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3364U -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3364U
CN211143364U CN201921547456.4U CN201921547456U CN211143364U CN 211143364 U CN211143364 U CN 211143364U CN 201921547456 U CN201921547456 U CN 201921547456U CN 211143364 U CN211143364 U CN 211143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er
cavity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shipy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74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林
彭超
陈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Super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Super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74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3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3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3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包括形成框架的空心的主梁、工型的横梁以及若干支梁,所述主梁的底部设置有与桩基相连接的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包括连接于主梁底部且底部开有空腔的支柱、插接于所述空腔内的安装柱、设置于安装柱底部的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套设于安装柱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柱的高度小于压缩弹簧的长度,所述支柱的底部的周壁上固定有一圈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以及座体上开设有对应的贯穿孔。其通过对结构连接处设计减震加固结构,增加了钢结构在遇台风地震时的抗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等领域。
造船厂涉及一种工程厂房,采用钢结构设计,包括空心主梁、工型横梁以及其他支梁焊接而成,主梁通过螺栓固定于预制桩基上,由于造船厂一般于沿海地带开办,而沿海地带台风现象较为频繁,因此钢结构厂房的防风抗震是一个较大的问题。由于现有的钢结构厂房,各结构之间均采用焊接以及螺栓固定等刚性连接方式连接固定,结构连接处在遇震时容易形变发生脆性断裂,抗震防风性能较差,因此应当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其通过对结构连接处设计减震加固结构,增加了钢结构在遇台风地震时的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包括形成框架的空心的主梁、工型的横梁以及若干支梁,所述主梁的底部设置有与桩基相连接的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包括连接于主梁底部且底部开有空腔的支柱、插接于所述空腔内的安装柱、设置于安装柱底部的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套设于安装柱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柱的高度小于压缩弹簧的长度,所述支柱的底部的周壁上固定有一圈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以及座体上开设有对应的贯穿孔。
采用上述结构,主梁通过减震底座与桩基相连,当台风地震来临时,主梁受到外力,由于支柱与座体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主梁能够在竖直方向发生细微位移以吸收外界风力或者地震力,从而使主梁与桩基的连接具有抗震能力,防止主梁与桩基连接过于刚性从而使主梁发生弯折或者脆断,能够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座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安装板以及支柱的底部抵接的减震垫。
采用上述结构,减震垫在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以吸收支柱与座体之间传导的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减震底座的减震性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柱的顶部围绕主梁设置有若干与主梁连接的加强肋。
采用上述结构,加强肋的设置能够对支柱与主梁的连接处进行加固,从而能够提升该连接处的稳定性,降低支柱与主梁的连接处发生弯折或者脆断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横梁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主梁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一开有供横梁插接的连接腔的连接柱、设置于连接柱的侧壁上且与主梁连接的加强板、设置于加强板上且与连接柱连接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围绕连接柱设置有若干。
采用上述结构,横梁与主梁通过连接座连接,当台风或地震发生时,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由于横梁插接于连接柱内,并未与主梁固定连接,在主梁受力发生一定的歪斜时,横梁可在连接腔力发生适应性位移,从而使横梁避免受到主梁过多的影响,且由于连接柱上加强筋的设置,能够确保连接座的稳固性,即能保证横梁与主梁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主梁与横梁连接处的防风抗震能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横梁插入连接腔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块,所述连接腔内设置有两侧分别与连接腔的侧壁以及抵接块的侧壁抵接的减震块。
