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4105U - 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4105U
CN211624105U CN201921485921.6U CN201921485921U CN211624105U CN 211624105 U CN211624105 U CN 211624105U CN 201921485921 U CN201921485921 U CN 201921485921U CN 211624105 U CN211624105 U CN 211624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peed change
gear set
transmission gear
movabl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59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泽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New Guanlian Moto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New Guanlian Moto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New Guanlian Moto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New Guanlian Moto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59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4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4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4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电机,其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且电机上设置有齿轮轴,齿轮轴穿设在壳体内;活动轴,其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壳体内,并且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与齿轮轴啮合;变速齿轮机构,其设置在壳体内,且变速齿轮机构与传动齿轮组啮合;扳手组件,其设置在壳体,扳手组件可推动活动轴移动,从而使传动齿轮组与变速齿轮机构分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电机与变速齿轮机构之间的离合切换,从而使具有该驱动机构的设备既能够实现电动驱动,又可以根据需要切换成手动驱动。

Description

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驱动机构一般为电机驱动机构,目前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其中,驱动机构一般包含电机以及齿轮箱,从而驱动相应的设备工作。
目前,存在一些能够进行切换的驱动机构,从而实现电机传动时的离合效果,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62146062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离合的电动窗齿轮箱结构,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蜗杆、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以及减速齿轮组,蜗轮具有联动齿轮,联动齿轮与减速齿轮组之间啮合有离合组件,离合组件与壳体垂直滑动连接,离合组件具有与联动齿轮和减速齿轮组啮合的离合齿轮,联动齿轮的齿高大于减速齿轮组的齿高,离合齿轮的齿高与减速齿轮组的齿高相等。
上述的这种驱动机构,虽然能够实现电机与齿轮箱之间的离合效果,但是在实际切换时比较麻烦,所以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包括:
壳体;
电机,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穿设在所述壳体内;
活动轴,其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齿轮轴啮合;
变速齿轮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变速齿轮机构与所述传动齿轮组啮合;
扳手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扳手组件可推动所述活动轴移动,从而使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分离。
较佳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上通孔以及下通孔,所述活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上通孔,并且所述活动轴的下端穿设在所述下通孔内,当所述扳手组件向下推动所述活动轴时,所述活动轴的下端穿过所述下通孔。
较佳的,所述活动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下端抵触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触连接,当所述扳手组件向下推动所述活动轴时所述传动齿轮组挤压所述复位弹簧,当所述扳手组件与活动轴分离时所述复位弹簧推动所述活动轴向上移动,并使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啮合。
较佳的,所述扳手组件包括铰接座、把手、前连杆以及后连杆,所述铰接座上设置两个上铰接头,所述把手设置有两个下铰接头,所述前连杆以及所述后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铰接头以及两个所述下铰接头铰接。
较佳的,所述前连杆上设置有压杆,当所述把手的后端按下时推动所述前连杆转动,从而使所述压杆抵触在所述活动轴的上端并且向下推动所述活动轴。
较佳的,所述传动齿轮组为双联齿轮结构,并且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齿轮轴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啮合,当所述活动轴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分离。
