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0363U - 注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0363U
CN211800363U CN202020243580.8U CN202020243580U CN211800363U CN 211800363 U CN211800363 U CN 211800363U CN 202020243580 U CN202020243580 U CN 202020243580U CN 211800363 U CN211800363 U CN 211800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slip casting
stirring
agitato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35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tong Shando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Rui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Rui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Rui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35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0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0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0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浆装置,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该注浆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器、注浆机、注浆通道以及吹气组件;搅拌桶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料口、桶腔和出料口,搅拌器用于搅拌桶腔内的物料,出料口通过注浆通道与注浆机连通,吹气组件的出气口与注浆通道的进浆口连通,用于向注浆通道以及注浆机内吹入气流,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浆液注入后存在残余浆液,进而导致注浆设备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注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注浆包括陶瓷工艺注浆和建筑工程注浆,其中建筑工程注浆是用适当的方法将某些能够固化的浆液注入至岩土地基的裂缝或孔缝中,通过置换、充填、挤压等方式以改善岩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事实上,在实际注浆前均需要将浆液进行混合搅拌,使得形成浆液的各组分能够充分混合。同时,在完成浆液混合以及浆液注入后,用于混合浆液的设备上还具有残余的浆液。如果不能对残余的浆液进行及时清理,可能会导致注浆设备堵塞等问题。
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注浆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浆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浆液注入后存在残余浆液,进而导致注浆设备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浆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器、注浆机、注浆通道以及吹气组件;
所述搅拌桶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料口、桶腔和出料口,所述搅拌器用于搅拌所述桶腔内的物料,所述出料口通过所述注浆通道与所述注浆机连通,所述吹气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注浆通道的进浆口连通,用于向所述注浆通道以及所述注浆机内吹入气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吹气组件包括空气压缩机、出气管道以及气压阀;
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注浆通道连通,所述气压阀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管道的打开和关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桶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搅拌桶并联设置,每个所述搅拌桶内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搅拌器,且每个所述搅拌桶均通过所述注浆通道与所述注浆机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注浆通道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注浆通道的进浆口连接有多个并联设置的连接管,每个所述连接管均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搅拌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注浆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注浆通道并联设置,每个所述注浆通道对应连接有一个所述搅拌桶;
所述注浆机具有多个并联设置的浆液入口,每个所述浆液入口均对应连接有一个所述注浆通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以及安装于所述搅拌轴的搅拌叶片;
所述搅拌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轴绕所述搅拌轴的轴线转动,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轴同步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固设于所述搅拌轴;
