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1033U -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1033U
CN211781033U CN201922446558.3U CN201922446558U CN211781033U CN 211781033 U CN211781033 U CN 211781033U CN 201922446558 U CN201922446558 U CN 201922446558U CN 211781033 U CN211781033 U CN 211781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heat absorption
water tank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65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天润
姚彦平
徐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Changsheng Energy Saving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Changsheng Energy Savi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Changsheng Energy Saving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Changsheng Energy Savi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65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1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1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1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锅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生物质锅炉壳体,生物质锅炉壳体的底端内部连接有传送机,传送机的顶部连接有入料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炉壳体内设置分隔板和连接板,使得烟气在移动时会充分停留在锅炉壳体内,避免热气快速排出,然后将吸热水管设置在排烟管内,吸热水管与水箱连接,循环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入水管进入吸热水管内,水流在吸热水管内流动,将热量进行吸收,水升温后进入水箱内,并再次进入水箱内,达到循环水的效果,将热量进行吸收,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也避免了热量逆流至燃烧室内,达到充分燃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锅炉是锅炉的一个种类,以生物质能源做为燃料的锅炉叫生物质锅炉,分为生物质蒸汽锅炉、生物质热水锅炉、生物质热风炉、生物质导热油炉、立式生物质锅炉、卧式生物质锅炉等,锅炉是具有高温、高压的热能设备,是特种设备之一,在机关、事业企业及各行各业广泛使用,是危险而又特殊的设备。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生物质锅炉在排烟时,烟内存在大量热量,热量会随着烟气排出,造成了热量的浪费,同时烟气内的热量会逆流至燃烧室内,导致燃烧室内的温度过高,从而导致二氧化氮的浓度过高,使得生物质不能充分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具有余热回收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锅炉壳体,所述锅炉壳体的底端内部连接有传送机,所述传送机的顶部连接有入料框,所述锅炉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燃烧室,所述锅炉壳体远离所述入料框的一侧连接有排烟管,所述锅炉壳体的内部连接有分隔板和连接板,所述燃烧室、所述分隔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排烟管沿着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排烟管的内部连接有吸热水管,所述吸热水管贯穿所述锅炉壳体和所述排烟管,且所述吸热水管远离所述锅炉壳体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外侧壁连接有入水管,所述水箱的底端外侧壁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入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吸热水管一体成型,所述水箱的底端外侧壁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入料框的顶端外部连接有均匀入料装置,所述循环泵和所述传送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热水管为螺旋形结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热水管和所述排烟管的连接处外侧壁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和所述吸热水管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的顶端另一侧连接有冷水管,所述水箱的底端另一侧连接有热水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水管的内部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热水管的内部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水箱的外侧壁连接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均匀入料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其中,所述电动推杆连接在所述入料框的前侧,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入料框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炉壳体内设置分隔板和连接板,使得烟气在移动时会充分停留在锅炉壳体内,避免热气快速排出,然后将吸热水管设置在排烟管内,吸热水管与水箱连接,循环