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5378U -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5378U
CN211795378U CN201922274523.6U CN201922274523U CN211795378U CN 211795378 U CN211795378 U CN 211795378U CN 201922274523 U CN201922274523 U CN 201922274523U CN 211795378 U CN211795378 U CN 211795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top lever
shaft
safety sea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45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育正
龙青云
李坚
文红光
卢念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to CN2019222745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5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5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5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包括座椅和位于所述座椅前侧的挡杆架,所述挡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座椅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驱动器、转接件、弹性件和限位轴;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转接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杆架的方向运动;当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挡杆架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上;当压缩所述弹性件时,所述限位轴可脱离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所述驱动器带电还是脱电,只需要手动向所述弹性件方向按压所述限位轴,压缩所述弹性件,使所述限位轴脱离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即可避免所述限位轴对所述挡杆架的转动产生干涉,抬起所述挡杆架,从而实现手动解锁。

Description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现在游乐行业的安全座椅通过转动安全挡杆使安全挡杆挡在乘客的身前,实现将乘客限位在座椅上;挡杆的解锁和锁定都必须依靠电动元器件来驱动,一旦电动元器件断电或损坏,特别是在断电救援的事故中,由于安全挡杆无法解锁或解锁困难给乘客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断电时安全座椅无法实现手动解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包括座椅,其还包括位于所述座椅前侧的挡杆架,所述挡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座椅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驱动器、转接件、弹性件和限位轴;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转接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杆架的方向运动;当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挡杆架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上;当压缩所述弹性件时,所述限位轴可脱离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
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限位轴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从上到下朝向所述弹性件方向倾斜。
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挡杆架包括挡杆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挡杆两端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转动连接。
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中,当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的连接点的前侧,且所述挡杆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轴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杆组件接触。
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中,当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的连接点的后侧,且所述挡杆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轴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杆组件接触。
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挡杆。
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限位轴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转接件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端以及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驱动器包括直线电机以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分别与所述直线电机和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直线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轴沿直线往复移动。
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感应挡板,所述座椅上连接有第一微动开关;当所述驱动轴朝向所述挡杆架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一感应挡板触发所述第一微动开关。
