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9084U - 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9084U
CN211689084U CN202020024326.9U CN202020024326U CN211689084U CN 211689084 U CN211689084 U CN 211689084U CN 202020024326 U CN202020024326 U CN 202020024326U CN 211689084 U CN211689084 U CN 211689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quid
drug
fermentation tan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43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元宝
刘萍
冯文文
刘军根
刘小根
李肖宇
周煌
刘育颖
肖娜
危月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ANJU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Jiangxi Guoding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Oriental Hospital Ji'an Hospital
Jian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ANJU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Jiangxi Guoding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Oriental Hospital Ji'an Hospital
Jian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ANJU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Jiangxi Guoding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Oriental Hospital Ji'an Hospital, Jian College filed Critical FUJIAN SANJU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43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9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9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90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涉及微生物发酵工业技术领域,包括发酵罐、夹套、空气压缩机、控温装置、控制器、检测装置、营养液储液瓶、耐受用药储液瓶和发酵醪液收集瓶,夹套固定于发酵罐的外侧,发酵罐通过液体输送管分别与耐受用药储液瓶和营养液储液瓶相连通,空气压缩机通过气体输送管与发酵罐相连通,发酵罐设有接种口,检测装置固定于发酵罐内,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控温装置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夹套的内部相连通,发酵罐的下端具有出液孔,发酵醪液收集瓶通过出液管与出液孔相连接,出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需要连续培养不同耐药性的微生物,用于研究。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自抗生素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使成千上万感染患者获得了新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耐药菌株的产生,当年奇特的抗菌效果越来越差,迫使人们不断研制新的抗生素。然而,新的抗生素问世不久,新的耐药菌株总是接踵而至,相继产生,使其原有效果不断降低。因此对于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被广泛研究,对于研究者研究耐药性微生物而言,目前最难突破的就是了解微生物的耐药性机制,而微生物的耐药性并非短暂形成,以往的研究就是用药物连续作用微生物,不断地转接检测其发生的变化从而了解其耐药机制,这其中就需要反复地取出微生物来接种传代,这一过程时间较长,很容易导致微生物污染的情况。
微生物的发酵体系含有固(微生物)、液、气三相物质,能把这三项很好地分离开来而不影响整个发酵罐的培养环境将能很好地进行连续发酵,每次发酵完后把发酵罐清洗然后重新灭菌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有可能不能达到彻底灭菌效果,对于需要大量多次连续培养形成耐药微生物来说将更加费时费力,对研究的进展及研究效果也很有影响。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培养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连续培养不同耐药性的微生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包括发酵罐、夹套、空气压缩机、控温装置、控制器、检测装置、营养液储液瓶、耐受用药储液瓶和发酵醪液收集瓶,所述夹套固定于所述发酵罐的外侧,所述发酵罐通过液体输送管分别与所述耐受用药储液瓶和所述营养液储液瓶相连通,所述液体输送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发酵罐内,所述液体输送管的第二端具有两个支路,两个所述支路分别与所述耐受用药储液瓶和所述营养液储液瓶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气体输送管与所述发酵罐相连通,所述发酵罐设有接种口,所述检测装置固定于所述发酵罐内,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温装置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夹套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下端具有出液孔,所述发酵醪液收集瓶通过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孔相连接,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发酵罐内,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温装置包括水箱、加热棒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棒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固定于所述水箱内,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水箱内,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夹套内。
优选地,还包括液体除菌装置和气体除菌装置,所述液体除菌装置固定于所述液体输送管上,所述气体除菌装置固定于所述气体输送管上。