采用上述结构,当地震或者发生台风,横梁因受震动在连接腔内发生位移,减震块的设置,能够对横梁的受力震动进行吸收,从而起到减少结构震动的效果,增加了连接处的稳定性,抵接块的设置能够避免横梁易对减震块造成损伤。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梁内对应连接柱以及加强板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加固板,所述加固板连接设置且呈开口朝向横梁的W型。
采用上述结构,在横梁发生上下歪斜对主梁形成剪切力时,加固板的设置能够达到加固主梁的效果,由于发生上述情况时,主梁的连接处属于较为脆弱的位置,因此对其进行加固,且W的设置形成了多个三角形结构,利用了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从而增加连接处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横梁插入连接柱部分的工型槽内设置有呈W型的加固肋,加固肋的一端延伸出连接柱。
采用上述结构,在横梁因受外力发生歪斜时,与主梁的连接处属于最脆弱的位置,因此需要对横梁两端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加固肋的设置能够对横梁进行加固,从而增强横梁的抗弯折性能,避免横梁的连接处因受力轻易发生弯折或脆断,从而增加横梁连接处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减震垫和减震块的材料设置为橡胶。
采用上述结构,橡胶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属于一种良好的抗震材料,且成本较为低廉,性价比较高,适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主梁通过减震底座与桩基相连,当台风地震来临时,主梁受到外力,由于支柱与座体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主梁能够在竖直方向发生细微位移以吸收外界风力或者地震力,从而使主梁与桩基的连接具有抗震能力,防止主梁与桩基连接过于刚性从而使主梁发生弯折或者脆断,能够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2、横梁与主梁通过连接座连接,当台风或地震发生时,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由于横梁插接于连接柱内,并未与主梁固定连接,在主梁受力发生一定的歪斜时,横梁可在连接腔力发生适应性位移,从而使横梁避免受到主梁过多的影响,且由于连接柱上加强筋的设置,能够确保连接座的稳固性,即能保证横梁与主梁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主梁与横梁连接处的防风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减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梁;2、横梁;3、减震底座;31、支柱;32、安装柱;33、安装板;34、座体;35、压缩弹簧;36、减震垫;37、空腔;38、加强肋;39、贯穿孔;4、连接座;41、连接柱;42、加强板;43、加强筋;44、减震块;45、连接腔;46、抵接块;5、加固板;6、加固肋;7、桩基;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形成框架的空心的主梁1、工型的横梁2以及若干支梁(图中未示出),主梁1的底部设置有与桩基7相连接的减震底座3,横梁2的两端设置有与主梁1连接的连接座4。
如图2所示,其中,减震底座3包括支柱31、安装柱32、安装板33、座体34、压缩弹簧35以及减震垫36,支柱31固定连接于主梁1底部,且支柱31的顶部围绕主梁1固定有四根与主梁1连接的加强肋38,支柱31呈圆柱形且底部开有空腔37,安装柱32插接于空腔37内,压缩弹簧35套设在安装柱32上,座体34同轴固定连接于安装柱32的底部,压缩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空腔37的顶部以及座体34抵接,安装板33呈圆环形且固定于支柱31底部的周壁上,减震垫36固定于座体34的顶部,减震垫36的材质选为橡胶,减震垫36与安装板33以及支柱31的底部抵接。压缩弹簧35的长度大于安装柱32的高度,安装板33、减震垫36以及座体34上开设有对应的贯穿孔39,减震底座3通过穿过贯穿孔39的螺栓8固定于桩基7上。
如图3所示,连接座4包括连接柱41、加强板42以及加强筋43,加强板42固定在连接柱41的一侧,且加强板42与连接柱41整个焊接在主梁1的侧壁上,连接柱41背离加强板42的侧壁上开有连接腔45,连接腔45供横梁2插接,横梁2插入连接腔45的一端固定有抵接块46,且连接腔45内还固定有减震块44,减震块44的材质选为橡胶,减震块44的两侧分别与连接腔45的侧壁以及抵接块46的侧壁抵接,加强筋43固定于加强板42上,且加强筋43与连接柱41连接,加强筋43围绕连接柱41设置有四个。
为了确保主梁1与横梁2连接处的稳固性,主梁1内对应连接柱41以及加强板42的位置处固定有四块加固板5,四块加固板5连接设置,且呈开口朝向横梁2的W型。横梁2插入连接柱41部分的工型槽内固定有加固肋6,加固肋6呈W型设置,加固肋6的一端延伸出连接柱4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主梁1通过减震底座3与桩基7相连,当台风地震来临时,主梁1受到外力,由于支柱31与座体34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5以及减震垫36,主梁1能够在竖直方向发生细微位移以吸收外界风力或者地震力,从而使主梁1与桩基7的连接具有抗震能力;横梁2与主梁1通过连接座4连接,当台风或地震发生时,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由于横梁2插接于连接柱41内,在主梁1受力发生一定的歪斜时,横梁2可在连接腔45力发生适应性位移,且连接腔45内设置有减震块44,减震块44也能吸收横梁2所受的震动,以及各种加强件、加固件的设置,增强了整个结构的防风抗震能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包括形成框架的空心的主梁(1)、工型的横梁(2)以及若干支梁,其特征是:所述主梁(1