较佳的,变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变速齿轮组、二级变速齿轮组、输出齿轮以及输出轴,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组以及所述二级变速齿轮组均为二联齿轮结构,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组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二级变速齿轮组与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组啮合,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二级变速齿轮组啮合,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出齿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电机与变速齿轮机构之间的离合切换,从而使具有该驱动机构的设备既能够实现电动驱动,又可以根据需要切换成手动驱动。
2、活动轴还具有自动复位的效果,即扳起扳手组件后,活动轴能够自动向上移动,从而使传动齿轮组与变速齿轮机构重新啮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驱动机构的电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驱动机构的手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组件扳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组件按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齿轮组与变速齿轮机构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齿轮组与变速齿轮机构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上通孔;120、下通孔;200、电机;210、齿轮轴;300、活动轴;310、传动齿轮组;311、第一传动齿轮;312、第二传动齿轮;320、复位弹簧;410、一级变速齿轮组;420、二级变速齿轮组;430、输出齿轮;440、输出轴;510、铰接座;511、上铰接头;520、把手;521、下铰接头;530、前连杆;540、压杆;550、后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包括:壳体100、电机200、活动轴300、变速齿轮机构以及扳手组件,这种驱动机构,实质上是一种减速电机200结构,在现有的驱动机构中,通常只能够通过电机200来带动设备工作,例如在食物垃圾处理机中,就需要通过电机200来驱动研磨盘转动,但是一旦停电的话,电机200就无法转动了,此时如果需要手动带动研磨盘转动的话,则电机200在停止工作的前提下,会阻碍研磨盘,导致手动驱动的方式非常的费力,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需要一种能够进行离合切换,从而方便对应的设备或者机械进行电动或者手动切换的驱动机构。
其中,壳体100为方盒结构,其具有上壳与下壳,上壳与下壳连接并且形成一个安装空间,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上壳与下壳内,还设置有若干轴承,轴承能够支撑各个轴转动,并且在下壳开设孔,在上壳开设有输出孔。
电机200,其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机200上设置有齿轮轴210,所述齿轮轴210穿设在所述壳体100内;优选的,电机200实际上是与壳体100的下壳固定连接,并且齿轮轴210穿过输入孔,从而进入到壳体100内,而齿轮轴210实际上就是电机200轴上设置有齿轮的结构。
活动轴300,其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并且所述活动轴300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组310,所述传动齿轮组310与所述齿轮轴210啮合。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活动轴300是实现离合切换的重要部件,目前虽然存在一些能够实现传动部件离合切换的结构,但是这些结构并不是通过轴体的轴向移动来实现的,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其采用活动轴300的上下移动来实现传动齿轮组310与变速齿轮机构的啮合与分离,这样能够使切换更加的方便。
变速齿轮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且所述变速齿轮机构与所述传动齿轮组310啮合;优选的,壳体100实际上就是齿轮箱的箱体,而变速齿轮机构,就是用来调整输出扭矩的一套齿轮结构,传动齿轮组310与变速齿轮机构啮合,并且,当活动轴300向下移动时,传动齿轮组310也向下移动,此时传动齿轮组310与变速齿轮机构分离,此时,变速齿轮机构的转动不会与电机200的齿轮轴210联动,从而在手动驱动时,即使变速齿轮机构被输出轴440带动,也不会被电机200影响,从而真正的实现电动切换成手动时的正常工作。
扳手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所述扳手组件可推动所述活动轴300移动,从而使所述传动齿轮组310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分离;优选的,扳手组件,实际上就是一个可以扳动的组件,扳手组件在按下时,能够将活动轴300向下推动,使传动齿轮组310与变速齿轮机构分离,从而将驱动机构切换成手动模式,这样就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电机200与变速齿轮机构之间的离合切换,从而使具有该驱动机构的设备既能够实现电动驱动,又可以根据需要切换成手动驱动。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上通孔110以及下通孔120,所述活动轴300的上端穿过所述上通孔110,并且所述活动轴300的下端穿设在所述下通孔120内,当所述扳手组件向下推动所述活动轴300时,所述活动轴300的下端穿过所述下通孔120。
优选的,壳体100的上下两端面上设置有上通孔110与下通孔120,并且上通孔110与下通孔120正好对应轴承,活动轴300的两端穿设在轴承上,更具体的说,活动轴300能够穿过轴承,并且活动轴300的上下两端可以穿过上通孔110或者下通孔120。
当传动齿轮组310与变速齿轮机构啮合的时候,活动轴300的上端实际上是穿过上通孔110的,而当扳手组件向下推动活动轴300时,活动轴300整体向下移动,并且活动轴300的下端穿过下通孔120,使得活动轴300能够在壳体100内具有足够的轴向活动空间。
如图1、图2、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活动轴300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20,所述复位弹簧320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齿轮组310的下端抵触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抵触连接,当所述扳手组件向下推动所述活动轴300时所述传动齿轮组310挤压所述复位弹簧320,当所述扳手组件与活动轴300分离时所述复位弹簧320推动所述活动轴300向上移动,并使所述传动齿轮组310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啮合。
