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7526U - 民宅的隔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民宅的隔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7526U
CN211647526U CN202020076139.5U CN202020076139U CN211647526U CN 211647526 U CN211647526 U CN 211647526U CN 202020076139 U CN202020076139 U CN 202020076139U CN 211647526 U CN211647526 U CN 211647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enclosure
bracing piece
spring assembl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61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福新
米彬
班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g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g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g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g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761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7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7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75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其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上方的围墙,基座上端面与围墙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基座周侧设置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基座上端面铰接有若干根支撑杆,支撑杆环绕围墙内周面设置,支撑杆远离基座的一端设置有弹簧组件,弹簧组件背离支撑杆的一侧与相邻的围墙内侧壁连接,支撑杆与基座上端面形成竖直方向的倾角。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隔震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民宅的隔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宅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是最具突发性和毁灭性的,其中水平的地震力对建筑物的影响最大,容易造成大厦、民宅等建筑物的结构坍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隔震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耐震形式。
现有的民宅隔震结构,通常是在基座与墙体之间设置橡胶隔震支座,利用橡胶具有强度高,与钢板粘接力可靠的的特性,使得民宅在经受日常震动、风载以及地震时候巨大的震动波冲击时,建筑物不会因为突然内部破坏导致功能失效,在地震波往复活动中将震动能量转换成热量,降低建筑物承受的水平地震力的波坏作用,从而降低了地震对建筑体的破坏能力。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隔震结构仅通过橡胶隔震支座消耗地震作用往上传递的震动能量,当震动能量过大时,不可避免地,仍有部分震动能量传递至建筑物上,容易使建筑物受地震波影响而左右摆动甚至倾倒坍塌,因此民宅的隔震结构在隔震效果上仍有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提高隔震效果的民宅的隔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包括基座以及位于所述基座上方的围墙,所述基座上端面与围墙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基座周侧设置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所述基座上端面铰接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环绕围墙内周面设置,所述支撑杆远离基座的一端设置有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背离支撑杆的一侧与相邻的围墙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基座上端面形成竖直方向的倾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座上端面铰接若干根环绕围墙内周面设置的支撑杆,并使支撑杆倾斜固定在基座与围墙内侧壁上,同时在支撑杆远离基座的一端设置与相邻的围墙内侧壁连接的弹簧组件,从而当地震发生时,震动能量经过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消耗后传递至围墙而使得围墙左右晃动时,支撑杆为围墙侧壁提供支撑力并减少围墙倾倒的概率的同时,弹簧组件在反复压缩和舒张的过程中进一步消耗地震产生的震动能量,从而提高了该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通过支撑杆与基座铰接,当围墙晃动幅度较大时,支撑杆与基座之间的倾斜角度可改变,从而减少支撑杆弯折的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支撑杆连接与支撑作用的正常实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围墙内周面预埋有若干个环绕围墙内周面设置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包括两块位于相邻弹簧组件两侧的安装板,所述支撑杆外周面设置有两根分别朝相邻安装板方向延伸的支杆,所述安装板沿所述支杆延伸方向贯穿有供相邻支杆穿过的通槽,所述通槽沿垂直于相邻的围墙内侧壁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围墙晃动幅度较大而使弹簧组件与围墙脱离时,通过将支撑杆两侧的支杆分别穿过预埋在围墙内侧壁的安装板的通槽,使得支撑杆与弹簧组件仍保持朝向相邻的围墙内侧壁,使得弹簧组件对震动能量的消耗功能仍可实现,有利于提高了该隔震结构的容错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簧组件包括设置在相邻的围墙内侧壁的底板、设置在支撑杆远离基座的一端且朝向所述底板设置的顶板以及若干个设置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且等间隔环绕顶板中心设置的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与底板之间设置若干个环绕顶板中心的压簧,有利于压力均匀分