)的底部设置有与桩基(7)相连接的减震底座(3),所述减震底座(3)包括连接于主梁(1)底部且底部开有空腔(37)的支柱(31)、插接于所述空腔(37)内的安装柱(32)、设置于安装柱(32)底部的座体(34)以及设置于所述空腔(37)内且套设于安装柱(32)上的压缩弹簧(35),所述安装柱(32)的高度小于压缩弹簧(35)的长度,所述支柱(31)的底部的周壁上固定有一圈安装板(33),所述安装板(33)以及座体(34)上开设有对应的贯穿孔(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座体(34)的顶部设置有与安装板(33)以及支柱(31)的底部抵接的减震垫(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柱(31)的顶部围绕主梁(1)设置有若干与主梁(1)连接的加强肋(3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横梁(2)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主梁(1)连接的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包括一开有供横梁(2)插接的连接腔(45)的连接柱(41)、设置于连接柱(41)的侧壁上且与主梁(1)连接的加强板(42)、设置于加强板(42)上且与连接柱(41)连接的加强筋(43),所述加强筋(43)围绕连接柱(41)设置有若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横梁(2)插入连接腔(45)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块(46),所述连接腔(45)内设置有两侧分别与连接腔(45)的侧壁以及抵接块(46)的侧壁抵接的减震块(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梁(1)内对应连接柱(41)以及加强板(42)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加固板(5),所述加固板(5)连接设置且呈开口朝向横梁(2)的W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横梁(2)插入连接柱(41)部分的工型槽内设置有呈W型的加固肋(6),加固肋(6)的一端延伸出连接柱(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震垫(36)和减震块(44)的材料设置为橡胶。
CN201921547456.4U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Active CN211143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7456.4U CN211143364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7456.4U CN211143364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3364U true CN211143364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66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7456.4U Active CN211143364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3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79950U (zh) 一种含摇摆柱和摇摆墙的全摇摆结构体系
CN211735739U (zh) 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钢结构支架
CN207348083U (zh) 一种缓冲减震式钢结构支撑装置
CN110195469A (zh) 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钢质梁柱节点
CN113123454A (zh) 一种连柱式双耗能-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1143364U (zh) 一种造船厂房屋钢结构
CN214784747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的加固结构
CN212956923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支撑装置
CN212689288U (zh) 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支撑构件的抗震结构
CN213062376U (zh) 一种带摇摆墙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12835918U (zh) 一种高强度土木工程支撑钢结构
CN210459529U (zh) 一种竹木建筑梁柱cfrp钢节点
CN211114952U (zh) 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设备
CN210134533U (zh) 一种装配式钢木耗能减震节点
CN209723233U (zh) 高强度钢结构抗震连接件
JP4195493B1 (ja) 木造家屋の構造
CN215978581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CN215211514U (zh)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14461391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结构
CN214364130U (zh) 一种sma耗能器加强木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CN215563314U (zh) 一种建筑用加强型钢结构承重梁结构
CN218437595U (zh) 隔震结构防倒塌装置
CN217651985U (zh) 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
CN216304916U (zh) 一种轻钢龙骨建筑抗震结构
CN216142174U (zh) 一种具有偏心支撑结构的支撑结构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