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中,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感应挡板,所述座椅上连接有第二微动开关;当所述驱动轴向远离所述挡杆架的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二感应挡板触发所述第二微动开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所述驱动器带电还是脱电,只需要手动向所述弹性件方向按压所述限位轴,压缩所述弹性件,使所述限位轴脱离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即可避免所述限位轴对所述挡杆架的转动产生干涉,抬起所述挡杆架,从而实现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的手动解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的连接点的前侧时,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解锁状态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的连接点的前侧时,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锁定状态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的连接点的后侧时,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解锁状态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的连接点的后侧时,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锁定状态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器、所述转接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限位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接件、所述导向筒和所述限位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感应挡板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配合的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感应挡板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配合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如图1所示,其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包括座椅骨架101以及设置在所述座椅骨架101上的多个座椅本体102;所述多个座椅本体102沿直线依次排列。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还包括挡杆架6,所述挡杆架6架设在所述座椅骨架101的前侧,并且所述挡杆架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骨架101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座椅骨架101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驱动器2、转接件3、弹性件4和限位轴5;所述限位轴5靠近所述挡杆架6;所述驱动器2驱动所述转接件3沿直线向靠近所述挡杆架6的方向或远离所述挡杆架6的方向往复移动,从而通过所述转接件3和所述弹性件4的传导,带动所述限位轴5靠近所述挡杆架6或远离所述挡杆架6。当所述驱动器2驱动所述转接件3朝向所述挡杆架6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挡杆架6的转动路径上,则所述限位轴5会对所述挡杆架6的转动产生干涉。当压缩所述弹性件4时,所述限位轴5可脱离所述挡杆架6的转动路径,则所述限位轴5无法再对所述挡杆架6的转动产生干涉,从而实现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的解锁。
当需要解锁时,只需将所述限位轴5朝向所述弹性件4方向推动,使所述弹性件4被压缩,所述限位轴5脱离所述挡杆架6的转动路径;此时所述挡杆架6可以自由转动,可以将所述挡杆架6抬起,实现所述挡杆架6的解锁。
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所述驱动器2带电还是脱电,只需要手动向所述弹性件4方向按压所述限位轴5,压缩所述弹性件4,使所述限位轴5脱离所述挡杆架6的转动路径,即可避免所述限位轴5对所述挡杆架6的转动产生干涉,抬起所述挡杆架6,从而实现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的手动解锁。
如图6所示,所述挡杆架6包括挡杆6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挡杆61两端的连杆组件62,所述连杆组件62与所述座椅1转动连接。所述挡杆61平行于所述多个座椅本体102的排列方向;所述挡杆61位于所述座椅本体102的前侧,且所述挡杆61的两端均超出最外侧的两个座椅本体10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杆61可以对所有座椅本体102上乘坐的乘客进行限位保护。所述连杆组件62与所述座椅骨架101的侧面转动连接,从而将所述挡杆61与所述座椅骨架101转动连接。
一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当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连杆组件62与所述座椅1的连接点A的前侧,且所述挡杆架6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轴5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杆组件62接触,即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连杆组件62的上方,使得所述挡杆61无法向上转动。如图2所示,当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连杆组件62与所述座椅1的连接点A的前侧,且所述挡杆架6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连杆组件62的下方。
另一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当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连杆组件62与所述座椅1的连接点A的后侧,且所述挡杆架6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轴5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杆组件62接触,即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连杆组件62的下方,使得所述挡杆61无法向上转动。如图4所示,当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连杆组件62与所述座椅1的连接点A的后侧,且所述挡杆架6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连杆组件62的上方。
所述连杆组件62的一端与所述挡杆61连接,另一端悬空;为了避免所述驱动器2、所述转接件3、所述弹性件4和所述限位轴5在所述座椅骨架101上的安装对影响乘客的乘坐,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杆组件62与所述座椅骨架101的连接点A位于所述连杆组件62的悬空端100与所述挡杆61之间,且所述限位轴5与所述悬空端100配合以实现所述挡杆架6的锁定。
当所述挡杆61向上移动时,所述悬空端100向下移动;当所述挡杆61向下移动时,所述悬空端100向上移动。所述座椅1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驱动器2、转接件3、弹性件4和限位轴5;所述限位轴5靠近所述连杆组件62的悬空端100;所述驱动器2驱动所述转接件3沿直线向靠近所述悬空端100的方向或远离所述悬空端100的方向往复移动,从而通过所述转接件3和所述弹性件4的传导,带动所述限位轴5靠近所述悬空端100或远离所述悬空端100;所述转接件3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挡杆61。当所述驱动器2驱动所述连杆组件62朝向所述悬空端100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上,则所述限位轴5会对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产生干涉。当压缩所述弹性件4时,所述限位轴5可脱离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则所述限位轴5无法再对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产生干涉,从而实现所述挡杆61与所述悬空端100之间的解锁。
