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7243U - 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7243U
CN211697243U CN202020209099.7U CN202020209099U CN211697243U CN 211697243 U CN211697243 U CN 211697243U CN 202020209099 U CN202020209099 U CN 202020209099U CN 211697243 U CN211697243 U CN 211697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lamping structure
side wall
coil
friction perform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90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如应
李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iemens Energy Transfor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Transformer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Transformer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Transformer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90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7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7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7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部件;每个夹紧部件包括:一箱式壳体,其在朝向待拉伸导线构成的导线束的一端具有一开口,且与开口相邻的一内壁上具有第一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一压紧滑块,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箱式壳体内,且面对所述第一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的一侧具有第二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和至少一个旋紧螺杆,每个旋紧螺杆穿过箱形壳体一侧外壳上的螺纹孔作用于压紧滑块,推动压紧滑块的第二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与所述第一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配合,一同咬紧置于其中的待拉伸导线束。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对进行摩擦性能测试的导线进行夹紧固定。

Description

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
背景技术
变压器,例如,电力变压器的线圈是由纸包绝缘铜线绕制而成,线圈的机械性能对于变压器的电气参数影响很大,其中,线圈铜线间绑扎的松紧程度对于线圈能耐受的短路力有着重要影响,而在一定绑扎条件下,决定线圈在外力作用下,其导线相互之间是否会出现滑移的因素是导线间的摩擦性能。目前,线圈导线间绑扎是由手工完成,其松紧程度因人而异,所以,找到在特定绑扎条件下,线圈导线能耐受的外力与线间的摩擦性能的关系对于设计和绕制线圈至关重要。对于纸包绝缘导线间的摩擦性能是采用拉力实验机来测试的,将三根相同且笔直的纸包绝缘导线用绑扎绳绑扎好,保证中间的一根纸包绝缘导线与另外两根导线间在导线长度方向上错开一定距离,再浸油老化,待导线老化稳定后将中间导线与另外两根导线错开的一端作为一个拉伸端用拉力试验机自带的夹具夹紧,将两侧的两根导线与中间导线错开的一端作为另一个拉伸端用拉力试验机自带的夹具夹紧,以测试在拉力试验机的拉动下,所述的三根导线间的摩擦性能。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拉力试验机自带的夹具所能夹持的最大尺寸太小,远不及要测试的导线截面尺寸。为此,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在致力于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解决上述和/或其他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用以对进行在拉力作用下的摩擦性能测试的导线进行固定,以实现所述纸包绝缘导线的摩擦性能测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变压器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部件;其中,每个夹紧部件包括:一箱式壳体,其在朝向待测试导线构成的导线束的一端具有一个开口,且具有与所述开口相邻的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处于箱式壳体内部空间的内侧具有第一夹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第二侧壁的螺纹孔;一压紧滑块,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箱式壳体的内部空间中,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结构运动;所述压紧滑块的面对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一侧具有第二夹持结构;和至少一个旋紧螺杆,每个旋紧螺杆通过所述螺纹孔从箱式壳体的外部贯穿所述第二侧壁,并与所述压紧滑块的背向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另一侧相抵,且在旋紧过程中向所述压紧滑块施加一个使所述压紧滑块朝向所述第一夹持结构运动的力;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均为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夹紧部件进一步包括:一连接部,其刚性固定在所述箱式壳体外与所述开口面相对的一侧,并具有与拉力试验机的夹具安装座相配合的安装结构,以及与所述夹具安装座的销孔相配合的通孔,通过在相互对准的所述通孔和所述销孔