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2570U -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2570U
CN211712570U CN202020117621.9U CN202020117621U CN211712570U CN 211712570 U CN211712570 U CN 211712570U CN 202020117621 U CN202020117621 U CN 202020117621U CN 211712570 U CN211712570 U CN 211712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arm
leveling
connecting block
cylinde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76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树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ngl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i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ingl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i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76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2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2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2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包括旋转底座、连接于旋转底座上的平行四边形提升组、与平行四边形提升组连接的调平曲臂组、与调平曲臂组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提升臂以及连接于平行四边形提升臂前端的升降平台;平行四边形提升组包括第一平移连接块,平行四边形提升臂包括第二平移连接块,调平曲臂组包括曲臂、提升油缸、被动调平油缸和主动调平油缸;曲臂铰接于第一平移连接块和第二平移连接块之间,提升油缸铰接于曲臂中间位置下方与第一平移连接块之间对曲臂进行提升,被动调平油缸铰接于曲臂接近第一平移连接块一端下方与第一平移连接块之间,主动调平油缸铰接于曲臂接近第二平移连接块一端下方与第二平移连接块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平台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平台(Aerialworkplatform)是服务于各行业高空作业、设备安装、检修等可移动性高空作业的产品。高空作业平台相关产品主要有: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铝合金高空作业平台、套缸式高空作业平台六大类。
高空作业平台的曲臂式起升装置是通过连接件将多根连接臂依次铰接在一起,由油缸将连接臂顶起,使其向上倾斜,从而实现作业平台上升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曲臂式起升装置为了使升降平台保持水平曲臂大多采用平行四边形结构,而平行四边形结构的曲臂没法进行伸缩,使得高空作业平台的提升能力变弱,而对于伸缩曲臂连接的作业平台的调平控制往往通过比例阀控制油缸伸缩进行调整,该调节方式反馈速度慢,而且纯电路控制方式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产品质量,严重时还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主要采用被动调平油缸和主动调平油缸配合工作的机械方式进行调平,通过单向安全阀保证调平油缸的稳定性并且保证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此外还通过电磁换向阀对作业平台的水平状态进行微调,使得调平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包括安装于车辆底盘上方的旋转底座、连接于所述旋转底座上的平行四边形提升组、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组连接的调平曲臂组、与所述调平曲臂组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提升臂以及连接于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臂前端的升降平台;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组包括第一平移连接块,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臂包括第二平移连接块,所述调平曲臂组包括曲臂、提升油缸、被动调平油缸和主动调平油缸;所述曲臂铰接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和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之间,所述提升油缸铰接于所述曲臂中间位置下方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之间对所述曲臂进行提升,所述被动调平油缸铰接于所述曲臂接近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一端下方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之间,所述主动调平油缸铰接于所述曲臂接近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一端下方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之间。
由此,该高空作业平台车通过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组、所述调平曲臂组和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臂以实现所述升降平台的水平状态;而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组和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臂以其自有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来保持水平,所述调平曲臂组通过所述被动调平油缸和所述主动调平油缸来实现对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的角度调整以达到水平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曲臂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被动调平油缸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铰接于第二铰接点,所述被动调平油缸与所述曲臂铰接于第三铰接点;所述曲臂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铰接于第四铰接点,所述主动调平油缸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铰接于第五铰接点,所述主动调平油缸与所述曲臂铰接于第六铰接点。
由此,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和所述第三铰接点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曲臂被所述提升油缸驱动旋转升降从而带动所述被动调平油缸伸缩,所述被动调平油缸的伸缩通过油管和液压阀反馈给所述主动调平油缸,导致所述主动调平油缸实现与所述被动调平油缸相反的伸缩动作,作用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实现对所述升降平台的调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四铰接点和所述第五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三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四铰接点和所述第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被动调平油缸和所述主动调平油缸之间的缸径以及杆径相同。
