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0674U - 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0674U
CN211730674U CN201922315287.8U CN201922315287U CN211730674U CN 211730674 U CN211730674 U CN 211730674U CN 201922315287 U CN201922315287 U CN 201922315287U CN 211730674 U CN211730674 U CN 211730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craper
flexo
groove
preven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52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ity Wuzhong District Sanhe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ity Wuzhong District Sanhe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ity Wuzhong District Sanhe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ity Wuzhong District Sanhe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52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0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0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0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包括网纹辊,所述网纹辊的侧面为连接端,所述网纹辊的下侧设置有墨槽,所述网纹辊的前侧且位于墨槽的上方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远离刮刀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循环泵,所述墨槽的内表面壁设置有墨位线,所述墨槽的左侧壁且位于正对墨位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出墨口。本实用新型中,将超过墨位线的油墨进行抽离存储,在油墨不足时进行添加,刮刀可以充分刮去网纹辊表面多余的油墨,通过毛细现象吸出网纹上多余的油墨并将油墨进行回收,防止在网纹辊转动工作时多余的油墨被其转动的离心力甩出,减少油墨的浪费,改善编织带的印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背景技术
柔版印刷机使用流动性较强的流体油墨,油墨由墨斗胶辊和网纹传墨辊传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并使其着墨,然后由压滚简施以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最后经干燥面完成印刷过程。通过墨槽或封闭式刮刀循环墨泵供墨,是一种利用类似阳文图章原理的柔性凸版印刷。
开式柔版印刷机在进行印刷的过程中,网纹传墨辊由于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会将其表面刮刀刮不到位的油墨甩到印刷体上,影响最后的印刷效果,也比较浪费油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网纹辊,所述网纹辊的侧面为连接端,所述网纹辊的下侧设置有墨槽,所述网纹辊的前侧且位于墨槽的上方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远离刮刀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循环泵,所述墨槽的内表面壁设置有墨位线,所述墨槽的左侧壁且位于正对墨位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出墨口,所述进出墨口远离墨槽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与第二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有储墨箱,所述储墨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气分离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刮刀由连接片与刮片构成,所述刮片呈梯形,所述连接片与刮片相互垂直且连接片的下底面与刮片的梯形长边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且位于中部设置有胶带槽,所述胶带槽的内部固定粘接有粘结胶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片的中部且位于胶带槽的下部设置有气通道,所述连接片上且位于气通道的两侧贯穿有连接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通道的左侧端与管接头远离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通道远离管接头的一侧设置为进气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刮片的中部贯穿有毛细孔,所述毛细孔沿刮片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所述多组毛细孔穿入连接片并与气通道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墨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气分离板,所述储墨箱的上表面且位于水气分离板设置为出气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刮片远离连接片的一端与网纹辊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刮刀向网纹辊的后下方倾斜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可以将超过墨位线的油墨进行抽离存储,在油墨不足时进行添加,刮刀可以充分刮去网纹辊表面多余的油墨,通过毛细现象吸出网纹上多余的油墨并将油墨进行回收,使油墨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防止在网纹辊转动工作时多余的油墨被其转动的离心力甩出,影响到编织带的印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的刮刀侧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的刮刀正截面图。
图例说明:
1、网纹辊;2、刮刀;3、连接端;4、墨位线;5、进出墨口;6、墨槽;7、第一循环泵;8、水气分离板;9、储墨箱;10、第二循环泵;11、管接头;12、粘结胶带;13、胶带槽;14、气通道;15、连接片;16、刮片;17、毛细孔;1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包括网纹辊1,网纹辊1的侧面为连接端3,网纹辊1的下侧设置有墨槽6,为印刷添加油墨,网纹辊1的前侧且位于墨槽6的上方设置有刮刀2,用于刮去网纹辊1表面多余的油墨,刮刀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管接头11,管接头11远离刮刀2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循环泵10,墨槽6的内表面壁设置有墨位线4,防止加入过多的油墨,使油墨从墨槽6洒出,墨槽6的左侧壁且位于正对墨位线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出墨口5,进出墨口5远离墨槽6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循环泵7,用于抽出超过墨位线4的油墨,第一循环泵7与第二循环泵10通过管道连接有储墨箱9,用于放置多余的油墨,储墨箱9的内部设置有水气分离板8,用于分离出第一循环泵7、第二循环泵10抽进储墨箱9的空气。