中插入销轴实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夹具安装座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箱式壳体还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在靠近开口侧的位置设置有凸起滑轨,用于引导所述压紧滑块在其上方滑动,并阻挡所述压紧滑块从所述箱式壳体中掉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滑块在垂直于所述导线束的方向上设置有滑槽或滑轨;所述箱式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或滑轨相配合的滑轨或滑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滑块的背向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旋紧螺杆的末端相对的凹槽,用于引导所述旋紧螺杆的推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旋紧螺杆为呈对称分布的多个旋紧螺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旋紧螺杆为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个旋紧螺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旋紧螺杆的首端开有一圆形通孔,用于安装一用于调节所述旋紧螺杆的旋紧程度的施力杆。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夹具针对导线束的每个牵拉端均设置一个夹紧部件,且该夹紧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夹持结构的箱式壳体和具有第二夹持结构的压紧滑块、以及用于将压紧滑块旋紧的旋紧螺杆,且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均为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因此可对置于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之间的导向束拉伸端施加一个稳固的夹紧力,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摩擦性能测试的纸包绝缘导线的进行固定,并实现导线的外包绝缘纸的摩擦性能测试。
此外,通过在箱式壳体的侧壁上设置用于阻挡所述压紧滑块掉出且允许所述压紧滑块在其上方滑行的凸起滑轨,不仅可实现压紧滑块在箱式壳体内部的滑动,而且可避免在压紧滑块设置更多的附件,使结构更加简化。
另外,通过在压紧滑块的相背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一侧设置与旋紧螺杆的末端相对的凹槽,以供所述旋紧螺杆的末端抵入所述凹槽中进行旋紧操作,从而可引导所述旋紧螺杆的推动。
通过设置呈对称分布的多个旋紧螺杆,如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的三个旋紧螺杆,可使得导线束牵拉端受到的夹紧力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变压器线圈的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立体结构图,图2为主视图,图3为左视图,图4为夹持区域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与拉力试验机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Figure BDA0002391152900000031
Figure BDA000239115290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对进行摩擦测试的导线进行固定,考虑提供一种专用夹具,该夹具包括两部分,以分别夹持导向束的两个拉伸端,并同时与拉力试验机的两个安装座配合固定。其中,为了方面安装,每部分夹具可包括一位置固定的夹持结构和一位置可调节的夹持结构。此外,为了更好的固定导向束的拉伸端,考虑将夹持结构设置为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变压器(例如,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立体结构图,图2为主视图,图3为左视图,图4为夹持区域的局部剖面放大图。为了最大程度的呈现各个结构,图1至图3中采用了透视显示的效果,且为了使得结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图1至图3中的部分组件采用了虚线进行表示,这里的虚线仅为突出组件间相互关系,并非表示属于夹具外的组件。如图1至图4所示,该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可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部件1。
其中,每个夹紧部件1包括:一箱式壳体11、一压紧滑块12、至少一个旋紧螺杆(图中示出了三个旋紧螺杆的情况)13和一连接部14。
其中,箱式壳体11朝向待测试导线构成的导线束2的一端具有一个开口111,且侧壁中包括与所述开口相邻的第一侧壁112和与第一侧壁112相对的第二侧壁113。第一侧壁112的处于箱式壳体11内部空间的内侧具有第一夹持结构1121,第二侧壁113上具有至少一个贯通第二侧壁113的螺纹孔1131。螺纹孔1131的数量可与旋紧螺杆13的数量一致,或大于旋紧螺杆13的数量。其中,箱式壳体11可以为任何合理的结构,如方形壳体等。
压紧滑块12滑动设置在箱式壳体11的内部空间中,并能够朝向或远离第一夹持结构1121运动。压紧滑块12的面对第一夹持结构1121的一侧具有第二夹持结构121。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结构1121和第二夹持结构121均为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导线束2的拉伸端21、22用于夹持在第一夹持结构1121和第二夹持结构121之间。如图4中所示,示出了导线束2的拉伸端22在第一夹持结构1121和第二夹持结构121之间的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示意图。该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可咬紧导线束2的拉伸端,从而大大提升了导线束2拉伸端的固定夹紧度。
