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3808U -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3808U
CN211673808U CN201922446011.3U CN201922446011U CN211673808U CN 211673808 U CN211673808 U CN 211673808U CN 201922446011 U CN201922446011 U CN 201922446011U CN 211673808 U CN211673808 U CN 211673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ver
cover plate
apron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60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中
明秀军
赵波
黄东江
李军
朱芳芬
黄晨灿
仇磊
黎国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60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3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3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3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盖体,盖体用于盖设在锅体上,盖体包括盖板、沿盖板的周向箍设于盖板外围的盖板支架以及设置于盖板和盖板支架之间的密封件,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在固定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密封裙边和第二密封裙边,固定部沿盖板的周向夹持于盖板和盖板支架之间,第一密封裙边用于密封盖板与保温座板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裙边用于密封盖体与锅体之间的间隙。通过在密封件的靠近保温座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密封裙边,并在密封件的靠近锅体的一侧设置第二密封裙边,当盖体盖设在锅体上时,第一密封裙边可以密封盖板与保温座板之间的间隙,进而可以减少盖体上热量的流失,避免水蒸汽凝结。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盖体。
背景技术
烹饪装置通常在烹饪完成后自动进入保温阶段,以防止食物变冷。然而,在保温阶段,如果盖板表面温度下降过快,则会致使烹饪装置内的蒸汽遇冷凝结成水珠,水珠附着在盖板上。当盖板上积攒过多水珠时,不仅会滴在米饭上,形成滴白,影响米饭口感,而且在用户打开烹饪装置的盖体时,水珠会撒到桌面上,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盖体,以减少烹饪装置的盖体的热量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盖体,用于盖设在锅体上,所述盖体包括盖板、沿所述盖板的周向箍设于所述盖板外围的盖板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盖板支架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密封裙边和第二密封裙边,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盖板的周向夹持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盖板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密封裙边用于密封所述盖板与保温座板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裙边用于密封所述盖体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盖板的周缘夹持固定在所述环形槽内。
可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环绕连接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周缘,且相对于所述盖板主体弯折设置,所述连接板容置于所述环形槽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周缘且向所述盖板主体的一侧弯折的第一板体、沿所述盖板主体的径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外围的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相邻周缘且沿所述盖板主体的轴向与所述盖板主体间隔设置的第三板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三板体一端的第四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三板体的同一侧,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平行,所述第二板体、第三板体以及第四板体分别抵接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盖板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环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盖板支架为一体环形结构,且所述盖板支架在预定位置断开,以形成彼此相对的两端,所述盖板支架上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盖板的径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盖板的轴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保温座板、上盖发热组件和上盖保温棉,所述盖板支架与所述保温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支架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锅体的一侧,所述上盖发热组件和所述上盖保温棉设置于所述保温座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锅体以及如前文所述的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锅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密封件的靠近保温座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密封裙边,并在密封件的靠近锅体的一侧设置第二密封裙边,当盖体盖设在锅体上时,第一密封裙边可以密封盖板与保温座板之间的间隙,进而可以减少盖体上热量的流失,避免水蒸汽凝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盖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盖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盖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密封件的剖视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密封件的剖视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8是图5中的盖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的盖体的剖视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盖板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5中的盖板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盖板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盖板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盖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相关技术中盖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烹饪装置的盖体10大体上包括盖板12、盖板支架14、密封圈16以及保温座板18。其中,盖板支架14上形成有安装孔142,且在盖板支架14的靠近保温座板18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环绕安装孔142的周缘的搭接槽144。密封圈16包括安装环162和密封环164,安装环162包括一端与密封环164连接的安装环主体161,以及自安装环主体161远离密封环164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环形勾部163,安装环主体161位于安装孔142的内侧,环形勾部163安装于盖板支架14上的搭接槽144内。密封环164位于盖板支架14背离保温座板18的一侧,当盖体10与锅体(图中未示出)配合连接时,密封环164夹设于盖板12与锅体之间,以用于密封盖体10与锅体之间的间隙。盖板12包括盖板主体122和环绕盖板主体122的外周设置的搭接板124,搭接板124压盖在环形勾部163上,并插置在搭接槽144内,以将密封圈16固定在盖板支架14上。
