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7259U - 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7259U
CN211747259U CN201922132335.XU CN201922132335U CN211747259U CN 211747259 U CN211747259 U CN 211747259U CN 201922132335 U CN201922132335 U CN 201922132335U CN 211747259 U CN211747259 U CN 211747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edge
sleeve
conveying
cov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23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福
曾繁昌
陈伟宏
程争卿
胡嘉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uaiyuda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yd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yd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yd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23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7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7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7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服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包括:机架,用于为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上的相关部件提供安装;放料装置,安装于机架顶部的一端,用于对袖子布料进行放卷,从而输送到下一道工位的设备上;包边熔接装置,安装于机架顶部,且包边熔接装置与放料装置相邻设置,用于对袖子布料进行包边以及松紧带的熔接;切割装置,安装于机架顶部,且切割装置与包边熔接装置相邻设置,用于对包边熔接后的袖子布料进行成型熔接以及切割分离,输出防护服袖子成品。通过上述设备,实现防护服袖子生产的全自动化,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所采用的排版方式的不同使得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防护服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防护服袖子通过与防护服主体等相关部件进行相互间的结合,通过组合形成一个完整形态的防护服整体,使使用者通过防护服实现对人体的相关部位进行防护。现有技术中对于防护服袖子的生产,多采用人工对裁剪出来的防护服袖子片状材料进行缝合,得到一个成型的防护服袖子,采用现有技术生产防护服袖子,对于整个生产流程来说,耗时较高,由于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转换,以及人力操作的因素,最终造成整个防护服生产效率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对材料所进行的裁剪方法,会造成布料的过多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服袖子生产效率较低以及过多浪费材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包括
机架,用于为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上的相关部件提供安装;
放料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的一端,用于对袖子布料进行放卷,从而输送到下一道工位的设备上;
包边熔接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包边熔接装置与所述放料装置相邻设置,用于对袖子布料进行包边以及松紧带的熔接;
切割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切割装置与所述包边熔接装置相邻设置,所述切割装置与所述放料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对包边熔接后的袖子布料进行成型熔接以及切割分离,输出防护服袖子成品。
优选地,所述放料装置包括第一放料轴、第二放料轴、第一检测组、第二检测组和张力控制器,所述第一放料轴用于放置第一袖子布料,第二放料轴用于放置第二袖子布料,所述第一放料轴、所述第二放料轴、所述第一检测组、所述第二检测组和所述张力控制器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料轴位于所述第二放料轴上方,所述第一检测组位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上方,所述第一检测组与所述第一放料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组与所述第二放料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放料轴和所述第二放料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袖子布料和所述第二袖子布料的输送方向的起始端,所述第一检测组与所述第二检测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放料轴和所述第二放料轴一侧,且所述第一检测组与所述第二检测组均与所述包边熔接装置相邻设置,所述张力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组和所述第二检测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包边熔接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一包边熔接机构、第二包边熔接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和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靠近所述放料装置第一侧,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分别于所述第一检测组和第二检测组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和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分别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和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与所述切割装置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与所述第一检测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
优选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包边器具、第一熔接组和第一转向轴,第一支撑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包边器具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熔接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熔接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边器具上位于所述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熔接组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且所述第一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与所述第二检测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
