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4569U - 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4569U
CN211764569U CN202020365651.1U CN202020365651U CN211764569U CN 211764569 U CN211764569 U CN 211764569U CN 202020365651 U CN202020365651 U CN 202020365651U CN 211764569 U CN211764569 U CN 211764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ody
pencil
gear
cambered surface
clamp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56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3656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4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4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4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其铅笔夹持器能够对铅笔进行有效夹紧且铅笔插入、拔出铅笔夹持器的阻力较小;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上;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分别套装有一个橡胶轮,两个橡胶轮可相对于支架轴向移动且两个橡胶轮不能相对于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圆周转动;两个橡胶轮的两个相互远离的端面分别与第一夹持弹簧、第二夹持弹簧一端直接或间接压紧,第一夹持弹簧、第二夹持弹簧另一端分别与与之靠近的第一支板或第二支板直接或间接压紧。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夹持弹簧的设计,能够使得两个橡胶轮在驱动力消失后通过两个夹持弹簧的弹力复位,使得两个橡胶轮松开对铅笔的夹紧。

Description

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
背景技术
卷笔刀,是削铅笔的工具,可以做成各种形状。卷笔刀系列选用优质塑料制作,造型时尚精巧,可以做摆设使用。传统的卷笔刀包括卷笔刀外壳、铅笔夹持器收紧杆、铅笔夹持器、夹持器咬分捏耳、铅笔通孔、碎屑收集盒、摇柄刀筒。在削铅笔的过程中,首先,将准备好的完成的铅笔伸入铅笔夹持器中的夹持器咬分捏耳对铅笔进行夹紧,调节铅笔夹持器收紧杆对铅笔进行固定,然后对固定好后的铅笔通过摇柄刀筒进行削铅笔,传统的这种卷笔刀削铅笔过程中需要用手多次调节铅笔进笔固定进行削铅笔,才能将铅笔削削成可用状态,极为麻烦,且在削铅笔的过程中,铅笔在铅笔夹持器收紧杆夹持下容易打滑。
另外就是现有的铅笔夹持器可以调节的范围十分有限,因此为了夹紧铅笔一般都会使得铅笔与铅笔夹持器的橡胶轮一开始就存在一定的过盈配合,这种方式会造成前部插入或拔出两个橡胶轮之间时阻力较大,十分不便、甚至直接造成笔芯折断,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但是如果不对铅笔进行有效夹紧,则会使得铅笔与铅笔夹持器发生打滑,导致铅笔自转,严重影响切削效率甚至无法切削。因此,目前的铅笔夹持器在对铅笔进行有效夹紧和降低插入、拔出的阻力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因为目前看来这两者是两个不兼容的技术效果,只能通过调试尽量兼顾双方。但是铅笔夹持器在使用过程中,橡胶轮存在磨损、变形,铅笔的笔杆直径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现有的铅笔夹持器比适用于一些铅笔或者长时间使用后直接无法夹紧铅笔,给用户造成较大的不良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其铅笔夹持器能够对铅笔进行有效夹紧且铅笔插入、拔出铅笔夹持器的阻力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笔夹持器,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上;所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分别套装有一个橡胶轮,两个橡胶轮可相对于支架轴向移动且两个橡胶轮不能相对于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圆周转动;两个橡胶轮的两个相互远离的端面分别与第一夹持弹簧、第二夹持弹簧一端直接或间接压紧,所述第一夹持弹簧、第二夹持弹簧另一端分别与与之靠近的第一支板或第二支板直接或间接压紧。
优选地,所述橡胶轮上设置有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三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将第一弧面、第三弧面圆滑连接,且第一弧面由远离第二弧面一端向与第二弧面连接一端逐渐靠近橡胶轮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三弧面由于第二弧面连接一端向远离第二弧面一端逐渐远离橡胶轮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三弧面上设置有橡胶凸环。
优选地,两个橡胶轮分别套装固定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与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可圆周转动、轴向移动装配。
优选地,两个橡胶轮分别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与之对应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不可圆周转动装配,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弹簧靠近与之对应的橡胶轮一端与第一轴套装配,第一轴套与与之靠近的橡胶轮的端面贴紧,所述第一轴套与套装在第一轴体上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第二夹持弹簧与第二齿轮的一侧端面压紧、第二齿轮的另一侧端面与与之靠近的橡胶轮的端面贴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卷笔刀进笔机构,其应用有上述铅笔夹持器。
优选地,还包括支架、铅笔夹持器,所述支架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两块第一支板、两块第二支板;铅笔夹持器的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通过传动组件驱使转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轮,蜗轮与蜗杆部分啮合并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安装在第一轴体或第二轴体上且与之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蜗杆部分设置在第三轴体上,第三轴体与支架可圆周转动装配,且第三轴体上还套装固定有第一驱动齿,所述第一驱动齿与第二驱动齿啮合传动,第二驱动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环,第一卡扣环穿过支架从而实现第二驱动齿与支架的装配,且第二驱动齿可相对于支架圆周转动。
