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6103U -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6103U
CN211636103U CN201922179328.5U CN201922179328U CN211636103U CN 211636103 U CN211636103 U CN 211636103U CN 201922179328 U CN201922179328 U CN 201922179328U CN 211636103 U CN211636103 U CN 211636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feeding
carbon fiber
connecting sea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93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海波
蔡福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u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u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u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u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793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6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6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6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混合壳体,且机架在混合壳体的一端位置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连接有第一减速机,混合壳体内设有混合内腔,所述混合内腔内设有与减速机相连接的第一旋转螺杆与第二旋转螺杆,所述混合壳体在远离第一电机的另一端上设有与混合内腔相通的出料机构,所述混合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料斗、输送管以及第二进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斗、输送管以及第二进料机构均与混合内腔接相接通,所述第一进料斗设置在靠近第一电机位置的混合壳体上方,所述第二进料机构设置在输送管与第一进料斗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碳纤维与其他混合材料混合均匀,其内腔不易堵塞且容易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挤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在碳纤维颗粒的生产中,常根据其使用途径以及所要增强的性能,添加进一些其他材料进行混合挤出成型为碳纤维颗粒,以便于后期做成产品,而现有的混合挤出设备在对碳纤维和其他材料进行混合挤出时常出现混合不均的现象,因为碳纤维对比其他材料较轻,将它与其他材料同时放进混合挤出设备中,在混合的过程中其他材料就会较多的分布在下半层,且现有混合挤出设备经常会发生内腔堵塞且清理麻烦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将碳纤维与其他材料混合均匀,不易堵塞且容易清理的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混合壳体,所述机架在混合壳体的一端位置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连接有第一减速机,所述混合壳体内设有混合内腔,所述混合内腔内设有第一旋转螺杆与第二旋转螺杆,所述第一旋转螺杆与第二旋转螺杆均与第一减速机相连接,所述混合壳体在远离第一电机的另一端上设有与混合内腔相通的出料机构,所述混合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料斗、输送管以及第二进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斗、输送管以及第二进料机构均与混合内腔接相接通,所述第一进料斗设置在靠近第一电机位置的混合壳体上方,所述第二进料机构设置在输送管与第一进料斗之间,所述第二进料机构包括有进料壳体,所述进料壳体内设有进料内腔,所述进料内腔与混合内腔相接通,所述进料内腔内设有第三旋转螺杆,所第三旋转螺杆上连接有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上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进料壳体上设有与进料内腔相连接的第二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出料头,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混合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螺杆与第一连接座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倾斜向下的斜面板,所述出料头通过螺杆连接在斜面板上,所述出料头上设有若干个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有万向接头与清洗管,所述清洗管通过万向接头安装在第一连接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座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阀。
优选的,所述混合壳体在一侧上设有若干个可通向混合内腔的维修通道,所述维修通道上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铰链连接在混合壳体上,且密封门上设有易开把手。
优选的,所述混合壳体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加热块。