和/或,所述搅拌叶片包括多个板状叶片,多个所述板状叶片间隔固设于所述搅拌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注浆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搅拌桶的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所述搅拌桶,且所述凹陷部的开口处扣设有盖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搅拌桶的桶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浆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器、注浆机、注浆通道以及吹气组件,搅拌桶具有进料口、桶腔和出料口,进料口用于向桶腔内添加物料,搅拌器用于搅拌桶腔内加入的物料,而后物料从出料口流向注浆通道,而后经注浆通道流向注浆机,由注浆机进行注浆操作。因为浆液具有粘稠性,故而在完成注浆操作后,注浆管道以及注浆机中均有残余浆液,此时吹气组件与注浆通道连通,且注浆通道与注浆机连通,进而通过吹气组件向注浆通道吹入气流,气流能够经注浆通道流向注浆机,进而将注浆通道与注浆机内残余浆液清理,减少注浆通道以及注浆机的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注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注浆装置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注浆装置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注浆装置中注浆机的示意图。
图标:10-搅拌桶;11-桶腔;12-出料口;20-搅拌器;21-搅拌电机;22-搅拌轴;23-螺旋叶片;24-板状叶片;30-注浆机;31-浆液入口;32-浆液出口;40-注浆通道;41-开关阀;51-空气压缩机;52-出气管道;60-机架;61-盖板;70-万向轮;80-驱动电机;61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注浆装置包括搅拌桶10、搅拌器20、注浆机30、注浆通道40以及吹气组件;搅拌桶10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料口、桶腔11和出料口12,搅拌器20用于搅拌桶腔11内的物料,出料口12通过注浆通道40与注浆机30连通,吹气组件的出气口与注浆通道40的进浆口连通,用于向注浆通道40以及注浆机30内吹入气流。
具体的,进料口设置在搅拌桶10的顶部,出料口12设置在搅拌桶10的底部,浆料从进料口送入桶腔11,并通过搅拌器20进行搅拌,而后从出料口12送至注浆通道40,沿注浆通道40输送至注浆机30,以便于注浆机30进行注浆操作。因为浆液具有粘稠性,在输送的过程中容易黏附在注浆通道40的内壁以及注浆机30的内壁上,即便是完成注浆操作后,黏附在注浆通道40以及注浆机30内的浆液也不能完全排出,作为残余浆液。如果这些残余浆液不能及时清理,会随着注浆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积累,进而堵塞注浆通道40以及注浆机30。在本实施例中,吹气组件具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且气流出口与注浆通道40连通,进而也间接的与注浆机30连通。外界的空气能够从气流入口输入,经过吹气组件作用后形成高压气流;形成的高压气流能够从气流出口排出至注浆通道40,进而通过形成的高压气流将注浆通道40以及注浆机30内黏附的残余浆液清理干净,以减少注浆通道40以及注浆机30的堵塞。同时,在该注浆装置中,因为浆液在搅拌桶10内搅拌时直接通过搅拌器20进行搅拌,故而无需人工搅拌浆液,降低了劳动强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即:该注浆装置通过搅拌器20搅拌浆液,而后将搅拌桶10内的浆液直接经过注浆通道40输送至注浆机30以进行注浆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均无需耗费较多的人力去搬运浆液或者人工进行注浆操作,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人力物力。
其中,注浆机30采用螺杆注浆机30,在进行注浆的同时还能够再次混合浆液,使其混合更为均匀。
请继续参考图1-图3,在实际使用时,吹气组件包括空气压缩机51、出气管道52以及气压阀;空气压缩机51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52与注浆通道40连通,气压阀用于控制出气管道52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的,该注浆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80,驱动电机80与空气压缩机51电连接,进而为空气压缩机51的工作提供电源。气流入口为空气压缩机51的进气口,气流出口为空气压缩机51的出气口,且空气压缩机51的出气口与出气管道52的一端连接,出气管道52的另一端连接于注浆通道40,进而确保空气压缩机51能够与注浆通道40连通。同时,在出气管道52上设置有气压阀,气压阀能够调整出气管道52的气流通量大小。当出气管道52中气流通量为零时,空气压缩机51与注浆通道40不连通,即出气管道52关闭;当出气管道52中气流通量大于零时,空气压缩机51与注浆通道40连通,即出气管道52打开。外界的空气吸入空气压缩机51,经过空气压缩机51压缩后形成高压气流,而后经出气管道52输送至注浆通道40内,进而实现对注浆通道40以及注浆机30内残余浆液的清理。
其中,气压阀能够采用电磁阀,更便于控制。此时,该注浆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电磁阀、驱动电机80、空气压缩机51以及搅拌器20均能够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但是,控制单元如何与上述多者电连接,并实现控制的均属本领域常规手段,并不属于本申请的改进点,故而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考图1-图4,优选的,搅拌桶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搅拌桶10并联设置,每个搅拌桶10内均对应设置有搅拌器20,且每个搅拌桶10均通过注浆通道40与注浆机3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桶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搅拌桶10并列且并联设置,并分别通过注浆通道40与注浆机30连通,以便于两个搅拌桶10内的浆液均能够通过注浆通道40输送至注浆机30内。两个搅拌桶10能够用于盛装不同的浆液,且每个搅拌桶10均设置有搅拌器20,进而通过分别对应的搅拌器20对两个搅拌桶10内的不同浆液进行搅拌混合。
请继续参考图1-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注浆通道4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注浆通道40并联设置,每个注浆通道40对应连接有一个搅拌桶10;注浆机30具有多个并联设置的浆液入口31,每个浆液入口31均对应连接有一个注浆通道40。
在本实施例中,注浆通道40的数量与搅拌桶10的数量相同,故而注浆通道40的数量为两个,以确保每个搅拌桶10均连接有注浆通道40。此时,注浆机30具有两个浆液入口31,一个浆液入口31对应连接一个注浆通道40,进而实现将两个搅拌桶10内的浆液均输送至注浆机30内,进而二次混合并注浆。注浆机30远离浆液入口31的一端设置有浆液出口32,浆液从浆液出口32流出至需要进行注浆的场合。
需要补充的是,并不限定搅拌桶10的数量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更多,其只要确保每个搅拌桶10均能够对应连接一注浆通道40,并将搅拌桶10内的浆液通过注浆通道40输送至注浆机30内即可。
