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8231U -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28231U CN211728231U CN201922351162.0U CN201922351162U CN211728231U CN 211728231 U CN211728231 U CN 211728231U CN 201922351162 U CN201922351162 U CN 201922351162U CN 211728231 U CN211728231 U CN 2117282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conveying
- nut
- cover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包括工位切换输送线,工位切换输送线的输送面上定位支撑有童车支撑治具;工位切换输送线的输送面上设置有童车支撑治具,工位切换输送线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车把组装工位、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前轮组装工位,车把组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流苏装配支线,前后车架组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前后车架装配支线,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的右侧设置有童车前叉组件装配支线,前轮组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前轮组装支线,工位切换输送线的后侧设置有座椅及后尾箱装配支线。本实用新型只需少量人工配合作业,主要装配工序均能自动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背景技术
如图61-68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童车包括待装配的手把组件7.1、前叉组件7.2、前轮组件7.3、前车架7.4、后轮总成7.5、后尾箱7.6、座椅7.7,座椅7.7上设置有两个螺栓沉孔7.71,
前轮组件7.3包括待装配的前车轮7.8、踏杆7.9、右驱动片7.10、以及依次连接在踏杆7.9两侧的前轮端盖7.12、前叉连接件7.13以及脚踏7.14,踏杆7.9上一体连接有左驱动片7.11、前车轮7.8的两端中心设置有前轮端盖卡孔7.15,左驱动片7.11、右驱动片7.10的一侧边为平面,前轮端盖7.12包括端盖本体7.121以及连接在端盖本体7.121外端的盖帽7.122,前车轮7.8、左驱动片7.11、右驱动片7.10之间设置有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的三个螺栓孔7.16,脚踏7.14的两侧设置有便于夹取的通孔7.17,脚踏7.14卡装踏杆7.9上。
前叉组件7.2包括开口向下的U形叉7.18以及连接在U形叉7.18上端中部的连接杆7.19,U形叉7.1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口7.20,U形叉7.18两端的卡口7.20卡装在童车前轮组件7.3两侧的两个前叉连接件7.13上。
前车架7.4包括装配的前车架主体7.21、上管塞7.22、下管塞7.23、车架管内塞7.24以及保险钩7.25,前车架主体7.21倾斜向下布置,包括车架管7.26、连接在车架管7.26前端的头管7.27、连接在车架管7.26后端的后连接座7.28,后连接座7.28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座椅7.7、并与座椅7.7上的两个螺栓沉孔7.71相对应的螺栓孔7.65,下管塞7.23配合设置在头管7.27的下端口内,上管塞7.22配合设置在头管7.27的上端口内,车架管内塞7.24配合设置在车架管7.26的后端口内,后连接座7.28的尾端为开口,保险钩7.25可转动的连接在后连接座7.28的尾端、并且之间连接有拉簧7.29,保险钩7.25上端与后连接座7.28之间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铆钉孔7.30。
所述手把组件7.1包括待装配的车把7.31、圆形罩7.32和两个车把套7.33,车把7.31的中部呈下凹的U形、两端分别连接车把套7.33,车把7.32中部一体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套管7.34,圆形罩滑动套设在套管7.34的上部,车把套7.33的外端设置有待装配的流苏7.35,流苏7.35通过垫片7.36、V形铝钉7.37装配在车把套7.33上。
前车架7.4的头管7.27套装在前叉组件7.2的连接杆7.19上,头管7.27下方的连接杆7.19上卡装有泥盖7.57,泥盖7.57底端一体设置有圆形套7.571,泥盖7.57的中心设置有贯穿圆形套7.571的中心通孔,手把组件7.1的套管7.34套装在前叉组件7.2的连接杆7.19上,并且之间设置有贯通的第二铆钉孔7.38。
后轮总成7.5包括待装配的后车架主体7.39、两个后轮7.40、左垫圈壳7.41、右垫圈壳7.42、后架管内塞7.43、两个后轴定位圈7.44、四个六角盖7.45、两个后轮端盖7.46、后轮轴7.47、两个轴卡7.52,后车架主体7.39包括后架管7.48、连接在后架管7.48前端的前连接座7.49、连接在后架管7.48后端的D形架7.50,后架管内塞7.43设置在后架管7.48的前端口内,左垫圈壳7.41和右垫圈壳7.42装配在前连接座7.49的前端,前连接座7.49的前端配合设置在后连接座7.28内、并且之间设置有贯穿的第三铆钉孔7.51,D形架7.50的水平段为空心管,两个后轴定位圈7.44装配在D形架7.50水平段的两端,每个后轮7.40两端的中心孔内均设置一个六角盖7.45,两个后轮7.45装配在D形架7.50水平段的两端,后轮轴7.47穿置在D形架7.50的水平段内,后轮轴7.47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后轴定位圈7.44、以及两侧后轮7.40两端的六角盖7.45、再分别通过轴卡7.52定位,后轮7.40的外端中心分别卡装有后轮端盖7.46。
后尾箱6.6安装在后车架主体7.39上,包括后尾箱体7.61和后尾箱盖7.62,后尾箱体7.61内侧边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铰链套7.67,所述后尾箱盖7.62内侧边设置有与两个铰链套7.67配合的铰链销7.68,后尾箱体7.61的内侧边的中部一体设置有固定连接部7.64,固定连接部7.64贴合在后架管7.48上、并且之间设置有贯通的螺栓孔7.66,后尾箱体7.6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C形卡7.63。
童车的装配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效率低,人力成本较高,并且产品品质不能得到可靠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只需少量人工配合作业,主要装配工序均能自动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布置的工位切换输送线,工位切换输送线的输送面上定位支撑有童车支撑治具;
所述工位切换输送线的输送面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放置童车的童车支撑治具,工位切换输送线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车把组装工位、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前轮组装工位,工位切换输送线用于驱动童车支撑治具依次输送至车把组装工位、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前轮组装工位;
工位切换输送线的前端设置有圆形罩供料装置,圆形罩供料装置与工位切换输送线之间设置有圆形罩抓取机械手;
所述车把组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横向布置的流苏装配支线,流苏装配支线包括流苏装配工作台,流苏装配工作台的右端转动安装有流苏卷筒,流苏卷筒上卷绕有多卷流苏,多卷流苏的自由端相互层叠、并向左牵引形成一条流苏带;流苏卷的左侧设置有用于夹住流苏带的第一流苏夹紧气缸、第二流苏夹紧气缸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第一流苏夹紧气缸、第二流苏夹紧气缸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分别通过横向位移模组安装在流苏装配工作台上;
流苏装配工作台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垫片供料机构和车把套供料机构以及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流苏装配工作台中部一侧上安装有牵引钩组件、V形铝钉自动扎口机以及呈上下布置的垫片夹紧气缸和车把套夹紧气缸,工作台中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流苏变位气缸;
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用于分别从垫片供料机构、车把套供料机构抓取垫片和车把套、并运送至垫片夹紧气缸和车把套夹紧气缸处,垫片夹紧气缸用于夹紧机械手运送的垫片,车把套夹紧气缸用于夹紧机械手运送的车把套,垫片夹紧气缸上夹紧的垫片与车把套夹紧气缸上夹紧的车把套同轴心布置,并位于流苏带的正上方;
牵引钩组件包括有直线升降模组以及可升降的安装在直线升降模组上的牵引钩,牵引钩包括竖向垂直段、以及连接在垂直段下端的钩体,直线升降模组用于驱动牵引钩向下依次穿过垫片夹紧气缸上夹紧的垫片和车把套夹紧气缸上夹装的车把套、并向下钩取流苏带至垫片夹紧气缸上夹紧的垫片上方、使钩取的流苏带形成对折状态;
流苏变位气缸的伸缩端朝向流苏带、并连接有垂直向上的撑杆,撑杆与牵引钩沿流苏带的长度方向错位布置,流苏变位气缸用于推动撑杆带动前方的一段流苏带偏离原位、便于牵引钩钩取;
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将钩取至垫片上方的流苏带由中部的间隙像两侧撑开的流苏带撑开气缸,V形铝钉自动扎口机安装在垫片夹紧气缸上方、用于将V形钉扎紧在撑开的流苏带上;
流苏装配工作台的左端还固定设置有剪断移料气缸组,剪断移料气缸组用于剪断流苏带并用于成品出料;
前后车架组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前后车架装配支线,前后车架装配支线包括布置在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右侧第一压机、第二压机,第一压机、第二压机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压机、第二压机的右侧设置有前车架主体输送线、后车架主体输送线、后轮输出线,前车架主体输送线、后车架主体输送线、后轮输出线之间并排间隔布置、并均从右向左输送,第一压机和第二压机之间设置有前车架成品输送线,前车架成品输送线与第二压机之间设置有成品前车架抓取机械手;
前车架主体输送线设置在靠近第一压机的一侧,前车架主体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有前车架半成品输送线,前车架主体输送线与前车架半成品输送线之间设置有用于抓取前车架主体的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
前车架主体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有下管塞振动盘、上管塞振动盘、车架管内塞振动盘以及纵向布置在前车架主体输送线输出端上方的前车架装配工作台,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的支撑顶板、上方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的安装板;
下管塞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下管塞输送导轨,下管塞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延伸至顶板下方的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下管塞输送导轨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下管塞出料槽,下管塞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下管塞分料台,下管塞分料台上端面靠近下管塞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与下管塞出料槽对合的下管塞定位槽,下管塞出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下管塞输送导轨最末端的一个下管塞推送至下管塞定位槽内的下管塞分料气缸,下管塞分料台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下管塞分料台向上出料的下管塞升降驱动气缸;
上管塞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上管塞输送导轨,上管塞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延伸至顶板下方的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上管塞输送导轨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上管塞出料槽,上管塞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上管塞分料台,上管塞分料台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上管塞分料台升降的上管塞升降驱动气缸,上管塞分料台靠近上管塞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与上管塞出料槽对合的上管塞定位槽,上管塞出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上管塞输送导轨最末端的一个上管塞推送至上管塞定位槽内的上管塞出料气缸;
车架管内塞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并延伸至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输出端前侧设置有后架管内塞上料工位,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末端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的车管内塞送料气缸,车管内塞送料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车管内塞升降驱动气缸,车管内塞升降驱动气缸的伸缩端朝下、并连接有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用于吸取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最末端车架管内塞,车管内塞送料气缸用于将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吸取的车架管内塞沿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输送方向向前推送至后架管内塞上料工位;
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位于安装板下方的头管支撑治具,头管支撑治具上设置有与头管配合的圆弧槽,圆弧槽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前车架主体的头管定位支撑在圆弧槽内、设置后连接座的一端垂直向上,头管支撑治具的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安装板上的车架管内塞压紧气缸,车架管内塞压紧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安装板、并与头管支撑治具上支撑的前车架主体的车架管上端同轴线布置;
后车架主体输送线输出端的一侧通过后架管内塞装配平台安装有后车架限位治具,后车架主体的前端朝下定位设置在后车架治具上,后车架限位治具的一侧的后架管内塞装配平台上设置有后架管内塞振动盘,后架管内塞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后架管内塞输送导轨,后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延伸至后车架限位治具下方,后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的一端设置有后架管内塞出料台,后架管内塞出料台上端面靠近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对合的后架管内塞定位槽,内塞出料导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架管内塞分料气缸,后架管内塞分料气缸用于将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内的一个后架管内塞推送至后架管内塞定位槽内,后架管内塞定位槽内定位设置的内塞位于后车架限位治具上定位设置的后车架主体的后架管正下方,后架管内塞出料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后架管内塞出料台向上出料的后架管内塞出料气缸;
后车架主体输送线与后轮输送线之间设置有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后车架主体输送线的输出端与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后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
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靠近后车架主体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左垫圈壳供料机构和右垫圈壳供料机构,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靠近后轮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后轴定位圈供料机构、轴卡供料机构,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后轮端盖供料机构;
靠近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一侧的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上还安装有圆柱形定位治具、后轮端盖治具、以及用于抓取后轮端盖、轴定位圈、轴卡的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圆柱形定位治具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置后轮轴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轴卡、并与中心孔同心的定位槽,圆柱形定位治具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下压气缸,第一下压气缸的伸缩端朝下、并连接有用于套置在后轮轴上端的套筒,套筒与圆柱形定位治具同轴线布置,圆柱形定位治具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用于扶住后轮轴的后轮轴夹紧气缸,后轮轴夹紧气缸的夹紧端设置有与后轮轴间隙配合的夹紧槽;
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抓取后轮总成及后轮轴的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输出后轮轴的后轮轴供料装置;
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与第二压机之间设置有后轮总成定位治具,后轮总成定位治具与第二压机之间设置有后轮总成抓取机械臂;
后轮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有后轮抓取机械臂,后轮抓取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六角盖供料机构;
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的右侧设置有童车前叉组件装配支线,童车前叉组件装配支线包括供铆钉机构、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以及并排布置的前叉组件输送线、泥盖输送线,前叉组件输送线、泥盖输送线均向左侧输送,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设置在前叉组件输送线、泥盖输送线与工位切换输送机之间,前叉组件装配工位的一侧设置有装铆钉机构,压铆工位对应设置有压铆钉机构,供铆钉机构的出料端通过柔性出料管与装铆钉机构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的输出端连接有夹取前叉组件、机械手通过前叉组件夹具夹取前叉组件、并将夹取的前叉组件与泥盖以及装配工位上的工车组装为整体;
装铆钉机构用于将铆钉推送至位于前叉组件装配工位的童车的连接杆与套管之间的铆钉孔内;
压铆钉机构用于将对压铆工位的童车的连接杆与套管之间铆钉进行铆钉压铆;
前轮组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前轮组装支线,前轮组装支线包括前车轮输送线、踏杆输送线、成品出料输送线、螺母供料机构、右驱动片供料机构、前叉连接件供料机构、脚踏供料机构、前轮端盖供料机构、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螺母移料机构、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拧螺栓机构;
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设置与前车轮、左驱动片、右驱动片之间的三个螺栓孔相对应的螺母放置孔,所述螺母移料机构设置在螺母供料机构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组件之间、用于将螺母供料机构输出的螺母移动至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内;
所述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用于定位放置拼装为一体的踏杆、前车轮和右驱动片,拧螺栓机构设置在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方,拧螺栓机构用于将螺栓穿过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拼装为一体的前车轮、左驱动片、右驱动片之间的三个螺栓孔、并与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的螺母拧紧,从而将前车轮、左驱动片、右驱动片装配为整体形成前车轮组件半成品;
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用于定位放置前车轮半成品,所述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用于分别从前叉连接件供料机构、脚踏供料机构、前轮端盖供料机构抓取前叉连接件、脚踏以及前轮端盖、并装配在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定位的前轮轮组件半成品的两端形成前轮组件成品;
