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1881U - 锁车装置及单车 - Google Patents

锁车装置及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1881U
CN211691881U CN201921159973.4U CN201921159973U CN211691881U CN 211691881 U CN211691881 U CN 211691881U CN 201921159973 U CN201921159973 U CN 201921159973U CN 211691881 U CN211691881 U CN 211691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locking member
vehicle
bicyc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99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震
江文通
郭�旗
李春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99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1881U/zh
Priority to CN202022066687.2U priority patent/CN213953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1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1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车装置及单车,涉及锁车技术领域,所述锁车装置包括:止动碟片、夹持机构和电驱动机构,所述止动碟片用于与车轮连接,所述电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止动碟片。将锁车装置应用于单车时,止动碟片与单车的车轮的轮毂连接,并随轮毂一同转动,在锁车时,电驱动机构通电后驱动夹持机构夹持止动碟片,从而使止动碟片停止转动,以停止与止动碟片连接的车轮转动。如此设置,锁车装置与辐条之间不会接触,在搬动单车时,可防止锁车装置与辐条之间出现撞击,从而保护辐条。

Description

锁车装置及单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车装置及单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共享单车中,车锁通常直接安装在车架上。一种共享单车中,车锁与车架连接,且车锁位于后轮处。在使用过程中,车锁中的锁销处于回缩状态,车轮可顺利转动。当使用者在移动终端进行锁车操作后,车锁中的锁销伸出到车轮的辐条之间,使得车轮无法继续转动,从而完成锁车操作。
由于共享单车的停放位置后续会有工作人员来进行再次分配,以及共享单车若需要维修,需要工作人员首先进行回收并将其运送到维修点,在工作人员搬动共享单车时,通常并不会先进行开锁操作,而是直接搬运或拖拽。在此过程中,共享单车的后轮会与地面之间产生摩擦,从而使得后轮转动,后轮在转动后,由于车锁的锁销位于辐条之间,因此车锁使得后轮的转动范围有限。
但是,在共享单车的后轮在小范围转动过程中,后轮的辐条将于锁销之间产生多次撞击,从而使得辐条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车装置及单车,其能够在锁车后避免辐条与锁车装置间产生撞击。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锁车装置,包括:止动碟片、夹持机构和电驱动机构,所述止动碟片用于与车轮连接,所述电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止动碟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锁车件和第二锁车件,所述第一锁车件和所述第二锁车件分别位于所述止动碟片的两侧;
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和推送件,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推送件移动,以推动所述第一锁车件向靠近所述第二锁车件的方向移动,和/或推动所述第二锁车件向靠近所述第一锁车件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推送件位于所述第一锁车件背离所述第二锁车件的一侧,还包括调整座,所述调整座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锁车件与第一锁车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所述推送件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一传动齿与所述第二传动齿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锁车件与所述第二锁车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锁车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锁车件,所述第一锁车件和所述第二锁车件均能够沿所述限位件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车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硬质支撑层和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二锁车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硬质支撑层和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与所述第二耐磨层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硬质支撑层和所述第二硬质支撑层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后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后壳相连并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所述电驱动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所述止动碟片的部分区域伸入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锁车件与所述第二锁车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推送件位于所述第一锁车件背离所述第二锁车件的一侧,还包括调整座,所述调整座伸入所述后壳并与所述第二锁车件接触,所述调整座能够相对后壳移动以推动所述第二锁车件向靠近所述第一锁车件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壳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整座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与所述第二锁车件之间设置有缓冲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