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6467U - 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6467U
CN211666467U CN202020148037.XU CN202020148037U CN211666467U CN 211666467 U CN211666467 U CN 211666467U CN 202020148037 U CN202020148037 U CN 202020148037U CN 211666467 U CN211666467 U CN 211666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leeve
shifting piece
lock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80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玉伟
陈俊坚
赵宋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Shu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hu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hu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hu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80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6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6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64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包括有锁壳,在所述锁壳设有执手安装组件,所述执手安装组件包括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安装套、执手拨片与内执手拨片,所述安装套、执手拨片与内执手拨片之间能相互自转,在所述内执手拨片一侧设有方形凸台,在所述执手拨片上设有扇形槽口,所述方形凸台摆动设置在扇形槽口内,所述安装套上设有竖向滑槽,所述竖向滑槽内滑动设有离合销,所述离合销上端延伸至安装套外,所述离合销与竖向滑槽之间连接有能使离合销保持向外的弹性件,所述执手拨片上设有开槽,所述离合销下端能伸进开槽内,安装套一体结构与分置的执手拨片和内执手拨片设计,使得该结构实现了内外把手分置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锁体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内、外执手是连通的,这就造成了内、外执手在开关门的过程中是同时动作的,首先这样的方式造成开关门的操作力增加,其次,这使得内、外执手不能实现不同的功能,不利于一些新功能的实现,比如逃生功能。
所谓逃生功能,就是指在具有反锁功能的防盗锁上增加一套连动机构,使得在用把手开门时能够同时将反锁打开,这样就使得开门操作相对方便很多,同时更利于在逃生等紧急情况下实现快速开门。但反锁功能的作用就在于多一道保险,因此就要求只能门内开启而门外不能开启,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防盗作用。但目前在普通锁具中往往由于内部结构和空间限制等原因,多数已采用逃生功能的锁具中,往往是门内和门外都可以打开反锁机构,这就造成了反锁功能形同虚设,不能起到防盗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能够实现了内外执手分别动作,互不影响,使内外执手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单向逃生功能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包括有锁壳,在所述锁壳设有执手安装组件,所述执手安装组件包括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安装套、执手拨片与内执手拨片,所述安装套、执手拨片与内执手拨片之间能相互自转,在所述内执手拨片一侧设有方形凸台,在所述执手拨片上设有扇形槽口,所述方形凸台摆动设置在扇形槽口内,在所述安装套上设有竖向滑槽,在所述竖向滑槽内滑动设有离合销,所述离合销上端延伸至安装套外,在所述离合销与竖向滑槽之间连接有能使离合销保持向外的弹性件,在所述执手拨片上设有开槽,所述离合销下端能伸进开槽内,在所述锁壳内设有电机,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能直线移动的弧形推板,所述弧形推板的弧形面与离合销上端接触并能带动离合销沿竖向滑槽移动,根据这样的结构,安装套(既内外套)一体结构与分置的执手拨片和内执手拨片设计,使得该结构实现了内外把手分置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套包括有执手外套与执手内套,所述执手拨片与内执手拨片设置在执手外套与执手内套之间,在所述执手外套与执手内套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执手的第一方孔,在所述内执手拨片上设有第二方孔,所述第一方孔大于第二方孔,根据这样的结构,执手外套上的第一方孔与执手内套的第一方孔尺寸相同,这样无论哪一端位于门外,其尺寸都是相同的,也就是穿入其中的外把手的方芯尺寸不需要变化,同时由于内执手拨片的第二方孔小于第一方孔,内执手的方芯可以通过第一方孔直接穿入到第二方孔内,而且在其转动时不会与第一方孔发生干涉,即不会带动执手内外套转动,这就实现了内外执手可以分别动作,且互不干涉,同时也实现了无需换向的目的。
