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1753U - 客滚船 - Google Patents

客滚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1753U
CN211731753U CN202020333523.9U CN202020333523U CN211731753U CN 211731753 U CN211731753 U CN 211731753U CN 202020333523 U CN202020333523 U CN 202020333523U CN 211731753 U CN211731753 U CN 211731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ll
auxiliary floating
ship
deck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35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ollo Yacht Cruise Trav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ollo Yacht Cruise Trav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ollo Yacht Cruise Trav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ollo Yacht Cruise Trav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35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1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1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1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滚船,包括船体和甲板,所述甲板设置在所述船体的上部,还包括两个辅助浮体;所述甲板的两侧位于所述船体后部的区域设置有朝向所述船体外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横向布置,且每个所述延伸部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辅助浮体,所述辅助浮体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将甲板的两侧向船体的外部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用于安装辅助浮体,这样,便可以在船体的两侧布置辅助浮体,在实际航行过程中,海浪冲击到船体的侧部使得船体发生晃动,而船体受两侧的辅助浮体的支撑,能够有效的减轻晃动的幅度,进而提高客滚船的抗浪性和搭乘舒适性。

Description

客滚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客滚船。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船舶主要用于输送人员或货物。其中,客滚船因其可以承载货物并同时运载乘客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客滚船通常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上的甲板及其他相关部件,例如:中国专利号201510549999.X公开了一种内河载货汽车客滚船。但是,客滚船在水面上行驶过程中,侧向的海浪会对船体造成冲击,使得客滚船发生晃动,导致其抗浪性和搭乘舒适性较差。如何设计一种抗浪性强且搭乘舒适性高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客滚船,实现提高客滚船的抗浪性和搭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滚船,包括船体和甲板,所述甲板设置在所述船体的上部,还包括两个辅助浮体;所述甲板的两侧位于所述船体后部的区域设置有朝向所述船体外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横向布置,且每个所述延伸部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辅助浮体,所述辅助浮体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浮体内部形成漂浮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浮体的底部形成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沿所述船体宽度方向的纵截面为V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浮体的前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由下至上朝向所述船体的前部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船体中设置有隔断,所述隔断将所述船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滚船,通过将甲板的两侧向船体的外部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用于安装辅助浮体,这样,便可以在船体的两侧布置辅助浮体,在实际航行过程中,海浪冲击到船体的侧部使得船体发生晃动,而船体受两侧的辅助浮体的支撑,能够有效的减轻晃动的幅度,进而提高客滚船的抗浪性和搭乘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客滚船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客滚船,包括船体1和甲板2,甲板2设置在船体1的上部,还包括两个辅助浮体3;甲板2的两侧位于船体1后部的区域设置有朝向船体1外侧延伸的延伸部21,延伸部21横向布置,且每个延伸部21的底部设置有辅助浮体3,辅助浮体3沿船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客滚船的船体1上部布置甲板2,以在甲板2上安装相关附属部件10,例如:驾驶室和乘客室等,在此对甲板2与船体1的组装方式以及附属部件10的具体表现实体不做限制和赘述。
其中,对于甲板2而言,其两侧分别形成延伸部21来安装辅助浮体3。这样,便可以在船体1的两侧位于后部的区域布置辅助浮体3。在水中航行时,船体1起到主要的漂浮作用,而两侧的辅助浮体3同时起到漂浮的作用。当船体1的侧部受到风浪冲击时,会导致船体1发生晃动,此时,两侧的辅助浮体3由于分布在船体1的两侧,将有效地减轻船体1的整体晃动幅度,进而使得客滚船的整体抗浪性能增强,同时,使得船上的乘客获得更佳的搭乘舒适感。
其中,对于辅助浮体3而言,其内部形成漂浮空腔,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辅助浮体3所能产生的浮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降低辅助浮体3的重量并降低了制成成本。
进一步的,辅助浮体3的底部形成有导流部31,导流部31沿船体1宽度方向的纵截面为V型结构。具体的,辅助浮体3与船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而底部形成的导流部31能在水中引导水流从两侧导流,以降低水阻。另外,为了更有效的降低水阻,则辅助浮体3的前端面为倾斜面30,倾斜面30由下至上朝向船体1的前部方向倾斜,以使得辅助浮体3前端表面形成流线型表面,满足降低水阻的要求。
更进一步的,船体1中设置有隔断11,所述隔断将船体1分隔为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第二腔体102位于第一腔体101的上方。具体的,所述第一腔体101形成密封的腔体主要起到产生浮力的作用,而第二腔体102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于存储货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滚船,通过将甲板的两侧向船体的外部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用于安装辅助浮体,这样,便可以在船体的两侧布置辅助浮体,在实际航行过程中,海浪冲击到船体的侧部使得船体发生晃动,而船体受两侧的辅助浮体的支撑,能够有效的减轻晃动的幅度,进而提高客滚船的抗浪性和搭乘舒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客滚船,包括船体和甲板,所述甲板设置在所述船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辅助浮体;所述甲板的两侧位于所述船体后部的区域设置有朝向所述船体外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横向布置,且每个所述延伸部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辅助浮体,所述辅助浮体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浮体内部形成漂浮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浮体的底部形成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沿所述船体宽度方向的纵截面为V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浮体的前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由下至上朝向所述船体的前部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中设置有隔断,所述隔断将所述船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
CN202020333523.9U 2020-03-17 2020-03-17 客滚船 Active CN211731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523.9U CN211731753U (zh) 2020-03-17 2020-03-17 客滚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523.9U CN211731753U (zh) 2020-03-17 2020-03-17 客滚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1753U true CN211731753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3523.9U Active CN211731753U (zh) 2020-03-17 2020-03-17 客滚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1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15025A (en) Boat
EP0335345B1 (en) Improved hull construction for a swath vessel
CN101137536A (zh) 排水型船舶的船艏布置
JP2002506404A (ja) 高速船のための船尾安定器付き単一船体
CN102574568A (zh) 三体船的运动阻尼
CN211731753U (zh) 客滚船
JP4009643B2 (ja) 船舶の船首形状
EP1545968B1 (en) Vessel provided with a foil situated below the waterline
JPH04314684A (ja) 複胴船の船体構造
US4936237A (en) Dual boat hull
JP4454644B2 (ja) 自動車運搬船の船首構造
JP2013099988A (ja) 輸送用船舶
US20090188419A1 (en) Boat hull with air augmented center v-hull and aerated sponsons
EP0483949B1 (en) Ship's hull
GB2357998A (en) Sea-going vessel and hull for sea-going vessel
JPS60163783A (ja) 船体構造
JP2006008091A (ja) 小型高速船の船型
GB2058678A (en) Semi-submersibles
JPH0195991A (ja) 船の竜骨に長手方向に取付けられたタンク
JP7017378B2 (ja) 船舶
JP3294517B2 (ja) 高速艇船体
RU64585U1 (ru) Моторная лодка "юга"
JPH06298160A (ja) 推進用造波受け
JPH0447035Y2 (zh)
JP2003285790A (ja) 船体の推進抵抗減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