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9179U - 显示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9179U
CN211719179U CN202020155323.9U CN202020155323U CN211719179U CN 211719179 U CN211719179 U CN 211719179U CN 202020155323 U CN202020155323 U CN 202020155323U CN 211719179 U CN211719179 U CN 211719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display device
ultraviolet light
film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53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结城昭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9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9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18Redirecting mea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4Light-guides, e.g. fibre-optic bundles, louvered or jalousie light-gu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14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photochromic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62Switchable arrangements whereby the element being usually not switch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及汽车。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切换视角,抑制在将视角切换为窄视角的情况下视角变得过窄。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紫外线导光板、膜及紫外线光源。显示面板具有像素。紫外线导光板与显示面板重叠。紫外线导光板的第一主面处于配置像素的一侧。紫外线导光板的第二主面处于配置像素的一侧的相反侧。膜配置于紫外线导光板的第一主面上。膜的开口配置于通过像素而朝向第一方向的光路上。膜的非开口部分配置于通过像素而朝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光路上。膜由光致变色感光物质构成。紫外线光源对紫外线导光板的端面照射紫外线。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的室内搭载显示器的情况增多,在汽车的室内搭载副驾驶席用显示器的情况也在增多。另外,为了能够在汽车的室内观看电影等,正在进行副驾驶席用显示器的大画面化、高画质化。
针对副驾驶席用显示器所具有的显示装置,要求在平时具有能够从副驾驶席及驾驶席这两者辨识图像的宽阔的左右方向的视角,但在必要时具有能够从副驾驶席辨识图像但无法从驾驶席辨识图像的狭窄的左右方向的视角。因此,要求在该显示装置中具有能够将左右方向的视角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切换的功能。
这样的显示装置能够通过具有显示面板及液晶屏障面板的显示装置来实现。液晶屏障面板具有遮挡光的屏障。屏障的状态在使光透过的透过状态和遮挡光的遮光状态之间切换。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前方配置液晶有源屏障面板(第0026段)。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右眼用图像及左眼用图像在画面上横向交替地显示(第0034段)。就液晶有源屏障面板而言,设置有屏障条带电极的区域构成屏障条带(第0035段)。右眼用图像被液晶有源屏障面板遮挡,使得右眼用图像不入射到左眼(第0036段)。左眼用图像被液晶有源屏障面板遮挡,使得左眼用图像不入射到右眼(第0036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94968号公报
液晶屏障面板具有偏光板、玻璃基板等。因此,在具有显示面板及液晶屏障面板的显示装置中,难以使遮挡光的屏障接近显示面板。因此,在该显示装置中,在将视角切换为窄视角的情况下,视角往往变得过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如下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在宽视角与窄视角之间切换视角,能够抑制在将视角切换为窄视角的情况下视角变得过窄。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紫外线导光板、膜及紫外线光源。
显示面板具有像素。
紫外线导光板与显示面板重叠。紫外线导光板的第一主面位于配置像素的一侧。紫外线导光板的第二主面位于配置像素的一侧的相反侧。
膜配置于紫外线导光板的第一主面上。膜的开口配置于通过像素而朝向第一方向的光路上。膜的非开口部分配置于通过像素而朝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光路上。膜由光致变色感光物质构成。
紫外线光源对紫外线导光板的端面照射紫外线。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与成为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的膜之间的要素。因此,能够使屏障接近显示面板。由此,能够提供如下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切换视角,能够抑制在将视角切换为窄视角的情况下视角变得过窄。
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方案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5的汽车的俯视图。
标号的说明
1、2、3、4、52显示装置,10显示面板,11屏障面板,100液晶单元,101第一偏光板,102第二偏光板,120第一像素,121第二像素,130紫外线导光板,131膜,132紫外线光源,133紫外线反射膜,134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5第二紫外线吸收层,UV紫外线,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140非开口部分,141开口,130p第一区域,130q第二区域,5汽车,51驾驶席,50副驾驶席。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1
1.1显示装置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所图示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是搭载于汽车的车载用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也可以是车载用显示装置之外的显示装置。
如图1所图示那样,显示装置1具有显示面板10、屏障面板11及背光12。显示装置1也可以具有这些要素之外的要素。
显示面板10、屏障面板11及背光12彼此重叠。屏障面板11插入至显示面板10中。背光12与显示面板10相比配置于背面侧。
显示面板10是液晶显示面板。因此,显示装置1是液晶显示装置。显示面板10也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之外的显示面板。因此,显示装置1也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之外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面板10也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面板。因此,显示装置1也可以是有机EL显示装置。
背光12发出光。发出的光的一部分透过显示面板10及屏障面板11。显示面板10具有与输入进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光透过率的面内分布。屏障面板11具有与输入进来的控制信号对应的光透过率的观察方向依赖性。由此,在显示装置1对与输入进来的图像信号、输入进来的控制信号及观察方向对应的图像进行显示。
1.2显示面板
如图1所图示那样,显示面板10具有液晶单元100、第一偏光板101及第二偏光板102。
