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式压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指一种自适应式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经常用于插装在PCB板上,连接器的底部设有双列并排设计的金属插针,金属插针插入PCB板上对应设计的针孔内,实现电导通;连接器的组装是一项精度要求高、工艺难度大的生产工作;目前,连接器组装工艺存在以下技术难点需要突破:1、连接器组装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针对不同的连接器设计专用的压接头,通过压接头将连接器压入PCB板的针孔内,在压接过程中由于压接头与连接器针脚之间为面接触,当两者的平面不平行时压接头先接触针脚的位置压入深度大于后接触针脚的位置,这种情况极易出现针脚跪针情况,导致压接失效,出现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自适应球体、柔性连接板及弹簧连接相互协同实现压接面自适应平行贴合,极大地提升了压接良品率的自适应式压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适应式压接装置,包括连接部分及压接部分,其中,上述连接部分与压接机的驱动机构连接,经驱动机构驱动直线运动、升降运动及旋转运动;上述压接部分设置于连接部分的下方,并与连接部分间隔设置,压接部分下部可拆卸连接有压接头;压接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的间隙空间内设置有自适应球体及柔性连接板,自适应球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柔性连接板与连接部分之间的间隙或柔性连接板与压接部分之间的间隙中,压接部分下压PCB板上的连接器,连接器受压平面的反作用力使柔性连接板自适应调整至与受压平面平行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分还包括连接座、传动轮及支轴,其中,上述支轴可转动地插设在连接座上,并向下延伸;上述传动轮套设固定在支轴上,传动轮与压接机驱动机构的传动带连接,传动带带动传动轮及支轴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分还包括压座及第一弹簧;其中,上述压座连接在支轴的下端,压座内设有底部开放的第一弹簧槽;上述第一弹簧竖直插设在第一弹簧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分还包括调节座、上座体、下座体及连接螺杆,其中,上述调节座设置于压座的下部,且与第一弹簧连接;上述上座体设置在调节座的中部,上座体的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圆弧状槽体;上述下座体间隔设置在上座体的下方,柔性连接板位于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的间隙中,下座体的上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圆弧状槽体。
优选地,所述的自适应球体设置在上座体与下座体的圆弧状槽体内,并自由转动;上述连接螺杆包括至少二根,连接螺杆连接于调节座与柔性连接板之间以及柔性连接板与压接部分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压接部分包括压接座、第二弹簧、卡套及限位套,其中,上述压接座通过连接螺杆与柔性连接板连接,且下座体设置在压接座的上部;压接座内设有至少二个开口朝下的第二弹簧槽;上述第二弹簧包括至少二根,第二弹簧槽竖直设置在第二弹簧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卡套可滑动地插设在第二弹簧槽内,且卡套的上部与第二弹簧连接,卡套的下部内侧壁上设有斜压面,斜压面由内而外逐步向下延伸。
优选地,所述的限位套设置于第二弹簧槽内,并靠近下部,限位套上部抵住卡套,防止卡套向下滑出第二弹簧槽。
优选地,所述的压接部分还包括卡球、卡球槽、推套及卡槽,其中,上述卡球槽包括至少二个,卡球槽开设于压接座下部的侧壁上,并内外贯通压接座;上述卡球包括至少二个,卡球可活动地设置在卡球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推套套设在卡套的外部,推套受力带动卡套向上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运动,使卡球向外滑出;上述卡槽为环状槽体,卡槽设置于压接头的外侧壁上,卡套下降时,斜压面向内将卡球压入卡槽,以便连接压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自适应球体、柔性连接板及弹簧连接相互协同实现压接面自适应平行贴合,极大地提升了压接良品率的自适应式压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因安装误差、运动误差等实际压接过程中的因素影响导致PCB板运动到位后,其上部预插的连接器的受压面与压接头的压接面存在不平行叠合情况,导致压接头下压连接器时,连接器不同的针脚受压角度及受压时间不一,导致压接失败的问题。针对上述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压接机的基础上进行独创地设计。