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4569U - 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4569U
CN211774569U CN201922137217.8U CN201922137217U CN211774569U CN 211774569 U CN211774569 U CN 211774569U CN 201922137217 U CN201922137217 U CN 201922137217U CN 211774569 U CN211774569 U CN 211774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retch bending
door beam
skeleton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72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雄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umi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umi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umi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umi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72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4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4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4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包括外框骨架和铺设于外框骨架上的屋面层,屋面层包括多个由上往下依次拼接的屋面瓦片,外框骨架包括沿房屋纵向方向依次布置的拉弯门梁框架和多个拉弯支撑框架、及连接于拉弯门梁框架和拉弯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骨架,连接骨架与拉弯门梁框架、拉弯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拉弯门梁框架和拉弯支撑框架均呈水滴状。该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拉弯门梁框架和拉弯支撑框架采用定制的弯弧型材,使房屋的屋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弧形顶形态,提供稳固的安全结构,且连接骨架与拉弯门梁框架、拉弯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满足异形屋顶跨度大的装配式建筑,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满足了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功能。

Description

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异形建筑框架多数是混凝土倒模或者木结构的,而混泥土建筑存在施工时间长,粉尘大,不可拆装等问题,传统木屋建筑存在牢固性低、防虫蛀差、防火性差、生产时间长、成本高、安装复杂、速度慢等方面的问题,都无法满足异形屋顶跨度大的装配式建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能够满足异形屋顶跨度大的装配式建筑,且安装效率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包括外框骨架和铺设于外框骨架上的屋面层,屋面层包括多个由上往下依次拼接的屋面瓦片,外框骨架包括沿房屋纵向方向依次布置的拉弯门梁框架和多个拉弯支撑框架、及连接于拉弯门梁框架和拉弯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骨架,连接骨架与拉弯门梁框架、拉弯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拉弯门梁框架和拉弯支撑框架均呈水滴状。
铝制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木屋、轻钢龙骨等装配式建筑更加耐用,具有很好防火、防潮、耐磨、防虫等优越的物理性能,而且铝制装配式建筑的可塑性非常强。该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拉弯门梁框架和拉弯支撑框架采用定制的弯弧型材,拉弯门梁框架和拉弯支撑框架均呈水滴状,使房屋的屋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弧形顶形态,提供稳固的安全结构,且连接骨架与拉弯门梁框架、拉弯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满足异形屋顶跨度大的装配式建筑,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满足了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功能。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拉弯门梁框架水平倾斜设置且沿背向拉弯支撑框架的一侧倾斜,每个拉弯支撑框架竖直设置。拉弯门梁框架向房屋的门口外侧延伸,外框骨架上铺设完瓦片后,使在房屋的门口处形成屋檐结构,设计巧妙且外形美观,也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进一步的是,屋面瓦片包括底板和背向底板一侧凸起的弧形面板,底板设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处向上延伸有表面呈类球形的卡头,弧形面板的一端固定于底板并靠近第一端部的一侧,另一端向第二端部一侧延伸并形成有与卡头适配的卡环;相邻两个屋面瓦片拼接时,其中一个屋面瓦片的卡环卡套于相邻屋面瓦片的卡头上,并可绕该卡头转动。安装时,将屋面瓦片固定在外框骨架上,再将另一块屋面瓦片的卡环卡在已固定好的屋面瓦片的卡头上,并根据所在位置的屋面形态使卡环绕着卡头旋转角度,使屋面瓦片与贴合在外框骨架上,且保证拼接处的平整和紧密。该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根据不同的曲线形态需求,将外框骨架设计成不同的曲线形态造型,该屋面瓦片能贴合在外框骨架上,体现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曲线形态,满足异形屋顶跨度大的装配式建筑,使整体外形更美观,且操作简单,安装效率高。
进一步的是,屋面瓦片还包括筋板,筋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端部和弧形面板连接。提高屋面瓦片的强度。
进一步的是,筋板、地板和弧形面板配合形成空腔,空腔内填充有保温隔热件。提高屋面瓦片的保温隔热效果。
进一步的是,保温隔热件为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泡沫不仅具有超低温热传导率和耐热保温效果,而且还具有高效绝缘、隔音、防水防潮等效果,使铝地板的综合性能更高。
进一步的是,相邻两个屋面瓦片拼接时,相互卡套的卡环和卡头对应的球心相同。提高卡环绕着卡头旋转时的稳定性,防止安装过程中发生脱落。