第一偏光板101及第二偏光板102与液晶单元100重叠。第一偏光板101与液晶单元100相比配置于前表面侧,配置在最前表面。第二偏光板102与液晶单元100相比配置于背面侧。
透过显示面板10的光依次透过第二偏光板102、液晶单元100及第一偏光板101。第二偏光板102选择性地使具有特定偏光方向的偏振光透过。液晶单元100具有与输入至液晶单元100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偏光方向的变化量的面内分布。第二偏光板102选择性地使具有特定偏光方向的偏振光透过。由此,将与输入至液晶单元100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10。
如图1所图示那样,液晶单元100具有第一透明基板110、第二透明基板111及液晶层112。如图1所图示那样,液晶层112具有第一像素120及第二像素121。
第一像素120是用于对在从副驾驶席观察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辨识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像素。第二像素121是用于对在从驾驶席观察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辨识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像素。
液晶层112被保持于第一透明基板110和第二透明基板111之间。第一像素120及第二像素121以交替排列的状态排列于左右方向。通过彼此分割开的第一透明电极,向第一像素120施加与输入至液晶单元100的图像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压。通过彼此分割开的第二透明电极,向第二像素121施加与输入至液晶单元100的图像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压。第一像素120及第二像素121具有与被施加的驱动电压对应的偏光方向的变化量。由此,液晶层112具有与输入至液晶单元100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偏光方向的变化量的面内分布。
1.3屏障面板
如图1所图示那样,屏障面板11具有紫外线导光板130、膜131及紫外线光源132。
屏障面板11与显示面板10重叠,屏障面板11与液晶单元100相比配置于前表面侧,被液晶单元100和第一偏光板101夹着。因此,紫外线导光板130及膜131与显示面板10重叠,紫外线导光板130及膜131被液晶单元100和第一偏光板101夹着。屏障面板11也可以与液晶单元100相比配置于背面侧,也可以被液晶单元100和第二偏光板102夹着。因此,紫外线导光板130及膜131也可以被液晶单元100和第二偏光板102夹着。
紫外线导光板130具有第一主面130a、第二主面130b及端面130c。第一主面130a处于配置第一像素120及第二像素121的一侧。第二主面130b处于配置第一像素120及第二像素121的一侧的相反侧。端面130c将第一主面130a和第二主面130b连接。
优选紫外线导光板130由不引起双折射且不易吸收紫外线的材料构成,由玻璃等构成。
膜131配置于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一主面130a上。
膜131是薄膜。膜131由光致变色感光物质构成。构成膜131的光致变色感光物质是在照射了紫外线的情况下可见光线的吸收率上升的光致变色感光物质,光致变色感光物质是螺恶嗪、并四苯等。
紫外线光源132与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端面130c相对,紫外线光源132对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端面130c照射紫外线UV。
在紫外线光源132对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端面130c照射紫外线UV的情况下,照射的紫外线UV入射至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端面130c。入射的紫外线UV被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一主面130a及第二主面130b反复全反射,并且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内部传播而扩展到紫外线导光板130的内部整体,在其中途照射至膜131。由此,膜131的可见光线的吸收率上升,膜131的状态从使可见光线透过的透过状态变化为吸收可见光线的遮光状态。
图1所图示的第一方向D1是从显示装置1朝向副驾驶席的副驾驶席方向。另外,图1所图示的第二方向D2是从显示装置1朝向驾驶席的驾驶席方向。
膜131具有在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路上配置的开口141,并具有在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与第一方向D1不同的第二方向D2的光路上配置的非开口部分140。由此,在膜131的状态为透过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驾驶席。另一方面,在膜131的状态为遮光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驾驶席。
开口141配置于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路上。非开口部分140配置于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路上。由此,在膜131的状态为透过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到达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副驾驶席。另一方面,在膜131的状态为遮光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到达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副驾驶席。
多个非开口部分140形成带状的图案或交错配置的图案。
优选屏障面板11具有紫外线反射膜133。
紫外线光源132对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端面130c的第一区域130p照射紫外线UV。紫外线反射膜133配置于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端面130c的与第一区域130p不同的第二区域130q上,粘贴于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端面130c的第二区域130q。
紫外线反射膜133对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内部传播而到达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端面130c的第二区域130q的紫外线UV进行反射。由此,能够对紫外线UV从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端面130c的第二区域130q射出进行抑制,能够提高紫外线UV的利用效率。
优选屏障面板11具有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及第二紫外线吸收层135。
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及第二紫外线吸收层135各自配置于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一主面130a及第二主面130b上。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与膜131重叠配置。
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及第二紫外线吸收层135将紫外线导光板130夹在其间,使可见光线透过、吸收紫外线。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及第二紫外线吸收层135优选具有比紫外线导光板130的折射率小0.2以上的折射率。由此,当紫外线UV被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一主面130a及第二主面130b反复全反射,并且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内部传播时,紫外线导光板130内部的紫外线UV损失变少。
优选紫外线导光板130、膜131、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及第二紫外线吸收层135由不引起双折射的材料构成。由此,能够对在显示面板10上产生黑显示不匀进行抑制。