所述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用于抓取前车轮输送线输送的前车轮和踏杆输送线输送的踏杆、并置于在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所述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用于抓取右驱动片、并置于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以及将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装配完成的前轮组件半成品抓放至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将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的前轮组件成品抓放至成品输送线上;
工位切换输送线的后侧设置有座椅及后尾箱装配支线,座椅及后尾箱装配支线包括设置在工位切换输送线后端的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供螺丝机构,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右侧设置有并排布置的座椅输送线、后尾箱体输送线、后尾箱盖输送线,座椅输送线、后尾箱体输送线、后尾箱盖输送线均向左侧输送,座椅输送线、后尾箱体输送线、后尾箱盖输送线与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左侧座椅抓取机械臂、后尾箱抓取机械臂;
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上安装有下压气缸、支撑治具、双排螺母供料机构、单螺母供料机构、螺母上料机构、双螺母吸取移料机构、螺栓上紧机械臂;支撑治具用于对童车进行支撑定位,支撑治具上设置有与后连接座上的两个螺栓连接孔对应的螺母放置孔;双排螺母供料机构用于同时输送并排布置的两个螺母;双螺母吸取移料机构用于吸取双排螺母供料机构输送的两个螺母、并运送至支撑治具上对应的螺母放置孔内;
座椅抓取机械臂用于抓取座椅、并置于支撑治具上童车的后连接座上,后尾箱抓取机械臂从抓取后尾箱体输送线、后尾箱盖输送线上抓取后尾箱体和后尾箱盖、并将后尾箱体置于支撑治具上童车的D形架上方,下压气缸用于下压支撑治具上童车的后尾箱体,使得下压后尾箱体底部的两个形卡卡装在D形架的水平段上,后尾箱抓取机械臂还用于将抓取的后尾箱盖装配在后尾箱体上;
单螺母供料机构用于将螺母输送至支撑治具上童车的后架管下方,螺母上料机构设置在单螺母供料机构的输出端、用于将单螺母供料机构末端的一个螺母向上推送至贴合后架管上、并使得螺母与固定连接部与后架管之间的螺栓孔同心;
螺栓上紧机械臂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批,第一电批的进料端与第二供螺丝机构的出料端通过螺丝输送软管连接,螺栓上紧机械臂用于将第二供螺丝机构输送的螺栓与支撑治具上的两个螺母配合对座椅进行固定安装、以及与螺母上料机构输送的螺母配合对后尾箱体的固定连接部与后架管进行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工位切换输送线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呈上下布置的两层链条输送装置,链条输送装置两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凸出输送面的限位导条;所述童车支撑治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贴合在两侧限位导条上的导轮,底板上安装有沿工位切换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布置的车把支撑组件和后连接座支撑座,车把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中部的U形管支撑座、以及沿工位切换输送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U形管支撑座两侧的把手支座,U形管支撑座的周向设置有与倒设的车把组件的 U形部配合的U形槽,把手支座上设置有与车把配合的开口槽,后连接座支撑座上设置有与倒置的后连接座配合的定位容置槽;
机架的两端分别分别安装有治具上下层切换装置,治具上下层切换装置包括可与对应端的两个链条输送装置切换对接的滚轮输送机,滚轮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凸出输送面的导板,导板之间形成与童车支撑治具配合的导槽,滚轮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竖向布置的框型支架,框型支架上安装有竖向模组,滚轮输送机通过连接架连接在竖向模组上,竖向模组用于驱动滚轮输送机上下升降;
车把组装工位、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前轮组装工位设置在工位切换输送线的上层链条输送装置上。
进一步地,圆形罩供料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工作台,供料装置工作台上设置有圆形罩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的圆形罩输送轨道,圆形罩向上凸出圆形罩输送轨道、便于抓取;
垫片供料机构包括垫片振动料盘,垫片振动料盘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布置的垫片输送导轨,垫片输送导轨向设置垫片和车把套抓取机械手的一侧输送,垫片输送导轨的末端设置有垫片分料机构,垫片分料机构包括垫片分料支架,垫片分料支架上设置有对接在垫片输送导轨输出端的垫片分料台,垫片分料台通过横向布置的垫片分料直线导轨安装在垫片分料支架上,垫片分料台上端面靠近垫片输送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垫片输送导轨的导槽末端对合、并只能容置一个垫片的垫片容置槽,垫片分料支架上还安装有驱动垫片分料台沿垫片输送导轨向前出料的垫片分料气缸;
车把套供料机构包括车把套振动盘,车把套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布置的车把套输送导轨,车把套输送导轨向设置垫片和车把套抓取机械手的一侧输送,车把套输送导轨的末端设置有车把套分料机构,车把套分料机构包括车把套分料支架,车把套分料支架上设置有对接在车把套输送导轨末端的车把套分料座,车把套分料座上端面靠近车把套输送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车把套输送导轨的导槽末端相对合、并只能容置一个车把套的车把套容置槽,车把套分料座的两侧壁中部分别设置有L形开口槽,车把套分料支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与两侧L形开口槽相配合的L形填块,车把套分料支架上安装有推动车把套分料座向上出料的车把套分料气缸。
进一步地,流苏卷筒左侧的工作台上依次连接有限位板和倒U形的过线架,限位板和过线架均位于工作台宽度方向的中部,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穿置相互层叠的流苏的限位孔,限位孔位于过线架的上方,第一流苏夹紧气缸、第二流苏夹紧气缸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均位于过线架的左侧;
第一流苏夹紧气缸的夹紧端朝上布置、并位于流苏带的正下方,第二流苏夹紧气缸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相对布置、并分别位于流苏带两侧的流苏装配工作台上,第二流苏夹紧气缸、第三流苏夹紧气缸分别通过第一伸缩气缸安装在对应横向位于模组上;
流苏带剪断机构包括沿流苏装配工作台长度方向布置的横向位移气缸,横向位移气缸的输出端朝右、并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气缸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并排布置的电剪刀和流苏带夹紧气缸,流苏带夹紧气缸设置在电剪刀的左侧,电剪刀设置在流苏带正上方、用于剪断位于最左端的成品车把套,流苏带夹紧气缸用于在电剪刀剪断时,夹紧流苏带。
进一步地,前车架主体输送线上设置有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包括沿前车架输送线宽度方向布置的头管定位座和后连接座定位块,头管定位座上设置有与头管下端口配合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的上端为球面,后连接座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沿宽度方向对后连接座进行定位的开口槽;
后车架主体输送线上设置有后车架定位夹具,后车架定位夹具包括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的三个后车架定位块,其中位于底角的两个后车架定位块上设置有用于支撑D形架水平段的第一定位槽,位于顶角位置的后车架定位块设置有用于支撑后架管的第二定位槽;
前车架成品输送线采用链板输送机,前车架成品输送线上设置有前车架成品定位治具,前车架成品定位治具与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的结构相同;
后轮总成定位治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布置的定位座,定位座上分别设置有半圆槽,半圆槽用于定位放置后轮总成的两个后轮;
所述后车架限位治具包括竖向支架,竖向支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限位定位块,限位定位块上设置有开口朝下、并与D形架水平段配合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右垫圈壳供料机构包括右垫圈壳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向左侧输送的右垫圈壳输送导轨,右垫圈壳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且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右垫圈壳出料槽,右垫圈壳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在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上的右垫圈壳分料板,右垫圈壳分料板上端面靠近右垫圈壳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右垫圈壳出料槽对合的右垫圈壳定位槽,右垫圈壳出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右垫圈壳输送导轨最末端的一个右垫圈壳推送至右垫圈壳定位槽内的右垫圈壳推料气缸;
左垫圈壳供料机构包括左垫圈壳振动盘,左垫圈壳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的左垫圈壳输送导轨,左垫圈壳输送导轨向左侧输送,左垫圈壳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且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左垫圈壳出料槽,左垫圈壳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第左垫圈壳分料板,左垫圈壳分料板靠近左垫圈壳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左垫圈壳出料槽对合的左垫圈壳定位槽,左垫圈壳出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左垫圈壳输送导轨最末端的一个左垫圈壳推送至左垫圈壳定位槽内的左垫圈壳分料气缸;
后轴定位圈供料机构包括后轴定位圈振动盘,后轴定位圈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并向左侧输送的后轴定位圈导轨,轴卡供料机构包括轴卡振动盘,轴卡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并向左侧输送的轴卡输送导轨,后轮端盖供料机构包括后轮端盖振动盘,后轮端盖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并向左侧输送的后轮端盖输送导轨;
后轮输送线包括后轮导料输送线和后轮检测输送线,后轮导料输送线和后轮检测输送线均采用皮带输送机,后轮导料输送线输出端的两侧机架上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槽,导流槽包括位于前部、用于沿径向方向对后轮进行定位的导向定位段以及位于后部的锥形进料段,锥形进料段的大口端朝外,后轮检测输送线的输入端与导流槽的输出端对接,所述后轮检测输送线的中部设置有CCD视觉检测系统;
六角盖供料机构包括六角盖供料工作台,六角盖供料工作台上安装有六角盖振动盘,六角盖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六角盖输送导轨,六角盖输送导轨上输出端对接有出料座,出料座上端面靠近六角盖输送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六角盖输送导轨的导槽相对合的六角盖定位槽,出料座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出料座向上出料的六角盖出料气缸;
后轮轴供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方形供料箱,方形供料箱内设置有倾斜向下布置的导料板,导料板将方形供料箱分隔为位于上方的储料仓和位于下方的出料仓,储料仓的低位端设置有竖向的出料槽,出料槽向下延伸至出料仓内,出料槽的正下方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定位支撑块,定位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放置后轮轴的开口槽;出料仓内安装有出料气缸,出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推板通过后轮轴分料直线导轨安装在出料仓内,两个定位支撑块连接在推板的前端,两个定位支撑块前侧的出料仓外壁上设置有便于定位支撑块上支撑的后轮轴向前出料的侧出料口。
进一步地,前叉组件输送线上均布有前叉组件定位治具,前叉组件定位治具包括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的三个前叉定位块,其中位于底角的两个前叉定位块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U形叉的第一定位槽,位于顶角位置的前叉定位块设置有用于支撑定位连接杆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朝向位于底角的两个前叉定位块的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结构用于对连接杆的端部进行定位;
泥盖输送线采用链板输送机,泥盖输送线上均布有泥盖定位治具,泥盖定位治具的上端设置为与泥盖下端面配合的弧形面,泥盖定位治具的中部设置有与泥盖底端的圆形套配合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中心设置有与泥盖的中心通孔同轴线的中心孔,中心孔贯通泥盖输送线的输送链板;
压铆钉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位切换输送线两侧的支撑平台,两侧的支撑平台上安装有相对布置的顶压气缸,当童车支撑治具上的童车位移至压铆工位时,连接杆与套管之间穿置的铆钉与两个顶压气缸的伸缩端同轴线布置,使得顶压气缸可以沿两端顶压铆钉完成压铆。
进一步地,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分别安装在一个装配支撑平台上,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包括与前车轮直径大小相配合的第一圆形支座,第一圆形支座通过第一支腿安装在对应装配支撑平台上,第一圆形支座两侧的装配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旋转夹紧气缸,第一圆形支座上固定有与前车轮两端的前轮端盖卡孔相配合的圆形定位座,圆形定位座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槽口,圆形定位座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右驱动片的定位槽以及有与前车轮、左驱动片、右驱动片之间的三个螺栓孔上下位置相对应的螺母放置孔;第一圆形支座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圆形定位座的槽口位于开口的正上方,便于踏杆由第一圆形支座的开口侧进入圆形定位座的槽口内,第一圆形支座上的开口与两个第一旋转夹紧气缸在周向上错开布置;
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包括与前车轮的直径大小相配合的第二圆形支座,第二圆形支座通过第二支腿安装在对应装配支撑平台上,第二圆形支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紧脚踏的压紧气缸,第二圆形支座的中心设置有与前轮端盖的端盖本体配合的定位支撑槽,定位支撑槽的中心设置有便于端盖本体的盖帽穿过的中心通孔,第二圆形支座的一侧设置有连通中心通孔的开口,第二圆形支座两侧的装配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第二旋转压紧气缸,第二旋转压紧气缸与第二圆形支座上的开口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螺母供料机构包括第三螺母振动盘,第三螺母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螺母输送导轨,螺母输送导轨的输出端延伸至设置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装配支撑平台上,螺母输送导轨的末端设置有螺母分料机构,螺母分料机构包括对接在螺母输送导轨输出端的转盘,转盘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转盘旋转的分度盘,转盘上端的周向设置有可以与螺母输送导轨交替对合的螺母容置槽,转盘上的三个螺母容置槽与圆形定位座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的位置相对应;
螺母移料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设置在螺母分料机构的转盘与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圆形定位座之间的上方,安装板上通过第二直线导轨安装有连接座,第二直线导轨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座上连接有伸缩端朝下的第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三个第一螺母吸取电磁铁柱,安装板的一端还连接有用于驱动伸缩气缸沿第二直线导轨位移的直线位移驱动气缸,直线位移驱动气缸用于与伸缩气缸配合驱动三个第一螺母吸取电磁铁柱将转盘上的三个螺母同时吸附、再置于圆形定位座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内;
拧螺栓机构包括三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及三个竖直向下、并连接为整体的第二电批驱动升降气缸,电批驱动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批,每个第二电批通过一根螺栓输送软管对应连接一个第一供螺丝机构,三个第二电批与圆形定位座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右驱动片供料机构包括右驱动片振动盘,右驱动片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右驱动片输送轨道,右驱动片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朝向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并且末端设置有右驱动片分料机构,右驱动片分料机构包括右驱动片分料支架,右驱动片分料支架上设置有对接在右驱动片输送轨道输出端的右驱动片分料台,右驱动片分料台上端面靠近右驱动片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右驱动片容置槽,右驱动片容置槽对合在右驱动片输送轨道的导槽末端,右驱动片分料台通过右驱动片分料直线导轨安装在右驱动片分料支架上、使得右驱动片分料台可以沿右驱动片输送轨道的宽度方向位移,右驱动片分料支架上安装有驱动右驱动片分料台沿右驱动片分料直线导轨向前出料的右驱动片出料气缸;
前叉连接件供料机构包括前叉连接件振动盘,前叉连接件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向设置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一侧输送的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设置有前叉连接件分料机构,前叉连接件分料机构包括前叉连接件分料支架,前叉连接件分料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在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末端的前叉连接件分料台,前叉连接件分料台上端面靠近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容置一个前叉连接件的前叉连接件容置槽,前叉连接件容置槽对合在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的导槽末端,前叉连接件凸出前叉连接件容置槽、便于抓取,前叉连接件分料支架上还安装有推动前叉连接件分料台向上出料的前叉连接件升降气缸;
脚踏供料机构包括脚踏振动盘,脚踏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向设置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一侧的脚踏输送轨道,脚踏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设置有脚踏分料机构,脚踏分料机构包括脚踏分料支架,脚踏分料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在脚踏输送轨道末端的脚踏分料台,脚踏分料台上端面靠近脚踏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容置一个脚踏的脚踏容置槽,脚踏容置槽对合在脚踏输送轨道的导槽末端,脚踏分料支架上安装有驱动脚踏分料台向上出料的脚踏升降气缸;
前轮端盖供料机构包括前轮端盖振动盘,前轮端盖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向设置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一侧的前轮端盖输送轨道,前轮端盖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设置有前轮端盖分料机构,前轮端盖分料机构包括前轮端盖分料支架,前轮端盖分料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在前轮端盖输送轨道末端的前轮端盖分料台,前轮端盖分料台上端面靠近前轮端盖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容置一个前轮端盖的前轮端盖容置槽,前轮端盖容置槽对合在前轮端盖输送轨道的导槽末端,前轮端盖的盖帽凸出前轮端盖容置槽、便于抓取,前轮端盖分料支架上安装有驱动前轮端盖分料台向上出料的前轮端盖升降气缸;