进一步的是,屋面瓦片还包括盖板和紧固件,弧形面板设有与盖板配合的开口,底板设有与紧固件配合的连接孔,连接孔位于开口的正下方。通过紧固件和连接孔的配合,将屋面瓦片固定在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上,操作简单,且安装完后用盖板将开口封住,使整体美观大方。
进一步的是,弧形面板对应开口的内壁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第一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内侧壁凸设有第二凸起,盖板的底部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设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二固定柱设有与第二凸起配合的第二卡槽。通过第一凸起与第一卡槽、第二凸起和第二卡槽的配合,使盖板可拆卸固定在弧形面板上,整个安装过程操作简单,安装速度快。
进一步的是,盖板封盖于开口上,且盖板的外表面与弧形面板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弧面上。使该屋面瓦片的整体外形更美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铝制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木屋、轻钢龙骨等装配式建筑更加耐用,具有很好防火、防潮、耐磨、防虫等优越的物理性能,而且铝制装配式建筑的可塑性非常强。该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拉弯门梁框架和拉弯支撑框架采用定制的弯弧型材,拉弯门梁框架和拉弯支撑框架均呈水滴状,使房屋的屋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弧形顶形态,提供稳固的安全结构,且连接骨架与拉弯门梁框架、拉弯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满足异形屋顶跨度大的装配式建筑,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满足了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框骨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框骨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屋面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屋面瓦片的拼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框骨架,110.拉弯门梁框架,120.拉弯支撑框架,130.连接骨架,20.屋面瓦片,210.底板,211.第一端部,212.第二端部,213.卡头,214.连接孔,220.弧形面板,221.卡环,222.开口,223.第一内侧壁,2231.第一凸起,224.第二内侧壁,2241.第二凸起,225.内连接板,230.卡口,240.筋板,250.空腔,260.盖板,261.第一固定柱,2611.第一卡槽,262.第二固定柱,2621.第二卡槽,263.斜向插接头,270.紧固件,30.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外框骨架10和铺设于外框骨架10上的屋面层,屋面层包括多个由上往下依次拼接的屋面瓦片20,外框骨架10包括沿房屋纵向方向依次布置的拉弯门梁框架110和多个拉弯支撑框架120、及连接于拉弯门梁框架110和拉弯支撑框架120之间的连接骨架130,连接骨架130与拉弯门梁框架110、拉弯支撑框架120可拆卸连接,拉弯门梁框架110和拉弯支撑框架120均呈水滴状。
铝制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木屋、轻钢龙骨等装配式建筑更加耐用,具有很好防火、防潮、耐磨、防虫等优越的物理性能,而且铝制装配式建筑的可塑性非常强。该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拉弯门梁框架110和拉弯支撑框架120采用定制的弯弧型材,拉弯门梁框架110和拉弯支撑框架120均呈水滴状,使房屋的屋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弧形顶形态,提供稳固的安全结构,且连接骨架130与拉弯门梁框架110、拉弯支撑框架120可拆卸连接,满足异形屋顶跨度大的装配式建筑,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满足了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骨架130与拉弯门梁框架110之间、连接骨架130与拉弯支撑框架120之间分别设置了相互配合的连通孔,再通过配置特殊角度定制的角码、丝杆和螺栓进行连接固定。连接骨架130与拉弯门梁框架110、拉弯支撑框架12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
如图3所示,拉弯门梁框架110水平倾斜设置且沿背向拉弯支撑框架120的一侧倾斜,拉弯门梁框架110的水平倾斜角度为80°,每个拉弯支撑框架120竖直设置且沿房屋纵向均匀间隔平行布置。拉弯门梁框架110向房屋的门口30外侧延伸,外框骨架10上铺设完屋面瓦片20后,使在房屋的门口处形成屋檐结构,设计巧妙且外形美观,也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拉弯门梁框架110的水平倾斜角度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小于90°的其他值。
如图4和图5所示,屋面瓦片20包括底板210和背向底板210一侧凸起的弧形面板220,底板210设有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第一端部211处向上延伸有表面呈类球形的卡头213,弧形面板220的一端固定于底板210并靠近第一端部211的一侧,另一端向第二端部212一侧延伸并在端部形成有与卡头213适配的卡环221,卡环221可绕卡头213转动;相邻两个屋面瓦片20拼接时,其中一个屋面瓦片20的卡环221卡套于相邻屋面瓦片20的卡213头上,并可绕该卡头213转动。安装时,将屋面瓦片20固定在外框骨架10上,再将另一块屋面瓦片20的卡环221卡在已固定好的屋面瓦片20的卡头213上,并根据所在位置的屋面形态使卡环221绕着卡头213旋转角度,使屋面瓦片20与外框骨架10贴合,且保证拼接处的平整和紧密。该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根据不同的曲线形态需求,将外框骨架10设计成不同的曲线形态造型,该屋面瓦片20能贴合在外框骨架10上,体现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曲线形态,满足异形屋顶跨度大的装配式建筑,使整体外形更美观,且操作简单,安装效率高。该屋面瓦片20不仅可以适用于本实施例中呈水滴状的屋面结构,还适应于屋面呈波浪形、平面加曲面等其他曲线形态的屋面结构。
如图5所示,相邻两个屋面瓦片20拼接时,相互套接的卡环221和卡头213对应的球心相同,提高卡环221绕着卡头213旋转时的稳定性,防止安装过程中发生脱落。在本实施例中,卡环221和卡头213的贴合面对应的弧长角度为120°,在保证卡环221与卡头213有较大接触面积,以提高旋转的稳定性的同时又能卡环221能顺滑地套在卡头213上,且卡环221可绕卡头213旋转120°,满足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不同曲线形态。卡环221和卡头213的贴合面对应的弧长角度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大于180°的其他角度,卡环221可绕卡头213旋转的角度设置为其他设置。