具体应用中,如图5所示,当所述挡杆61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连杆组件62呈倾斜状态,所述挡杆61低于所述悬空端100,所述悬空端100位于所述限位轴5的上方,且所述连杆组件62朝向所述悬空端100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上,所述限位轴5对所述悬空端100产生干涉,使得所述悬空端100无法向下移动,即所述挡杆61无法向上移动。
当需要对所述挡杆61解锁时,只需将所述限位轴5朝向所述弹性件4方向推动,使所述弹性件4被压缩,所述限位轴5脱离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此时所述悬空端100可以自由转动,可以将所述挡杆61抬起,实现所述挡杆61的解锁。
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所述驱动器2带电还是脱电,只需要手动向所述弹性件4方向按压所述限位轴5,压缩所述弹性件4,使所述限位轴5脱离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即可避免所述限位轴5对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产生干涉,抬起所述挡杆61,实现所述挡杆61与所述悬空端100之间的解锁,从而实现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的手动解锁。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限位轴5朝向所述远离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7,所述导向斜面7从上到下朝向所述弹性件4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限位轴5与所述转接件3之间设置所述弹性件4,以及在所述限位轴5上设置所述导向斜面7,使得即便在所述限位轴5处于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上,也可手动实现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的锁定。
具体的,初始时,所述连杆组件62处于倾斜状态,且所述挡杆61高于所述悬空端100,此时所述挡杆61无法对所述座椅本体102上的乘客进行阻挡保护;当所述转接件3朝向所述悬空端100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限位轴5处于伸出状态,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悬空端100的上方,并处于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上。当需要将所述挡杆61锁定以保护乘客时,将所述挡杆61向下拉动,所述悬空端100向上转动,并接触所述导向斜面7;在所述导向斜面7的导向作用下,所述悬空端100沿所述导向斜面7向上继续运动,并推动所述限位轴5压缩所述弹性件4,使得所述悬空端100可以继续向上运动;当所述悬空端100转动至脱离所述限位轴5时,所述弹性件4恢复弹性形变,所述限位轴5在所述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下伸出,并处于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上,从而将所述悬空端100锁定在所述限位轴5的上方,所述挡杆61处于乘客身前靠下的位置,对乘客进行阻挡保护。
由上可知,当所述驱动器2通过所述转接件3驱动所述限位轴5伸出并对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产生干涉时,无需启动所述驱动器2将所述限位轴5退回,即可手动实现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的解锁和锁定。
一具体实施例,当所述限位轴5处于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上,且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悬空端100的下方时,所述悬空端100与所述导向斜面7的下端接触,以便于所述悬空端100向上转动时,所述导向斜面7对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所述弹性件4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挡杆61,使得所述弹性件4发生弹性形变并带动所述限位轴5移动时,所述限位轴5可以沿平行于所述挡杆61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所述限位轴5相对于所述转接件3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转接件3相对于所述驱动器2的移动方向平行,从而达到所述驱动器2驱动所述转接件3向所述弹性件4方向移动时,可以保证所述限位轴5向所述悬空端100方向能够移动至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上,所述限位轴5与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不会产生偏移。
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所述弹性件4位于所述转接件3的移动路径的延长线上,即所述转接件3与所述弹性件4同轴布置,以使得所述驱动器2驱动所述转接件3移动时,所述转接件3可以准确的带动所述弹性件4沿之间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限位轴5沿直线伸出或缩回。
所述连杆组件6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621、第二连杆622和卡耳623;所述第一连杆621与所述挡杆61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62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座椅骨架101并与所述卡耳623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21位于所述座椅骨架101靠近所述座椅本体102的一侧;所述卡耳623远离所述第二连杆622的一端悬空以形成所述悬空端100。所述第二连杆622可相对于所述座椅骨架101转动,并带动所述卡耳623和所述挡杆61相对于所述座椅骨架101转动。
所述驱动器2、所述转接件3和所述弹性件4与所述第一连杆621位于所述座椅骨架101的同一侧,所述限位轴5远离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穿过所述座椅骨架101,延伸至所述座椅骨架101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轴5远离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座椅骨架101的另一侧,从而通过所述座椅骨架101对所述限位轴5进行支撑,避免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锁定状态时,乘客向上抬动所述挡杆61,所述限位轴5可以稳定的支撑所述悬空端100;保证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所述转接件3与所述驱动器2之间设置有万向节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驱动器2与所述转接件3之间设置所述万向节8,实现对所述驱动器2与所述转接件3之间同轴度要求的降低,保证即使所述驱动器2与所述转接件3之间产生轻微的错位,所述驱动器2也能驱动所述转接件3沿平行于所述挡杆61的直线靠近或远离所述悬空端100。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限位轴5上设置有安装槽51,所述安装槽51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驱动器2;所述转接件3远离所述驱动器2的一端插入所述安装槽51内;所述弹性件4位于所述安装槽51内,并将所述转接件3与所述安装槽51的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限位轴5上设置所述安装槽51,通过所述安装槽51对所述弹性件4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所述弹性件4在所述转接件3与所述限位轴5之间的力的传导方向为直线,所述转接件3朝向所述悬空端100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限位轴5能够与所述悬空端100接触,而不会产生偏移。