前车轮输送线采用皮带输送机,前车轮输送线的两侧机架上连接有导板,导板之间形成向输出端一侧逐渐变窄的导料槽,导料槽输出端为封闭结构、并且宽度与前车轮的径向大小相配合,导料槽输出端上方设置有用于识别前车轮上螺栓孔位置的CCD视觉识别系统;
踏杆输送线采用链板输送机,踏杆输送线上设置有踏杆定位座,踏杆定位座上设置有与踏杆配合的踏杆定位槽,踏杆配合设置在踏杆定位槽内、并且左端伸出踏杆定位槽、便于抓取,踏杆定位座上还设置有与左驱动片配合的半圆槽。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输送线上均布有座椅定位治具,座椅定位治具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插槽,座椅包括座垫端与靠背端,座垫端配合插至在第一插槽内;
所述后尾箱输送线上均布有后尾箱体定位治具,后尾箱体定位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放置后尾箱体的定位容置槽,定位容置槽的两端均为开口,所述后尾箱体的开口朝上、并配合设置在定位容置槽内,后尾箱体底部的两个C形卡分别卡置在后尾箱体定位治具的两端;
所述后尾箱输送线上均布有后尾箱盖定位治具,后尾箱盖定位治具包括沿后尾箱盖输送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设置有相对布置的第二插槽,后尾箱盖设置铰链销的一端向下配合插置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的第二插槽内;
座椅抓取机械臂的自由端连接有座椅夹爪气缸,座椅夹爪气缸的夹紧端连接有相对布置的夹爪,夹爪的外端设置有向内折弯90°的夹块、座椅夹爪气缸用于驱动夹爪外端的夹块由座椅的靠背端两侧配合夹紧在腰形槽内;
后尾箱抓取机械臂的自由端连接有后尾箱及箱盖夹具,后尾箱及箱盖夹具包括连接在后尾箱抓取机械臂自由端的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吸盘连接板,吸盘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两个同列布置的真空管接头,真空管接头的外端连接有用于吸附在后尾箱体底部的第一真空吸盘,同列的两个真空管接头相背一侧的中部分别连接有吸附在后尾箱体两侧壁上的第二真空吸盘;固定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伸缩气缸,第四伸缩气缸的伸缩端朝向吸盘连接板,第四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与真空管接头平行的伸缩夹紧杆,伸缩夹紧杆后侧的第四伸缩气缸外壁上连接有两根与伸缩夹紧杆平行布置的固定连接杆,固定连接杆的间距小于后尾箱盖定位治具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的间距,伸缩夹紧杆与两根固定连接杆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用于将后尾箱盖夹紧在之间。
进一步地,支撑治具包括沿纵向依次布置的车架管支撑定位块、连接座定位块、后车架定位块,车架管支撑定位块上设置有纵向的V形槽、用于支撑童车的车架管,连接座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支撑后连接座的方形槽,连接座定位块上设置有与后连接座上的两个螺栓连接孔对应的螺母放置孔,后车架定位块上设置有横向的V形槽、用于支撑D形架的水平段;
双排螺母供料机构包括第一螺母振动盘,第一螺母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螺母输送导轨,两个第一螺母输送导轨的输送端设置有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螺母分料台,螺母分料台上端面靠近螺母输送导轨一侧的上端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螺母输送导轨的输出端对合、并分别只能容置一个螺母的螺母容置槽,两个螺母容置槽的中心距与连接座定位块上的两个螺母放置孔的中心距相同,支撑座上还安装有驱动螺母分料台上的螺母向上出料的螺母上料驱动气缸;
双螺母吸取移料机构包括横向安装在支撑治具和双排螺母供料机构之间的龙门架,龙门架上安装有二维驱动机构,二维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龙门架上的横向模组,横向模组上安装有沿横向模组横向移动的竖向模组,竖向模组上安装有可以沿竖向模组上下位移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下端面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螺母吸取电磁铁柱,二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安装板上的两个第二螺母吸取电磁铁柱吸取螺母分料台上两个第一螺母容置槽内的螺母、并移动至连接座定位块上的两个螺母放置孔内;
单螺母供料机构包括第二螺母振动盘,第二螺母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第二螺母输送导轨,第二螺母输送导轨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母上料机构,螺母上料机构位于支撑治具上倾斜设置的后架管下方,螺母上料机构包括螺栓上料支架,螺栓上料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螺母上料台,螺母上料台上端面靠近第二螺母输送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螺母输送导轨的导槽末端对合、并只能容置一个螺母的第二螺母容置槽,螺栓上料支架上连接有驱动螺母上料台上的螺母向上出料的螺母出料驱动气缸,第二螺母容置槽倾斜布置、并且倾斜角度与支撑治具上童车的车架管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螺母容置槽的形状与螺母相配合、并位于固定连接部与车架管之间的螺栓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螺母输送导轨输出端一侧的导槽设置为由水平状态过渡为与第二螺母容置槽的倾斜角度一致的倾斜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只需少量人工配合作业,主要装配工序均能自动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位切换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的C部放大图;
图6为图2前端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流苏装配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垫片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车把套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流苏带通过流苏带撑开气缸撑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垫片及车把套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前后车架装配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A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B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去除顶板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3中C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18为六角盖输送导轨输出端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3中D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F部的放大图;
图21为图19中E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22为后车架主体输送线的局部示意图;
图23为后轮轴供料装置的剖视图;
图24为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后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圆柱形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后轮总成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后轮总成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支撑有后轮端盖的后轮端盖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童车前叉组件装配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前叉组件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泥盖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夹装有前叉组件的前叉组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装铆钉机构和压铆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前轮组装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图38中A部的放大图;
图40为图38中B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41为螺母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螺母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前车轮输送线和踏杆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4为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6为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7为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8为右驱动片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9为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0为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2为座椅及后尾箱装配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3为图52中A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54为单螺母供料机构的供料状态示意图;
图55为双排螺母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6为相互配合的单螺母供料机构、螺母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7为后尾箱及箱盖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8为后尾箱抓取机械臂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9为螺母上料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0为装配后尾箱盖的状态示意图;
图61为童车的立体图;
图62为车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3为前车轮组件的爆炸图;
图64为前车轮组件的成品示意图;
图65为装配完成的前后车架总成及前叉组件的剖视图;
图66为装配完成的前后车架总成的立体图;
图67为后车架总成的剖视图;
图68为前车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布置的工位切换输送线6.1,工位切换输送线6.1包括机架6.2,机架6.2上设置有呈上下布置的两层链条输送装置6.3,链条输送装置6.3两侧的机架6.2上设置有凸出输送面的限位导条6.4,两层链条输送装置6.4上支撑放置有童车支撑治具6.5,童车支撑治具6.5包括底板6.6,底板6.6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贴合在两侧限位导条6.4上的导轮6.7,底板6.6上安装有沿工位切换输送线6.1的输送方向布置的车把支撑组件6.8和后连接座支撑座6.9,车把支撑组件6.8包括位于中部的U形管支撑座6.10、以及沿工位切换输送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U形管支撑座7.10两侧的把手支座6.11,U形管支撑座6.10的周向设置有与倒设的车把组件6.1的 U形部配合的U形槽6.12,把手支座6上设置有与车把7.32配合的开口槽6.13,后连接座支撑座44上设置有与倒置的后连接座7.28配合的定位容置槽6.14。
机架6.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治具上下层切换装置6.15,治具上下层切换装置6.15包括可与对应端的两个链条输送装置6.3切换对接的滚轮输送机6.16,滚轮输送机6.16的两侧设置有凸出输送面的导板6.17,导板6.17之间形成与童车支撑治具6.5配合的导槽,滚轮输送机6.1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在机架6.2上的升降驱动机构6.18,升降驱动机构6.18包括竖向布置的框型支架6.19,框型支架6.19上安装有竖向模组6.20,滚轮输送机6.20通过连接架连接在竖向模组6.20上,竖向模组6.20用于驱动滚轮输送机6.16上下升降。
上层链条输送装置6.3上设置有从前向后依次排布的车把组装工位6.21、前后车架组装工位6.22、前叉组件装配工位6.23、压铆工位6.24、前轮组装工位6.25。
位于前侧的治具上下层切换装置6.15的前方设置有圆形罩供料装置8,圆形罩供料装置8包括供料装置工作台8.1,供料装置工作台8.1上设置有圆形罩振动盘8.2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的圆形罩输送轨道8.3,圆形罩7.32向上凸出圆形罩输送轨道8.3、便于抓取,圆形罩供料装置8与治具上下层切换装置6.15之间还设置有圆形罩抓取机械手8.4,圆形罩抓取机械手8.4的自由端连接有圆形罩夹取气缸8.5,圆形罩夹取气缸8.5的夹紧端设置有用于夹紧圆形罩7.32的夹紧槽。
车把组装工位6.21的右侧设置有流苏装配支线1,如图8-12所示,所述流苏装配支线1包括横向布置的流苏装配工作台1.1,流苏装配工作台1.1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垫片供料机构1.2和车把套供料机构1.3,垫片供料机构1.2、车把套供料机构1.3与流苏装配工作台1.1之间设置有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4。
垫片供料机构1.2包括垫片振动料盘1.5,垫片振动料盘1.5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布置的垫片输送导轨1.6,垫片输送导轨1.6向设置垫片和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4的一侧输送,垫片输送导轨1.6的末端设置有垫片分料机构1.7,垫片分料机构1.7包括垫片分料支架1.8,垫片分料支架1.8上设置有对接在垫片输送导轨1.6输出端的垫片分料台1.9,垫片分料台1.9通过横向布置的垫片分料直线导轨1.10安装在垫片分料支架1.8上,垫片分料台1.9上端面靠近垫片输送导轨1.6的一侧设置有与垫片输送导轨1.6的导槽末端对合、并只能容置一个垫片的垫片容置槽1.11,垫片分料支架1.8上还安装有驱动垫片分料台1.9沿垫片输送导轨1.10向前出料的垫片分料气缸1.12。
车把套供料机构1.3包括车把套振动盘1.13,车把套振动盘1.13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布置的车把套输送导轨1.14,车把套输送导轨1.14向设置垫片和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4的一侧输送,车把套输送导轨1.14的末端设置有车把套分料机构1.15,车把套分料机构1.15包括车把套分料支架1.16,车把套分料支架1.16上设置有对接在车把套输送导轨1.14末端的车把套分料座1.17,车把套分料座1.17上端面靠近车把套输送导轨1.14的一侧设置有与车把套输送导轨1.14的导槽末端相对合、并只能容置一个车把套7.33的车把套容置槽1.18,车把套分料座1.17的两侧壁中部分别设置有L形开口槽1.19,车把套分料支架1.1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与两侧L形开口槽1.19相配合的L形填块1.20,车把套分料支架1.16上安装有推动车把套分料座1.17向上出料的车把套分料气缸1.21。
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4的自由端连接有垫片及车把套夹具组件1.22,垫片及车把套夹具组1.22包括连接在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4自由端的第一连接座1.23,第一连接座1.23上安装有用于吸附垫片的第一电磁铁柱1.24、用于沿中部夹取车把套7.33的车把套夹取气缸1.25,车把套夹紧气缸1.25的夹紧端设置有与车把套7.33配合的夹紧槽1.26。
流苏装配工作台1.1的右端(即远离工位切换输送线的一端)分别通过支撑架转动安装有两个流苏卷筒1.27,每个流苏卷筒1.27的上分别卷绕有两卷流苏7.35,四卷流苏7.35的自由端相互层叠、并向左牵引形成一条流苏带1.29。
两个流苏卷筒1.27左侧的流苏装配工作台1.1上依次设置有限位板1.30和倒U形的过线架1.31,限位板1.30和过线架1.31均位于流苏装配工作台1.1宽度方向的中部,限位板1.30上设置有用于穿置相互层叠的流苏的限位孔1.32,限位孔1.32位于过线架1.31的上方。
过线架1.32左侧设置有用于夹住流苏带1.29的第一流苏夹紧气缸1.34、第二流苏夹紧气缸1.35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1.36,第一流苏夹紧气缸1.34、第二流苏夹紧气缸1.35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1.36分别通过横向位移模组1.37安装在流苏装配工作台1.1上,第一流苏夹紧气缸1.34的夹紧端朝上布置、并位于流苏带1.29的正下方,第二流苏夹紧气缸1.35、第三流苏夹紧气缸1.36 分别位于流苏带1.29两侧的流苏装配工作台1.1上、并且夹紧端均朝向流苏带1.29第二流苏夹紧气缸1.35、第三流苏夹紧气缸1.36分别通过第一伸缩气缸1.38安装在对应横向位于模组1.37上。
流苏装配工作台1.1的左侧设置有与第二流苏夹紧气缸1.35和第三夹紧气缸1.36配合的近端工作工位1.39和远端工作工位1.40,远端工作工位1.40设置在近端工作工位1.39的左侧。
流苏装配工作台1.1的中部一侧安装有垫片夹紧气缸1.41、车把套夹紧气缸1.42、V形铝钉自动扎口机1.43和牵引钩组件1.44,流苏装配工作台1.1中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流苏变位气缸1.52。
垫片夹紧气缸1.41和车把套夹紧气缸1.42呈上下布置、并且夹紧端朝内设置,垫片夹紧气缸14.1上夹紧的垫片7.36与车把套夹紧气缸1.42上夹紧的车把套同轴心布置,并位于流苏带1.29的正上方,垫片夹紧气缸1.41的夹紧端设置有用于夹紧垫片7.36的垫片夹紧槽1.45,车把套夹紧气缸1.42的夹紧端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C形夹爪1.46,C形夹爪1.46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用于沿两端夹紧车把套7.33的车把套夹紧槽1.47。
牵引钩组件1.44包括有直线升降模组1.48以及可升降的安装在直线升降模组1.48上的牵引钩1.49,牵引钩包括竖向垂直段1.50、以及连接在垂直段1.50下端的钩体1.51,牵引钩1.49与垫片夹紧气缸1.41上夹取的垫片7.36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直线升降模组1.48用于驱动牵引钩1.49向下依次穿过垫片夹紧气缸1.41上夹紧的垫片7.36和车把套夹紧气缸1.42上夹装的车把套7.33、并向下钩取流苏带1.29至垫片夹紧气缸上夹紧1.41的垫片上方、使钩取的流苏带形成对折状态。
V形铝钉自动扎口机1.43安装在牵引钩组件1.44外侧的垫片夹紧气缸1.41上方,并且V形铝钉自动扎口机1.43的扎口端朝向设置流苏带1.29的一侧。
流苏变位气缸1.52的伸缩端朝向流苏带1.29、并连接有垂直向上的推杆1.53,推杆1.53与牵引钩1.49沿流苏带1.29的长度方向错位布置,流苏变位气缸1.52用于推动撑杆1.53带动前方的一段流苏带1.29偏离原位、便于牵引钩组件1.44钩取。
垫片及车把套夹具组夹具组件1.22的第一连接座1.23上还安装有流苏带撑开气缸1.54,流苏带撑开气缸1.54用于张开通过牵引钩组件1.54钩取的流苏带1.29,流苏带撑开气缸1.54的夹紧端连接有两个相对布置的撑杆1.55,撑杆1.55前端宽度逐渐收窄。
流苏装配工作台1.1的左端一侧设置有流苏带剪断机构1.56,流苏带剪断机构1.56包括沿流苏装配工作台1.1长度方向布置的横向位移气缸1.57,横向位移气缸1.57的输出端朝右、并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1.58,第一升降气缸1.58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并排布置的电剪刀1.59和流苏带夹紧气缸1.60,流苏带夹紧气缸1.60设置在电剪刀1.59的左侧,电剪刀1.59设置在流苏带1.59正上方、用于剪断位于最左端的成品车把套,流苏带夹紧气缸1.60用于在电剪刀1.59剪断时,夹紧流苏带1.29。
流苏装配支线1的工作过程:
1)将流苏卷筒1.27上四卷流苏7.35的自由端依次层叠、再穿过限位板1.30的限位孔1.32和过线架1.31后拉至位于近端工作工位1.39的第二流苏夹紧气缸1.35夹紧形成一根流苏带1.29,再驱动第一流苏夹紧气缸1.34同时夹紧流苏带1.29。
2)流苏变位气缸1.52驱动推杆1.53向前带动前方的一段流苏带1.29偏离原位。
3)垫片分料气缸1.12推动垫片分料台1.9内的垫片7.36向前出料,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22再驱动第一电磁铁柱1.24吸取垫片分料台1.9上的垫片7.36;车把套分料气缸1.21驱动车把套分料座1.17内的车把套7.33向上出料,使得车把套分料座1.17与L形填块1.20分离,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22驱动车把套夹取气缸1.25由车把套分料座1.17两侧的L形开口槽1.19夹取车把套7.33;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12将吸取的垫片7.36和车把套夹取气缸1.25夹取的车把套7.33运送至垫片夹紧气缸1.41和车把套夹紧气缸1.42处,再通过垫片夹紧气缸夹紧机械手1.22运送的垫片7.36、车把套夹紧气缸1.42夹紧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22运送的车把套7.33。
4)直线升降模组1.48驱动牵引钩1.49向下依次穿过垫片夹紧气缸1.41上夹紧的垫片7.36和车把套夹紧气缸1.42上夹装的车把套7.33、并延伸至流苏带1.29的下方,流苏变位气缸1.52驱动推杆1.53回位,直线升降模组1.48驱动牵引钩1.49向上钩取流苏带1.29至垫片夹紧气缸1.41上夹紧的垫片7.36上方、使钩取的流苏带1.29形成对折状态。