如图4所示,卡环221位于第二端部212的外侧,且卡环221的端部与第二端部212相对设置并配合形成卡口230,卡头213可穿过卡口230并卡入卡环221内,使整体结构更紧凑,外形更美观。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10向上延伸出卡头213,卡头213和底部的距离大于卡环221的厚度,使卡环221的端部能插入卡头213和底部之间的间隙中,使卡环221和卡头213之间的配合更稳定。
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屋面瓦片20的强度,屋面瓦片20还包括筋板240,筋板24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端部212和弧形面板220连接。且筋板240、地板和弧形面板220配合形成空腔250,空腔250内填充有保温隔热件(附图未标识),提高屋面瓦片20的保温隔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隔热件为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泡沫不仅具有超低温热传导率和耐热保温效果,而且还具有高效绝缘、隔音、防水防潮等效果,使铝地板的综合性能更高。保温隔热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材质。
如图4所示,屋面瓦片221还包括盖板260和紧固件270,弧形面板220设有与盖板260配合的开口222,底板210设有与紧固件270配合的连接孔214,连接孔214位于开口222的正下方。通过紧固件270和连接孔214的配合,将屋面瓦片20固定在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上,操作简单,且安装完后用盖板260将开口222封住,使整体美观大方。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70为螺丝,连接孔214为螺纹孔。
如图2所示,弧形面板220对应开口221的内壁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223和第二内侧壁224、及连接于第一内侧壁223和第二内侧壁241之间的内连接板225,内连接板225也设有与紧固件配270配合的通孔,第一内侧壁223、第二内侧壁224和内连接板225围合形成与盖板260适配的卡腔,第一内侧壁223凸设有第一凸起2231,第二内侧壁224凸设有与第一凸起2231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2241,盖板260的底部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柱261和第二固定柱262,第一固定柱261设有与第一凸起2231配合的第一卡槽2611,第二固定柱262设有与第二凸起2241配合的第二卡槽2621,通过第一凸起2231与第一卡槽2611、第二凸起2241和第二卡槽2621的配合,使盖板260可拆卸固定在弧形面板220上,整个安装过程操作简单,安装速度快;且如图2和图3所示,盖板260固定于弧形面板220上后,且盖板260的外表面与弧形面板220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弧面上,使该屋面瓦片20的整体外形更美观。且为了加强整个屋面瓦片20的结构强度和便于紧固件270在安装过程中的施力,第一内侧壁223向下延伸至与底板210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柱261设有紧接于第一卡槽2611下方并与第一凸起2231配合的斜向插接头263,第二固定柱262也设有紧接于第二卡槽2621下方并与第二凸起2241配合的斜向插接头263,第一凸起2231和第二凸起2241分别与斜向插接头263之间设有相互配合斜导向面,使盖板220更平顺地卡入卡腔内。安装时,第一固定柱261上的斜向插接头263顺着第一凸起2231往下移动,第二固定柱262上的斜向插接头263顺着第二凸起2241往下移动,直至第一凸起2231卡入第一卡槽2611内,第二凸起2241卡入第二卡槽2621内,实现盖板220的安装固定,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快捷。盖板260和弧形面板220的开口222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如铰接等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框骨架10和该屋面瓦片20的主体为铝合金材质,即底板210、弧形面板220和盖板260均为铝合金材质,使整体结构重量更低,便于安装,也便于运输,进一步降低成本,且该材质不易生锈,延长使用寿命。该屋面瓦片20的主体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材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骨架和铺设于所述外框骨架上的屋面层,所述屋面层包括多个由上往下依次拼接的屋面瓦片,所述外框骨架包括沿房屋纵向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拉弯门梁框架和多个拉弯支撑框架、及连接于所述拉弯门梁框架和所述拉弯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骨架,所述连接骨架与所述拉弯门梁框架、所述拉弯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拉弯门梁框架和所述拉弯支撑框架均呈水滴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弯门梁框架水平倾斜设置且沿背向所述拉弯支撑框架的一侧倾斜,每个所述拉弯支撑框架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瓦片包括底板和背向所述底板一侧凸起的弧形面板,所述底板设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处向上延伸有表面呈类球形的卡头,所述弧形面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另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部一侧延伸并形成有与所述卡头适配的卡环;相邻两个所述屋面瓦片拼接时,其中一个屋面瓦片的卡环卡套于相邻屋面瓦片的卡头上,并可绕该卡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瓦片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弧形面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弧形面板配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保温隔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件为聚氨酯泡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屋面瓦片拼接时,相互卡套的卡环和卡头对应的球心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瓦片还包括盖板和紧固件,所述弧形面板设有与所述盖板配合的开口,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板对应所述开口的内壁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内侧壁凸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盖板的底部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固定柱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的第二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封盖于所述开口上,且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弧形面板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弧面上。