后壳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开口销,所述第一锁车件、所述第二锁车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和所述后壳上均设置有销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后壳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置有走线孔,电源线经由所述走线孔伸入所述外壳并与所述电驱动机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调整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盖体,另一端设置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螺纹部;其中,所述螺纹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推动部的直径,且小于所述本体的直径,所述盖体大于所述后壳的螺纹孔的孔径。
一种单车,其包括车轮,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锁车装置,至少一个所述车轮与所述锁车装置中的止动碟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单车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能够夹持所述止动碟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将锁车装置应用于单车时,止动碟片与单车的车轮的轮毂连接,并随轮毂一同转动,在锁车时,电驱动机构通电后驱动夹持机构夹持止动碟片,从而使止动碟片停止转动,以停止与止动碟片连接的车轮转动。如此设置,锁车装置与辐条之间不会接触,在搬动单车时,可防止锁车装置与辐条之间出现撞击,从而保护辐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的零件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止动碟片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止动碟片未示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止动碟片未示出);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止动碟片未示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止动碟片未示出);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止动碟片未示出);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七(止动碟片未示出);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的剖视图(止动碟片未示出);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与刹车装置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与刹车装置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与刹车装置的装配示意图三;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中调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止动碟片;21-第一锁车件;211-第一硬质支撑层;212-第一耐磨层;22-第二锁车件;221-第二硬质支撑层;222-第二耐磨层;23-复位弹性件;30-驱动器;31-第一传动齿;32-输出轴;40-推送件;41-第二传动齿;51-外壳;52-后壳;53-缓冲件;54-电源线;61-开口销;62-调整座;621-本体;622-螺纹部;623-推动部;624-盖体;63-螺钉;100-锁车装置;200-刹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锁车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锁车装置,包括:止动碟片10、夹持机构和电驱动机构,止动碟片10用于与车轮连接,电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夹持止动碟片10。
车轮包括轮毂、轮圈和辐条,辐条连接于轮毂和轮圈之间,止动碟片10具体与车轮的轮毂固定连接,并随轮毂一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夹持机构包括第一锁车件21和第二锁车件22,第一锁车件21和第二锁车件22分别位于止动碟片10的两侧。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电驱动机构可与第一锁车件21或第二锁车件22直接连接,以直接驱动第一锁车件21或第二锁车件22移动以夹持止动碟片10。
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30和推送件40,驱动器30驱动推送件40移动,以推动第一锁车件21向靠近第二锁车件22的方向移动,和/或推动第二锁车件22向靠近第一锁车件21的方向移动。
也就是说,在一种具体设置方式中,推送件40位于第一锁车件21远离第二锁车件22的一侧,驱动器30驱动推送件40移动并推动第一锁车件21,使得第一锁车件21向靠近第二锁车件22的方向移动,以使得第一锁车件21与第二锁车件22之间的间距变小,从而使得第一锁车件21与第二锁车件22夹住止动碟片10,以阻止止动碟片10转动,从而阻止车轮转动,达到锁车的目的。
在另一种具体设置方式中,推送件40位于第二锁车件22背离第一锁车件21的一侧,驱动器30驱动推送件40移动并推动第二锁车件22,使得第二锁车件22向靠近第一锁车件21的方向移动,以使得第二锁车件22与第一锁车件21之间的间距变小,从而使得第一锁车件21与第二锁车件22夹住止动碟片10,以阻止止动碟片10转动,从而阻止车轮转动,达到锁车的目的。
或者,在另一种具体设置方式中,推送件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送件40分别位于第一锁车件21背离第二锁车件22的一侧,以及第二锁车件22背离第一锁车件21的一侧。在锁车时,驱动器30驱动两个推送件40移动,以同时推动第一锁车件21和第二锁车件22,使得第一锁车件21和第二锁车件22分别向靠近对方的方向移动,以夹紧止动碟片10。
驱动器30用于驱动推送件40移动,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驱动器30包括输出轴32,输出轴32上设置有外螺纹,推送件40为杆状结构,其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与输出轴32匹配的内螺纹,如此设置,在驱动器30的输出轴32转动过程中,由于输出轴32与推送件40之间的螺纹配合,以带动推送件40沿输出轴32的轴向移动。
或者,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器30包括输出轴32,输出轴32设置有第一传动齿31,推送件40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传动齿41,第一传动齿31与第二传动齿41啮合。如此设置,驱动器30的输出轴32转动,输出轴32通过第一传动齿31拨动第二传动齿41,从而使得推送件40沿长度方向移动。