具体实现时,压紧滑块12可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可以为如图1至图3中所示U形结构,以便在垂直于导线束2的方向上增加压紧滑块12的稳定性。或者,压紧滑块12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方形块。此处不对其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压紧滑块12在箱式壳体11中的可滑动性可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在压紧滑块12的垂直于导线束2的方向上设置滑槽或滑轨(图中未示出),并在箱式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滑槽或滑轨相配合的滑轨或滑槽(图中未示出)。或者,也可以如图1至图3所示,在箱式壳体11的另两个侧壁,即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设置用于阻挡压紧滑块12从箱式壳体中掉出且允许压紧滑块12在其上方滑行的凸起滑轨114,这样压紧滑块12上便无需设置其他附加组件。
每个旋紧螺杆13可通过第二侧壁113上的螺纹孔1131从箱式壳体11的外部贯穿第二侧壁113,并与压紧滑块12背向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另一侧相抵,且能够向压紧滑块12施加一个使压紧滑块12朝向第一夹持结构1121运动的力。当导线束2的拉伸端22置于第一夹持结构1121和第二夹持结构121之间时,通过旋转旋紧螺杆13,可推动压紧滑块12向所述箱式壳体11内的第一夹持结构1121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夹持结构121与第一夹持结构1121相互配合压紧导线束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对称分布的多个旋紧螺杆如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个旋紧螺杆13,可向导向束施加均匀的夹持力。此外,为了对旋紧螺杆13进行旋紧引导,可如图4中所示,在压紧滑块12的相背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121的一侧进一步设置与旋紧螺杆13的末端相对的凹槽122,以便旋紧螺杆13的末端可抵入该凹槽122中进行旋紧操作。
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在每个旋紧螺杆13的首端开有一圆形通孔131,用于安装一用于调节旋紧螺杆13的旋紧程度的施力杆15,以方便调节旋紧螺杆13的旋紧程度。
连接部14固定设置在箱式壳体11的底部外侧,其可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刚性固定在箱式壳体11上,用于与拉力试验机的夹具安装座相匹配安装。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与拉力试验机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14具有与拉力试验机3的夹具安装座31相配合的安装结构。例如,图5中拉力试验机3的夹具安装座31为一筒状连接端,即其底端具有一安装孔(图中未示出),且筒壁上具有销孔311。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14具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的外形,即圆柱形插头,并具有与夹具安装座31的销孔311相配合的通孔141,具体安装时,可将圆柱形插头样的连接部14容纳至夹具安装座31的安装孔内,并通过在相互对准的通孔141和销孔311中插入销轴4来实现连接部14与夹具安装座31的连接。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夹具针对导线束的每个牵拉端均设置一个夹紧部件,且该夹紧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夹持结构的箱式壳体和具有第二夹持结构的压紧滑块、以及用于将压紧滑块旋紧的旋紧螺杆,且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均为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因此可对置于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之间的导向束拉伸端施加一个稳固的夹紧力,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摩擦性能测试的纸包绝缘导线的进行固定,并实现导线的外包绝缘纸的摩擦性能测试。
此外,通过在箱式壳体的侧壁上设置用于阻挡所述压紧滑块掉出且允许所述压紧滑块在其上方滑行的凸起滑轨,不仅可实现压紧滑块在箱式壳体内部的滑动,而且可避免在压紧滑块设置更多的附件,使结构更加简化。
另外,通过在压紧滑块的相背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一侧设置与旋紧螺杆的末端相对的凹槽,以供所述旋紧螺杆的末端抵入所述凹槽中进行旋紧操作,从而可引导所述旋紧螺杆的推动。
通过设置呈对称分布的多个旋紧螺杆,如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的三个旋紧螺杆,可使得导线束牵拉端受到的夹紧力更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部件(1);其中,每个夹紧部件(1)包括:
一箱式壳体(11),其在朝向待测试导线形成的导线束(2)的一端具有一个开口(111),且具有与所述开口(111)相邻的第一侧壁(112)和与所述第一侧壁(112)相对的第二侧壁(113),所述第一侧壁(112)的处于箱式壳体(11)内部空间的内侧具有第一夹持结构(1121),所述第二侧壁(113)上具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第二侧壁(113)的螺纹孔(1131);
一压紧滑块(12),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箱式壳体(11)的内部空间中,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结构(1121)运动;所述压紧滑块(12)的面对所述第一夹持结构(1121)的一侧具有第二夹持结构(121);和
