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8298U - 一种耐寒拖链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寒拖链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8298U
CN211788298U CN202020614058.6U CN202020614058U CN211788298U CN 211788298 U CN211788298 U CN 211788298U CN 202020614058 U CN202020614058 U CN 202020614058U CN 211788298 U CN211788298 U CN 211788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able
cold
core
resi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40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亮
蒋建明
赵宏阳
徐立群
肖欠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ardiff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ardiff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ardiff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ardiff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40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8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8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8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寒拖链电缆,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内设置有缆芯,所述缆芯由内之外依次包括中心填充物、芯线、绕包层;若干导体绞合后包覆绝缘层形成所述芯线;多根芯线环绕所述中心填充物排列形成一组芯线,所述绕包层包覆在所述一组芯线外;所述绝缘层和所述保护套的材质均采用PVC。保护套和绝缘层选用软质耐寒的PVC,适宜的固定工作温度为‑52~105℃,移动工作温度‑40~105℃,且PVC材料在低温下依然能够保持柔软(‑40℃时硬度增加10%范围内),因此该电缆在低温环境下,拖链设备能够进行高度弯曲与扭转的操作作业,避免产生开裂破损导致设备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耐寒拖链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缆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寒拖链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移动设备普及,而其生产所需的电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各类型的拖链电缆生产技术已基本完善,可以在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完成低温高度弯曲与扭转的操作作业。但是在寒冷地区,多数区域使用高性能的材料,如绝缘用TPEE、TPE,护套用TPU等高分子弹性体材料,这种材料成本高,在低温环境下材料变硬减少电缆的使用寿命。
在目前市场上,工业耐寒电缆主要以拖链电缆为主,其铜丝选用的超六类导体,护套层选材多为耐寒TPU,绝缘层材料为耐寒TPEE、TPE,可防止在电缆在低温(-40度)高度弯曲与扭转损坏的情况发生,但是这一类耐寒电缆具有硬度高,且由于极低的温度限制了电缆性能,使其变得僵化、脆化,不适合拖链设备进行高度弯曲与扭转的操作作业,还容易产生开裂破损导致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寒拖链电缆,保护套和绝缘层选用软质耐寒的PVC,适宜的固定工作温度为-52~105℃,移动工作温度-40~105℃,且PVC材料在低温下依然能够保持柔软(-40℃时硬度增加10%范围内),因此该电缆在低温环境下,拖链设备可进行高度弯曲与扭转的操作作业,避免产生开裂破损导致设备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寒拖链电缆,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内设置有缆芯,所述缆芯由内之外依次包括中心填充物、芯线、绕包层;若干导体绞合后包覆绝缘层形成所述芯线;多根芯线环绕所述中心填充物排列形成一组芯线,所述绕包层包覆在所述一组芯线外;所述绝缘层和所述保护套的材质均采用PVC。
优选地,所述中心填充物为绞合成多股的低温棉线,采用绞合成多股的低温棉线进行填充,并撑开芯线,可增强电缆的耐弯曲与抗扭转能力。
优选地,所述绕包层为TPFE绕包带,绕包材料选用TPFE带,可有效地隔绝温度,并包覆填充使电缆更加圆整美观。
优选地,所述芯线的成缆节距为成揽外径的10倍,合理的选择成缆节距,保证电缆在弯曲与扭转时不变形,增加电线本身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降低电缆性能。
优选地,所述导体为直径0.10mm的超6类铜导丝。
优选地,导体采用束丝排列至少两层标准绞合方式,包括第一层、第二层,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分别标准绞合后,然后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再标准绞合形成所述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覆绝缘层形成所述芯线;
内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5-16倍,外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2-14倍;