请继续参考图1-图3,优选的,搅拌器20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轴22以及安装于搅拌轴22的搅拌叶片;搅拌电机21驱动搅拌轴22绕搅拌轴22的轴线转动,搅拌叶片与搅拌轴22同步转动。
具体的,搅拌桶10的高度沿竖直方向延伸,搅拌轴22的长度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伸入搅拌桶10的桶腔11中,以确保固设在搅拌轴22上的搅拌叶片能够位于搅拌桶10的桶腔11中。搅拌电机21安装在搅拌桶10的顶部,此时在搅拌桶10的顶部还设置有桶盖,桶盖设置有开口以形成搅拌桶10的进料口,搅拌桶10的出料口12设置在桶底。在实际使用时,搅拌电机21启动,搅拌电机21的电机轴与搅拌轴22传动连接,进而带动搅拌轴22绕自身的轴线转动,搅拌轴22的转动能够带动其上的搅拌叶片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对搅拌桶10内浆液的机械式搅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还需要通过人工搅拌而言,该打磨装置不仅提高搅拌效率,而且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请继续参考图3,优选的,搅拌叶片包括螺旋叶片23,螺旋叶片23固设于搅拌轴22;搅拌叶片包括多个板状叶片24,多个板状叶片24间隔固设于搅拌轴22。
具体的,螺旋叶片23绕搅拌轴22的轴线呈螺旋形设置,板状叶片24间隔分布在螺旋叶片23的隔间处。板状叶片24包括与搅拌轴22连接的连接杆和固接于连接杆的扇叶,且扇叶呈四边形板状结构。当浆液从进料口输送至搅拌桶10内时,螺旋叶片23和板状叶片24均能够随搅拌轴22同步转动,以搅拌桶腔11内的浆液。
需要补充的是,并不仅限于上述一种设置方式,可以是在搅拌轴22上仅固设螺旋叶片23,或者在搅拌轴22上仅固设板状叶片24,其只要能够实现对浆液的充分搅拌混合即可。
请继续参考图1-图3,在实际使用时,注浆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搅拌桶10的机架60,机架60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70。具体的,机架60呈长方体状的框架结构,在机架60底部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万向轮70,进而提高机架60移动的平稳性和灵活性。在本实施例中,机架6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搅拌桶10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一个安装孔对应一个搅拌桶10。搅拌桶10的顶部设置有朝向远离搅拌桶10的回转中心线方向延伸的边沿,搅拌桶10的桶身穿过安装孔,并使得边沿搭接于安装板,进而实现搅拌桶10相对于机架60的安装。
请继续参考图1-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60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形成搅拌桶10,且凹陷部的开口处扣设有盖板61。具体的,设置在机架60顶部的安装板设置有两个并列的凹陷部,凹陷部呈竖直向下凹陷的凹陷槽,凹陷槽形成用于盛装浆液的搅拌桶10。在凹陷槽的槽口处固设有盖板61,搅拌电机21能够安装在盖板61上。
其中,搅拌桶10为圆柱体结构,故而搅拌桶10的回转中心线即为搅拌桶10的轴线,搅拌轴22设置在搅拌桶10的中心处,使得搅拌轴22的轴线与搅拌桶10的轴线重合,以便更为充分的搅拌桶腔11内的浆液。此时,机架60上形成的凹陷槽也呈圆柱体结构。
需要补充的是,并不仅限于凹陷槽形成搅拌桶10这一种设置方式,也可以是搅拌桶10与凹陷槽分别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即搅拌桶10是独立存在的,能够放置在凹陷槽内。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其只要能够实现盛装浆液,并便于对浆液进行搅拌混合即可。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优选的,盖板61设置有缺口611,缺口611与搅拌桶10的桶腔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盖板61上的缺口611使得搅拌桶10的桶腔11与外界环境连通,进而形成搅拌桶10的进料口,以便于向搅拌桶10内添加浆液。在搅拌桶10的桶底设置有圆形开口,该圆形开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注浆通道40连通,在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41,开关阀41用于控制连接管道的打开和关闭。当搅拌器20进行浆液搅拌时,开关阀41关闭,使得搅拌桶10与注浆通道40不连通;当搅拌器20完成搅拌并需要注浆时,开关阀41打开,使得搅拌桶10与注浆通道40连通,搅拌桶10内的浆液能够从圆形开口流至连接管道,并沿连接管道流至注浆通道40,而后经注浆通道40输送至注浆机30以进行注浆操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注浆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注浆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注浆通道40的数量为一个;注浆通道40的进浆口连接有多个并联设置的连接管,每个连接管均对应连接一个搅拌桶10。
具体的,多个搅拌桶10并联设置,每个连接管对应连接一个搅拌桶10,进而便于多个搅拌桶10内的浆液均能够沿对应的连接管输送至注浆通道40,并经注浆通道40输送至注浆机3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10)、搅拌器(20)、注浆机(30)、注浆通道(40)以及吹气组件;
所述搅拌桶(10)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料口、桶腔(11)和出料口(12),所述搅拌器(20)用于搅拌所述桶腔(11)内的物料,所述出料口(12)通过所述注浆通道(40)与所述注浆机(30)连通,所述吹气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注浆通道(40)的进浆口连通,用于向所述注浆通道(40)以及所述注浆机(30)内吹入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包括空气压缩机(51)、出气管道(52)以及气压阀;
