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4876U - 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4876U
CN211804876U CN202020477816.4U CN202020477816U CN211804876U CN 211804876 U CN211804876 U CN 211804876U CN 202020477816 U CN202020477816 U CN 202020477816U CN 211804876 U CN211804876 U CN 211804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hole
head
extrusion
steer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78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zhou Tongying Allo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zhou Tongying Allo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zhou Tongying Allo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zhou Tongying Allo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78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4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4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4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内胀夹具,具体涉及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该内胀夹具由装配管、连接座、定位座和内胀头构成,装配管的一端端头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一侧的装配管上套装有定位座;装配管的另一端端头螺纹安装有内胀头。该内胀夹具通过内胀头配合定位座保证同轴度;同时通过气源驱动内胀头工作,使装夹简便,且通过进气阀控制内胀头的夹持力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解决了现有夹具装夹繁琐,夹持力度不能计量,且不能保证同轴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内胀夹具,具体涉及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背景技术
转向器壳体由中心管、支承座和安装座构成,中心管的一端端头设置有支承座,中心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和支承座的端面中心分别设置有中心通孔,安装座和支承座的中心通孔分别与中心管的中心孔连通。
转向器壳体在装夹时,需保持与车床转盘的同轴度,同轴度较低时,转向器壳体在加工壳体圆周过程中,转向器壳体转动过程中易跳动,而使转向器壳体加工过程中转向器壳体的轴心偏移,使转向器壳体一侧壁较厚而另一侧壁较薄而易影响成品质量。现有的转向器壳体夹具,如三爪卡盘,在使用时,三爪卡盘的三个卡爪同步动作,而将工件固定在三爪卡盘中心,但转向器壳体为异形件,所以三爪卡盘在对转向器壳体装夹时,不易使转向器壳体的轴心与三爪卡盘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即不易保证转向器壳体与三爪卡盘的同轴度;同时三爪卡盘通过扳手拧紧,装夹过程中较为繁琐,且夹持力度凭人的感觉控制,夹持力不能有效计量,夹持力度过大时工件易变形,夹持力过小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易晃动而产生加工误差,因此有必要对其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装夹简便,能有效控制夹持力,且能保证转向器壳体同轴度的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它由装配管、连接座、定位座和内胀头构成,其特征在于:装配管的一端端头设置有法兰盘,装配管的端头通过法兰盘和固定螺栓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与装配管密封连接;连接座一侧的装配管圆周上通过固定螺栓套装有定位座;装配管的另一端端头螺纹安装有内胀头。
所述的内胀头由内胀壳体、挤压活塞、限位端盖和限位环构成,内胀壳体呈圆筒状,内胀壳体内插装有挤压活塞,挤压活塞一侧的内胀壳体端口上通过固定螺栓装有限位端盖;挤压活塞另一侧内胀壳体端口内壁上螺纹安装有限位环;所述的内胀壳体与装配管螺纹连接,内胀壳体的中心孔与装配管的中心孔连通。
所述的内胀壳体上均布有胀接板,胀接板之间间歇抵靠连接;胀接板内侧的内胀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与胀接板间歇抵靠连接。
所述的胀接板呈圆弧状,胀接板内侧中部设置有挤压块,胀接板的底端设置有防裂孔。
所述的挤压块的内侧端面呈坡面状。
