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4944U -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4944U
CN211634944U CN201921406141.8U CN201921406141U CN211634944U CN 211634944 U CN211634944 U CN 211634944U CN 201921406141 U CN201921406141 U CN 201921406141U CN 211634944 U CN211634944 U CN 211634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reducing
escape
sliding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61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061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4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4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494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涉及消防技术领域,解决了速降装置结构复杂,高层逃生平台逃生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包括自动减速速降滑绳以及穿设在其上的自动减速速降滑仓,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内设置有挡块和能绕轴旋转的承重旋转体,滑仓在滑绳上滑动时,与逃生者安全带相连的承重旋转体卡块会带动承重旋转体受力转动并将滑绳夹设在承重旋转体的卡块与挡块之间;该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包括设在建筑物顶层的逃生仓,逃生仓上开设有与建筑物内部相连通的防火门,逃生仓内设置有防火隔热层;逃生仓内还设置有自动减速速降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使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快速高效地逃生。

Description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以及设置有该自动减速速降滑仓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中由于土地价格的高涨和建筑技术的提升,建筑物的高度都越来越高。火灾是人类灾难中比较常见的灾难,虽然现在人们的防火意识越来越高,防火灭火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火灾总是防不胜防时有发生。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层出不穷,消防救援硬件设施的更新总是跟不上建筑楼层增加的速度,一般的家用缓降救援设备在大火和浓烟的肆虐和包裹中也用处不大,高层火灾已经成为危害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突出性社会难题。本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及高层速降娱乐系统,不但能为高层火灾中的受困者提供免受浓烟伤害的安全庇护空间,还能在高层火灾发生时帮助受困者安全高效的速降到地面。高层火灾发生时,扑灭火灾为第一要务,如果火灾不能及时扑灭,帮助火灾中的受困者逃生就是重中之重了。浓烟是火灾中的第一杀手,火灾中直接葬身火海的人很少,大多数的人因浓烟窒息而死或者因浓烟使其失去逃生机会而葬身火海。高层火灾中留给受困者逃生的时间并不多,有机会逃生就一定要快速离开,如果受困者人数众多,那么逃生设备的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速降装置结构复杂,且现有的高层逃生平台逃生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以及设置有该自动减速速降滑仓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速降装置结构复杂,且现有的高层逃生平台逃生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包括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和自动减速速降滑绳,其中:
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包括滑仓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滑仓外壳内的第一上挡块、第一下档块、水平设置在所述滑仓外壳内的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承重旋转体;
所述承重旋转体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主体、分别与所述主体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上连接有承重钢丝绳,所述滑仓外壳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承重钢丝绳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穿出所述滑仓外壳;
所述滑仓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能依次穿过上端开口、所述主体并从下端开口穿出;
所述承重旋转体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在初始位置,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与所述第一上挡块和所述第一下档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承重钢丝绳受到外力牵拉时能使所述承重旋转体旋转并使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分别被夹在所述第一上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以及所述第一下挡块与所述第一卡块之间;所述承重旋转体与所述滑仓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能在外力消失后使所述承重旋转体回复初始位置。
进一步,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的包括上端的速降区和下端的减速区,所述速降区的直径均一,所述减速区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速降区的直径,且所述减速区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滑仓外壳上设置有小门,所述小门内设置有簧片,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的至少部分区段卡设在所述簧片之间;所述滑仓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二上挡块和第二下挡块,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的部分区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上挡块和所述第二上挡块、所述第一下挡块和所述第二下挡块之间。
进一步,所述滑仓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挡块,所述承重钢丝绳受到外力牵拉使所述承重旋转体旋转时,所述第三挡块能与所述第二卡块相抵触并保持所述第一上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的最小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上分别设置有专用扳手预留孔,专用扳手能插入所述专用扳手预留孔并调节设置所述承重旋转体在所述滑仓外壳内的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自动减速速降装置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所述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逃生仓,所述逃生仓上开设有与建筑物内部相连通的防火门,所述逃生仓内设置有防火隔热层。