5)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22驱动流苏带撑开气缸1.51的撑杆1.55穿置在流苏带对折端的中部间隙内,再向两侧将折叠的流苏带1.29撑开,直线升降模组1.8驱动牵引钩1.49向下脱钩,再通过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22驱动撑开的流苏带1.29向后,再由直线升降模组1.48驱动牵引钩1.49向上复位,之后通过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1.22驱动撑开的流苏带1.29向前通过V形铝钉自动扎口机1.43将V形铝钉扎紧在撑开的流苏带1.29中部。
6)之后流苏带撑开气缸1.51退回,横向位移模组1.37驱动第一流苏夹紧气缸1.34、第二流苏夹紧气缸1.35相背运行,将流苏带1.29拉回原位,在下拉过程中垫片夹紧气缸1.41和车把套夹紧气缸1.42需分步松开,以至不阻碍流苏带拉回。
7)第一流苏夹紧气缸1.34的夹爪松开,横向位移模组1.37驱动第二流苏夹紧气缸1.35拉动流苏带1.29向左运行至远端工作工位1.40,第三流苏夹紧气缸1.36运行至近端工作工位1.39,再通过第一伸缩气缸1.38驱动第三流苏夹紧气缸1.36向前夹紧流苏带1.29,之后再驱动第一流苏夹紧气缸1.34夹紧流苏带1.29。
8)横向位移气缸1.57驱动升降气缸1.58向前,升降气缸1.58的驱动电剪刀1.59和流苏带定位夹紧气缸1.60向下,流苏带定位夹紧气缸1.60夹紧流苏带1.29,再通过电剪刀1.59剪断位于最左端两个装配完成的车把手成品之间的流苏带1.29,得到如图62所述的车把套成品,第二流苏夹紧气缸1.35松开流苏带1.29,第一升降气缸1.58、横向位移气缸1.57分别回位,带动车把套成品向工位切换输送线6.1一侧出料。(注:第一次剪料流苏带为不含车把套等零件,不取用。)
重复2-8步骤实现连续自动生产装配有流苏带的车把手。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每个把手需要的流苏带长度为340mm,但340mm长度的流苏带不足以满足作业需求,故本设备的第一流苏夹紧气缸的初始位置与第二流苏夹紧气缸、第三流苏夹紧气缸的近端工作工位之间的距离设置为650mm左右,以满足工作需要。
前后车架组装工位6.22的右侧设置有前后车架装配支线2,如图13-31所示,前后车架装配支线2包括布置在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右侧第一压机2.1、第二压机2.2,第一压机2.1、第二压机2.2相对间隔设置,第二压机31可以采用手动压机,也可以采用自动压铆机,第一压机2.1、第二压机2.2右侧设置有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后轮输出线2.5,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后轮输出线2.5之间并排间隔布置、并均从右向左输送。
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采用链板输送机、并设置在靠近第一压机2.1的一侧,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的输出端设置有前车架半成品输送线2.6,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与前车架半成品输送线2.6之间设置有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7。
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7的自由端连接有前车架主体夹具2.46,前车架主体夹具2.46包括与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7连接的第二连接座2.8,第二连接座2.8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前车架主体7.21尾端定位的固定靠山2.9,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夹紧气缸2.10,第一夹紧气缸2.10的夹紧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夹紧车架管7.26的夹紧槽2.11。
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上设置有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2.12,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2.12包括沿前车架输送线2.3宽度方向布置的头管定位座2.13和后连接座定位块2.14,头管定位座2.13上设置有与头管7.27下端口配合的定位凸台2.15,定位凸台2.15的上端为球面,后连接座定位座2.14上设置有用于沿宽度方向对后连接座7.28进行定位的开口槽2.16。
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的输出端通过支架安装有下管塞振动盘2.18、上管塞振动盘2.19、车架管内塞振动盘2.20以及纵向布置在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输出端上方的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下管塞振动盘2.18、上管塞振动盘2.19、车架管内塞振动盘2.20分别设置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的右侧,下管塞振动盘2.18、上管塞振动盘2.19、车架管内塞振动盘2.20的输出端均朝向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上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上的支撑顶板2.21、上方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上的安装板2.22。
下管塞振动盘2.18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下管塞输送导轨2.23,下管塞输送导轨2.23的末端封闭并延伸至顶板2.21下方的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上,下管塞输送导轨2.23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下管塞出料槽2.24,下管塞出料槽2.24的一端设置有下管塞分料台2.25,下管塞分料台2.25上端面靠近下管塞出料槽2.24的一侧设置有与下管塞出料槽2.24对合的下管塞定位槽2.28,下管塞出料槽2.24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下管塞输送导轨2.33最末端的一个下管塞推送至下管塞定位槽2.28内的下管塞分料气缸2.26,下管塞分料台2.25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下管塞分料台2.25向上出料的下管塞升降驱动气缸2.27,下管塞7.23包括盖板7.53以及连接在盖板7.53上的塞体7.54,下管塞7.23的盖板7.53支撑定位在下管塞定位槽2.28内,下管塞7.23的塞体7.54向上凸出下管塞定位槽2.28。
上管塞振动盘2.19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上管塞输送导轨2.29,上管塞输送导轨2.29的末端封闭并延伸至顶板2.21下方的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上,上管塞输送导轨2.29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上管塞出料槽2.30,上管塞出料槽2.30的一端设置有上管塞分料台2.31,上管塞分料台2.3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上管塞分料台2.31升降的上管塞升降驱动气缸2.32,上管塞分料台2.31靠近上管塞出料槽2.30的一侧设置有与上管塞出料槽2.30对合的上管塞定位槽2.33,上管塞出料槽2.3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上管塞输送导轨2.29最末端的一个上管塞推送至上管塞定位槽2.33内的上管塞出料气缸2.34,下管塞7.23和上管塞7.22的结构相同,上管塞7.22的盖板支撑定位在上管塞定位槽2.33内,上碗塞7.22的塞体向上凸出上管塞定位槽2.33。
车架管内塞振动盘2.20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2.35,并延伸至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上,车架管内塞输送导2.35轨的输出端前侧设置有后架管内塞上料工位2.180,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2.35的末端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上的车管内塞送料气缸2.36,车管内塞送料气缸2.36的伸缩端连接有车管内塞升降驱动气缸2.37,车管内塞升降驱动气缸2.37的伸缩端朝下、并连接有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2.38,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2.38用于吸取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2.35最末端车架管内塞7.24,车管内塞送料气缸2.36用于将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2.38吸取的车架管内塞7.24沿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2.35的输送方向向前推送至后架管内塞上料工位2.180。
前车架装配工作台2.17上还设置有位于安装板2.22下方的头管支撑治具2.39,头管支撑治具2.39上设置有与头管7.27配合的圆弧槽2.40,圆弧槽2.40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前车架主体7.21的头管2.27定位支撑在圆弧槽2.40内、设置后连接座7.28的一端垂直向上,头管支撑治具2.39的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安装板2.22上的车架管内塞压紧气缸2.41,车架管内塞压紧气缸2.41的伸缩端穿过安装板2.22、并与头管支撑治具2.39上支撑的前车架主体7.21的车架管7.26上端同轴线布置。
第一压机2.1和第二压机2.2之间设置有纵向布置的前车架成品输送线2.42,前车架成品输送线2.42采用链板输送机,前车架成品输送线2.42上设置有前车架成品定位治具2.43,前车架成品定位治具2.43与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2.12的结构相同,前车架成品输送线2.42与第二压机2.2之间设置有成品前车架抓取机械手2.44,成品前车架抓取机械手2.44的自由端连接有成品前车架抓取夹具2.45,成品前车架抓取夹具2.45与前车架主体夹具2.46的结构相同。
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采用链板输送机,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上设置有后车架定位夹具2.47,后车架定位夹具2.47包括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的三个后车架定位块2.48,其中位于底角的两个后车架定位块2.48上设置有用于支撑D形架7.50水平段的第一定位槽2.49,位于顶角位置的后车架定位块2.48设置有用于支撑后架管7.48的第二定位槽2.50。
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输出端的一侧通过后架管内塞装配平台2.59安装有用于定位设置后车架的后车架限位治具2.60,后车架限位治具2.60包括竖向支架2.61,竖向支架2.61的上端两侧连接有对称布置的限位定位块2.62,限位定位块2.62上设置有开口朝下、并与D形架7.50水平段配合的定位槽2.63;后车架限位治具2.62的一侧的后架管内塞装配平台2.59上设置有后架管内塞振动盘2.64,后架管内塞振动盘2.64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后架管内塞输送导轨2.65,后架管内塞输送导轨2.65的末端封闭并延伸至限位治具2.60下方,后架管内塞输送导轨2.65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2.66,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2.66的一端设置有后架管内塞出料台2.67,后架管内塞出料台2.67上端面靠近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2.66的一侧设置有与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2.66对合的后架管内塞定位槽2.68,内塞出料导槽2.66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架管内塞分料气缸2.69,后架管内塞分料气缸2.69用于将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2.66内的一个后架管内塞7.43推送至后架管内塞定位槽2.68内,后架管内塞出料台2.67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后架管7.48内塞出料台2.67向上出料的后架管内塞出料气缸2.70,后架管内塞出料气缸2.70安装在后架管内塞装配平台2.59上,后架管内塞7.43和上管塞7.22的结构相同,后架管内塞7.43的盖板支撑定位在后架管内塞定位槽2.68内,后架管内塞7.43的塞体向上伸出后架管内塞定位槽2.68、并位于后车架限位治具2.60上定位的后车架主体7.39的后架管7.48的正下方。
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与后轮输送线2.5之间设置有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51,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的输出端与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51之间设置有后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52,后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52的自由端连接有后车架主体抓取夹具2.53,后车架主体抓取夹具2.53包括连接在后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52自由端的第三连接座2.54,第三连接座2.54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座2.55,定位座2.55上设置有与D形架7.50水平段配合的定位槽2.56,第三连接座2.54的另一端连接有后架管夹紧气缸2.57,后架管夹紧气缸2.57的夹紧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夹紧后架管7.48的夹紧槽2.58。
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51的左侧设置有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2.71,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2.71的自由端连接有后轮总成及后轮轴夹具2.72,后轮总成及后轮轴夹具2.72包括连接在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2.71自由端的第四连接座2.73,第四连接座2.73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定位座2.74,固定定位座2.74的外侧连接有冂形架2.75,冂形架2.75的两端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后轮轴夹紧气缸2.76,后轮轴夹紧气缸2.76的夹紧端朝外、并设置有用于夹紧后轮轴7.47的夹紧槽,固定定位座2.74的内侧上设置有与D形架7.50水平段配合的凹槽2.77,第四连接座2.73的另一端连接有车架管夹紧气缸2.78,车架管夹紧气缸2.78的夹紧端设置有用于夹紧后架管7.48的夹紧槽。
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2.71的一侧设置有后轮轴供料装置2.79,后轮轴供料装置2.79包括支撑架2.80,支撑架2.80上安装有方形供料箱2.81,方形供料箱2.81内设置有倾斜向下布置的导料板2.82,导料板2.82将方形供料箱2.81分隔为位于上方的储料仓2.83和位于下方的出料仓2.84,储料仓2.83的低位端设置有竖向的出料槽2.85,出料槽2.85向下延伸至出料仓2.84内,出料槽2.85的正下方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定位支撑块2.89,定位支撑块2.89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放置后轮轴7.47的开口槽2.90;出料仓2.84内安装有出料气缸2.86,出料气缸2.86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2.87,推板2.87通过后轮轴分料直线导轨2.88安装在出料仓2.84内,两个定位支撑块2.89连接在推板2.87的前端,两个定位支撑块2.89前侧的出料仓2.84外壁上设置有便于定位支撑块2.89上支撑的后轮轴7.47向前出料的侧出料口2.91。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出料槽2.85的下端面与定位支撑块2.89之间的间隙小于后轮轴7.47的直径大小,保证每次仅一根后轮轴7.47出料。
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91靠近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的一侧设置有左垫圈壳供料机构2.181和右垫圈壳供料机构2.182,右垫圈壳供料机构2.182包括右垫圈壳振动盘2.93的输出端连接有向左侧输送的右垫圈壳输送导轨2.94,右垫圈壳输送导轨2.94的末端封闭、并且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右垫圈壳出料槽2.95,右垫圈壳出料槽2.95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在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91上的右垫圈壳分料板2.97,右垫圈壳分料板2.97上端面靠近右垫圈壳出料槽2.95的一侧设置有与右垫圈壳出料槽2.95对合的右垫圈壳定位槽2.98,右垫圈壳出料槽2.95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右垫圈壳输送导轨2.94最末端的一个右垫圈壳7.42推送至右垫圈壳定位槽2.98内的右垫圈壳推料气缸2.96,右垫圈壳7.42包括圆垫圈7.55,圆垫圈7.55的周向连接有弧形壳7.56,右垫圈壳7.42的圆垫圈7.55支撑定位在右垫圈壳定位槽2.98内,右垫圈壳7.42的弧形壳7.56向上凸出右垫圈壳定位槽2.98。
左垫圈壳供料机构2.181包括左垫圈壳振动盘2.92,左垫圈壳振动盘2.92的输出端连接有的左垫圈壳输送导轨2.99,左垫圈壳输送导轨2.99向左侧输送,左垫圈壳输送导轨2.99的末端封闭、并且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左垫圈壳出料槽2.100,左垫圈壳出料槽2.100的一端设置有第左垫圈壳分料板2.102,左垫圈壳分料板2.102靠近左垫圈壳出料槽2.100的一侧设置有与左垫圈壳出料槽2.100对合的左垫圈壳定位槽2.103,左垫圈壳出料槽2.10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左垫圈壳输送导轨2.99最末端的一个左垫圈壳7.41推送至左垫圈壳定位槽2.103内的左垫圈壳分料气缸2.101;左垫圈壳7.41与右垫圈壳7.42的结构相同,左垫圈壳7.41的圆垫圈支撑定位在左垫圈壳定位槽2.103内,左垫圈壳7.41的弧形壳向上凸出左垫圈壳定位槽2.103。
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91靠近后轮输送线2.5的一侧设置有后轴定位圈供料机构2.183、轴卡供料机构2.184,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91的中部设置有后轮端盖供料机构2.185,后轴定位圈供料机构2.183包括后轴定位圈振动盘2.105,后轴定位圈振动盘2.105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并向左侧输送的后轴定位圈导轨2.106,轴卡供料机构2.184包括轴卡振动盘2.104,轴卡振动盘2.104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并向左侧输送的轴卡输送导轨2.107,后轮端盖供料机构2.185包括后轮端盖振动盘2.108,后轮端盖振动盘2.108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并向左侧输送的后轮端盖输送导轨2.109,后轴定位圈7.44向上凸出后轴定位圈导轨2.106,后轮端盖7.46向上凸出后轮端盖输送导轨2.109。
靠近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2.71一侧的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91上还安装有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2.110、圆柱形定位治具2.111、后轮端盖治具2.112,后轮端盖治具2.112上设置有后轮端盖7.46的外端面配合的弧形槽,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2.110的自由端连接有垂直向外的连接板2.113,连接板2.113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夹紧气缸2.114、另一侧连接有相对连接板2.113垂直布置的轴卡电磁铁柱2.115,第三夹紧气缸2.114的夹紧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夹紧后轮端盖7.46的第一夹紧槽2.116以及用于夹紧后轴定位圈7.44的第二夹紧槽2.117;圆柱形定位治具2.111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置后轮轴7.47的中心孔2.118,中心孔2.118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轴卡7.42、并与中心孔2.118同心的定位槽2.119,圆柱形定位治具2.111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下压气缸2.120,第一下压气缸2.120的伸缩端朝下、并连接有用于套置在后轮轴7.47上端的套筒2.121,套筒2.121与圆柱形定位治具2.111同轴线布置,圆柱形定位治具2.11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2.122,第二伸缩气缸2.122的伸缩端连接有用于扶住后轮轴7.47的后轮轴夹紧气缸2.123,后轮轴夹紧气缸2.123的夹紧端设置有与后轮轴7.47间隙配合的夹紧槽2.124。
