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8470U - 工件自动取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件自动取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8470U
CN211728470U CN201922119304.0U CN201922119304U CN211728470U CN 211728470 U CN211728470 U CN 211728470U CN 201922119304 U CN201922119304 U CN 201922119304U CN 211728470 U CN211728470 U CN 211728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ase
blind hole
holes
elast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93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成业
张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rsen Science & Technology Dongt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ke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ke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ke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193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8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8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8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包括连接杆、底座和至少两个磁性元件,所述底座上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磁性元件设置于底座下表面,所述连接杆用于与CNC加工中心的夹头连接,所述磁性元件用于与装夹有工件的治具吸附连接,所述柱形连接部上套装有一弹性元件,此弹性元件的下端面与底盘部上表面接触,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面与连接杆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盘部下表面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供至少两个磁性元件嵌入的沉头盲孔,所述治具上开有与底盘部下表面沉头盲孔对应的避位通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夹头对连接柱进行夹取时,提供提供缓冲的空间和反向作用力,对工件取放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夹头与治具撞击力度,延长治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工件自动取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工件自动取放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作为现在使用范围较广的娱乐及通信设备,其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因此对手机的制造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手机外壳由初始的塑胶壳更新为现在金属壳,这是手机界突显的一大进步。但因金属材质的特性及现在技术的局限性,工厂普遍使用机加工CNC成型工艺。
手机壳的内部结构是复杂的,机加工时需转换多个工位及不同角度才能完成整个结构特征。在生产中需保证工件及时送达下工位或更换位置,以减少物料周转浪费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工厂生产效率,节省成本。
现实际生产过程中换下工位等动作往往因成本考虑工厂端是不使用机械人等自动化设备,其完全靠员工手动取放工件,上工位工件结构加工完成后员工需立即取出转下工位加工,长时间这样操作会导致员工精神疲劳、体力劳动强度增大,存在工件加工完成后不能及时转下工位或摆放不到位等现象,从而影响生产效率或产生其它异常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自动取放装置,该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可以在夹头对连接柱进行夹取时,提供缓冲的空间和反向作用力,对工件取放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夹头与治具撞击力度,延长治具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包括连接杆、底座和至少两个磁性元件,所述底座上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磁性元件设置于底座下表面,所述连接杆用于与CNC加工中心的夹头连接,所述磁性元件用于与装夹有工件的治具吸附连接;
所述连接杆下表面开有一盲孔,所述连接杆侧面还对称开有两个与所述盲孔贯通的条形孔,所述底座包括柱形连接部和底盘部,所述柱形连接部上端嵌入连接杆的盲孔内,一限位元件依次穿过连接杆的条形孔和柱形连接部上的圆形通孔,将连接杆与底座的柱形连接部连接;
所述柱形连接部上套装有一弹性元件,此弹性元件的下端面与底盘部上表面接触,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面与连接杆连接;
所述底座的底盘部下表面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供至少两个磁性元件嵌入的沉头盲孔,所述治具上开有与底盘部下表面沉头盲孔对应的避位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元件为销钉。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圆线弹簧。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磁性元件嵌入底盘部的沉头盲孔内,并与沉头盲孔表面粘接连接。
