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9750U -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9750U
CN217109750U CN202220261921.3U CN202220261921U CN217109750U CN 217109750 U CN217109750 U CN 217109750U CN 202220261921 U CN202220261921 U CN 202220261921U CN 217109750 U CN217109750 U CN 217109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valve
pipeline
sourc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19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松
於君标
金国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unhui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unhui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unhui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unhui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19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9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9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9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包括换热装置、混合阀、泵一、第一路介质出口、第二路介质出口、第一路介质回口、第二路介质回口,换热装置内可流通源介质,第一路介质回口、泵一、换热装置和第一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第一路介质,第二路介质回口、泵一、换热装置、混合阀和第二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第二路介质,混合阀安装于换热装置和第二路介质出口之间的管路,换热装置和泵一之间的管路通过管路三连通混合阀。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热源侧连接多元化,适应性强,且可双温出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中,对于热源水的二次处理,一般采用泵站的方式。但泵站往往功能单一,只能单温出水;而对于系统来说,一般至少需要提供2种水,故通常采用并联多个泵站的方式处理,且只能同压同介质处理。泵站外所需的连接,由经销商在系统末端或前端拼凑搭建,既不专业,也不可靠,例如不同热源的连接,有待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热源侧连接多元化,适应性强,且可双温出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包括换热装置、混合阀、泵一、第一路介质出口、第二路介质出口、第一路介质回口、第二路介质回口,所述换热装置内可流通源介质,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泵一、换热装置和第一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在换热装置内进行热交换的第一路介质,所述第二路介质回口、泵一、换热装置、混合阀和第二路介质出口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在换热装置内进行热交换的第二路介质,所述混合阀安装于换热装置和第二路介质出口之间的管路,所述换热装置和泵一之间的管路通过管路三连通混合阀。
还包括开关阀一和开关阀二,所述换热装置和第一路介质出口之间通过管路四连通,所述换热装置和第二路介质出口之间通过管路二连通,所述开关阀一安装于管路四,所述开关阀二安装于管路二。
所述泵一的输出端安装有接管,所述接管通过管路一连通换热装置,所述接管通过管路三连通混合阀。
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通过膨胀水箱接管连通泵一的进水端。
所述源介质为热源或冷源,所述第一路介质、第二路介质和源介质均为介质水,所述混合阀为混水阀,所述管路三内可流通回流介质,所述回流介质为第一路介质和/或第二路介质。
所述第一路介质和第二路介质可以任意择一流通或两者均流通。
还包括介质回管,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和第二路介质回口均连通于介质回管,所述介质回管设有补水阀和补水管,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第二路介质回口与补水管通过补水阀控制连通或隔断。
所述换热装置为通阀,所述通阀包括源介质进口、源介质回口,通阀通过管路一连通泵一,通阀通过管路二连通第二路介质出口,通阀通过管路四连通第一路介质出口,所述源介质进口、源介质回口、管路一、管路二、管路四相互连通。
所述换热装置为板换,所述板换安装有阀一和阀二,所述阀一包括下阀一和上阀一,所述阀二包括下阀二和调节阀一,所述下阀一和下阀二通过板换连通,所述上阀一和调节阀一通过板换连通,所述上阀一包括源介质进口,所述调节阀一包括源介质回口,所述源介质进口、上阀一、板换、调节阀一、源介质回口形成可供源介质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泵一、下阀二、下阀一和第一路介质出口形成可供第一路介质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二路介质回口、泵一、下阀二、下阀一、混合阀和第二路介质出口形成可供第二路介质流通的通道。
还包括泵二、引出管、引出口一、引出口二,所述泵二的一端与源介质进口、源介质回口择一进行连通,泵二的另一端连通引出口一,所述引出口二通过引出管连通源介质进口和源介质回口中的剩余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不仅具备泵站现有功能,当使用板换时还能对热源/冷源进行二次处理,且可以同时双温出水,相当于2个泵站的结合,可适用多种热源/冷源,可同压同介质直接相连,可不同压不同介质通过板换相连,产品用途范围广,适应性强,功能更集成,且专业、安全、可靠。
二、通过两个电动球阀分别控制,可实现双温独立出水或同时出水。
