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7157U - 一种止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止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7157U
CN211797157U CN201921820617.2U CN201921820617U CN211797157U CN 211797157 U CN211797157 U CN 211797157U CN 201921820617 U CN201921820617 U CN 201921820617U CN 211797157 U CN211797157 U CN 211797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socket
tooth
gasket
socke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06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206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7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7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71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鼾器由上下二个牙套组成,上下牙套的组合便于嘴巴张合,每个牙套呈U型由牙套壁、牙槽和锯齿状咬合面构成,锯齿状咬合面便于咬合稳定自然。上下牙套的各个面上都设有通气孔,使呼吸自如,吸入的空气变得干净、温暖和湿润。在牙槽壁与锯齿状的连接处的内侧各有一条槽沟,使牙槽宽度有一定的扩张弹性,满足不同大小牙齿牙龈和嘴巴张合程度使用者更舒适的使用。特别设计了二种垫片,增高垫片放在牙槽内,以提高嘴巴的张开程度,提高止鼾效果,扩张垫片放在牙槽内以扩大牙槽的宽度,减小牙套壁对牙齿牙龈的压力,使用更舒适。在下牙套上增加了压舌板,可以在佩戴时让舌头伏在下颚上,也能使某些使用者适应舌头往上顶的习惯。

Description

一种止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止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鼾器。
背景技术
打鼾是由上呼吸道狭窄,松弛状态下,在较急的气流下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声音。颚垂过大、舌部肥大、扁桃体肥大、颊肌松弛等都容易引起打鼾。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鼾症,某些鼾症患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表现严重打鼾、憋气、夜间呼吸暂停、梦游、遗尿和白昼嗜睡,还可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继发症,如高血压、心脏肥大、心律不齐,某些患者肺功能检查有不同程度慢性肺损伤,此外尚有情绪压抑及健忘等。
医学研究表明,轻度的鼾声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引起医学界关注的鼾症是睡眠中伴有呼吸暂停的鼾症,可导致不同程度缺氧,时间久了,会引起人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多种系统、组织器官的损害;引起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甚大,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中风、性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致夜间猝死。儿童鼾症则会影响身体与智力发育。
目前,对鼾症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方法治疗,即睡眠时使用止鼾器。其原理是:通过放置在口腔中个性化配制的器械,不仅扩大了口腔内通气空间,而且使患者下颌固定在适当的前伸位,下颌的前伸使得颏舌肌牵引舌体前伸,这样舌后部的呼吸通道就被打开了。同时舌的前移减少了舌体对悬雍垂的压迫,其后部的呼吸通道也被打开了。从而提高了通气量,改善供氧,消除或减低鼾声,是鼾症得到有效的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无创、费用低、效果明显;缺点是患者需要几天时间适应戴止鼾器睡眠。
但现有的止鼾器具有以下缺陷:
1:无法调节口腔的张合程度,导致无法同时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止鼾需求;
2:使用时无法更自由地张合嘴巴;
3:不能对吸入的空气净化、温暖和湿润;
4:不能扩张牙槽宽度,以减少牙套壁对牙齿和牙龈的压力;
5:无法对舌头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止鼾器,以解决现有止鼾器无法调节口腔打开高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鼾器,包括:上牙套、下牙套;
所述上牙套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牙槽,所述第一牙槽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牙槽的靠近舌侧的壁为第一舌侧壁,所述第一牙槽的靠近唇侧的壁为第一唇侧壁;所述上牙套的下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一凸起部,所述上牙套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凸起部配合形成第一咬合面;
所述下牙套的上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二凸起部,所述下牙套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配合形成第二咬合面;所述下牙套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牙槽,所述第二牙槽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牙槽的靠近舌侧的壁为第二舌侧壁,所述第二牙槽的靠近唇侧的壁为第二唇侧壁;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起部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对应的凹陷部;
止鼾状态下,所述上牙套的第一凸起部卡入所述下牙套的所述凹陷部内;所述上牙套的第一凸起部也可与所述下牙套的第二凸起部相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舌侧面与唇侧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舌侧面与唇侧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牙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咬合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二牙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咬合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舌侧壁、第一唇侧壁、第二舌侧壁、第二唇侧壁上均布有若干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舌侧壁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一牙槽沟;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唇侧壁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二牙槽沟;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舌侧壁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三牙槽沟;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唇侧壁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四牙槽沟。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还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