优选地,还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管道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液体除菌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气体除菌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夹套相连通,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上均设置一个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气体除菌装置和所述液体除菌装置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消泡器,所述消泡器固定于所述发酵罐内,所述消泡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固定于所述出液管上,所述第二水泵固定于所述液体输送管上。
优选地,两个所述支路上均设置一个第三阀门。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浊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把营养液和耐受用药同时接入发酵罐中从而达到连续发酵,同时接入蒸汽发生器所产生的蒸汽,可以有效的对营养液和耐受用药进行在线灭菌。
2)通过把蒸汽发生器所产生的蒸汽输送到第二灭菌装置,并且空气压缩机出口本身就装有过滤装置,在双重的过滤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对接入的空气进行灭菌处理。
3)通过蒸汽发生器与发酵罐外的夹套相连接,可以有效地解决发酵罐的在线灭菌,不需取出拿到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同时此夹套和控温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有效缩减设备的规格。
4)温度控制器、液位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消泡器集中由控制器控制,方便人员的远程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罐;2-夹套;3-控温装置;4-控制器;5-蒸汽发生器;6-空气压缩机;7-营养液储液瓶;8-耐受用药储液瓶;9-液体除菌装置;10-气体除菌装置;11-电机;12-搅拌轴;13-发酵醪液收集瓶;14-检测装置;15-消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连续培养不同耐药性的微生物。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包括发酵罐1、夹套2、空气压缩机6、控温装置3、控制器4、检测装置14、营养液储液瓶7、耐受用药储液瓶8和发酵醪液收集瓶13。夹套2固定于发酵罐1的外侧,夹套2与发酵罐1为一体式结构,夹套2内部可以充入换热液体,用于对发酵罐1内的温度进行换热。发酵罐1通过液体输送管分别与耐受用药储液瓶8和营养液储液瓶7相连通,营养液储液瓶7内装着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耐受用药储液瓶8内装着耐受用药,通过改变药量的大小,可以获得经过不同药量的耐受用药培养后的微生物。液体输送管的第一端伸入发酵罐1内,液体输送管的第二端具有两个支路,两个支路分别与耐受用药储液瓶8和营养液储液瓶7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营养液和耐受用药的具体含量。空气压缩机6通过气体输送管与发酵罐1相连通,这样设置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必需的氧气。发酵罐1的上端设有接种口,实验人员可以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将微生物注入到发酵罐1内。检测装置14固定于发酵罐1内,检测装置14与控制器4电连接,检测装置14用于检测发酵罐1内的各项数值,并将数值传输到控制器4内。控温装置3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夹套2的内部相连通,控温装置3将恒温的水由进水管注入,这样保障发酵罐1内的温度恒定,为了让使得夹套2内的水充分的对发酵罐1进行换热,进水管的设置高度要低于出水管的设置高度。发酵罐1的下端具有出液孔,发酵醪液收集瓶13通过出液管与出液孔相连接,出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发酵好的发酵醪液最终由出液管排到发酵醪液收集瓶13内,当需要收集的时候打开第一阀门,不需要收集的时候关闭第一阀门。
使用时,先通过接种口将所需要培养的微生物接入到发酵罐1内,然后将预先计算好的营养液和耐受用药分别放入营养液储液瓶7和耐受用药储液瓶8中,然后使营养液与耐受用药在液体输送管内混合,并输送到发酵罐1内,同时启动空气压缩机6,向发酵罐1内提供充足的氧气。控温装置3同时也向夹套2内输入恒温的水,水的温度根据微生物需要的温度进行设定。检测装置14实时的对发酵罐1内的各项数值进行检测。当微生物的培养时间到达预定时间后,将微生物由出液管导入发酵醪液收集瓶13,即可进行研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留些微生物或向接种口内继续加入些微生物,然后加入不同量的耐受用药,继续进行培养,从而获得不同耐受度的微生物。
为了使微生物充分与营养液和耐受用药接触,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11和搅拌轴12,搅拌轴12的一端伸入发酵罐1内,搅拌轴12的另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11可以人为控制也可以与控制器4电连接,根据实际需要启动电机11,对发酵罐1内进行搅拌。
对于控温装置3,本实施例中,控温装置3包括水箱、加热棒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棒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固定于水箱内,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水箱内,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第二端固定于夹套2内。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加热棒的加热温度,将发酵罐1内所需要温度的水由进水管倒入到夹套2内。而由出水管排出的水温度较低,传输到水箱内进行重新加热。
为了减少输入到发酵罐1内的物质杂菌,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液体除菌装置9和气体除菌装置10,液体除菌装置9固定于液体输送管上,用于对营养液和耐受用药进行杀菌。气体除菌装置10固定于气体输送管上,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液体除菌装置9和气体除菌装置10均为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过滤除菌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杀菌装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蒸汽发生器5,蒸汽发生器5的输出管道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第一支管与液体除菌装置9相连通,第二支管与气体除菌装置10相连通,第三支管与夹套2相连通,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上均设置一个第二阀门。使用时,蒸汽发生器5产生的蒸汽分别沿着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输送到液体除菌装置9和气体除菌装置10,通过蒸汽进行杀菌。不进行培养微生物时,可以将蒸汽通过第三支管输送到夹套2内,从而对夹套2进行杀菌消毒的作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气体除菌装置10和液体除菌装置9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这样设置可以实时检测液体除菌装置9和气体除菌装置10内的蒸汽气压大小,防止压力过大损坏装置。