上述第一种设置方式,驱动器30的输出轴32的轴向与推送件40的长度方向平行;上述第二种设置方式,驱动器30的输出轴32的轴向与推送件40的长度方向垂直。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空间区域大小设定驱动器30的安装区域,并选用更为适用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器30为电机。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推送件40可与对应的第一锁车件21或第二锁车件22连接,如此设置,当电机反转时,推送件40带动对应的第一锁车件21或第二锁车件22反向移动,从而对车辆进行解锁操作。
或者,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夹持机构还包括复位弹性件23,复位弹性件23位于第一锁车件21与第二锁车件22之间。在初始位置(解锁状态),复位弹性件23夹持于第一锁车件21与第二锁车件22之间,为第一锁车件21与第二锁车件22提供向外的推力,以使得第一锁车件21与第二锁车件22之间具有间隙,以避免第一锁车件21与第二锁车件22在未锁车时接触止动碟片10。在锁车过程中,复位弹性件23处于压缩蓄力状态,在解锁时,电机反转,推送件40向远离夹持机构的方向移动,复位弹性件23推动第一锁车件21及第二锁车件22向初始位置移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夹持机构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依次穿过第一锁车件21、复位弹性件23和第二锁车件22,第一锁车件21和第二锁车件22均能够沿限位件的长度方向移动。如此设置,在移动过程中,限位件对于第一锁车件21及第二锁车件22的移动方向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锁车件21及第二锁车件22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斜,以提高第一锁车件21及第二锁车件22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第一锁车件21和第二锁车件22可以为一体式的板状结构。
或者,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锁车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硬质支撑层211和第一耐磨层212,第二锁车件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硬质支撑层221和第二耐磨层222,第一耐磨层212与第二耐磨层222相对设置。第一耐磨层212位于第一硬质支撑层211朝向第二锁车件22的一侧,第二耐磨层222位于第二硬质支撑层221朝向第一锁车件21的一侧,第一耐磨层212与第一硬质支撑层211之间、第二耐磨层222与第二硬质支撑层221之间均可以采用粘接、螺接、焊接、卡接等多种连接方式。第一耐磨层212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一硬质支撑层211,第二耐磨层222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硬质支撑层221。推送件40与第一硬质支撑层211或者第二硬质支撑层221接触。第一耐磨层212与第二耐磨层222的材料可与现有技术中的刹车片的材料相同。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第一硬质支撑层211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耐磨层212,第二硬质支撑层221的截面积大于第二耐磨层222,也就是说,在将第一耐磨层212贴附到第一硬质支撑层211,第一硬质支撑层211该侧还有部分区域露出;以及将第二耐磨层222贴附到第二硬质支撑层221后,第二硬质支撑层221该侧还有部分区域露出。复位弹性件23分别与第一硬质支撑层211和第二硬质支撑层221接触。复位弹性件23由内向外推动第一硬质支撑层211和第二硬质支撑层221,以使得第一耐磨层212与第二耐磨层222之间具备一定距离,以容纳止动碟片10,并不影响止动碟片10的转动。
进一步地,复位弹性件23包括第一叉头和第二叉头,第一叉头和第二叉头的柄部连接,头部为叉状,且包括两个叉齿,第一叉头的两个叉齿分别位于第一耐磨层212相对的两个侧面,第二叉头的两个叉齿分别位于第二耐磨层222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如此设置,使得复位弹性件23与第一锁车件21和第二锁车件22的接触区域更大。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锁车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外壳51和后壳52,外壳51和后壳52相连并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电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止动碟片10的部分区域伸入壳体,并位于第一锁车件21与第二锁车件22之间。壳体对于电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地,外壳51与后壳52在装配完成后,外壳51与后壳52之间形成插口,该插口用于供止动碟片10伸入,该插口的两侧分别为第一锁车件21和第二锁车件22。
外壳51与后壳5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外壳51与后壳52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外壳51与后壳52之间为卡合连接;或者,在一种优选方式中,外壳51与后壳52的部分区域通过螺钉63连接,部分区域为卡合连接。如图1所示,在后壳52上设置有翻边,翻边内侧设置有卡条,在外壳51上设置有卡口,且后壳52上设置有通孔,在外壳51上设置有螺纹孔,当将后壳52盖合在外壳51上,后壳52上的卡条伸入外壳51上的卡口以将后壳52与外壳51卡合,然后使用螺钉63穿过后壳52上的通孔旋入外壳51的螺纹孔,以将外壳51与后壳52进一步固定。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推送件40位于第一锁车件21背离第二锁车件22的一侧,且推送件40和第一锁车件21均位于外壳51内侧,第二锁车件22位于考进后壳52的一侧。如图13所示,锁车装置还包括调整座62,调整座62用于调整第二锁车件22与第一锁车件21之间的最小距离。
举例来说,调整座62可以与第二锁车件22连接,通过调节调整座62,推拉第二锁车件22,从而使得第二锁车件22向靠近或远离第一锁车件21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调整座62伸入后壳52并与第二锁车件22接触,调整座62能够相对后壳52移动以推动第二锁车件22向靠近第一锁车件21的方向移动。