由此,所述被动调平油缸伸缩后所述曲臂的旋转角度和所述主动调平油缸伸缩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相对所述曲臂相反方向的旋转角度基本相同,保证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保持平移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被动调平油缸包括第一无杆腔进油口和第一有杆腔进油口,所述主动调平油缸包括第二无杆腔进油口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所述第一无杆腔进油口、所述第二无杆腔进油口以及所述第一有杆腔进油口、所述第二有杆腔进油口分别由换向阀的两个进油口控制进油。
由此,通过所述换向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无杆腔进油口和所述第二无杆腔进油口同时进油,或控制所述第一有杆腔进油口和所述第二有杆腔进油口同时进油,即能够调整所述升降平台的倾斜角度,当所述被动调平油缸和/或所述主动调平油缸发生活塞处的内泄串油时起到微调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换向阀与所述被动调平油缸以及所述主动调平油缸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安全阀;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通过油管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包括无杆腔出油口和有杆腔出油口,所述无杆腔出油口通过油管和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无杆腔进油口和所述第一无杆腔进油口连通,所述有杆腔出油口通过油管和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有杆腔进油口和所述第二有杆腔进油口连通。
由此,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能够起到保压的作用,保证所述被动调平油缸和所述主动调平油缸在正常负载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而当所述高空作业平台车遇到撞击等较大外力迫使所述被动调平油缸和/或所述主动调平油缸受到伸缩的外力时,外部压力超过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的安全阀开启压力时便会使油缸内部的油液从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处泄漏,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保证液压元件不会损坏,而所述升降平台因为油液的泄漏导致的倾斜能够通过所述换向阀作用进油重新调整至水平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与所述主动调平油缸之间的连通油管串接有第二单向安全阀。
由此,所述第二单向安全阀能够起到保压的作用,所述主动调平油缸在正常负载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而受到外力导致负载超过所述第二单向安全阀的安全阀开启压力时便会使油缸内部的油液从所述第二单向安全阀处泄漏,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保证液压元件不会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且为Y型阀。
由此,正常工作时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和回油口连通,保证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的安全阀开启时能够顺畅回油;而所述换向阀采用电磁换向阀能够通过在所述升降平台上安装水平传感器,再通过控制器对电磁换向阀进行微调控制,保证所述升降平台维持水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曲臂为伸缩臂,包括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铰接的固定段和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铰接的伸缩段,所述被动调平油缸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以及所述固定段铰接,所述主动调平油缸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以及所述伸缩段铰接。
由此,所述曲臂为伸缩臂的情况下所述被动调平油缸和所述主动调平油缸也能够正常工作对所述升降平台进行调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主要采用被动调平油缸和主动调平油缸配合工作的机械方式进行调平,通过单向安全阀保证调平油缸的稳定性并且保证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此外还通过电磁换向阀对作业平台的水平状态进行微调,使得调平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的液压原理图;
图中,1-旋转底座、2-平行四边形提升组、21-第一平移连接块、211-第一铰接点、212-第二铰接点、3-调平曲臂组、31-曲臂、311-第三铰接点、312-第六铰接点、31a-固定段、31b-伸缩段、32-提升油缸、33-被动调平油缸、3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2-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4-主动调平油缸、341-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42-第二有杆腔进油口、4-平行四边形提升臂、41-第二平移连接块、411-第四铰接点、412-第五铰接点、5-升降平台、6-换向阀、7-第一单向安全阀、71-无杆腔出油口、72-有杆腔出油口、8-第二单向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包括安装于车辆底盘上方的旋转底座1、连接于旋转底座1上的平行四边形提升组2、与平行四边形提升组2连接的调平曲臂组3、与调平曲臂组3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提升臂4以及连接于平行四边形提升臂4前端的升降平台5;平行四边形提升组2包括第一平移连接块21,平行四边形提升臂4包括第二平移连接块41,调平曲臂组3包括曲臂31、提升油缸32、被动调平油缸33和主动调平油缸34;曲臂31铰接于第一平移连接块21和第二平移连接块41之间,提升油缸32铰接于曲臂31中间位置下方与第一平移连接块21之间对曲臂31进行提升,被动调平油缸33铰接于曲臂31接近第一平移连接块21一端下方与第一平移连接块21之间,主动调平油缸34铰接于曲臂31接近第二平移连接块41一端下方与第二平移连接块41之间。
由此,该高空作业平台车通过平行四边形提升组2、调平曲臂组3和平行四边形提升臂4以实现升降平台5的水平状态;而平行四边形提升组2和平行四边形提升臂4以其自有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来保持水平,调平曲臂组3通过被动调平油缸33和主动调平油缸34来实现对第二平移连接块41的角度调整以达到水平状态。
如图1、图2,曲臂31与第一平移连接块21铰接于第一铰接点211,被动调平油缸33与第一平移连接块21铰接于第二铰接点212,被动调平油缸33与曲臂31铰接于第三铰接点311;曲臂31与第二平移连接块41铰接于第四铰接点411,主动调平油缸34与第二平移连接块41铰接于第五铰接点412,主动调平油缸34与曲臂31铰接于第六铰接点312。