此外,第一像素120也可以是用于对在从驾驶席方向观察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辨识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像素。另外,第二像素121也可以是用于对在从副驾驶席方向观察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辨识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像素。另外,第一方向D1也可以是驾驶席方向。另外,第二方向D2也可以是副驾驶席方向。
1.4显示装置的动作
紫外线光源132按照输入至屏障面板11的控制信号而熄灭及点亮。
在紫外线光源132熄灭的情况下,膜131的状态变为透过状态,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消失。因此,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到达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副驾驶席。因此,通过第一像素120显示的图像、及通过第二像素121显示的图像都能够从副驾驶席及驾驶席这两者进行辨识。因此,得到与通常的显示装置同样的宽视角、高分辨率及高亮度。
另一方面,在紫外线光源132点亮的情况下,膜131的状态变为遮光状态,产生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因此,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到达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副驾驶席。因此,视角变窄,通过第一像素120显示的图像虽然能够从副驾驶席进行辨识,但是无法从驾驶席进行辨识。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显示的图像虽然能够从驾驶席进行辨识,但无法从副驾驶席进行辨识。因此,能够使从副驾驶席辨识的图像、及从驾驶席辨识的图像彼此不同。例如,通过将由第一像素120显示的图像设为娱乐图像,将由第二像素121显示的图像设为黑色图像,从而能够仅从副驾驶席辨识妨碍驾驶的娱乐图像。
1.5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显示面板10与成为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的膜131之间的要素。例如,能够省略玻璃板、偏光板等。因此,能够使屏障接近显示面板10。由此,能够提供如下显示装置1,该显示装置1能够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切换视角,能够抑制在将视角切换为窄视角的情况下视角变得过窄。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与膜131重叠地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一主面130a上配置吸收紫外线的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二主面130b上配置吸收紫外线的第二紫外线吸收层135。因此,能够对背光12发出的光、外部光等所包含的紫外线照射到膜131而使膜131的状态变为遮光状态进行抑制,能够对通过该紫外线而产生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进行抑制。
2实施方式2
图2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所图示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2与图1所图示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主要在下述的不同点不同。
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中,液晶层112具有第一像素120及第二像素121。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2中,液晶层112具有第一像素120,但不具有第二像素121。
第一像素120排列于左右方向。通过彼此分割开的第一透明电极,向第一像素120施加与输入至液晶单元100的图像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压。
膜131具有在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路上配置的开口141,并具有在通过第一像素而朝向与第一方向D1不同的第二方向D2的光路上配置的非开口部分140。由此,在膜131的状态为透过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驾驶席。另一方面,在膜131的状态为遮光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驾驶席。
在紫外线光源132熄灭的情况下,膜131的状态变为透过状态,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消失。因此,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驾驶席。因此,通过第一像素120显示的图像能够从副驾驶席及驾驶席这两者辨识。因此,得到了与通常的显示装置同样的宽视角、高分辨率及高亮度。
另一方面,在紫外线光源132点亮的情况下,膜131的状态变为遮光状态,产生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因此,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驾驶席。因此,视角变窄,通过第一像素120显示的图像虽然能够从副驾驶席进行辨识,但是无法从驾驶席进行辨识。
关于未说明的结构,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中采用的结构也在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2中采用。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的变形例中采用的结构也可以在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2中采用。例如,显示装置2也可以是车载用显示装置之外的显示装置。另外,显示面板10也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之外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1也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之外的显示装置。屏障面板11也可以与液晶单元100相比配置于背面侧,也可以被液晶单元100和第二偏光板102夹着。
根据实施方式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同样地,能够减少显示面板10和成为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的膜131之间的要素。因此,能够使屏障接近显示面板10。由此,能够提供如下显示装置2,该显示装置2能够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切换视角,能够抑制在将视角切换为窄视角的情况下视角变得过窄。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同样地,与膜131重叠地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一主面130a上配置吸收紫外线的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二主面130b上配置吸收紫外线的第二紫外线吸收层135。因此,能够对背光12发出的光、外部光等所包含的紫外线照射到膜131而使膜131的状态变为遮光状态进行抑制,能够对通过该紫外线而产生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进行抑制。
除此之外,根据实施方式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不同,像素数量减半,像素的驱动变得容易,部件成本降低。
3实施方式3
图3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所图示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3与图1所图示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主要在下述的不同点不同。