4.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盘部的沉头盲孔正上方开有一与沉头盲孔贯通且与沉头盲孔同心的安装孔。
5.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盘部的侧面上开有若干与沉头盲孔贯通的螺孔,此螺孔内嵌入有一端与磁性元件抵压接触的螺杆。
6. 上述方案中,所述磁性元件的数目为4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其可稳定对机加工后工件进行取放动作,实现对工件及时送达下工位或更换位置,从而减少生产线员工劳动强度和物料周转浪费的时间,确保加工后工件能及时更换区域或位置进行下工位特征加工,避免员工作业疲劳后工件治具摆放不到位等异常现象,有效保证生产效率、加工的稳定性及精度;
另外,其柱形连接部上套装有一弹性元件,此弹性元件的下端面与底盘部上表面接触,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面与连接杆连接,通过弹性元件的设置,配合柱形连接部与连接杆的连接方式,可以在夹头对连接柱进行夹取时,提供缓冲的空间和反向作用力,对工件取放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夹头与治具撞击力度,延长治具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其底座的底盘部下表面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供至少两个磁性元件嵌入的沉头盲孔,所述治具上开有与底盘部下表面沉头盲孔对应的避位通孔,治具上避位通孔的设置,与磁性元件巧妙配合,只需要通过旋转底座,将磁性元件转动到避位通孔正上方的位置,即可以卸除磁性元件与治具之间的吸附力,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既保证了底座对治具的吸附作用力,提供对治具夹持取放发稳定性,又可以快速实现对治具的卸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件自动取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件自动取放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连接杆;101、盲孔;2、弹性元件;3、限位元件;6、底座;601、柱形连接部;602、底盘部;7、强力磁铁;8、安装孔;9、条形孔;10、圆形通孔;13、夹头;14、工件;15、治具;16、避位通孔;17、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包括连接杆1、底座6和至少两个磁性元件7,所述底座6上端与连接杆1连接,所述磁性元件7设置于底座6下表面,所述连接杆1用于与CNC加工中心的夹头13连接,所述磁性元件7用于与装夹有工件14的治具15吸附连接;
所述连接杆1下表面开有一盲孔101,所述连接杆1侧面还对称开有两个与所述盲孔101贯通的条形孔9,所述底座6包括柱形连接部601和底盘部602,所述柱形连接部601上端嵌入连接杆1的盲孔101内,一限位元件3依次穿过连接杆1的条形孔9和柱形连接部601上的圆形通孔10,将连接杆1与底座6的柱形连接部601连接;
所述柱形连接部601上套装有一弹性元件2,此弹性元件2的下端面与底盘部602上表面接触,所述弹性元件2的上端面与连接杆1连接;
所述底座6的底盘部602下表面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供至少两个磁性元件7嵌入的沉头盲孔,所述治具15上开有与底盘部602下表面沉头盲孔对应的避位通孔16。
上述限位元件3为销钉;上述弹性元件2为圆线弹簧;上述磁性元件7嵌入底盘部602的沉头盲孔内,并与沉头盲孔表面粘接连接;上述磁性元件7的数目为4个。
所述连接杆未与底座连接一端与动力夹头连接,通过夹头固定作用于连接杆,夹头可带动连接杆实现XY面360°旋转,被取放工件治具安装于四轴机模组上,四轴机可带动工件治具YZ面±180°转动;
所述磁性元件工作时会将治具吸起,会带动治具实现工件前、后、左、右不同位置转换、摆放,位置摆放OK后,则取治具器会旋转90°,使得磁性元件与治具避位通孔对齐,即无法对治具起吸附作用;
通过磁性元件可实现对加工工件治具的取放,磁性元件吸附工件治具性能稳定,设计成本低,通过连接杆的转动,磁性元件吸附工件治具后可实现对加工工件位置移动、取放,减少员工将工件送达下工位周转浪费的时间,已保证工厂生产效率,节省成本。
实施例2:一种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包括连接杆1、底座6和至少两个磁性元件7,所述底座6上端与连接杆1连接,所述磁性元件7设置于底座6下表面,所述连接杆1用于与CNC加工中心的夹头13连接,所述磁性元件7用于与装夹有工件14的治具15吸附连接;
所述连接杆1下表面开有一盲孔101,所述连接杆1侧面还对称开有两个与所述盲孔101贯通的条形孔9,所述底座6包括柱形连接部601和底盘部602,所述柱形连接部601上端嵌入连接杆1的盲孔101内,一限位元件3依次穿过连接杆1的条形孔9和柱形连接部601上的圆形通孔10,将连接杆1与底座6的柱形连接部601连接;
所述柱形连接部601上套装有一弹性元件2,此弹性元件2的下端面与底盘部602上表面接触,所述弹性元件2的上端面与连接杆1连接;
所述底座6的底盘部602下表面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供至少两个磁性元件7嵌入的沉头盲孔,所述治具15上开有与底盘部602下表面沉头盲孔对应的避位通孔16。
上述底盘部602的沉头盲孔正上方开有一与沉头盲孔贯通且与沉头盲孔同心的安装孔8;上述底盘部602的侧面上开有若干与沉头盲孔贯通的螺孔17,此螺孔17内嵌入有一端与磁性元件7抵压接触的螺杆。
采用工件自动取放装置时,其可稳定对机加工后工件进行取放动作,实现对工件及时送达下工位或更换位置,从而减少生产线员工劳动强度和物料周转浪费的时间,确保加工后工件能及时更换区域或位置进行下工位特征加工,避免员工作业疲劳后工件治具摆放不到位等异常现象,有效保证生产效率、加工的稳定性及精度;
另外,通过弹性元件的设置,配合柱形连接部与连接杆的连接方式,可以在夹头对连接柱进行夹取时,提供缓冲的空间和反向作用力,对工件取放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夹头与治具撞击力度,延长治具的使用寿命;
