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5151U - 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5151U
CN211655151U CN202020099181.9U CN202020099181U CN211655151U CN 211655151 U CN211655151 U CN 211655151U CN 202020099181 U CN202020099181 U CN 202020099181U CN 211655151 U CN211655151 U CN 211655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power socket
power supply
socke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91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绍锋
官奕辰
吴义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Y Power Tech (Taiw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3Y Power Tech (Taiw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Y Power Tech (Taiwan) Inc filed Critical 3Y Power Tech (Taiwan) Inc
Priority to CN2020200991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5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5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5151U/zh
Priority to TW109214450U priority patent/TWM609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插座,其包括本体及自所述本体的两相对侧延伸设置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向相反方向凸伸利用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来安装电源插座,同时由于本体的另外两相对侧不设置凸缘,因此可减小电源插座在该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减小电源插座的整体尺寸,使电源插座在安装时占据较小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该电源插座的电源供应装置,通过上述电源插座的设计可缩短电源供应装置的整体宽度,或是在固定的体积下容纳更大尺寸的散热装置,或是在其壳体的多余空间内设置例如LED导光柱等其他组件,使电源供应装置在维持原有或在较小体积的前提下提升输出功率,达到电源供应装置小型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供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积较小的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源供应器的小型化及高输出功率需求,电源供应器在电路设计及内部组件配置与选择方面无不进行研发及改良,其中电源插座的选择也会影响到电源供应器的体积及输出功率,例如C14型电源插座为目前常见的电源插座,此种电源插座的体积较小,但额定电流为10安培,会使电源供应器之输出功率受限。而另一种C20型电源插座100`,如图1A-1B所示,其额定电流较大(16安培),但其插接口边缘处具有四个向外凸伸的凸缘110`,导致电源插座100`的外型尺寸较大,使得电源供应器需使用较大的电源壳体,而无法在提升电源供应器输出功率的同时维持其体积较小,从而无法达到电源供应器小型化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更小的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提升电源供应器输出功率的同时难以维持体积较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电源插座,借此使电源供应装置在提升输出功率的同时仍能维持较小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提升输出功率的同时仍能维持较小体积的电源供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源插座,其包括本体及自所述本体的两相对侧延伸设置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向相反方向凸伸。
较佳地,所述电源插座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凸设于邻近所述第一凸缘或/和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
较佳地,所述卡扣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卡扣部的另一端凸出于与之固定的所述侧面,所述卡扣部为弹性结构,于受力时可产生形变。
较佳地,所述本体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卡扣部容置于所述通孔内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侧面,所述卡扣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缘或所述第二凸缘相间隔。
较佳地,所述电源插座还包括一电磁干扰屏蔽件,所述电磁干扰屏蔽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并插设至一辅助电路板。
较佳地,所述辅助电路板上设置有电磁波干扰滤波电路及雷击抑制电路。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电源插座以及一散热装置,所述电源插座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邻设于所述电源插座的未设置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
较佳地,所述电源插座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凸设于邻近所述第一凸缘或/和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
较佳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相向凸伸的第一抵顶部、第二抵顶部,所述第一抵顶部或/和所述第二抵顶部与所述卡扣部相对应设置,所述电源插座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抵顶部或/和所述第二抵顶部可作用于所述卡扣部以使其产生形变。
较佳地,所述电源插座具有两所述卡扣部,两所述卡扣部分别凸设于邻近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所述电源插座安装于所述壳体后,所述第一抵顶部卡设于所述第一凸缘与一所述卡扣部之间,所述第二抵顶部卡设于所述第二凸缘与另一所述卡扣部之间。
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相配合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第一抵顶部凸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二抵顶部凸设于所述下壳体。
