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3980U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3980U
CN211683980U CN201921567108.3U CN201921567108U CN211683980U CN 211683980 U CN211683980 U CN 211683980U CN 201921567108 U CN201921567108 U CN 201921567108U CN 211683980 U CN211683980 U CN 211683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s
track
roller
transmission
prin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71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杰
刘二庆
陈思胜
罗伟雄
李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NHONG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UNHO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UNHONG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UNHO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71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3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3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3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印刷装置。一种印刷装置,包括:传输轨道,用于运输待印刷产品;剪裁结构,所述剪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传输轨道上方的两可转动的刀片,两所述刀片的表面相对设置,两所述刀片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垂直设置,以对沿所述传输轨道传输的待印刷产品进行剪裁。印刷本体,所述印刷本体设于所述传输轨道的上方,且所述剪裁结构和所述印刷本体沿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印刷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消耗。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用来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文字或图像转印到其他承印物上。目前,在印刷之前,一般需要将待印刷产品进行剪裁,使其达到合适的大小,然后通过传输到达印刷本体的下方进行印刷。但是,现有的这种方式需要进行额外的剪裁工序,并且,在剪裁完毕后还需人为放入印刷设备上,再通过传输进行印刷,显而易见的,上述方式浪费人力,并且生产效率低下。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装置,旨在提高印刷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消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印刷装置,包括:
传输轨道,用于运输待印刷产品;
剪裁结构,所述剪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传输轨道上方的两可转动的刀片,两所述刀片的表面相对设置,两所述刀片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垂直设置,以对沿所述传输轨道传输的待印刷产品进行剪裁。
印刷本体,所述印刷本体设于所述传输轨道的上方,且所述剪裁结构和所述印刷本体沿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间隔布置。
可选地,所述传输轨道包括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剪裁台,所述第一传输带、剪裁台和所述第二传输带沿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依次相邻布置,两所述刀片设于所述剪裁台的上表面上方。
可选地,所述剪裁台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弧形槽,每一所述刀片的底部插设于一所述弧形槽内。
可选地,所述剪裁结构还包括两可水平移动的支撑板,每一所述刀片可转动地设于一所述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以调节两所述刀片之间的间距。
可选地,一所述支撑板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辊轮,所述第一辊轮穿设于一所述刀片,以驱动该刀片转动;另一所述支撑板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穿设于另一所述刀片,以驱动该刀片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辊轮朝向所述第二辊轮的一面凹设有六角凹槽,所述第二辊轮朝向所述第一辊轮的一面凸出有六角柱,所述六角柱沿所述第一辊轮的轴向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六角凹槽。
可选地,所述剪裁结构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两所述支撑板下方,并承托两所述支撑板,用于驱动两所述支撑板升降。
可选地,所述剪裁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传输轨道上方的两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具有朝向另一所述导向块的第一表面,两所述导向块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两所述导向块的第一表面的间距与两所述刀片的尖端距离相同,每一所述导向块和一所述刀片沿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
