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1593U - 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1593U
CN211731593U CN202020297199.XU CN202020297199U CN211731593U CN 211731593 U CN211731593 U CN 211731593U CN 202020297199 U CN202020297199 U CN 202020297199U CN 211731593 U CN211731593 U CN 211731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hole
reinforcing plate
pillar reinforcement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971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进忠
赵东兴
刘强
李丁
刘建国
郭新飞
孟凡翔
陈熙
袁艺
周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971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1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1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1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翼子板、A柱加强板、翼子板安装补板和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补板两端分别与翼子板的翻边固定连接,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孔;翼子板安装支架一端与A柱加强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借助连接件与翼子板安装补板连接,其中,翼子板安装支架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翼子板安装支架与翼子板安装补板连接在一起;翼子板安装补板、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连接件均位于翼子板外边界的内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增大了翼子板外侧与风挡玻璃之间的安装空间,方便安装及后期的维修更换。

Description

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翼子板属于汽车外覆盖件,处于车轮的车身外面,能够起到遮盖车轮的作用,防止车轮卷起的泥土或砂石等物体飞溅到车厢的底部。目前,翼子板通过翼子板安装支架与A柱加强板连接,参见图7,具体的安装方式是,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一端与A柱加强板焊接,另一端与翼子板通过连接件连接,由于该连接件的外露端和翼子板安装支架均凸出于翼子板外边界的外侧,因此会占用翼子板与风挡玻璃之间预留的安装空间,在后期连接件所处的位置需要更换维修时,由于预留的安装空间比较狭小,风挡玻璃对安装工具具有一定的干涉,造成风挡玻璃的更换和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翼子板与翼子板安装支架的安装空间小,后期更换维修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翼子板、A柱加强板、翼子板安装补板和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补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翼子板的翻边固定连接,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孔;翼子板安装支架一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借助连接件与所述翼子板安装补板连接,其中,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与所述翼子板安装补板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翼子板安装补板的结构为折弯板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中间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翼子板的翻边焊接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翼子板的翻边焊接连接;中间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向所述翼子板的内侧凹陷,所述凹陷处构成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的避让空间,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凸起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凸起部为圆柱。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为折弯板件,包括与所述翼子板安装补板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与所述A柱加强板焊接固定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部向所述翼子板的内侧折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相交处设有加强筋。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通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或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在翼子板和翼子板安装支架之间设置翼子板安装补板,借助翼子板安装补板,使翼子板安装补板、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连接件均位于翼子板外边界的内侧,增大了翼子板外侧与风挡玻璃及其他关联部件之间的安装空间,为后期维修更换提供一个较大的方便安装工具操作的安装空间,通过优化安装空间,方便安装及后期的维修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由于翼子板采用了上述的安装结构,增大了安装工具操作的空间,维修更换风挡玻璃时,无需向外扩张风挡玻璃,避免风挡玻璃向外扩张角度增大而导致风挡玻璃与翼子板之间的间隙增大,而对整车的外观质量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提;
图3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沿图1中C-C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翼子板安装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翼子板;2、翼子板安装支架;21、第二安装部;22、第二连接孔;23、第一安装部;24、加强筋;3、翼子板安装补板;31、凸起部;32、第一连接孔;33、第一连接部;34、中间连接部;35、第二连接部;4、A柱加强板;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1与A柱加强板4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所述翼子板1与A柱加强板4的连接结构,包括翼子板1、A柱加强板4、翼子板安装补板3和翼子板安装支架2,翼子板安装补板3两端分别与翼子板1的翻边固定连接,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孔32;翼子板安装支架2一端与A柱加强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借助连接件5与翼子板安装补板3连接,其中,翼子板安装支架2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孔32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2,连接件5穿过第一连接孔32和第二连接孔22,将翼子板安装支架2与翼子板安装补板3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4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翼子板和翼子板安装支架2之间设置翼子板安装补板3,借助翼子板安装补板3,使翼子板安装补板3、翼子板安装支架2及连接件5均位于翼子板外边界的内侧,增大了翼子板1外侧与风挡玻璃及其他关联部件之间的安装空间,为后期维修更换提供一个较大的方便安装工具操作的安装空间,通过优化安装空间,方便安装及后期的维修更换。