布在顶板上,在压簧的共同作用下提高了弹簧组件对地震作用产生的震动能量的消耗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杆外周面环绕有位于支撑杆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靠近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杆外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震作用产生的震动能量使围墙产生前后左右晃动时,弹簧组件为围墙提供朝向墙体的弹力,而连接弹簧为支撑杆提供侧向的弹力,有利于消耗围墙侧向的震动能量,从而进一步消耗了传递至围墙处的震动能量,有利于提高该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杆外周面滑动套接有位于连接弹簧与相邻安装板之间的挡件,所述挡件朝向相邻安装板的一侧与安装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块的设置,降低了连接弹簧因挤压变形而穿过通槽的概率,有利于连接弹簧的正常压缩和舒张。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围墙侧向摆动幅度过大而驱使支杆脱离通槽的情况,有利于支杆与安装板的正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槽远离围墙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弹簧的设置,减少了支杆因围墙晃动幅度过大而与通槽侧壁发生直接碰撞并弯折的情况,有利于为支杆通过缓冲力,同时也在缓冲弹簧的反复压缩和舒张过程消耗了部分震动能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包括与弹簧组件背离围墙的一侧固定连接的主杆以及与基座下端面铰接的副杆,所述主杆远离弹簧组件的一端开有容纳所述副杆远离基座的一端的容纳孔,所述副杆外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主杆远离弹簧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环绕副杆外周面设置的伸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副杆与伸入主杆的容纳孔,使得实现了围墙晃动的同时也驱使支撑杆反复伸缩,并通过伸缩弹簧的设置,使得震动能量在伸缩弹簧的反复压缩和舒张的过程中得到了消耗,有利于提高民宅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基座与围墙之间设置若干环绕围墙内侧的支撑杆,使得支撑杆为围墙四个侧壁提供支撑力,降低围墙晃动幅度过大而倾倒的情况,同时通过支撑杆与围墙内侧壁设置弹簧组件,从而使得弹簧组件跟随围墙晃动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反复压缩和舒张,从而进一步消耗地震产生的震动能量,有利于提高了该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
通过在围墙预埋位于弹簧组件两侧的安装板,并开设供支撑杆上的支杆穿过的通槽,使得弹簧组件在脱离围墙的情况下仍朝向相邻的围墙内侧壁,使得有利于该隔震结构的隔震作用的正常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围墙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杆的剖视图。
图中,1、基座;2、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3、围墙;4、支撑杆;41、主杆;411、支杆;412、限位块;413、挡件;414、连接弹簧;415、容纳孔;42、副杆;421、固定件;422、伸缩弹簧;5、弹簧组件;51、底板;52、压簧;53、顶板;6、安装板;61、通槽;62、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包括基座1以及位于基座1上方的围墙3,围墙3将基座1上端面围成一个矩形区域。基座1上端面与围墙3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2,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2沿环绕基座1周侧方向等间隔设置。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2上端面与围墙3下端面之间通过锚固螺栓固定连接,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2与基座1上端面之间通过锚固螺栓固定连接。基座1上端面铰接有若干根支撑杆4,支撑杆4位于围墙3围成的矩形区域内,支撑杆4沿环绕围墙3内周面方向等间隔分布,支撑杆4与基座1上端面形成竖直方向的45°倾角。支撑杆4远离基座1的一端固定有弹簧组件5,弹簧组件5背离支撑杆4的一侧与相邻的围墙3内侧壁连接。弹簧组件5包括固定在相邻的围墙3内侧壁的底板51、固定在在支撑杆4远离基座1的一端且朝向底板51设置的顶板53以及若干个固定在顶板53与底板51之间且等间隔环绕顶板53中心设置的压簧52。底板51呈圆饼状,顶板53呈圆饼状。底板51与围墙3内侧壁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支撑杆4远离基座1的一端与顶板53朝向支撑杆4的一侧中部焊接固定,支撑杆4与顶板53呈45°倾角设置。
参照图3,支撑杆4包括与顶板53背离压簧52的一侧固定连接的主杆41以及与基座1(参照图1)下端面铰接的副杆42,主杆41远离弹簧组件5的一端开有容纳副杆42远离基座1(参照图1)的一端的容纳孔415,容纳孔415内周面与副杆42外周面抵接。副杆42外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件421,固定件421呈圆环状,固定件421轴线与副杆42轴线重合。固定件421与主杆41远离弹簧组件5的一端设置有环绕副杆42外周面设置的伸缩弹簧422,伸缩弹簧422两端分别与主杆41远离顶板53的一端以及固定件421朝向主杆41的一侧焊接固定。
参照图1和图3,围墙3内周面预埋有若干组环绕围墙3内周面设置的预埋件,预埋件包括两块位于相邻弹簧组件5两侧的安装板6,安装板6相互正对设置。主杆41外周面固定有两根分别朝相邻安装板6方向延伸的支杆411,主杆41与支杆411形成“十”字型架。安装板6沿支杆411延伸方向贯穿有供相邻支杆411穿过的通槽61,通槽61沿垂直于相邻的围墙3内侧壁方向延伸。支杆411外周面环绕有位于主杆41与安装板6之间的连接弹簧414,连接弹簧414靠近支撑杆4的一端与支撑杆4外周面焊接固定。支杆411外周面滑动套接有位于主杆41与安装板6之间的挡件413,挡件413为中心开有圆孔的矩形板,挡件413竖直方向的截面为正方形且边长大于通槽61宽度。所述挡件413位于连接弹簧414与安装板6之间。挡件413朝向相邻安装板6的一侧与安装板6靠近支撑杆4的一侧抵接。支杆411远离主杆41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412,限位块412呈圆饼状,限位块412轴线与支杆411轴线重合,限位块412径向横截面直径大于通槽61宽度。