由此,第一铰接点211、第二铰接点212和第三铰接点311组成三角形结构,曲臂31被提升油缸32驱动旋转升降从而带动被动调平油缸33伸缩,被动调平油缸33的伸缩通过油管和液压阀反馈给主动调平油缸34,导致主动调平油缸34实现与被动调平油缸33相反的伸缩动作,作用于第二平移连接块41,实现对升降平台5的调平。
如图1、图2,第一铰接点211和第二铰接点212之间的距离与第四铰接点411和第五铰接点412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铰接点211和第三铰接点311之间的距离与第四铰接点411和第六铰接点312之间的距离相同,被动调平油缸33和主动调平油缸34之间的缸径以及杆径相同。
由此,被动调平油缸33伸缩后曲臂31的旋转角度和主动调平油缸34伸缩后第二平移连接块41相对曲臂31相反方向的旋转角度基本相同,保证第二平移连接块41保持平移的状态。
如图1、图2,被动调平油缸33包括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1和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32,主动调平油缸34包括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41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42;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1、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41以及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32、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42分别由换向阀6的两个进油口控制进油。
由此,通过换向阀6能够控制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1和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41同时进油,或控制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32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42同时进油,即能够调整升降平台5的倾斜角度,当被动调平油缸33和/或主动调平油缸34发生活塞处的内泄串油时起到微调的作用。
如图1、图2,换向阀6与被动调平油缸33以及主动调平油缸34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安全阀7;第一单向安全阀7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换向阀6的两个出油口通过油管连通;第一单向安全阀7包括无杆腔出油口71和有杆腔出油口72,无杆腔出油口71通过油管和三通接头与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1和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1连通,有杆腔出油口72通过油管和三通接头与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32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42连通。
由此,第一单向安全阀7能够起到保压的作用,保证被动调平油缸33和主动调平油缸34在正常负载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而当高空作业平台车遇到撞击等较大外力迫使被动调平油缸33和/或主动调平油缸34受到伸缩的外力时,外部压力超过第一单向安全阀7的安全阀开启压力时便会使油缸内部的油液从第一单向安全阀7处泄漏,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保证液压元件不会损坏,而升降平台5因为油液的泄漏导致的倾斜能够通过换向阀6作用进油重新调整至水平状态。
如图1、图2,第一单向安全阀7与主动调平油缸34之间的连通油管串接有第二单向安全阀8。
由此,第二单向安全阀8能够起到保压的作用,主动调平油缸34在正常负载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而受到外力导致负载超过第二单向安全阀8的安全阀开启压力时便会使油缸内部的油液从第二单向安全阀8处泄漏,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保证液压元件不会损坏。
如图1、图2,换向阀6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且为Y型阀。
由此,正常工作时换向阀6的两个出油口和回油口连通,保证第一单向安全阀7的安全阀开启时能够顺畅回油;而换向阀6采用电磁换向阀能够通过在升降平台5上安装水平传感器,再通过控制器对电磁换向阀进行微调控制,保证升降平台5维持水平。
如图1、图2,曲臂31为伸缩臂,包括与第一平移连接块21铰接的固定段31a和与第二平移连接块41铰接的伸缩段31b,被动调平油缸33与第一平移连接块21以及固定段31a铰接,主动调平油缸34与第二平移连接块41以及伸缩段31b铰接。
由此,曲臂31为伸缩臂的情况下被动调平油缸33和主动调平油缸34也能够正常工作对升降平台5进行调平。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8)

1.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辆底盘上方的旋转底座(1)、连接于所述旋转底座(1)上的平行四边形提升组(2)、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组(2)连接的调平曲臂组(3)、与所述调平曲臂组(3)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提升臂(4)以及连接于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臂(4)前端的升降平台(5);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组(2)包括第一平移连接块(21),所述平行四边形提升臂(4)包括第二平移连接块(41),所述调平曲臂组(3)包括曲臂(31)、提升油缸(32)、被动调平油缸(33)和主动调平油缸(34);所述曲臂(31)铰接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21)和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41)之间,所述提升油缸(32)铰接于所述曲臂(31)中间位置下方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21)之间对所述曲臂(31)进行提升,所述被动调平油缸(33)铰接于所述曲臂(31)接近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21)一端下方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21)之间,所述主动调平油缸(34)铰接于所述曲臂(31)接近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41)一端下方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4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31)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21)铰接于第一铰接点(211),所述被动调平油缸(33)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21)铰接于第二铰接点(212),所述被动调平油缸(33)与所述曲臂(31)铰接于第三铰接点(311);所述曲臂(31)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41)铰接于第四铰接点(411),所述主动调平油缸(34)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41)铰接于第五铰