可选地,所述导向块具有背离另一所述导向块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且背离另一所述导向块倾斜布置,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交,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交界处呈尖端状。
可选地,两所述导向块可水平移动地设于所述传输轨道上方,两所述导向块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以调节两所述第一表面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设置的剪裁结构,当待印刷产品通过该剪裁结构时,剪裁结构的两转动的刀片对待印刷产品的两侧进行剪裁,以使待印刷产品达到合适的大小,并继续通过传输轨道传输至印刷本体下方进行印刷,不再需要先将待印刷产品剪裁好后,再放于传输轨道进行印刷,简化了工序,进而提高印刷设备的生产效率,并且节省了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力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印刷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印刷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印刷装置一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63272697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6327269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印刷装置,通过剪裁结构20的两转动的刀片 23对待印刷产品的两侧进行剪裁,简化了工序,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印刷装置,包括:
传输轨道10,用于运输待印刷产品;
剪裁结构20,剪裁结构20包括设于传输轨道10上方的两可转动的刀片23,两刀片23的表面相对设置,两刀片23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传输轨道10的传输方向垂直设置,以对沿传输轨道10传输的待印刷产品进行剪裁。
印刷本体30,印刷本体30设于传输轨道10的上方,且剪裁结构20和印刷本体30沿传输轨道10的传输方向间隔布置。
本实施例所说的待印刷产品为薄片状产品,如纸板或薄膜,具体地,可以为烟盒的纸板,即通过转动的刀片23可以进行剪裁切割的产品。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设置的剪裁结构20,当待印刷产品通过该剪裁结构20时,剪裁结构20的两转动的刀片23对待印刷产品的两侧进行剪裁,以使待印刷产品达到合适的大小,并继续通过传输轨道 10传输至印刷本体30下方进行印刷,不再需要先将待印刷产品剪裁好后,再放于传输轨道10进行印刷,简化了工序,进而提高印刷设备的生产效率,并且节省了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力资源消耗。
此外,为了避免刀片23在向下切割时对传输轨道10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传输轨道10包括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剪裁台,第一传输带、剪裁台和第二传输带沿传输轨道10的传输方向依次相邻布置,两刀片23设于剪裁台的上表面上方。
这样,在将刀片23进行剪裁时,一方面不会对传输轨道10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剪裁台是硬质面,在刀片23剪裁时,不会因为待印刷产品底部过软,而造成切割不良的现象。
上述所说的第一传输带或第二传输带可以为辊道,包括支架、多个滚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滚筒以及控制滚筒旋转的控制电机,控制电机控制滚筒在所述支架上持续旋转,滚筒设置为传输皮带,通过该传输皮带带动烟盒往移动实现运输。并且,为了保证在传输过程中不会阻塞或者将待印刷产品撕裂,上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传输速率相同,以保证待印刷产品的稳定传输。
并且,剪裁台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弧形槽,每一刀片23 的底部插设于一弧形槽内。
刀片23部分插设于弧形槽内,一方面,避免刀片23在切割时于剪裁台接触而影响剪裁效果,另一方面,保证了刀片23能够充分剪裁到待印刷产品,以稳定剪裁。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传输轨道10可设至少两段间隔布置的传输皮带,具体可为三个间隔布置的传输皮带,刀片23的底部插设于传输皮带之间的间隔,这样,在不影响待印刷产品传输的基础上,又可保证待印刷产品的充分剪裁。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剪裁结构20还包括两可水平移动的支撑板211,每一刀片23可转动地设于一支撑板211,两支撑板211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以调节两刀片23之间的间距。
通过两支撑板211的相向或向背离移动,进一步可改变两刀片 23的间隔,以实现剪裁不同尺寸大小的待印刷产品,使用更加广泛;同时,改变剪裁的位置,保证传输至印刷本体30下方的待印刷产品处于居中位置,以方便印刷。
在一实施例中,两支撑板211分别通过两第一气缸驱动移动,实现两支撑板211的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两第一气缸设于支撑板211背离另一支撑板211的外侧表面,每一第一气缸的驱动轴与一支撑板 211连接,实现驱动。