就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而言,显示面板10是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1是液晶显示装置。相对于此,就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3而言,显示面板10是有机EL显示面板,显示装置3是有机EL显示装置。
如图3所图示那样,显示面板10具有透明罩300、基板301及有机EL发光层302。如图3所图示那样,有机EL发光层302具有第一像素120及第二像素121。
有机EL发光层302被保持于透明罩300和基板301之间。第一像素120及第二像素121以交替排列的状态排列于左右方向。通过彼此分割开的第一透明电极,向第一像素120施加与输入至显示面板10的图像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压。通过彼此分割开的第二透明电极,向第二像素121施加与输入至显示面板10的图像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压。第一像素120及第二像素121发出具有与被施加的驱动电压对应的强度的光。
膜131具有在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路上配置的开口141,并具有在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与第一方向D1不同的第二方向D2的光路上配置的非开口部分140。由此,在膜131的状态为透过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驾驶席。另一方面,在膜131的状态为遮光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驾驶席。
开口141配置于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路上。非开口部分140配置于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路上。由此,在膜131的状态为透过状态的情况下,从第二像素121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而到达驾驶席。另外,从第二像素121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透过非开口部分140而到达副驾驶席。另一方面,在膜131的状态为遮光状态的情况下,从第二像素121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而到达驾驶席。但是,从第二像素121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副驾驶席。
在紫外线光源132熄灭的情况下,膜131的状态变为透过状态,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消失。因此,如上所述,从第一像素120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而到达副驾驶席。另外,从第一像素120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透过非开口部分140而到达驾驶席。另外,从第二像素121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而到达驾驶席。另外,从第二像素121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透过非开口部分140而到达副驾驶席。因此,通过第一像素120显示的图像、及通过第二像素121显示的图像都能够从副驾驶席及驾驶席这两者进行辨识。因此,得到了与通常的显示装置同样的宽视角、高分辨率及高亮度。
另一方面,在紫外线光源132点亮的情况下,膜131的状态变为遮光状态,产生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因此,如上所述,从第一像素120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而到达副驾驶席。但是,从第一像素120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驾驶席。另外,从第二像素121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而到达驾驶席。但是,从第二像素121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副驾驶席。因此,视角变窄,通过第一像素120显示的图像虽然能够从副驾驶席进行辨识,但无法从驾驶席进行辨识。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显示的图像虽然能够从驾驶席进行辨识,但无法从副驾驶席进行辨识。
关于未说明的结构,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中采用的结构也在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3中采用。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的变形例中采用的结构也可以在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3中采用。例如,显示装置3也可以是车载用显示装置之外的显示装置。
根据实施方式3的技术方案,与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同样地,能够减少显示面板10和成为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的膜131之间的要素。因此,能够使屏障接近显示面板10。由此,能够提供如下显示装置3,该显示装置3能够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切换视角,能够抑制在将视角切换为窄视角的情况下视角变得过窄。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技术方案,与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同样地,与膜131重叠地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一主面130a上配置吸收紫外线的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二主面130b上配置吸收紫外线的第二紫外线吸收层135。因此,能够对外部光等所包含的紫外线照射到膜131而使膜131的状态变为遮光状态进行抑制,能够对通过该紫外线而产生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进行抑制。
4实施方式4
图4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所图示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4与图1所图示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主要在下述的不同点不同。
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中,屏障面板11与液晶单元100相比配置于前表面侧,被液晶单元100和第一偏光板101夹着。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4中,屏障面板11与液晶单元100相比配置于背面侧,被液晶单元100和第二偏光板102夹着。
膜131具有在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路上配置的开口141,并具有在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与第一方向D1不同的第二方向D2的光路上配置的非开口部分140。由此,在膜131的状态为透过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透过非开口部分140而到达驾驶席。另一方面,在膜131的状态为遮光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驾驶席。
开口141配置于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路上。非开口部分140配置于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路上。由此,在膜131的状态为透过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到达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副驾驶席。另一方面,在膜131的状态为遮光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到达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副驾驶席。