所述第一垫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牙槽相适应;所述第一垫片的第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牙槽沟相匹配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垫片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牙槽沟相匹配的第二卡块;
所述第二垫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牙槽相适应;所述第二垫片的第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牙槽沟相匹配的第三卡块,所述第二垫片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四牙槽沟相匹配的第四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为增高垫片或扩张垫片;所述增高垫片用以增大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的厚度;所述扩张垫片用以扩大所述第一牙槽和所述第二牙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增高垫片的厚度为2-3mm,所述增高垫片的宽度比相对应的牙槽宽度大1-2mm。
优选地,所述扩张垫片的厚度为2-3mm,所述扩张垫片的宽度比相对应的牙槽宽度大2-4mm。
优选地,所述下牙套的唇侧面上还设有压舌板,所述压舌板为拱形压舌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均为棱台,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数量均为6个。
优选地,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均为热塑性材料制成的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过在上牙套和下牙套上开设第一牙槽和第二牙槽,并在上牙套的第一咬合面上设置第一凸起部,在下牙套的第二咬合面设置第二凸起部,且相邻的第二凸起部配合形成的凹陷部与第一凸起部向匹配;在使用者需要的口腔打开高度较小时,使用者在佩戴止鼾器时,可使上牙套的第一凸起部卡入下牙套的凹陷部内,使得止鼾器的高度较低;使用者需要的口腔打开高度较大时,使用者在佩戴止鼾器时,可使上牙套的第一凸起部的顶面定在下牙套的第二凸起部的顶面上,使得止鼾器的高度较大;通过这两种设置方式,可使本实施例的止鼾器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高度的止鼾需求,解决了现有止鼾器无法调节口腔打开高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的上牙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的上牙套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的下牙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的下牙套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的第一垫片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器的第一垫片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牙套;2:下牙套;3:第一凸起部;4:第二凸起部;5:通气孔;6:压舌板;7:第一垫片;8:第一牙槽沟;9:第二牙槽沟;10:第三牙槽沟;11:第四牙槽沟;12:第一卡块;13:第二卡块;14:第一舌侧壁;15:第一唇侧壁;16:第二舌侧壁;17:第二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止鼾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参看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止鼾器,包括:上牙套1、下牙套2。上牙套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牙槽,第一牙槽的两端设有开口,第一牙槽的靠近舌侧的壁为第一舌侧壁14,第一牙槽的靠近唇侧的壁为第一唇侧壁15,上牙套1的下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一凸起部3,上牙套1的下表面和第一凸起部3配合形成第一咬合面。下牙套2的上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二凸起部4,下牙套2的上表面和第二凸起部4配合形成第二咬合面,下牙套2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牙槽,第二牙槽的两端设有开口,第二牙槽的靠近舌侧的壁为第二舌侧壁16,第二牙槽的靠近唇侧的壁为第二唇侧壁17;相邻的第二凸起部4配合形成与第一凸起部3相对应的凹陷部。止鼾状态下,上牙套1的第一凸起部3卡入下牙套2的凹陷部内;上牙套1的第一凸起部3也可与下牙套2的第二凸起部4相接。
通过在上牙套1和下牙套2上开设第一牙槽和第二牙槽,并在上牙套1的第一咬合面上设置第一凸起部3,在下牙套2的第二咬合面设置第二凸起部4,且相邻的第二凸起部4配合形成的凹陷部与第一凸起部3向匹配。在使用者需要的口腔打开高度较小时,使用者在佩戴止鼾器时,可使上牙套1的第一凸起部3卡入下牙套2的凹陷部内,使得止鼾器的高度较低。使用者需要的口腔打开高度较大时,使用者在佩戴止鼾器时,可使上牙套1的第一凸起部3的顶面定在下牙套2的第二凸起部4的顶面上,使得止鼾器的高度较大。通过这两种设置方式,可使本实施例的止鼾器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高度的止鼾需求,解决了现有止鼾器无法调节口腔打开高度的问题。上牙套1和下牙套2的咬合面通过设置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4以使第一咬合面和第二咬合面呈锯齿状咬合面,一是为了使牙槽内留出通气的空间,构成一道空气净化屏障,使吸入保持干净,温暖和湿润,二是锯齿状的咬合面,使戴上止鼾器后咬合稳定自然。另外,通过移动上下牙套2的相对位置,使上下牙套2呈半咬合状态,扩大嘴巴张开的程度,提高更多使用者的止鼾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将止鼾器分别上牙套1和下牙套2两个部分,便于使用者在夜间睡眠时戴上后吞咽、咳嗽和吐痰等动作时自由张合嘴巴,不同于有些单体止鼾器在使用者想咳嗽、吐痰时需要摘下止鼾器,非常不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看图4至图7,第一凸起部3的舌侧面与唇侧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5,第二凸起部4的舌侧面与唇侧面之间也开有若干通气孔5。每个面上的通气孔5可为三个呈三角形排布,当然也可设置更多的通气孔5以满足更大的通气需求,在这里不做限制。设置这些通气孔5可使得使用者佩戴止鼾器时,口腔内与口腔外的气道保持通畅,避免气道受堵,使呼吸自然。