其中,所述第一层为所述内层,除第一层的其它层均为所述外层。采用多层标准绞合方式,标准小绞距束丝,并优化束绞节距,使绞合导体圆整与柔软,使导体具有极好的耐弯曲与抗扭转能力。
优选地,绝缘层的厚度根据电缆电压设定,但大于或等于0.4mm,采用薄壁绝缘厚度减小产品的外径最小化。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耐寒拖链电缆,绝缘层的材料选用软质耐寒的PVC,适宜的固定工作温度为-52~105℃,移动工作温度-40~105℃,且PVC材料在低温下依然能够保持柔软(-40℃时硬度增加10%范围内),而且具有较高的体积电阻率,20℃体积电阻率大于或等于3.0×1012。因此绝缘层选用软质耐寒 PVC,可有效提高电缆的柔韧度以及耐低温能力,并增强绝缘的体积电阻率,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电缆的柔软等特点;保护套选用软质耐寒PVC,可有效地提高电缆的耐低温能力,并增强电缆的抗磨性、耐候性、机械性能,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电缆的柔软等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拖链电缆可适应寒冷的工作环境,并能够满足拖链设备完成高度弯曲与扭转操作作业的要求,为工业生产效率与工作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拖链电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保护套;2-导体;3-中心填充物;4-绝缘层;5-绕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寒拖链电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参看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耐寒拖链电缆,包括保护套1,保护套1 内设置有缆芯,缆芯由内之外依次包括中心填充物3、芯线、绕包层5;若干导体2绞合后包覆绝缘层4形成芯线;多根芯线环绕中心填充物3排列形成一组芯线,绕包层5包覆在一组芯线外;
绝缘层4材质采用PVC,软质耐寒的PVC,适宜的固定工作温度为-52~ 105℃,移动工作温度-40~105℃,且PVC材料在低温下依然能够保持柔软 (-40℃时硬度增加10%范围内),而且具有较高的体积电阻率,20℃体积电阻率大于或等于3.0×1012,绝缘层4的厚度根据电压设定,但是大于或等于 0.4mm,采用薄壁绝缘厚度减少电缆的外径最小化;通过抽真空挤压的方法,使绝缘层4与导体2紧密接触,在使用过程中使导体2受力减少。
保护套1的材质选用软质耐寒PVC,适宜的固定工作温度为-52~105℃,移动工作温度-40~105℃,材料在低温下硬度保持柔软(-40℃时硬度增加10%范围内),保护套1厚度根据电压设定,300/500V及以下不低于成缆(编织) 外径×0.08+0.6,0.6/1KV参照GB/T12760-2008,保证保护套1耐磨性的同时也保证外径过大而减少产品的弯曲半径。
本实施例的耐寒拖链电缆,绝缘层4选用软质耐寒PVC,可有效提高电缆的柔韧度以及耐低温能力,并增强绝缘的体积电阻率采用薄壁设计使电缆外径最小化,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电缆的柔软等特点;多根芯线围绕中心填充物3排列,中心填充物3撑开芯线,可增强电缆的耐弯曲与抗扭转能力,在保护套1内采用绕包层5包覆一组芯线,防止保护套1与芯线胶黏;保护套 1采用软质耐寒PVC,可有效地提高电缆的耐低温能力,并增强电缆的抗磨性、耐候性、机械性能,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电缆的柔软等特点。因此,本实施例的拖链电缆可适应寒冷的工作环境,并能够满足拖链设备完成高度弯曲与扭转操作作业的要求,为工业生产效率与工作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导体为直径0.10mm的超6类铜导丝,导体采用束丝排列至少两层标准绞合方式,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一层、第二层分别标准绞合后,内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5-16倍,外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2-14倍,第一层为内层,除第一层的其它层均为外层,然后第一层、第二层再标准绞合形成导体2,导体2外部设置一绝缘层4,形成芯线,6根芯线围绕中心填充物等距排列形成一组芯线。采用分层绞合,且标准小绞距束丝,并优化束绞节距,使绞合导体2圆整与柔软,使导体2具有极好的耐弯曲与抗扭转能力。应当理解,每层导丝的数量以及分层的数量不局限于以上描述,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减少。
优选实施方式中,中心填充物3为绞合成多股的低温棉线,采用绞合成多股的低温棉线进行填充,并撑开芯线,可增强电缆的耐弯曲与抗扭转能力。
优选实施方式中,绕包层5为TPFE绕包带,绕包材料选用TPFE带,适宜工作温度为-190~260℃,可有效地隔绝温度,并防止护套与芯线胶黏。
优选实施方式中,芯线的成缆节距为承揽外径的10倍,合理的选择成缆节距,保证电缆在弯曲与扭转时不变形,增加电线本身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降低电缆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耐寒拖链电缆,从电缆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从保证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大大降低电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其中,导体2选用超6类软铜导丝,采用标准小绞距束丝,并优化束绞节距,使导体2本身具有极好的耐弯曲及抗扭转能力;绝缘层4选用软质耐寒PVC,可有效提高电缆的柔韧度以及耐低温能力,并增强绝缘的体积电阻率采用薄壁设计使电缆外径最小化,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电缆的柔软等特点;中心填充物3选用低温棉线绞合成股后填充,可有效提高电缆抗扭转能力;绕包层5选用TPFE带,可有效地隔绝温度,防止护套与芯线胶黏并包覆填充使电缆更加圆整美观;保护套1选用软质耐寒PVC,可有效地提高电缆的耐低温能力,并增强电缆的抗磨性、耐候性、机械性能,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电缆的柔软等特点。