进一步,所述逃生仓的至少部分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来,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与所述逃生仓内部的天花板或者侧墙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正下方对应的所述逃生仓的地板上设置有逃生井,所述逃生井设置在所述逃生仓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的部分。
进一步,所述逃生井下连接有避烟防火通道,所述避烟防火通道从所述逃生井的底部延伸至地面上方。
进一步,所述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还包括空气输送通道,所述空气输送通道的上端与所述逃生仓的天花板相连接,所述逃生仓的地板上与所述空气输送通道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空气输送通道井,所述空气输送通道的另一端能穿过所述空气输送通道井被放至地面并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空气输送通道井设置在所述逃生仓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的部分。
进一步,所述逃生井下方对应的地面上还设置有充气气垫。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减速速降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套设在自动减速速降滑绳上,承重钢丝绳通常与逃生者身上的安全带相连接;当承重钢丝绳受到逃生者自重的牵拉时,承重旋转体旋转至将自动减速速降滑绳夹在其自身的第一卡块与第一上挡块,以及第二卡块和第一下挡块之间,这样随着逃生者在下落过程中,自动减速速降滑绳夹在第一卡块与第一上挡块,以及第二卡块和第一下挡块之间的四个摩擦面来获得滑动摩擦力,从而使逃生者能够以足够快但又没有危险的速度快速下落;当承重旋转体受到的外力解除后,复位弹簧还能使承重旋转体回复到初始位置,方便将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与自动减速速降滑绳相分离;这样的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在其速降效果较好的前提下,其速降滑仓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而且使用方便,无需逃生者手握或者进行其他操作,只需要穿戴好即可自动速降至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可以在发生高层火灾时为被困者提供一个临时的紧急庇护空间,还能帮助受困者快速地从逃生仓速降到地面。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还能作为消防演习或培训设施,为高层建筑内的工作人员逃生工具。本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逃生效率高,可以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不包含滑仓外壳)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不包含滑仓外壳)承受逃生者身体重量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逃生平台;2、空气输送通道;3、空气输送通道井;4、鼓风机;5、避烟防火通道;6、金属圈;7、充气气垫;8、自动减速速降滑绳;9、定滑轮;10、自动减速速降滑仓;11、滑仓吊绳;12、固定环;13、连接环;14、逃生井;15、滑槽通道;151、第一上挡块;152、第一下挡块;153、第二上挡块;154、第二下挡块;16、主体;171、第一卡块;172、第二卡块;18、转轴;19、承重点;20、专用扳手预留孔;21、承重钢丝绳;22、第二卡块与第三挡块的接触面;23、第三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包括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和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其中:
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包括滑仓外壳、固定设置在滑仓外壳内的第一上挡块151、第一下档块、水平设置在滑仓外壳内的转轴18以及与转轴18转动连接的承重旋转体;
承重旋转体包括套设在转轴18上的主体16、分别与主体16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一卡块171和第二卡块172,第一卡块171上连接有承重钢丝绳21,滑仓外壳上还设置有通孔,承重钢丝绳21的一端通过通孔穿出滑仓外壳;
滑仓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能依次穿过上端开口、主体16并从下端开口穿出;
承重旋转体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在初始位置,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与第一上挡块151和第一下档块之间存在间隙;承重钢丝绳21受到外力牵拉时能使承重旋转体旋转并使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分别被夹在第一上挡块151与第二卡块172、以及第一下挡块152与第一卡块171之间;承重旋转体与滑仓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能在外力消失后使承重旋转体回复初始位置。
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套设在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上,承重钢丝绳21通常与逃生者身上的安全带相连接;当承重钢丝绳21受到逃生者自重的牵拉时,承重旋转体旋转至将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夹在其自身的第一卡块171与第一上挡块151,以及第二卡块172和第一下挡块152之间,这样随着逃生者在下落过程中,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夹在第一卡块171与第一上挡块151,以及第二卡块172和第一下挡块152之间的四个摩擦面来获得滑动摩擦力,从而使逃生者能够以足够快但又没有危险的速度快速下落;当承重旋转体受到的外力解除后,复位弹簧还能使承重旋转体回复到初始位置,这样,承重旋转体不承受量时不旋转,承重旋转体的主体16内的空腔能与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形成一条直线,形成一条滑槽通道15,便于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装进滑槽,也方便将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与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相分离;转轴18末端还设有一个卡簧锁住承重旋转体,使承重旋转体不会从轴上脱落;这样的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在其速降效果较好的前提下,其速降滑仓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而且使用方便,无需逃生者手握或者进行其他操作,只需要穿戴好即可自动速降至地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包括上端的速降区和下端的减速区,速降区的直径均一,减速区的直径不小于速降区的直径,且减速区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分为速降区和减速区,速降区滑绳直径较小,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下滑时滑仓内滑槽的摩擦壁与滑绳的摩擦不是很大,滑仓下滑的速度就很快;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一端固定在高层建筑物凸出于其侧墙的能够固定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装置上,并由自重垂下,其下端在接近地面的位置,如离地面150cm左右的距离;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最后5-10米设置为减速区,减速区的具体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的实验数据来确定。