优选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包边器具、第二熔接组和第二转向轴,第二支撑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包边器具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熔接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熔接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包边器具位于所述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熔接组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且所述第二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靠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三传动机构、成型熔接机构、成形切割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相邻设置,所述成型熔接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成型熔接机构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邻设置,所述成型熔接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相对设置,所述成形切割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成形切割机构与所述成型熔接机构相邻设置,所述成形切割机构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出料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成形切割机构相邻设置,所述出料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袖子布料和所述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成型熔接机构包括固定调节架、熔接滚轮和超声波模具组,所述固定调节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所述熔接滚轮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调节架上,所述超声波模具组位于所述熔接滚轮的正下方,且所述超声波模具组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电机、电箱、超声波驱动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底部,且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机架内部,所述电箱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侧面,所述超声波驱动组件与所述机架相邻,所述电机和所述超声波驱动组件均与所述电箱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放料装置、包边熔接装置和切割装置,通过机架来为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上的相关工位部件的安装,以及通过机架来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连接关系,将放料装置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通过固定安装在进行放料时放料装置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通过放料装置实现对袖子布料的放卷,输送到下一工位,将包边熔接装置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是包边熔接装置通过机架实现与其他工位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放料装置将袖子布料输送到包边熔接装置进行包边熔接,经过包边熔接后,袖子布料进入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切割装置进行成型熔接和切割分离,之后输出防护服袖子成品。通过上述设备,实现防护服袖子生产的全自动化,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所采用的排版方式的不同使得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的放料装置的效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的包边熔接装置的效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的切割装置的效果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机架 20—放料装置 21—第一放料轴
22—第二放料轴 23—第一检测组 24—第二检测组
25—张力控制器 30—包边熔接装置 31—第一传动机构
32—第二传动机构 33—第一包边熔接机构 34—第二包边熔接机构
35—第一输送机构 36—第二输送机构 40—切割装置
41—第三传动机构 42—成型熔接机构 43—成形切割机构
44—出料机构 50—电机 60—电箱
70—超声波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5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包括机架10、放料装置20、包边熔接装置30和切割装置40。
其中,机架10用于为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上的相关部件提供安装,通过机架10的设置确定各个工位的位置,实现对工位之间的布局以及连接关系的确定。
其中,放料装置20安装于所述机架10顶部的一端,用于对袖子布料进行放卷,从而输送到下一道工位的设备上,通过放料装置20的设置实现对袖子布料输送速度以及运行停止的调节。
其中,包边熔接装置30安装于所述机架10顶部,且所述包边熔接装置30 与所述放料装置20相邻设置,用于对袖子布料进行包边以及松紧带的熔接,通过包边熔接装置30的设置,对放料装置20出来的袖子布料进行包边熔接。
其中,切割装置40安装于所述机架10顶部,且所述切割装置40与所述包边熔接装置30相邻设置,通过切割装置40和包边熔接装置30的相邻设置实现从包边熔接装置30出来的袖子布料进入切割装置40中,所述切割装置40与所述放料装置20相对设置,通过切割装置40和放料装置20的相对设置,保证切割装置40与放料装置分别位于机架的两端,使切割装置40和放料装置20分别作为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的起始段与终止端,切割装置40用于对包边熔接后的袖子布料进行成型熔接以及切割分离,输出防护服袖子成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包括机架10、放料装置20、包边熔接装置30和切割装置40,通过机架10来为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上的相关工位部件的安装,以及通过机架10来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连接关系,将放料装置20固定安装在机架10上,通过固定安装在进行放料时放料装置20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通过放料装置20实现对袖子布料的放卷,输送到下一工位,将包边熔接装置30固定安装在机架10上,是包边熔接装置30通过机架10实现与其他工位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放料装置20将袖子布料输送到包边熔接装置30进行包边熔接,经过包边熔接后,袖子布料进入固定安装在机架10上的切割装置40进行成型熔接和切割分离,之后输出防护服袖子成品。通过上述设备,实现防护服袖子生产的全自动化,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所采用的排版方式的不同使得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放料装置20包括第一放料轴21、第二放料轴22、第一检测组23、第二检测组24和张力控制器25,第一放料轴21和第二放料轴22用于对袖子布料进行放料,第一检测组23和第二检测组24分别用于检测输送中的袖子布料的张力以调节布料输送的速度,张力控制器25用于袖子布料在不同张力的情况下的输送速度,所述第一放料轴21 用于放置第一袖子布料,第二放料轴22用于放置第二袖子布料,通过第一放料轴21和第二放料轴22来分别对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进行同步放料,确保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的输送进度一致,所述第一放料轴21、所述第二放料轴22、所述第一检测组23、所述第二检测组24和所述张力控制器25 均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将第一放料轴21、第二放料轴22、第一检测组23、第二检测组24和张力控制器25通过和机架10的固定连接实现在机架10上的稳定运作,所述第一放料轴21位于所述第二放料轴22上方,通过将第一放料轴21设置于第二放料轴22的上方方便后续工序的进行以及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检测组23位于所述第二检测组 24上方,所述第一检测组23与所述第一放料轴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组 24与所述第二放料轴22相对设置,通过将第一检测组23设置在第二检测组24 的上方,且第一检测组23与第二检测组24分别与第一放料轴21和第二放料轴 