为了防止发酵罐1内产生气泡,影响培养效果,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消泡器15,消泡器15固定于发酵罐1内,消泡器15与控制器4电连接。当发酵罐1内的气泡较多时,开启消泡器15即可。
为了保证液体的顺利流体,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第一水泵固定于出液管上,第二水泵固定于液体输送管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支路上均设置一个第三阀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分别开关两个第三阀门,调节营养液与耐受用药的输入量。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4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各个传感器测得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器4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夹套、空气压缩机、控温装置、控制器、检测装置、营养液储液瓶、耐受用药储液瓶和发酵醪液收集瓶,所述夹套固定于所述发酵罐的外侧,所述发酵罐通过液体输送管分别与所述耐受用药储液瓶和所述营养液储液瓶相连通,所述液体输送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发酵罐内,所述液体输送管的第二端具有两个支路,两个所述支路分别与所述耐受用药储液瓶和所述营养液储液瓶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气体输送管与所述发酵罐相连通,所述发酵罐设有接种口,所述检测装置固定于所述发酵罐内,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温装置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夹套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下端具有出液孔,所述发酵醪液收集瓶通过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孔相连接,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发酵罐内,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装置包括水箱、加热棒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棒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固定于所述水箱内,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水箱内,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夹套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除菌装置和气体除菌装置,所述液体除菌装置固定于所述液体输送管上,所述气体除菌装置固定于所述气体输送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管道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液体除菌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气体除菌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夹套相连通,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上均设置一个第二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除菌装置和所述液体除菌装置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泡器,所述消泡器固定于所述发酵罐内,所述消泡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固定于所述出液管上,所述第二水泵固定于所述液体输送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路上均设置一个第三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浊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020024326.9U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89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4326.9U CN211689084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4326.9U CN211689084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9084U true CN211689084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9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432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89084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9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2934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罐
CN102318789A (zh) 固态发酵设备及利用该固态发酵设备制备红曲的方法
CN110734843B (zh) 一种模拟结肠环境的发酵系统以及发酵方法
CN211689084U (zh) 一种连续培养耐药微生物的装置
CN103497890B (zh) 细菌用发酵罐灌流培养系统及方法
CN205275567U (zh) 一种蒸汽预处理发酵尾气灭菌装置
CN111067804A (zh) 一种无防腐剂及防腐替代剂的面膜制备方法
CN216764879U (zh) 一种液体微生物发酵反应设备
CN203537926U (zh) 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与培养系统
CN108893406A (zh) 微生物酵素量化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8424855A (zh) 一种植物细胞、器官液体培养装置
CN208995494U (zh) 微生物酵素量化生产系统
CN2064773U (zh) 多级液体菌种发酵罐
CN208748101U (zh) 发酵装置及发酵系统
CN103125269A (zh) 一种液体菌种深层培养简易发酵装置
CN107080281B (zh) 一种烟草固态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CN209144154U (zh) 一种种子罐无菌可控量型接种装置
CN208485886U (zh) 固态物料连续灭菌与发酵设备及连续灭菌与发酵系统
CN215975779U (zh) 氨基葡萄糖发酵过程补加诱导剂的过滤除菌装置
CN207079239U (zh) 固态发酵系统
CN220887525U (zh) 一种可调节型复合益生菌发酵装置
CN215856021U (zh) 一种发酵罐加菌装置
CN213060861U (zh) 一种益生菌制备系统
CN107828631A (zh) 一种基于生物医药用方便使用的发酵设备
CN220413399U (zh) 一种新型发酵罐物料补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