另外,治具上避位通孔的设置,与磁性元件巧妙配合,只需要通过旋转底座,将磁性元件转动到避位通孔正上方的位置,即可以卸除磁性元件与治具之间的吸附力,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既保证了底座对治具的吸附作用力,提供对治具夹持取放发稳定性,又可以快速实现对治具的卸除。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底座(6)和至少两个磁性元件(7),所述底座(6)上端与连接杆(1)连接,所述磁性元件(7)设置于底座(6)下表面,所述连接杆(1)用于与CNC加工中心的夹头(13)连接,所述磁性元件(7)用于与装夹有工件(14)的治具(15)吸附连接;
所述连接杆(1)下表面开有一盲孔(101),所述连接杆(1)侧面还对称开有两个与所述盲孔(101)贯通的条形孔(9),所述底座(6)包括柱形连接部(601)和底盘部(602),所述柱形连接部(601)上端嵌入连接杆(1)的盲孔(101)内,一限位元件(3)依次穿过连接杆(1)的条形孔(9)和柱形连接部(601)上的圆形通孔(10),将连接杆(1)与底座(6)的柱形连接部(601)连接;
所述柱形连接部(601)上套装有一弹性元件(2),此弹性元件(2)的下端面与底盘部(602)上表面接触,所述弹性元件(2)的上端面与连接杆(1)连接;
所述底座(6)的底盘部(602)下表面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供至少两个磁性元件(7)嵌入的沉头盲孔,所述治具(15)上开有与底盘部(602)下表面沉头盲孔对应的避位通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元件(3)为销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2)为圆线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7)嵌入底盘部(602)的沉头盲孔内,并与沉头盲孔表面粘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部(602)的沉头盲孔正上方开有一与沉头盲孔贯通且与沉头盲孔同心的安装孔(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部(602)的侧面上开有若干与沉头盲孔贯通的螺孔(17),此螺孔(17)内嵌入有一端与磁性元件(7)抵压接触的螺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7)的数目为4个。
CN201922119304.0U 2019-12-02 2019-12-02 工件自动取放装置 Active CN211728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9304.0U CN211728470U (zh) 2019-12-02 2019-12-02 工件自动取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9304.0U CN211728470U (zh) 2019-12-02 2019-12-02 工件自动取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8470U true CN211728470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5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9304.0U Active CN211728470U (zh) 2019-12-02 2019-12-02 工件自动取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8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11544U (zh) 一种加工治具
CN206264671U (zh) 一种板材产品cnc精雕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手
CN112207738B (zh) 机械配件制造用多工位夹持固定装置
CN211728470U (zh) 工件自动取放装置
CN211728471U (zh) 手机外壳加工用自动取放装置
CN109465973B (zh) 一种罗拉开槽定位工装
CN111015327B (zh) 用于手机零部件的加工用装置
CN210173093U (zh) 一种cnc雕刻机板材上下料机械手
CN208961591U (zh) 用于自动化加工机床的工件翻转掉头装置
CN110315564A (zh) 一种用于实训的机器人的工具自动更换装置
CN216179385U (zh) 一种双磨头的机器人
CN107825408A (zh) 一种四自由度的机械手
CN209063091U (zh) 一种上料加工机械手
CN208644822U (zh) 一种汽车电池托盘专用数控加工中心
CN113118810A (zh) 用于电子产品零件的装夹治具
CN213380338U (zh) 一种换向夹具及自动化设备
CN218313582U (zh) 一种操作机器人的夹具更换装置
CN111371270A (zh) 一种轴承自动压装机构
CN213531765U (zh) 一种加工中心的刀库系统
CN212445287U (zh) 一种机器人夹具
CN211490608U (zh) 用于笔记本零件的加工装置
CN109794944A (zh) 一种基于自动更换工具的加工设备
CN220428107U (zh) 一种堆叠式头壳转子托盘装置
CN213258143U (zh) 一种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装置
CN211490609U (zh) Cnc精加工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2

Address after: No. 5, Weiliu Road, Dongt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4200

Patentee after: KERSEN SCIENCE & TECHNOLOGY (DONGTA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 Yingbin Avenue, Dongt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42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xinke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