进一步地,盖板支架14与保温座板18连接。在将盖板支架14与保温座板18连接之后,由于搭接板124夹设在盖板支架14与保温座板18之间,使得盖板支架14与保温座板18之间存在间隙。由于盖板12与保温座板18之间没有进行密封,故而,在保温阶段,盖板12上的热量流失较快,锅体内的水蒸汽就会凝结至盖板12的表面。在水蒸汽凝结过多时,会滴落在锅体内的食物上,形成滴白,影响食物口感,而且在用户打开烹饪装置的盖体10时,水珠会撒到桌面上,影响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烹饪装置包括锅体以及盖体,盖体盖设在锅体上。其中,烹饪装置可以为电饭锅、电饭煲、压力锅、料理机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如图3至图5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盖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盖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盖体100包括盖板110、沿盖板110的周向箍设于盖板110外围的盖板支架130以及设置于盖板110和盖板支架130之间的密封件150。密封件150包括固定部151和连接在固定部151相对两侧的第一密封裙边152和第二密封裙边153,固定部151沿盖板110的周向夹持于盖板110和盖板支架130之间,第一密封裙边152用于密封盖板110与保温座板(图14中示出)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裙边153用于密封盖体100与锅体(图中未示出)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密封件150的靠近保温座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密封裙边152,并在密封件150的靠近锅体的一侧设置第二密封裙边153,当盖体100盖设在锅体上时,第一密封裙边152可以密封盖板110与保温座板之间的间隙,进而可以减少盖体100上热量的流失,避免水蒸汽凝结。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10呈圆形设置,盖板支架130上开设有安装孔131,安装孔131的形状与盖板110的形状相适配,且安装孔131的直径稍大于盖板110的直径,盖板支架130沿盖板110的周向箍设于盖板110的外周。密封件150弹性夹设于盖板110的外周与安装孔131的内壁之间,进而密封盖板110与盖板支架130之间的间隙,并且盖板110与盖板支架130也可以将密封件150夹持固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10的形状还可以设置为矩形、三角形或者椭圆形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裙边152、固定部151以及第二密封裙边153沿密封件150的轴向依次设置。固定部151夹设在盖板110的外周与安装孔131的内壁之间,进而使得装配后的第一密封裙边152和第二密封裙边153分别位于盖板110的相对两侧,以便于分别与位于盖板110的相对两侧的保温座板和锅体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51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固定部151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第一密封裙边152和第二密封裙边153。固定部151可以与第一密封裙边152和第二密封裙边153为一体结构,固定部151也可以与第一密封裙边152和第二密封裙边153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151还可以包括两个分体设置的子固定部,第一密封裙边152和第二密封裙边153分别连接于两个子固定部相互远离的一侧。
其中,第一密封裙边152可以和对应侧的子固定部为一体结构,也可以和对应侧的子固定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密封裙边153可以和对应侧的子固定部为一体结构,也可以和对应侧的子固定部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图6是图3中的密封件的剖视结构局部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51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槽154,盖板110的周缘夹持固定在环形槽154内。
具体地,在固定部15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沿密封件150的径向延伸的环形槽154,盖板110的边缘容置于环形槽154内,以实现盖板110的固定。通过在固定部151上开设环形槽154,一方面可以便于盖板110的定位,避免盖板110沿密封件150的轴向滑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固定部151的厚度,不仅可以减少密封件150的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也可以避免密封件150注塑成型后冷却的过程中发生变形,进而提升密封件150的良品率,并且也可以增强固定部151的柔性,便于固定部151发生形变填充在盖板110与盖板支架130之间的间隙内,提升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密封裙边152连接于固定部151的靠近盖板110的一侧,且第一密封裙边152与固定部151之间的夹角θ设置为锐角,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密封裙边152受力发生形变时相对固定部151的弯折方向一致,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第一密封裙边152与保温座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第一密封裙边152的密封性能。
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密封件的剖视结构局部示意图。第一密封裙边152连接于固定部151的靠近盖板支架130的一侧,且第一密封裙边152与固定部151之间的夹角θ设置为锐角,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密封裙边152受力发生形变时相对固定部151的弯折方向一致,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第一密封裙边152与保温座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第一密封裙边152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第一密封裙边152与固定部151的连接位置进行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二密封裙边153包括第一环形密封部155和第二环形密封部156。第一环形密封部155的一端与固定部151连接,第一环形密封部155的另一端沿密封件150的轴向延伸并向远离密封件150的轴线的方向倾斜,第二环形密封部156的一端与第一环形密封部155连接,第二环形密封部156的另一端沿密封件150的轴向延伸并向靠近密封件150的轴线的方向倾斜,以在第一环形密封部155与第二环形密封部156之间形成一个兜水空间157。当盖板110上附着有冷凝的水珠时,水珠会容置于兜水空间157内,避免水珠滴落。