通槽61远离围墙3的一侧固定有朝向相邻支杆411的缓冲弹簧6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地震发生时,地震作用产生的一部分震动能量经过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2而被消耗,传递至围墙3的震动能量使围墙3前后左右晃动,当围墙3朝向支撑杆4方向前后摆动时,支撑杆4为围墙3提供支撑力,同时支撑杆4上的弹簧组件5在来回往复的压缩和舒张中吸收消耗部分震动能量,同时支杆411与挤压缓冲弹簧62,在挤压过程消耗部分震动能量,环绕在支撑杆4的副杆42上的伸缩弹簧422也通过不断的压缩和伸长而消耗部分震动能量,当围墙3朝支撑杆4两侧左右摆动时,驱使支撑杆4左右摆动,与此同时连接弹簧414在不断地压缩和舒张过程中对震动能量进行了吸收,从而有利于提高该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包括基座(1)以及位于所述基座(1)上方的围墙(3),所述基座(1)上端面与围墙(3)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基座(1)周侧设置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端面铰接有若干根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环绕围墙(3)内周面设置,所述支撑杆(4)远离基座(1)的一端设置有弹簧组件(5),所述弹簧组件(5)背离支撑杆(4)的一侧与相邻的围墙(3)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杆(4)与基座(1)上端面形成竖直方向的倾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3)内周面预埋有若干个环绕围墙(3)内周面设置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包括两块位于相邻弹簧组件(5)两侧的安装板(6),所述支撑杆(4)外周面设置有两根分别朝相邻安装板(6)方向延伸的支杆(411),所述安装板(6)沿所述支杆(411)延伸方向贯穿有供相邻支杆(411)穿过的通槽(61),所述通槽(61)沿垂直于相邻的围墙(3)内侧壁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5)包括设置在相邻的围墙(3)内侧壁的底板(51)、设置在支撑杆(4)远离基座(1)的一端且朝向所述底板(51)设置的顶板(53)以及若干个设置在所述顶板(53)与底板(51)之间且等间隔环绕顶板(53)中心设置的压簧(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11)外周面环绕有位于支撑杆(4)与安装板(6)之间的连接弹簧(414),所述连接弹簧(414)靠近支撑杆(4)的一端与支撑杆(4)外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11)外周面滑动套接有位于连接弹簧(414)与相邻安装板(6)之间的挡件(413),所述挡件(413)朝向相邻安装板(6)的一侧与安装板(6)靠近支撑杆(4)的一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11)远离支撑杆(4)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4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61)远离围墙(3)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弹簧(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包括与弹簧组件(5)背离围墙(3)的一侧固定连接的主杆(41)以及与基座(1)下端面铰接的副杆(42),所述主杆(41)远离弹簧组件(5)的一端开有容纳所述副杆(42)远离基座(1)的一端的容纳孔(415),所述副杆(42)外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件(421),所述固定件(421)与主杆(41)远离弹簧组件(5)的一端设置有环绕副杆(42)外周面设置的伸缩弹簧(422)。
CN202020076139.5U 2020-01-13 2020-01-13 民宅的隔震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47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6139.5U CN211647526U (zh) 2020-01-13 2020-01-13 民宅的隔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6139.5U CN211647526U (zh) 2020-01-13 2020-01-13 民宅的隔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7526U true CN211647526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613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47526U (zh) 2020-01-13 2020-01-13 民宅的隔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7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63022B1 (ko) 와이어로프형 완충기를 이용한 소화수조 내진장치
CN211647526U (zh) 民宅的隔震结构
CN205604510U (zh) 一种抗震钢结构
CN113123454B (zh) 一种连柱式双耗能-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1236287B (zh) 用于快速建造的整体式基础承台
CN211472872U (zh) 一种防震的钢结构连接装置
JPH05156709A (ja) 直線状建造物構造、その能力向上方法及び連結具
CN110344634B (zh) 一种抗震的低层建筑
JP2007056552A (ja) 耐震建築物
JP2000027483A (ja) 制振ブレース
CN21088825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抗震结构
CN110529143B (zh) 用于增强隧道抗震能力的构件
CN213686118U (zh) 一种带减震结构的安防摄像头
CN211849954U (zh) 一种低层轻钢结构住宅
CN211114952U (zh) 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设备
CN215329984U (zh)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
CN207620474U (zh) 一种抗震板房结构
CN217518315U (zh) 一种立体抗震钢结构厂房建筑结构
CN206693418U (zh)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震支座
CN214833385U (zh)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
CN213773917U (zh) 一种房屋抗震结构
JP2997991B2 (ja) 建物の耐震基礎構造
CN214461391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结构
CN214302323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
CN211143364U (zh)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