三、通过混合阀、管路三,使得双温水路可出不同温度的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在供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在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2在供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在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实施例3在供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在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中:板换1、源介质进口11、源介质回口12、通阀13、阀一2、下阀一21、上阀一22、阀二3、下阀二31、调节阀一32、介质回管4、第一路介质回口41、第二路介质回口42、补水阀43、补水管44、第一路介质出口5、第二路介质出口51、开关阀一52、开关阀二53、混合阀54、管路二55、管路四56、泵一6、接管61、管路一62、管路三63、膨胀水箱7、膨胀水箱接管71、泵二8、引出管81、引出口一82、引出口二83、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回流介质92、源介质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包括换热装置、混合阀54、泵一6、第一路介质出口5、第二路介质出口51、第一路介质回口41、第二路介质回口42、介质回管4、膨胀水箱7、开关阀一52和开关阀二53,所述换热装置内可流通源介质93,所述换热装置为通阀13,所述通阀13包括与其连通的源介质进口11、源介质回口12,源介质93从源介质进口11进入,从源介质回口12流回,如此打循环。
通阀13通过管路一62连通泵一6,通阀13通过管路二55连通第二路介质出口51(管路二55特指连通通阀13与第二路介质出口51的所有管路,开关阀二53和混合阀54均安装于该管路),即开关阀二53安装于管路二55,通阀13通过管路四56连通第一路介质出口5(管路四56特指连通通阀13与第一路介质出口5的所有管路,开关阀一52安装于该管路),即所述开关阀一52安装于管路四56,所述源介质进口11、源介质回口12、管路一62、管路二55、管路四56相互连通。
参照图1,通阀13为五通阀,具备相互连通的5个接口。源介质进口11、源介质回口12位于通阀13的上端,通阀13连通管路一62、管路二55的接口位于下端,通阀13连通管路四56的接口位于左侧端。
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41、泵一6、通阀13、开关阀一52和第一路介质出口5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93在通阀13内进行热交换的第一路介质9(第一路介质9和源介质93直接混在一起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路介质回口42、泵一6、通阀13、开关阀二53、混合阀54和第二路介质出口51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93在通阀13内进行热交换的第二路介质91(第二路介质91和源介质93直接混在一起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和源介质93均为介质水。本实施例中,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和源介质93必须为同一种介质,因为三者处于同一个循环系统中,要混用。
开关阀二53、开关阀一52均为电动球阀,电动球阀只能执行开或关的操作,通过两个电动球阀,两路介质可以独立控制。
所述混合阀54安装于通阀13和第二路介质出口51之间的管路,所述混合阀54为混水阀,所述通阀13和泵一6之间的管路通过管路三63连通混合阀54。所述管路三63内可流通回流介质92,所述回流介质92为第一路介质9和/或第二路介质91。当只有第一路介质9使用时,回流介质92为第一路介质9;当只有第二路介质91使用时,回流介质92为第二路介质91;当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同时使用时,回流介质92为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的混合物。
用于将经过通阀13后的第二路介质91与用户使用后通过泵一6回流的回流介质92进行混合,使得第二路介质91的温度与第一路介质9的温度有所不同,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混合阀54的开度可调,即可对第二路介质91的温度进行调节。
所述泵一6的输出端安装有接管61,所述接管61通过管路一62连通通阀13,所述接管61通过管路三63连通混合阀54。
所述膨胀水箱7通过膨胀水箱接管71连通泵一6的进水端。在采暖模式下,采暖水温度升高膨胀时可流向膨胀水箱7,此为现有技术。
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41和第二路介质回口42均连通于介质回管4,所述介质回管4设有补水阀43和补水管44,补水管44连接外部生活用水的水路,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41、第二路介质回口42与补水管44通过补水阀43控制连通或隔断。当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有所损失时,开启补水阀43将外部生活用水从补水管44引入第一路介质回口41和第二路介质回口42。
所述源介质93为热源或冷源,所述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可以任意择一流通或两者均流通。
如图2所示为供热模式,源介质93为热源,回流介质92用虚线表示,在源介质93、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中,黑色细实线代表低温,黑色粗实线代表高温(此处的低温和高温是相对的,只表示高温的温度高于低温的温度),回流介质92是黑色细虚线,也代表低温。以通阀13为分界线,因为在通阀13处混合完成了热交换,温度有了变化,原本进入通阀13的温度较高的热源经过通阀13后温度降低,原本进入通阀13的温度较低的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经过通阀13后温度升高。回流介质92通过混合阀54和第二路介质91混合,使得从混合阀54出来的第二路介质91温度降低(回流介质92的温度低于未经过混合阀54时的第二路介质91的温度),因此,第一路介质9的温度高于第二路介质91。通过混合阀54、管路三63的设置,使得2个水路(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可同时不同温度出水。第一路介质9可用于供热系统高温暖气片,第二路介质91可用于低温地暖,且两者可以同时供应。根据第二路介质出口51处的温度探头反馈,超温则关闭开关阀二53。