第一气缸驱动轴的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板211的移动,通过两第一气缸分别驱动两支撑板211移动,这样,分别调节,可以对剪裁后的待印刷产品的位置进行调节,保证剪裁后的待印刷产品处于居中位置,以方便印刷,同时,实现剪裁不同尺寸大小的待印刷产品,使用更加广泛。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电机驱动支撑板211移动,即电机带动一丝杆进行转动,丝杆穿设于支撑板211,通过丝杆的转动带动支撑板211的移动,继而带动刀片23移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同时实现两支撑板211的移动,以便于调节两刀片23的间距,即,一侧的支撑板211设有可转动的丝杆,另一侧的支撑板211则设有一丝杆螺母,该丝杆穿设于该丝杆螺母中,通过电机驱动丝杆的转动,带动另一侧支撑板211的相对移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支撑板211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辊轮231,第一辊轮231穿设于一刀片23,以驱动该刀片23转动;另一支撑板211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辊轮232,第二辊轮232穿设于另一刀片23,以驱动该刀片23转动。
即通过第一辊轮231和第二辊轮232的转动,进而带动两刀片 23的旋转,从而实现剪裁。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辊轮231和第二辊轮232是分别通过设于两支撑板211上的电机驱动转动的,这样,第一刀片23和第二刀片23互不影响,即在进行剪裁时,可以仅剪裁一边,以使待印刷产品达到合适大小,使用更为方便。
而本实施例中,第一辊轮231朝向第二辊轮232的一面凹设有六角凹槽,第二辊轮232朝向第一辊轮231的一面凸出有六角柱2321,六角柱2321沿第一辊轮231的轴向可活动地插设于六角凹槽。
即,由于六角柱2321是活动插设于六角凹槽内的,第一辊轮231 和第二辊轮232是同步转动的,且由于是活动嵌设的,第一辊轮231 和第二辊轮232可以随上述两支撑板211的移动而移动,这样,可以仅在支撑板211的一侧设电机驱动第一辊轮231或第二辊轮232转动,第一辊轮231或第二辊轮232随之会带动第二辊轮232或第一辊轮 231转动,两刀片23同步转动,使其在切割时更为稳定,待印刷产品不会飞出该传输轨道10。
此外,剪裁结构20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于两支撑板211 下方,并承托两支撑板211,用于驱动两支撑板211升降。
即,通过支撑板211的上下移动,可以带动两刀片23上下移动,以调整刀片23于传输轨道10的间隙,实现精准切割,同时,在不需要切割时,可将刀片23抬升起来,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两个设于支撑板 211下方的第二气缸,每一第二气缸的驱动轴与一支撑板211的底部连接。
通过两侧的第二气缸分别驱动两支撑板211上下移动,即可单独对一侧的刀片23进行抬升,这样,第一刀片23和第二刀片23互不影响,即在进行剪裁时,可以仅剪裁一边,以使待印刷产品达到合适大小,使用更为方便。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可同时控制两支撑板211的升降,保证两刀片23切割稳定;此外,还可在两支撑板211的底部设一驱动板,驱动板的上表面承托两支撑板211的底部,通过一第二气缸驱动该驱动板上下移动,以同时驱动两侧的支撑板211升降移动,保证量刀片23切割稳定。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剪裁结构20还包括设于传输轨道10上方的两导向块21,导向块21具有朝向另一导向块21的第一表面2101,两导向块21的第一表面2101相对设置,两导向块21的第一表面2101 的间距与两刀片23的尖端距离相同,每一导向块21和一刀片23沿传输轨道10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
即,在待印刷产品剪裁完后,到达合适大小的待印刷产品会从两导向块21之间通过,避免了在剪裁完后,部分剪裁掉的边角料随传输轨道10的移动而进入印刷工位,这样,也不再需要人工去除边角料,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人力消耗。
另外,导向块21具有背离另一导向块21的第二表面2102,第二表面2102沿传输轨道10的传输方向、且背离另一导向块21倾斜布置,第一表面2101和第二表面2102相交,且第一表面2101和第二表面2102的交界处呈尖端状。
即,在待印刷产品剪裁完后,由于第一表面2101与第二表面2102 的交界处呈尖端状,在已剪裁完的待印刷产品通过导向块21时,其边角料会进一步被导向块21撕开,使剪裁掉的边角料分离,避免粘合,以便于后续的印刷工序实现印刷。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两上下移动的板状刀片23,在待印刷产品移动至该板状刀片23时,两板状刀片23向下移动,并相背离移动,使待印刷产品与其边角料分离,两板状刀片23再回位,进行下一次切割,这样,在不断的切割分离后,避免边角料粘合在待印刷产品上,以方便后续进行印刷。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上述导向块21和刀片23沿传输轨道10 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每一支撑板211是设于一导向块21上的,支撑板211与导向块21连接的一端先向上延伸,在沿背离传输轨道10 的传输方向延伸,在朝下延伸,形成该支撑板211,上述刀片23即设于支撑板211朝下延伸的一端。
并且,为了实现上述两支撑板211的升降,上述第二气缸设固定设于导向块21上的,第二气缸的驱动轴与支撑板211的底部连接,实现升降驱动。
同样的,为了实现上述所说的两支撑板211的相向或背离移动,导向块21向下延伸形成有移动板213,两第一气缸设于移动板213 背离另一移动板213的外侧表面,每一第一气缸的驱动轴与一移动板 213连接,实现驱动,进而同时可带动导向块21和支撑板211的移动,实现调整剪裁间距的同时,调整可通过传输轨道10的待印刷产品的大小。
上述两第一气缸可以是固定于轨道板215上的,并且,在该轨道板215上也可设置移动轨道,移动板213的底部与该移动轨道相配合,通过第一气缸驱动,移动板213沿移动轨道移动,带动导向块21移动,保证了两导向块21的稳定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轨道,用于运输待印刷产品;
剪裁结构,所述剪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传输轨道上方的两可转动的刀片,两所述刀片的表面相对设置,两所述刀片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垂直设置,以对沿所述传输轨道传输的待印刷产品进行剪裁;