如此设置,使用调整座62可以改变第二锁车件22的初始位置,即改变第二锁车件22与止动碟片10之间的最大距离。当第二锁车件22与止动碟片10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推送件40推动第一锁车件21靠近止动碟片10后,需再继续移动一定距离,使得第一锁车件21带动止动碟片10的部分区域靠近第二锁车件22,并最终将止动碟片10的部分区域抵在第二锁车件22上,从而完成锁车过程。当第二锁车件22与止动碟片10之间的距离较小时,推送件40的锁车行程则缩短,锁车速度增加。但是若第二锁车件22与止动碟片10之间的距离过小,则可能影响止动碟片10转动,因此,通过调整座62,可根据需求,将第二锁车件22与止动碟片10之间的距离稳定在适宜范围内。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调整座62与后壳52之间为螺纹配合方式固定及相对移动。具体地,后壳52设置有螺纹孔,调整座62设置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如此设置,旋动调整座62,即可改变调整座62伸入后壳52的距离。
如图13所示,调整座62可包括本体621,本体621的一端为盖体624,在本体621背离盖体624的一端设置有推动部623,推动部623与本体621之间为螺纹部622,其中,螺纹部622的直径小于推动部623的直径,且小于本体621的直径,盖体624的直径大于本体621的直径,且盖体624的直径大于后壳52上的螺纹孔的孔径。
对应地,在后壳上52设置有贯穿后壳52的圆孔,该圆孔的部分区域设置有螺纹,由于后壳52上的螺纹孔需与螺纹部622匹配,因此,后壳52上设置有螺纹孔的区域的孔径小于圆孔的孔径,且螺纹孔的长度小于螺纹部622的长度。后壳上设置有螺纹孔的区域伸入推动部623与本体621之间,以与螺纹部622配合。后壳上设置有螺纹孔的区域的长度对于调整座62的移动范围起到限定作用。此外,由于盖体624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孔径,因此盖体624也可对调整座62起到限位作用。
当然,调整座62与后壳52之间还可采用其他装配方式,例如在调整座62上设置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凸块,在调整座6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滑槽,将调整座62伸入安装孔后,凸块伸入滑槽,凸块与滑槽的配合对于调整座6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将调整座62伸入到适当位置后,可使用销轴、螺栓等固定件对调整座62的轴向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后壳52与第二锁车件22之间设置有缓冲件53。缓冲件53位于后壳52与第二锁车件22之间,使得后壳52与第二锁车件22并非完全贴合,而是具有一定缓冲距离。调整座62伸入后壳52后,穿过缓冲件53与第二锁车件22接触。
如图1所示,缓冲件53由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的金属丝制成,缓冲件53的一端呈钩状,在后壳52上,与缓冲件53的钩部相对的区域设置有限位槽,缓冲件53钩挂于限位槽处。缓冲件53与第二锁车件22相对的区域呈波浪状,波浪状的波动方向为在第二锁车件22与后壳52之间往复。当第二锁车件22受到压力向靠近后壳52方向移动时,挤压缓冲件53,缓冲件53的波浪状区域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以进行缓冲;在第二锁车件22不受力后,缓冲件53恢复原状,以使得第二锁车件22向初始位置方向移动。复位弹性件23与缓冲件53分别在第二锁车件22相对的两侧,从而使得第二锁车件22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夹持机构可通过限位件与后壳52连接。
具体实施时,限位件为开口销61,第一锁车件、第二锁车件、复位弹性件23和后壳52上均设置有销孔。开口销61的头部位于第一锁车件背离第二锁车件的一侧,开口销61的尾端依次穿过第一锁车件、复位弹性件23、第二锁车件、缓冲件53和后壳52,伸出后壳52后,将开口销61的尾端向外翻转,以使得开口销61的尾端与后壳52卡合,无法缩回后壳52的销孔。
当将电驱动机构安装于外壳51内侧,外壳51设置有走线孔,电源线54经由走线孔伸入外壳51并与电驱动机构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适用于单车,尤其适用于共享单车。
第二实施例
如图10-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车,其包括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锁车装置100,至少一个车轮与锁车装置100中的止动碟片10连接。
具体地,车轮包括车圈、车毂和辐条,多跟辐条连接于车圈与车毂之间,车圈外包覆有车胎。车毂与止动碟片10固定连接,车毂与止动碟片10同步转动。
锁车装置100可仅安装于单车的后轮处。本实施例提供的单车可以为共享单车,当锁车装置100应用于共享单车时,锁车装置100可通过与共享单车适配的应用软件进行控制,当操作者在应用软件上选择锁车后,共享单车的控制器控制电驱动机构通电,从而进行锁车操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单车还包括刹车装置200,刹车装置200能够夹持止动碟片10。也就是说,刹车装置200与锁车装置100共用同一个止动碟片10,既可通过刹车装置200夹持止动碟片10进行刹车操作,也可通过锁车装置100夹持止动碟片10进行锁车操作。
具体地,刹车装置200可为线刹器,线刹器通过牵动刹车线进行控制,刹车线的一端通常位于单车的握把处,捏动握把,拉动刹车线,从而控制线刹器夹持止动碟片10,则使得后轮停止转动,松开握把,则线刹器松开止动碟片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动碟片、夹持机构和电驱动机构,所述止动碟片用于与车轮连接,所述电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止动碟片;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锁车件和第二锁车件,所述第一锁车件和所述第二锁车件分别位于所述止动碟片的两侧;
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和推送件,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推送件移动,以推动所述第一锁车件向靠近所述第二锁车件的方向移动,和/或推动所述第二锁车件向靠近所述第一锁车件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件位于所述第一锁车件背离所述第二锁车件的一侧,还包括调整座,所述调整座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锁车件与所述第一锁车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所述推送件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一传动齿与所述第二传动齿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锁车件与所述第二锁车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锁车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锁车件,所述第一锁车件和所述第二锁车件均能够沿所述限位件的长度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车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硬质支撑层和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二锁车