特别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座下方的支轴作为承载结构,支轴外部套设的传动轮与传动带连接,传动带带动传动轮及支轴实现整体旋转,以便调整压接角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以压座作为支撑结构,压座内竖直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弹簧槽,第一弹簧槽内竖直设有第一弹簧,通过在第一弹簧下部连接调节座,利用第一弹簧的特性实现调节座柔性连接,使调节座所在平面的角度实时可调整;调节座的下方间隔设置柔性连接板,柔性连接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座体及下座体,上下座体上对应地开设有圆弧状槽体,自适应球体设置于两圆弧状槽体内,并自由转动;在压接过程中,压接头受到连接器向上的反作用力后,反作用力作用于柔性连接板上,使得柔性线路板调整至与受压平台平行的方向,同时自适应球体随着柔性线路板的平面调整同步的转动;该种随着压接情况不同自动适应进行平面调整的结构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压接时连接器各针脚的压接角度及压接时间点一致性,极大地提升了压接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连接部分的下方设置有压接部分,压接部分的压接座内部竖直设有多个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槽内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部插设有卡套延伸至第二弹簧槽的下方,且其下部内侧壁上设有由上而下逐步向外倾斜的斜压面,卡套下方的第二弹簧槽内设有限位套,限位套固定设置,以便抵住限位卡套,防止卡套向下滑出;同时,本实用新型压接座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卡球槽,卡球槽内可活动地设置有卡球;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压接头的上部外侧壁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当压接头从下而上插入压接座内时,卡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斜压面向内压迫使卡球滑入压接头的卡槽内,从而使压接头可拆卸地连接;需要更换压接头时,向上的作用力作用在卡套上,使卡套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向上滑动,斜压面逐渐离开卡球,卡球从卡槽内滑出,此时压接头处于活动状态,可灵活地从压接座内卸下;通过该种滑动压入卡合式结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压接头更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隐藏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隐藏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接部分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适应式压接装置,包括连接部分614及压接部分615,其中,上述连接部分614与压接机的驱动机构连接,经驱动机构驱动直线运动、升降运动及旋转运动;上述压接部分615设置于连接部分614的下方,并与连接部分614间隔设置,压接部分615下部可拆卸连接有压接头61510;压接部分615与连接部分614之间的间隙空间内设置有自适应球体6146及柔性连接板6145,自适应球体6146可转动地连接在柔性连接板6145与连接部分614之间的间隙或柔性连接板6145与压接部分615之间的间隙中,压接部分615下压PCB板上的连接器,连接器受压平面的反作用力使柔性连接板6145自适应调整至与受压平面平行的方向。
连接部分614还包括连接座6141、传动轮6142及支轴6143,其中,上述支轴6143可转动地插设在连接座6141上,并向下延伸;上述传动轮6142套设固定在支轴6143上,传动轮6142与压接机驱动机构的传动带连接,传动带带动传动轮6142及支轴6143旋转运动。
连接部分614还包括压座6144及第一弹簧6149;其中,上述压座6144连接在支轴6143的下端,压座6144内设有底部开放的第一弹簧槽;上述第一弹簧6149竖直插设在第一弹簧槽内。
连接部分614还包括调节座6147、上座体6148、下座体61410及连接螺杆61411,其中,上述调节座6147设置于压座6144的下部,且与第一弹簧6149连接;上述上座体6148设置在调节座6147的中部,上座体6148的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圆弧状槽体;上述下座体61410间隔设置在上座体6148的下方,柔性连接板6145位于上座体6148与下座体61410之间的间隙中,下座体61410的上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圆弧状槽体。