进一步地,第一牙槽的底面与第一咬合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5。第二牙槽的底面与第二咬合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5。与每个咬合面均可对应设置四个通气孔5,且第一牙槽底面的通气孔5与第二牙槽底面的通气孔5的排布方式相对应,以使得使用者佩戴时,上牙套1和下牙套2上的通气孔5可互相对应。该种设置方式同样可使口腔内与口腔外的气道保持通畅,并且可使第一牙槽和第二牙槽与外界连通,使得使用者在佩戴时不会产生闷热感。
进一步地,参看图4至图7,第一舌侧壁14、第一唇侧壁15、第二舌侧壁16、第二唇侧壁17上均布有若干通气孔5。即在上下牙套2的牙槽侧壁上开设通气孔5,以使得牙槽与外界气体可流通,避免在长时间佩戴的情况下,牙槽内壁上产生水汽,导致牙槽内壁与牙龈产生闷热感,使得佩戴者感觉不适。
本实施例在止鼾器的各个方位设置通气孔5,使得使用者在戴上止鼾器后呼吸自如,没有呼吸受阻的感觉。全方位的通气孔5加上上下牙套2凸起形成的锯齿状态下留出的空间不仅可以过滤外界的空气使吸入的空气干净,还可以湿润和温暖吸入的空气。另外,牙槽内壁面上的通气孔5可以使唾液不会在牙龈和牙套之间聚集,减少牙槽内壁对牙龈的压力感,还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牙龈和牙槽内壁之间的热量与口腔能正常流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看图1、图8和图9,第一凹槽在第一舌侧壁14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一牙槽沟8;第一凹槽在第一唇侧壁15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二牙槽沟9;第二凹槽在第二舌侧壁16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三牙槽沟10;第二凹槽在第二唇侧壁17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四牙槽沟11。即牙套与牙齿和牙龈贴合的壁面上均开设了牙槽沟,目的一是为了扩大牙套壁的张合弹性,减少牙套壁对牙齿、牙龈的压迫感,而且有了更大的张合度,更加适合不同大小的牙齿牙龈的人使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垫片7、第二垫片。两个垫片的长度可为牙套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一或更多。第一垫片7的形状与第一牙槽相适应;第一垫片7的第一侧设有与第一牙槽沟8相匹配的第一卡块12,第一垫片7的第二侧设有与第二牙槽沟9相匹配的第二卡块13;第二垫片的形状与第二牙槽相适应;第二垫片的第一侧设有与第三牙槽沟10相匹配的第三卡块,第二垫片的第二侧设有与第四牙槽沟11相匹配的第四卡块。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均为圆弧形垫片,第一卡块12和第二卡块13为设置在第一垫片7两侧的半圆形凸起,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为设置在第二垫片两侧的半圆形凸起,第一牙槽沟8、第二牙槽沟9、第三牙槽沟10和第四牙槽沟11均为与半圆形凸起相对应半圆形凹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块和牙槽沟的形状可以是多样的,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看图8,第一垫片7上开有与第一牙槽底面上的通气孔5相对应的通气孔5。第二垫片上开有与第二牙槽底面上的通气孔5相对应的通气孔5。分别在两个垫片上设置与牙槽底面的通气孔5相对应的通气孔5,可避免垫片的设置而导致通气孔5被堵塞。
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为增高垫片或扩张垫片。增高垫片用以增大上牙套1和下牙套2的厚度。扩张垫片用以扩大第一牙槽和第二牙槽的宽度。当为增高垫片时,垫片的厚度为高2-3毫米,宽度比牙槽宽度大1-2毫米;当为扩张垫片时,垫片的厚度为2-3毫米,宽度比牙槽宽度大2-4毫米。
牙槽内设置垫片的作用是增加增高垫片可以帮助某些使用者扩大嘴巴张开的程度,提高止鼾效果。当然,垫片也可以是扩张垫片,扩张垫片需要时放在牙槽内可以扩大牙槽的宽度,以减少佩戴时牙套壁对牙齿牙龈的压力,使佩戴更舒适。设置增高垫片和扩张垫片两种垫片是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牙齿牙龈和嘴巴张合程度的使用者,使之有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看图1,第一牙槽也可延伸至第一凸起部3内,使得上牙套1整体形成一薄壁壳体,第二牙槽也可延伸至第二凸起部4内,使得下牙套2整体形成一薄壁壳体。在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4的斜向侧面也可开设通气孔5,以进一步使得牙槽内与外界的气道畅通。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看,1、图6和图7,下牙套2的唇侧面上还设有压舌板6。压舌板6可设置为拱形压舌板6,以适应舌头的形状,避免对舌头产生压迫感,使舌头安静舒适老实地伏在下颚处,也能更好地适应某些使用者有习惯性舌头往上顶的习惯。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看图1,第一凸起部3与第二凸起部4均为棱台,即均为梯形凸台,该种设置方式使得上下牙套2易于嵌合,且顶面为平面,在需要较大开口高度时,两顶面相接也更稳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4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凸起,在此不做更多限定。
进一步地,上牙套1和下牙套2上的棱台数量可均为六个,上下牙套2的棱台适应设置,使得上牙套1和下牙套可通过各自的棱台实现相互契合且连接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牙套1和下牙套2均为医用塑胶或硅胶制成的上牙套1和下牙套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止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牙套、下牙套;
所述上牙套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牙槽,所述第一牙槽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牙槽的靠近舌侧的壁为第一舌侧壁,所述第一牙槽的靠近唇侧的壁为第一唇侧壁;所述上牙套的下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一凸起部,所述上牙套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凸起部配合形成第一咬合面;
所述下牙套的上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二凸起部,所述下牙套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配合形成第二咬合面;所述下牙套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牙槽,所述第二牙槽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牙槽的靠近舌侧的壁为第二舌侧壁,所述第二牙槽的靠近唇侧的壁为第二唇侧壁;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起部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对应的凹陷部;
