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8992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8992U
CN211748992U CN202020021536.2U CN202020021536U CN211748992U CN 211748992 U CN211748992 U CN 211748992U CN 202020021536 U CN202020021536 U CN 202020021536U CN 211748992 U CN211748992 U CN 211748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ressing
piece
shell
he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15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陈经术
陆黎
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15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8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8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8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件,所述风扇将所述加热件产生的热量引向所述烹饪腔,所述加热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板、压持件和承托件,所述加热件被限定在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之间,所述压持件与所述承托件固连,且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件的安装固定方式,可以使所述加热件避免大面积的悬空,以及因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移位或者掉落,保证了所述加热件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利用空气作为加热介质实现对食材的炸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炸制后食材的含油量,为人们提供健康饮食。现有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炸锅,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位于炸锅上方的导风罩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
空气炸锅的发热管一般采用下述几种固定方式:
所述发热管通过五金卡勾悬置在导风罩下方,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五金卡勾通过夹持方式固定所述发热管,五金卡勾与发热管间存在至少两个夹持点,使得发热管表面会受到至少两个径向向内的挤压力,当发热管使用具有玻璃外管的卤素管时,玻璃外管容易因五金卡勾夹持力过大而被挤爆,使发热管受损。
所述发热管位于一环形发热管支架内,发热管具有插针,所述发热管的插针穿出所述发热管支架的侧壁以实现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所述发热管通过使用螺母将插针固定于发热管支架侧壁的方式实现发热管的安装定位,这种定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仅通过插针固定使发热管大面积悬空,应力集中于所述插针与所述发热管支架侧壁的连接处,容易使插针发生变形或疲劳断裂,影响其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发热管的使用寿命;而且,发热管的大面积悬空,安装不稳定,运输、移动以及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发热管变形、移位甚至掉落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件,所述风扇将所述加热件产生的热量引向所述烹饪腔,所述加热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板、压持件和承托件,所述加热件被限定在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之间,所述压持件与所述承托件固连,且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空气炸锅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加热件呈盘状,所述加热件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绕成沿所述加热件的底部径向间隔开的多圈;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与所述发热管适配的弧形限位部,所述发热管卡入所述弧形限位部。
具有所述弧形限位部的所述压持件和/或所述承托件为分段式结构。
所述承托件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所夹持的加热件的部位为与所述加热件的最大线径处相对应的部位。
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通过焊接、螺接结构、卡接结构或限位结构固连。
所述压持件或所述承托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加热件的上方,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风扇与所述加热件之间,且所述安装板具有镂空区域。
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壳体,所述烹饪腔设置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空气炸锅还具有可取放地置于所述烹饪腔的炸锅;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铰接,所述烹饪腔的开口朝上;或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连,所述下壳体具有侧向开口,所述炸锅可沿所述侧向开口抽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连接的所述承托件和所述压持件实现对所述加热件的限位,当通过所述定位组件将所述加热件安装至所述壳体时,因有所述承托件的承托作用,可以使所述加热件避免大面积的悬空,加热件安装稳定,避免了运输、移动及使用所述空气炸锅的过程中,所述加热件因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移位或者掉落,保证了所述加热件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稳定性。