至少一个旋紧螺杆(13),每个旋紧螺杆(13)通过所述螺纹孔(1131)从箱式壳体(11)的外部贯穿所述第二侧壁(113),并与所述压紧滑块(12)的背向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121)的另一侧相抵,且在旋紧过程中向所述压紧滑块(12)施加一个使所述压紧滑块(12)朝向所述第一夹持结构(1121)运动的力;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结构(1121)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121)均为锯齿形突起阵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夹紧部件(1)进一步包括:一连接部(14),其刚性固定在所述箱式壳体(11)外与所述开口(111)相对的一侧,并具有与拉力试验机(3)的夹具安装座(31)相配合的安装结构,以及与所述夹具安装座(31)的销孔(311)相配合的通孔(141),通过在相互对准的所述通孔(141)和所述销孔(311)中插入销轴(4)实现所述连接部(14)与所述夹具安装座(31)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壳体(11)还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在靠近开口(111)侧的位置设置有凸起滑轨(114),用于引导所述压紧滑块(12)在其上方滑动,并阻挡所述压紧滑块(12)从所述箱式壳体(11)中掉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滑块(12)在垂直于所述导线束(2)的方向上设置有滑槽或滑轨;所述箱式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或滑轨相配合的滑轨或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滑块(12)的背向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12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旋紧螺杆(13)的末端相对的凹槽(122),用于引导所述旋紧螺杆(13)的推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旋紧螺杆(13)为呈对称分布的多个旋紧螺杆(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旋紧螺杆(13)为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个旋紧螺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旋紧螺杆(13)的首端开有一圆形通孔(131),用于安装一用于调节所述旋紧螺杆(13)的旋紧程度的施力杆(15)。
CN202020209099.7U 2020-02-25 2020-02-25 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 Active CN211697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9099.7U CN211697243U (zh) 2020-02-25 2020-02-25 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9099.7U CN211697243U (zh) 2020-02-25 2020-02-25 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7243U true CN211697243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8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9099.7U Active CN211697243U (zh) 2020-02-25 2020-02-25 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7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0479A (en) Strain relief grommet
CA1254368A (en) Stranded cable termination arrangement
KR950012465B1 (ko) 케이블 단부의 접속장치
KR100468289B1 (ko) 스트레인 릴리프 및 이를 적용한 공구
CA1298375C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onnector
CA2729393C (en) Dual acting strain relief apparatus
KR200484546Y1 (ko) 케이블 고정장치
US4502743A (en) Ground bracket assembly including omega shaped compression member
KR102104667B1 (ko) 전선케이블 고정클램프
CN211697243U (zh) 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的导线摩擦性能测试用夹具
US4946405A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onnector
KR20200025305A (ko) 케이블 연결용 압축슬리브 및 케이블 연결방법
CN109510146B (zh) 一种楔形耐张线夹
CN210720678U (zh) 一种蓄电池内阻测试仪及其测试夹
PL204196B1 (pl) Kotew zaciskowa napowietrznego przewodu
CN209881354U (zh) 一种接线用的夹板及接线夹
CN213547222U (zh) 引线固定结构、定子线圈绕线装置及定子线圈绕线设备
CN114284981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新型电缆
KR101303393B1 (ko) 타이 케이블 결속 장치
JP5685159B2 (ja) ギャップ付きコア及びコイル装置
CN220155761U (zh) 具有锁紧功能的接线装置
JP7321449B2 (ja) 万力型アース具
CN211958439U (zh) 一种配电设备用线缆连接固定装置
CN211718421U (zh) 一种集束导线测试设备
CN216450459U (zh) 一种电力用绝缘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700 No.26 Jungong Road, East District,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iemens Energy Transform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00 No.26 Jungong Road, East District,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TRANSFORMER (GU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