止鼾状态下,所述上牙套的第一凸起部卡入所述下牙套的所述凹陷部内;所述上牙套的第一凸起部也可与所述下牙套的第二凸起部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舌侧面与唇侧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舌侧面与唇侧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牙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咬合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二牙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咬合面之间开有若干通气孔。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侧壁、第一唇侧壁、第二舌侧壁、第二唇侧壁上均布有若干通气孔。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牙槽在所述第一舌侧壁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一牙槽沟;所述第一牙槽在所述第一唇侧壁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二牙槽沟;所述第二牙槽在所述第二舌侧壁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三牙槽沟;所述第二牙槽在所述第二唇侧壁的壁面上沿牙槽方向开有第四牙槽沟。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
所述第一垫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牙槽相适应;所述第一垫片的第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牙槽沟相匹配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垫片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牙槽沟相匹配的第二卡块;
所述第二垫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牙槽相适应;所述第二垫片的第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牙槽沟相匹配的第三卡块,所述第二垫片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四牙槽沟相匹配的第四卡块。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上开有与所述第一牙槽底面上的所述通气孔相对应的通气孔;所述第二垫片上开有与所述第二牙槽底面上的所述通气孔相对应的通气孔。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为增高垫片或扩张垫片;所述增高垫片用以增大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的厚度;所述扩张垫片用以扩大所述第一牙槽和所述第二牙槽的宽度;
所述增高垫片的厚度为2-3mm,所述增高垫片的宽度比相对应的牙槽宽度大1-2mm;
所述扩张垫片的厚度为2-3mm,所述扩张垫片的宽度比相对应的牙槽宽度大2-4mm。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牙套的唇侧面上还设有压舌板,所述压舌板为拱形压舌板。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均为棱台。
CN201921820617.2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止鼾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97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0617.2U CN211797157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止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0617.2U CN211797157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止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7157U true CN211797157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061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97157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止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7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64904A (ko) * 2021-06-07 2022-12-14 한국보훈복지의료공단 코골이 방지기구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64904A (ko) * 2021-06-07 2022-12-14 한국보훈복지의료공단 코골이 방지기구
KR102483879B1 (ko) 2021-06-07 2023-01-03 한국보훈복지의료공단 코골이 방지기구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3119B2 (en) Incremental and/or successive adjustable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ment of snoring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JP6899380B2 (ja) 口腔器具
JP6387087B2 (ja) 鼾および閉塞性睡眠時無呼吸の防止および治療のための漸次的調節式下顎前進デバイス
KR101133537B1 (ko) 자가 맞춤형 코골이 방지장치
US20130112210A1 (en) Oral Sleep Apnea Device
WO2007002350A2 (en) Sleep appliance
JP6126575B2 (ja) 顎角部サポート用補助器具
CN102614041B (zh) 止鼾器
AU691849B2 (en) A jaw position-regulating oral device
CN213787854U (zh) 牙科咬合套结构
KR101828841B1 (ko) 범용 코골이 방지기구
CN211797157U (zh) 一种止鼾器
TWM585604U (zh) 口內止鼾裝置
CN205073099U (zh) 止鼾器
KR100931473B1 (ko) 코골이 및 이갈이 방지기구
CN202801892U (zh) 止鼾器
US20120031410A1 (en) Dental device for preventing a sleep disorder
CN203815696U (zh) 一种阻鼾器
KR101273449B1 (ko) 코숨장치 그의 제조방법
CN209847422U (zh) 一种口腔医学矫正植体装置
JP2003116881A (ja) かみ合わせ改善用マウスピース
CN213077033U (zh) 一种替代鼻通气的咬嘴
CN218500886U (zh) 口腔闭合器
JP2014147623A (ja) 呼吸矯正具
KR102704254B1 (ko) 수면용 마우스 피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