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入水管进入吸热水管内,水流在吸热水管内流动,将热量进行吸收,水升温后进入水箱内,并再次进入水箱内,达到循环水的效果,将热量进行吸收,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也避免了热量逆流至燃烧室内,达到充分燃烧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水箱与外部冷水管和热水管连接,温控器检测到水箱内水的温度,当水的温度够高时,温控器将信号传输至第二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使得水箱内热水通过热水管排至外部,并使得外部冷水通过冷水管进入水箱内,达到持续工作的效果,也达到了充分回收余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锅炉壳体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水箱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均匀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壳体;2、均匀入料装置;21、电动推杆;22、推杆;23、连接架;24、挡板;3、连接板;4、吸热水管;41、入水管;42、出水管;5、排烟管;6、密封圈;7、分隔板;8、传送机;9、入料框;10、燃烧室;11、第一电磁阀;12、水箱;13、冷水管;14、温控器;15、第二电磁阀;16、热水管;17、循环泵;18、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锅炉壳体1,锅炉壳体1的底端内部连接有传送机8,传送机8的顶部连接有入料框9,锅炉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燃烧室10,锅炉壳体1远离入料框9的一侧连接有排烟管5,锅炉壳体1的内部连接有分隔板7和连接板3,燃烧室10、分隔板7、连接板3和排烟管5沿着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排烟管5的内部连接有吸热水管4,吸热水管4贯穿锅炉壳体1和排烟管5,且吸热水管4远离锅炉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水箱12,水箱12的顶端外侧壁连接有入水管41,水箱12的底端外侧壁连接有出水管42,入水管41、出水管42和吸热水管4一体成型,水箱12的底端外侧壁连接有支撑架18,支撑架18的顶端连接有循环泵17,循环泵17和出水管42固定连接,入料框9的顶端外部连接有均匀入料装置2,循环泵17和传送机8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锅炉壳体1内设置分隔板7和连接板3,使得烟气在移动时会充分停留在锅炉壳体1内,延长了烟气的移动距离,避免热气快速排出,然后将吸热水管4设置在排烟管5内,吸热水管4与水箱12连接,循环泵17将水箱12内的水通过入水管41进入吸热水管4内,水流在吸热水管4内流动,将烟气内的热量进行吸收,水升温后进入水箱12内,并通过出水管42再次进入水箱12内,达到循环水的效果,将热量进行吸收,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也避免了热量逆流至燃烧室10内,达到充分燃烧的效果。
具体的,吸热水管4为螺旋形结构;螺旋形的方式增加了吸热水管4与烟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充分吸热的效果。
具体的,吸热水管4和排烟管5的连接处外侧壁连接有密封圈6,密封圈6和吸热水管4固定连接;密封圈6可以避免排烟管5的热量流至外部,达到避免的效果。
具体的,水箱12的顶端另一侧连接有冷水管13,水箱12的底端另一侧连接有热水管16;当水的温度够高时,水箱12内热水通过热水管16排至外部,并使得外部冷水通过冷水管13进入水箱12内,达到持续工作的效果,也达到了充分回收余热的效果。
具体的,冷水管13的内部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1,热水管16的内部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5,水箱12的外侧壁连接有温控器14,温控器14、第一电磁阀11和第二电磁阀15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水箱12与外部冷水管13和热水管16连接,温控器14检测到水箱12内水的温度,当水的温度够高时,温控器14将信号传输至第二电磁阀15和第一电磁阀11,使得水箱12内热水通过热水管16排至外部,并使得外部冷水通过冷水管13进入水箱12内,达到持续工作的效果,也达到了充分回收余热的效果。
具体的,均匀入料装置2包括电动推杆21,其中,电动推杆21连接在入料框9的前侧,电动推杆21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22,推杆22远离电动推杆2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架23,连接架23的一侧连接有挡板24,挡板24滑动连接在入料框9的内部,电动推杆21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动推杆21与外部PLC控制器控制,使得推杆22可以定时持续地滑动,工作人员将燃料放入入料框9内,推杆22通过连接架23带动挡板24滑动,挡板24将燃料阻挡,然后挡板24再次滑动,将燃料放入,然后再次将燃料阻挡,达到定量放入燃料的效果,避免堵塞。
本实施例中:循环泵17为上海长征泵阀有限公司销售的CZWR50-100A型水泵;第一电磁阀11和第二电磁阀15均为上海耐派阀门制造有限公司销售的ZBSF-16P型电磁阀;温控器14为厦门海晟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HY02B05型温控器;电动推杆21为温州天锋电子实力卖场销售的TF12-100型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电动推杆21与外部PLC控制器控制,使得推杆22可以定时持续地滑动,工作人员将燃料放入入料框9内,推杆22通过连接架23带动挡板24滑动,挡板24将燃料阻挡,然后挡板24再次滑动,将燃料放入,然后再次将燃料阻挡,达到定量放入燃料的效果,避免堵塞,通过在锅炉壳体1内设置分隔板7和连接板3,使得烟气在移动时会充分停留在锅炉壳体1内,延长了烟气的移动距离,避免热气快速排出,然后将吸热水管4设置在排烟管5内,吸热水管4与水箱12连接,循环泵17将水箱12内的水通过入水管41进入吸热水管4内,水流在吸热水管4内流动,将烟气内的热量进行吸收,水升温后进入水箱12内,并通过出水管42再次进入水箱12内,达到循环水的效果,将热量进行吸收,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也避免了热量逆流至燃烧室10内,达到充分燃烧的效果,水箱12与外部冷水管13和