减速区通过逐渐增大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直径,使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内弯曲的滑槽与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表层的摩擦颗粒物的摩擦增大使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下滑的速度迅速的减下来;
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因为要承受相当的重量和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下滑经过减速区减速时产生的惯性,必须是能够承受: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自身重量+逃生者身体重量(必须考虑多人分段同时在一根滑绳上)+减速时产生的惯性力,一般考虑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上述多个力总和的3倍以上,因此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必须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承重性能;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由3层结构组成:由内至外第1层是承重力强的钢丝绳或铁链,第2层是耐火性高、韧性高且耐磨性高的纤维复合材料,第3层是硬度高,耐磨度高的颗粒物。
人的体重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同体重的人下滑时所需要的摩擦力是不一样的。而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是不能随时变动的,因此只能对自动减速速降滑仓进行调整来适应不同体重的人。做出调整的地方就是承重旋转体旋转的角度。承重旋转体旋转的角度越大,将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夹得越紧,摩擦力也越大,反之摩擦力就越小。这两个地方是唯一可以调整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下滑时,滑槽与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摩擦力地方,具体怎么设定要在设计产品时依据反复很多次的实验数据来确定。逃生者下滑的速度跟体重和摩擦力的大小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体重大的人使用摩擦力小的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他下滑的速度会过快,当他脱离逃生通道落到气垫上,可能会因为速度过快冲击力太大而受伤。如果体重小的人使用摩擦力大的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他下滑的速度太慢,特别是在经过减速区的是可能会因为体重小而摩擦力太大,被卡在减速区而无法脱离逃生通道。所以自动减速速降滑仓根据人体体重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型号,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对号入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卡块171和第二卡块172上分别设置有专用扳手预留孔,专用扳手能插入专用扳手预留孔并调节设置承重旋转体在滑仓外壳内的初始位置。
承重旋转体上有两个专用扳手预留孔,在自动减速速降滑仓承受逃生者的身体重量后,如果承重旋转体旋转的角度不到位,可以用专用扳手插进专用扳手预留孔将承重旋转体旋转到位。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滑仓外壳上设置有小门,小门内设置有簧片,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至少部分区段卡设在簧片之间;滑仓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二上挡块153和第二下挡块154,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部分区段分别位于第一上挡块151和第二上挡块153、第一下挡块152和第二下挡块154之间。
小门能够被打开和关闭,打开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上的小门,能将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装入滑槽,关上小门插上专用插销锁死小门;小门上对应扳手预留孔的位置设置有圆形孔,可以不打开小门就能用转用扳手插进圆形孔,进而插进扳手预留孔对承重旋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小门朝内的一面上有两个簧片,用于关门后压住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在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下滑的过程中增加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与自动减速速降花生的摩擦力,这样保证逃生者不至于下落过快;
滑仓外壳上还连接有滑仓吊绳11,滑仓吊绳11能够可拆卸连接于天花板上的固定环12,当使用时,可以从固定环12上拆下与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配合使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滑仓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挡块23,承重钢丝绳21受到外力牵拉使承重旋转体旋转时,第三挡块23能与第二卡块172相抵触并保持第一上挡块151与第二卡块172之间的最小间隙。
当承重旋转体承受重量旋转一定角度,自动减速速降滑仓仓壁上的第三挡块23能够挡住承重旋转体边缘的第二卡块172,使承重旋转体只能旋转设定的角度,从而保证第一上挡块151与第二卡块172之间的最小间隙,使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不至于被卡死而导致逃生者无法下滑;第一卡块171上与承重钢丝绳21的连接处为承重点19,承重钢丝绳2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环13,承重钢丝绳21通过连接环13与逃生者的安全带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自动减速速降装置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该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逃生仓,逃生仓上开设有与建筑物内部相连通的防火门,逃生仓内设置有防火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可以在发生高层火灾时为被困者提供一个临时的紧急庇护空间,还能帮助受困者快速地从逃生仓速降到地面。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还能作为消防演习或培训设施,为高层建筑内的工作人员逃生工具。本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逃生效率高,可以大面积推广;