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硬质支撑层和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与所述第二耐磨层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硬质支撑层和所述第二硬质支撑层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后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后壳相连并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所述电驱动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所述止动碟片的部分区域伸入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锁车件与所述第二锁车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座伸入所述后壳并与所述第二锁车件接触,所述调整座能够相对后壳移动以推动所述第二锁车件向靠近所述第一锁车件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整座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与所述第二锁车件之间设置有缓冲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通过限位件与所述后壳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开口销,所述第一锁车件、所述第二锁车件和所述后壳上均设置有销孔。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后壳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走线孔,电源线经由所述走线孔伸入所述外壳并与所述电驱动机构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盖体,另一端设置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螺纹部;其中,所述螺纹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推动部的直径,且小于所述本体的直径,所述盖体大于所述后壳的螺纹孔的孔径。
17.一种单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轮,以及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车装置,至少一个所述车轮与所述锁车装置中的止动碟片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能够夹持所述止动碟片。
CN201921159973.4U 2019-07-22 2019-07-22 锁车装置及单车 Active CN211691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9973.4U CN211691881U (zh) 2019-07-22 2019-07-22 锁车装置及单车
CN202022066687.2U CN213953268U (zh) 2019-07-22 2019-07-22 锁车系统及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9973.4U CN211691881U (zh) 2019-07-22 2019-07-22 锁车装置及单车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6687.2U Division CN213953268U (zh) 2019-07-22 2019-07-22 锁车系统及单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1881U true CN211691881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6687.2U Active CN213953268U (zh) 2019-07-22 2019-07-22 锁车系统及单车
CN201921159973.4U Active CN211691881U (zh) 2019-07-22 2019-07-22 锁车装置及单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6687.2U Active CN213953268U (zh) 2019-07-22 2019-07-22 锁车系统及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395326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3268U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7083B2 (e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package for actuating brake assembly
KR20210077001A (ko) 브레이크 어셈블리를 구동시키기 위한 전자기계식 액추에이터 패키지
EP0694131B1 (fr) Frein a disque utilisant un patin tire a appui glissant
US7392995B2 (en) Driving device for wheels
CN211691881U (zh) 锁车装置及单车
JP2003343620A (ja) 電気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12793767A (zh) 转子驱动键组件
KR20090039056A (ko) 차량용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 시스템
CN101524991B (zh) 车辆盘式制动器
CN115806015A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驻车机构
CN214500012U (zh) 车辆制动驻车机构和车辆
CN210715670U (zh) 一种用于机动三轮的前制动器
CN213354749U (zh) 一种带驻车制动的制动泵
JP2014051205A (ja) 手押し運搬車のブレーキ機構
CN208855612U (zh) 开关式驻车制动总成及车辆
JPH05162543A (ja) バッテリ車のバッテリケース固定装置
CN116457591A (zh) 制动装置、驱动单元和工业装置
CN109923021B (zh)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CN211844388U (zh) 刹车系统及采用该刹车系统的车辆
CN111038457A (zh) 刹车系统及采用该刹车系统的车辆
CN218598679U (zh) 驻车制动锁止装置
US9315224B2 (en) Spare wheel pickup assembly
CN209739263U (zh) 罗拉刹车器、刹车系统及车辆
US20020092711A1 (en) Motor actuated park brake for a vehicle
CN114379505B (zh) 一种车轮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