后轮输送线2.5包括后轮导料输送线2.131和后轮检测输送线2.132,后轮导料输送线2.131和后轮检测输送线2.132均采用皮带输送机,后轮导料输送线2.131输出端的两侧机架上连接有导流板2.133,导流板2.133之间形成导流槽2.134,导流槽2.134包括位于前部、用于沿径向方向对后轮7.40进行定位的导向定位段2.135以及位于后部的锥形进料段2.136,锥形进料段2.136的大口端朝外,后轮检测输送线2.132的输入端与导流槽2.134的输出端对接,所述后轮检测输送线2.132的中部设置有CCD视觉检测系统2.137。
后轮输送线2.5的输出端设置有后轮抓取机械臂2.138,后轮抓取机械臂2.138同时位于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91的前侧,后轮抓取机械臂2.138的自由端连接有后轮夹紧气缸2.139,后轮夹紧气缸2.139的夹紧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夹紧后轮的后轮夹紧槽2.140,后轮抓取机械臂2.138远离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2.91的一侧还设置有六角盖供料机构2.185,六角盖供料机构2.185包括六角盖供料工作台2.141,六角盖供料工作台2.141上安装有六角盖振动盘2.142,六角盖振动盘2.142的输出端连接有六角盖输送导轨2.143,六角盖输送导轨2.143上输出端对接有出料座2.144,出料座2.144上端面靠近六角盖输送导轨2.143的一侧设置有与六角盖输送导轨2.143的导槽相对合的六角盖定位槽2.145,出料座2.144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出料座2.144向上出料的六角盖出料气缸2.146,六角盖出料气缸2.146安装在六角盖供料工作台2.141上,六角盖7.45包括圆形底板7.451以及连接在圆形底板7.451上的六角螺母7.452,六角盖7.45的圆形底板7.451配合定位在六角盖定位槽2.145内,六角螺母7.452向上凸出六角盖定位槽2.145。
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2.71与第二压机2.2之间设置有后轮总成定位治具2.125,后轮总成定位治具2.125与第二压机2.2之间设置有后轮总成抓取机械臂2.129,后轮总成定位治具2.125包括底座2.126,底座2.126上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布置的定位座2.127,定位座2.127上均设置有半圆槽2.128,半圆槽2.128用于定位放置后轮总成7.5的两个后轮7.40。
后轮总成抓取机械臂2.129的自由端连接有后轮总成夹具2.130,后轮总成夹具2.130与后车架主体夹具2.53的结构相同。
前后车架装配支线2的工作过程为:
人工将前车架主体7.21上料至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的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2.12上、将后车架主体7.39上料至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的后车架定位夹具2.47上,将后轮7.40上料至后轮输送线2.5上。
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7通过前车架主体夹具2.46由前车架主体输送线2.3的输出端抓取一个车架主体7.21,再将车架主体7.21的头管7.27下端朝下设置在下管塞分料台2.25上定位支撑的下管塞7.23的正上方,头管7.27的上端顶靠在支撑顶板2.21上,再由下管塞升降驱动气缸2.26驱动将下管塞7.23顶入至头管7.27的下端口内;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7再将车架主体7.2的头管7.27上端朝下设置在上管塞分料台2.31上定位支撑的上管塞7.22的正上方,头管7.27的下端顶靠在支撑顶板2.21上,再由上管塞升降驱动气缸2.32驱动将上管塞7.22顶入至头管7.27的上端口内;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7再将前车架7.4的头管7.27朝下、后连接座7.28一端朝上移动至后架管内塞上料工位2.180,车管内塞升降驱动气缸2.37驱动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2.38吸取一个位于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2.35最末端的车架管内塞7.24,吸取后车管内塞升降驱动气缸2.37向上回位,再由车管内塞送料气缸2.36向前与车管内塞升降驱动气缸2.37配合将吸取的车架管内塞7.24推送至后架管内塞上料工位2.180,并置于车架管7.26的上端口内,最后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7将前车架7.26的头管7.27向下支撑在头管支撑治具2.39上,再驱动车架管内塞压紧气缸2.41向下将车架管内塞7.24压入车架管7.26内。
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7将上管塞7.22、下管塞7.23、车架管内塞7.24装配完成的前车架主体7.21置于前车架半成品输送线2.6上,再由人工将保险钩7.25通过拉簧7.29装配在前车架主体7.21的后连接座7.28上,并保持保险钩7.25与后连接座7.28之间的第一铆钉孔7.30同轴线,再由人工将其至于第一压机2.1上穿铆钉、压铆,最后将装配完成的前车架7.4置于前车架成品输送线2.42的前车架成品定位治具2.43上。
在进行前车架装配的同时,后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52通过后车架主体抓取夹具2.53由后车架主体输送线2.4的输出端抓取一个后车架主体7.39,并将D形架15的水平段向上定位设置在限位定位块2.62的定位槽2.63内,后架管内塞出料气缸2.70驱动后架管内塞出料台2.67上的后架管内塞7.43向上压入后架管7.48的前端口内;再通过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52将后车架主体7.39的前连接座7.49分别移动至右垫圈壳分料板2.97上定位支撑的右垫圈壳7.42的上方、左垫圈壳分料板2.102上支撑的左垫圈壳7.41的上方;并驱动前连接座7.49前端两侧对准右垫圈壳7.42、左垫圈壳7.41下压、从而分别将左垫圈壳7.41、右垫圈壳7.42压装在前连接座7.49前端两侧。
同时,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2.110通过轴卡电磁铁柱2.115由轴卡输送导轨2.107的输出端吸取一个轴卡7.52、并置于圆柱形定位治具2.111的定位槽2.119内,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2.71由后轮轴供料装置2.79的侧出料口2.91抓取一根后轮轴7.47、并至于圆柱形定位治具2.111的中心孔2.118内,第二伸缩气缸2.122驱动后轮轴夹紧气缸2.123向前,并通过后轮轴夹紧气缸2.123扶住后轮轴7.47,第一下压气缸2.120驱动套筒2.121将后轮轴7.47压入轴卡7.52内,之后后轮轴夹紧气缸2.123松开后轮轴7.47,第二伸缩气缸2.122驱动后轮轴夹紧气缸2.123向后回位。
后轮抓取机械臂2.138由后轮检测输送线2.132的输出端抓取经CCD视觉检测系统2.137分辨过方向的后轮7.40,并将后轮7.40两端的中心孔依次同心对准出料座2.144上定位支撑的六角盖7.45,再驱动六角盖出料气缸2.146分别将六角盖7.45压入后轮7.40两端的中心孔内。
将压入六角盖7.45的后轮7.40套装在圆柱形定位治具2.111的后轮轴7.47上,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2.110再通过第三夹紧气缸2.114夹取一个后轴定位圈7.44套装在后轮轴7.47上,通过后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2.52将抓取的后车架主体7.39、并将D形架7.50的水平段套装在后轮轴7.47上,再通过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2.110通过第三夹紧气缸2.114夹取一个后轴定位圈7.44套装在D形架7.50上方的后轮轴7.47上,之后再由后轮抓取机械臂2.138抓取一个后轮7.40并在正面两端压装六角盖7.45后套装在后轮轴7.47上,驱动第一下压气缸2.120的套筒端向下将后轮7.40、上方的后轴定位圈7.44、D形架7.50、下方的后轴定位圈7.44之间压装到位,之后再通过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2.110通过轴卡电磁铁柱2.115由轴卡输送导轨2.107的输出端吸取一个轴卡7.52套装在后轮轴7.47的最上端,再通过第一下压气缸2.120驱动套筒7.121将轴卡25压装置后轮轴7.47的上端,最后由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2.110通过第三夹紧气缸2.114夹取一个后轮端盖7.46盖合在位于后轮7.40的外侧中心孔上。
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2.110通过第三夹紧气缸2.114夹取一个后轮端盖7.46置于后轮端盖治具2.112上,再由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2.71抓取在圆柱形定位治具2.111上装配完成的后轮总成,并将未装后轮端盖7.46的后轮7.40中心对准后轮端盖治具2.112的后轮端盖7.46并下压,从而完成后轮总成的整体装配形成后轮总成成品、同时将后轮总成成品置于后轮总成定位治具2.125上。
成品前车架抓取机械手2.44通过成品前车架抓取夹具2.45由前车架成品输送线2.42的输送端抓取转配完成的前车架成品至第二压机2.2上,后轮总成抓取机械臂2.129由后轮总成定位治具2.125上抓取装配完成的后车架总成至第二压机2.2,并与前车架成品装配为整体、使前连接座2.116设置垫圈套的一端配合设置在后连接座10内、并且之间之间设置有贯穿的第三铆钉孔7.51同轴线,最后通过第二压机2.2完成装铆压铆。
重复上述过程,得到如图66所示的前后车架总成。
前叉组件装配工位6.23、压铆工位6.24的右侧设置有童车前叉组件装配支线3,如图32-37所示,童车前叉组件装配支线3包括供铆钉机构3.1、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3.4以及并排布置的前叉组件输送线3.2、泥盖输送线3.3,前叉组件输送线3.2、泥盖输送线3.3均向左侧输送,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3.4设置在前叉组件输送线3.2、泥盖输送线3.3与工位切换输送机6.1之间,前叉组件装配工位6.23的一侧设置有装铆钉机构3.5,压铆工位6.24对应设置有压铆钉机构3.6,供铆钉机构3.1属于现有设备,供铆钉机构3.1的出料端通过柔性出料管10与装铆钉机构8的进料口连接。
前叉组件输送线3.1采用链板输送机,前叉组件输送线3.1上均布有前叉组件定位治具3.7,前叉组件定位治具3.7包括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的三个前叉定位块3.8,其中位于底角的两个前叉定位块3.8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U形叉7.18的第一定位槽3.9,位于顶角位置的前叉定位块3.8设置有用于支撑定位连接杆7.19的第二定位槽3.10,第二定位槽3.10朝向位于底角的两个前叉定位块3.8的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结构用于对连接杆7.19的端部进行定位。
泥盖输送线3.3采用链板输送机,泥盖输送线3.3上均布有泥盖定位治具3.11,泥盖定位治具3.11的上端设置为与泥盖7.57下端面配合的弧形面,泥盖定位治具3.11的中部设置有与泥盖7.57底端的圆形套7.571配合的定位槽3.12,泥盖定位治具3.11的中心设置有与泥盖7.57的中心通孔同轴线的中心孔3.13,中心孔3.13贯通泥盖输送线3.3的输送链板。
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3.4的输出端连接有前叉组件夹具3.14,前叉组件夹具3.14包括连接在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3.4自由端的第五连接座3.15,第五连接座3.15的一端连接有U形叉夹紧气缸3.16,U形叉夹紧气缸3.16的夹紧端之间设置有用于沿两侧夹紧U形叉7.18的夹紧槽3.17,第五连接座3.15的另一端设置有与U形叉夹紧气缸3.16相对设置、并用于卡置在U形叉14两端卡口16内的横杆3.18,横杆50通过连接件3.19连接在第五连接座3.15上。
装铆钉机构3.5为现有技术,例如可以直接采用专利号:2017204287391,名称为:一种铆钉送料机构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穿铆钉组件,装铆钉机构3.5通过支架安装在前叉组件装配工位6.23的一侧、并且出口端与前叉组件装配工位6.23上童车的连接杆7.19与套管7.34之间的第二铆钉孔7.38同轴线,便于将铆钉推入前叉组件装配工位6.23上童车的连接杆7.19与套管7.34之间的第二铆钉孔7.38内。
压铆钉机构3.6包括安装在工位切换输送线6.1两侧的支撑平台3.20,两侧的支撑平台3.20上安装有相对布置的顶压气缸3.21,当童车支撑治具6.5上的童车位移至压铆工位6.24时,连接杆7.19与套管7.34之间穿置的铆钉与两个顶压气缸3.21的伸缩端同轴线布置,使得顶压气缸3.21可以沿两端顶压连接杆7.19与套管7.34之间的铆钉完成压铆。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泥盖定位治具3.11上的泥盖7.57和前叉组件定位治具3.7上的前叉组件7.2均通过人工上料。
前轮组装工位6.25的右侧设置有前轮组装支线4,如图39-51所示,前轮组装支线4包括横向布置在前轮组装工位6.25右侧的成品出料输送线4.1,成品出料输送线4.1为链板输送机,成品出料输送线4.1的左端为输出端、右端为输入端,成品出料输送线4.1的右侧设置有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4.2,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4.2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后侧设置有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4,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4分别安装在一个装配支撑平台4.5上。
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包括与前车轮7.8直径大小相配合的第一圆形支座4.6,第一圆形支座4.6通过第一支腿安装在对应装配支撑平台4.5上,第一圆形支座4.6两侧的装配支撑平台4.5上设置有第一旋转夹紧气缸4.7,第一圆形支座4.6上固定有与前车轮7.8两端的前轮端盖卡孔7.15相配合的圆形定位座4.8,圆形定位座4.8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槽口4.9,圆形定位座4.8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右驱动片7.10的定位槽4.11以及有与前车轮7.8、左驱动片7.9、右驱动片7.10之间的三个螺栓孔7.16上下位置相对应的螺母放置孔4.12;第一圆形支座4.6的一侧设置有开口4.10,圆形定位座4.8的槽口4.9位于开口4.10的正上方,便于踏杆由第一圆形支座4.6的开口侧进入圆形定位座4.8的槽口4.9内,第一圆形支座4.6上的开口4.10与两个第一旋转夹紧气缸4.7在周向上错开布置。
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4包括与前车轮7.8的直径大小相配合的第二圆形支座4.13,第二圆形支座4.13通过第二支腿安装在对应装配支撑平台4.5上,第二圆形支座4.1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紧脚踏7.14的压紧气缸4.18,第二圆形支座4.13的中心设置有与前轮端盖7.12的端盖本体7.121配合的定位支撑槽4.14,定位支撑槽4.14的中心设置有便于端盖本体4.12的盖帽7.122穿过的中心通孔4.16,第二圆形支座4.13的一侧设置有连通中心通孔4.16的开口4.17,第二圆形支座4.13两侧的装配支撑平台4.5上设置有第二旋转压紧气缸4.19,第二旋转压紧气缸4.19与第二圆形支座4.13上的开口4.17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的右侧设置有螺母供料机构4.77,螺母供料机构4.77的出料端与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之间设置有螺母移料机构4.78,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上方设置有拧螺栓机构4.79。
螺母供料机构4.77包括第三螺母振动盘4.80,第三螺母振动盘4.8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螺母输送导轨4.81,第三螺母输送导轨4.81的输出端延伸至设置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的装配支撑平台4.5上,螺母输送导轨4.81的末端设置有螺母分料机构4.82,螺母分料机构4.82包括对接在螺母输送导轨4.81输出端的转盘4.83,转盘4.83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转盘4.83旋转的分度盘4.84,转盘4.83上端的周向设置有可以与螺母输送导轨4.81交替对合的螺母容置槽4.85,转盘4.83上的三个螺母容置槽4.85与圆形定位座4.8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4.12的位置相对应。
螺母移料机构4.78包括安装板4.86,安装板4.86设置在螺母分料机构4.82的转盘4.83与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的圆形定位座4.8之间的上方,安装板4.86上通过第二直线导轨4.88安装有连接座4.87,第二直线导轨4.88沿安装板101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座4.87上连接有伸缩端朝下的第三伸缩气缸4.89,伸缩气缸4.89的伸缩端连接有三个第一螺母吸取电磁铁柱4.90,安装板4.86的一端还连接有用于驱动伸缩气缸4.86沿第二直线导轨4.88位移的直线位移驱动气缸4.91,直线位移驱动气缸4.91用于与伸缩气缸4.89配合驱动三个第一螺母吸取电磁铁柱4.90将转盘4.83上的三个螺母同时吸附、再置于圆形定位座4.8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4.12内。
所述拧螺栓机构4.79包括三个第一供螺丝机构4.92及三个竖直向下、并连接为整体的第二电批驱动升降气缸4.93,第二电批驱动升降气缸4.9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批4.94,每个第二电批4.94通过一根螺栓输送软管4.95对应连接一个第一供螺丝机构4.92,三个第二电批4.94与圆形定位座4.8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4.12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4.2的自由端连接有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夹具4.20,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夹具4.20包括连接在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4.2自由端的第六连接座4.21,第六连接座4.21上安装有用于沿厚度方向夹紧前车轮7.8的轮轴组件夹紧气缸4.22,第六连接座4.21的一侧还连接用用于吸取右驱动片7.10的右驱动片真空吸盘4.23。
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4的右侧设置有前轮配件供料工作台4.24,前轮配件供料工作台4.24上安装有右驱动片供料机构4.25、前叉连接件供料机构4.26、脚踏供料机构4.27、前轮端盖供料机构4.28及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4.29。
右驱动片供料机构4.25包括右驱动片振动盘4.30,右驱动片振动盘4.30的输出端连接有右驱动片输送轨道4.31,右驱动片输送轨道4.31的输送方向朝向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并且末端设置有右驱动片分料机构4.32,右驱动片分料机构4.32包括右驱动片分料支架4.33,右驱动片分料支架4.33上设置有对接在右驱动片输送轨道4.31输出端的右驱动片分料台4.34,右驱动片分料台4.34上端面靠近右驱动片输送轨道4.31的一侧设置有右驱动片容置槽4.35,右驱动片容置槽4.35对合在右驱动片输送轨道4.31的导槽末端,右驱动片分料台4.34通过右驱动片分料直线导轨安装在右驱动片分料支架4.33上、使得右驱动片分料台4.34可以沿右驱动片输送轨道4.31的宽度方向位移,右驱动片分料支架4.33上安装有驱动右驱动片分料台4.34沿右驱动片分料直线导轨向前出料的右驱动片出料气缸4.36。
前叉连接件供料机构4.26包括前叉连接件振动盘4.37,前叉连接件振动盘4.37的输出端连接有向左输送的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4.38,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4.38的输出端设置有前叉连接件分料机构4.39,前叉连接件分料机构4.39包括前叉连接件分料支架4.40,前叉连接件分料支架4.40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在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4.40末端的前叉连接件分料台4.41,前叉连接件分料台4.41上端面靠近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4.38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容置一个前叉连接件7.13的前叉连接件容置槽4.42,前叉连接件容置槽4.42对合在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4.38的导槽末端,前叉连接件7.13凸出前叉连接件容置槽4.42、便于抓取,前叉连接件分料支架4.40上还安装有推动前叉连接件分料台4.41向上出料的前叉连接件升降气缸4.43。
脚踏供料机构4.27包括脚踏振动盘4.51,脚踏振动盘4.51的输出端连接有向左输送的脚踏输送轨道4.52,脚踏输送轨道4.52的输出端设置有脚踏分料机构4.53,脚踏分料机构4.53包括脚踏分料支架4.54,脚踏分料支架4.54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在脚踏输送轨道4.52末端的脚踏分料台4.55,脚踏分料台4.55上端面靠近脚踏输送轨道4.52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容置一个脚踏7.14的脚踏容置槽4.56,脚踏容置槽4.56对合在脚踏输送轨道4.52的导槽末端,脚踏分料支架4.54上安装有驱动脚踏分料台4.55向上出料的脚踏升降气缸4.57。