接点(412),所述主动调平油缸(34)与所述曲臂(31)铰接于第六铰接点(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点(211)和所述第二铰接点(21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四铰接点(411)和所述第五铰接点(412)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铰接点(211)和所述第三铰接点(31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四铰接点(411)和所述第六铰接点(312)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被动调平油缸(33)和所述主动调平油缸(34)之间的缸径以及杆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调平油缸(33)包括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1)和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32),所述主动调平油缸(34)包括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41)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42);所述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1)、所述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41)以及所述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32)、所述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42)分别由换向阀(6)的两个进油口控制进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6)与所述被动调平油缸(33)以及所述主动调平油缸(34)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安全阀(7);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7)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换向阀(6)的两个出油口通过油管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7)包括无杆腔出油口(71)和有杆腔出油口(72),所述无杆腔出油口(71)通过油管和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1)和所述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1)连通,所述有杆腔出油口(72)通过油管和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32)和所述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4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安全阀(7)与所述主动调平油缸(34)之间的连通油管串接有第二单向安全阀(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6)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且为Y型阀。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条所述的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31)为伸缩臂,包括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21)铰接的固定段(31a)和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41)铰接的伸缩段(31b),所述被动调平油缸(33)与所述第一平移连接块(21)以及所述固定段(31a)铰接,所述主动调平油缸(34)与所述第二平移连接块(41)以及所述伸缩段(31b)铰接。
CN202020117621.9U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Active CN211712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7621.9U CN211712570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7621.9U CN211712570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2570U true CN211712570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7621.9U Active CN211712570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2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1967A (zh) * 2020-01-19 2020-04-28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1967A (zh) * 2020-01-19 2020-04-28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02462A (en) Boom articulating mechanism for aerial devices
CN111071967A (zh)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CN211712570U (zh)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曲臂调平结构
EP4279439A1 (en) Floating device for aerial work platform
CN115258985A (zh) 一种塔吊
US20040016596A1 (en) Articulated aerial device including an upper boom/compensation unit
CA2342661C (en) Hydraulic boom control
CN217418133U (zh)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10290353U (zh) 可扩展方舱地板升降系统
CN209906298U (zh) 一种新型折叠起重臂
CN113606208A (zh) 一种登高平台消防车液控系统
EP3943440A1 (de) Hydrauliksystem für eine rückfallstütze und arbeitsgerät
KR101250718B1 (ko) 프론트로더 유압장치
CN215719876U (zh) 一种登高平台消防车液压支腿
CN113911928B (zh)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车变幅机构液压系统
CN211259176U (zh) 一种吊具用缓冲控制油路及具有缓冲控制功能的设备
CN218407971U (zh) 液压系统和车辆
CN220283563U (zh) 高空作业车
CN216618060U (zh) 一种主被动运动补偿栈桥变幅系统及其栈桥
CN219526061U (zh)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升降液压系统
CN215364620U (zh) 一种吊具用阻尼控制油路及具有阻尼控制功能的吊装设备
CN210827634U (zh) 液压抓斗过载保护装置
CN103058104A (zh) 高空作业车及其工作斗调平机构
CN218174444U (zh) 一种中桁柔性支撑系统及架梁起重机
CN209948023U (zh) 车载天线倒伏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