所述空气压缩机(51)的出气口通过所述出气管道(52)与所述注浆通道(40)连通,所述气压阀设置于所述出气管道(52),所述气压阀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管道(52)的打开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0)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搅拌桶(10)并联设置,每个所述搅拌桶(10)内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搅拌器(20),且每个所述搅拌桶(10)均通过所述注浆通道(40)与所述注浆机(3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通道(40)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注浆通道(40)的进浆口连接有多个并联设置的连接管,每个所述连接管均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搅拌桶(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通道(4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注浆通道(40)并联设置,每个所述注浆通道(40)对应连接有一个所述搅拌桶(10);
所述注浆机(30)具有多个并联设置的浆液入口(31),每个所述浆液入口(31)均对应连接有一个所述注浆通道(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20)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轴(22)以及安装于所述搅拌轴(22)的搅拌叶片;
所述搅拌电机(21)驱动所述搅拌轴(22)绕所述搅拌轴(22)的轴线转动,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轴(22)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螺旋叶片(23),所述螺旋叶片(23)固设于所述搅拌轴(22);
和/或,所述搅拌叶片包括多个板状叶片(24),多个所述板状叶片(24)间隔固设于所述搅拌轴(2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搅拌桶(10)的机架(60),所述机架(60)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0)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所述搅拌桶(10),且所述凹陷部的开口处扣设有盖板(6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1)设置有缺口(611),所述缺口(611)与所述搅拌桶(10)的桶腔(11)连通。
CN202020243580.8U 2020-03-03 2020-03-03 注浆装置 Active CN211800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3580.8U CN211800363U (zh) 2020-03-03 2020-03-03 注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3580.8U CN211800363U (zh) 2020-03-03 2020-03-03 注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0363U true CN21180036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96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3580.8U Active CN211800363U (zh) 2020-03-03 2020-03-03 注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03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818A (zh) * 2020-11-17 2021-04-09 彬县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松散岩煤层注浆加固的超细水泥灌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818A (zh) * 2020-11-17 2021-04-09 彬县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松散岩煤层注浆加固的超细水泥灌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79210A1 (zh) 一种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自动化制备装置
CN202450531U (zh) 带搅拌螺杆式灌浆一体机
CN211800363U (zh) 注浆装置
CN206967736U (zh) 搅拌装置及灰浆搅拌机
CN112248229A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11306913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1415735U (zh) 一种混凝土砂浆混合设备
CN211682851U (zh) 一种灰浆搅拌输送装置
CN209999593U (zh) 一种注塑机加料机构
CN210100348U (zh) 一种高层建筑地基溶洞处理装置
CN210679148U (zh) 一种石膏砂浆原料搅拌机
CN211104765U (zh) 混凝土配砂搅拌装置
CN209063294U (zh) 一种混凝土混合装置
CN211806954U (zh) 一种砂浆搅拌装置
CN112207978A (zh) 一种两次拌和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CN220075080U (zh) 一种混凝土配料机卸料机构
CN220008299U (zh) 一种混凝土混合搅拌设备
CN217372839U (zh) 一种提高熟料硅酸率的配料装置
CN218659818U (zh) 一种高效立式搅拌机
KR101218056B1 (ko) 뒤채움 재료 제조 장치
CN217614262U (zh) 陶瓷颜料混料系统
CN209718198U (zh) 一种具备自动抽水功能的水泥混合装置
CN210453251U (zh) 搅拌机
CN213918913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
CN209533848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1100 No.01, building 20, east area, phase I project of Weifang headquarters base, no.2998 Beihai Road, Hanting District,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uitong (Shando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100 No.01, building 20, east area, phase I project of Weifang headquarters base, no.2998 Beihai Road, Hanting District,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fang Rui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