如图3所示为制冷模式,源介质93为冷源,冷源的工作原理和方式与热源相同。回流介质92用虚线表示,在源介质93、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中,黑色细实线代表低温,黑色粗实线代表高温(此处的低温和高温是相对的,只表示高温的温度高于低温的温度),回流介质92是黑色粗虚线,也代表高温。以通阀13为分界线,因为在通阀13处混合完成了热交换,温度有了变化,原本进入通阀13的温度较低的冷源经过通阀13后温度升高,原本进入通阀13的温度较高的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经过通阀13后温度降低。回流介质92通过混合阀54和第二路介质91混合,使得从混合阀54出来的第二路介质91温度升高(回流介质92的温度高于未经过混合阀54时的第二路介质91的温度),因此,第一路介质9的温度低于第二路介质91的温度。通过混合阀54、管路三63的设置,使得2个水路(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可同时不同温度出水。第一路介质9可用于制冷风机盘管,第二路介质91可用于地暖调温,且两者可以同时供应。
本实施例适用同压系统(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源介质93压力相同),热源/冷源自带动力,该实施例热交换直接进行。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板换1,板换1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水平换热的板换,板换1具备4个接口,如图4所示,分别为左上口、左下口、右上口、右下口,这是板换的现有技术。
所述板换1安装有阀一2和阀二3,所述阀一2包括下阀一21和上阀一22,下阀一21和上阀一22均是直通型阀,不具备调节和开关功能。
所述阀二3包括下阀二31和调节阀一32,下阀二31是直通型阀,调节阀一32为步进调节阀,可以调节控制一次侧源介质93的流量进而控温。
所述下阀一21和下阀二31通过板换1连通,所述上阀一22和调节阀一32通过板换1连通,上阀一22连通板换1的左上口,下阀一21连通板换1的左下口,调节阀一32连通板换1的右上口,下阀二31连通板换1的右下口。其中板换1的左上口和右上口形成通路供源介质93流通,板换1的左下口和右下口形成通路供第一路介质9和/或第二路介质91流通。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与源介质93在板换1内完成热交换。所述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和源介质93均为介质水。本实施例中,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必须为同一种介质,因为两者可能会混用。源介质93可以是与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不一样的介质,因为通过板换1进行隔绝。
所述上阀一22包括源介质进口11,源介质进口11与板换1的左上口连通,所述调节阀一32包括源介质回口12,源介质回口12通过调节阀一32内部调节机构与板换1的右上口连通,因此可通过调节阀一32调节源介质93的流量。源介质93从源介质进口11进入,从源介质回口12流回,如此打循环。
所述源介质进口11、上阀一22、板换1、调节阀一32、源介质回口12形成可供源介质93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41、泵一6、下阀二31、下阀一21和第一路介质出口5形成可供第一路介质9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二路介质回口42、泵一6、下阀二31、下阀一21、混合阀54和第二路介质出口51形成可供第二路介质91流通的通道。
图5、图6分别是实施例2的供热、制冷模式,该两种模式的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通过一次侧的调节阀一32,控制第一路介质9的温度上限,且以该上限温度作为正常工作温度,通过第一路介质出口5处的温度探头,对开关阀一52实施关闭或开启,超温则关闭开关阀一52。
本实施例适用不同压或不同介质(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与源介质93可以是不同压力和不同介质,因为有板换1隔离,但当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同时使用时,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要保持同压力和同介质),热源/冷源自带动力,通过板换1换热。
实施例3:
如图7-9所示,实施例3为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的改进,增加了泵二8、引出管81、引出口一82、引出口二83,所述泵二8的一端与源介质进口11、源介质回口12择一进行连通,泵二8的另一端连通引出口一82,所述引出口二83通过引出管81连通源介质进口11和源介质回口12中的剩余一个。
本实施例中,泵二8的一端与源介质进口11连通,引出口二83通过引出管81连通源介质回口12。引出口一82和引出口二8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方便安装时的连接。
图8、图9分别是实施例3的供热、制冷模式,该两种模式的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适用不同压或不同介质(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与源介质93可以是不同压力和不同介质,因为有板换1隔离,但当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同时使用时,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要保持同压力和同介质),热源/冷源无动力,由泵二8提供一次侧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装置、混合阀(54)、泵一(6)、第一路介质出口(5)、第二路介质出口(51)、第一路介质回口(41)、第二路介质回口(42),所述换热装置内可流通源介质(93),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41)、泵一(6)、换热装置和第一路介质出口(5)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93)在换热装置内进行热交换的第一路介质(9),所述第二路介质回口(42)、泵一(6)、换热装置、混合阀(54)和第二路介质出口(51)形成的管路内可流通与源介质(93)在换热装置内进行热交换的第二路介质(91),所述混合阀(54)安装于换热装置和第二路介质出口(51)之间的管路,所述换热装置和泵一(6)之间的管路通过管路三(63)连通混合阀(5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阀一(52)和开关阀二(53),所述换热装置