CN201922137217.8U 2019-12-03 2019-12-03 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Active CN211774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7217.8U CN211774569U (zh) 2019-12-03 2019-12-03 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7217.8U CN211774569U (zh) 2019-12-03 2019-12-03 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4569U true CN21177456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7217.8U Active CN211774569U (zh) 2019-12-03 2019-12-03 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4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7111A (zh) 一种干挂结构及饰面系统
CN111350298A (zh) 一种大跨度幕墙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8951850A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
CN202658773U (zh) 一种竹木板幕墙系统
CN211774569U (zh) 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CN105064551A (zh) 可移动墙板系统
CN211774568U (zh) 铝制装配式建筑
CN110847370A (zh) 铝制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CN211774974U (zh) 异形屋面
KR101429100B1 (ko) 지붕용 보드 결합 구조체
CN211774570U (zh) 铝制装配式建筑
CN110847371A (zh) 铝制装配式建筑
CN211775146U (zh) 屋面瓦片
CN211396460U (zh) 拼接式铝地板结构
KR20190004509A (ko) 조립식 돔 하우스
CN110847372A (zh) 铝制装配式建筑
CN110847468A (zh) 异形屋面
CN209742086U (zh) 一种易装拆搬迁保温房
CN110863616A (zh) 屋面瓦片
CN215519346U (zh) 一种深化节点墙板
CN215106630U (zh) 一种树脂瓦顶组件
CN221001631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压型钢板
CN212801920U (zh) 一种铝合金房屋
CN213144085U (zh) 玻璃围墙
CN217362965U (zh) 一种带支撑防水板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6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906, no.5-3, Tianyu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riental Travel Culture Tourism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9th floor, no.5-3, Tianyu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Jiumi Spac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9

Address after: 528000 nicang machine repair workshop in dasonggang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plant, Leping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umi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906, no.5-3, Tianyu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riental Travel Culture Tourism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8

Address after: Room 407, Room 408, Room 409, Room 410, No. 15 Zhifeng Stree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99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umi Spa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icang machine repair workshop in dasonggang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plant, Leping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Jiumi Construc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07, Room 408, Room 409, Room 410, No. 15 Zhifeng Stree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99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umi Spa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7, Room 408, Room 409, Room 410, No. 15 Zhifeng Stree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99 (Office only)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Jiumi Space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