热水管16连接,温控器14检测到水箱12内水的温度,当水的温度够高时,温控器14将信号传输至第二电磁阀15和第一电磁阀11,使得水箱12内热水通过热水管16排至外部,并使得外部冷水通过冷水管13进入水箱12内,达到持续工作的效果,也达到了充分回收余热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锅炉壳体(1),所述锅炉壳体(1)的底端内部连接有传送机(8),所述传送机(8)的顶部连接有入料框(9),所述锅炉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燃烧室(10),所述锅炉壳体(1)远离所述入料框(9)的一侧连接有排烟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壳体(1)的内部连接有分隔板(7)和连接板(3),所述燃烧室(10)、所述分隔板(7)、所述连接板(3)和所述排烟管(5)沿着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排烟管(5)的内部连接有吸热水管(4),所述吸热水管(4)贯穿所述锅炉壳体(1)和所述排烟管(5),且所述吸热水管(4)远离所述锅炉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水箱(12),所述水箱(12)的顶端外侧壁连接有入水管(41),所述水箱(12)的底端外侧壁连接有出水管(42),所述入水管(41)、所述出水管(42)和所述吸热水管(4)一体成型,所述水箱(12)的底端外侧壁连接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的顶端连接有循环泵(17),所述循环泵(17)和所述出水管(42)固定连接,所述入料框(9)的顶端外部连接有均匀入料装置(2),所述循环泵(17)和所述传送机(8)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水管(4)为螺旋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水管(4)和所述排烟管(5)的连接处外侧壁连接有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和所述吸热水管(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2)的顶端另一侧连接有冷水管(13),所述水箱(12)的底端另一侧连接有热水管(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13)的内部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1),所述热水管(16)的内部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5),所述水箱(12)的外侧壁连接有温控器(14),所述温控器(14)、所述第一电磁阀(1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15)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入料装置(2)包括电动推杆(21),其中,所述电动推杆(21)连接在所述入料框(9)的前侧,所述电动推杆(21)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22),所述推杆(22)远离所述电动推杆(2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架(23),所述连接架(23)的一侧连接有挡板(24),所述挡板(24)滑动连接在所述入料框(9)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21)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CN201922446558.3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Active CN211781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6558.3U CN21178103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6558.3U CN21178103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1033U true CN211781033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6558.3U Active CN21178103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1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2779U (zh) 一种立式水火管反烧气化炉
CN102374658B (zh) 一种受热面全部强制上升流动的角管水循环结构
CN202133096U (zh) 节能低压热水锅炉
CN211781033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CN206338929U (zh) 环保节能锅炉
CN206338930U (zh) 环保节能锅炉
CN210688162U (zh) 一种燃煤发电节能锅炉
CN205860490U (zh) 一种卧式导热油锅炉
CN202254307U (zh) 一种角管水循环结构
CN105066434B (zh) 直接接触式余热回收常压一体炉
CN206861857U (zh) 一种高效燃气加热炉
CN204986987U (zh) 一种锅壳式火管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06540300U (zh) 一种高清洁节能锅炉
CN204478463U (zh) 节能易清理分体式锅炉
CN206771736U (zh) 燃气式热能转换装置
CN205245520U (zh) 节能卫生蒸汽补助采暖炉
CN104132452A (zh) 一种燃煤供热采暖炉
CN213089788U (zh) 一种蒸汽热风两用锅炉
CN203443094U (zh) 一种常压热水炉
CN210107731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节能环保锅炉装置
CN108361988A (zh) 一种锅炉高效节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477858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水锅炉
CN209588367U (zh) 一种卧式三回程烟火管热水锅炉
CN211451397U (zh) 一种有机热载体炉
CN209325831U (zh) 一种管板式换热生物质民用热水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