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7144U -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7144U
CN211737144U CN202020007881.0U CN202020007881U CN211737144U CN 211737144 U CN211737144 U CN 211737144U CN 202020007881 U CN202020007881 U CN 202020007881U CN 211737144 U CN211737144 U CN 211737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ground
well
distribution room
cabl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78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诗定
周倩茹
唐皓
韦彬
周华龙
邓俊强
尹哲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078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7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7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7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该矿山法隧道包括两条主线隧道、横通道、地下变配电间以及电缆引入井。两条主线隧道平行布置,横通道垂直于主线隧道布置,横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条主线隧道连通。地下变配电间位于横通道中部位置,其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横通道的长度方向,并与横通道合建。电缆引入井的底端与地下变配电间连接,其顶端靠近地面线。本实用新型的矿山法隧道,其地下变配电间结构设置于横通道内,与横通道合建,节约用地,电缆由地面通过电缆引入井直接接入地下变配电间,施工便利,节约投资,值得大范围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背景技术
隧道内部具有很多设备需要供电,目前,对于长度不大于1.3公里的隧道,可在入口或出口处设置一座变配电所为隧道供电;对于长度为1.3~3公里的隧道,一般在入口和出口处各设置一座变配电所为隧道供电;而对于长度大于3公里的隧道,则需在隧道内设置地下变配电所。现行业内对于隧道内地下变配电所的设置方式并无明确做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用地、施工便利、投资较少的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包括两条主线隧道、横通道、地下变配电间以及电缆引入井;两条所述主线隧道平行布置,横通道垂直于所述主线隧道布置,所述横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主线隧道连通,所述地下变配电间位于所述横通道的中部位置,并且,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横通道的长度方向,所述地下变配电间与所述横通道合建;所述电缆引入井的底端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连接,所述电缆引入井的顶端靠近地面线。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由横通道往一侧扩挖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底部水平,所述横通道的两侧设置检修道,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底部标高不低于所述检修道。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外侧设置离壁墙,所述地下变配电间靠近所述横通道的一侧设置防火隔墙与所述横通道分隔,所述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h。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米,并在所述防火隔墙处设置门洞,作为进出通道,所述门洞处设防火门,所述防火门的等级不低于乙级。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防水等级为一级,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离壁墙的外侧还设置有衬砌,所述离壁墙与与所述衬砌之间设置排水沟,所述横通道设置路面排水系统,所述排水沟与所述横通道的路面排水系统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引入井位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外侧的岩土体内,所述电缆引入井包括竖向引入井和横向连接通道,所述横向连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竖向引入井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连接;所述竖向引入井的顶端封闭,并设置防水套管,供电缆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引入井的竖向引入井和横向连接通道的断面均为圆形,外径不小于1.2m。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引入井的竖向引入井的深度不大于25m时,可采用人工挖孔施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其地下变配电间结构设置于横通道内,与横通道合建,节约用地,电缆由地面通过电缆引入井直接接入地下变配电间,施工便利,节约投资,值得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矿山法隧道中的地下变配电间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矿山法隧道中的地下变配电间的纵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包括两条主线隧道1、横通道2、地下变配电间3以及电缆引入井4。
两条主线隧道1平行布置,横通道2垂直于主线隧道1布置,横通道2的两端分别与两条主线隧道1连通。地下变配电间3位于横通道2的中部位置,并且,地下变配电间3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横通道2的长度方向,地下变配电间3与横通道2合建而成,具体的,地下变配电间3由横通道2往一侧扩挖而成。
电缆引入井4的底端与地下变配电间3连接,电缆引入井4的顶端靠近地面线。于本实施例中,电缆引入井4位于地下变配电间3外侧的岩土体内,电缆引入井4包括竖向引入井41以及横向连接通道42,两者共同构成一L型。横向连接通道42的一端与竖向引入井41连接,另一端与地下变配电间3连接;竖向引入井41的顶端封闭,并设置防水套管,供电缆接入。优选的,竖向引入井41和横向连接通道42的断面均为圆形,外径不小于1.2m。竖向引入井41的深度不大于25m时,可采用人工挖孔施工。
地下变配电间3的底部水平,横通道2的两侧设置检修道,地下变配电间3的底部标高不低于检修道。
地下变配电间3的外侧设置离壁墙31,地下变配电间3靠近横通道2的一侧面设置防火隔墙32与横通道2分隔,防火隔墙32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h。
地下变配电间3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米,并在防火隔墙32处设置门洞,作为进出通道,门洞处设防火门,防火门的等级不低于乙级。