同时,所述安装槽51对所述弹性件4的限位还使得所述弹性件4产生弹性形变时沿直线伸缩,保证所述限位轴5与所述转接件3相对于所述驱动器2移动的同轴度。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驱动器2包括直线电机21以及驱动轴22,所述驱动轴22分别与所述直线电机21和所述弹性件4连接;所述直线电机21驱动所述驱动轴22直线运动;所述驱动轴22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挡杆61。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驱动轴22上设置有第一感应挡板9,所述座椅1上连接有第一微动开关11;当所述驱动轴22朝向所述悬空端100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一感应挡板9触发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1。所述驱动轴22上设置有第二感应挡板10,所述座椅1上连接有第二微动开关;当所述驱动轴22向远离所述悬空端100的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二感应挡板10触发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2。
所述第一感应挡板9与所述第二感应挡板10平行,且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感应挡板9与所述第二感应挡板10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挡杆61。所述第一感应挡板9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1配合,从而对所述限位轴5处于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上的状态进行指示;所述第二感应挡板10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2配合,从而对所述限位轴5处于脱离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的状态进行指示。
一具体实施例,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1和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2均位于所述第一感应挡板9与所述第二感应挡板10之间;所述第一感应挡板9远离所述转接件3,所述第二感应挡板10靠近所述转接件3。
另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感应挡板9和所述第二感应挡板10均位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1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2之间;所述第一感应挡板9靠近所述转接件3,所述第二感应挡板10远离所述转接件3。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接件3和所述限位轴5上的导向筒13;所述转接件3远离所述限位轴5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筒13与所述万向节8连接,所述导向筒13与所述转接件3固定连接,以随所述转接件3做直线运动;所述限位轴5可在所述导向筒13内移动;所述转接件3和所述限位轴5均被所述导向筒13所限位,从而提升所述转接件3与所述限位轴5之间的同轴度;同时按压和释放所述限位轴5,使所述限位轴5相对于所述导向筒13移动时,在所述导向筒13的限位作用下,所述限位轴5可以沿直线运动。
所述座椅骨架101上设置有安装孔;当所述限位轴5位于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上时,所述导向筒13远离所述驱动器2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使得所述限位轴5对所述卡耳623进行阻挡限位时,所述卡耳623对所述限位轴5的压力可以通过所述导向筒13传递至所述座椅骨架101,提升所述限位轴5对所述卡耳623支撑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图8所示,所述限位轴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52,所述限位槽5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限位轴5的轴向设置,所述限位槽52的深度方向沿所述限位轴5的径向设置;所述导向筒13上设置有限位销131,所述限位销131穿过所述导向筒13并延伸至所述限位槽52内;当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销131与所述限位槽52靠近所述驱动器2一侧的侧壁接触;当所述限位销131与所述限位槽52远离所述驱动器2一侧的侧壁接触时,所述限位轴5向远离所述悬空端100方向移动至脱离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
所述限位销131与所述限位槽52配合,从而对所述限位轴5进行限位,避免所述弹性件4被压缩和释放时产生的弹性形变过大,而超出所述弹性件4的形变能力。
如图8所示,所述转接件3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部31,所述环形凸起部31位于所述安装槽51内,并与所述安装槽5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轴5朝向所述驱动器2的一端设置有挡块14,所述挡块14与所述转接件3的外侧壁接触;当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挡块14与所述环形凸起部31接触;所述环形凸起部31对所述挡块14进行限位,从而对所述限位轴5进行限位。所述环形凸起部31与所述挡块14的配合,以及所述限位销131与所述限位槽52的配合,使得所述导向筒13和所述转接件3沿所述限位轴5的轴向对所述限位轴5进行双重限位。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座椅骨架10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621连接;如图5所示,当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处于最小行程;如图6所示,当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处于最大行程。当所述转接件3向所述悬空端100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且需要对所述挡杆61进行锁定时,可以通过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回缩,将所述挡杆61向下拉动,所述悬空端100在所述导向斜面7的导向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挤压所述限位轴5,直至所述悬空端100移动至所述限位轴5的上方并与所述限位轴5接触,完成所述挡杆61处于对乘客进行限位保护状态的锁定。