优选地,在所述锁壳内设有第一凸块,在所述执手内套与内执手拨片上分别设有第二凸块与拨动块,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与拨动块竖直依次排列,在所述执手内套外套设有扭簧,在所述扭簧两端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臂,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与拨动块均设置在两弹簧臂之间,通过扭簧设计,使执手有复位功能,并且能节省锁内的空间,复位效果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主锁机构,所述主锁机构包括有横向滑动设置的锁舌板与设置在锁舌板外端的锁舌,在所述锁壳内转动安装有开启臂,在所述开启臂上分别设有导向凸柱与第一扇形齿,在所述锁舌板上设有斜槽,所述导向凸柱设置在斜槽内,在所述执手拨片上设有能与第一扇形齿啮合的第二扇形齿。
进一步地,在所述锁壳内转动安装有V形拨片,所述V形拨片一端能与内执手拨片上的拨动块配合,根据这样的结构,拨动块转动拨动V形拨片,V形拨片的一端从而会摆动,进而驱动逃生机构,逃生机构再驱动反锁机构实现反锁的解锁,由于采用内执手拨片驱动的方式,使得整套逃生机构及反锁机构只能由内把手开启,而外把手则不能开启,从而实现了单向逃生功能。
优选地,在所述执手内套上间隔设有凸柱,在所述执手外套上间隔设有通孔,所述凸柱穿设在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1、内外套一体结构与分置的执手拨片和内执手拨片设计,使得该结构实现了内外把手分置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2、能够实现单向逃生功能,由于采用内执手拨片驱动的方式,使得整套逃生机构及反锁机构只能由内把手开启,而外把手则不能开启,从而实现了单向逃生功能;
3、独特的扭簧设计,使执手有复位功能,并且能节省锁内的空间,复位效果好;
4、本离合结构简洁有效,使得整个拨套结构尺寸较小,零件少,工艺简单,成本更低;
5、执手外套上的中心方孔与执手内套中心方孔尺寸相同,这样无论哪一端位于门内或门外,其尺寸都是相同的,也就是穿入其中的内、外把手的方芯尺寸都不需要变化,这就实现了无需换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把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把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执手安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分解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逃生机构与反锁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锁壳;2、安装套;3、执手拨片;4、内执手拨片;5、方形凸台;6、扇形槽口;7、竖向滑槽;8、离合销;9、弹性件;10、开槽;11、电机;12、弧形推板;21、执手外套;22、执手内套;23、第一方孔;24、第二方孔;31、第一凸块;32、拨动块;33、第二凸块;34、扭簧;35、弹簧臂;41、锁舌板;42、锁舌;43、开启臂;44、导向凸柱;45、第一扇形齿;46、斜槽;47、第二扇形齿;504、V形拨片;61、凸柱;62、通孔;100、执手安装组件;200、主锁机构;300、逃生机构;400、反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8所述的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包括有锁壳1,在所述锁壳1设有执手安装组件100,所述执手安装组件100包括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安装套2、执手拨片3与内执手拨片4,所述安装套2、执手拨片3与内执手拨片4之间能相互自转,在所述内执手拨片4一侧设有方形凸台5,在所述执手拨片3上设有扇形槽口6,所述方形凸台5摆动设置在扇形槽口6内,在所述安装套2上设有竖向滑槽7,在所述竖向滑槽7内滑动设有离合销8,所述离合销8上端延伸至安装套2外,在所述离合销8与竖向滑槽7之间连接有能使离合销8保持向外的弹性件9,所述弹性件9为弹簧,在所述执手拨片3上设有开槽10,所述离合销8下端能伸进开槽10内,在所述锁壳1内设有电机11,在所述电机11的转轴上设有能直线移动的弧形推板12,所述弧形推板12的弧形面与离合销8上端接触并能带动离合销8沿竖向滑槽7移动,当锁具处于锁闭状态时,门外开启时需要首先通过电子系统对开门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如果认证未通过,则电子系统不开启,电机11不动作,离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即离合销8脱离开槽10,外把手处于空转状态,此时转动外把手,与其连动的安装套2空转,锁具不会开启;如果认证通过,则电子系统开启,给出电机11通电信号,电机11开始转动,此时电机11带动弧形推板12向前移动,弧形推板12推动离合销8向开槽10内部移动,并插入开槽10内实现内安装套2与执手拨片3的连接,即离合机构闭合,此时转动外把手向开启方向旋转,安装套2通过离合销8带动执手拨片3转动,通过执手拨片3的第二扇形齿47与开启臂43的第一扇形齿45啮合,带动主锁机构200向锁内运动,实现开启功能;在开启过程结束后,电子系统接收到锁舌42开启信号,电机11反转,带动弧形推板12缩回,离合销8在弹性件9的弹力作用下弹出,与执手拨片3脱离,即离合机构开启,整锁恢复到开启状态;此过程中内执手拨片4是不动的,因此外把手开门时不能带动逃生机构,也就不具备开启反锁机构的功能,此即单向逃生功能。