刮刀2由连接片15与刮片16构成,刮片16呈梯形,连接片15与刮片16相互垂直且连接片15的下底面与刮片16的梯形长边相连接,连接片15的上表面且位于中部设置有胶带槽13,胶带槽13的内部固定粘接有粘结胶带12,用于刮刀2与柔印机进行连接,连接片15的中部且位于胶带槽13的下部设置有气通道14,用于毛细孔17吸入的油墨流动,连接片15上且位于气通道14的两侧贯穿有连接孔18,便于刮刀2与柔印机进行连接,气通道14的左侧端与管接头11远离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气通道14远离管接头11的一侧设置为进气口,刮片16的中部贯穿有毛细孔17,用于将网纹辊1上网纹内多余的油墨吸出,毛细孔17沿刮片16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多组毛细孔17穿入连接片15并与气通道14相连通,储墨箱9的内部设置有水气分离板8,储墨箱9的上表面且位于水气分离板8设置为出气口,刮片16远离连接片15的一端与网纹辊1外表面相接触,刮刀2向网纹辊1的后下方倾斜安装。
工作原理:将刮刀2通过粘结胶带12与柔印机进行粘接或通过连接孔18使用螺栓与柔印机固定连接,在添加油墨时,第一循环泵7产生吸力,将超过墨位线4的油墨回收入储墨箱9,刮刀2的刮片16将上墨后的网纹辊1表面多余的油墨刮到墨槽6,对于网纹辊1网纹上多余的油墨,在毛细孔17毛细吸力的作用下吸入到气通道14,第二循环泵10在气通道14产生从进气口到管接头11的气流,气流将进入气通道14的油墨输送到储墨箱9,该气流也可以加速毛细孔17的毛细吸力作用,有效地防止过多的油墨随网纹辊1转动甩到编织带上,影响柔印效果,储墨箱9内的油墨可在第一循环泵7的作用下补充到墨槽6,提高油墨的利用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包括网纹辊(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1)的侧面为连接端(3),所述网纹辊(1)的下侧设置有墨槽(6),所述网纹辊(1)的前侧且位于墨槽(6)的上方设置有刮刀(2),所述刮刀(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管接头(11),所述管接头(11)远离刮刀(2)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循环泵(10),所述墨槽(6)的内表面壁设置有墨位线(4),所述墨槽(6)的左侧壁且位于正对墨位线(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出墨口(5),所述进出墨口(5)远离墨槽(6)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循环泵(7),所述第一循环泵(7)与第二循环泵(10)通过管道连接有储墨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2)由连接片(15)与刮片(16)构成,所述刮片(16)呈梯形,所述连接片(15)与刮片(16)相互垂直且连接片(15)的下底面与刮片(16)的梯形长边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5)的上表面且位于中部设置有胶带槽(13),所述胶带槽(13)的内部固定粘接有粘结胶带(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5)的中部且位于胶带槽(13)的下部设置有气通道(14),所述连接片(15)上且位于气通道(14)的两侧贯穿有连接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通道(14)的左侧端与管接头(11)远离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通道(14)远离管接头(11)的一侧设置为进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16)的中部贯穿有毛细孔(17),所述毛细孔(17)沿刮片(16)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所述多组毛细孔(17)穿入连接片(15)并与气通道(1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箱(9)的内部设置有水气分离板(8),所述储墨箱(9)的上表面且位于水气分离板(8)设置为出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16)远离连接片(15)的一端与网纹辊(1)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刮刀(2)向网纹辊(1)的后下方倾斜安装。
CN201922315287.8U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Active CN211730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5287.8U CN211730674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5287.8U CN211730674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0674U true CN211730674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8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5287.8U Active CN211730674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0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8680C (zh) 纸箱印刷开槽机印刷单元单刮刀装置
CN110539548B (zh) 一种印刷机械用印刷辊冷却装置
CN211730674U (zh) 一种柔印织带机防漏墨装置
CN205890192U (zh) 一种瓦楞纸自动印刷用上墨、回墨装置
CN215243764U (zh) 一种凹印机自动供墨装置
CN210652327U (zh) 封闭油墨刮刀装置
CN209079428U (zh) 开放式单刮刀墨盒
CN216545325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用墨槽
CN206317545U (zh) 一种便于彩色印刷机油墨转移装置
CN206446275U (zh) 网纹辊自动清洗装置
CN214403982U (zh) 一种直接传动凸轮转子泵
CN220662014U (zh) 刮刀供墨装置的流道构造
CN217504294U (zh) 一种滚筒刮板干燥机虹吸排水装置
CN218785871U (zh) 一种印刷辊用持续涂墨装置
CN214424674U (zh) 一种轮式送浆装置
CN220101552U (zh) 一种防泄漏化工离心泵
CN220387393U (zh) 一种过胶机胶水清洗过滤装置
CN204801236U (zh) 一种用于瓦楞纸生产的轮转印刷机
CN211892460U (zh) 一种印刷刮刀腔回墨清洗机构
CN215704891U (zh) 一种双色印刷机机头的润滑机构
CN108749315A (zh) 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
CN219325649U (zh) 一种供墨均匀的胶印机供墨装置
CN209008133U (zh) 一种凹印机
CN213895163U (zh) 一种便于收集油墨的刮板
CN211195420U (zh) 一种印刷设备用供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