印刷本体,所述印刷本体设于所述传输轨道的上方,且所述剪裁结构和所述印刷本体沿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间隔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轨道包括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剪裁台,所述第一传输带、剪裁台和所述第二传输带沿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依次相邻布置,两所述刀片设于所述剪裁台的上表面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裁台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弧形槽,每一所述刀片的底部插设于一所述弧形槽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裁结构还包括两可水平移动的支撑板,每一所述刀片可转动地设于一所述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以调节两所述刀片之间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所述支撑板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辊轮,所述第一辊轮穿设于一所述刀片,以驱动该刀片转动;另一所述支撑板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穿设于另一所述刀片,以驱动该刀片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轮朝向所述第二辊轮的一面凹设有六角凹槽,所述第二辊轮朝向所述第一辊轮的一面凸出有六角柱,所述六角柱沿所述第一辊轮的轴向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六角凹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裁结构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两所述支撑板下方,并承托两所述支撑板,用于驱动两所述支撑板升降。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裁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传输轨道上方的两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具有朝向另一所述导向块的第一表面,两所述导向块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两所述导向块的第一表面的间距与两所述刀片的尖端距离相同,每一所述导向块和一所述刀片沿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具有背离另一所述导向块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且背离另一所述导向块倾斜布置,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交,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交界处呈尖端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导向块可水平移动地设于所述传输轨道上方,两所述导向块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以调节两所述第一表面的间距。
CN201921567108.3U 2019-09-19 2019-09-19 印刷装置 Active CN211683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7108.3U CN211683980U (zh) 2019-09-19 2019-09-19 印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7108.3U CN211683980U (zh) 2019-09-19 2019-09-19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3980U true CN211683980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0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7108.3U Active CN211683980U (zh) 2019-09-19 2019-09-19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3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26075U (zh) 板材切割加工装置
CN207747481U (zh) 一种贴边机
CN101811166A (zh) 板材送料装置
CN210879887U (zh) 一种用于不干胶纸的双向划线机
CN207890562U (zh) 管材截断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1746138U (zh) 板材送料装置
CN211683980U (zh) 印刷装置
CN208743811U (zh) 全自动型材切割机
CN212495646U (zh) 一种自动调宽铁皮裁剪机
CN212445513U (zh) 切割机
CN215625758U (zh) 一种包装膜加工用裁剪设备
CN206982274U (zh) 一种锯切机用进料输送装置
CN206273446U (zh) 结构紧凑的裁剪线
CN109049046A (zh) 一种用于覆膜机的切割机构
CN213562901U (zh) 一种塑料母片二次修边装置
CN214058968U (zh) 用于地板自动生产线的压边条传送装置
CN211686938U (zh) 一种卧式带锯的限位输送装置
CN211250180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材裁切机
CN210500445U (zh) 一种切割刀及印刷设备
CN106956469A (zh) 双边压痕机
CN208666610U (zh) 裱纸机
CN202670857U (zh) 单瓦纸切纸机
CN206065529U (zh) 扁管切割机构
CN215969120U (zh) 一种吸管加工设备
CN217833901U (zh) 一种开槽深度可调节的复合地板加工用开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