2.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径向挤压加热件以实现加热件的定位的技术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加热件是被限定在所述承托件与所述压持件之间,所述承托件用以承托所述加热件,以限制所述加热件向下的位移,所述压持件设置在所述加热件的上方且与所述承托件相连,以限制所述加热件向上的位移,所述承托件与所述压持件更多地是限制所述发热管的移位,而非通过用力夹紧的方式对所述加热件进行紧固,从而避免了所述加热件被挤压变形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承托件和所述压持件中仅有一个与所述安装板相连,以将所述加热件、承托件及压持件整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相较于所述承托件与所述压持件均安装至所述安装板,以实现固定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装配难度,有助于提升装配效率。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与所述发热管适配的弧形夹持部,所述发热管卡入所述弧形夹持部。所述弧形限位部的设置,一方面,在连接所述承托件与所述压持件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粗定位所述发热管的作用,防止所述承托件与所述压持件固连的过程中所述发热管发生移动,另一方面,可以加大所述发热管与具有所述弧形限位部的所述承托件和/或所述压持件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固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所夹持的加热件的部位为与所述加热件的最大线径处相对应的部位,相较于夹持所述加热件的其余部位而言,本实施方式可以对加热件形成最稳固的支撑,避免了应力集中,防止了所述加热件的变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除了用于安装所述加热件以外,还具有隔热功能,所述安装板横亘在所述风扇与所述加热件之间,可以减少所述加热件产生的热量向所述风扇一侧传递,一方面,可以降低所述壳体上部的温升,保障了所述壳体上侧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延长了所述壳体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安装板减少所述加热件热量的上移,同时采用风扇将热量向所述烹饪腔内引流,从而大幅降低了热量的损耗,提升了热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气炸锅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上壳体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上壳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件与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承托件、压持件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定位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
1上壳体;2下壳体;3加热件、31插针;4安装板、41镂空区域、42定位孔、43装配孔、44避让缺口;5压持件、51弧形限位部;6承托件、61折弯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
具体而言,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所述烹饪腔设置于所述下壳体2;所述空气炸锅还具有可取放地置于所述烹饪腔的炸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铰接,所述烹饪腔的开口朝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1可相对于所述下壳体2翻转,以打开或封闭所述烹饪腔,所述空气炸锅沿上下方向置入所述烹饪腔内,或从所述烹饪腔内取出。
本实施方式对于所述炸锅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炸锅具有用于承载食物的支撑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下方的支脚,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本体的上方还设置有方便提拉所述支撑本体的提手,所述支撑本体、所述支脚及所述提手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放入所述烹饪腔内,以保证所述壳体外观的一致性。又如,在本实施方式下的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炸锅具有炸锅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炸锅本体一侧且与所述炸锅本体固连的把手,所述下壳体2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把手的缺口,当将所述炸锅放入所述烹饪腔内到预定位置后,所述把手恰好遮蔽所述缺口,以使所述烹饪腔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烹饪结束后,用户可以通过握持所述把手以将所述炸锅从所述烹饪腔内取出,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固连,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一体成型,所述烹饪腔设置于所述下壳体2,且所述下壳体1具有侧向开口,所述炸锅可沿所述侧向开口抽拉,通过推拉所述炸锅,可将所述炸锅推入或拉出所述烹饪腔。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壳体方便加工,容易装配,且布线(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内电子元器件的线路)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件3,所述风扇将所述加热件3产生的热量引向所述烹饪腔。具体而言,所述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以使所述热风组件位于所述烹饪腔的上方。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加热件3的上方,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所述空气炸锅运行时,风扇旋转,将冷风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上壳体1内,冷风在所述风扇的吸附作用下形成气流,气流向下运动在所述加热件3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所述烹饪腔内流动,以通过热空气实现对所述烹饪腔内食物的炸制。
所述加热件3通过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板4、压持件5和承托件6,所述安装板4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加热件3被限定在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之间,所述压持件5与所述承托件6固连,且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安装板4相连。