所述的挤压块和安装杆的顶部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装有复位拉簧。
所述的挤压活塞由活塞板、支撑杆和挤压头构成,活塞板上通过支撑杆装有挤压头。
所述的挤压头呈圆锥形,挤压头的圆周面与安装杆滑动连接,挤压头的端头与挤压块滑动抵靠连接。
所述的活塞板与内胀壳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的限位端盖呈碗状,限位端盖上与安装杆对应状设置有安装块,限位端盖通过安装块和固定螺栓与安装杆固定连接;限位端盖中心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的定位座呈阶梯状。
所述的连接座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与装配管的中心孔连通,中心通孔上螺纹安装有连接塞。
所述的连接塞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一侧的连接塞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的进气孔和泄压孔分别与中心通孔连通。
所述的进气孔上通过连接管装有进气阀,进气孔通过进气阀和连接管与气源连接。
所述的泄压孔上通过连接管装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通过内胀头配合定位座对转向器壳体(工件)的两端固定,并保证同轴度,由此保证加工精度和成品质量;同时通过进气阀和泄压阀向内胀头中进气而驱动内胀头工作,使装夹简便,且通过进气阀控制内胀头中气体压力而控制内胀头的夹持力,使内胀头的夹持力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解决了现有夹具装夹繁琐,夹持力度不能计量,且不能保证同轴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挤压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装配管,2、连接座,3、定位座,4、法兰盘,5、固定螺栓,6、中心通孔,7、连接塞,8、进气孔,9、泄压孔,10、进气阀,11、泄压阀,12、内胀壳体,13、通气孔,14、限位端盖,15、限位环,16、胀接板,17、挤压块,18、防裂孔,19、安装杆,20、安装槽,21、复位拉簧,22、活塞板,23、支撑杆,24、挤压头,25、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由装配管1、连接座2、定位座3和内胀头构成,装配管1的一端端头设置有法兰盘4,装配管1的端头通过法兰盘4和固定螺栓5装有连接座2,连接座2通过法兰盘4与装配管1密封连接,连接座2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孔6,中心通孔6与装配管1的中心孔连通;中心通孔6上螺纹安装有连接塞7,连接塞7上设置有进气孔8,进气孔8一侧的连接塞7上设置有泄压孔9,进气孔8和泄压孔9分别与中心通孔6连通;进气孔8上通过连接管装有进气阀10,进气孔8通过进气阀10和连接管与气源连接,装配管1的中心管内设置有压力探头,压力探头与进气阀10连接,通过压力探头的反馈控制进气阀10,通过进气阀10能向连接座2的中心通孔6及装配管1的中心孔中进气,使连接座2的中心通孔6及装配管1的中心孔中的气体压力与气源压力一致,同时通过进气阀10能控制连接座2的中心通孔6及装配管1的中心孔中气体压力大小,并保持连接座2的中心通孔6及装配管1的中心孔中气体压力;泄压孔9上通过连接管装有泄压阀11,通过泄压阀11能快速泄放连接座2的中心通孔6及装配管1的中心孔中的气体。
连接座2一侧的装配管1圆周上套装有定位座3,定位座3呈阶梯状,定位座3通过固定螺栓5与装配管1的法兰盘4连接,定位座3的外形及尺寸与工件的支承座中心孔一致,工作时工件的支承座中心孔插装在定位座3上,进而对转向器壳体的工件端头定位。
装配管1的另一端端头螺纹安装有内胀头,内胀头由内胀壳体12、挤压活塞、限位端盖14和限位环15构成,内胀壳体12呈圆筒状,内胀壳体12上均布有胀接板16,胀接板16呈圆弧状,胀接板16之间间歇抵靠连接,工作时,胀接板16能向外侧弯曲偏移,进而与工件的安装座的中心孔胀接而固定工件的安装座,配合定位座3将工件两端固定而将工件固定;胀接板16内侧中部设置有挤压块17,挤压块17的内侧端面呈坡面状,挤压块17的作用是工作时,推动胀接板16向外侧偏移;胀接板16的底端设置有防裂孔18,由于防裂孔的边缘是圆弧形的,因此能有效的降低胀接板16弯曲偏移时胀接板16底端处应力集中的程度,从而防止胀接板16弯曲偏移时胀接板16与内胀壳体12撕裂;胀接板16内侧的内胀壳体12上设置有安装杆19,安装杆19与胀接板16间歇抵靠连接;安装杆19和挤压块17的顶部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槽20,安装槽20内装有复位拉簧21,复位拉簧21的作用是胀接板16复位时,复位拉簧21的弹力配合胀接板16自身弹力使胀接板16复位;复位弹簧21本身较细且安装槽20本身较宽和较深,胀接板16向外侧偏移时复位拉簧21不会受到挤压块17和安装杆19的剪切力,而不会使复位拉簧21因挤压块17和安装杆19的剪切力损坏。