门内开启时不需要电子功能,直接转动内把手向开锁方向旋转,内把手上的方芯是插入到内执手拨片4的第二方孔24的,因此直接驱动内执手拨片4转动,由于内执手拨片4上的方形凸台5位于执手拨片3的扇形槽口6内,因此可拨动执手拨片3转动,执手拨片3的第二扇形齿47与开启臂43的第一扇形齿45是啮合的,因此就带动了开启臂43转动,开启臂43带动主锁舌机构200向锁内缩回,实现开启功能;门内开启时,如果此时反锁机构400也是锁闭状态,则在内执手拨片4转动时会拨动V形拨片504转动,并通过逃生机构300的连动带动反锁机构400向锁内缩回,当内把手转动到最大位置时,锁具达到开启状态时,反锁机构400也达到了开启状态。此即单向逃生功能;如果主锁是锁闭状态而反锁机构处于开启状态,由于此时V形拨片504与内执手拨片4是分离的,在转动内把手时内执手拨片4拨不到V形拨片504,因此V形拨片504不动,逃生机构300和反锁机构400均保持在开启状态。
锁闭过程:当锁具处于开启状态,门内和门外锁闭这两种方式的动作过程基本相同,都是反向转动把手,带动内部机构向相对于如前所述的开启过程的反向运动,直至主锁舌伸出到最大位置,完成锁闭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电子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套2包括有执手外套21与执手内套22,所述执手拨片3与内执手拨片4设置在执手外套21与执手内套22之间,在所述执手外套21与执手内套22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执手的第一方孔23,在所述内执手拨片4上设有第二方孔24,所述第一方孔23大于第二方孔24,执手外套21上的第一方孔23与执手内套22的第一方孔23尺寸相同,这样无论哪一端位于门内或门外,其尺寸都是相同的,也就是穿入其中的内、外把手的方芯尺寸都不需要变化,这就实现了无需换向的目的;具体地,安装套2可安装在主锁机构200的上部或下部,即上把手锁和下把手锁,在安装时,需要方向旋转180度即可,实现了能够通用的目的,大大降低了成本。
具体地,在所述执手内套22上间隔设有凸柱61,在所述执手外套21上间隔设有通孔62,所述凸柱61穿设在通孔62内,凸柱61穿设在通孔62内后,通过小型手动冲床将凸柱61的头端铆开,实现固定功能,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锁壳1内设有第一凸块31,在所述执手内套22与内执手拨片4上分别设有第二凸块33与拨动块32,所述第一凸块31、第二凸块33与拨动块32竖直依次排列,在所述执手内套22外套设有扭簧34,在所述扭簧34两端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臂35,所述第一凸块31、第二凸块33与拨动块32均设置在两弹簧臂35之间,无论执手内套22或内执手拨片4哪一个零件向哪个方向转动都会拨动其中一个弹簧臂35,当其转动到位后撤去外力时,在扭簧34的弹力作用下,拨动弹簧臂35的执手内套22或内执手拨片4都会被弹回到初始位置,而另一个未动作的零件则始终停留在初始位置不变,这样在每次动作之后两者都会回到初始位置并对正,即执手解锁机构的复位功能;这有利于离合销8与执手拨片3的开槽10对正,防止出现离合失效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有主锁机构200,所述主锁机构200包括有横向滑动设置的锁舌板41与设置在锁舌板41外端的锁舌42,在所述锁壳1内转动安装有开启臂43,在所述开启臂43上分别设有导向凸柱44与第一扇形齿45,在所述锁舌板41上设有斜槽46,所述导向凸柱44设置在斜槽46内,在所述执手拨片3上设有能与第一扇形齿45啮合的第二扇形齿47,当锁具处于锁闭状态时,直接转动内把手向开锁方向旋转,内把手上的方芯是插入到内执手拨片4的第一方孔23内的,因此直接驱动内执手拨片4转动,由于内执手拨片4上的方形凸台5位于执手拨片3的扇形槽口6内,因此可拨动执手拨片3转动,执手拨片3的第二扇形齿47与开启臂43的第一扇形齿45是啮合的,因此就带动了开启臂43转动,开启臂43通过导向凸柱44在斜槽46内摆动,从而使锁舌板41向锁内缩回,实现开锁目的。同时,如果此时反锁部51也是锁闭状态,则在内执手拨片4转动时会拨动V形拨片504转动,并通过解锁部52的连动带动反锁部51向锁内缩回,当内把手转动到最大位置时,锁具达到开启状态时,反锁部51也达到了开启状态;此即逃生功能;如果锁具是锁闭状态而反锁部51处于开启状态,由于此时V形拨片504与内执手拨片4是分离的,在转动内把手时内执手拨片4拨不到V形拨片504,因此V形拨片504不动,反锁部51与解锁部52均保持在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锁壳1内转动安装有V形拨片504,所述V形拨片504一端能与内执手拨片4上的拨动块32配合,内执手拨片4的拨动块32与V形拨片504的一端单侧配合,在内执手拨片4向开锁方向转动时,其拨动块32会拨动V形拨片504转动,通过V形拨片504带动逃生机构300和反锁机构400实现开启;由于只有内执手拨片4会拨动V形拨片504,而执手内、外套与V形拨片504没有连动,因此只有内把手可以开启逃生机构300,而外把手则不能,这就实现了单向逃生功能的目的;而当内执手拨片4反向旋转时,即锁闭操作时,拨动块32会与V形拨片504分离,V形拨片504不会动作,也就是在使用执手锁门时,逃生机构300和反锁机构400都不会动作,也就是反锁机构400不会自动锁闭,这也防止了误操作的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锁壳(1),在所述锁壳(1)设有执手安装组件(100),所述执手安装组件(100)包括有依次排列设置的安装套(2)、执手拨片(3)与内执手拨片(4),所述安装套(2)、执手拨片(3)与内执手拨片(4)之间能相互自转,在所述内执手拨片(4)一侧设有方形凸台(5),在所述执手拨片(3)上设有扇形槽口(6),所述方形凸台(5)摆动设置在扇形槽口(6)内,在所述安装套(2)上设有竖向滑槽(7),在所述竖向滑槽(7)内滑动设有离合销(8),所述离合销(8)上端延伸至安装套(2)外,在所述离合销(8)与竖向滑槽(7)之间连接有能使离合销(8)保持向外的弹性件