较佳地,所述电源供应装置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邻接于所述电源插座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座,其本体的两相对侧延伸设置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向相反方向凸伸,利用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来安装电源插座,同时由于本体的另外两相对侧不设置凸缘,因此可减小电源插座在该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减小电源插座的整体尺寸,使电源插座在安装时占据较小的空间。对应地,具有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的电源供应装置,由于电源插座的本体的两相对侧不设置凸缘,由此可缩短电源供应装置的整体宽度,或是在固定的体积下容纳更大尺寸的散热装置,或是在其壳体的多余空间内设置例如LED导光柱等其他组件,或是在壳体上印刷文字,使电源供应装置在维持原有或在较小体积的前提下提升输出功率,达到电源供应装置小型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A-1B是现有电源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2A的右视图。
图3B是图2A的后视图。
图4是图2A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首先结合图2A-3B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插座100,其包括本体110、第一凸缘120、第二凸缘130及至少一个卡扣部。其中,本体110具有一插接口111,第一凸缘120、第二凸缘130分别凸设于本体110的两相对侧面,即,第一凸缘120、第二凸缘130设于本体110的上下两侧面或左右两侧面,且第一凸缘120、第二凸缘130设于插接口111的边缘处并向相反方向凸伸,卡扣部凸设于本体110的邻近第一凸缘120或/和第二凸缘130的侧面并呈弹性结构,卡扣部受力时可产生形变,通过卡扣部与第一凸缘120或/和第二凸缘130的配合实现电源插座100的装配固定,并且,由于本体110的另外两相对侧面不设置凸缘,从而使电源插座100的不设置凸缘的两侧面的外部尺寸减小,使电源插座100所占空间减小。
继续结合图2A-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110上设有两个卡扣部,为便于后面描述,分别表述为第一卡扣部140、第二卡扣部150,其中,第一卡扣部140对应设于邻近第一凸缘120的侧面,且第一卡扣部140的端部与第一凸缘120相间隔,第二卡扣部150对应设于邻近第二凸缘130的侧面,且第二卡扣部150的端部与第二凸缘130相间隔,通过第一卡扣部140与第一凸缘120、第二卡扣部150与第二凸缘130的配合来实现电源插座100的安装固定。
下面结合图2A-3A、图4所示,所述本体110的两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有通孔112,第一卡扣部140、第二卡扣部150分别设于通孔112内并固定于本体110的侧面,第一卡扣部140、第二卡扣部150的截面可以呈梯形、楔形或弧形等结构(见图4),但不限于此,并且,第一卡扣部140的靠近第一凸缘120的一端与之相间隔并向外凸出于本体110的侧面,第二卡扣部150的靠近第二凸缘130的一端与之相间隔并向外凸出于本体110的侧面(见图4),当第一卡扣部140、第二卡扣部150受到挤压时,将会向本体110的侧面移动而产生弹性形变,当第一卡扣部140、第二卡扣部150失去作用力后,两者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自动弹出复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部140、第二卡扣部150为与本体110一体成型的弹片,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其他弹性结构,或是非弹性结构,例如,第一卡扣部140、第二卡扣部150为与本体110一体成型的固定块。
下面参看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插座100还包括一电磁干扰屏蔽件160,电磁干扰屏蔽件160设于本体110的外侧并插设至一辅助电路板170,该辅助电路板170上设置有电磁波干扰滤波电路及雷击抑制电路。
下面结合图6-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1,其包括一电源插座100、一散热装置200以及一壳体300,其中,电源插座100的结构如上所述,不再重复描述,电源插座100安装于壳体300的一端并与壳体300内设置的电路板500电连接,电源插座100通过第一卡扣部140与第一凸缘120、第二卡扣部150与第二凸缘130的配合实现与壳体300的卡合,散热装置200与电源插座100沿壳体300的宽度方向并列地安装于壳体300内,且散热装置200邻设于电源插座100的未设置第一凸缘120、第二凸缘130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中,散热装置200为风扇,但不限于此。
继续结合图6-8所示,所述壳体300上设有相向凸伸的第一抵顶部311、第二抵顶部321,具体地,第一抵顶部311设于壳体300的顶部并向下凸伸,第二抵顶部321设于壳体300的底部并向上凸伸,电源插座100安装于壳体300的过程中,第一抵顶部311可挤压第一卡扣部140,第二抵顶部321可挤压第二卡扣部150,使第一卡扣部140、第二卡扣部150向本体110的侧面移动而产生形变,以使电源插座100顺利装入壳体300内,当电源插座100完全安装于壳体300后,第一卡扣部140、第二卡扣部150失去作用力而恢复初始位置,使第一抵顶部311卡设于第一凸缘120与第一卡扣部140之间,第二抵顶部321卡设于第二凸缘130与第二卡扣部150之间,受第一凸缘120与第一卡扣部140的抵顶及第二凸缘130与第二卡扣部150的抵顶,达成电源插座100与壳体300的定位,实现电源插座100安装的稳固性,同时,由于电源插座100的本体110的另外两侧面不设置凸缘,其在壳体300的宽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减小,进而可缩短电源供应装置1的整体宽度W1,或使电源供应装置1在固定的体积下可容纳更大尺寸的风扇,或者在壳体300的多余空间内设置其他组件,例如设置LED导光柱或在壳体300上印刷文字,使电源供应装置1有效缩小体积。
继续参看图7所示,所述壳体300包括相配合的上壳体310及下壳体320,上壳体310、下壳体320均大致呈L型,第一抵顶部311凸设于上壳体310的一端,第一抵顶部311与上壳体310优选一体成型,但不以此为限。第二抵顶部321凸设于下壳体320的一端并与第一抵顶部311相对应;另外,下壳体320上还设有一固定板322,该固定板322设于第二抵顶部321的一侧并具有与风扇大致相同的形状与尺寸,固定板322用于安装风扇并局部覆盖风扇;优选地,下壳体320与固定板322、第二抵顶部321一体成型,也不以此为限。
再次参看图6、图8所示,所述电源供应装置1还包括一把手400,所述把手400安装于固定板322并邻接于电源插座100,用以供使用者握持而将电源供应装置1由电子设备抽离。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座100,其本体110的两相对侧延伸设置有第一凸缘120、第二凸缘130,第一凸缘120、第二凸缘130向相反方向凸伸,利用第一凸缘120、第二凸缘130来安装电源插座100,同时由于本体110的另外两相对侧不设置凸缘,因此可减小电源插座100在该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减小电源插座100的整体尺寸,使电源插座100在安装时占据较小的空间。