合理的选择成缆节距(成缆外径的10倍),保证电缆在弯曲与扭转时不变形,增加电线本身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降低电缆性能。该电缆可适应寒冷的工作环境,并能够满足拖链设备完成高度弯曲与扭转操作作业的要求,为工业生产效率与工作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耐寒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内设置有缆芯,所述缆芯由内之外依次包括中心填充物、芯线、绕包层;若干导体绞合后包覆绝缘层形成所述芯线;多根芯线环绕所述中心填充物排列形成一组芯线,所述绕包层包覆在所述一组芯线外;所述绝缘层和所述保护套的材质均采用PVC;
导体采用束丝排列至少两层标准绞合方式,包括第一层、第二层,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分别标准绞合后,然后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再标准绞合形成所述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覆所述绝缘层形成所述芯线;
内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5-16倍,外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2-14倍;
其中,所述第一层为所述内层,所述第二层为所述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填充物为绞合成多股的低温棉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层为TPFE绕包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的成缆节距为成揽外径的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直径0.15的第六类铜导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4mm。
CN202020614058.6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耐寒拖链电缆 Active CN211788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4058.6U CN211788298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耐寒拖链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4058.6U CN211788298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耐寒拖链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8298U true CN21178829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5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4058.6U Active CN211788298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耐寒拖链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8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7811U (zh) 新型采煤机电缆
CN202694975U (zh) 油井专用电力电缆
CN211788298U (zh) 一种耐寒拖链电缆
CN211788257U (zh) 一种耐寒机器人电缆
CN217386730U (zh) 一种新型耐扭耐寒风能安全链电缆
CN216719546U (zh) 一种加强型采煤机电缆
CN214796803U (zh) 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
CN21406836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
CN215265695U (zh) 一种高寿命机器人电缆
CN210777955U (zh) 机器人用的多芯控制线
CN201477959U (zh) 机器人手臂控制电缆
CN213303697U (zh) 一种聚烯烃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柔软光电综合电缆
CN212570527U (zh) 机器人本体用伺服控制线
CN213459161U (zh) 一种耐扭转、高强度、强耐磨的屏蔽型机器人用电缆
CN114843009A (zh) 一种新型导体耐扭耐寒风能安全链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10156152U (zh) 一种并排形高寿命拖链电缆
CN112164495A (zh) 一种高柔抗拉电缆及高抗拉弹簧电缆
CN210156135U (zh) 一种并排形拖链电缆
CN214847803U (zh) 一种滑性耐磨高速拖链电缆
CN214476558U (zh) 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
CN214671889U (zh) 一种带气管拖链电缆
CN220584960U (zh) 一种矿山用柔性抗扭转中压拖曳电缆
CN213660020U (zh) 一种抗拉高电气性能电缆
CN219832232U (zh) 抗弯曲耐久型多芯屏蔽电缆
CN217113858U (zh) 一种高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