前轮端盖供料机构4.28包括前轮端盖振动盘4.44,前轮端盖振动盘4.44的输出端连接有向左输送的前轮端盖输送轨道4.45,前轮端盖输送轨道4.45的输出端设置有前轮端盖分料机构4.46,前轮端盖分料机构4.46包括前轮端盖分料支架4.47,前轮端盖分料支架4.47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在前轮端盖输送轨道4.45末端的前轮端盖分料台4.48,前轮端盖分料台4.48上端面靠近前轮端盖输送轨道4.45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容置一个前轮端盖的前轮端盖容置槽4.49,前轮端盖容置槽4.49对合在前轮端盖输送轨道4.45的导槽末端,前轮端盖7.12的盖帽7.122凸出前轮端盖容置槽4.56、便于抓取,前轮端盖分料支架4.47上安装有驱动前轮端盖分料台4.48向上出料的前轮端盖升降气缸4.50。
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4.29的自由端连接有前轮组装配件夹具4.58,前轮组装配件夹具4.58包括连接在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4.29自由端的第七连接座4.59,第七连接座4.59上连接有夹紧端朝外的第四夹紧气缸4.60,夹紧气缸4.60的夹紧端之间连接有相对布置的夹持臂4.61,两个夹持臂4.61的一端连接有前轮端盖夹爪4.62、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抓取脚踏7.9或前叉连接件7.13的双用夹爪4.63,前轮端盖夹爪4.62之间设置有与前轮端盖7.12的盖帽7.122配合的夹紧槽。
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3的前侧设置有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4.64,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4.64的自由端连接有前车轮及踏杆夹具4.65,前车轮及踏杆夹具4.65包括连接在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4.64自由端的第八连接座4.66,第八连接座4.66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吸取前车轮的前车轮真空吸盘4.67、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夹取踏杆7.9的踏杆夹爪气缸4.68。
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4.64的右侧设置有并排布置的前车轮输送线4.69、踏杆输送线4.70,前车轮输送线4.69、踏杆输送线4.70横向布置、并均向左侧输送,前车轮输送线4.69采用皮带输送机,前车轮输送线4.69的两侧机架上连接有导板4.71,导板4.71之间形成向输出端一侧逐渐变窄的导料槽4.72,导料槽4.72输出端为封闭结构、并且宽度与前车轮7.8的径向大小相配合,导料槽4.72输出端上方设置有用于识别前车轮7.8上螺栓孔7.16位置的CCD视觉识别系统4.73。
踏杆输送线4.70采用链板输送机,踏杆输送线4.70上设置有踏杆定位座4.74,踏杆定位座4.74上设置有与踏杆7.9配合的踏杆定位槽4.75,踏杆配合设置在踏杆定位槽4.75内、并且左端伸出踏杆定位槽4.75、便于抓取,踏杆定位座4.74上还设置有与左驱动片配合的半圆槽4.76。
前轮组装支线4的工作过程:
1)人工将前车轮7.8上料至前车轮输送线4.69、将踏杆7.9上料至踏杆输送线4.70的踏杆定位座4.74上。
2)螺母供料机构4.77的分度盘4.84驱动转盘4.83转动,使转盘4.83上的三个螺母容置槽4.85依次与螺母输送导轨4.81的输出端相对合,从而使螺母输送导轨4.81依次向转盘4.83上的三个螺母容置槽4.85内输送一个螺母;螺母移料机构4.78的第三伸缩气缸4.89驱动三个第一螺母吸取电磁铁柱4.90向下吸取转盘4.83上的三个螺母,再通过直线位移驱动气缸4.91驱动吸取的三个螺母移动至圆形定位座4.8上方,最后再通过伸缩气缸4.89将吸取的三个螺母向下置于圆形定位座4.8的三个螺母放置孔4.12内,实现三个螺母同时供料。
3)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4.2通过右驱动片真空吸盘4.23吸取由右驱动片出料气缸4.36向前推送至出料位的一个右驱动片7.10、并置于圆形定位座4.8的定位槽4.11内,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4.64通过前车轮真空吸盘4.67吸取一个前车轮输送线4.69输出端的一个前车轮7.8、并置于第一圆形支座4.6上、并使前车轮中心的前轮端盖卡孔套装在圆形定位座4.8上,第一旋转夹紧气缸4.7压紧第一圆形支座4.6上的前车轮7.8;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4.64通过踏杆夹爪气缸4.68由踏杆输送线4.70的输出端抓取一根踏杆7.9、并将踏杆7.9的左端朝下由第一圆形支座4.6的开口侧进入圆形定位座4.8的槽口4.9内、并将左驱动片7.11置于前车轮7.8上方,前车轮7.8、左驱动片7.11、右驱动片7.10之间的三个螺栓孔7.16与圆形定位座4.8上布置的三个螺母分别同轴线设置。
4)拧螺栓机构4.79通过第二电批驱动升降气缸4.93驱动第二电批4.94向下、同时第一供螺丝机构4.92向第二电批4.94输送螺栓,再通过第二电批4.94将螺栓穿过前车轮7.8、左驱动片7.11、右驱动片7.10之间的螺栓孔7.16、再分别与圆形定位座4.8的三个螺母拧紧,从而实现前车轮7.8、左驱动片7.11、右驱动片7.10之间的固定安装形成前车轮组件半成品,之后第一旋转夹紧气缸4.19松开前车轮组件半成品。
5)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4.2通过夹紧气缸4.22由厚度方向夹紧前车轮组件半成品的前车轮7.8,并将前车轮组件半成品置于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4上,再通过第二旋转压紧气缸4.19向下压紧前车轮组件半成品。
6)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4.29通过前轮端盖夹爪4.62抓取一个由前轮端盖升降气缸4.57向上驱动至出料位的前轮端盖7.12、并位移至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4上定位的前车轮组件半成品上方,再将抓取的前轮端盖7.12套装在踏杆7.9上、并向下压紧(前轮端盖的压紧力小,由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13即可配合完成)在前车轮7.8上方的前轮端盖卡孔7.15内,再通过双用夹爪4.63抓取一个由前叉连接件升降气缸4.43向上推送至出料位的前叉连接件7.13套装在前轮端盖7.12上方的踏杆7.9上,最后再通过双用夹爪4.63抓取一个脚踏7.14套装在踏杆7.9上,再由上方的压紧气缸4.18将踏杆7.9向下压装到位,最后驱动第二旋转压紧气缸4.19松开压紧的前轮组件。
7)由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4.2将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4.4上的前轮组件进行翻面,使未装配前轮端盖7.12、前叉连接件7.13以及脚踏7.14的一端朝上,再通过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4.29对另一侧的前轮端盖7.12、前叉连接件7.13以及脚踏7.14进行组装形成如图64所示的前轮组件成品。
8)通过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4.2将前轮组件成品抓放至成品出料输送线4.1,向下一道工序输送。
9)重复步骤1-8,以实现前车轮组件的自动化装配生产。
工位切换输送线6.1的后侧设置有座椅及后尾箱装配支线5,如图52-60所示,座椅及后尾箱装配支线6包括设置在工位切换输送线6.1后端的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5.1,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5.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供螺丝机构5.2,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5.1右侧设置有并排布置的座椅输送线5.3、后尾箱体输送线5.4、后尾箱盖输送线5.5、座椅输送线5.3、后尾箱体输送线5.4、后尾箱盖输送线5.5均从右向左输送,座椅输送线5.3、后尾箱体输送线5.4、后尾箱盖输送线5.5与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5.1之间设置有左侧座椅抓取机械臂5.6、后尾箱抓取机械臂5.7。
座椅输送线5.3采用链板输送机,座椅输送线5.3上均布有座椅定位治具5.8,座椅定位治具5.8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插槽5.9,座椅7.7包括座垫端与靠背端,座垫端配合插至在第一插槽5.9内,第一插槽5.9用于实现座椅7.7的位置定位,座椅7.7的靠背端朝向输出方向一侧、并且端部设置有腰形槽7.60。
后尾箱体输送线5.4采用链板输送机,后尾箱输送线5.4上均布有后尾箱体定位治具5.10,后尾箱体定位治具5.10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放置后尾箱体的定位容置槽5.11,定位容置槽5.11的两端均为开口,所述后尾箱体7.61的开口朝上、并配合设置在定位容置槽5.11内,后尾箱体7.61底部的两个C形卡7.63分别卡置在后尾箱体定位治具5.10的两端。
后尾箱盖输送线5.5采用链板输送机,后尾箱输送线5.5上均布有后尾箱盖定位治具5.12,后尾箱盖定位治具5.12包括沿后尾箱盖输送线5.5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插接部5.13和第二插接部5.14,第一插接部5.13和第二插接部5.14之间设置有相对布置的第二插槽5.15,后尾箱盖7.62设置铰链销的一端向下配合插置在第一插接部5.13和第二插接部5.14之间的第二插槽5.15内。
座椅抓取机械臂5.6的自由端连接有座椅夹爪气缸5.16,座椅夹爪气缸5.16的夹紧端连接有相对布置的夹爪5.17,夹爪的外端设置有向内折弯90°的夹块5.18、座椅夹爪气缸5.16用于驱动夹爪5.17外端的夹块5.18由座椅的7.7靠背端两侧配合夹紧在腰形槽7.60内。
后尾箱抓取机械臂5.7的自由端连接有后尾箱及箱盖夹具5.19,后尾箱及箱盖夹具5.19包括连接在后尾箱抓取机械臂5.7自由端的固定连接板5.20,固定连接板5.20的一端连接有吸盘连接板5.21,吸盘连接板5.21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两个同列布置的真空管接头5.22,真空管接头5.22的外端连接有用于吸附在后尾箱体7.61底部的第一真空吸盘5.23,同列的两个真空管接头5.22相背一侧的中部分别连接有吸附在后尾箱体7.61两侧壁上的第二真空吸盘5.24;固定连接板5.2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伸缩气缸5.25,第四伸缩气缸5.25的伸缩端朝向吸盘连接板5.21,第四伸缩气缸5.25的伸缩端连接有与真空管接头5.22平行的伸缩夹紧杆5.26,伸缩夹紧杆5.26后侧的第四伸缩气缸5.25外壁上连接有两根与伸缩夹紧杆5.26平行布置的固定连接杆5.27,固定连接杆5.27的间距小于后尾箱盖定位治具5.10的第一插接部5.13和第二插接部5.14之间的间距,伸缩夹紧杆5.26与两根固定连接杆5.27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用于将后尾箱盖7.62夹紧在之间。
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5.1上安装有双排螺母供料机构5.28、单螺母供料机构5.29、双螺母吸取移料机构5.30、螺栓上紧机械臂5.31以及用于对童车3进行支撑定位的支撑治具5.32,螺栓上紧机械臂5.31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抓取、并上紧螺栓的第一电批5.33。
支撑治具5.32包括沿纵向依次布置的车架管支撑定位块5.34、连接座定位块5.35、后车架定位块5.36,车架管支撑定位块5.34上设置有纵向的V形槽5.37、用于支撑童车7的车架管7.26,连接座定位块5.35上设置有定位支撑后连接座7.28的方形槽5.40,连接座定位块5.35上设置有与后连接座7.28上的两个螺栓连接孔7.65对应的螺母放置孔5.38,后车架定位块5.36上设置有横向的V形槽5.39、用于支撑D形架7.50的水平段。
双排螺母供料机构5.28设置在支撑治具5.32的一侧,包括第一螺母振动盘5.41,第一螺母振动盘5.41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螺母输送导轨5.42,第一螺母输送导轨5.42纵向布置,两个第一螺母输送导轨5.42的输送端设置有分料机构5.43,分料机构5.43包括支撑座5.44,支撑座5.44的上端设置有螺母分料台5.45,螺母分料台5.45上端面靠近第一螺母输送导轨5.4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螺母输送导轨47的导槽末端对合、并分别只能容置一个螺母的螺母容置槽5.46,两个螺母容置槽5.46的中心距与连接座定位块5.35上的两个螺母放置孔5.38的中心距相同,支撑座5.44上还安装有驱动螺母分料台5.45上的螺母向上出料的螺母上料驱动气缸5.47。
双螺母吸取移料机构5.30包括横向安装在支撑治具5.32和双排螺母供料机构5.28之间的龙门架5.48,龙门架5.48上安装有二维驱动机构,二维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龙门架5.48上的横向模组5.49,横向模组5.49上安装有沿横向模组5.49横向移动的竖向模组5.50,竖向模组5.50上安装有可以沿竖向模组5.50上下位移的安装板5.51,安装板5.51的下端面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螺母吸取电磁铁柱5.52,二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安装板5.51上的两个第二螺母吸取电磁铁柱5.52吸取螺母分料台5.45上两个第一螺母容置槽5.46内的螺母、并移动至连接座定位块5.35上的两个螺母放置孔5.38内。
龙门架5.48上还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二下压气缸5.53、第二下压气缸5.53用于垂直下压支撑治具5.32上童车7的后尾箱体7.61的两侧边,使得下压后尾箱体7.61底部的两个C形卡7.63卡装在D形架7.50的水平段上。
单螺母供料机构5.29包括第二螺母振动盘5.54,第二螺母振动盘5.54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第二螺母输送导轨5.55,第二螺母输送导轨5.55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母上料机构5.56,螺母上料机构5.56位于支撑治具5.32上倾斜设置的后架管7.48下方,螺母上料机构5.56包括螺栓上料支架5.57,螺栓上料支架5.57的上端设置有螺母上料台5.58,螺母上料台5.58上端面靠近第二螺母输送导轨5.55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螺母输送导轨5.55的导槽末端对合、并只能容置一个螺母的第二螺母容置槽5.59,螺栓上料支架5.57上连接有驱动螺母上料台5.58上的螺母向上出料的螺母出料驱动气缸5.60,第二螺母容置槽5.59倾斜布置、并且倾斜角度与支撑治具5.32上童车的车架管7.26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螺母容置槽5.59的形状与螺母相配合、并位于固定连接部2.3与车架管7.26之间的螺栓孔7.66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螺母输送导轨5.55输出端一侧的导槽设置为由水平状态过渡为与第二螺母容置槽5.59的倾斜角度一致的倾斜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工位切换输送线6.1将空的童车支撑治具6.5输送至车把组装工位6.21,人工将流苏装配支线1装配完成的带有流苏带的车把套成品套装在车把7.31的两端,并倒置定位在童车支撑治具6.5的车把支撑组件6.8上,圆形罩抓取机械手8.4由圆形罩输送轨道8.3的末端抓取一个圆形罩7.32套装在童车支撑治具6.5上定位的车把组件7.1的套管7.34上。
2)工位切换输送线6.1将童车支撑治具6.5上装配完成的车把组件7.1输送至前后车架组装工位6.22,成品前车架抓取机械手2.44抓取在前后车架装配支线2上装配完成的前后车架总成倒置定位放置在前后车架组装工位6.22的童车支撑治具6.5上,使前后车架总成的后连接座7.28定位置于后连接座支撑座6.9上、使前车架7.4的头管7.27套装在手把组件7.1的套管7.34上。
3)工位切换输送线6.1将前后车架总成装配完成后的童车支撑治具6.5向前输送至前叉组件装配工位6.23,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3.4由前叉组件输送线3.2输出端抓取一个前叉组件7.2,再将抓取的前叉组件7.2移动至泥盖输送线3.3位于末端定位放置的泥盖7.57上方,再将前叉组件7.2的连接杆7.19向下依次穿过泥盖7.57中心通孔、泥盖定位治具3.11的中心孔至泥盖输送线4的输送链板内,并使得泥盖7.57与前叉组件7.2的连接杆7.19相互卡接。
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3.4将装配有泥盖7.57的前叉组件7.2再移动至前叉组件装配工位6.23,再将U形叉组件7.2的连接杆7.19向下穿过前车架7.4的头管7.27再插装在车把组件17的套管7.2内,并使连接杆7.19与套管7.34之间的第二铆钉孔7.38位于同一轴线,再通过装铆钉机构3.5将铆钉推入连接杆7.19与套管7.34之间的第二铆钉孔7.38内。
4)工位切换输送线6.1将前叉组件7.2装配完成的童车支撑治具6.5输送至压铆工位6.24,通过顶压气缸3.21沿两端顶压连接杆7.19与套管7.34之间的铆钉完成压铆。
5)工位切换输送线5将压铆完成的童车支撑治具6.5输送至前轮组装工位6.25,再由人工将前轮组装支线4组装完成的前轮组件7.3两侧的前叉连接件7.13卡装在U形叉7.18两端的卡口7.20内。
6)人工将前轮组件7.3装配完成的童车半成品置于支撑治具5.32上,使得车架管7.26支撑在车架管支撑定位块5.34的V形槽5.37内,后连接座7.28定位支撑在在方形槽5.40内,使D形架7.50的水平段支撑在后车架定位块5.36的V形槽5.39内;人工依次将座椅7.7依次上料至座椅输送线5.3对应的座椅定位治具5.8上、将后尾箱体7.61依次上料至后尾箱体输送线5.4对应的后尾箱体定位治具5.10上,将后尾箱盖7.62依次上料至后尾箱盖输送线5.5对应的后尾箱盖定位治具5.12上。
再将空的童车支撑治具6.5输送至后端的滚轮输送机6.16上,升降驱动机构6.18驱动后端的滚轮输送机6.16向下与下层链条输送装置6.3对接,再由滚轮输送机6.16将空的童车支撑治具6.5输送至下层链条输送装置6.3上,下层链条输送装置6.3再将空的童车支撑治具6.5输送至前端的滚轮输送机6.16上,再通过升降驱动机构6.18将前端滚轮输送机6.16上的链条童车支撑治具6.5输送至上层链条输送装置6.3待用。
7)螺母上料驱动气缸5.47驱动螺母分料台5.45位移至第一螺母输送导轨5.42的上方,横向模组5.49、竖向模组5.50相互配合驱动安装板5.51上的两个第二螺母电磁铁柱5.52吸取螺母分料台5.45上的两个螺母、并移动至连接座定位块5.35上的两个螺母放置孔5.38内。
8)座椅抓取机械臂5.6驱动座椅夹爪气缸5.16通过夹爪5.17夹取位于座椅输送线5.3末端的一个座椅7.7、并对应放置在童车的后连接座7.28上,后尾箱抓取机械臂5.7通过后尾箱及箱盖夹具5.19分别在后尾箱体输送线5.4、后尾箱盖输送线5.5的末端抓取一个后尾箱体7.61和一个后尾箱盖7.62,并将后尾箱体7.61支撑在后车架定位块5.36上,再驱动第二下压气缸5.53下压后尾箱体7.61,使得其底部的两个C形卡7.63卡装在D形架7.50的水平段上,同时固定连接部7.64贴合在童车后架管7.48上、并且之间设置的螺栓孔7.66同轴线。
9)螺母出料驱动气缸5.60驱动螺母上料台5.58上第二螺母容置槽5.59内的螺母上升贴合在童车的后架管7.48上,并且第二螺母容置槽5.59内的螺母与固定连接部7.64与后架管7.48之间的螺栓孔7.66同轴线设置。
10)螺栓上紧机械臂5.31驱动第一电批5.33分次从第二供螺丝机构5.2获取螺栓,并将螺栓穿过座椅7.7上的螺栓沉孔7.71、后连接座7.28上的螺栓孔7.65与连接座定位块5.35上的两个螺母放置孔5.38内的螺母紧固连接,从而实现座椅7.7的安装固定,以及将螺栓穿过固定连接部7.64与后架管7.48之间的螺栓孔7.66,并与贴合在童车后架管7.48上的螺母紧固,实现后尾箱6.6的固定安装。
11)后尾箱抓取机械臂5.7抓取的后尾箱盖7.62盖合在装配完成的后尾箱7.61上,再通过第四伸缩气缸5.25驱动伸缩夹紧杆5.26向后与固定连接杆5.27配合,使夹取的后尾箱盖7.61向内弯曲变形,从而使后尾箱盖7.61内侧的铰链销7.68两端分别正对后尾箱体7.62上对应侧的铰链套7.67,伸缩气缸5.25再驱动伸缩夹紧杆5.26向前,使后尾箱盖复位,从而使后尾箱盖7.62内侧的铰链销7.68配合套装在对应铰链套7.67内。
12)人工取下装配完成的童车
13)重复上述步骤。实现童车的自动装配。
Claims (10)
1.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布置的工位切换输送线,工位切换输送线的输送面上定位支撑有童车支撑治具;
所述工位切换输送线的输送面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放置童车的童车支撑治具,工位切换输送线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车把组装工位、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前轮组装工位,工位切换输送线用于驱动童车支撑治具依次输送至车把组装工位、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前轮组装工位;
工位切换输送线的前端设置有圆形罩供料装置,圆形罩供料装置与工位切换输送线之间设置有圆形罩抓取机械手;
所述车把组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横向布置的流苏装配支线,流苏装配支线包括流苏装配工作台,流苏装配工作台的右端转动安装有流苏卷筒,流苏卷筒上卷绕有多卷流苏,多卷流苏的自由端相互层叠、并向左牵引形成一条流苏带;流苏卷的左侧设置有用于夹住流苏带的第一流苏夹紧气缸、第二流苏夹紧气缸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第一流苏夹紧气缸、第二流苏夹紧气缸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分别通过横向位移模组安装在流苏装配工作台上;
流苏装配工作台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垫片供料机构和车把套供料机构以及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流苏装配工作台中部一侧上安装有牵引钩组件、V形铝钉自动扎口机以及呈上下布置的垫片夹紧气缸和车把套夹紧气缸,工作台中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流苏变位气缸;
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用于分别从垫片供料机构、车把套供料机构抓取垫片和车把套、并运送至垫片夹紧气缸和车把套夹紧气缸处,垫片夹紧气缸用于夹紧机械手运送的垫片,车把套夹紧气缸用于夹紧机械手运送的车把套,垫片夹紧气缸上夹紧的垫片与车把套夹紧气缸上夹紧的车把套同轴心布置,并位于流苏带的正上方;
