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01892U - 止鼾器 - Google Patents

止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01892U
CN202801892U CN 201220450235 CN201220450235U CN202801892U CN 202801892 U CN202801892 U CN 202801892U CN 201220450235 CN201220450235 CN 201220450235 CN 201220450235 U CN201220450235 U CN 201220450235U CN 202801892 U CN202801892 U CN 202801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ch
height
millimeters
stop sheet
snore st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502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ULYUKANG LAT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LYUKANG LAT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LYUKANG LAT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LYUKANG LAT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502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01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01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018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消除打鼾、并能提高咬合舒适度的止鼾器,包括:供人体上颚牙齿咬合的、由第一咬合面及第一内、外挡片所构成的上牙槽,该第一内挡片的高度小于该第一外挡片的高度;供人体下颚牙齿咬合的、由第二咬合面及第二内、外挡片所构成的下牙槽,该第二内挡片的高度小于该第二外挡片的高度;并且各内、外挡片的高度由各咬合面的中间部位朝两端侧渐减;连接件,连接该上牙槽与下牙槽,并间隔该第一、第二咬合面,该第一、第二咬合面的间隔距离相同、并介于4.2毫米至5.8毫米之间,该连接件两端内侧、以及第一内挡片和第二内挡片的两端设有缺口,该连接件中间设有前后贯通的开口。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打鼾患者。

Description

止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鼾器,是一种使用后可以减少睡眠时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从而消除打呼噜的器件。
背景技术
经众多医学专家证实,打呼噜及睡眠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上呼吸道和咽喉部软组织(包括扁桃体、舌根等)松弛或塌陷所致,是上气道生理结构问题,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等造成了上呼吸道软组织松弛下垂。特别在睡觉时神经兴奋度下降促使松弛的咽喉部软组织更加下垂,堵塞了呼吸器管使呼吸不畅,当呼吸气流通过咽喉部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共鸣腔的震动就出现了鼾声。
目前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呼吸机,睡觉时配戴连接呼吸管道的面罩,呼吸机将空气通过管道强行输入呼吸道,缺点是价格贵,而且每次配戴都特别难受;二、手术,将松弛下垂的咽喉部软组织切除,从而使呼吸道恢复通畅;缺点是价格贵,而且可能还会再次生长;三是供口腔内部上颚及下颚牙齿咬合的止鼾器件,如申请号为201110057082.X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阻鼾器,这种阻鼾器由上牙套、下牙套和连接件组成,上牙套由第一咬合部与第一内、外挡墙构成,下牙套由第二咬合部与第二内、外挡墙构成。由于第二外挡墙的高度小于第二内挡墙的高度,各该咬合面的间隔距离由该些咬合部的中间部位朝两端侧渐减,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较差,特别是在其连接件的两端内侧没有设置缺口,而使用者在仰卧位熟睡时舌头会回缩,使舌头根部变宽,这样舌头根部会抵压在阻鼾器的连接件的两端,使得舌头有严重的异物感,使人体感觉异常的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打鼾、并能提高咬合舒适度的止鼾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止鼾器,包括:供人体上颚牙齿咬合的上牙槽,至少由第一咬合面及位于该第一咬合面两侧的第一内、外挡片所构成,该第一外挡片的高度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该第一内挡片的高度小于该第一外挡片的高度;供人体下颚牙齿咬合的下牙槽,至少由第二咬合面及位于该第二咬合面两侧的第二内、外挡片所构成,该第二外挡片的高度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该第二内挡片的高度小于该第二外挡片的高度;并且各内、外挡片的高度由各咬合面的中间部位朝两端侧渐减;连接件,连接该上牙槽与下牙槽,并间隔该第一、第二咬合面,该第一、第二咬合面的间隔距离相同、并介于4.2毫米至5.8毫米之间,该连接件两端内侧、以及第一内挡片和第二内挡片的两端设有缺口,该连接件中间设有前后贯通的开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止鼾器,其中,所述的缺口长度介于8至15毫米之间,缺口的宽度介于2至3.5毫米之间。