为了确保所有被困人员都能成功逃生,将逃生仓设置在高层建筑的顶层,这样,着火楼层以下的人员都可以通过安全通道疏散,而着火楼层以上的被困人员则可以上楼汇聚至逃生仓,由逃生仓的防火门进入逃生仓,随后关闭防火门隔绝高层建筑内的大火,由逃生仓内部统一逃生。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逃生仓的至少部分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来,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与逃生仓内部的天花板或者侧墙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正下方对应的逃生仓的地板上设置有逃生井14,逃生井14设置在逃生仓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的部分。
为了使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能够自然下垂,这样才能使建立起的逃生通道跟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受困者从逃生通道速降时才不会跟建筑物碰撞而受伤;逃生仓的至少部分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来,而且逃生井14(圆形)设置在逃生仓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的部分;一个逃生仓内应该设置多个逃生井14,这样能够多建立几条逃生通道,提高逃生效率,在受困人数众多时才能更有效率的帮助更多的人逃生。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逃生井14下连接有避烟防火通道5,避烟防火通道5从逃生井14的底部延伸至地面上方。
避烟防火通道5由耐火性好、透气性差、重量轻的耐火布缝制成一个筒型通道,从逃生仓地板上开设的逃生井14处自然垂落。避烟防火通道5如果长度过长,还需置入承重绳来帮助其承受自身重量。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起火层以上都是大火和浓烟,避烟防火通道5能使逃生者在从逃生仓速降的过程中免受大火和浓烟的伤害。避烟防火通道5的一端固定在一个金属圈6上,金属圈6的直径必须大于逃生井14直径,避烟防火通道5的一端穿过逃生井14垂落在地面上方,另一端由金属圈6固定在逃生井14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还包括空气输送通道2,空气输送通道2的上端与逃生仓的天花板相连接,逃生仓的地板上与空气输送通道2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空气输送通道2井,空气输送通道2的另一端能穿过空气输送通道2井被放至地面并与鼓风机4的出风口相连通,空气输送通道2井设置在逃生仓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的部分。
火灾肯定伴随着浓烟,火灾中的遇难者多数死于浓烟。火灾受困者进入逃生平台1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空气输送通道2从专门设置的空气输送通道2井放下去,地面上的接应人员也要第一时间把空气输送通道2跟鼓风机4连接好为逃生平台1输送新鲜空气,因为有新鲜空气的输入才能使得逃生平台1在整个火灾过程中成为受困者的安全庇护空间。空气输送通道2由耐火性好、透气性差、重量轻的耐火布缝制,如果长度过长还可以置入承重绳来帮助其承受自身重量;为了使空气树洞通道能够自然垂落,将空气输送通道2井设置在逃生仓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的部分。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逃生井14下方对应的地面上还设置有充气气垫7。
当逃生者沿着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滑下来,在没有经过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减速区之前,下降的速度是很快的。在经过减速区的时候,会迅速的慢下来,在脱离逃生通道落在充气气垫7上时还是有一定冲击力的,这时候就需要充气气垫7把逃生者托住,使其因为有充气气垫7的缓冲而免受伤害;
充气气垫7设计成直角梯形,直角靠墙,梯形向外便于逃生者快速离开充气垫;逃生者落到充气气垫7上须快速离开,因为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上还有逃生者在不断的滑落下来,必要时要有受过专业训练人员在充气气垫7旁接应,最好有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在现场等候;地面的接应人员在逃生者到达地面后马上解除其身上的安全带和自动减速速降滑仓;
逃生仓内还设置有回收卷扬机,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卷扬机上,另一端穿过逃生井14上方的定滑轮9并自然垂下于逃生井14上方。如果逃生仓内设置的安全带和自动减速速降滑仓数量不够逃生者使用,可以马上启动回收卷扬机将逃生者带到地面的安全带和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回收。回收卷扬机除了在火灾发生时用来回收安全带和自动降速速降滑仓,还可以在火灾过后用来回收空气输送通道2和避烟防火通道5。
发生火灾时先将避烟防火通道5安装在逃生井14上,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穿过避烟防火通道5中间垂落至充气气垫7上方,自动减速速降滑绳8的长度最好设置为垂落在气垫上方1.5米左右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和自动减速速降滑绳,其中:
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仓包括滑仓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滑仓外壳内的第一上挡块、第一下挡块、水平设置在所述滑仓外壳内的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承重旋转体;
所述承重旋转体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主体、分别与所述主体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上连接有承重钢丝绳,所述滑仓外壳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承重钢丝绳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穿出所述滑仓外壳;
所述滑仓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能依次穿过上端开口、所述主体并从下端开口穿出;
所述承重旋转体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在初始位置,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与所述第一上挡块和所述第一下档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承重钢丝绳受到外力牵拉时能使所述承重旋转体旋转并使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分别被夹在所述第一上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以及所述第一下挡块与所述第一卡块之间;所述承重旋转体与所述滑仓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能在外力消失后使所述承重旋转体回复初始位置;
