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4723U -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4723U
CN211804723U CN202020028885.7U CN202020028885U CN211804723U CN 211804723 U CN211804723 U CN 211804723U CN 202020028885 U CN202020028885 U CN 202020028885U CN 211804723 U CN211804723 U CN 211804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oil
oil injection
press
universal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88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军
王维凯
曾令镒
邓少磊
徐桂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DM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DM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DM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DM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88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4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4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4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包括油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机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连接有注油工作台,所述注油工作台设置有用于支撑钟形壳的注油座,所述注油工作台设置有将工件翻转并转移的翻转机构,所述注油工作台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对注油后的工件称重的称重台,所述称重台后侧设置有收料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万向节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货运等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万向节为汽车传动轴的重要部件,其主要由十字轴和两个万向节叉组成,在万向节的组装环节中包括卡簧的压装,通常采用油压机进行压装,在压装完成后需要在球笼内注入润滑油。
传统的万向节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万向节放到油压机完成卡簧压装,再由人工将工件转移到注油机进行注油,比较费时费力,降低了压装注油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包括油压机,所述油压机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连接有注油工作台,所述注油工作台设置有用于支撑钟形壳的注油座,所述注油工作台设置有将工件翻转并转移的翻转机构,所述注油工作台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对注油后的工件称重的称重台,所述称重台后侧设置有收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钟形壳在油压机上呈开口向下放置,油压机对钟形壳压装完成后,工人将压装完成的钟形壳推到输送机构上,输送机构将钟形壳送至末端,由翻转机构将输送机构末端的钟形壳翻转至开口朝上并放置于注油座上,在注油座旁边放置注油机,通过注油机在钟形壳内注入润滑脂,之后翻转机构将注有润滑脂的钟形壳翻转并转移至称重台进行称重,称重台可采用电子秤,电子秤连接于控制器,当电子秤称取的重量大于或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设备停止运行,便于工人将不合格品筛除,合格的钟形壳输送至收料机构实现收料,完成钟形壳的压装与注油一体化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连接于油压机台面的轨道,所述轨道末端连接有传送架,所述传送架转动连接有传送链板,所述传送架设置有两个挡料气缸,两所述挡料气缸平行且垂直于轨道设置,两所述挡料气缸的活塞杆可伸入轨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链板将钟形壳输送至末端时,通过两个挡料气缸交替伸缩,使得每次仅有一个钟形壳通过,使得翻转机构每次能够准确抓取一个工件并进行传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注油工作台表面的第一旋转气缸、连接于第一旋转气缸的第一夹爪,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转动轴垂直于传送链板末端与注油座的连线,所述第一夹爪带动传送链板末端的工件翻转至注油座,