优选地,所述蜗轮安装在第一轴体上且与之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且所述蜗轮与第一齿轮设置为一体。
优选地,蜗轮与第二齿轮合为一体,第二齿轮与蜗杆部分直接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驱动齿通过第三驱动齿与第二驱动齿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驱动齿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环,所述第二卡扣环穿过支架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装配,从而实现第三驱动齿与支架的装配;所述第三轴体的顶部与第三支板可圆周转动装配。
优选地,蜗轮与第二齿轮合为一体,且第二齿轮与蜗杆部分啮合并形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齿轮在轴向上的长度比第二齿轮的小。
优选地,还包括调宽组件,所述调宽组件包括连板,所述连板至少有两块且两块连板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上;
所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与两块连板装配,所述连板上设置有连板滑槽,连板滑槽内卡合、可滑动地安装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与第一轴体装配,且第一轴体穿过连板后再依次穿过锁板、波形弹簧、背板、凸壳,所述凸壳固定在连板上且凸壳与连板之间构成解锁槽、凸壳上还设置有使第一轴体滑动的凸壳槽,所述连板面向解锁槽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合凹槽,且所述连板的顶面与解锁槽对应处设置有刻度;
所述锁板上设置有可与卡合凹槽卡合装配的卡合凸起,所述波形弹簧具有弹性且对锁板施加向连板推动的弹力,所述背板远离波形弹簧一端上可球形滚动地安装有滚珠,滚珠与凸壳的内壁贴紧。
优选地,分别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套装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皮带分别绕过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三带轮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第四轴体一端上,第四轴体另一端穿过让位槽后与第三轴环可圆周转动装配,第三轴环与拉簧一端装配固定,拉簧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让位槽设置在让位板上,让位板固定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铅笔夹持器通过驱动两个橡胶轮在轴向上相互靠近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夹紧铅笔,另外通过两个夹持弹簧(第一夹持弹簧、第二夹持弹簧)的设计,能够使得两个橡胶轮在驱动力消失后通过两个夹持弹簧的弹力复位,使得两个橡胶轮松开对铅笔的夹紧,从而使得铅笔在插入、拔出两个橡胶轮之间时其阻力较小,但是一旦卷笔刀开始切削,两个橡胶轮通过驱动卷笔刀切削的力驱动而相互克服两个夹持弹簧的弹力相互靠近移动,使得两个橡胶轮将铅笔夹紧,从而保证切削铅笔时铅笔处于稳定夹紧状态。这就彻底解决、兼容现有技术中对铅笔进行有效夹紧和降低插入、拔出的阻力的两个功能要求,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目前本实用新型的样机已经制造并试用,经过500次定量的卷笔测试后,其夹紧性能无明显变化且插入、拔出的阻力很小。
2、本实用新型的卷笔刀进笔机构通过第二驱动齿驱动蜗杆部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圆周转动,也就实现了两个橡胶轮对铅笔的夹紧。另外卷笔刀进笔机构通过简单的传动组件将第二驱动齿的动力输送至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因此其结构简单,且体积偏小,可以有效降低卷笔刀整体体积,从而更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图8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途4 是图3中B-B剖视图;图7和图8为去除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为图10中C-C剖视图,图 12为去除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7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6为图15中D-D剖视图,图17为去除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图22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1为图20中E-E剖视图,图22为去除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图25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5是第一轴体轴线所在的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26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卷笔刀进笔机构,包括支架110、铅笔夹持器,所述支架110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两块第一支板120、两块第二支板130;所述铅笔夹持器包括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所述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板120、第二支板130上;所述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上分别套装有一个橡胶轮320,两个橡胶轮320可相对于支架110轴向移动且两个橡胶轮320不能相对于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圆周转动。使用时,支架110 安装固定在卷笔刀(或削笔器)上,两个橡胶轮320的两个相互远离的端面分别与第一夹持弹簧411、第二夹持弹簧412一端直接或间接压紧,所述第一夹持弹簧411、第二夹持弹簧412另一端分别与与之靠近的第一支板120或第二支板 130直接或间接压紧。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弹簧411、第二夹持弹簧412分别套装在与之对应的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上。