优选的,所述机架在出料机构下方设有箱体放置架,所述箱体放置架上设有物料收集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进料斗加入碳纤维,碳纤维先在第一旋转螺杆与第二旋转螺杆的作用下进行搅拌挤压着往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其他材料再从第二进料机构进入混合内腔与碳纤维进行混合,因着碳纤维材料先进行搅拌与挤压,从而使其大大降低了因本身质量比其他材料轻而导致难以混合均匀的短板,有助于其与其他材料混合的更加均匀,最后再通过输送管往混合内腔加入粘结剂,紧接着从出料口挤出,可以有效减少物料粘黏在混合内腔内。
2、出料机构由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是通过螺杆进行连接,方便定时拆开进行清理以及维修,出料头按照在第二连接座的斜面板上,有利于物料被挤出使下落,第一连接座上还通过万向接头连接着清洗管,可以在每次使用完本设备时对出料机构内部进行清洗,使本实用新型在再次使用的时候不易产生粘黏与堵塞现象,第二连接座底部的排水口则方便清洗物排出。
3、混合壳体一侧上有可通向混合内腔的维修通道,便于对混合内腔进行清理以及维修,密封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密闭性。
4、加热块有利于物料进行混合以及粘结,收集箱则方便收集挤出成型后的物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B向的剖面视图;
图5为图3中A-A向的剖面视图。
图中:1、机架;2、混合壳体;3、第一电机;4、第一减速机;5、混合内腔;6、第一旋转螺杆;7、第二旋转螺杆;8、出料机构;81、第一连接座;82、第二连接座;83、出料头;84、斜面板;85、出料口;86、排水口;87、排水阀;9、第二进料机构;91、进料壳体;92、进料内腔;93、第三旋转螺杆;94、第二减速机;95、第二电机;96、第二进料斗;10、第一进料斗;11、输送管;12、清洗机构;121、万向接头;122、清洗管;13、维修通道;14、密封门;15、易开把手;16、加热块;17、箱体放置架;18、物料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安装有混合壳体2,并且机架1在混合壳体2的一端位置上设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上连接有第一减速机4,在混合壳体2内设有混合内腔5,所述混合内腔5内设有第一旋转螺杆6与第二旋转螺杆7,所述第一旋转螺杆6与第二旋转螺杆7均与第一减速机4相连接,从而第一电机3可通过第一减速机4带动第一旋转螺杆6与第二旋转螺杆7进行转动对物料进行混合与挤出,双螺杆的设置具有混合均匀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另外混合壳体2在远离第一电机3的另一端上设有与混合内腔5相通的出料机构8,用于挤压出被混合后的物料,并且机架1在出料机构8下方设有箱体放置架17,在箱体放置架17上设有物料收集箱18用作物料的收集,而混合壳体2上还设有第一进料斗10、输送管11以及第二进料机构9,所述第一进料斗10、输送管11以及第二进料机构9均与混合内腔5相接通,其中第一进料斗10设置在靠近第一电机3位置的混合壳体2上方,第二进料机构9则设置在输送管11与第一进料斗10之间,其中第二进料机构9包括有进料壳体91,在进料壳体91内设有进料内腔92,所述进料内腔92与混合内腔5相接通,所述进料内腔92内设有第三旋转螺杆93,而第三旋转螺杆93通过第二减速机94相连与二电机95相连,所述进料壳体91上设有与进料内腔92相连接的第二进料斗96,为了对混合内腔2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使其更好的被成型挤压,因此在混合壳体2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加热块16。
在工作中,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进料斗10内加入碳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进入混合内腔5内,通过第一旋转螺杆6与第二旋转螺杆7的转动,进行搅拌与挤压,同时加热块16对混合内腔5进行加热,而其他混合材料则从第二进料机构9上的第二进料斗96进入,第三电机95通过第二减速机94带动第三旋转螺杆9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其他混合材料进入混合内腔5内,并与移动到第二进料机构9位置的碳纤维材料进行混合,因着碳纤维材料比其他混合材料先进行搅拌与挤压,从而使其大大减轻了因本身质量比其他材料轻而导致难以混合均匀的短板,之后输送管11会将粘黏剂加入到移动到输送管11下方位置的碳纤维与混合材料上,使碳纤维材料与其他混合材料在粘黏剂、混合挤压以及加热的作用下能够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最后通过出料头83上的出料口85挤出成型,得到碳纤维颗粒。
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机构8包括有第一连接座81、第二连接座82以及出料头83,其中第一连接座81与混合壳体2相连接,第二连接座82通过螺杆与第一连接座81相连接,方便拆开进行清理以及维修,其中第二连接座82上设有倾斜向下的斜面板84,而开有出料口83的出料头83通过螺杆连接在斜面板84上,使得排出的物料能够倾斜向下,方便收集。
本实用新型中,输入管11到出料口85这一段距离因粘黏剂加入的原因,所以最容易产生内腔被物料粘黏甚至堵塞的现象,为了在每次生产结束后能够便于对这一段距离进行清理,因此在第一连接座81上设有清洗机构12,清洗机构12包括有万向接头121与清洗管122,所述清洗管122通过万向接头121安装在第一连接座81上,方便清洗管122能够冲洗到周围的各个角落,为了使冲洗过后的物料能够及时排出,所以在第二连接座82底部设有排水口86用于排出清洗物,并且在排水口86上设有排水阀87,在不清洗的时候关闭保持本实用新型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中,混合壳体2在一侧上设有若干个可通向混合内腔5的维修通道13,维修通道13便于对混合内腔5进行清理以及维修,在维修通道13上设有密封门14用于保持密闭性,该密封门14通过铰链连接在混合壳体2上,并且密封门14上设有易开把手15,便于开启。