其中,翼子板安装补板3两端分别连接在翼子板1的翻边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4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所述翼子板安装补板3的结构为折弯板件,包括: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5和中间连接部34,第一连接部33与翼子板1的翻边焊接连接;第二连接部35与翼子板1的翻边焊接连接;中间连接部34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5之间,且向翼子板1的内侧凹陷,凹陷处构成连接件5和翼子板安装支架2的避让空间,第一连接孔32设置在中间连接部34上。通过凹陷的中间连接部34,避免连接件5和翼子板安装支架2外露在翼子板1的外侧,增大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中,该中间连接部34因凹陷具有一定的隐藏性,在此处的翼子板1翻边设有避让中间连接部34或者可以说是避让连接件5的缺口,该缺口可通过机舱盖板进行覆盖或者增加小体积塑料饰板,提高整车精致感,车辆外观更紧凑,提高外观品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中间连接部34的内侧且位于第一连接孔32的位置设有凸起部31,第一连接孔32贯穿凸起部31。通过设置凸起部31,增大连接件5连接的长度,提高翼子板安装支架2和翼子板安装补板3连接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5,凸起部31为圆柱。也可以为圆台、棱柱或棱台,比如正四棱柱、正四棱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翼子板安装支架2为折弯板件,包括与翼子板安装补板3连接的第一安装部23和与A柱加强板4焊接固定的第二安装部21,所述第二连接孔2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3上。
本实施例中,图1及图4中画圈的位置D,仅仅是为了说明焊接的位置,不代表其上有圆圈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及图6,第二安装部21向翼子板1的内侧折弯。现有技术的翼子板安装支架2向外折弯,而本文向内侧折弯,能够进一步增大所述的安装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第一安装部23和第二安装部21的相交处设有加强筋24。通过设置加强筋24,增大翼子板1与A柱加强板4之间的强度,进而提高整车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至图6,第一连接孔32为螺纹孔,第二连接孔22为通孔。通过设置螺纹孔,即可使连接件5直接螺接紧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连接件5为螺钉或螺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4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由于翼子板1采用了上述的安装结构,增大了安装工具操作的空间,维修更换风挡玻璃时,无需向外扩张风挡玻璃,避免风挡玻璃向外扩张角度增大而导致风挡玻璃与翼子板1之间的间隙增大,而对整车的外观质量造成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翼子板;
A柱加强板;
翼子板安装补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翼子板的翻边固定连接,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孔;
翼子板安装支架,一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借助连接件与所述翼子板安装补板连接,其中,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与所述翼子板安装补板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安装补板的结构为折弯板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翼子板的翻边焊接连接;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翼子板的翻边焊接连接;
中间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向所述翼子板的内侧凹陷,所述凹陷处构成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的避让空间,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凸起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圆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为折弯板件,包括与所述翼子板安装补板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与所述A柱加强板焊接固定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向所述翼子板的内侧折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相交处设有加强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或螺栓。
10.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
CN202020297199.XU 2020-03-11 2020-03-11 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1731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7199.XU CN211731593U (zh) 2020-03-11 2020-03-11 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7199.XU CN211731593U (zh) 2020-03-11 2020-03-11 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1593U true CN211731593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97199.XU Active CN211731593U (zh) 2020-03-11 2020-03-11 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1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6625C (zh) 改进的机动车辆前端与车身侧边的连接件
CN203439131U (zh) 一种c柱加强结构
CN211731593U (zh) 翼子板与a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09109635B (zh) 一种外开大天窗安装加强结构及其焊接方法
CN201343064Y (zh) 货车b柱加强装置
CN205836953U (zh) 汽车前门上铰链安装加强件的安装结构
CN201068168Y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保险杠一体安装托架
CN210881633U (zh) 一种塑料尾门内板金属加强板
CN211493621U (zh) 车辆尾门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0592144U (zh) 承载式车体结构及巡逻车
CN218716018U (zh) 一种背门铰链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390712U (zh) 背门内板焊接总成
CN215332189U (zh) 一种铰链安装板加强结构
CN206306930U (zh) 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
CN112407054B (zh) 一种车辆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3502590U (zh) 汽车a柱总成及汽车
CN218021859U (zh)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CN210941626U (zh) 汽车后牌照条的小尾翼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7554025U (zh) 仪表板管梁安装板及汽车
CN220905125U (zh) 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
CN214215947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20518409U (zh) 背门框总成
CN213973917U (zh) 用于发动机罩撑杆和洗涤壶注水管的集成安装支架和车辆
CN216002792U (zh) 一种翼子板下安装支架、翼子板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21067928U (zh) 固定式汽车行李架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