牵引钩组件包括有直线升降模组以及可升降的安装在直线升降模组上的牵引钩,牵引钩包括竖向垂直段、以及连接在垂直段下端的钩体,直线升降模组用于驱动牵引钩向下依次穿过垫片夹紧气缸上夹紧的垫片和车把套夹紧气缸上夹装的车把套、并向下钩取流苏带至垫片夹紧气缸上夹紧的垫片上方、使钩取的流苏带形成对折状态;
流苏变位气缸的伸缩端朝向流苏带、并连接有垂直向上的撑杆,撑杆与牵引钩沿流苏带的长度方向错位布置,流苏变位气缸用于推动撑杆带动前方的一段流苏带偏离原位、便于牵引钩钩取;
垫片及车把套抓取机械手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将钩取至垫片上方的流苏带由中部的间隙像两侧撑开的流苏带撑开气缸,V形铝钉自动扎口机安装在垫片夹紧气缸上方、用于将V形钉扎紧在撑开的流苏带上;
流苏装配工作台的左端还固定设置有剪断移料气缸组,剪断移料气缸组用于剪断流苏带并用于成品出料;
前后车架组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前后车架装配支线,前后车架装配支线包括布置在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右侧第一压机、第二压机,第一压机、第二压机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压机、第二压机的右侧设置有前车架主体输送线、后车架主体输送线、后轮输出线,前车架主体输送线、后车架主体输送线、后轮输出线之间并排间隔布置、并均从右向左输送,第一压机和第二压机之间设置有前车架成品输送线,前车架成品输送线与第二压机之间设置有成品前车架抓取机械手;
前车架主体输送线设置在靠近第一压机的一侧,前车架主体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有前车架半成品输送线,前车架主体输送线与前车架半成品输送线之间设置有用于抓取前车架主体的前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
前车架主体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有下管塞振动盘、上管塞振动盘、车架管内塞振动盘以及纵向布置在前车架主体输送线输出端上方的前车架装配工作台,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的支撑顶板、上方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的安装板;
下管塞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下管塞输送导轨,下管塞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延伸至顶板下方的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下管塞输送导轨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下管塞出料槽,下管塞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下管塞分料台,下管塞分料台上端面靠近下管塞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与下管塞出料槽对合的下管塞定位槽,下管塞出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下管塞输送导轨最末端的一个下管塞推送至下管塞定位槽内的下管塞分料气缸,下管塞分料台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下管塞分料台向上出料的下管塞升降驱动气缸;
上管塞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上管塞输送导轨,上管塞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延伸至顶板下方的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上管塞输送导轨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上管塞出料槽,上管塞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上管塞分料台,上管塞分料台的下方设置有驱动上管塞分料台升降的上管塞升降驱动气缸,上管塞分料台靠近上管塞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与上管塞出料槽对合的上管塞定位槽,上管塞出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上管塞输送导轨最末端的一个上管塞推送至上管塞定位槽内的上管塞出料气缸;
车架管内塞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并延伸至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输出端前侧设置有后架管内塞上料工位,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末端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的车管内塞送料气缸,车管内塞送料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车管内塞升降驱动气缸,车管内塞升降驱动气缸的伸缩端朝下、并连接有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用于吸取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最末端车架管内塞,车管内塞送料气缸用于将车架管内塞真空吸盘吸取的车架管内塞沿车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输送方向向前推送至后架管内塞上料工位;
前车架装配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位于安装板下方的头管支撑治具,头管支撑治具上设置有与头管配合的圆弧槽,圆弧槽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前车架主体的头管定位支撑在圆弧槽内、设置后连接座的一端垂直向上,头管支撑治具的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安装板上的车架管内塞压紧气缸,车架管内塞压紧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安装板、并与头管支撑治具上支撑的前车架主体的车架管上端同轴线布置;
后车架主体输送线输出端的一侧通过后架管内塞装配平台安装有后车架限位治具,后车架主体的前端朝下定位设置在后车架治具上,后车架限位治具的一侧的后架管内塞装配平台上设置有后架管内塞振动盘,后架管内塞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后架管内塞输送导轨,后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延伸至后车架限位治具下方,后架管内塞输送导轨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的一端设置有后架管内塞出料台,后架管内塞出料台上端面靠近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对合的后架管内塞定位槽,内塞出料导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架管内塞分料气缸,后架管内塞分料气缸用于将后架管内塞出料导槽内的一个后架管内塞推送至后架管内塞定位槽内,后架管内塞定位槽内定位设置的内塞位于后车架限位治具上定位设置的后车架主体的后架管正下方,后架管内塞出料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后架管内塞出料台向上出料的后架管内塞出料气缸;
后车架主体输送线与后轮输送线之间设置有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后车架主体输送线的输出端与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后车架主体抓取机械臂;
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靠近后车架主体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左垫圈壳供料机构和右垫圈壳供料机构,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靠近后轮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后轴定位圈供料机构、轴卡供料机构,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后轮端盖供料机构;
靠近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一侧的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上还安装有圆柱形定位治具、后轮端盖治具、以及用于抓取后轮端盖、轴定位圈、轴卡的后轮装配件抓取机械臂,圆柱形定位治具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置后轮轴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置轴卡、并与中心孔同心的定位槽,圆柱形定位治具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下压气缸,第一下压气缸的伸缩端朝下、并连接有用于套置在后轮轴上端的套筒,套筒与圆柱形定位治具同轴线布置,圆柱形定位治具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用于扶住后轮轴的后轮轴夹紧气缸,后轮轴夹紧气缸的夹紧端设置有与后轮轴间隙配合的夹紧槽;
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抓取后轮总成及后轮轴的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输出后轮轴的后轮轴供料装置;
后轮总成及后轮轴抓取机械臂与第二压机之间设置有后轮总成定位治具,后轮总成定位治具与第二压机之间设置有后轮总成抓取机械臂;
后轮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有后轮抓取机械臂,后轮抓取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六角盖供料机构;
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的右侧设置有童车前叉组件装配支线,童车前叉组件装配支线包括供铆钉机构、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以及并排布置的前叉组件输送线、泥盖输送线,前叉组件输送线、泥盖输送线均向左侧输送,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设置在前叉组件输送线、泥盖输送线与工位切换输送机之间,前叉组件装配工位的一侧设置有装铆钉机构,压铆工位对应设置有压铆钉机构,供铆钉机构的出料端通过柔性出料管与装铆钉机构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前叉组件抓取机械臂的输出端连接有夹取前叉组件、机械手通过前叉组件夹具夹取前叉组件、并将夹取的前叉组件与泥盖以及装配工位上的工车组装为整体;
装铆钉机构用于将铆钉推送至位于前叉组件装配工位的童车的连接杆与套管之间的铆钉孔内;
压铆钉机构用于将对压铆工位的童车的连接杆与套管之间铆钉进行铆钉压铆;
前轮组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前轮组装支线,前轮组装支线包括前车轮输送线、踏杆输送线、成品出料输送线、螺母供料机构、右驱动片供料机构、前叉连接件供料机构、脚踏供料机构、前轮端盖供料机构、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螺母移料机构、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拧螺栓机构;
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设置与前车轮、左驱动片、右驱动片之间的三个螺栓孔相对应的螺母放置孔,所述螺母移料机构设置在螺母供料机构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组件之间、用于将螺母供料机构输出的螺母移动至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内;
所述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用于定位放置拼装为一体的踏杆、前车轮和右驱动片,拧螺栓机构设置在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方,拧螺栓机构用于将螺栓穿过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拼装为一体的前车轮、左驱动片、右驱动片之间的三个螺栓孔、并与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的螺母拧紧,从而将前车轮、左驱动片、右驱动片装配为整体形成前车轮组件半成品;
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用于定位放置前车轮半成品,所述前轮组装配件夹爪机械手用于分别从前叉连接件供料机构、脚踏供料机构、前轮端盖供料机构抓取前叉连接件、脚踏以及前轮端盖、并装配在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定位的前轮轮组件半成品的两端形成前轮组件成品;
所述前车轮及踏杆抓取机械手用于抓取前车轮输送线输送的前车轮和踏杆输送线输送的踏杆、并置于在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所述轮轴组件及右驱动片抓取机械手用于抓取右驱动片、并置于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以及将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装配完成的前轮组件半成品抓放至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将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上的前轮组件成品抓放至成品输送线上;
工位切换输送线的后侧设置有座椅及后尾箱装配支线,座椅及后尾箱装配支线包括设置在工位切换输送线后端的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供螺丝机构,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右侧设置有并排布置的座椅输送线、后尾箱体输送线、后尾箱盖输送线,座椅输送线、后尾箱体输送线、后尾箱盖输送线均向左侧输送,座椅输送线、后尾箱体输送线、后尾箱盖输送线与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左侧座椅抓取机械臂、后尾箱抓取机械臂;
座椅及后尾箱装配工作台上安装有下压气缸、支撑治具、双排螺母供料机构、单螺母供料机构、螺母上料机构、双螺母吸取移料机构、螺栓上紧机械臂;支撑治具用于对童车进行支撑定位,支撑治具上设置有与后连接座上的两个螺栓连接孔对应的螺母放置孔;双排螺母供料机构用于同时输送并排布置的两个螺母;双螺母吸取移料机构用于吸取双排螺母供料机构输送的两个螺母、并运送至支撑治具上对应的螺母放置孔内;
座椅抓取机械臂用于抓取座椅、并置于支撑治具上童车的后连接座上,后尾箱抓取机械臂从抓取后尾箱体输送线、后尾箱盖输送线上抓取后尾箱体和后尾箱盖、并将后尾箱体置于支撑治具上童车的D形架上方,下压气缸用于下压支撑治具上童车的后尾箱体,使得下压后尾箱体底部的两个形卡卡装在D形架的水平段上,后尾箱抓取机械臂还用于将抓取的后尾箱盖装配在后尾箱体上;
单螺母供料机构用于将螺母输送至支撑治具上童车的后架管下方,螺母上料机构设置在单螺母供料机构的输出端、用于将单螺母供料机构末端的一个螺母向上推送至贴合后架管上、并使得螺母与固定连接部与后架管之间的螺栓孔同心;
螺栓上紧机械臂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批,第一电批的进料端与第二供螺丝机构的出料端通过螺丝输送软管连接,螺栓上紧机械臂用于将第二供螺丝机构输送的螺栓与支撑治具上的两个螺母配合对座椅进行固定安装、以及与螺母上料机构输送的螺母配合对后尾箱体的固定连接部与后架管进行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工位切换输送线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呈上下布置的两层链条输送装置,链条输送装置两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凸出输送面的限位导条;所述童车支撑治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贴合在两侧限位导条上的导轮,底板上安装有沿工位切换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布置的车把支撑组件和后连接座支撑座,车把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中部的U形管支撑座、以及沿工位切换输送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U形管支撑座两侧的把手支座,U形管支撑座的周向设置有与倒设的车把组件的 U形部配合的U形槽,把手支座上设置有与车把配合的开口槽,后连接座支撑座上设置有与倒置的后连接座配合的定位容置槽;
机架的两端分别分别安装有治具上下层切换装置,治具上下层切换装置包括可与对应端的两个链条输送装置切换对接的滚轮输送机,滚轮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凸出输送面的导板,导板之间形成与童车支撑治具配合的导槽,滚轮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竖向布置的框型支架,框型支架上安装有竖向模组,滚轮输送机通过连接架连接在竖向模组上,竖向模组用于驱动滚轮输送机上下升降;
车把组装工位、前后车架组装工位、前叉组件装配工位、压铆工位、前轮组装工位设置在工位切换输送线的上层链条输送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圆形罩供料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工作台,供料装置工作台上设置有圆形罩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的圆形罩输送轨道,圆形罩向上凸出圆形罩输送轨道、便于抓取;
垫片供料机构包括垫片振动料盘,垫片振动料盘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布置的垫片输送导轨,垫片输送导轨向设置垫片和车把套抓取机械手的一侧输送,垫片输送导轨的末端设置有垫片分料机构,垫片分料机构包括垫片分料支架,垫片分料支架上设置有对接在垫片输送导轨输出端的垫片分料台,垫片分料台通过横向布置的垫片分料直线导轨安装在垫片分料支架上,垫片分料台上端面靠近垫片输送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垫片输送导轨的导槽末端对合、并只能容置一个垫片的垫片容置槽,垫片分料支架上还安装有驱动垫片分料台沿垫片输送导轨向前出料的垫片分料气缸;
车把套供料机构包括车把套振动盘,车把套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布置的车把套输送导轨,车把套输送导轨向设置垫片和车把套抓取机械手的一侧输送,车把套输送导轨的末端设置有车把套分料机构,车把套分料机构包括车把套分料支架,车把套分料支架上设置有对接在车把套输送导轨末端的车把套分料座,车把套分料座上端面靠近车把套输送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车把套输送导轨的导槽末端相对合、并只能容置一个车把套的车把套容置槽,车把套分料座的两侧壁中部分别设置有L形开口槽,车把套分料支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与两侧L形开口槽相配合的L形填块,车把套分料支架上安装有推动车把套分料座向上出料的车把套分料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流苏卷筒左侧的工作台上依次连接有限位板和倒U形的过线架,限位板和过线架均位于工作台宽度方向的中部,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穿置相互层叠的流苏的限位孔,限位孔位于过线架的上方,第一流苏夹紧气缸、第二流苏夹紧气缸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均位于过线架的左侧;
第一流苏夹紧气缸的夹紧端朝上布置、并位于流苏带的正下方,第二流苏夹紧气缸和第三流苏夹紧气缸相对布置、并分别位于流苏带两侧的流苏装配工作台上,第二流苏夹紧气缸、第三流苏夹紧气缸分别通过第一伸缩气缸安装在对应横向位于模组上;
流苏带剪断机构包括沿流苏装配工作台长度方向布置的横向位移气缸,横向位移气缸的输出端朝右、并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气缸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并排布置的电剪刀和流苏带夹紧气缸,流苏带夹紧气缸设置在电剪刀的左侧,电剪刀设置在流苏带正上方、用于剪断位于最左端的成品车把套,流苏带夹紧气缸用于在电剪刀剪断时,夹紧流苏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前车架主体输送线上设置有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包括沿前车架输送线宽度方向布置的头管定位座和后连接座定位块,头管定位座上设置有与头管下端口配合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的上端为球面,后连接座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沿宽度方向对后连接座进行定位的开口槽;
后车架主体输送线上设置有后车架定位夹具,后车架定位夹具包括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的三个后车架定位块,其中位于底角的两个后车架定位块上设置有用于支撑D形架水平段的第一定位槽,位于顶角位置的后车架定位块设置有用于支撑后架管的第二定位槽;
前车架成品输送线采用链板输送机,前车架成品输送线上设置有前车架成品定位治具,前车架成品定位治具与前车架主体定位治具的结构相同;
后轮总成定位治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布置的定位座,定位座上分别设置有半圆槽,半圆槽用于定位放置后轮总成的两个后轮;
所述后车架限位治具包括竖向支架,竖向支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限位定位块,限位定位块上设置有开口朝下、并与D形架水平段配合的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右垫圈壳供料机构包括右垫圈壳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向左侧输送的右垫圈壳输送导轨,右垫圈壳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且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右垫圈壳出料槽,右垫圈壳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在后车架总成装配工作台上的右垫圈壳分料板,右垫圈壳分料板上端面靠近右垫圈壳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右垫圈壳出料槽对合的右垫圈壳定位槽,右垫圈壳出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右垫圈壳输送导轨最末端的一个右垫圈壳推送至右垫圈壳定位槽内的右垫圈壳推料气缸;