22相对设置,第一检测组23实现对第一放料轴21上所输送的第一袖子布料进行张力的检测以及输送速度的控制,第二检测组24实现对第二放料轴22上多输送的第二袖子布料进行张力检测以及输送速度的控制,所述第一放料轴21和所述第二放料轴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袖子布料和所述第二袖子布料的输送方向的起始端,通过将第一放料轴21和第二放料轴22设置在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起始端实现为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提供安装工位,所述第一检测组23与所述第二检测组2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放料轴21和所述第二放料轴22一侧,通过件第一检测组23和第二检测组24分别设置在第一放料轴21和第二放料轴22的一侧实现第一检测组23和第二检测组24更方便的对第一放料轴21和第二放料轴22的检测,且所述第一检测组23与所述第二检测组24均与所述包边熔接装置30相邻设置,通过第一检测组23和第二检测组24均与包边熔接装置30相邻设置实现进入包边熔接装置30的布料的输送速度,所述张力控制器25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组23和所述第二检测组24电连接,通过张力控制器25分别与第一检测组23和第二检测组24的电连接实现张力控制器25对第一检测组23和第二检测组24的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所述包边熔接装置30包括第一传动机构31、第二传动机构32、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第一输送机构35和第二输送机构36,第一传动机构31和第二传动机构32用于对输送中的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进行一个输送的牵引,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和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用于对输送中的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进行包边熔接,第一输送机构35和第二输送机构36用于为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松紧带进入包边熔接步骤,通过包边熔接将松紧带装配到输送中的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的两侧包边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1、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均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1、第二传动机构32、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第一输送机构35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均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确定第一传动机构31、第二传动机构32、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第一输送机构35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各自在机架10上的位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1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上方,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位于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上方,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1、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和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顶部。
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靠近所述放料装置20 第一侧,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分别于所述第一检测组23和第二检测组24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和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分别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1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分别与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和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1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分别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1和第二传动机构32均与所述切割装置40相邻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包边熔接装置30在两组包边熔接工序的工作下实现对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的松紧带包边熔接,然后再输送进切割装置4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与所述第一检测组23相对设置,通过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和第一检测组23的相对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35的设置下实现对从第一检测组23中出来的第一袖子布料的松紧带装配,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两个第一输送机构35实现对第一袖子布料输送方向两侧的松紧带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包边器具、第一熔接组和第一转向轴,第一支撑架用于实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中的相关部件的安装,第一包边器具用于实现对第一袖子布料的包边,第一熔接组用于实现对第一袖子布料的包边熔接,第一转向轴用于使第一袖子布料通过转向进入第一包边熔接机构33中进行包边熔接,第一支撑架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包边器具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活动连接,通过第一包边器具与第一支撑架之间的活动连接,使第一包边器具适配不同型号的第一袖子布料,所述第一熔接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熔接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边器具上位于所述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通过两个第一熔接组实现对第一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的包边熔接,两个所述第一熔接组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活动连接,通过两个第一熔接组与第一支撑架的活动连接,实现两个第一熔接组适配不同型号的第一袖子布料,所述第一转向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且所述第一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5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实现第一转向轴对第一检测组23出来的第一袖子布料的转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与所述第二检测组24相对设置,通过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和第二检测组24的相对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36的设置下实现对从第二检测组24中出来的第二袖子布料的松紧带装配,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两个第二输送机构36实现对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方向两侧的松紧带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包边器具(图中未给出)、第二熔接组和第二转向轴,第二支撑架用于实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