进一步地,如图4、图8和图9所示,图8是图5中的盖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中的盖体的剖视结构局部示意图。盖板110包括盖板主体112和连接板114,连接板114环绕连接于盖板主体112的周缘,且相对于盖板主体112弯折设置,连接板114容置于环形槽154内。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板114沿盖板110的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盖板主体112的沿盖板110的轴线方向上的厚度,以提升盖板110的周缘的强度,不仅可以避免盖板110与密封件150连接后发生变形,而且也可以增大盖板110与盖板支架130相对的表面的面积,进而增大盖板110、盖板支架130与密封件150相接触的面积,提升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14包括连接于盖板主体112的周缘且向盖板主体112的一侧弯折的第一板体111、沿盖板主体112的径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板体111外围的第二板体113、连接于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3的相邻周缘且沿盖板主体112的轴向与盖板主体112间隔设置的第三板体115,以及连接于第二板体113远离第三板体115一端的第四板体116,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3位于第三板体115的同一侧,第四板体116与第三板体115平行,第二板体113、第三板体115以及第四板体116分别抵接于环形槽154的内壁。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盖板110可以采用厚度均匀的板材一体折弯而成。具体地,在盖板主体112的外周依次折弯形成第一板体111、第三板体115、第二板体113以及第四板体116。通过采用厚度均匀的板材一体折弯形成盖板110,不仅可以简化盖板110的加工工艺,提升生产效率,而且也可以提升盖板110的周缘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支架130为一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箍设于密封件150的外周。当将盖板支架130沿密封件150的轴线方向套设在密封件150的外周时,如果盖板支架130上的安装孔131的直径设置的较小,则盖板支架130在相对盖板110沿密封件150的轴向移动时,盖板支架130会挤压密封件150,不仅会使得密封件150发生形变,而且也不便于盖板支架130的安装。如果盖板支架130上的安装孔131的直径设置的较大,则密封件150对盖板110和盖板支架130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效果较差。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板支架130包括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3,第一支架13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4,第二支架133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35,第一连接部134与第二连接部135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环形结构。本实施例通过将盖板支架130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3,在将盖板支架130与组装完成后的盖板110和密封件150进行固定时,仅需要自密封件150的径向方向上移动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3,并将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3进行连接即可,使得盖板支架130的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3大体上呈半圆形设置,以使得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3所形成的弧长大致相等,便于安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3所形成的弧长的长度也可以不等,具体可以根据开口的位置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支架130上形成的断开位置的数量为两个,以将盖板支架130划分为单独的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3。可选地,盖板支架130上还可以形成三个或者多个断开位置,以将盖板支架130划分为三个或者多个单独的支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断开位置的数量进行限定,具体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盖板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盖板支架130为一体环形结构,且盖板支架130在预定位置断开,以形成彼此相对的两端,盖板支架130上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第一连接部134与第二连接部135配合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盖板支架130上的断开位置的数量为一个,在将盖板支架130与组装完成后的盖板110和密封件150进行固定时,拉动盖板支架130的相对两端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而增大盖板支架130所围成的环形区域的面积。此时,将盖板支架130沿密封件150的轴向套设在密封件150的外周,由于盖板支架130所围成的环形区域的面积大于密封件150的外径,故而,可以方便的将盖板支架130套设在密封件150外部。随后,将盖板支架130的相对两端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使得盖板支架130的内壁贴靠在密封件150的外周上,最后将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配合连接,以实现盖板支架130的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通过形成一体结构的盖板支架130,不仅便于盖板支架130的安装,而且也可以减少盖板支架130的固定元件的数量,进而提升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图11是图5中的盖板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沿盖板110的径向层叠设置,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上分别形成有螺纹孔136,螺纹孔136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第一连接部134与第二连接部135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沿盖板110的径向层叠设置,并在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上分别形成沿盖板110的径向设置的螺纹孔136,在进行螺钉的安装时,螺钉可以沿盖板支架130的径向由外而内的安装,进而避免螺钉与密封件150产生干涉,便于装配固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4位于第二连接部135靠近盖板支架130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第二连接部135搭接在第一连接部134的背离盖板支架130的轴线方向的一侧。采用此种方式将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进行固定,可以缩小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的连接处的体积。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盖板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的末端相互对齐贴合,且在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上开设有同轴的螺纹孔136。采用此种方式将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进行固定,可以便于将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进行对齐,以便于固定。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盖板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沿盖板110的轴向层叠设置,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上分别形成有螺纹孔136,螺纹孔136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第一连接部134与第二连接部135固定连接。采用此种方式将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进行固定,可以进一步缩小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35的连接处的体积。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的结构使得盖板支架130所围成的环形区域的面积可调,以便于盖板110、盖板支架130以及密封件150之间的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盖板支架130的结构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盖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00包括保温座板170、上盖发热组件180和上盖保温棉190,盖板支架130与保温座板170可拆卸连接,盖板支架130位于盖板110远离锅体的一侧,上盖发热组件180和上盖保温棉190设置于保温座板170背离盖板110的一侧。通过设置于保温座板170背离盖板110的一侧的上盖发热组件180和上盖保温棉190,不仅可以降低盖板110的温度的流失,而且也可以对盖板110进行辅助加热,以避免锅体内部的水蒸气凝结形成水珠。