(9),在所述执手拨片(3)上设有开槽(10),所述离合销(8)下端能伸进开槽(10)内,在所述锁壳(1)内设有电机(11),在所述电机(11)的转轴上设有能直线移动的弧形推板(12),所述弧形推板(12)的弧形面与离合销(8)上端接触并能带动离合销(8)沿竖向滑槽(7)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2)包括有执手外套(21)与执手内套(22),所述执手拨片(3)与内执手拨片(4)设置在执手外套(21)与执手内套(22)之间,在所述执手外套(21)与执手内套(22)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执手的第一方孔(23),在所述内执手拨片(4)上设有第二方孔(24),所述第一方孔(23)大于第二方孔(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壳(1)内设有第一凸块(31),在所述执手内套(22)与内执手拨片(4)上分别设有第二凸块(33)与拨动块(32),所述第一凸块(31)、第二凸块(33)与拨动块(32)竖直依次排列,在所述执手内套(22)外套设有扭簧(34),在所述扭簧(34)两端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臂(35),所述第一凸块(31)、第二凸块(33)与拨动块(32)均设置在两弹簧臂(3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主锁机构(200),所述主锁机构(200)包括有横向滑动设置的锁舌板(41)与设置在锁舌板(41)外端的锁舌(42),在所述锁壳(1)内转动安装有开启臂(43),在所述开启臂(43)上分别设有导向凸柱(44)与第一扇形齿(45),在所述锁舌板(41)上设有斜槽(46),所述导向凸柱(44)设置在斜槽(46)内,在所述执手拨片(3)上设有能与第一扇形齿(45)啮合的第二扇形齿(4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壳(1)内转动安装有V形拨片(504),所述V形拨片(504)一端能与内执手拨片(4)上的拨动块(32)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执手内套(22)上间隔设有凸柱(61),在所述执手外套(21)上间隔设有通孔(62),所述凸柱(61)穿设在通孔(6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9)为弹簧。
CN202020148037.XU 2020-01-25 2020-01-25 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66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8037.XU CN211666467U (zh) 2020-01-25 2020-01-25 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8037.XU CN211666467U (zh) 2020-01-25 2020-01-25 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6467U true CN211666467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40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803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66467U (zh) 2020-01-25 2020-01-25 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6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50128A1 (en) Electronic deadbolt lock
CN111173371A (zh) 一种电子锁
JP2004143754A (ja) 電気錠
CN112282514A (zh) 一种复位结构、防猫眼开锁结构及具有换向功能的防盗锁
CN211666467U (zh) 一种执手的解锁结构
US3809416A (en) Door lock mechanism
CN216690649U (zh) 逃生锁
CN110616973B (zh) 一种新型高级汽车侧门锁
CN212317685U (zh) 门锁及应用该门锁的门体
CN110295802B (zh) 双舌自弹锁闭锁体
CN210685639U (zh) 双舌自弹锁闭锁体
CN211691897U (zh) 一种电子锁的机械锁开锁失效机构及其保管箱
CN211229835U (zh) 与主锁舌同步锁定和解锁的翻舌结构
CN210530540U (zh) 一种智能防撬框锁门保险柜
CN210178140U (zh) 汽车锁锁闭机构
US3582120A (en) Cargo door latching mechanism
CN215485265U (zh) 锁具的机械解锁机构以及锁具
CN218991215U (zh) 防卡锁体和具有它的电子锁
CN220504787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锁体
KR100623810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 래치 장치
CN215485278U (zh) 锁具的主锁舌机构以及锁具
CN109538001A (zh) 一种自动电子锁
CN220319345U (zh) 一种锁芯装置及其天地式房车门锁
CN220081105U (zh) 一种机械密码辅助开门的新型智能门锁
CN216380919U (zh) 一种指纹按钮密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