初始状态时,第一夹持弹簧411、第二夹持弹簧412分别对与之对应的橡胶轮320产生相互靠近的推力,从而使得两个橡胶轮320之间的夹笔间隙301的最小宽度略小于预设铅笔900的笔杆直径,一般夹笔间隙301的最小宽度比笔杆直径小0.1㎜左右,且橡胶轮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或硅胶制成。使用时,铅笔插入夹笔间隙301内,此时由于过盈配合量不大,因此两个橡胶轮对铅笔的插入阻力不大,再加上橡胶轮可轴向移动,因此最终铅笔900插入、拔出夹笔间隙301的阻力不大,一般为现有产品的1/3左右,处于6岁以上儿童的可接受范围内。
在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圆周转动且转向相反运行时,两个橡胶轮分别随之圆周转动且转向相反,此时由于两个橡胶轮320之间夹紧有铅笔,因此会分别通过铅笔对两个橡胶轮320产生轴向的牵引力,使得两个橡胶轮分别克服与之对应的第一夹持弹簧、第二夹持弹簧的弹力而相互远离移动也就使得两个橡胶轮之间的夹笔间隙301宽度变小,因此能够稳定、紧固地夹紧铅笔,此时的夹紧力为初始状态的3倍以上,可以保证铅笔的稳定夹紧,而随着两个橡胶轮的转动,还能够驱动铅笔在轴向上移动,从而完成铅笔的轴向进笔(笔杆长度方向上)。铅笔切削完成后、需要取出夹笔间隙301时,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停止转动,此时牵引两个橡胶轮分别在第一夹持弹簧、第二夹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得两个橡胶轮对铅笔的夹紧力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可以拔出铅笔,而拔出的阻力与插入的阻力几乎相同,因此满足容易拔出的设计要求。
优选地,两个橡胶轮320分别套装固定在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上,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分别与第一支板120、第二支板130可圆周转动、轴向移动装配,从而使得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圆周转动时能够轴向移动,从而驱动两个橡胶轮轴向移动。
优选地,两个橡胶轮320分别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上,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分别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与之对应第一支板120、第二支板130上。在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圆周转动时,两个橡胶轮分别在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轴向上滑动,从而夹紧铅笔。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311、第二齿轮312,第一齿轮311、第二齿轮312分别与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 不可圆周转动装配,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相互啮合传动,从而使得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可与向相反方向圆周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弹簧411靠近与之对应的橡胶轮320一端与第一轴套510装配,第一轴套510与与之靠近的橡胶轮的端面贴紧,所述第一轴套510 与套装在第一轴体210上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轴向移动装配。使用时,通过第一轴套510的设计能够降低第一夹持弹簧与与之对应的橡胶轮之间的摩擦。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弹簧412与第二齿轮412的一侧端面压紧、第二齿轮412的另一侧端面与与之靠近的橡胶轮320的端面贴紧,从而使得第二夹持弹簧412通过第二齿轮412对此橡胶轮320施加轴向弹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311和/或第二齿轮312通过传动组件驱使转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轮330,蜗轮330与蜗杆部分340啮合并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330套装在第二轴体220上且与之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蜗杆部分 340设置在第三轴体230上,第三轴体230与支架110可圆周转动装配,且第三轴体230上还套装固定有第一驱动齿350,所述第一驱动齿350与第二驱动齿 360啮合传动,第二驱动齿360上设置有第一卡扣环361,第一卡扣环361穿过支架110从而实现第二驱动齿360与支架的装配,且第二驱动齿360可相对于支架圆周转动,第二驱动齿360的转动力通过驱动卷笔刀切削铅笔的动力施加,这是现有技术,可以参考现有的削笔器、卷笔刀技术。当然所述第二驱动齿360 也可以通过单独的动力驱动,如电机驱动、人力驱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安装在靠近第一支板120一侧。所述橡胶轮320上设置有第一弧面321、第二弧面322、第三弧面323,所述第二弧面322 将第一弧面321、第三弧面323圆滑连接,且第一弧面321由远离第二弧面一端向与第二弧面连接一端逐渐靠近橡胶轮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三弧面323由于第二弧面连接一端向远离第二弧面一端逐渐远离橡胶轮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三弧面323上设置有橡胶凸环324。使用时,铅笔900先插进第三弧面323或第二弧面处,在切削铅笔时,铅笔夹紧在第三弧面323或橡胶凸环324处,从而实现铅笔的稳定夹紧。
实施例二
参见图9-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第一齿轮311、第二齿轮312安装在靠近第二支板130一侧;所述蜗轮330 安装在第一轴体210上且与之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且所述蜗轮330可与第一齿轮311设置为一体。而为了防止套装在第二轴体220上的橡胶轮320的端面与第一支板120直接摩擦,申请人还在第二轴体220位于橡胶轮320和第二支板120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第二轴环520,第二轴环520可相对于第二轴体 220圆周转动。这种设计结构更加紧凑,装配也更加方便。
实施例三
参见图13-图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去除蜗轮330,第二齿轮312与蜗杆部分340直接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驱动齿350通过第三驱动齿370与第二驱动齿360啮合传动。这种设计可以调节第二驱动齿与第一驱动齿之间的传动比以及安装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安装要求。所述第三驱动齿370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环371,所述第二卡扣环371穿过支架110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装配,从而实现第三驱动齿与支架的装配。