在紫外线光源132熄灭的情况下,膜131的状态变为透过状态,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消失。因此,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到达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透过非开口部分140到达副驾驶席。因此,通过第一像素120显示的图像、及通过第二像素121显示的图像都能够从副驾驶席及驾驶席这两者进行辨识。因此,得到了与通常的显示装置同样的宽视角、高分辨率以及高亮度。
另一方面,在紫外线光源132点亮的情况下,膜131的状态变为遮光状态,产生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因此,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11通过开口141到达副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一像素120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12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驾驶席。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二方向D2的光L22通过开口141到达驾驶席。但是,通过第二像素121而朝向第一方向D1的光L21不透过非开口部分140,不到达副驾驶席。因此,视角变窄,通过第一像素120显示的图像虽然能够从副驾驶席进行辨识,但无法从驾驶席进行辨识。另外,通过第二像素121显示的图像虽然能够从驾驶席进行辨识,但无法从副驾驶席进行辨识。
关于未说明的结构,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中采用的结构也在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4中采用。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的变形例中采用的结构也可以在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4中采用。例如,显示装置4也可以是车载用显示装置之外的显示装置。
根据实施方式4的技术方案,与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同样地,能够减少显示面板10与成为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的膜131之间的要素。因此,能够使屏障接近显示面板10。由此,能够提供如下显示装置4,该显示装置4能够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切换视角,能够抑制在将视角切换为窄视角的情况下视角变得过窄。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4的技术方案,与实施方式1的技术方案同样地,与膜131重叠地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一主面130a上配置吸收紫外线的第一紫外线吸收层134,在紫外线导光板130的第二主面130b上配置吸收紫外线的第二紫外线吸收层135。因此,能够对背光12发出的光、外部光等所包含的紫外线照射到膜131而使膜131的状态变为遮光状态进行抑制,能够对通过该紫外线而产生遮挡可见光线的屏障进行抑制。
5实施方式5
图5是示意性地图示实施方式5的汽车的俯视图。
图5所图示的实施方式5的汽车5具有驾驶座51、副驾驶席50及显示装置52。
显示装置52是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2、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3或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4。
第一像素120是用于对在从副驾驶席方向观察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辨识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像素。第二像素121是用于对在从驾驶席方向观察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辨识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像素。第一方向D1为副驾驶席方向。第二方向D2为驾驶席方向。
第一像素120也可以是用于对在从驾驶席方向观察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辨识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像素。另外,第二像素121也可以是用于对在从副驾驶席方向观察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辨识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像素。另外,第一方向D1也可以是驾驶席方向。另外,第二方向D2也可以是副驾驶席方向。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该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对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形、省略。
虽然详细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上述说明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想到未例示的无数变形例。

Claims (6)

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像素,
其特征在于,具有:
紫外线导光板,其与所述显示面板重叠,具有处于配置所述像素的一侧的第一主面、处于配置所述像素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第二主面、及端面;
膜,其配置于所述第一主面上,由光致变色感光物质构成,该膜具有在通过所述像素而朝向第一方向的光路上配置的开口,并具有在通过所述像素而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光路上配置的非开口部分;以及
紫外线光源,其对所述端面照射紫外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为第一像素,
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二像素,
所述开口配置于通过所述第二像素而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光路上,
所述非开口部分配置于通过所述第二像素而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光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液晶单元、与所述液晶单元重叠的偏光板,
所述紫外线导光板及所述膜被所述液晶单元和所述偏光板夹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一紫外线吸收层,其与所述膜重叠地配置于所述第一主面上;以及第二紫外线吸收层,其配置于所述第二主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光源对所述端面的第一区域照射紫外线,
该显示装置还具有紫外线反射膜,该紫外线反射膜配置于所述端面的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上。
6.一种汽车,其具有驾驶席、副驾驶席,
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第一方向是从所述显示装置朝向所述驾驶席及所述副驾驶席中的一者的方向,
所述第二方向是从所述显示装置朝向所述驾驶席及所述副驾驶席中的另一者的方向。
CN202020155323.9U 2019-02-13 2020-02-07 显示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117191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3723A JP7065798B2 (ja) 2019-02-13 2019-02-13 表示装置及び自動車
JP2019-023723 2019-02-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9179U true CN211719179U (zh) 2020-10-20