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注油工作台表面的第二旋转气缸、连接于第二旋转气缸的第二夹爪,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转动轴垂直于注油座与称重台的连线,所述第二夹爪带动注油座上的工件翻转至称重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移动至链板末端时,第一旋转气缸带动第一夹爪转动至链板末端并夹取工件,第一旋转气缸转动并带动第一夹爪翻转至开口朝上,同时将工件搭设在注油座上,第一旋转气缸带动第一夹爪退回,之后在注油座旁设置注油机,通过注油机在钟形壳内注射润滑脂,之后第二旋转气缸带动第二夹爪转动并夹取注油完成的钟形壳并放到称重台进行称重,之后第二夹爪退回,实现了工件注油时的转移连贯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地面的收料台、连接于收料台与称重台之间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收料台的输送导轨,所述输送导轨朝向称重台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注油工作台固定有用于将称重台的工件推入进料口的转移气缸,所述输送导轨连接于收料台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收料台的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控制器内输入称重合格区间数值,当称重台上的工件重量超出设定的重量区间时,控制器控制机器停机,当称重台上的工件重量落入合格区间时,转移气缸将称重台上的工件推到输送导轨上,便于后续工件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料台包括固定于底面的底座、连接于底座上表面且呈上开口的收料盒,所述出料口位于收料盒的进料端,所述收料盒底面设置有用于将由输送导轨送入的工件向前推动的推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移气缸将称重台上的工件经出料口推到输送导轨上,由输送导轨将注油完成的工件经出料口送入收料盒,并使得工件在收料盒的一端排列,之后通过推料组件将收料盒端部的工件向前逐级推动,便于称重台上的工件连续向收料盒。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水平固定连接于收料盒下表面的推料气缸、连接于推料气缸且呈竖直的推料杆,所述推料杆向上伸出收料盒底面且连接有水平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与收料盒底面接触且滑移,所述收料盒底面开设有供推料杆移动时穿过的避让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推料气缸伸长并将推料板推出收料盒,工件由输送导轨送到收料盒的端部,之后推料气缸带动推料板沿收料盒底面朝向收料盒方向移动,并通过推料板边沿将工件向前推动,从而将收料盒端部的工件逐级向另一端推动,便于工人在收料盒末端收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注油座呈U形设置,所述注油座上边沿向外翻折有抵接沿,所述抵接沿设置有用于对工件缓冲的缓冲垫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夹爪将工件放到注油座上时,通过缓冲垫块对工件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工件与注油座之间发生直接碰撞,损伤工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轨道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且互相平行的若干滚筒,所述支架由油压机朝向传送架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放到支架上时,在工件自身重力作用下,工件沿倾斜的直角表面向下移动至传送架方向,实现工件的无动力传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导轨包括转动连接于收料台的输送架、转动连接于输送架且相互平行的若干转动辊,所述输送架由称重台朝向收料架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移气缸将工件由称重台上推到输送导轨,工件可沿输送导轨朝向收料架滑移输送,实现工件的无动力输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料台固定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输送架下表面连接有纵向设置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开设有供调节螺栓穿过并滑移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输送架的倾斜角度时,拧松调节螺栓,使得调节螺栓沿弧形槽滑移,将输送架调节至合适角度时,拧紧调节螺栓,实现输送架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钟形壳在油压机上呈开口向下放置,油压机对钟形壳压装完成后,工人将压装完成的钟形壳推到输送机构上,输送机构将钟形壳送至末端,由翻转机构将输送机构末端的钟形壳翻转至开口朝上并放置于注油座上,在注油座旁边放置注油机,通过注油机在钟形壳内注入润滑脂,之后翻转机构将注有润滑脂的钟形壳翻转并转移至称重台进行称重,称重台可采用电子秤,电子秤连接于控制