中的相关部件的安装,第二包边器具(图中未给出)用于实现对第二袖子布料的包边,第二熔接组用于实现对第二袖子布料的包边熔接,第二转向轴用于使第二袖子布料通过转向进入第二包边熔接机构34中进行包边熔接,第二支撑架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包边器具(图中未给出)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活动连接,通过第二包边器具(图中未给出)与第二支撑架之间的活动连接,使第二包边器具(图中未给出)适配不同型号的第二袖子布料,所述第二熔接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熔接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包边器具(图中未给出)位于所述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通过两个第二熔接组实现对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的包边熔接,两个所述第二熔接组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活动连接,通过两个第二熔接组与第二支撑架的活动连接,实现两个第二熔接组适配不同型号的第二袖子布料,所述第二转向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且所述第二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靠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6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实现第二向轴对第二检测组24出来的第二袖子布料的转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5所示,所述切割装置40 包括第三传动机构41、成型熔接机构42、成形切割机构43和出料机构44,所述第三传动机构41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顶部,且所述第三传动机构41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相邻设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41的设置,实现对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的汇总,所述成型熔接机构42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顶部,且所述成型熔接机构42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41相邻设置,通过成型熔接机构42与第三传动机构41相邻设置实现对第三传动机构41汇总后的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进行成型熔接,所述成型熔接机构42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 32相对设置,通过成型熔接机构42与第二传动机构32的相对设置,保证成型熔接机构42与第二传动机构32处于同一流线方向上,所述成形切割机构43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顶部,且所述成形切割机构43与所述成型熔接机构42相邻设置,通过成形切割机构43与成型熔接机构42相对设置,对经过成型熔接的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进行成型切割,所述成形切割机构43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41相对设置,所述出料机构44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顶部,且所述出料机构44与所述成形切割机构43相邻设置,所述出料机构44位于所述第一袖子布料和所述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末端,通过上述出料机构44的设置,对经成型切割后的防护服袖子成品进行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5所示,所述成型熔接机构42包括固定调节架、熔接滚轮和超声波模具组,所述固定调节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顶部,通过固定调节架与机架10的固定连接实现成型熔接机构42 的固定安装,所述熔接滚轮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调节架上,所述超声波模具组位于所述熔接滚轮的正下方,通过超声波模具与熔接滚轮的对位设置实现对输送中的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的成型熔接,且所述超声波模具组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在熔接滚轮上设置有若干组熔接纹路,每组熔接纹路对应成型防护服袖子的两条边线,且每组纹路均设置有第一排熔接纹路和第二排熔接纹路,切割装置40分别对第一排熔接纹路之间的空隙和第二排熔接纹路之间的空隙进行切割,输出防护服袖子成品,在成型熔接机构42和成形切割机构43 之间设置有对位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成型熔接机构42和成形切割机构43之间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连接处的对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电机50、电箱60、超声波驱动组件70,所述电机50通过所述电机50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底部,且所述电机50位于所述机架10内部,电机50与各部件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电箱60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侧面,所述超声波驱动组件70与所述机架10相邻,通过将超神波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架10外部,为机架10内部的部件连接留出空间,所述电机50和所述超声波驱动组件70均与所述电箱60电连接。
在出料机构44中设置有若干组风扇,如图1~2和图5所示,通过反向吹风使输送中的防护服袖子成品紧贴输送带,且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在进行汇总时也通过风扇使汇总过程中的第一袖子布料和第二袖子布料不会发生皱褶,且分别在第三传动机构41和第一传动机构31之间以及第三传动机构41和第二传动机构32之间均设置有滚轴帮助传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用于为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上的相关部件提供安装;
放料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的一端,用于对袖子布料进行放卷,从而输送到下一道工位的设备上;
包边熔接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包边熔接装置与所述放料装置相邻设置,用于对袖子布料进行包边以及松紧带的熔接;
切割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切割装置与所述包边熔接装置相邻设置,所述切割装置与所述放料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对包边熔接后的袖子布料进行成型熔接以及切割分离,输出防护服袖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装置包括第一放料轴、第二放料轴、第一检测组、第二检测组和张力控制器,所述第一放料轴用于放置第一袖子布料,第二放料轴用于放置第二袖子布料,所述第一放料轴、所述第二放料轴、所述第一检测组、所述第二检测组和所述张力控制器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料轴位于所述第二放料轴上方,所述第一检测组位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上方,所述第一检测组与所述第一放料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组与所述第二放料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放料轴和所述第二放料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袖子布料和所述第二袖子布料的输送方向的起始端,所述第一检测组与所述第二检测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放料轴和所述第二放料轴一侧,且所述第一检测组与所述第二检测组均与所述包边熔接装置相邻设置,所述张力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组和所述第二检测