所述第三轴体230的顶部与第三支板140可圆周转动装配。这种设计可以降低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的间距,从而降低夹笔间隙的最小宽度以适应于更细的铅笔。
实施例四
参见图18-图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去除蜗轮,将第二齿轮312轴向拉长,且第二齿轮312直接与与蜗杆部分 340啮合并形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齿轮311在轴向上的长度比第二齿轮312的小。这种设计能够增加第一夹持弹簧411的长度,从而增加第一夹持弹簧411对与之对应的橡胶轮的轴向弹力(或推力)。
实施例五
参见图23-图24,由于铅笔的笔杆直径从4㎜-12㎜以上都有,但是实施例一至四中夹笔间隙301的最大宽度是一定的,因此并不能适用于各种外径的铅笔,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兼容性,申请人增加了调宽组件,所述调宽组件包括连板150,所述连板150至少有两块且两块连板150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板110、第二支板120上;
所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与两块连板150装配,所述连板150上设置有连板滑槽151,连板滑槽151内卡合、可滑动地安装有调节滑块610,调节滑块610与第一轴体(和/或第二轴体)装配,且第一轴体210穿过连板150后再依次穿过锁板620、波形弹簧630、背板640、凸壳160,所述凸壳160固定在连板150上且凸壳160与连板150之间构成解锁槽161、凸壳160上还设置有使第一轴体滑动的凸壳槽162,所述连板150面向解锁槽161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合凹槽152,且所述连板150的顶面与解锁槽161对应处设置有刻度170,使用时,通过刻度170与锁板620的侧面对应即可读出锁板620在解锁槽161内的相对位置;
所述锁板620上设置有可与卡合凹槽152卡合装配的卡合凸起621,从而使得锁板620与连板150卡紧装配,所述波形弹簧630具有弹性且对锁板620施加向连板150推动的弹力,所述背板640远离波形弹簧630一端上可球形滚动地安装有滚珠650,滚珠650与凸壳160的内壁贴紧从而降低背板640与凸壳 160间的摩擦力。
需要调节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的间距时,对锁板620施加克服波形弹簧弹力的拉力,使得锁板与连板分离,此时可以通过锁板驱动调节滑块610在连板滑槽内滑动,从而通过调节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的间距实现调节夹笔间隙301 的宽度,以适应于不同外径的铅笔900。但是此时,需要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卡齿延长(直径方向),从而避免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之间不能相互啮合。
实施例六
参见图2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去除第一齿轮311、第二齿轮312,分别在第一轴体210、第二轴体220上套装第一带轮711、第二带轮712,皮带710分别绕过第一带轮711、第二带轮 712、第三带轮713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三带轮713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第四轴体240一端上,第四轴体240另一端穿过让位槽181后与第三轴环530可圆周转动装配,第三轴环530与拉簧420一端装配固定,拉簧420另一端固定在支架110上,所述让位槽181设置在让位板180上,让位板180固定在支架110上。
本实施例的设计是为了兼容实施例五,因为实施例五中不能大距离调节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的间距,但是增加本实施例的技术后,可以通过拉簧对皮带施加张紧力。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间距变化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三带轮713在让位槽内的位置调节皮带张力,从而实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可任一间距调节。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铅笔夹持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上;所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分别套装有一个橡胶轮,两个橡胶轮可相对于支架轴向移动且两个橡胶轮不能相对于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圆周转动;两个橡胶轮的两个相互远离的端面分别与第一夹持弹簧、第二夹持弹簧一端直接或间接压紧,所述第一夹持弹簧、第二夹持弹簧另一端分别与与之靠近的第一支板或第二支板直接或间接压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笔夹持器,其特征是:所述橡胶轮上设置有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三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将第一弧面、第三弧面圆滑连接,且第一弧面由远离第二弧面一端向与第二弧面连接一端逐渐靠近橡胶轮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三弧面由于第二弧面连接一端向远离第二弧面一端逐渐远离橡胶轮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三弧面上设置有橡胶凸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笔夹持器,其特征是:两个橡胶轮分别套装固定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与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可圆周转动、轴向移动装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笔夹持器,其特征是:两个橡胶轮分别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与之对应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笔夹持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不可圆周转动装配,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笔夹持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持弹簧靠近与之对应的橡胶轮一端与第一轴套装配,第一轴套与与之靠近的橡胶轮的端面贴紧,所述第一轴套与套装在第一轴体上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第二夹持弹簧与第二齿轮的一侧端面压紧、第二齿轮的另一侧端面与与之靠近的橡胶轮的端面贴紧。
