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9121U - 一种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9121U
CN211629121U CN202020045742.7U CN202020045742U CN211629121U CN 211629121 U CN211629121 U CN 211629121U CN 202020045742 U CN202020045742 U CN 202020045742U CN 211629121 U CN211629121 U CN 211629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line
line group
auxiliary
lines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57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宏正
石强
林纲正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57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9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9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9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副栅线组和主栅线,所述副栅线组的两侧连接有所述主栅线;其中,所述副栅线组包括第一副栅线组和第二副栅线组,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两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副栅线组,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电池的发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晶硅太阳能电池电极的主要作用为导出PN结分离的载流子,电极一般分为正面和背面电极。其中正面电极还要考虑受光,所以一般采用“H”型网格栅线结构,载流子先流向临近的副栅线上,然后沿副栅线汇集到主栅。
正面电极对效率的主要影响有遮光损失、接触复合损失和串联电阻及并联电阻影响。其中遮光损失和接触复合损失和栅线的总面积有关;并联电阻和烧结过程中金属离子扩散到PN结的情况有关;串联电阻主要贡献:发射区横向电阻、银与硅的接触电阻和银栅线的线电阻。
高阻密栅始终是晶硅电池发展史上提升效率的一个主流途径,高方阻可以降低发射区内少子复合、提高太阳电池的蓝紫光响应,进而提高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但会增加横向传输电阻,造成整体串联电阻的提升,降低填充因子。因此需要增加副栅线根数来降低载流子在发射极的传输距离,对冲掉薄层电阻增加的影响。
增加副栅线根数即“密栅”会带来栅线面积的增加,因此需要降低副栅线宽度来保证总面积基本维持不变,但丝网印刷细栅的制作受制于浆料和网版,其宽度已达极限,目前领先水平约为35-40um。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电池的发电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副栅线组和主栅线,所述副栅线组的两侧连接有所述主栅线;
其中,所述副栅线组包括第一副栅线组和第二副栅线组,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两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副栅线组,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栅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副栅组和第二副栅线组垂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副栅线组和第二副栅线组之间连接有纵向副栅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副栅线组包括若干条第二副栅线,所述第二副栅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栅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纵向副栅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副栅线组包括若干条第一副栅线,所述第一副栅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所述纵向副栅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相邻所述第一副栅线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相邻所述第二副栅线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为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的2-8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宽度为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宽度的2.5-4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宽度为5-100毫米;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宽度为2-20毫米。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副栅线组和主栅线,所述副栅线组的两侧连接有所述主栅线;
所述副栅线组包括第一副栅线组和第二副栅线组,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两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副栅线组,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以缓解了副栅线印刷宽度瓶颈下,一味“高密度栅线”带来的填充因子增益和电压电流损失的尖锐矛盾。
而且,可通过调整第一副栅线组和第二副栅线组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以有效地提升电池的发电效率和减少生产原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和设于所述电池本体1上的副栅线组2和主栅线3,所述副栅线组2的两侧连接有所述主栅线3;
其中,所述副栅线组2包括第一副栅线组21和第二副栅线组22,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的两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副栅线组22,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的栅线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副栅线组22的栅线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载流子传输路径遵循阻力最小原则,在临近主栅的一定范围内,载流子可以直接被主栅收集,而不是先被副栅收集再沿副栅汇集到主栅。因此,临近主栅两侧的副栅密度在降低载流子传输距离方面的贡献有限,反而增加了遮光损失和复合损失。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副栅线组2内的栅线设计,即临近所述主栅线3的第二副栅线组22采用疏栅设计,在远离所述主栅线3的第一副栅线组21采用密栅设计,可在副栅线的印刷宽度的技术限制下,缓解了当前极限地提高副栅线密度所述带来的填充因子增益和电压电流损失的尖锐矛盾。
具体地,所述主栅线3分别与所述第一副栅组21和第二副栅线组2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和第二副栅线组22之间连接有纵向副栅线23。所述第二副栅线组22包括若干条第二副栅线221,所述第二副栅线221的一端与所述主栅线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纵向副栅线23连接。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包括若干条第一副栅线211,所述第一副栅线2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所述纵向副栅线23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副栅线211相互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第二副栅线221相互平行设置。
综合高密度栅线带来的发电效率增益以及其遮光和复合损失,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的栅线密度为所述第二副栅线组22的栅线密度的2-8倍。优选地,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的栅线密度为所述第二副栅线组22的栅线密度的2倍。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的宽度为所述第二副栅线组22的宽度的2.5-4倍。优选地,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的宽度为所述第二副栅线组22的宽度的4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栅线密度为单位面积内所设有第一副栅线211或第二副栅线221的数量。
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的宽度优选为5-100毫米,更佳地,所述第一副栅线组21的宽度为20.8毫米。
所述第二副栅线组22的宽度优选为2-20毫米,更佳地,所述第二副栅线组22的宽度为5.2毫米。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和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副栅线组和主栅线,所述副栅线组的两侧连接有所述主栅线;
其中,所述副栅线组包括第一副栅线组和第二副栅线组,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两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副栅线组,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副栅组和第二副栅线组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线组和第二副栅线组之间连接有纵向副栅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栅线组包括若干条第二副栅线,所述第二副栅线的一端与所述主栅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纵向副栅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线组包括若干条第一副栅线,所述第一副栅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所述纵向副栅线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副栅线相互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副栅线相互平行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为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栅线密度的2-8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宽度为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宽度的2.5-4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线组的宽度为5-100毫米;
所述第二副栅线组的宽度为2-20毫米。
CN202020045742.7U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太阳能电池 Active CN211629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742.7U CN211629121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742.7U CN211629121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9121U true CN211629121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6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5742.7U Active CN211629121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91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329A (zh) * 2021-08-27 2021-11-23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片、光伏组件以及焊接工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329A (zh) * 2021-08-27 2021-11-23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片、光伏组件以及焊接工装
CN113690329B (zh) * 2021-08-27 2023-08-29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片、光伏组件以及焊接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6908B (zh)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硼扩散方法
CN102931245A (zh) 太阳电池正面栅线及印刷该正面栅线的太阳能电池片
CN102820343A (zh) 具有无发射极区的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1629121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
CN205881916U (zh) 五主栅n型双面发电太阳电池
CN204558503U (zh) 一种具有非晶硅/微晶硅复合层的hit太阳能电池
CN205631674U (zh) 一种晶硅太阳电池二次印刷正面电极套印网版图形结构
CN108615775B (zh) 一种叉指背接触异质结单晶硅电池
CN102931268A (zh) N型硅衬底背接触型式hit太阳电池结构和制备方法
CN203055923U (zh) 太阳电池正面栅线及印刷该正面栅线的太阳能电池片
CN112736146A (zh) 基于点接触和复合膜层的perc电池
CN209675316U (zh) 一种太阳电池
CN216671645U (zh) 一种非等间距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其正面电极和副栅结构
CN204497242U (zh) 一种n型双面太阳电池的电极结构
CN203085565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正电极
CN111613686A (zh) 一种太阳电池
CN215771169U (zh) 一种集成防断栅线设计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主栅网版图形
CN205122598U (zh) 一种mis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CN205081126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电极结构
CN212934626U (zh) 一种ibc电池主栅结构
CN20352143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结构
CN217182192U (zh) 一种单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印刷图形
CN216488078U (zh) 一种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
CN207542256U (zh) 一种mwt电池正面电极
CN206022380U (zh) 一种无主栅抗隐裂电池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