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3785U -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3785U
CN211753785U CN201922458322.1U CN201922458322U CN211753785U CN 211753785 U CN211753785 U CN 211753785U CN 201922458322 U CN201922458322 U CN 201922458322U CN 211753785 U CN211753785 U CN 211753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ipe
desulfurization
mixing chamber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83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世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ize Run 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ize Run 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ize Run 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ize Run 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83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3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3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3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混料室、脱硫室和吸收室,混料室和脱硫室之间固定连接,脱硫室和吸收室之间固定连接,吸收室与底板固定连接,混料室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一送风机,第一送风机通过送风管与混料室固定连通,混料室顶部远离第一送风机的一端设有输氧管,输氧管延伸至混料室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通过将原有的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合二为一,设置为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使得脱硫脱硝的成本降低,并且使得脱硫脱硝的效率提高,并且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烟气中的硫和硝充分的脱除,使得脱硫脱硝的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脱硝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属于脱硫脱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渴求也不断增加,燃煤烟气中的SO2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减少烟气中的硫和硝污染已成为当今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现有的脱硫脱硝装置功能单一,在脱硫脱硝时需要使用脱硫设备和脱硝设备进行净化,增加了净化的成本,同时使得脱硫脱硝的效率降低,并且现有的脱硫脱硝装置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混料室、脱硫室和吸收室,所述混料室和脱硫室之间固定连接,脱硫室和吸收室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室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混料室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一送风机,所述第一送风机通过送风管与混料室固定连通,所述混料室顶部远离第一送风机的一端设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延伸至混料室的内部,所述混料室的一端设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穿过混料室,所述进烟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混料室且固定连通有反应室,所述混料室靠近反应室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若干个导氧管,所述导氧管靠近反应室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延伸至反应室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布氧管,所述反应室远离混料室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烟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导氧管的一端与第一导烟管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导烟管的另一端与脱硫室固定连通,所述脱硫室靠近第一导烟管一侧的侧壁上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二送风机,所述第二送风机远离脱硫室的一端连接有输粉管,所述第二送风机的另一端连接有布粉管,所述布粉管的另一端穿过脱硫室,所述布粉管的下方设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延伸出脱硫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板,所述收集板的下方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均与脱硫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室远离第二送风机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烟管,所述第二导烟管的另一端穿过吸收室且延伸至吸收室内部的底端,所述吸收室的内部填充有吸收液,所述吸收室远离第二导烟管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有在吸收液水平面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粉管延伸至脱硫室内部一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布粉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粉管延伸至脱硫室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与脱硫室内顶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板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通过将原有的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合二为一,设置为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使得脱硫脱硝的成本降低,并且使得脱硫脱硝的效率提高,并且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烟气中的硫和硝充分的脱除,使得脱硫脱硝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收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混料室;3、脱硫室;4、吸收室;5、第一固定架;6、第一送风机;7、送风管;8、输氧管;9、进烟管;10、反应室;11、导氧管;12、第一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4、布氧管;15、第一导烟管;16、第二固定架;17、第二送风机;18、输粉管;19、布粉管;20、第三固定架;21、布粉孔;22、收集板;23、握板;24、支撑块;25、第二导烟管;26、吸收液;27、出气管;28、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混料室2、脱硫室3和吸收室4,混料室2和脱硫室3之间固定连接,脱硫室3和吸收室4之间固定连接,吸收室4与底板1固定连接,混料室2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架5固定连接有第一送风机6,第一送风机6通过送风管7与混料室2固定连通,混料室2顶部远离第一送风机6的一端设有输氧管8,输氧管8延伸至混料室2的内部,混料室2的一端设有进烟管9,进烟管9穿过混料室2,进烟管9的另一端延伸出混料室2且固定连通有反应室10,混料室2靠近反应室10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若干个导氧管11,导氧管11靠近反应室10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第一连接管12延伸至反应室10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布氧管14,反应室10远离混料室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烟管15,第二连接管13远离导氧管11的一端与第一导烟管15固定连通,第一导烟管15的另一端与脱硫室3固定连通,脱硫室3靠近第一导烟管15一侧的侧壁上通过第二固定架16固定连接有第二送风机17,第二送风机17远离脱硫室3的一端连接有输粉管18,第二送风机17的另一端连接有布粉管19,布粉管19的另一端穿过脱硫室3,布粉管19的下方设有收集板22,收集板22延伸出脱硫室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板23,收集板22的下方设有若干支撑块24,支撑块24均与脱硫室3的内壁固定连接,脱硫室3远离第二送风机17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烟管25,第二导烟管25的另一端穿过吸收室4且延伸至吸收室4内部的底端,吸收室4的内部填充有吸收液26,吸收室4远离第二导烟管25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出气管27,出气管27设有在吸收液26水平面的上方。