进一步地,前述的止鼾器,其中,所述的连接件中间的开口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前述的止鼾器,其中,所述的上、下牙槽及连接件由医用橡胶记忆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前述的止鼾器,其中,所述的第一外挡片中间部位设有凹陷部。
进一步地,前述的止鼾器,其中,所述的第一、二内挡片的高度分别介于2至5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鼾器后,其上、下颚牙齿分别咬合在上牙槽、下牙槽中,该上、下牙槽可以定位上、下颚牙齿,并使下颚向前伸展,从而能防止喉部部分软组织往呼吸通道下沉,使呼吸通道保持畅通,进而能有效防止打鼾;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鼾器能使使用者感觉非常舒适,大大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鼾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鼾器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挡片,2、第一内挡片,3、第一咬合面,4、凹陷部,5、开口,6、缺口,7、第二外挡片,8、第二内挡片,9、第二咬合面,1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止鼾器,包括:供人体上颚牙齿咬合的上牙槽,本实例中上牙槽由第一咬合面3及位于该第一咬合面两侧的第一内、外挡片2和1所构成,该第一外挡片1的高度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该第一内挡片2的高度小于该第一外挡片1的高度;该第一内挡片2的高度介于2至5毫米之间。此外,该第一外挡片1的中间部位设有一个凹陷部4,以帮助使用者方便地识别该止鼾器的正反面。
供人体下颚牙齿咬合的下牙槽,本实例中下牙槽由第二咬合面9及位于该第二咬合面9两侧的第二内、外挡片8和7所构成,该第二外挡片7的高度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该第二内挡片8的高度小于该第二外挡片7的高度;该第二内挡片8的高度介于2至5毫米之间。上述的第一内、外挡片2和1、以及第二内、外挡片8和7的高度由各咬合面的中间部位朝两端侧渐减,符合人体上、下颚的形状,并且,所述第一内挡片2的高度小于该第一外挡片1的高度,所述第二内挡片8的高度小于该第二外挡片7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止鼾器的咬合舒适度。
连接件10,连接该上牙槽与下牙槽,并间隔该第一、第二咬合面3和9,该第一、第二咬合面3和9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并介于4.2毫米至5.8毫米之间,该连接件10两端内侧、以及第一内挡片2和第二内挡片8的两端设有缺口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缺口长度介于8至15毫米之间,缺口的宽度介于2至3.5毫米之间。该连接件10中间设有前后贯通的开口5,在实际制作中,该开口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或椭圆形,开口5为气体进出口腔的通道,使睡眠中的使用者能保持呼吸顺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鼾器可采用如下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在晚上睡觉之前,将止鼾器放入口腔中,并使上、下颚牙齿分别咬合在上牙槽、和下牙槽中,这样,上、下颚会被止鼾器撑开一定的角度,并能朝口腔外部方向推抵下颚门齿,使下颚前移,带动喉部组织往前移动,从而防止喉部软组织部分往呼吸道下沉,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进而能减少呼吸通道产生振动或者产生摩擦的声音,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打鼾。
另外,在实际制作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鼾器,包括上、下牙槽及连接件可由医用橡胶记忆材料制成。这种止鼾器可采用如下的使用方法:(1)将止鼾器浸泡于80℃左右的热水中20秒左右;(2)将止鼾器取出稍凉一下以不烫伤口腔,然后将止鼾器放入使用者口中,使凹陷部4朝上,使用者将上、下颚牙齿分别咬合在上牙槽、和下牙槽中,在此过程中用舌头顶压牙齿内侧的止鼾器壁,使止鼾器紧贴牙齿,并使止鼾器与上、下牙齿以及口腔相贴合,保持45秒左右;(3)将止鼾器从口中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使止鼾器定型。(4)完成上述操作后,使用者在晚上睡觉之前,将止鼾器放入口腔中,并使上、下颚牙齿分别咬合在上牙槽、和下牙槽中,这样,上、下颚会被止鼾器撑开一定的角度,并能朝口腔外部方向推抵下颚门齿,使下颚前移,带动喉部组织往前移动,从而防止喉部软组织部分往呼吸道下沉,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进而能减少呼吸通道产生振动或者产生摩擦的声音,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打鼾。
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在熟睡时、特别是在仰卧位熟睡时,舌头会回缩,使舌头根部变宽,为避免使用者因舌头根部抵压在止鼾器的两端、而使舌头有严重的异物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鼾器中,在其连接件10两端内侧、以及第一内挡片2和第二内挡片8的两端设有缺口6,两侧的缺口6给变宽的舌头根部提供了容纳的空间,大大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Claims (6)