当所述转接件3向所述悬空端100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且需要对所述挡杆61进行解锁时,可以手动向所述驱动器2方向按压所述限位轴5,使所述限位轴5脱离所述悬空端100的转动路径,并通过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伸出,顶持所述挡杆61向上移动,直至所述悬空端100移动至所述限位轴5的下方,则释放所述限位轴5,实现所述挡杆61处于对乘客进行限位保护状态的解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包括座椅,其还包括位于所述座椅前侧的挡杆架,所述挡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座椅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驱动器、转接件、弹性件和限位轴;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转接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杆架的方向运动;当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挡杆架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上;当压缩所述弹性件时,所述限位轴可脱离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所述驱动器带电还是脱电,只需要手动向所述弹性件方向按压所述限位轴,压缩所述弹性件,使所述限位轴脱离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即可避免所述限位轴对所述挡杆架的转动产生干涉,抬起所述挡杆架,从而实现所述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的手动解锁。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包括座椅,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位于所述座椅前侧的挡杆架,所述挡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座椅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驱动器、转接件、弹性件和限位轴;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转接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杆架的方向运动;当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挡杆架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上;当压缩所述弹性件时,所述限位轴可脱离所述挡杆架的转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从上到下朝向所述弹性件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架包括挡杆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挡杆两端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的连接点的前侧,且所述挡杆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轴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杆组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椅的连接点的后侧,且所述挡杆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轴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杆组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挡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转接件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端以及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直线电机以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分别与所述直线电机和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直线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轴沿直线往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感应挡板,所述座椅上连接有第一微动开关;当所述驱动轴朝向所述挡杆架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一感应挡板触发所述第一微动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感应挡板,所述座椅上连接有第二微动开关;当所述驱动轴向远离所述挡杆架的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二感应挡板触发所述第二微动开关。
CN201922274523.6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Active CN211795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4523.6U CN211795378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4523.6U CN211795378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5378U true CN21179537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0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4523.6U Active CN211795378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53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0386A (zh) * 2019-12-17 2020-04-14 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0386A (zh) * 2019-12-17 2020-04-14 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6940B (zh) 锁止系统及包含其的快换支架组件
CN211795378U (zh)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CN103601055A (zh) 电梯夹轨装置
CN107514192B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移门系统的无源解锁装置
CN114537122B (zh) 一种电池锁紧装置、下换电电动卡车及换电方法
CN113511059B (zh) 锁止组件、锁止机构、快换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111000386A (zh) 一种可手动解锁的安全座椅
CN219819786U (zh) 机器人锁止装置及机器人
CN201494458U (zh) 防止列车车体与转向架分离的防脱装置
CN211008047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地铁滑动门用锁芯
CN211201489U (zh) 一种电控解锁手套箱
CN210013895U (zh) 一种用于直线运动的机械自动锁定及手动解锁机构
CN204571494U (zh) 一种电子锁传动结构
CN207686501U (zh) 双开塞拉门系统
CN219115413U (zh) 拨动式解锁机构和换电设备
CN219809314U (zh) 插销锁止结构
CN210393316U (zh) 一种具有远程救援功能的电梯
CN210707354U (zh) 一种观光列车
CN215398578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卡接头
CN213705137U (zh) 锁止机构
CN212332760U (zh) 一种婴儿车刹车结构
CN220869096U (zh) 一种新型皮卡后盖板拉手
CN216618335U (zh) 一种抽油机安全限位装置
CN217538447U (zh) 一种带撞击保护的门
CN219826498U (zh) 全高门电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