左垫圈壳供料机构包括左垫圈壳振动盘,左垫圈壳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的左垫圈壳输送导轨,左垫圈壳输送导轨向左侧输送,左垫圈壳输送导轨的末端封闭、并且末端两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左垫圈壳出料槽,左垫圈壳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第左垫圈壳分料板,左垫圈壳分料板靠近左垫圈壳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左垫圈壳出料槽对合的左垫圈壳定位槽,左垫圈壳出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左垫圈壳输送导轨最末端的一个左垫圈壳推送至左垫圈壳定位槽内的左垫圈壳分料气缸;
后轴定位圈供料机构包括后轴定位圈振动盘,后轴定位圈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并向左侧输送的后轴定位圈导轨,轴卡供料机构包括轴卡振动盘,轴卡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并向左侧输送的轴卡输送导轨,后轮端盖供料机构包括后轮端盖振动盘,后轮端盖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封闭、并向左侧输送的后轮端盖输送导轨;
后轮输送线包括后轮导料输送线和后轮检测输送线,后轮导料输送线和后轮检测输送线均采用皮带输送机,后轮导料输送线输出端的两侧机架上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槽,导流槽包括位于前部、用于沿径向方向对后轮进行定位的导向定位段以及位于后部的锥形进料段,锥形进料段的大口端朝外,后轮检测输送线的输入端与导流槽的输出端对接,所述后轮检测输送线的中部设置有CCD视觉检测系统;
六角盖供料机构包括六角盖供料工作台,六角盖供料工作台上安装有六角盖振动盘,六角盖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六角盖输送导轨,六角盖输送导轨上输出端对接有出料座,出料座上端面靠近六角盖输送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六角盖输送导轨的导槽相对合的六角盖定位槽,出料座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出料座向上出料的六角盖出料气缸;
后轮轴供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方形供料箱,方形供料箱内设置有倾斜向下布置的导料板,导料板将方形供料箱分隔为位于上方的储料仓和位于下方的出料仓,储料仓的低位端设置有竖向的出料槽,出料槽向下延伸至出料仓内,出料槽的正下方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定位支撑块,定位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放置后轮轴的开口槽;出料仓内安装有出料气缸,出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推板通过后轮轴分料直线导轨安装在出料仓内,两个定位支撑块连接在推板的前端,两个定位支撑块前侧的出料仓外壁上设置有便于定位支撑块上支撑的后轮轴向前出料的侧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前叉组件输送线上均布有前叉组件定位治具,前叉组件定位治具包括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的三个前叉定位块,其中位于底角的两个前叉定位块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U形叉的第一定位槽,位于顶角位置的前叉定位块设置有用于支撑定位连接杆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朝向位于底角的两个前叉定位块的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结构用于对连接杆的端部进行定位;
泥盖输送线采用链板输送机,泥盖输送线上均布有泥盖定位治具,泥盖定位治具的上端设置为与泥盖下端面配合的弧形面,泥盖定位治具的中部设置有与泥盖底端的圆形套配合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中心设置有与泥盖的中心通孔同轴线的中心孔,中心孔贯通泥盖输送线的输送链板;
压铆钉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位切换输送线两侧的支撑平台,两侧的支撑平台上安装有相对布置的顶压气缸,当童车支撑治具上的童车位移至压铆工位时,连接杆与套管之间穿置的铆钉与两个顶压气缸的伸缩端同轴线布置,使得顶压气缸可以沿两端顶压铆钉完成压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分别安装在一个装配支撑平台上,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包括与前车轮直径大小相配合的第一圆形支座,第一圆形支座通过第一支腿安装在对应装配支撑平台上,第一圆形支座两侧的装配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旋转夹紧气缸,第一圆形支座上固定有与前车轮两端的前轮端盖卡孔相配合的圆形定位座,圆形定位座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槽口,圆形定位座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右驱动片的定位槽以及有与前车轮、左驱动片、右驱动片之间的三个螺栓孔上下位置相对应的螺母放置孔;第一圆形支座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圆形定位座的槽口位于开口的正上方,便于踏杆由第一圆形支座的开口侧进入圆形定位座的槽口内,第一圆形支座上的开口与两个第一旋转夹紧气缸在周向上错开布置;
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包括与前车轮的直径大小相配合的第二圆形支座,第二圆形支座通过第二支腿安装在对应装配支撑平台上,第二圆形支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紧脚踏的压紧气缸,第二圆形支座的中心设置有与前轮端盖的端盖本体配合的定位支撑槽,定位支撑槽的中心设置有便于端盖本体的盖帽穿过的中心通孔,第二圆形支座的一侧设置有连通中心通孔的开口,第二圆形支座两侧的装配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第二旋转压紧气缸,第二旋转压紧气缸与第二圆形支座上的开口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螺母供料机构包括第三螺母振动盘,第三螺母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螺母输送导轨,螺母输送导轨的输出端延伸至设置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装配支撑平台上,螺母输送导轨的末端设置有螺母分料机构,螺母分料机构包括对接在螺母输送导轨输出端的转盘,转盘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转盘旋转的分度盘,转盘上端的周向设置有可以与螺母输送导轨交替对合的螺母容置槽,转盘上的三个螺母容置槽与圆形定位座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的位置相对应;
螺母移料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设置在螺母分料机构的转盘与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圆形定位座之间的上方,安装板上通过第二直线导轨安装有连接座,第二直线导轨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座上连接有伸缩端朝下的第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三个第一螺母吸取电磁铁柱,安装板的一端还连接有用于驱动伸缩气缸沿第二直线导轨位移的直线位移驱动气缸,直线位移驱动气缸用于与伸缩气缸配合驱动三个第一螺母吸取电磁铁柱将转盘上的三个螺母同时吸附、再置于圆形定位座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内;
拧螺栓机构包括三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及三个竖直向下、并连接为整体的第二电批驱动升降气缸,电批驱动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批,每个第二电批通过一根螺栓输送软管对应连接一个第一供螺丝机构,三个第二电批与圆形定位座上的三个螺母放置孔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右驱动片供料机构包括右驱动片振动盘,右驱动片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右驱动片输送轨道,右驱动片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朝向第一前轮装配定位治具、并且末端设置有右驱动片分料机构,右驱动片分料机构包括右驱动片分料支架,右驱动片分料支架上设置有对接在右驱动片输送轨道输出端的右驱动片分料台,右驱动片分料台上端面靠近右驱动片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右驱动片容置槽,右驱动片容置槽对合在右驱动片输送轨道的导槽末端,右驱动片分料台通过右驱动片分料直线导轨安装在右驱动片分料支架上、使得右驱动片分料台可以沿右驱动片输送轨道的宽度方向位移,右驱动片分料支架上安装有驱动右驱动片分料台沿右驱动片分料直线导轨向前出料的右驱动片出料气缸;
前叉连接件供料机构包括前叉连接件振动盘,前叉连接件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向设置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一侧输送的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设置有前叉连接件分料机构,前叉连接件分料机构包括前叉连接件分料支架,前叉连接件分料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在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末端的前叉连接件分料台,前叉连接件分料台上端面靠近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容置一个前叉连接件的前叉连接件容置槽,前叉连接件容置槽对合在前叉连接件输送轨道的导槽末端,前叉连接件凸出前叉连接件容置槽、便于抓取,前叉连接件分料支架上还安装有推动前叉连接件分料台向上出料的前叉连接件升降气缸;
脚踏供料机构包括脚踏振动盘,脚踏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向设置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一侧的脚踏输送轨道,脚踏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设置有脚踏分料机构,脚踏分料机构包括脚踏分料支架,脚踏分料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在脚踏输送轨道末端的脚踏分料台,脚踏分料台上端面靠近脚踏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容置一个脚踏的脚踏容置槽,脚踏容置槽对合在脚踏输送轨道的导槽末端,脚踏分料支架上安装有驱动脚踏分料台向上出料的脚踏升降气缸;
前轮端盖供料机构包括前轮端盖振动盘,前轮端盖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向设置第二前轮装配定位治具的一侧的前轮端盖输送轨道,前轮端盖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设置有前轮端盖分料机构,前轮端盖分料机构包括前轮端盖分料支架,前轮端盖分料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对接在前轮端盖输送轨道末端的前轮端盖分料台,前轮端盖分料台上端面靠近前轮端盖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容置一个前轮端盖的前轮端盖容置槽,前轮端盖容置槽对合在前轮端盖输送轨道的导槽末端,前轮端盖的盖帽凸出前轮端盖容置槽、便于抓取,前轮端盖分料支架上安装有驱动前轮端盖分料台向上出料的前轮端盖升降气缸;
前车轮输送线采用皮带输送机,前车轮输送线的两侧机架上连接有导板,导板之间形成向输出端一侧逐渐变窄的导料槽,导料槽输出端为封闭结构、并且宽度与前车轮的径向大小相配合,导料槽输出端上方设置有用于识别前车轮上螺栓孔位置的CCD视觉识别系统;
踏杆输送线采用链板输送机,踏杆输送线上设置有踏杆定位座,踏杆定位座上设置有与踏杆配合的踏杆定位槽,踏杆配合设置在踏杆定位槽内、并且左端伸出踏杆定位槽、便于抓取,踏杆定位座上还设置有与左驱动片配合的半圆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输送线上均布有座椅定位治具,座椅定位治具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插槽,座椅包括座垫端与靠背端,座垫端配合插至在第一插槽内;
所述后尾箱输送线上均布有后尾箱体定位治具,后尾箱体定位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放置后尾箱体的定位容置槽,定位容置槽的两端均为开口,所述后尾箱体的开口朝上、并配合设置在定位容置槽内,后尾箱体底部的两个C形卡分别卡置在后尾箱体定位治具的两端;
所述后尾箱输送线上均布有后尾箱盖定位治具,后尾箱盖定位治具包括沿后尾箱盖输送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设置有相对布置的第二插槽,后尾箱盖设置铰链销的一端向下配合插置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的第二插槽内;
座椅抓取机械臂的自由端连接有座椅夹爪气缸,座椅夹爪气缸的夹紧端连接有相对布置的夹爪,夹爪的外端设置有向内折弯90°的夹块、座椅夹爪气缸用于驱动夹爪外端的夹块由座椅的靠背端两侧配合夹紧在腰形槽内;
后尾箱抓取机械臂的自由端连接有后尾箱及箱盖夹具,后尾箱及箱盖夹具包括连接在后尾箱抓取机械臂自由端的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吸盘连接板,吸盘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两个同列布置的真空管接头,真空管接头的外端连接有用于吸附在后尾箱体底部的第一真空吸盘,同列的两个真空管接头相背一侧的中部分别连接有吸附在后尾箱体两侧壁上的第二真空吸盘;固定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伸缩气缸,第四伸缩气缸的伸缩端朝向吸盘连接板,第四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与真空管接头平行的伸缩夹紧杆,伸缩夹紧杆后侧的第四伸缩气缸外壁上连接有两根与伸缩夹紧杆平行布置的固定连接杆,固定连接杆的间距小于后尾箱盖定位治具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的间距,伸缩夹紧杆与两根固定连接杆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用于将后尾箱盖夹紧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支撑治具包括沿纵向依次布置的车架管支撑定位块、连接座定位块、后车架定位块,车架管支撑定位块上设置有纵向的V形槽、用于支撑童车的车架管,连接座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支撑后连接座的方形槽,连接座定位块上设置有与后连接座上的两个螺栓连接孔对应的螺母放置孔,后车架定位块上设置有横向的V形槽、用于支撑D形架的水平段;
双排螺母供料机构包括第一螺母振动盘,第一螺母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螺母输送导轨,两个第一螺母输送导轨的输送端设置有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螺母分料台,螺母分料台上端面靠近螺母输送导轨一侧的上端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螺母输送导轨的输出端对合、并分别只能容置一个螺母的螺母容置槽,两个螺母容置槽的中心距与连接座定位块上的两个螺母放置孔的中心距相同,支撑座上还安装有驱动螺母分料台上的螺母向上出料的螺母上料驱动气缸;
双螺母吸取移料机构包括横向安装在支撑治具和双排螺母供料机构之间的龙门架,龙门架上安装有二维驱动机构,二维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龙门架上的横向模组,横向模组上安装有沿横向模组横向移动的竖向模组,竖向模组上安装有可以沿竖向模组上下位移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下端面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螺母吸取电磁铁柱,二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安装板上的两个第二螺母吸取电磁铁柱吸取螺母分料台上两个第一螺母容置槽内的螺母、并移动至连接座定位块上的两个螺母放置孔内;
单螺母供料机构包括第二螺母振动盘,第二螺母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第二螺母输送导轨,第二螺母输送导轨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母上料机构,螺母上料机构位于支撑治具上倾斜设置的后架管下方,螺母上料机构包括螺栓上料支架,螺栓上料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螺母上料台,螺母上料台上端面靠近第二螺母输送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螺母输送导轨的导槽末端对合、并只能容置一个螺母的第二螺母容置槽,螺栓上料支架上连接有驱动螺母上料台上的螺母向上出料的螺母出料驱动气缸,第二螺母容置槽倾斜布置、并且倾斜角度与支撑治具上童车的车架管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螺母容置槽的形状与螺母相配合、并位于固定连接部与车架管之间的螺栓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螺母输送导轨输出端一侧的导槽设置为由水平状态过渡为与第二螺母容置槽的倾斜角度一致的倾斜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51162.0U CN211728231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51162.0U CN211728231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28231U true CN211728231U (zh) | 2020-10-23 |
Family
ID=72869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51162.0U Active CN211728231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282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3546A (zh) * | 2019-12-25 | 2020-03-17 | 杭州江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22351162.0U patent/CN2117282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3546A (zh) * | 2019-12-25 | 2020-03-17 | 杭州江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
CN110883546B (zh) * | 2019-12-25 | 2024-05-17 | 杭州江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90236A (zh) | 一种弹簧扣件的全自动组装机 | |
CN110883546A (zh) |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 |
CN208142517U (zh) | 一种弹簧扣件的全自动组装机 | |
CN107999404B (zh) | 一种金属插头堆垛机 | |
CN112621149A (zh) |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化装配系统 | |
CN111531238B (zh) | 一种变压器焊接组装一体化生产线 | |
CN112621148B (zh) |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化装配工艺 | |
CN106938391A (zh) | 一种发动机缸体全自动装配线 | |
CN108971980A (zh) | 节流阀铜件组装设备 | |
CN211728231U (zh) |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 |
CN112894347B (zh) | 一种搬运机器人的组装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7182547B (zh) | 脚轮组装、包装和码垛系统 | |
CN110842556A (zh) | 一种童车前轮组件装配设备 | |
CN112621147A (zh) |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生产线用操作杆姿态调整单元 | |
CN211728232U (zh) | 一种童车前轮组件装配设备 | |
CN215870166U (zh) | 三孔插座自动装配系统 | |
CN211728230U (zh) | 一种童车的座椅及后尾箱自动装配设备 | |
CN215146455U (zh) | 一种文件夹内部铁夹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 |
CN110860898B (zh) | 一种童车的座椅及后尾箱自动装配设备 | |
CN112478690A (zh) |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化生产线用操作杆上料装置 | |
CN113479609A (zh) | 一种用于装配输送机实训设备的生产线 | |
CN211277343U (zh) | 一种童车前车架及后轮总成装配设备 | |
CN208082922U (zh) | 一种金属插头堆垛机 | |
CN112872773B (zh) | 轴套自动压装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4296599U (zh) | 输液瓶灯检装箱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