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熔接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一包边熔接机构、第二包边熔接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和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靠近所述放料装置第一侧,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分别于所述第一检测组和第二检测组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和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分别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和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与所述切割装置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边熔接机构与所述第一检测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包边熔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包边器具、第一熔接组和第一转向轴,第一支撑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包边器具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熔接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熔接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边器具上位于所述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熔接组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且所述第一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边熔接机构与所述第二检测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包边熔接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包边器具、第二熔接组和第二转向轴,第二支撑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包边器具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熔接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熔接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包边器具位于所述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熔接组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且所述第二转向轴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靠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三传动机构、成型熔接机构、成形切割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相邻设置,所述成型熔接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成型熔接机构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邻设置,所述成型熔接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相对设置,所述成形切割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成形切割机构与所述成型熔接机构相邻设置,所述成形切割机构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出料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成形切割机构相邻设置,所述出料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袖子布料和所述第二袖子布料输送方向的末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熔接机构包括固定调节架、熔接滚轮和超声波模具组,所述固定调节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所述熔接滚轮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调节架上,所述超声波模具组位于所述熔接滚轮的正下方,且所述超声波模具组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电机、电箱、超声波驱动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底部,且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机架内部,所述电箱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侧面,所述超声波驱动组件与所述机架相邻,所述电机和所述超声波驱动组件均与所述电箱电连接。
CN201922132335.XU 2019-11-30 2019-11-30 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 Active CN211747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335.XU CN211747259U (zh) 2019-11-30 2019-11-30 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335.XU CN211747259U (zh) 2019-11-30 2019-11-30 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7259U true CN21174725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2335.XU Active CN211747259U (zh) 2019-11-30 2019-11-30 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72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3364B (zh) 一种废旧电源线分离回收装置
CN111113933A (zh) 全自动杯型口罩成型设备
CN106005624A (zh) 一种医用纱布自动生产线的下带机构
CN105500726B (zh) 一种塑料膜片卷压成型与覆膜设备
CN211747259U (zh) 防护服袖子生产设备
CN111572032A (zh) 一种口罩片成型机
CN110801070A (zh) 防护服主体生产设备
CN211581695U (zh) 防护服主体生产设备
CN112692489A (zh) 一种风管法兰角铁焊接的自动化摆料预固定机构
CN205467567U (zh) 防内袋折皱的新型编织袋切套缝一体机
CN111890698A (zh) 一种口罩机
CN209089820U (zh) 一种小体积的面包生产线
CN207496023U (zh) 一种加热贴合分条机
CN202528471U (zh) 全自动杯型口罩机
CN115676481A (zh) 一种基于pe家用膜元件的前序折叠焊方法及设备
CN205871314U (zh) 一种结构简化的新型编织袋切套缝一体机
CN206465523U (zh) 一种立体袋脱模装置
CN211807988U (zh) 轮胎包边贴合装置
CN212334200U (zh) 一种具有熨烫功能的展布机
CN208148280U (zh) 一种用于eva汽车内饰材料加工的上料机
CN109171072B (zh) 一种手术服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12998340A (zh) 一种靴套机
CN112693665A (zh) 一种触摸屏贴合工艺
CN216889342U (zh) 一种便于输送调整的气泡制袋机
CN219098265U (zh) 一种薄膜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1

Address after: Room 105, Building 1, No.1 Hongye South 9th Road, Zhufosling,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uaiyuda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000 1st floor, no.6, Yiyuan 8th Road, keyuancheng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KYD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