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0682U -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0682U
CN211710682U CN202020135584.4U CN202020135584U CN211710682U CN 211710682 U CN211710682 U CN 211710682U CN 202020135584 U CN202020135584 U CN 202020135584U CN 211710682 U CN211710682 U CN 211710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ver body
lower cover
positioning pin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55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长久
张铁军
赵琪
吴乐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Faway Adient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Faway Adient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Faway Adient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Faway Adient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55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0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0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0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包括上盖体、发泡本体、下盖体、支座总成和角度调节机构,上盖体的下表面与发泡本体通过发泡工艺一体成型;发泡本体与下盖体卡接后用螺钉固定连接;下盖体一侧铰接有支座总成,支座总成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总成上;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下盖体内部,角度调节机构用于实现下盖体在汽车座椅靠背与汽车座椅坐垫之间的无级角度调节;旋转手轮,可带动汽车座椅扶手内角度调节机构的联动螺杆旋转,改变汽车座椅扶手固定位置的角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扶手无法调整角度和角度调节不能无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最初设置的汽车座椅扶手主要是为了放置司机或者乘客的胳膊以缓解开车或者乘车过程中的疲惫感,同时,安装在汽车座椅侧方的扶手结构还能够降低乘客由于路况颠簸而导致身体脱离座椅的危险情况,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乘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固定在汽车座椅侧方的扶手由于缺乏能动性逐渐不受人们的青睐,针对这一情况,汽车领域技术人员开始研发能够调整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以丰富汽车座椅扶手的功能。
现有的能够调整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大多只能调节几个角度,限制了调节角度的范围,而能够实现无级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的结构复杂,包含的零件数量众多,零件的制备工艺复杂,装配所耗费的工时较长,经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能够实现无级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包括上盖体、发泡本体、下盖体、支座总成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上盖体的下表面与发泡本体通过发泡工艺一体成型;所述发泡本体与下盖体连接;所述下盖体一侧铰接有支座总成,所述支座总成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总成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下盖体内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实现下盖体在汽车座椅靠背与汽车座椅坐垫之间的无级角度调节。
其中,所述发泡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发泡本体下表面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接片,所述限位卡接片与所述连接座之间的发泡本体上设置有限位卡接钩。
其中,所述下盖体内开设有一条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一端的下盖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避让槽两侧的下盖体上开设有螺钉通孔,所述避让槽上设置有卡梁,所述卡梁与限位卡接钩卡接,所述避让槽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支撑结构,所述限位支撑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避让槽相通的避让孔,所述限位支撑结构的两侧开设有转轴支撑孔,与两个所述转轴支撑孔处于同一直线的下盖体上开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内的下盖体的端部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与限位卡接片卡接。
其中,所述支座总成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焊接有与座椅靠背骨架总成连接的支撑套,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转轴安装孔内并由转轴支撑孔支撑,所述转轴上开设有定位销通孔,所述定位销通孔内过盈配合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上段处于转轴正上方、中间段处于定位销通孔内、下段处于转轴正下方。
其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联动螺杆,所述联动螺杆的一端过盈配合有手轮,所述手轮设置在下盖体的外侧,所述联动螺杆通过安装孔设置在避让槽内,所述联动螺杆的另一端周身开设有螺纹,所述联动螺杆的螺纹端穿过避让孔后通过螺纹连接在限位螺母片上,所述限位螺母片设置在限位支撑结构内,通过旋转手轮带动联动螺杆使联动螺杆的一端与定位销下段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两枚螺钉依次穿过螺钉孔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避让槽内还安装有压簧,所述压簧设置在联动螺杆的下方,用于消除联动螺杆与下盖体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内还安装有M型限位片,所述M型限位片设置在限位螺母片与转轴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其中支座总成铰接在下盖体上,支座总成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总成上,能够保证汽车座椅扶手始终沿支座总成旋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用于改变汽车座椅扶手固定位置的角度,其中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联动螺杆、手轮和限位螺母片,当旋转汽车座椅扶手到预设角度时,旋转手轮可带动联动螺杆在限位螺母片上旋转,直至联动螺杆的一端与定位销的下段接触,实现汽车座椅扶手的无级角度调节。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包含上盖体、发泡本体、下盖体、角度调节机构和支座总成,零件数量较少,经济成本降低。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的装配过程简单,首先将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至下盖体内,然后将支座总成内的转轴从下盖体一侧插入下盖体内,安装定位销,将上盖体卡接在下盖体上,用螺钉拧紧后,将支座总成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总成上,整个装配过程简单、耗费工时少,降低了装配工人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盖体、角度调节机构、支座总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盖体、支座总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发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上盖体1、下盖体2、角度调节机构3、支座总成4、发泡本体5、压簧6、M型限位片7、避让槽21、螺钉孔22、卡梁23、限位支撑结构24、卡接口25、联动螺杆31、手轮32、限位螺母片33、支架41、支撑套42、转轴43、定位销通孔43-1、定位销44、连接座51,螺纹孔51-1、限位卡接片52、限位卡接钩5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图5-8: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包括上盖体1、下盖体2、角度调节机构3、支座总成4和发泡本体5,所述上盖体1的下表面与发泡本体5通过发泡工艺一体成型,所述发泡本体5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座51,所述连接座51上开设有螺纹孔51-1,所述发泡本体5下表面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接片52,所述限位卡接片52与所述连接座51之间的发泡本体5上设置有限位卡接钩53。