在另一实施例中,盖体100可以包括保温座板170,盖板支架130与保温座板170可拆卸连接,盖板支架130位于盖板110远离锅体的一侧。通过将盖板支架130与保温座板170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取下盖板110以进行清洗。通过在盖板支架130的背离锅体的一侧设置保温座板170,可以降低盖板110的温度的流失。
在又一实施例中,盖体100还可以包括保温座板170和上盖发热组件180,上盖发热组件180设于保温座板170背离盖板110的一侧,通过设置于保温座板170背离盖板110的一侧的上盖发热组件180,可以利用上盖发热组件180辅助加热保温座板170,以提升保温座板170的温度,避免锅体内部的水蒸气凝结形成水珠。
在又一实施例中,盖体100还可以包括保温座板170和上盖保温棉190,上盖保温棉190设置于保温座板170背离盖板110的一侧。通过设置于保温座板170背离盖板110的一侧的上盖保温棉190,可以降低盖板110的温度的流失,避免锅体内部的水蒸气凝结形成水珠。
在又一实施例中,盖体100还可以包括上盖发热组件180和上盖保温棉190,上盖发热组件180和上盖保温棉190设置于盖板110背离锅体的一侧,以降低盖板110的温度的流失。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密封件150的靠近保温座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密封裙边152,并在密封件150的靠近锅体的一侧设置第二密封裙边153,当盖体100盖设在锅体上时,第一密封裙边152可以密封盖板110与保温座板之间的间隙,进而可以减少盖体100上热量的流失,避免水蒸汽凝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盖体,用于盖设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盖板、沿所述盖板的周向箍设于所述盖板外围的盖板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盖板支架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密封裙边和第二密封裙边,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盖板的周向夹持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盖板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密封裙边用于密封所述盖板与保温座板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裙边用于密封所述盖体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盖板的周缘夹持固定在所述环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环绕连接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周缘,且相对于所述盖板主体弯折设置,所述连接板容置于所述环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周缘且向所述盖板主体的一侧弯折的第一板体、沿所述盖板主体的径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外围的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相邻周缘且沿所述盖板主体的轴向与所述盖板主体间隔设置的第三板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三板体一端的第四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三板体的同一侧,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平行,所述第二板体、第三板体以及第四板体分别抵接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支架为一体环形结构,且所述盖板支架在预定位置断开,以形成彼此相对的两端,所述盖板支架上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盖板的径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盖板的轴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接收螺钉旋入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保温座板、上盖发热组件和上盖保温棉,所述盖板支架与所述保温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支架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锅体的一侧,所述上盖发热组件和所述上盖保温棉设置于所述保温座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10.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锅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锅体上。
CN201922446011.3U 2019-12-27 2019-12-27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 Active CN211673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6011.3U CN211673808U (zh) 2019-12-27 2019-12-27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6011.3U CN211673808U (zh) 2019-12-27 2019-12-27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3808U true CN211673808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6011.3U Active CN211673808U (zh) 2019-12-27 2019-12-27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3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73808U (zh)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
CN110338641B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WO2017107250A1 (zh) 一种锅
CN209421688U (zh) 一种多功能养生壶
JP3696998B2 (ja) ガスコンロ
CN210961459U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107752741B (zh) 一种盖板组件上的密封圈、盖板组件、上盖组件和电器
CN217161852U (zh)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438797U (zh) 烹饪器具
CN211066174U (zh) 加热壶
CN211066178U (zh) 加热壶及其组合盖
CN21315534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JP3946664B2 (ja) 液体容器の底部絶縁構造
CN216602467U (zh) 烹饪器具
CN210961426U (zh) 烹饪器具
CN216675442U (zh) 煲体组件及电炖锅
CN209391679U (zh) 蒸笼及烹饪器具
CN216147788U (zh)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15112794U (zh) 聚能盘组件和灶具
CN220572032U (zh) 一种烹饪锅和空气炸锅装置
CN217792593U (zh)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上开式烹饪器
CN210961532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6890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533898U (zh) 烹饪器具
CN210961460U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