内胀壳体12内插装有挤压活塞,挤压活塞由活塞板22、支撑杆23和挤压头24构成,活塞板22上设置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的端头设置有挤压头24,挤压头24呈圆锥形,挤压头24的端头与挤压块17滑动抵靠连接,工作时,通过挤压头24挤压挤压块17,使挤压块17向外侧偏移;挤压头24的圆周面与安装杆19滑动连接,通过安装杆19限制挤压头24的位置,使安装杆19只能沿着内胀壳体12的轴向运动,而不会发生径向上的偏移,由此保证挤压头24挤压挤压块17时使挤压块17能同步向外偏移且偏移量一致;活塞板22与内胀壳体12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挤压活塞一侧的内胀壳体12端口上通过固定螺栓5装有限位端盖14,限位端盖14呈碗状,限位端盖14上与安装杆19对应状设置有安装块25,限位端盖14通过安装块25和固定螺栓5与安装杆19固定连接,限位端盖14的作用是限制挤压活塞的行程防止挤压头24位移过多而与安装杆19和挤压块17脱离;限位端盖14中心设置有通气孔13,通气孔13的作用是防止挤压头24与限位端盖14之间形成密闭空间,进而阻碍挤压活塞的运动,同时通过通气孔13能向内胀壳体12内注入润滑油脂,使活塞板22与内胀壳体12之间、挤压头24与安装杆19之间和挤压头24与挤压块17之间保持润滑。挤压活塞另一侧内胀壳体12端口内壁上螺纹安装有限位环15,限位环15的作用是配合限位端盖14限制挤压活塞的位置,使挤压活塞始终处于内胀壳体12内;内胀壳体12与装配管1螺纹连接,内胀壳体12的中心孔与装配管1的中心孔连通。
该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与车床装配时,将连接座2通过螺栓与车床的转盘固定连接,进而通过车床带动连接座2转动。
该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装夹工件时,将工件的支承座中心孔由内胀头处套入,使工件支承座中心孔插装在定位座3上,并使工件的安装座中心孔套装在内胀头上;工件的安装座中心孔套装在内胀头上后,确保泄压阀11关闭,并打开进气阀10,通过气源依次增大中心通孔6、装配管1的中心孔和内胀壳体12中的气体压力,通过进气阀10控制装配管1中心孔内的气体压力,进而控制内胀壳体12中的气体压力,使内胀壳体12中的气体压力大小适宜且压力恒定,内胀壳体12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高压气体通过挤压活塞的活塞板22推动挤压头24向限位端盖14一侧运动,挤压头24向限位端盖14一侧运动过程中,逐渐同时挤压各个挤压块17,使各个挤压块17在挤压头24的作用下同步向外侧偏移且偏移量一致,进而通过挤压块17带动胀接板16端头同步向外侧偏移且偏移量一致,胀接板16向外侧偏移的过程中,逐渐各个胀接板16与工件安装座的中心孔接触并挤压,胀接板16挤压工件安装座中心孔时,由于挤压块17带动胀接板16端头同步向外侧偏移且偏移量一致使工件安装座中心孔的轴心与内胀头的轴心一致,同时配合定位座3使工件两端的轴心均与该夹具的轴心一致,由此能有效保证工件与夹具的同轴度,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跳动,进而使工件的轴心不会偏移;胀接板16挤压工件安装座的中心孔的过程中,通过胀接片16与工件安装座中心孔内壁的挤压力和摩擦力同时配合定位座3将工件两端端头固定,由此将工件固定在该夹具上;胀接板16挤压工件安装座的中心孔的过程中由于内胀壳体12内的气体压力恒定,由此高压气体对挤压活塞的压力恒定,而使挤压头24对挤压块17的压力恒定,进而对胀接板16的压力恒定,因此胀接板16对工件安装座中心孔的压力恒定,即该装置对工件的夹持力大小保持在适宜状态。
工件由加工完成后需由该装置上取下时,将进气阀10关闭,并将泄压阀11打开,使内胀壳体2内的气体压力迅速降低,胀接板16在自身弹力和复位拉簧21的拉力作用下,向内侧复位,胀接板16向内侧复位的过程中,通过挤压块17挤压挤压活塞的挤压头24使挤压活塞向限位环15一侧复位;胀接板16复位后,将工件由该装置上抽出而取下工件。
该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通过内胀头配合定位座对工件的两端固定,并保证同轴度,由此保证加工精度和成品质量;同时通过进气阀10和泄压阀11向内胀头中进气而驱动内胀头工作,使装夹简便,且通过进气阀控制内胀头中气体压力而控制内胀头的夹持力,使内胀头的夹持力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解决了现有夹具装夹繁琐,夹持力度不能计量,且不能保证同轴度的问题。

Claims (8)

1.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它由装配管(1)、连接座(2)、定位座(3)和内胀头构成,其特征在于:装配管(1)的一端端头设置有法兰盘(4),装配管(1)的端头通过法兰盘(4)和固定螺栓(5)装有连接座(2),连接座(2)与装配管(1)密封连接;连接座(2)一侧的装配管(1)圆周上通过固定螺栓(5)套装有定位座(3);装配管(1)的另一端端头螺纹安装有内胀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胀头由内胀壳体(12)、挤压活塞、限位端盖(14)和限位环(15)构成,内胀壳体(12)呈圆筒状,内胀壳体(12)内插装有挤压活塞,挤压活塞一侧的内胀壳体(12)端口上通过固定螺栓(5)装有限位端盖(14);挤压活塞另一侧内胀壳体(12)端口内壁上螺纹安装有限位环(15);所述的内胀壳体(12)与装配管(1)螺纹连接,内胀壳体(12)的中心孔与装配管(1)的中心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胀壳体(12)上均布有胀接板(16),胀接板(16)之间间歇抵靠连接;胀接板(16)内侧的内胀壳体(12)上设置有安装杆(19),安装杆(19)与胀接板(16)间歇抵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接板(16)呈圆弧状,胀接板(16)内侧中部设置有挤压块(17),胀接板(