7.一种卷笔刀进笔机构,其特征是:应用有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铅笔夹持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笔刀进笔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架、铅笔夹持器,所述支架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两块第一支板、两块第二支板;铅笔夹持器的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通过传动组件驱使转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轮,蜗轮与蜗杆部分啮合并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安装在第一轴体或第二轴体上且与之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蜗杆部分设置在第三轴体上,第三轴体与支架可圆周转动装配,且第三轴体上还套装固定有第一驱动齿,所述第一驱动齿与第二驱动齿啮合传动,第二驱动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环,第一卡扣环穿过支架从而实现第二驱动齿与支架的装配,且第二驱动齿可相对于支架圆周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笔刀进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蜗轮安装在第一轴体上且与之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且所述蜗轮与第一齿轮设置为一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笔刀进笔机构,其特征是:蜗轮与第二齿轮合为一体,第二齿轮与蜗杆部分直接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驱动齿通过第三驱动齿与第二驱动齿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驱动齿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环,所述第二卡扣环穿过支架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装配,从而实现第三驱动齿与支架的装配;所述第三轴体的顶部与第三支板可圆周转动装配。
CN202020365651.1U 2020-03-21 2020-03-21 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 Active CN211764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5651.1U CN211764569U (zh) 2020-03-21 2020-03-21 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5651.1U CN211764569U (zh) 2020-03-21 2020-03-21 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4569U true CN21176456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32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5651.1U Active CN211764569U (zh) 2020-03-21 2020-03-21 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45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7679A (zh) * 2021-01-11 2021-04-20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于绘画使用的画板
CN113602030A (zh) * 2021-09-15 2021-11-05 宁波伟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笔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7679A (zh) * 2021-01-11 2021-04-20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于绘画使用的画板
CN112677679B (zh) * 2021-01-11 2022-03-18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于绘画使用的画板
CN113602030A (zh) * 2021-09-15 2021-11-05 宁波伟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笔机构
CN113602030B (zh) * 2021-09-15 2022-09-02 宁波伟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笔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64569U (zh) 一种铅笔夹持器及其卷笔刀进笔机构
TWI525006B (zh) Pencil sharp machine automatically to the pen device
TW522064B (en) Molded chuck and body thereof
CN216969150U (zh) 一种可夹紧铅笔的自动削笔器
CN213261775U (zh) 一种卷笔刀的夹笔机构及刀架组件
WO2024088439A1 (zh) 一种进笔机构及具有该进笔机构的削笔机
TWI714490B (zh) 削筆機之進筆裝置
CN212555629U (zh) 一种发条式削笔机
CN213261774U (zh) 一种卷笔刀的进笔机构
CN201030745Y (zh) 电动削铅笔机的自动进笔装置
CN204109638U (zh) 削笔机自动送笔机构
CN215883140U (zh) 全自动进笔退笔机构
CN111845170A (zh) 一种发条式削笔机
CN104553535A (zh) 手握式削笔机
CN217347308U (zh) 一种笔芯粗细调节结构及其削笔器
CN219903881U (zh) 一种手动削笔机
CN215970869U (zh) 一种手摇式卷笔刀
CN209775977U (zh) 一种传动高效的进笔机构及卷笔刀
CN214647208U (zh) 一种卷笔刀的进笔机构
CN217969056U (zh) 一种助力削笔机退笔结构
CN215244064U (zh) 一种防夹手卷笔刀
CN212529159U (zh) 一种防断芯笔刨
CN214606830U (zh) 一种蜗轮蜗杆传动式自动进笔机构
CN217373990U (zh) 一种夹笔、进笔机构及卷笔刀
CN217145458U (zh) 一种进笔机构及削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