107U (zh) 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