优选的,活动轴300还具有自动复位的效果,即扳起扳手组件后,活动轴300能够自动向上移动,从而使传动齿轮组310与变速齿轮机构重新啮合;具体来说,就是在活动轴300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20,复位弹簧320的下端与壳体100内设置的轴承抵触连接,上端与传动齿轮组310抵触连接,上活动轴300向下移动时,传动齿轮组310挤压复位弹簧320,使得复位弹簧320蓄力,一旦扳手组件与活动轴300上端分离时,复位弹簧320能够立刻将传动齿轮组310顶起,从而使传动齿轮组310与变速齿轮机构啮合。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扳手组件包括铰接座510、把手520、前连杆530以及后连杆550,所述铰接座510上设置两个上铰接头511,所述把手520设置有两个下铰接头521,所述前连杆530以及所述后连杆55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铰接头511以及两个所述下铰接头521铰接。
优选的,扳手组件实际上是一个四连杆机构,其中,铰接座510与把手520通过两个连杆铰接在一起,两个上铰接头511与两个下铰接头521分别通过前连杆530与后连杆550的上下两端来实现连接,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把手带动后连杆转动,从而带动前连杆转动,此外,还能起到自锁的好处。
具体来说,这种结构的扳手组件,其形成的四连杆机构中,在按下以及扳起时通过后连杆550来带动前连杆530动作,并且在按下以及扳起时自动锁定把手,前连杆530靠前,后连杆55靠后,当把手处于扳起状态时,前连杆530处于向后倾斜状态,此时前连杆530的前端翘起,并且处于锁定状态,当把手520按下时,前连杆530则逐渐转动至竖直状态或向前倾斜的状态,此时前连杆530的前端会逐渐朝活动轴300的上端转动,最终推动活动轴300向下移动。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前连杆530上设置有压杆540,当所述把手520的后端按下时推动所述前连杆530转动,从而使所述压杆540抵触在所述活动轴300的上端并且向下推动所述活动轴300。
优选的,前连杆530的前端一体连接有压杆540,由于把手520实际上是四连杆530机构的一部分,所以把手520能够按下,当把手520按下时,前连杆530转动,从而带动压杆540正好压在活动轴300上,从而推动活动轴300向下移动。
如图1、图2、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传动齿轮组310为双联齿轮结构,并且所述传动齿轮组310包括第一传动齿轮311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11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31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11与所述齿轮轴210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12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啮合,当所述活动轴300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12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分离。
优选的,双联齿轮机构实际上就是一种两同轴而又相隔一定距离的齿轮形成的齿轮组,一般两个齿轮为上下同轴设置,并且多用于变速箱或者齿轮箱内。
而在传动齿轮组310中,第一传动齿轮311为位于下方的大齿轮,第二传动齿轮312为位于上方的小齿轮,所以第一传动齿轮311始终与齿轮轴210啮合,而较小的第二传动齿轮312则随着位置的变化与变速齿轮机构啮合或分离。
如图1、图2、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变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变速齿轮组410、二级变速齿轮组420、输出齿轮430以及输出轴440,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组410以及所述二级变速齿轮组420均为二联齿轮结构,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组410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12啮合,所述二级变速齿轮组420与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组410啮合,所述输出齿轮430与所述二级变速齿轮组420啮合,所述输出轴440与所述输出齿轮430连接。
优选的,变速齿轮机构实际上就是若干个相互啮合的二联齿轮结构,具体来说,包括一级变速齿轮组410、二级变速齿轮组420、输出齿轮430以及输出轴440,一级变速齿轮组410、二级变速齿轮组420均是二联齿轮结构,而输出齿轮430则用于输出最终的扭矩,并通过输出轴440输出,在第二传动齿轮312与一级变速齿轮组410啮合时,输出轴440由电机200带动,而当第二传动齿轮312与一级变速齿轮组410分离时,输出轴440与电机200的齿轮轴210不产生影响,两者独立转动,所以当第二传动齿轮312与一级变速齿轮组410分离时,设备可以采用手动驱动或者摇柄驱动的方式进行驱动,因为此时输出轴440的转动不会与电机200的齿轮轴210产生影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机,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穿设在所述壳体内;
活动轴,其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齿轮轴啮合;
变速齿轮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变速齿轮机构与所述传动齿轮组啮合;