器,当电子秤称取的重量大于或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设备停止运行,便于工人将不合格品筛除,合格的钟形壳输送至收料机构实现收料,完成钟形壳的压装与注油一体化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工件移动至链板末端时,第一旋转气缸带动第一夹爪转动至链板末端并夹取工件,第一旋转气缸转动并带动第一夹爪翻转至开口朝上,同时将工件搭设在注油座上,第一旋转气缸带动第一夹爪退回,之后在注油座旁设置注油机,通过注油机在钟形壳内注射润滑脂,之后第二旋转气缸带动第二夹爪转动并夹取注油完成的钟形壳并放到称重台进行称重,之后第二夹爪退回,实现了工件注油时的转移连贯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输送机构和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收料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压机;2、输送机构;3、注油工作台;4、注油座;5、翻转机构;6、称重台;7、收料机构;8、轨道;9、传送架;10、传送链板;11、挡料气缸;12、第一旋转气缸;13、第一夹爪;14、第二旋转气缸;15、第二夹爪;16、收料台;17、传送组件;18、输送导轨;19、进料口;20、转移气缸;21、出料口;22、底座;23、收料盒;24、推料组件;25、推料气缸;26、推料杆;27、推料板;28、避让槽;29、抵接沿;30、缓冲垫块;31、支架;32、滚筒;33、输送架;34、转动辊;35、调节架;36、调节螺栓;37、调节板;38、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包括油压机1,在油压机1的工作台面上连接有输送机构2,输送机构2末端连接有注油工作台3,在注油工作台3上固定有用于支撑钟形壳的注油座4,且注油座4沿输送机构2的延长线设置,注油工作台3设置有用于将工件翻转并转移的翻转机构5,注油工作台3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对注油后的工件称重的称重台6,在称重台6后侧设置有收料机构7。钟形壳在油压机1上呈开口向下放置,油压机1对钟形壳压装完成后,工人将压装完成的钟形壳推到输送机构2上,输送机构2将钟形壳送至末端,由翻转机构5将输送机构2末端的钟形壳翻转至开口朝上并放置于注油座4上,在注油座4旁边放置注油机,通过注油机在钟形壳内注入润滑脂,之后翻转机构5将注有润滑脂的钟形壳翻转并转移至称重台6进行称重,称重台6可采用电子秤,电子秤连接于控制器,当电子秤称取的重量大于或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设备停止运行,便于工人将不合格品筛除,合格的钟形壳输送至收料机构7实现收料,完成钟形壳的压装与注油一体化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机构2包括连接于油压机1台面的轨道8,此处的轨道8可以选用无动力轨道8,轨道8末端连接有传送架9,传送架9上转动连接有传送链板10,传送架9设置有两个挡料气缸11,两挡料气缸11平行且垂直于轨道8设置,两挡料气缸1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钟形壳的最大外径,两挡料气缸11的活塞杆可伸入轨道8内;当链板将钟形壳输送至末端时,通过两个挡料气缸11交替伸缩,使得每次仅有一个钟形壳通过,使得翻转机构5每次能够准确抓取一个工件并进行传送。
如图2所示,翻转机构5包括固定于注油工作台3表面的第一旋转气缸12、连接于第一旋转气缸12的第一夹爪13,第一旋转气缸12的转动轴垂直于传送链板10末端与注油座4的连线,第一夹爪13带动传送链板10末端的工件翻转至注油座4,翻转机构5还包括设置于注油工作台3表面的第二旋转气缸14、连接于第二旋转气缸14的第二夹爪15,第二旋转气缸14的转动轴垂直于注油座4与称重台6的连线,第二夹爪15带动注油座4上的工件翻转至称重台6;工件移动至链板末端时,第一旋转气缸12带动第一夹爪13转动至链板末端并夹取工件,第一旋转气缸12转动并带动第一夹爪13翻转至开口朝上,同时将工件搭设在注油座4上,第一旋转气缸12带动第一夹爪13退回,之后在注油座4旁设置注油机,通过注油机在钟形壳内注射润滑脂,之后第二旋转气缸14带动第二夹爪15转动并夹取注油完成的钟形壳并放到称重台6进行称重,之后第二夹爪15退回,实现了工件注油时的转移连贯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收料机构7包括设置于地面的收料台16、连接于收料台16与称重台6之间的传送组件17,传送组件17包括转动连接于收料台16的输送导轨18,输送导轨18朝向称重台6开设有进料口19,注油工作台3固定有用于将称重台6的工件推入进料口19的转移气缸20,输送导轨18连接于收料台16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收料台16的出料口21;首先在控制器内输入称重合格区间数值,当称重台6上的工件重量超出设定的重量区间时,控制器控制机器停机,当称重台6上的工件重量落入合格区间时,转移气缸20将称重台6上的工件推到输送导轨18上,便于后续工件的收集。
如图3和图4所示,收料台16包括固定于底面的底座22、连接于底座22上表面且呈上开口的收料盒23,出料口21位于收料盒23的进料端,收料盒23底面设置有用于将由输送导轨18送入的工件向前推动的推料组件24;转移气缸20将称重台6上的工件经出料口21推到输送导轨18上,由输送导轨18将注油完成的工件经出料口21送入收料盒23,并使得工件在收料盒23的一端排列,之后通过推料组件24将收料盒23端部的工件向前逐级推动,便于称重台6上的工件连续向收料盒23。