同时需要指出的本实用新型指出的术语,如: “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混合壳体(2),所述机架(1)在混合壳体(2)的一端位置上设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上连接有第一减速机(4),所述混合壳体(2)内设有混合内腔(5),所述混合内腔(5)内设有第一旋转螺杆(6)与第二旋转螺杆(7),所述第一旋转螺杆(6)与第二旋转螺杆(7)均与第一减速机(4)相连接,所述混合壳体(2)在远离第一电机(3)的另一端上设有与混合内腔(5)相通的出料机构(8),所述混合壳体(2)上设有第一进料斗(10)、输送管(11)以及第二进料机构(9),所述第一进料斗(10)、输送管(11)以及第二进料机构(9)均与混合内腔(5)接相接通,所述第一进料斗(10)设置在靠近第一电机(3)位置的混合壳体(2)上方,所述第二进料机构(9)设置在输送管(11)与第一进料斗(10)之间,所述第二进料机构(9)包括有进料壳体(91),所述进料壳体(91)内设有进料内腔(92),所述进料内腔(92)与混合内腔(5)相接通,所述进料内腔(92)内设有第三旋转螺杆(93),所第三旋转螺杆(93)上连接有第二减速机(94),所述第二减速机(94)上连接有第二电机(95),所述进料壳体(91)上设有与进料内腔(92)相连接的第二进料斗(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8)包括有第一连接座(81)、第二连接座(82)以及出料头(83),所述第一连接座(81)与混合壳体(2)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82)通过螺杆与第一连接座(81)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82)上设有倾斜向下的斜面板(84),所述出料头(83)通过螺杆连接在斜面板(84)上,所述出料头(83)上设有若干个出料口(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81)上设有清洗机构(12),所述清洗机构(12)包括有万向接头(121)与清洗管(122),所述清洗管(122)通过万向接头(121)安装在第一连接座(8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82)底部设有排水口(86),所述排水口(86)上设有排水阀(8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壳体(2)在一侧上设有若干个可通向混合内腔(5)的维修通道(13),所述维修通道(13)上设有密封门(14),所述密封门(14)铰链连接在混合壳体(2)上,且密封门(14)上设有易开把手(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壳体(2)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加热块(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出料机构(8)下方设有箱体放置架(17),所述箱体放置架(17)上设有物料收集箱(18)。
CN201922179328.5U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Active CN211636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9328.5U CN211636103U (zh)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9328.5U CN211636103U (zh)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6103U true CN211636103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5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9328.5U Active CN211636103U (zh)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6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8057B (zh) 一种效型塑料母粒生产用快速成型设备
CN206576261U (zh) 一种颗粒饲料加工装置
CN211279668U (zh) 一种塑胶粒子、粉体共混加料系统
CN109012329A (zh) 一种建筑涂料搅拌装置
CN211636103U (zh)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CN207808419U (zh) 一种线缆加工设备塑料颗粒供料装置
CN208084916U (zh) 挤出机的加料装置
CN109514749A (zh) 一种橡胶混炼机及方法
CN111013430A (zh) 一种应用于碳纤维颗粒生产的混合挤出装置
CN209920496U (zh) 一种进料均匀的稳定型双螺杆挤出机
CN115286906A (zh) 一种农用可降解薄膜材料、制备工艺及设备
CN209633500U (zh) 一种用于生产增强尼龙66颗粒的原料搅拌装置
CN207128110U (zh) 一种多功能塑料制品加工搅拌机
CN213198350U (zh) 一种pvc地板加工原料进料仓
CN207120463U (zh) 一种可回收塑料加工机的喂料装置
CN206577696U (zh) 一种方便进料和出料的农用饲料搅拌机
CN112318722B (zh) 一种胶凝砂砾石拌和设备
CN213784877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高效投饵机
CN212241757U (zh) 一种pvc粉末颗粒混合双螺杆喂料机
CN213590339U (zh) 一种清洁型多物料混料装置
CN210190212U (zh) 一种塑料原料的混料装置
CN211706467U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14726332U (zh) 一种塑胶粒双边上料装置
CN216548129U (zh) 一种拥有自清理功能的喂料机
CN208727434U (zh) 一种滚针式挤压生物质的颗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