参阅图3、图4、图7:所述下盖体2内开设有一条避让槽21,所述避让槽21的一端的下盖体2上开设有安装孔(图中未见),邻近所述安装孔的下盖体2上开设有贯通下盖体2的螺钉孔22,所述避让槽21上设置与所述限位卡接钩53卡接的卡梁23,所述避让槽2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支撑结构24,所述限位支撑结构24上开设有与所述避让槽21相通的避让孔(图中未见),所述限位支撑结构24的两侧开设有转轴支撑孔(图中未见),与两个所述转轴支撑孔处于同一直线的下盖体2上开设有转轴安装孔(图中未见),所述限位支撑结构24内的下盖体2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接片52相互卡接的卡接口25。
参阅图3、图4、图8: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联动螺杆31,所述联动螺杆31的一端过盈配合有手轮32,所述手轮32设置在下盖体2的外侧,所述联动螺杆31通过安装孔设置在避让槽21内,所述联动螺杆31的另一端周身开设有螺纹,所述联动螺杆31的螺纹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后通过螺纹连接在限位螺母片33上,所述限位螺母片33设置在限位支撑结构24内。
参阅图3、图4:所述支座总成4包括支架41,所述支架41的一侧焊接有与座椅靠背骨架总成连接的支撑套42,所述支架41的另一侧焊接有转轴43,所述转轴43通过轴承安装在转轴安装孔内并由转轴支撑孔支撑,所述转轴43上开设有定位销通孔43-1,所述定位销通孔43-1内过盈配合有定位销44,所述定位销44的上段处于转轴43正上方、中间段处于定位销通孔43-1内、下段处于转轴43正下方。
参阅图2、图4、图7:所述螺纹孔51-1的数量为两个,两枚螺钉依次穿过螺钉孔22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孔51-1内。
参阅图3、图4:所述避让槽21内还安装有压簧6,所述压簧6设置在联动螺杆31的下方,用于消除联动螺杆31与下盖体2之间的间隙。
参阅图3:所述限位支撑结构24内还安装有M型限位片7,所述M型限位片7设置在限位螺母片33与转轴43之间。
以下将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旋转汽车座椅扶手时,其中汽车座椅扶手内的M型限位片7通过旋转最终会接触定位销44的上段或定位销44的下段,旋转终止。
在旋转汽车座椅扶手过程中,可以通过旋转手轮32,带动联动螺杆31在限位螺母片33上旋转,直至联动螺杆31的一端与定位销44的下段接触,改变汽车座椅扶手固定位置,实现汽车座椅扶手的无级角度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体、发泡本体、下盖体、支座总成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上盖体的下表面与发泡本体通过发泡工艺一体成型;所述发泡本体与下盖体连接;所述下盖体一侧铰接有支座总成,所述支座总成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总成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下盖体内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实现下盖体在汽车座椅靠背与汽车座椅坐垫之间的无级角度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发泡本体下表面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接片,所述限位卡接片与所述连接座之间的发泡本体上设置有限位卡接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内开设有一条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一端的下盖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避让槽两侧的下盖体上开设有螺钉通孔,所述避让槽上设置有卡梁,所述卡梁与限位卡接钩卡接,所述避让槽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支撑结构,所述限位支撑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避让槽相通的避让孔,所述限位支撑结构的两侧开设有转轴支撑孔,与两个所述转轴支撑孔处于同一直线的下盖体上开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内的下盖体的端部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与限位卡接片卡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总成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焊接有与座椅靠背骨架总成连接的支撑套,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转轴安装孔内并由转轴支撑孔支撑,所述转轴上开设有定位销通孔,所述定位销通孔内过盈配合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上段处于转轴正上方、中间段处于定位销通孔内、下段处于转轴正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联动螺杆,所述联动螺杆的一端过盈配合有手轮,所述手轮设置在下盖体的外侧,所述联动螺杆通过安装孔设置在避让槽内,所述联动螺杆的另一端周身开设有螺纹,所述联动螺杆的螺纹端穿过避让孔后通过螺纹连接在限位螺母片上,所述限位螺母片设置在限位支撑结构内,通过旋转手轮带动联动螺杆使联动螺杆的一端与定位销下段接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两枚螺钉依次穿过螺钉孔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内还安装有压簧,所述压簧设置在联动螺杆的下方,用于消除联动螺杆与下盖体之间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内还安装有M型限位片,所述M型限位片设置在限位螺母片与转轴之间。
CN202020135584.4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Active CN211710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5584.4U CN211710682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5584.4U CN211710682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0682U true CN211710682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5584.4U Active CN211710682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0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19324A1 (en) Automobile seat and automobile comprising same
CN211710682U (zh)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EP4019323A1 (en) Zero-gravity seat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CN205344620U (zh) 一种汽车的可调式歇脚板
CN215705861U (zh) 座椅肩部调节机构及汽车座椅
CN204870620U (zh) 一种车辆座椅用的调角器
CN213008766U (zh) 一种用于航空座椅的腿部支撑机构
CN216692877U (zh) 一种车载雷达多角度调节支架
CN209921132U (zh) 六向调节头枕及汽车
CN204774738U (zh) 一种汽车用三人座椅
CN212289565U (zh) 一种商务汽车座椅腿托调节机构
CN207496510U (zh) 汽车座椅肩部角度调节机构
CN210617921U (zh) 可调节旋转力的座椅旋转机构
CN210347152U (zh) 一种测试用踏板开度调节定位支架结构
CN113246827A (zh) 一种模块化座椅电动侧翼调节机构
CN202896556U (zh) 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
CN107009926A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带翻转支撑板的侧扶手结构
CN218172051U (zh) 一种靠背调节限位结构
CN212890006U (zh)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座椅骨架
CN220785541U (zh) 一种具有随动扶手的汽车座椅装置
CN214240509U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腿部调节电机的固定旋转结构
CN214057324U (zh) 一种汽车座椅腰托调节机构
CN219301960U (zh) 汽车后排座椅耐久测试系统
CN216886374U (zh) 带isofix固定点结构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座椅和车辆
CN214164779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用调角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