如图3和图4所示,推料组件24包括水平固定连接于收料盒23下表面的推料气缸25、连接于推料气缸25活塞杆且呈竖直的推料杆26,推料杆26的上端向上伸出收料盒23底面且连接有水平的推料板27,推料板27与收料盒23底面接触且滑移,收料盒23底面开设有供推料杆26移动时穿过的避让槽28;首先推料气缸25伸长并将推料板27推出收料盒23,工件由输送导轨18送到收料盒23的端部,之后推料气缸25带动推料板27沿收料盒23底面朝向收料盒23方向移动,并通过推料板27边沿将工件向前推动,从而将收料盒23端部的工件逐级向另一端推动,便于工人在收料盒23末端收料。
如图2所示,注油座4呈U形设置,注油座4上边沿向外翻折有抵接沿29,抵接沿29设置有用于对工件缓冲的缓冲垫块30,此处的缓冲垫块30由橡胶制成;当第一夹爪13将工件放到注油座4上时,通过缓冲垫块30对工件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工件与注油座4之间发生直接碰撞,损伤工件。
如图1所示,轨道8包括支架31、转动连接于支架31且互相平行的若干滚筒32,支架31由油压机1朝向传送架9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当工件放到支架31上时,在工件自身重力作用下,工件沿倾斜的直角表面向下移动至传送架9方向,实现工件的无动力传送。
如图2所示,输送导轨18包括转动连接于收料台16的输送架33、转动连接于输送架33且相互平行的若干转动辊34,输送架33由称重台6朝向收料架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通过转移气缸20将工件由称重台6上推到输送导轨18,工件可沿输送导轨18朝向收料架滑移输送,实现工件的无动力输送。
如图3所示,收料台16固定连接有调节架35,调节架35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36,输送架33下表面连接有纵向设置的调节板37,调节板37开设有供调节螺栓36穿过并滑移的弧形槽38;当需要调节输送架33的倾斜角度时,拧松调节螺栓36,使得调节螺栓36沿弧形槽38滑移,将输送架33调节至合适角度时,拧紧调节螺栓36,实现输送架33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钟形壳在油压机1上呈开口向下放置,油压机1对钟形壳压装完成后,工人将压装完成的钟形壳推到轨道8上,钟形壳沿轨道8滑移至传送链板10,传送链板10将钟形壳送至末端,第一旋转气缸12带动第一夹爪13转动至链板末端并夹取工件,第一旋转气缸12转动并带动第一夹爪13翻转至开口朝上,同时将工件搭设在注油座4上,第一旋转气缸12带动第一夹爪13退回,之后在注油座4旁设置注油机,通过注油机在钟形壳内注射润滑脂,之后第二旋转气缸14带动第二夹爪15转动并夹取注油完成的钟形壳并放到称重台6进行称重,之后第二夹爪15退回,当称重台6称取的重量大于或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设备停止运行,便于工人将不合格品筛除,合格的钟形壳在转移气缸20推动下移动至收料机构7实现收料,完成钟形壳的压装与注油一体化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包括油压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机(1)连接有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连接有注油工作台(3),所述注油工作台(3)设置有用于支撑钟形壳的注油座(4),所述注油工作台(3)设置有将工件翻转并转移的翻转机构(5),所述注油工作台(3)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对注油后的工件称重的称重台(6),所述称重台(6)后侧设置有收料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连接于油压机(1)台面的轨道(8),所述轨道(8)末端连接有传送架(9),所述传送架(9)转动连接有传送链板(10),所述传送架(9)设置有两个挡料气缸(11),两所述挡料气缸(11)平行且垂直于轨道(8)设置,两所述挡料气缸(11)的活塞杆可伸入轨道(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5)包括固定于注油工作台(3)表面的第一旋转气缸(12)、连接于第一旋转气缸(12)的第一夹爪(13),所述第一旋转气缸(12)的转动轴垂直于传送链板(10)末端与注油座(4)的连线,所述第一夹爪(13)带动传送链板(10)末端的工件翻转至注油座(4),所述翻转机构(5)还包括设置于注油工作台(3)表面的第二旋转气缸(14)、连接于第二旋转气缸(14)的第二夹爪(15),所述第二旋转气缸(14)的转动轴垂直于注油座(4)与称重台(6)的连线,所述第二夹爪(15)带动注油座(4)上的工件翻转至称重台(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机构(7)包括设置于地面的收料台(16)、连接于收料台(16)与称重台(6)之间的传送组件(17),所述传送组件(17)包括转动连接于收料台(16)的输送导轨(18),所述输送导轨(18)朝向称重台(6)开设有进料口(19),所述注油工作台(3)固定有用于将称重台(6)的工件推入进料口(19)的转移气缸(20),所述输送导轨(18)连接于收料台(16)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收料台(16)的出料口(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台(16)包括固定于底面的底座(22)、连接于底座(22)上表面且呈上开口的收料盒(23),所述出料口(21)位于收料盒(23)的进料端,所述