1.止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人体上颚牙齿咬合的上牙槽,至少由第一咬合面及位于该第一咬合面两侧的第一内、外挡片所构成,该第一外挡片的高度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该第一内挡片的高度小于该第一外挡片的高度;供人体下颚牙齿咬合的下牙槽,至少由第二咬合面及位于该第二咬合面两侧的第二内、外挡片所构成,该第二外挡片的高度介于5毫米至10毫米之间,该第二内挡片的高度小于该第二外挡片的高度;并且各内、外挡片的高度由各咬合面的中间部位朝两端侧渐减;连接件,连接该上牙槽与下牙槽,并间隔该第一、第二咬合面,该第一、第二咬合面的间隔距离相同、并介于4.2毫米至5.8毫米之间,该连接件两端内侧、以及第一内挡片和第二内挡片的两端设有缺口,该连接件中间设有前后贯通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长度介于8至15毫米之间,缺口的宽度介于2至3.5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中间的开口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牙槽及连接件由医用橡胶记忆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挡片中间部位设有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内挡片的高度介于2至5毫米之间。
CN 201220450235 2012-09-06 2012-09-06 止鼾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01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50235 CN202801892U (zh) 2012-09-06 2012-09-06 止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50235 CN202801892U (zh) 2012-09-06 2012-09-06 止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01892U true CN202801892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60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5023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01892U (zh) 2012-09-06 2012-09-06 止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0189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96696A1 (zh) * 2013-12-27 2015-07-02 林彦璋 通鼻止鼾器
CN106236346A (zh) * 2016-08-28 2016-12-21 秦朝阳 一种用于治疗磨牙症的护牙器及其应用
CN108697530A (zh) * 2016-02-26 2018-10-23 安东尼奥·卡瓦勒里 用于减少与打鼾相关的噪声噪扰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96696A1 (zh) * 2013-12-27 2015-07-02 林彦璋 通鼻止鼾器
CN108697530A (zh) * 2016-02-26 2018-10-23 安东尼奥·卡瓦勒里 用于减少与打鼾相关的噪声噪扰的装置
CN106236346A (zh) * 2016-08-28 2016-12-21 秦朝阳 一种用于治疗磨牙症的护牙器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99380B2 (ja) 口腔器具
KR101133537B1 (ko) 자가 맞춤형 코골이 방지장치
US20080041397A1 (en) Article & method for inducing proper breathing during sleep cycles to reactivate bodily functions
CN104739566B (zh) 气流干扰式的通鼻止鼾器
US20150020812A1 (en) Sleep appliance with oxygen
EP2961361B1 (en) Oral device for mandibular advancement and medial tongue constraint
CN103263315B (zh) 一种用于缓解上呼吸道阻塞的装置
CN202801892U (zh) 止鼾器
CN201098245Y (zh) 止鼾器
KR101074536B1 (ko) 하악 전진장치
CN201422945Y (zh) 一种可调型下颌前置式osahs治疗器
CN205073099U (zh) 止鼾器
TWM585604U (zh) 口內止鼾裝置
CN211797157U (zh) 一种止鼾器
JP3194178U (ja) いびき防止装置
KR20090090969A (ko) 코골이 및 이갈이 방지기구
CN202724073U (zh) 一种睡眠辅助呼吸器
CN208287129U (zh) 一种止鼾器
CN202724072U (zh) 一种睡眠辅助呼吸器
CN206365972U (zh) 一种锁扣式阻鼾器
CN209847422U (zh) 一种口腔医学矫正植体装置
CN204192837U (zh) 一种止鼾器
CN204207901U (zh) 防止打呼噜及睡眠呼吸暂停的装置
CN204671357U (zh) 一种止鼾装置
CN202051844U (zh) 咬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