Family

ID=71945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5323.9U Active CN211719179U (zh) 2019-02-13 2020-02-07 显示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1984B2 (zh)
JP (1) JP7065798B2 (zh)
CN (1) CN21171917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15103A (ko) * 2020-03-11 2021-09-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KR20230081906A (ko) 2021-11-30 2023-06-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4968A (ja) 1994-07-29 1996-04-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ATE384633T1 (de) 2002-08-19 2008-02-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zeigesystem zur anzeige von bildern in einem fahrzeug
GB2410116A (en) * 2004-01-17 2005-07-20 Sharp Kk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JP4468110B2 (ja) 2004-08-20 2010-05-26 有限会社クリオテック 発光用エレメント、これを備えた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6309238A (ja) 2005-04-27 2006-1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光ルミネセンス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GB2428303A (en) * 2005-07-08 2007-01-24 Sharp Kk An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switching a display between a public and private viewing mode
KR101167318B1 (ko) 2005-08-31 2012-07-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JPWO2007097353A1 (ja) * 2006-02-22 2009-07-16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CN101517630B (zh) 2006-09-20 2013-01-2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2010204406A (ja) 2009-03-04 2010-09-16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DE112010004660T5 (de) * 2009-12-02 2012-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Flüssigkristalldisplayeinrichtung
JP2012252937A (ja) 2011-06-06 2012-12-20 Sony Corp 光源デバイス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3167843A (ja) 2012-02-17 2013-08-29 Sharp Corp 映像表示装置
CN103197477B (zh) * 2013-03-29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液晶显示装置、彩膜基板及阵列基板
CN105445944B (zh) * 2014-06-24 2018-08-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引导光的传输的导光装置、导光方法和显示设备
KR20160084005A (ko) * 2015-01-02 2016-07-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508817B2 (ja) 2015-01-16 2019-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6959520B (zh) 2016-01-08 2019-10-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6719552B2 (ja) * 2016-05-20 2020-07-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2400334B1 (ko) 2017-05-26 2022-05-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시야각 조절 필름 및 그를 포함한 백라이트 유닛과 표시 장치
CN109658817A (zh) * 2017-10-10 2019-04-1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5798B2 (ja) 2022-05-12
JP2020134561A (ja) 2020-08-31
US11041984B2 (en) 2021-06-22
US20200257144A1 (en) 2020-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80878A1 (en) Head-up display device
US8300161B2 (en) Reduction of cross-talk for a dual view display device
JP4641035B2 (ja) 表示装置
KR20170014755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60216553A1 (en) Liquid-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head-up display
JP2019053227A (ja) 撮影装置
WO2015122491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0408409B2 (en) Lamp unit, vehicular lamp system
CN112513719B (zh) 显示设备、显示系统以及可移动车辆
CN211719179U (zh) 显示装置及汽车
JP2011053386A (ja)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投射型映像装置
JP2005274905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JP7026186B2 (ja) 表示装置、表示ユニット、および透明板ユニット
US20150236302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9410769B (zh) 透明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JP7087981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2008185964A (ja) 表示装置
JP2005055736A (ja) 光学シート、該光学シート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20134561A5 (zh)
JP2021528682A (ja) 表示装置のための光導波体
US11726355B2 (en) Optical element for influencing light directions, arrangement for imaging a multiplicity of illuminated or self-luminous surfaces,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JP6806880B2 (ja) 光学素子及び光学装置
JP2010164669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297192B2 (ja) 車両用ミラー
WO2019138824A1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