对应地,具有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100的电源供应装置1,由于电源插座100的本体110的两相对侧不设置凸缘,由此可缩短电源供应装置1的整体宽度W1,或是在固定的体积下容纳更大尺寸的散热装置200,或是在其壳体300的多余空间内设置例如LED导光柱等其他组件,或是在壳体300上印刷文字,使电源供应装置1在维持原有或在较小体积的前提下提升输出功率,达到电源供应装置1小型化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装置1的其他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自所述本体的两相对侧延伸设置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向相反方向凸伸,所述本体的另外两相对侧不设置凸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凸设于邻近所述第一凸缘或/和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卡扣部的另一端凸出于与之固定的所述侧面,所述卡扣部为弹性结构,于受力时可产生形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卡扣部容置于所述通孔内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侧面,所述卡扣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缘或所述第二凸缘相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磁干扰屏蔽件,所述电磁干扰屏蔽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并插设至一辅助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板上设置有电磁波干扰滤波电路及雷击抑制电路。
7.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一端;
一散热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邻设于所述电源插座的未设置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座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凸设于邻近所述第一凸缘或/和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相向凸伸的第一抵顶部、第二抵顶部,所述第一抵顶部或/和所述第二抵顶部与所述卡扣部相对应设置,所述电源插座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抵顶部或/和所述第二抵顶部可作用于所述卡扣部以使其产生形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座具有两所述卡扣部,两所述卡扣部分别凸设于邻近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侧面,所述电源插座安装于所述壳体后,所述第一抵顶部卡设于所述第一凸缘与一所述卡扣部之间,所述第二抵顶部卡设于所述第二凸缘与另一所述卡扣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配合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第一抵顶部凸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二抵顶部凸设于所述下壳体。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邻接于所述电源插座安装。
CN202020099181.9U 2020-01-16 2020-01-16 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 Active CN211655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9181.9U CN211655151U (zh) 2020-01-16 2020-01-16 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
TW109214450U TWM609430U (zh) 2020-01-16 2020-11-02 電源插座及其電源供應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9181.9U CN211655151U (zh) 2020-01-16 2020-01-16 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5151U true CN211655151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6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9181.9U Active CN211655151U (zh) 2020-01-16 2020-01-16 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5151U (zh)
TW (1) TWM60943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66920A (zh) 2021-10-13 2023-04-1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转接组装结构
CN115966921A (zh) 2021-10-13 2023-04-1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转接组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9430U (zh) 2021-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6892B (zh) 电源模块及其组装结构与组装方法
US7473143B2 (en)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1655151U (zh) 电源插座及电源供应装置
US8213186B2 (en) Retaining assembly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90268420A1 (en) Shielding assembly
US9165856B2 (en) Coupling assembly of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CB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0091036A (ja) フランジ付コネクタ
JP2012004348A (ja) 基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CN101754639A (zh) 散热器固定结构
US974355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tructure
CN215991325U (zh) 接地件及led驱动电源
CN211700636U (zh) 连接器组件
CN2831720Y (zh) 具备接地功能的固持组件
CN101573024B (zh) 屏蔽装置
TWM399517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7192918B1 (ja) バスバー放熱構造及び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18103703U (zh) 域控制器
JP2007087754A (ja) コネクタ取り付け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211959941U (zh) Pcba屏蔽罩与外壳的散热结构
CN215769625U (zh) 基于pc104的加固计算机背板
CN21346015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3186260U (zh) 摄像头端子结构
CN215867849U (zh) 一种热插拔风扇模组
CN218183593U (zh) 一种pcb板用的屏蔽罩及pcba板
US20100112827A1 (en)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inforc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