地下变配电间3的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变配电间3的离壁墙31的外侧还设置有衬砌33。离壁墙31与与衬砌33之间设置排水沟34,横通道2设置路面排水系统,排水沟34与横通道2的路面排水系统连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矿山法隧道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两条主线隧道1;
S2、从主线隧道1相向施工横通道2,并贯通;
S3、在横通道2中部往侧方扩挖,完成地下变配电间3的衬砌33施工;
S4、从地面往下施工电缆引入井4的竖向引入井41;
S5、从地下变配电间3横向施工电缆引入井4的横向连接通道42,并与竖向引入井41贯通;
S6、施工离壁墙31、防火隔墙32;
S7、安装设备、电缆等,完成施工。
本实施例的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其地下变配电间3结构设置于横通道内,与横通道2合建,节约用地,电缆由地面通过电缆引入井4直接接入地下变配电间3,施工便利,节约投资,值得大范围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包括两条主线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山法隧道还包括横通道、地下变配电间以及电缆引入井;两条所述主线隧道平行布置,横通道垂直于所述主线隧道布置,所述横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主线隧道连通,所述地下变配电间位于所述横通道的中部位置,并且,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横通道的长度方向,所述地下变配电间与所述横通道合建;所述电缆引入井的底端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连接,所述电缆引入井的顶端靠近地面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由横通道往一侧扩挖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底部水平,所述横通道的两侧设置检修道,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底部标高不低于所述检修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外侧设置离壁墙,所述地下变配电间靠近所述横通道的一侧设置防火隔墙与所述横通道分隔,所述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米,并在所述防火隔墙处设置门洞,作为进出通道,所述门洞处设防火门,所述防火门的等级不低于乙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防水等级为一级,所述地下变配电间的离壁墙的外侧还设置有衬砌,所述离壁墙与所述衬砌之间设置排水沟,所述横通道设置路面排水系统,所述排水沟与所述横通道的路面排水系统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引入井位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外侧的岩土体内,所述电缆引入井包括竖向引入井和横向连接通道,所述横向连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竖向引入井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下变配电间连接;所述竖向引入井的顶端封闭,并设置防水套管,供电缆接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引入井的竖向引入井和横向连接通道的断面均为圆形,外径不小于1.2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引入井的竖向引入井的深度不大于25m时,其采用人工挖孔施工。
CN202020007881.0U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Active CN211737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7881.0U CN211737144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7881.0U CN211737144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7144U true CN211737144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7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7881.0U Active CN211737144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7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1254A (zh) 多层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211598674U (zh)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CN211737144U (zh)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
CN214273648U (zh) 一种三圆盾构修建地铁车站结构
CN110863513A (zh) 地下综合管廊交叉口、吊装口及通风口的多功能集成节点
CN111156024A (zh)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19924A (zh) 一种含地下变配电间的矿山法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06061B (zh) 设有通风及引出综合节点结构的多舱室缆线管廊
CN214574119U (zh) 一种躲避障碍物的综合管廊分支口结构
CN115313292A (zh) 一种电缆引下井及电缆引下井中铺设电缆的方法
CN210507520U (zh)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CN214695537U (zh) 一种综合管廊天然气舱室通风逃生节点结构
CN206135375U (zh) 一种gil管线的过路布置结构
CN210562294U (zh) 一种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
CN112112192A (zh) 一种地铁车站的附属通道系统
CN212129225U (zh) 一种地下管廊
CN105089024B (zh) 地下厂房出线布置方式及结构
CN211735501U (zh) 一种控制中心至综合管廊的连接节点
CN107574830A (zh) 一种地铁车站结合管廊施工的降水方法
CN208219699U (zh) 城市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地下明挖车站主体的合建结构
CN219826837U (zh) 结合紧急停车带和洞内变电所的隧道
CN218990260U (zh) 综合管廊与顶管段相连接的综合节点
CN217231932U (zh) 综合管廊电力舱
CN213625698U (zh) 一种地铁车站的附属通道系统
CN103061773B (zh) 设有出碴运输设备的上下分离式暗挖车站施工通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Unit 1205, block C, building 1, Xinghe legend Garden Phase III, Longtang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9 Tianbei 4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