相较于将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均连接至所述安装板4的技术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仅将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之一连接至所述安装板4,降低了装配难度,有助于提升装配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板4具有多个定位孔42,所述上壳体1具有与所述定位孔42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通过使用穿入所述定位孔42和所述安装孔的螺钉等紧固件将所述安装板4安装至所述上壳体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4的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可以方便用户将所述安装板4连同所述承托件6、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加热件3一起从所述上壳体1拆下,以方便用户清洗或更换所述加热件3,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将所述安装板4以可拆卸地方式安装至所述上壳体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4与所述上壳体1一体成型,从而省却了装配过程中装配所述安装板4的过程,有助于提升装配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下,若用户需要清洗或更换所述加热件3,仅需将与所述安装板4相连的所述承托件6或所述压持件5从所述安装板4上拆卸下来,即可将所述承托件6、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加热件3一起从所述安装板4上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加热件3的上方,所述安装板4位于所述风扇与所述加热件3之间,且所述安装板4具有镂空区域41,所述镂空区域41与所述风扇的位置相对应,通过所述镂空区域41方便所述风扇向所述烹饪腔吹送热空气。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4不仅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加热件3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隔热作用,所述安装板4横亘在所述风扇与所述加热件3之间,可以减少所述加热件3产生的热量向所述风扇一侧传递,一方面,可以降低所述壳体上部的温升,保障了所述壳体上侧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延长了所述壳体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安装板4减少所述加热件3热量的上移,同时采用风扇将热量向所述烹饪腔内引流,从而大幅降低了热量的损耗,提升了热效率。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承托件6位于所述加热件3的下方,以承托所述加热件3并限制所述加热件3向下的位移,所述压持件5位于所述加热件3的上方,以压持所述加热件3并限制所述加热件3向上的位移,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承托件6与所述压持件5更多地是限制所述加热件3的移位,而非通过用力夹紧的方式对所述加热件3进行紧固,从而避免了所述加热件3被挤压变形的问题。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连接器,所述加热件3与所述电连接器相连。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件3呈盘状,所述加热件3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绕成沿所述加热件3的底部径向间隔开的多圈。即所述加热件3由所述发热管一圈一圈绕成盘状,所述发热管的两端设置有插针31,所述安装板4设置有与避让缺口44,所述插针31穿过所述避让缺口44后与所述电连接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与所述发热管适配的弧形限位部,所述发热管卡入所述弧形限位部。在连接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的过程中,所述弧形限位部的设置,可以对所述发热管进行限定,防止所述发热管的移位,从而方便了所述压持件5与所述承托件6的连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过设置所述弧形限位部,可以加热所述发热管与设置有所述弧形限位部的承托件6和/或压持件5的接触面积,提升所述发热管安装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承托件6和所述压持件5为条状物或薄片状结构,以尽可能少地减少对所述加热件3的遮挡,避免影响热空气的流动。
如图2至图4所示,其给出了所述压持件5设置有所述弧形限位部51,所述承托件6不具备所述弧形限位部的具体图例。下面以该图例为示例,对所述定位组件的结构及其装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所夹持的加热件3的部位为与所述加热件3的最大线径处相对应的部位,相较于夹持所述加热件3的其余区域而言,本实施方式可以对加热件3形成最稳固的支撑,避免了应力集中,防止了所述加热件3的变形。当然,在所述压持件5不具有所述弧形限位部51,所述承托件6具有所述弧形限位部的实施例中,以及在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均具有所述弧形限位部的实施例中,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夹持所述加热件3的最大线径处依然是优选实施方式。
因所述加热件3由所述发热管绕制成盘状,与所述盘状加热件3的周边区域的发热管相邻两圈之间具有等间隔的间隙不同,所述加热件3的中部区域会存在不规则的绕制区,所谓不规则是指位于所述加热件3的中部区域的相邻两圈发热管之间的间隙不相等且不均匀,为避免所述压持件5的弧形限位部51因为间隙问题与所述加热件3中部区域的发热管发生干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有所述弧形限位部51的所述压持件5为分段式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其示出了所述压持件5为两段式结构的具体图例,该两段压持件5分别用于箍筋位于所述加热件3周边区域的发热管,以避免与中部区域的发热管发生干涉,以方便所述弧形限位部51压持在发热管上。更进一步地,分段式的所述压持件5沿所述加热件3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以使所述承托件6受力均匀。
因所述承托件6位于所述加热件3的下方,其至少用于承托所述加热件3的重量,因此为避免应力集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托件6为一体式结构。当所述承托件6亦具有所述弧形限位部时,为了既能避开所述加热件3的中部区域,又能实现一体结构,可将所述承托件6设计为与所述加热件3中部区域相对的部分为平直段,与所述加热件3的周边区域相对的部分为具有所述弧形限位部的弯曲段,即通过所述平直段连接两侧的弯曲段,以满足上述两种需求。
所述压持件5与所述承托件6相连,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通过焊接固定。然而,为了方便所述加热件3的更换,作为优选,所述压持件5与所述承托件6之间通过可拆卸式的方式连接。例如,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均开设有与螺钉适配的螺纹孔,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又如,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两者之一设置有扣位,两者之另一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入所述扣位以实现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的可拆卸式连接。再如,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两者之一设置有限位槽或限位孔,两者之另一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被限定至所述限位槽或限位孔内,以实现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的可拆卸式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持件5和所述承托件6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举例。