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的包括上端的速降区和下端的减速区,所述速降区的直径均一,所述减速区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速降区的直径,且所述减速区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仓外壳上设置有小门,所述小门内设置有簧片,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的至少部分区段卡设在所述簧片之间;所述滑仓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二上挡块和第二下挡块,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的部分区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上挡块和所述第二上挡块、所述第一下挡块和所述第二下挡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仓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挡块,所述承重钢丝绳受到外力牵拉使所述承重旋转体旋转时,所述第三挡块能与所述第二卡块相抵触并保持所述第一上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的最小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上分别设置有专用扳手预留孔,专用扳手能插入所述专用扳手预留孔并调节设置所述承重旋转体在所述滑仓外壳内的初始位置。
5.一种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物顶层内的逃生仓,所述逃生仓上开设有与建筑物内部相连通的防火门,所述逃生仓内设置有防火隔热层;所述逃生仓内还设置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自动减速速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仓的至少部分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来,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与所述逃生仓内部的天花板或者侧墙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自动减速速降滑绳正下方对应的所述逃生仓的地板上设置有逃生井,所述逃生井设置在所述逃生仓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井下连接有避烟防火通道,所述避烟防火通道从所述逃生井的底部延伸至地面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输送通道,所述空气输送通道的上端与所述逃生仓的天花板相连接,所述逃生仓的地板上与所述空气输送通道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空气输送通道井,所述空气输送通道的另一端能穿过所述空气输送通道井被放至地面并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空气输送通道井设置在所述逃生仓从建筑物的侧墙延伸出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井下方对应的地面上还设置有充气气垫。
CN201921406141.8U 2019-08-27 2019-08-27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634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141.8U CN211634944U (zh) 2019-08-27 2019-08-27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141.8U CN211634944U (zh) 2019-08-27 2019-08-27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4944U true CN211634944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0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6141.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634944U (zh) 2019-08-27 2019-08-27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49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9497A (zh) * 2019-08-27 2019-10-18 张金华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CN112843509A (zh) * 2021-01-13 2021-05-28 四川洲集应急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应急培训用组装式速降逃生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9497A (zh) * 2019-08-27 2019-10-18 张金华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CN110339497B (zh) * 2019-08-27 2024-05-14 张金华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CN112843509A (zh) * 2021-01-13 2021-05-28 四川洲集应急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应急培训用组装式速降逃生装置
CN112843509B (zh) * 2021-01-13 2021-10-29 四川洲集应急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应急培训用组装式速降逃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34944U (zh)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CN201171870Y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202724498U (zh) 高层建筑物的斜滑式隧道型逃生装置
CN210131264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KR100476536B1 (ko) 인명 피난 장비
KR100701790B1 (ko) 고층건물의 화재진압 및 인명구조용 엘리베이터장치
CN104740790B (zh) 一种高层建筑火灾避难逃生装置
KR101976476B1 (ko) 화재 재난용 긴급탈출 승강장치
CN110339497B (zh) 自动减速速降装置及高层火灾避烟速降逃生系统
CN103893924B (zh) 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
CN104524700B (zh) 高层建筑救生索
CN102877781A (zh) 紧急疏散梯
US20190060680A1 (en) Emergency escape apparatus for high-rise evacuation
CN204428640U (zh) 一种弹性缓冲的阳台快速自救逃生通道
WO2004054658A1 (en) Building evacuation system
KR20040076853A (ko) 건물들, 드릴링 플랫폼들, 선박들 또는 그와 유사한 것과같은 구조물들로부터 사람들을 구조하기 위한 장치
CN211097116U (zh) 一种高层火灾双向逃生救援装置
CN203852748U (zh) 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
CN210933487U (zh) 一种高层火灾双向逃生救援装置的减速机构
CN203852747U (zh) 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逃生器的制动装置
CN105903126B (zh)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KR100737197B1 (ko) 인명 피난 장비 쎄이빙선
KR101590425B1 (ko) 이중 원심브레이를 이용한 완강기
KR101656041B1 (ko) 화재발생시 대피기능을 갖춘 소방용 공동주택 발코니 장치
US20050126854A1 (en) Building-escap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