收料盒(23)底面设置有用于将由输送导轨(18)送入的工件向前推动的推料组件(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24)包括水平固定连接于收料盒(23)下表面的推料气缸(25)、连接于推料气缸(25)且呈竖直的推料杆(26),所述推料杆(26)向上伸出收料盒(23)底面且连接有水平的推料板(27),所述推料板(27)与收料盒(23)底面接触且滑移,所述收料盒(23)底面开设有供推料杆移动时穿过的避让槽(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座(4)呈U形设置,所述注油座(4)上边沿向外翻折有抵接沿(29),所述抵接沿(29)设置有用于对工件缓冲的缓冲垫块(3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8)包括支架(31)、转动连接于支架(31)且互相平行的若干滚筒(32),所述支架(31)由油压机(1)朝向传送架(9)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导轨(18)包括转动连接于收料台(16)的输送架(33)、转动连接于输送架(33)且相互平行的若干转动辊(34),所述输送架(33)由称重台(6)朝向收料架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台(16)固定连接有调节架(35),所述调节架(35)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36),所述输送架(33)下表面连接有纵向设置的调节板(37),所述调节板(37)开设有供调节螺栓(36)穿过并滑移的弧形槽(38)。
CN202020028885.7U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Active CN211804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8885.7U CN211804723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8885.7U CN211804723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4723U true CN21180472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8885.7U Active CN211804723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47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1593A (zh) * 2021-08-27 2021-11-26 浙江欧迪恩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枢轴万向节球道检测流水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1593A (zh) * 2021-08-27 2021-11-26 浙江欧迪恩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枢轴万向节球道检测流水线
CN113701593B (zh) * 2021-08-27 2024-05-03 浙江欧迪恩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枢轴万向节球道检测流水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6618B (zh) 一种挂车轴自动加工焊接系统
CN112658777A (zh) 一种射孔枪管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11804723U (zh) 一种万向节的压装注油一体输送系统
CN111747098B (zh) 一种自动成型机机械手
CN206969696U (zh) 双联动自动上下料机
CN106629006A (zh) 一种螺母自动输送机构
CN211392648U (zh) 一种传送台自动翻转、移动避让的输送设备
CN209988518U (zh) 一种适用于圆柱形铸件的给料输送装置
CN116174943B (zh) 一种管材加工生产线及管材加工方法
CN202807806U (zh) 活塞杆自动上料装置
CN218396408U (zh) 一种中部槽点焊装置
CN101342991A (zh) 理瓶机
CN214135102U (zh) 一种射孔枪管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08034223U (zh) 金加工件自动送料装置
CN212502588U (zh) 竹片送料机
CN211514954U (zh) 一种刹车盘喷涂上料装置
CN218087678U (zh) 一种多工位输料设备
CN206966487U (zh) 一种多台冲压设备连线自动上下料系统
CN206263751U (zh) 一种砂带抛光机的双自动送料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砂带抛光机
CN217262527U (zh) 圆形工件转移提升装置
CN108145509A (zh) 金加工件自动送料装置
CN217194319U (zh) 一种无心磨床加工机构
CN219131362U (zh) 一种活动螺栓滚压强化装置
CN217832205U (zh) 一种截齿上料生产装置
CN207632036U (zh) 一种压缩机轴承自动化加工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