布粉管19延伸至脱硫室3内部一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布粉孔21,布粉管19延伸至脱硫室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架20,第三固定架20与脱硫室3内顶壁固定连接,收集板22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28,第一送风机6和第二送风机17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开启第一送风机6和第二送风机17,氧化剂从输氧管8输入至混料室2的内部,第一送风机6将空气传输至混料室2的内部,空气与氧化剂进行混合,第二送风机17将石灰石细粉从输粉管18吹送至布粉管19的内部,并从布粉孔21中喷至脱硫室3的内部,烟气从进烟管9传输至反应室10内,第一连接管12将氧化剂传输至反应室10的内部进行第一次氧化反应,经过第一次脱硝的烟气传输至第一导烟管15内,第二连接管13将导氧管11内的氧气输送至第一导烟管15的内部与烟气进行第二次氧化反应,经过多次的氧化反应能够充分的将烟气中的NO氧化为NO2,烟气继续顺着第一导烟管15输送至脱硫室3的内部,脱硫室3内部的石灰石细粉加热,加热后的石灰石细粉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的CaSo3落至收集板22上的收集槽28内,烟气进一步的通过第二导烟管25传输至吸收室4的内部,烟气中的NO2与吸收液26中的水反应,从而达到脱硝的效果,脱除硫和硝的烟气从出气管27中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混料室(2)、脱硫室(3)和吸收室(4),所述混料室(2)和脱硫室(3)之间固定连接,脱硫室(3)和吸收室(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室(4)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混料室(2)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架(5)固定连接有第一送风机(6),所述第一送风机(6)通过送风管(7)与混料室(2)固定连通,所述混料室(2)顶部远离第一送风机(6)的一端设有输氧管(8),所述输氧管(8)延伸至混料室(2)的内部,所述混料室(2)的一端设有进烟管(9),所述进烟管(9)穿过混料室(2),所述进烟管(9)的另一端延伸出混料室(2)且固定连通有反应室(10),所述混料室(2)靠近反应室(10)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若干个导氧管(11),所述导氧管(11)靠近反应室(10)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2)延伸至反应室(10)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布氧管(14),所述反应室(10)远离混料室(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烟管(15),所述第二连接管(13)远离导氧管(11)的一端与第一导烟管(15)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导烟管(15)的另一端与脱硫室(3)固定连通,所述脱硫室(3)靠近第一导烟管(15)一侧的侧壁上通过第二固定架(16)固定连接有第二送风机(17),所述第二送风机(17)远离脱硫室(3)的一端连接有输粉管(18),所述第二送风机(17)的另一端连接有布粉管(19),所述布粉管(19)的另一端穿过脱硫室(3),所述布粉管(19)的下方设有收集板(22),所述收集板(22)延伸出脱硫室(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板(23),所述收集板(22)的下方设有若干支撑块(24),所述支撑块(24)均与脱硫室(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室(3)远离第二送风机(17)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烟管(25),所述第二导烟管(25)的另一端穿过吸收室(4)且延伸至吸收室(4)内部的底端,所述吸收室(4)的内部填充有吸收液(26),所述吸收室(4)远离第二导烟管(25)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出气管(27),所述出气管(27)设在吸收液(26)水平面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粉管(19)延伸至脱硫室(3)内部一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布粉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粉管(19)延伸至脱硫室(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架(20),所述第三固定架(20)与脱硫室(3)内顶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板(22)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机(6)和第二送风机(17)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CN201922458322.1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11753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8322.1U CN211753785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8322.1U CN211753785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3785U true CN211753785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8322.1U Active CN211753785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3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34689A3 (en) Flue gas desulfurizatuin apparatus,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pparatus
CN109126417A (zh) 工业烟气同步脱硫脱硝的方法
CN101342455B (zh) 一种喷淋旋流组合脱硫装置
CN211753785U (zh)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09451648U (zh) 一种基于干粉喷射的烟气汞硫协同脱除装置
CN204952621U (zh) 一种单塔氧化脱硫脱硝装置
CN205613259U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CN212262854U (zh) 一种氧化剂协同臭氧氧化的单塔双循环脱硫脱硝系统
CN218981077U (zh) 一种可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塔
CN105126904B (zh) 用于氨法脱硫脱硝一体化的催化剂及其催化剂体系和方法
CN208372791U (zh) 一种窑炉烟气超低排放治理装置
CN207221704U (zh)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分级脱硫脱硝装置
CN211586005U (zh) 一种氨逃逸控制系统
CN210993691U (zh)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CN108421413B (zh) 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及烟气脱硝方法
CN210674764U (zh) 一种新型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
CN105903334A (zh) 烟气脱硝装置
CN208082211U (zh) 一种高效半干法脱硝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08742253U (zh) 一种双调节管道式脱硫装置
CN207871881U (zh) 一种脱硫脱硝吸收塔
CN207025041U (zh) 用于烟气的电极放电臭氧脱硝脱硫装置
CN105148721A (zh) 一种干法脱硫系统
CN220328327U (zh) 一种废气环境污染治理吸收设备
CN216588704U (zh) 在建隧道污风除尘脱硫脱氮处理装置
CN204973572U (zh) 一种干法脱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