和第一路介质出口(5)之间通过管路四(56)连通,所述换热装置和第二路介质出口(51)之间通过管路二(55)连通,所述开关阀一(52)安装于管路四(56),所述开关阀二(53)安装于管路二(5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一(6)的输出端安装有接管(61),所述接管(61)通过管路一(62)连通换热装置,所述接管(61)通过管路三(63)连通混合阀(5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水箱(7),所述膨胀水箱(7)通过膨胀水箱接管(71)连通泵一(6)的进水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介质(93)为热源或冷源,所述第一路介质(9)、第二路介质(91)和源介质(93)均为介质水,所述混合阀(54)为混水阀,所述管路三(63)内可流通回流介质(92),所述回流介质(92)为第一路介质(9)和/或第二路介质(9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介质(9)和第二路介质(91)可以任意择一流通或两者均流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回管(4),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41)和第二路介质回口(42)均连通于介质回管(4),所述介质回管(4)设有补水阀(43)和补水管(44),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41)、第二路介质回口(42)与补水管(44)通过补水阀(43)控制连通或隔断。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通阀(13),所述通阀(13)包括源介质进口(11)、源介质回口(12),通阀(13)通过管路一(62)连通泵一(6),通阀(13)通过管路二(55)连通第二路介质出口(51),通阀(13)通过管路四(56)连通第一路介质出口(5),所述源介质进口(11)、源介质回口(12)、管路一(62)、管路二(55)、管路四(56)相互连通。
9.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板换(1),所述板换(1)安装有阀一(2)和阀二(3),所述阀一(2)包括下阀一(21)和上阀一(22),所述阀二(3)包括下阀二(31)和调节阀一(32),所述下阀一(21)和下阀二(31)通过板换(1)连通,所述上阀一(22)和调节阀一(32)通过板换(1)连通,所述上阀一(22)包括源介质进口(11),所述调节阀一(32)包括源介质回口(12),所述源介质进口(11)、上阀一(22)、板换(1)、调节阀一(32)、源介质回口(12)形成可供源介质(93)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一路介质回口(41)、泵一(6)、下阀二(31)、下阀一(21)和第一路介质出口(5)形成可供第一路介质(9)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二路介质回口(42)、泵一(6)、下阀二(31)、下阀一(21)、混合阀(54)和第二路介质出口(51)形成可供第二路介质(91)流通的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二(8)、引出管(81)、引出口一(82)、引出口二(83),所述泵二(8)的一端与源介质进口(11)、源介质回口(12)择一进行连通,泵二(8)的另一端连通引出口一(82),所述引出口二(83)通过引出管(81)连通源介质进口(11)和源介质回口(12)中的剩余一个。
CN202220261921.3U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Active CN217109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1921.3U CN217109750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1921.3U CN217109750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9750U true CN217109750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1921.3U Active CN217109750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9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9189A (zh) 换热机组二级网系统混水调节方法及装置
CN217109750U (zh) 一种用于两联供水控中心
CN203549975U (zh) 一种隔离换热装置
CN109458311B (zh) 一种水冷系统及其水温控制方法、三通阀及其控制方法
CN216694062U (zh) 制冷装置、热水系统及净水系统
CN112032999A (zh) 燃气采暖设备及采暖供热水系统
CN217330286U (zh) 制冷装置及可调温净水系统
CN216814687U (zh) 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
CN113108499A (zh) 制冷装置、热水系统及净水系统
CN113719888B (zh) 一种集中热源用采暖卫浴水控中心
CN113124559A (zh) 一种便于洗浴和采暖同时运行的壁挂炉控制系统
CN112611015A (zh) 一种水路系统、换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22378A (zh) 一种单源三温联供冷暖输配系统
CN220958912U (zh) 一种储水式热水系统
KR101876515B1 (ko) 난방수 순환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난방수 공급방법
CN218844425U (zh) 冷却液侧排气装置、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9366892U (zh) 一种混水阀及加热装置
CN217081365U (zh) 油冷器、换热系统及车辆
CN218599856U (zh) 一种空调热水机
CN103968441A (zh) 一种多模容积式换热系统及其换热处理方法
CN214949487U (zh) 地热系统和辐射空调系统的集成控制装置
CN217329937U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216770291U (zh) 换热机构、换热系统
CN220135779U (zh) 联供水力模块和多能源热水系统
CN118066712A (zh) 燃气采暖热水设备、采暖供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