自适应球体6146设置在上座体6148与下座体61410的圆弧状槽体内,并自由转动;上述连接螺杆61411包括至少二根,连接螺杆61411连接于调节座6147与柔性连接板6145之间以及柔性连接板6145与压接部分615之间。
压接部分615包括压接座6151、第二弹簧6153、卡套6154及限位套6159,其中,上述压接座6151通过连接螺杆61411与柔性连接板6145连接,且下座体61410设置在压接座6151的上部;压接座6151内设有至少二个开口朝下的第二弹簧槽6152;上述第二弹簧6153包括至少二根,第二弹簧槽6152竖直设置在第二弹簧槽6152内。
卡套6154可滑动地插设在第二弹簧槽6152内,且卡套6154的上部与第二弹簧6153连接,卡套6154的下部内侧壁上设有斜压面6155,斜压面6155由内而外逐步向下延伸。
限位套6159设置于第二弹簧槽6152内,并靠近下部,限位套6159上部抵住卡套6154,防止卡套6154向下滑出第二弹簧槽6152。
压接部分615还包括卡球6156、卡球槽6157、推套6158及卡槽61511,其中,上述卡球槽6157包括至少二个,卡球槽6157开设于压接座6151下部的侧壁上,并内外贯通压接座6151;上述卡球6156包括至少二个,卡球6156可活动地设置在卡球槽6157内。
推套6158套设在卡套6154的外部,推套6158受力带动卡套6154向上克服第二弹簧6153的弹力运动,使卡球6156向外滑出;上述卡槽61511为环状槽体,卡槽61511设置于压接头61510的外侧壁上,卡套6154下降时,斜压面6155向内将卡球6156压入卡槽61511,以便连接压接头61510。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自适应球体、柔性连接板及弹簧连接相互协同实现压接面自适应平行贴合,极大地提升了压接良品率的自适应式压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因安装误差、运动误差等实际压接过程中的因素影响导致PCB板运动到位后,其上部预插的连接器的受压面与压接头的压接面存在不平行叠合情况,导致压接头下压连接器时,连接器不同的针脚受压角度及受压时间不一,导致压接失败的问题。针对上述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压接机的基础上进行独创地设计。特别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座下方的支轴作为承载结构,支轴外部套设的传动轮与传动带连接,传动带带动传动轮及支轴实现整体旋转,以便调整压接角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以压座作为支撑结构,压座内竖直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弹簧槽,第一弹簧槽内竖直设有第一弹簧,通过在第一弹簧下部连接调节座,利用第一弹簧的特性实现调节座柔性连接,使调节座所在平面的角度实时可调整;调节座的下方间隔设置柔性连接板,柔性连接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座体及下座体,上下座体上对应地开设有圆弧状槽体,自适应球体设置于两圆弧状槽体内,并自由转动;在压接过程中,压接头受到连接器向上的反作用力后,反作用力作用于柔性连接板上,使得柔性线路板调整至与受压平台平行的方向,同时自适应球体随着柔性线路板的平面调整同步的转动;该种随着压接情况不同自动适应进行平面调整的结构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压接时连接器各针脚的压接角度及压接时间点一致性,极大地提升了压接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连接部分的下方设置有压接部分,压接部分的压接座内部竖直设有多个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槽内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部插设有卡套延伸至第二弹簧槽的下方,且其下部内侧壁上设有由上而下逐步向外倾斜的斜压面,卡套下方的第二弹簧槽内设有限位套,限位套固定设置,以便抵住限位卡套,防止卡套向下滑出;同时,本实用新型压接座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卡球槽,卡球槽内可活动地设置有卡球;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压接头的上部外侧壁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当压接头从下而上插入压接座内时,卡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斜压面向内压迫使卡球滑入压接头的卡槽内,从而使压接头可拆卸地连接;需要更换压接头时,向上的作用力作用在卡套上,使卡套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向上滑动,斜压面逐渐离开卡球,卡球从卡槽内滑出,此时压接头处于活动状态,可灵活地从压接座内卸下;通过该种滑动压入卡合式结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压接头更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