16)的底端设置有防裂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块(17)的内侧端面呈坡面状,挤压块(17)和安装杆(19)的顶部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槽(20),安装槽(20)内装有复位拉簧(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活塞由活塞板(22)、支撑杆(23)和挤压头(24)构成,活塞板(22)上通过支撑杆(23)装有挤压头(24),挤压头(24)呈圆锥形,挤压头(24)的圆周面与安装杆(19)滑动连接,挤压头(24)的端头与挤压块(17)滑动抵靠连接;活塞板(22)与内胀壳体(12)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端盖(14)呈碗状,限位端盖(14)上与安装杆(19)对应状设置有安装块(25),限位端盖(14)通过安装块(25)和固定螺栓(5)与安装杆(19)固定连接;限位端盖(14)中心设置有通气孔(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2)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孔(6),中心通孔(6)与装配管(1)的中心孔连通,中心通孔(6)上螺纹安装有连接塞(7),连接塞(7)上设置有进气孔(8),进气孔(8)一侧的连接塞(7)上设置有泄压孔(9),进气孔(8)和泄压孔(9)分别与中心通孔(6)连通;进气孔(8)上通过连接管装有进气阀(10),进气孔(8)通过进气阀(10)和连接管与气源连接;泄压孔(9)上通过连接管装有泄压阀(11)。
CN202020477816.4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Active CN211804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7816.4U CN211804876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7816.4U CN211804876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4876U true CN211804876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7816.4U Active CN211804876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48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4396A (zh) * 2022-10-18 2022-12-13 成都中科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阀门自动化高精度装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4396A (zh) * 2022-10-18 2022-12-13 成都中科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阀门自动化高精度装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90938A1 (en) Tube forming method and shock absorber
KR100366863B1 (ko) 척조립체
JP2004223702A (ja) 位置決め装置
CN211804876U (zh) 一种转向器壳体的气动内胀夹具
CN1878631A (zh) 卡盘的中间轴衬及其制造方法
CN204621125U (zh) 夹持装置
KR20020040653A (ko) 굴대에 대하여 회전가능하며, 원형홈들이 형성되어진 조정또는 측정 롤러용 장착 및 탈착 메카니즘
CN108161094B (zh) 一种用于翼身对接螺旋铣孔的辅助定位装置及铣孔方法
JPH0929570A (ja) 二つの構造部材を正確に固定するチャック装置
CN112621312B (zh) 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的装夹系统
US8578588B2 (en) System pendulu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2692316B (zh) 集成夹头
CN113770404A (zh) 一种车床内涨紧夹具
US20210078082A1 (en) Clamping device
CN105562749B (zh) 一种弹性密封垫环车用装夹方法
CN114354094B (zh) 数控机床后拉式内涨零位移气密检测夹具
JP2008161988A (ja) 旋盤
CN215698093U (zh) 车床内涨紧夹具
CN109773505A (zh) 一种缸筒车削专用工装
CN210615875U (zh) 用于轴类零件铣削加工的液压夹具
CN111215943A (zh) 内置气缸的圆环外周面加工机床
CN111055148B (zh) 一种夹持工装及加工系统
CN111195824B (zh) 内置气缸驱动式圆环外周面加工方法及加工机床
CN111195822B (zh) 圆环外周面加工方法及气缸驱动式圆环外周面加工机床
CN215788427U (zh) 一种直推锁紧式零点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