如图3至图6所示,其给出了所述承托件6与所述安装板4相连的具体图例,所述承托件6的两端具有折弯部位61,所述安装板4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折弯部位61的装配孔的具体图例,但是本实用新中所述承托件6与所述安装板4的装配方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的能够实现两者连接的方式。当然,为了方便所述加热件3的更换,作为优选,采用方便所述承托件6与所述安装板4可拆的方式为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所述压持件5与所述安装板4相连,以实现所述加热件3的安装定位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件,所述风扇将所述加热件产生的热量引向所述烹饪腔,所述加热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板、压持件和承托件,所述加热件被限定在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之间,所述压持件与所述承托件固连,且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壳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呈盘状,所述加热件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绕成沿所述加热件的底部径向间隔开的多圈;
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与所述发热管适配的弧形限位部,所述发热管卡入所述弧形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弧形限位部的所述压持件和/或所述承托件为分段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件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所夹持的加热件的部位为与所述加热件的最大线径处相对应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持件和所述承托件通过焊接、螺接结构、卡接结构或限位结构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持件或所述承托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加热件的上方,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风扇与所述加热件之间,且所述安装板具有镂空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壳体,所述烹饪腔设置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空气炸锅还具有可取放地置于所述烹饪腔的炸锅;
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铰接,所述烹饪腔的开口朝上;或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连,所述下壳体具有侧向开口,所述炸锅可沿所述侧向开口抽拉。
CN202020021536.2U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11748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1536.2U CN211748992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1536.2U CN211748992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8992U true CN21174899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89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1536.2U Active CN211748992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89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3052A (zh) * 2021-05-17 2021-07-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3052A (zh) * 2021-05-17 2021-07-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WO2022242656A1 (zh) * 2021-05-17 2022-11-2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5262B1 (en) Deep well cooker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US7963215B2 (e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grill toaster
CN211748992U (zh) 一种空气炸锅
US20030010768A1 (en) Multifunctional cooking system
KR100403309B1 (ko) 전기구이기 구조
EP3707961B1 (en) Induction heater for a cook top
CN215899462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发热管固定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18390785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炸桶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15016112U (zh) 烹饪器具
CN218626969U (zh) 一种电磁炉
CN217959762U (zh) 一种升降式煎烤机
CN217565763U (zh) 一种双管加热的烧烤炉
CN217066122U (zh) 烹饪器具
CN115211716B (zh) 蒸烤设备
CN213850180U (zh) 一种支撑牢固的空气炸锅
CN216416896U (zh) 一种双锅体空气炸锅用机罩装置及具有该机罩装置的空气炸锅
CN209770125U (zh) 一种可以快速拆卸的分体式电饼铛
CN21713748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WO2019092652A1 (en) Induction heater for a cook top
CN219289198U (zh) 多功能锅
CN216569615U (zh) 一种装配方便的食物烹饪设备
CN218178971U (zh) 一种电磁炉
CN220459186U (zh) 烹饪器具的电加热装置
CN215226772U (zh) 烹饪器具
CN216147788U (zh)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3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