扳手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扳手组件可推动所述活动轴移动,从而使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上通孔以及下通孔,所述活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上通孔,并且所述活动轴的下端穿设在所述下通孔内,当所述扳手组件向下推动所述活动轴时,所述活动轴的下端穿过所述下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下端抵触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触连接,当所述扳手组件向下推动所述活动轴时所述传动齿轮组挤压所述复位弹簧,当所述扳手组件与活动轴分离时所述复位弹簧推动所述活动轴向上移动,并使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组件包括铰接座、把手、前连杆以及后连杆,所述铰接座上设置两个上铰接头,所述把手设置有两个下铰接头,所述前连杆以及所述后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铰接头以及两个所述下铰接头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杆上设置有压杆,当所述把手的后端抬起时推动所述前连杆转动,从而使所述压杆抵触在所述活动轴的上端并且向下推动所述活动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为双联齿轮结构,并且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齿轮轴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啮合,当所述活动轴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变速齿轮机构分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变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变速齿轮组、二级变速齿轮组、输出齿轮以及输出轴,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组以及所述二级变速齿轮组均为二联齿轮结构,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组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二级变速齿轮组与所述一级变速齿轮组啮合,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二级变速齿轮组啮合,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出齿轮连接。
CN201921485921.6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Active CN211624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5921.6U CN211624105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5921.6U CN211624105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4105U true CN211624105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1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5921.6U Active CN211624105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4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7518A (zh) * 2023-04-03 2023-07-18 广东港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输送管道调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7518A (zh) * 2023-04-03 2023-07-18 广东港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输送管道调压装置
CN116447518B (zh) * 2023-04-03 2023-11-10 广东港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输送管道调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155458B4 (de) Kupplungsaggregat
EP2019939B1 (de) Mehrgruppengetriebe und verfahren zum gangwechsel bei einem mehrgruppengetriebe
DE69909668T2 (de) Synchronisierte Bereichsschalteinrichtung für Verteilergetriebe
DE4031571C2 (zh)
DE102006036758B4 (de) Automatisiert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es
JP3030548B2 (ja) 歯車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を操作しかつ主クラツチを係合及び係合解除する装置
DE102008001200A1 (de) Mehrgruppen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10038668B (zh) 一种城市厨余垃圾集中填埋降解设备
CN102062181B (zh) 自动变速器
CN211624105U (zh) 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
CN104896032A (zh) 一种新型拖拉机机具动力减速箱
WO2020108696A1 (de) Zwei-gang-getriebe für ein elektrisch antreibbares kraftfahrzeug
CN201406931Y (zh) 工业门快速离合机构
DE102018129938B3 (de) Elektromechanische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11423278U (zh) 一种可切换驱动机构中的活动齿轮组件
CN201502274U (zh) 平开窗电动手动变速箱切换装置
CN204327809U (zh) 联动式双离合器
CN201148158Y (zh) 支撑装置
DE10051354A1 (de) Schalt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WO2009074001A1 (fr) Dispositif de soutien
DE19949856A1 (de) Schaltgetriebe
CN111577842B (zh) 一种湿式单离合两挡变速器
CN208669966U (zh) 带负载换挡变速箱
CN201209653Y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
CN110274001B (zh) 一种电动汽车单向轴承式两档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